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

2024-04-23

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精选11篇)

篇1: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

一、胸膜腔穿刺术临床意义: 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二、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顾虑;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时给地西泮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2)操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昏厥等胸膜过敏反应;或出现连续性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现象时,立即停止抽液,嘱病人卧床休息,监测生命征,适当进食或热饮,若血压下降可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或进行其它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净。疑为化脓性感染时,助手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瘤细胞,至少需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4)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要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5)应避免在第九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损伤腹腔脏器。6)恶性胸腔积液,可注射抗肿瘤药或硬化剂诱发化学性胸膜炎,促使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防止胸液重新积聚。

篇2: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

2.穿刺部位宜取实音处。一般在肩胛角下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者,应根据叩诊实音区、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穿刺。

3.进针应沿下一根肋骨上缘缓慢刺入。当穿过壁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上注射器,放开夹佐胶管的钳子后即可抽液。注射器卸离乳胶管时,应将管子夹闭,以防空气进入。

4.抽液结束后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口盖固定。

注意事项:

1.抽吸液体时不可过快、过多,第一次抽吸液量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一般不超过1000ml.2.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3.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气短时,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适当处理。

篇3: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

1.1 一般资料

胸腔积液由肺、胸腔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 (1)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 (2) 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3)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产生胸腔漏出液; (4)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产生胸腔渗出液; (5) 损伤性胸腔积液:外伤 (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 或疾病 (如胸主动脉瘤破裂) 等原因, 胸腔内出现血性、脓性 (继发感染) 、乳糜性胸腔积液, 属渗出液。该研究针对2011年1—12月37例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穿刺。该组37例胸腔积液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年龄阶段为20~68岁 (平均年龄28.1岁) 。其中男性24例, 占63%。女性13例。占37%.其中大量胸腔积液13例, 中等量积液10例包裹性积液9例少量积液5例 (经病理证实) ;均为超声引导定位穿刺抽液经实验室进行生化检查及细菌培养为临床提供病因诊断。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 Logio-200型黑白起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 MHz进行纵、横切面扫查, 测量纵、宽最佳深度, 以此进行最佳穿刺点。穿刺的时候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如身体状态良好,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 双手环胸抱肩, 少量胸水的大龄患者可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根据胸腔积液部位选择液层最厚部位或者下部为穿刺点, 穿刺点与探头方向垂直判断进针方向, 避开内脏, 女性乳房。在穿刺的时候要对皮肤进行消毒, 再刺入之前作深呼吸状态, 在对液体进行适量的抽吸时应该适时的缓慢向外推针, 以便抽尽胸水, 为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医师应在抽出大量液体后应及时插入针芯。如果患者为脓胸, 可对患者胸腔进行多次冲洗, 每当抽吸胸水过程完结之后, 为保障患者, 可向患者胸腔注入相应的药物, 如果患者胸水的量比较多, 则不可一次性抽尽, 否则可置管引流, 引流管置于液体低水平位。

2 结果

该组37例胸腔积液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经过超声定位穿刺胸腔血液一次性成功率占96%, 二次成功率在4%。结核性胸腔积液13例, 右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7例, 外伤性血胸7例, 肺部恶性肿瘤及转移性肿瘤引起胸腔积液6例, 其他疾病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例。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的病, 是由各种疾病引起, 因病因与积液性质不同所以在超声中表现也不同, 科室主任可依据超声所表现出来的图像及患者临床表现或病史做出初步诊断, 如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年龄大多为28~40岁。引发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途径有: (1) 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过淋巴管逆流到胸膜; (2) 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 致使结核杆菌或者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3) 急性或者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发胸膜炎; (4) 机体变应性比较高, 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 从而出现渗出; (5) 胸椎结核与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之前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系胸膜对结核毒素过敏的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80%的结核性胸腔积液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已经经针式胸膜活检或者胸腔镜活检证实了。所以,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结核杆菌直接累及胸膜。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盗汗、气急乏力等症状, 此症呈现扁圆形或者半月形无回声区, 上界在第7~8肋间, 侧边界在腋中线到腋后线, 包膜较厚, 其内透声较差, 胸内见点状、条索状、多房蜂窝状分隔 (图1A) , 无回声区不伴随呼吸体位变化, 临床进行胸腔穿刺术难度比较大, 在超声引导下定位, 选择在无回声区较宽部位进行抽液。10例患者第1次检查胸腔积液厚度约为25~35 mm平均33 mm, 经超声监测下抽吸出淡黄色液体, 并见液体量逐渐减少直至无液体流出 (图1B) 。

