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2024-05-05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篇1: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汉寿一中 廖翠明

设计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都处决于教学设计的好坏,要搞好新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环节:(1)分析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

(2)分析学生情况,考虑创设物理情景、设计驱动求知任务、设置待解决问题;

(3)确定教学“三维”目标;(4)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5)设计教学效果检测方法;(6)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与评价。以下是我对本课的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主要有三:从小学到初中,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在多数高一孩子的脑海里没有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受以往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如果注意的不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储存知识的载体,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此首先要创设探究加速度的物理情景,以激发 学生探究的欲望,其次就是要巧妙地设计驱动事件,诱导学生深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具体做法见教学过程。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必修①(人教版)第一章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高中物理中最难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好加速度这节课,对学生能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乃至后面力学知识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用演示、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引导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知道加速的符号和读法,了解某些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实际加速度的大小;

3、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正、负的意义;

4、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通过实例了解加速大小及速度大小的区别,领会物理量的变化率的含义;

6、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理解加速度的意义;

7、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 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把学生带到与此关联的现实情景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该领域的问题;

2、在探究中诱导学生自发的感悟出加速度的定性表达;

3、通过实例说明现实问题中定性分析往往还很不够,必须进行定量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速度的定量表达;

4、恰当利用类比法、图象法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多层次角度的掌握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点。教学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教学手段与方法

演示、类比、比喻、多媒体课件、分析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 不同汽车的参数配置图表

[新课引入]现在很多家庭都在购买汽车,在买车之前往往会关注汽车的参数配置,其中有一项参数是加速时间(0—100 km/h),有的车百公里时速加速时间短,有的车百公里时速加速时间长,该参数反映出的是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的加速(提速)能力的强弱,在物理学中运动物体加速能力的强弱用一个什么物理量来表示呢?

[学生思考作答]引出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驱动事件]现在我们能意会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了,那么你们认为比较加速度大小有几种方法呢? [学生思考讨论] [引导归纳] 目前我们要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必须知道两个量,一个是速度的改变量△v,一个是引起这一速度改变量所用的时间△t,借鉴速度定义的方法得出加速度的定义式:a=△v/△t [对加速度定义式的理解](板书)

一、加速度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 值。

定义式:a=△v/△t =(vt-v0)/△t v0——开始时刻物体的速度。vt——经过一段时间t时的速度。

(2)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3)国际单位:m/s2或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其他单位还有cm∕s2等。

(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引出加速度是矢量并进行分析后再板书)[加速度是矢量的引入与分析] 多媒体展示不同汽车的参数配置图表 汽车参数配置中还有一项参数刹车(100-0公里/小时),通过该参数和前面加速时间(0—100 km/h)参数,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加速度方向的确定 :加速度定义公式中时间△t是标量,是没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变量△v的方向相同,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可用正负号来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为正值。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为负值 [深入分析]当物体加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 v0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当物体是减速时,则△v =(vt-v0)<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负值,如果仍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a为负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反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减速运动。[对加速度a的进一步讨论] 师:下面出一些判断题,请同学们回答对与错,对错误的,举一例子加以说明:

1.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加速度就越大。(错。结合前面多媒体所举的例子,比较乙与丙可知此结论不对。)

2.物体的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不可能为0。(错。结合多媒体所举的例子,如丁,虽然飞机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却为0)3.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可能在增加。

师:对于第3题,结论是对的,同学们一时可能很难理解,举这样的例子进行类比。例如:猪场里刚生下来的小猪,第1天体重增加1000克,第2天体重增加900克,第3天增加700克,那么,前3天小猪的体重一直在增加吗?每天增加的程度一样吗?

生:体重一直在增加,增加的程度在变小。师:“增加的程度”相当于加速度,“体重”相当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在减小时,速度反而有可能在增加,以后在学过动力学知识后,对此会有更深的了解。生:露出满意的神情。[从v—t图象看加速度](1)v—t的得出

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 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思考与讨论]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生: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师: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t。

生: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v/△t(2)在v—t图像中,图像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的数值等于其加速度。

[例题]在一次事故中,小车以9m∕s的速度向一面墙撞过去,碰撞时间为0.1s,1.如果墙不牢固,墙被撞倒后的一瞬间,车仍以2m∕s向前冲去,求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2.如果墙很牢固,车与它碰撞后的一瞬间,以8m∕s的速度被弹回来,求这一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牢牢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前者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后者是描述运动的快慢。对于直线运动,计算时一般要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把方向用正负号来表示,便于进行矢量运算,那么加速度的方向才不会出现错误。[作业]