A.胸内多房蜂窝状分隔;B.抽吸液体后, 液体量逐渐减少, 分隔减少

3 讨论

胸腔积液患者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液, 但定位穿刺中应注意: (1) 患者要有和医生密切配合的思想准备, 消除焦虑、惧怕和紧张的心理。 (2) 穿刺应细心, 手法要熟练, 严格消毒, 避免引发新的感染、血胸、气胸或者误伤血管、肝脏、心脏和脾脏。 (3) 最好的定位穿刺位置为纵、横相交的无回声最深处, 穿刺时应当注意身体的位置等以免对内脏造成伤害[1]。 (4) 积液多数沉积在肺底和膈角处, 所以穿刺点位置应在腋后线肩胛线上的较低肋间隙。通过肋骨超声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提高穿刺成功率[2]。 (5) 穿刺时进针深度应大于胸壁本身及增厚胸膜的厚度1~2 cm。正常膈肌的呼吸移动幅度是1.0~2.5 cm, 容易伤及内脏应当小心作业。 (6) 胸腔积液应与腹腔积液、膈下积液及膈胸膜增厚相鉴别[3]。 (7) 胸腔穿刺结束以后应该静卧2 h左右。

超声引导胸腔积液穿刺定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血液大大了弥补了X线定位的不足。超声引导穿刺加强并指导了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余晓晴.超声引导穿刺的使用含义[J].中国医疗前沿, 2006, 22 (5) :232-233.

[2]张眠.超声显像在胸腔积液穿刺定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7, 6 (2) :21-22.

篇4:胸腔穿刺术培训评分标准

陕西省中医医院规培学员胸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 评分项目 适应症 学科专业 评分 满分 扣分标准 得分 评分细则 1.诊断性穿刺,确定积液性质;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或抽6 缺一项扣2分 脓治疗脓胸;3.胸腔内注射药物。提问 穿刺部位有感染、外伤、肿瘤;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碍者;体(13禁忌症 3 未述不得分 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者 分)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压:首次不超600ml,以后每次不超注意 4 一项不对扣1分 1000ml;脓胸应尽量抽完。准备用检查用品是否齐备:胸穿包、碘伏、2%利多卡因注射液、棉签、2 物 胶布、无菌敷料、注射器等 准备阶段 着装 穿戴工作服、戴口罩、戴帽、洗手 2(7向病人解释穿刺目的及操作方法,核对知情同意书;核对姓名、缺一项扣1分 病人准分)性别、年龄;核对胸片、血常规、凝血系列;测血压、脉搏;3 备 询问过敏史.抽液: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重体位不正确不得分 体位: 6 症患者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置于枕部;抽气:半坐位。1.抽液: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常选:肩甲线7-9肋间;未叩诊、标记各扣 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间。2.包裹2分;穿刺点不正定位: 10 性积液:超声定位。3.抽气:叩诊鼓音或听诊呼吸音降低最明确不得分;述缺1显部位,常选患侧锁骨中线2-3肋间或腋前线4-5肋间。项扣1分 3 范围不正确扣2分 消毒铺从穿刺点由内向外螺旋消毒,直径至少15cm;消毒3遍 2 未做不得分 巾(8检查穿刺包,确认有效期及完整性,打开穿刺包; 分)戴无菌手套,覆盖并固定无菌洞巾 3 未做到无菌不得分 检查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针尖是否有钩;胶管是否漏缺一项扣2分 5 气及破损 麻醉核对、抽取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肋间下一肋上缘进针,先未核对扣2分;一(10分)操作注射一皮丘,自皮肤向胸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每层注药前注5 项不符合扣2分 阶段 意回抽(70关闭穿刺针后面胶管的夹子 3 未夹闭不得分 分)左手固定穿刺点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穿刺点皮下,沿肋骨位置不正确扣4分 12 上缘局麻路径缓缓刺入,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停止; 穿刺过深扣4分 穿刺 助手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接好50ml注射器后,再打开胶管未固定针扣3分 5(26分)夹子抽液,防止空气进入 注射器抽满后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 3 未夹闭不得分 将抽出液注入试管,余量注入弯盘或专门准备的容器中; 3 未留标本扣3分 抽完液后夹闭针尾胶管,拔出穿刺针; 2 未夹闭胶管扣2分 术后处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消毒穿刺点;包扎固定 2 缺一项扣0.5分 理 术后整理患者衣物,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告知注意事项,观察未做不得分 2(10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并发症有哪些)分)记录抽液量、外观;将抽出液送化验(项目); 2 未做不得分 整理物品 2 未做不得分 全程质量(101.操作熟练,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3 分)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4 3.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胸膜反应;体现人文关怀 3 考官签字: 日期:2017年 月 日

篇5:胸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

性别 年龄

科室

床号

住院号 术前诊断

根据您的病情,您需要实施胸腔穿刺术,该操作能帮助了解胸水性质,减轻胸水压迫症状,促进肺复张,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由于该操作具有创伤性和风险性,因此医师不能向您保证操作效果,因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料的因素,穿刺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现告知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1.局部穿刺点发生红、肿、热、痛或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等,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皮下气肿;

2.麻醉药过敏,药物毒性反应及其他麻醉意外;

3.心血管症状:穿刺期间可发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跳呼吸骤停等;

4.术中与术后出血、渗液、渗血;

5.胸膜反应:心悸、胸部压迫感、头晕、出汗、低血压休克;; 6.气胸、血气胸、皮下气肿,严重时危及生命; 7.损伤肺脏、局部神经或其他组织、器官; 8.穿刺处局部或胸膜腔感染,必要时需要置管引流; 9.术后胸腔积液或气胸再次出现,必要时需要置管引流; 10.穿刺失败。

我已详细阅读以上内容,对医师的告知表示完全理解,已经慎重考虑并签名。患者或家属签名:

医生签名:

篇6:胸腔穿刺术诊疗知情同意书

胸腔穿刺术诊疗知情同意书

姓名:___ 性别:__ 年龄:__岁 科室:__ 床号:__ 住院号:____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拟行的诊疗方案及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员目前存在的重要情况或特殊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并发症:

1.麻醉意外 2.穿刺不成功

3.穿刺针气体逸漏产生的气胸

4.穿刺针损伤肋下血管所致的出血 5.空气栓塞 6.胸背部疼痛 7.感染 8.其他: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预防和处理,尽量防止其发生和降低发生后的严重性,但意外和并发症有时难以避免,个别病例甚至会危及生命。我们在治疗前将以上情况向患者和/或家属进行详细交待,患方知情表示理解并权衡治疗利弊,愿意并配合进行以上治疗并签字同意。

患者意见:

签字:

家属意见:

医生签字:

签字:

与患者关系:

(具有并承担独立法律责权)

时间:

篇7:胸腔穿刺术意义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胸腔积液,微创,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积液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传统方法是进行胸腔穿刺术, 近年来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新引入的方法[1]。本文选取136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68例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 68例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术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6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胸片及超声检查定位为中、大量积液。136例患者中, 男69例, 女67例, 年龄18~78岁, 平均48.3岁。单侧胸腔积液58例, 双侧胸腔积液7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72例, 恶性胸腔积液16例, 心衰等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48例。大量胸腔积液100例, 中量胸腔积液36例。观察组68例, 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 共8例恶性胸水, 结核性胸腔积液32例, 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28例, 剩余的归入对照组, 选择常规胸腔穿刺术。

1.2 材料

应用福山市南海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贝尔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 内有不透明X线软头聚氯酯12 Ga中心静脉导管1根, 带助推器有刻度的不绣刚J型导丝一根, 8.5 F扩张器1根, 18 G引导穿刺针、5 m L注射器、洞巾、纱布及手套等。另备延长管、一次性无菌负压引流带及胶布。

1.3 方法

根据超声定位选择穿刺部位, 多以腋后线6-8肋间为穿刺点, 患者取坐或半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 用中心静脉穿刺针从定位点垂直进针, 试抽出胸水后, 固定穿刺针, 用导丝推进器把导丝推进20~25 cm, 固定导丝, 推出穿刺针和注射器, 沿导引钢丝应用扩张器扩展皮肤、皮下组织至胸膜腔, 退出扩张皮肤套管, 用留置导管沿导丝旋转推进, 通过皮肤及胸壁组织进入胸腔, 随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引钢丝送入胸腔内10~15 cm, 拔出导丝, 再用注射器回抽出胸腔积液, 确定导管在胸腔内, 导管夹夹闭导管, 固定导管, 敷贴将导管固定于胸壁, 导管接引流袋或接三通管后再接引流袋, 缓慢引流, 引流量达1 000 m L时, 夹闭引流管, 停止引流2~4 h, 以防引流量过大引起纵隔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 不引流时, 可取下引流袋, 接上肝素帽, 不影响患者活动及睡眠。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引流完后, 可经导管胸腔内给生物制剂或化疗药, 脓胸患者, 排尽脓液后,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 选用敏感抗生素胸腔注射, 每周2~3次[2]。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2种穿刺术的不良事件, 如气胸、出血、感染、胸膜反应、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等, 将收集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1.5 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5 d后, 气促明显改善, 无渗液, 胸水完全吸收;有效:气促有效改善, 少量渗液, 胸水部分吸收;无效:气促无改善, 渗液较多。以显效和有效为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1.0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6%和86.8%,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9%和25.0%, 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2。

3 讨论

当患者身体内的胸腔积液大量积聚时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 紧急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传统的胸腔穿刺不易控制, 速度较快, 反复穿刺容易造成气胸、血胸, 而过多的一次穿刺抽液易引起纵隔移位、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3]。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胸腔穿刺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多数只需置管1次, 对胸壁的肌肉组织、肋间的动静脉及神经损伤小, 安全性高, 导管细而柔软, 一旦发生可经引流管引流无需重新置管, 减少了气胸、血胸的并发症, 同时引流管细小, 流速较慢, 可控制引流速度, 有效的防止纵隔摆动。 (2) 能动态观察胸液量及颜色, 三通接头可以控制性排液, 能最大限度排净胸水, 避免包裹性积液的形成。 (3) 价格低廉, 操作简单, 持续时间短, 痛苦小, 损伤小, 同时患者可以携引流袋自由活动, 不受体位限制, 不影响休息及睡眠,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依从性好,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 (4) 局部药物浓度高, 全身不良反应轻, 注入药物可以与胸膜充分接触, 作用时间长, 可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 (5) 有利于肺组织复张和胸膜均匀粘连, 降低胸腔内胶体渗透压, 减少胸水形成的驱动力, 为胸水的最终控制奠定基础。在应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时, 应力争尽早拔管, 这是由于长时间置管, 可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 置管时间越长, 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总之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安全可靠, 损伤小, 具有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的特点, 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活动, 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戬.微创法胸腔闭式引流术与常规方法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6) :1000.