1、基训本节内容

2、课后思考加速度还能帮助我们分析解决哪些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篇2: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速度的变化量,如何求速度的变化量

2、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及定义式、单位

4、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5、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加速度的矢量性,加速运动、减速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

⑵ 能力目标:

1、能从生活中的实例体会速度是变化的,而且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

2、帮助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归纳总结出结论

3、能够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

4、能用加速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⑶ 德育目标:

1、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

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 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观

点. 【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

1、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的含义

2、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及物理意义、单位

3、加速度的矢量性及方向

⑵〔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3、利用图像来分析加速度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文件

【教学思路与方法】:利用摩托车、赛车、战斗机的比赛视频引题,强烈音画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

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之后针对视频提出问题引出速度变化的不同,再请同学举生

活中速度变化及变化存在快慢的现实,引出问题:如何判断速度变化的快慢?表格展

示三种情况,最后的情况是速度变化量、时间都不同时如何比较,通过分组讨论,再

类比速度的定义,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加速度的方向由加减速运动中速度变化量的情况分析得到,再通过例题巩固加速度方

向及大小。最后通过讨论题巩固加速度概念的理解。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引题:欣赏摩托车(196公里/时)、赛车(368公里/时)、战斗机(2000公里/时)的巅峰对决

赛,猜想在开始阶段谁会赢?播放视频,提出问题:为何开始阶段,摩托车会赢?

开始三者做什么运动?速度如何变化?

三者开始速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与“战斗机的速度快”矛盾吗 ?

提问: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谁能举例?

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如何计算速度的变化量?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速度变化是从在快慢的,比如正常刹车和紧急刹车,那么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呢?请看

下面的实例。

二、进入新课

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提示: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A、滑雪运动员下坡 B、公共汽车出站 C、某舰艇出航 D、火车出站

初始速度 /m·s-1 2 0 0 0 末速度 /m·s-1 11 6 6 20 经过时间 /s 3 3 20 100

1、问题:比较A、B速度变化的快慢?(单独提问)结论:滑雪运动员的速度改变比公共汽车快。

方法:时间相同,比较速度的变化量大的,速度变化的快

2、问题:比较B、C速度变化的快慢?(单独提问)

结论:公共汽车的速度变化比舰艇快。

方法: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比较时间小的,速度变化的快

3、问题:比较C、D速度变化的快慢?

但在比较C和D时,火车和舰艇的速度变化量不相等,经过的时间也不相等,怎样比较它们

速度改变的快慢?(小组讨论)结论:舰艇的速度比火车的快?

学生可能有提出算。

类比:位置的变化快慢-----v=(Δx=x-x)

速度的变化快慢-----(Δv=v-v)

能不能用的比值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呢?请同学们填写下表 初速度v0 /m·s-1 末速度vt /m·s-1 时间t /s

6 6 20

3 20 100 A滑雪运动员下 2

B公共汽车出站

0 C某舰艇出航 0 D火车出站

0

速度变化Δv /m·s-

1速度变化△V/△t 快慢

问题:观察表的最后两列,你有什么发现?

(速度变化快的,则用一个物理量加速 的比值就大,可见比值可以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 度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

一、加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有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

(1、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的多少,慢

速度变化率,速度变化的快

2、平均加速度------一段时间内的加速速度 瞬时加速度------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3、加速度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思考与讨论]

普通的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速度都能达到100 km/h。但是,它们起步后达到这样的速度所需的时间是

不一样的。例如一辆小汽车在20 s内速度达到了100 km/h,而一列火车达到这个速度大约要用500 s。谁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它们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描述的是同种的情况吗?

4、单位:米/二次方秒 m/s

5、量性:矢量

问题:怎么看出加速度是矢量的?

(从Δv是矢量,时间t是标量,所以加速度是矢量)

二、加速度的方向

【思考与讨论】

既然加速度的矢量性与Δv有关,那么加速度的方向如何能?从Δv着手

审视速度的变化Δv,请同学填写下表,讨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1)表达式: △v = v-v

若v>v,则△v ____0,物体做____运动;

若v

(2)再看加速度(a = △v/ △t)① 加速运动,a ___ 0,a的方向_________ ② 减速运动,a ___ 0 , a的方向_________

结论:

1、加速度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2、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例题】

某新型汽车在东西的平直公路上做性能测试,可以认为速度是均匀变化的。如果该汽车6s内速度从

2m/s增加到20m/s,速度方向向东,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果紧急刹车,经过4s 速度从20m/s减为零,这个过程速度也是均匀变化的,求这个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比较两次加

速度那次较大? 解:略

问题:哪次的加速度大?负号代表什么含义/ 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加速度呢,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请观察下表的数据,你得

到什么启示? 各类轿车制动性能数据表

平均加速度 宝马530i-1.0043g 高尔夫1.6-0.9207g 威驰1.5AT-1.0027g 奇瑞QQ1.1-0.8491g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知道生活中物体速度变化是存在快慢的,并且知道如何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2、知道加速度的概念、定义式、物理意义,并且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判断?