[2]崔丽娟, 邓建功, 邓建英, 等.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 (12) :1493-1495.

[3]周麟玲, 赵克开.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与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 2013, 33 (10) :1-3.

篇8:胸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和处理

1.血胸:可能因穿刺部位不正确,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有时原因不明。处理:①如抽胸水过程中发现胸膜腔出血,应停止抽胸水。2观察病员脉搏、血压、每小时1—2次,如4小时后无变化,即可延长观察时间。3必要时按医嘱止血治疗。

2.气胸:系针头后皮管末夹紧,漏入空气或因穿破脏层胸膜所致。处理:按气胸多少加以处理。由于皮管未夹紧而漏入之空气,尽量争取抽出,量少不必处理量较多可以抽出,明显气胸多由于刺破脏层胸膜所致,需严密观察,并按气胸处理。3.穿刺口出血:用消毒纱布按压及胶布固定即可

4:胸膜反应

表现为胸腔穿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剧痛、血压下降、脉细、肢体发凉、昏厥等。发现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让患者平卧,吸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毫升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观察血压、脉搏。肺复张后低血压 患者在抽液或抽气后会出现心慌、胸闷、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及血压下降。

篇9:胸腔穿刺的护理

胸腔穿刺术常用于:(1)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有无特殊细胞及病原体,以确定诊断;(2)抽出胸腔积液或积气,减轻压迫症状;(3)向胸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病情观察: 1.呼吸困难

2.胸痛,胸闷,气短

3.原发病的表现(肿瘤.肺炎.心衰.肺结核.肝脓肿)

术前护理: 避免咳嗽、深呼吸、转动身体以免穿破肺泡而引起气胸;对精神过于紧张者,可于术前静卧15-30分钟,紧张或激动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或进行对症处理。帮助患者解除紧张、忧虑和恐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准备与查对备齐穿刺术所需的各种用物,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术中护理:

1.穿刺中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必须超过洞巾边缘2 cm以上,避免洞巾移位,造成污染。指导患者掌握正确配合操作的方法,穿刺中勿咳嗽,咳嗽时大口哈气,或咀嚼水果。胸膜活检及胸水常规检查者,标本取出后迅速送检,以便得出准确结果。持续放液者应注意观察医师抽液情况,随时调节针头位置,确保抽液顺利。

2.抽液抽气量每次胸腔穿刺时,抽吸速度不能过快、过多,以防止纵隔移位发生意外。诊断性抽液50~100 ml即可,一般首次不超过600 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 ml,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3.病情观察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有无头晕、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汗、刺激性干咳、甚至晕倒等胸膜反应。如有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压穿刺部位,嘱患者平卧,予低流量吸氧2~5 l/min,心电监护。如果患者症状不缓解,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 mg,并做好记录。 术后护理:

1.穿刺后护理穿刺完毕局部覆盖无菌纱布并按压几分钟,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及时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疼痛剧烈者给予盐酸哌替啶镇痛。2.监测生命体征平稳6h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和记录引流量及颜色。3.穿刺完毕,嘱患者静卧, 24 h后方可洗澡。监测穿刺后的反应,观察患者脉搏和呼吸状况,注意血胸、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注意穿刺部位,如出现红、肿、热、痛、体温升高等应及时汇报医生。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如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并每天监督指导病人于餐前及睡前进行有效的咳嗽运动,每次15-30min 2.给予舒适的体位,抬高床头,半卧或健侧卧位,以利呼吸,遵医嘱给氧2-4L/min,氧浓度35%-40%,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呼吸。4.鼓励病人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以防肺功能丧失。

篇10:教你熟悉胸腔穿刺

?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诊断;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时;必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等。【禁忌证】

(1)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

(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

(3)穿刺应紧贴肋骨上缘进针,以免刺伤肋间血管和神经。并应使针、乳胶管或三通开关、针筒等保持密闭,以免空气进入胸内造成气胸。

(4)穿刺要细心,手法应熟练,消毒应严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气胸、血胸或误伤血管、心脏、肝脏和脾脏。

(5)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免咳嗽。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如有脸色苍白、出汗、头晕、心慌、脉搏变弱,应立即停止穿刺。并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另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

(6)抽液必须缓慢,如因治疗须大量抽液,则应在穿刺针后接三通开关,治疗放液不宜过多。必要时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抽液。

(8)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的盛有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许与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确保注入胸腔内【如何选择胸腔穿刺定位点】

(1)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可结合X线及B超定位。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问。

(2)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胸腔穿刺的全过程】

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标记。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

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适应症】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2.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3.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4.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禁忌症】1.广泛腹膜粘连者。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方法】

(一)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二)术前准备

1.操作室消毒

2.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3.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4.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消除病人顾虑,争取充分合作。

5.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6.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刺伤膀胱

7.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500ml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留取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8.戴好帽子、口罩。

9.引导病人进入操作室。【操作步骤】

1.部位

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刺层次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4.穿刺术

(1)消毒、铺巾

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

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

c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

(2)局部麻醉

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约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3)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

(4)术后处理

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后反应。

b书写穿刺记录。

(5)进针技术

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b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c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畅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d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

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注意事项】

1.有肝性脑病先兆者;禁忌腹腔性穿刺放腹水。

2.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

3.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放液过程中要注意腹水的颜色变化。

4.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5.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腹膜壁层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头,尔后再向腹腔刺入。如遇穿刺孔继续有腹水渗漏时,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6.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7.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视察病情变化。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治疗性穿刺: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也属禁忌,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穿刺方法及步骤】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术后平卧4-6小时。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69-1.764kPa或40-50滴/min。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可做Queckenstedt试验。即在测定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力升高,则为梗阴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

者,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并发症的防治】

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较为常见。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或静滴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

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必要时,可在订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化气进行化验检查。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

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生活费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开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

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

(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适应证】

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

【分类】

1.髂嵴穿刺术

2.脊椎棘突穿刺术

3.胸骨穿刺术

【操作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

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

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

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

【禁忌证】

血友病患者禁作骨髓穿刺。

局部皮肤有感染、肿瘤时不可穿刺

???血沉检查[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简称:ESR)]血沉,是“红细胞沉降率”的俗称。

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

血沉病理增快:绝大多数为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以及具有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胶原组织病等)都有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或有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导致血沉加速。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

血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1.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复发和活跃;当病情好转或静止时,血沉也逐渐恢复。在诊断上亦作为参考。

2.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盆腔癌性包块和无并发症的卵巢囊肿等的鉴别。都是前者血沉明显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3.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快非常显著,血沉可作为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判断血沉结果的正常与否需按性别区分,参考范围(魏氏法):

男性为0~15mm/1小时,女性为0~20mm/1小时。血沉可因生理因素而加快,如女性在月经期间和妊娠期间可达到40毫米左右,小儿及50岁以上的老人血沉可略快于参考范围,此时可能与疾病无关。

血沉加快常与以下疾病有关:

1.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2~3个小时就会出现血沉加快的现象;

2.各种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活动性结核病、肾炎、心肌炎、肺炎、化脓性脑炎、盆腔炎等;

3.各种胶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动脉炎等;

4.组织损伤和坏死,如大范围的组织坏死或损伤、大手术导致的损伤,心肌梗死、肺梗死、骨折、严重创伤、烧伤等疾病亦可使血沉加快;

5.患有严重贫血、血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甲亢、重金属中毒、恶性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肾炎等疾病时,血沉也可呈现明显加快趋势。

血沉加快对发展

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具有提示价值:手术将肿瘤切除,或化疗、放疗治疗有效时,血沉可减慢;肿瘤复发或出现转移时,血沉还可再加快。良性肿瘤一般血沉不加快或出现减慢现象,因此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协助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

篇11:胸腔穿刺常见问题

一、胸腔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1.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诊断性穿刺;2.穿刺抽液或抽气,减轻压迫症状;3.结核性胸膜炎、脓胸、脓气胸患者抽液治疗;4.胸腔内注入药物。

禁忌症: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

二、胸腔穿刺的常见穿刺部位?

胸腔积液:穿刺部位宜取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处,一般选择在肩肿下角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宜根据x线或超声检查决定穿刺部位。

气胸:穿刺点一般为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如果为局限性气胸,应根据胸片或胸部CT决定穿刺部位。

三、穿刺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见胸腔穿刺操作规程的注意点。

四、为何胸腔穿刺须从肋骨上缘进针?

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经肋骨下缘穿刺容易损伤血管和神经。

五、什么是胸膜反应?什么原因容易出现胸膜反应?

胸膜反应:在胸穿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胸痛、面色苍白、肢凉、出汗,甚至昏厥等现象则考虑胸膜反应。主要是由于胸膜受刺激后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或局麻不充分,或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对治疗手段的恐惧,术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容易出现胸膜反应。

六、如何处理胸膜反应?

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测量脉搏、血压,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1,或进行其他输液、吸氧等对症处理。

七、胸腔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如何分析和处理?

胸腔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考虑穿刺损伤造成气胸,或穿刺抽液量过多过快,胸腔内压力骤减导致急性肺水肿;

如果病人表现为急性左心衰,如心率增快甚至奔马律、端坐呼吸、肺部湿啰音较穿刺前明显增多时应考虑穿刺抽液量过多过快,导致负压性肺水肿;一旦考虑负压性肺水肿,立即摇高床头,吸氧,给与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衰处理,同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首选的治疗是利尿。

如果病人表现出气胸的体征,如穿刺侧肺部叩诊鼓音,双上肺呼吸音不对称,呼吸音较穿刺前减低时应考虑穿刺损伤造成气胸。可行床旁胸片证实有无气胸,如证实为气胸,按气胸处理原则处理。

八、穿刺中出现血性胸水,如何分析和鉴别?

穿刺中出现血性胸水,考虑1.疾病本身所致的血性胸水;2.穿刺损伤所致血性胸水。鉴别:1.如果穿刺为血液样液体,可抽血液样液体5ml左右置于无菌杯中观察,如果凝固,则考虑损伤,如果不凝,考虑患者有血胸;2.如果穿刺为淡红色或洗肉水样血性胸水,则可以继续抽液,胸水颜色由红转黄则考虑损伤,胸水颜色如为均一红色,则考虑疾病本身所致的血性胸水;3.胸水常规检查,如果镜下见不到吞噬红细胞颗粒的吞噬细胞,红细胞呈均匀一致性,红细胞比容大于50%则考虑损伤可能性大。九、一次胸穿的抽液量?

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200m1;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1;如为脓胸,每次则尽量抽尽。

十、为何胸腔穿刺抽液、抽气,选择穿刺部位不同?

由于重力关系,坐位或半卧位时,气体集中在胸膜腔上方,液体则集中在胸腔下部,故抽气时穿刺点选择在胸腔上部,抽液时选择胸腔下部实音明显的部位。

十一、胸腔穿刺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处理?

除胸膜反应外,尚有血胸、气胸、穿刺口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等。1.血胸多由于刺破肋间动、静脉所致。发现抽出血液,应停止抽液,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2.气胸可由于胶管未夹紧,漏入空气所致,不必处理。明显气胸多由于刺破脏层胸腔所致,可按气胸处理。

3.穿刺口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4.胸壁蜂窝组织炎及脓胸均为穿刺时消毒不严格引起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大量脓胸应行闭式引流。

上一篇:两化融合与转型升级下一篇:优秀学生主要事迹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