3、速度大、速度变化大和速度变化快不是一个含义

4、研究物体加速度对我们生活是有意义的四、课后思考题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多少?为什么?

2.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吗?为什么?

3.物体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吗?为什么?

初速度

99.63km/h 101.41km/h 99.83km/h 98.92km/h 制动时间 2.81s 3.12s 2.82s 3.30s 制动距离 39.91m 45.07m 40.03m 47.83m 4.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吗?为什么?

5、观察v—t图,a、b谁的加速度大?图线的什么代表加速度

篇3: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片段一】视频欣赏: 创设情景, 感知类比, 引入新课 ( 播放猎豹和羚羊奔跑的视频复习“速度”知识, 之后播放世锦赛博尔特百米飞人大战的片段)

师: 注意解说员对博尔特起跑动作的描述。

生: 比赛开始, 博尔特的起动在第一, 50米时冲刺在前……

师: 起动在第一表示什么含义呢?

生: 速度变化多, 速度变化快……

师: 类似于速度表示快慢, 起动的快慢也应该用一个物理量来表示,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加速度。

【剖析】本片段教师通过两段视频引入新课, 视频1通过对猎豹和羚羊奔跑的对照描述引导学生复习了速度, 而视频2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博尔特起动、冲刺的描述又引入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同时, 引课过程中以《人与自然》短片和《百米飞人大战》视频作为素材, 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 生动有趣; 并且通过速度与加速度的类比, 让学生明晰了物理概念引入的“共通原理”和“现实背景”, 明确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片段二】课件呈现: 逐层认知, 对比内化, 消除误区 ( A. 自行车下坡; B. 公共汽车出站; C. 某舰艇出航; D. 火车出站)

比较A、B情景, 谁的速度 变化大? 谁的速度变化快?

比较B、C情景, 谁的速度 变化大? 谁的速度变化快?

比较C、D情景, 谁的速度 变化大? 谁的速度变化快?

【剖析】本片段中教师通过自行车下坡、公共汽车出站、某舰艇出航和火车出站这四个情景运动的定量描述, 要求通过推算比较各种情景的速度变化大小及速度变化快慢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入加速度。在此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是从推算速度的变化量开始, 再推算平均每1秒 ( 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变化量, 最后再通过计算明确速度变化大小和速度变化快慢并不一样, 即速度变化大的运动物体速度不一定变化快, 从而澄清了以往学生在学习加速度时容易把速度变化大小和速度变化快慢混同的认知误区。同时引导学生认知是从易到难、逐层深入的,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片段三】联系实例, 内化概念, 掌握方法

案例1: 飞机的速度由0增加到约300km / h, 飞机的速度的变化是多少?若发生这一变化用时约30s, 则物体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

生: 300km/h约相当于83m/s, △v/△t= ( 83-0) /30m/s2= 2. 8m / s2。

【片段四】同中求异, 异中导思, 剖析升华

师: 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分别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 速度变化情况完全一样吗?

生: 两车速度变化快慢相同, 但前者速度越来越大, 后者则反之。

师: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 仅凭速度变化快慢 ( 速度变化率的大小) 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 我们还要清楚速度到底是逐渐增大还是减小。

师: 既然如此, 作为表征速度变化规律的物理量———加速度, 我们可以用其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但仅仅靠大小能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如果不能, 我们可以怎么进行完善?

生: 不能。我们可以在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基础上, 用加速度的方向 ( 正负) 来表示速度增大或者减小。

【剖析】本节教师为了引入加速度的矢量特性, 首先设置了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分别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情景, 通过对两种情景的对比思考使学生明确, 仅凭速度变化快慢 ( 速度变化率的大小) 并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得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 而且有方向, 是矢量。

【片段五】联系实际, 学思结合, 学用结合

日常生活中, 对于运动物体说它走多远, 是指路程或位移, 说它走得多快, 是指速度, 而对加速度则没有相对应的典型词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 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时也有一些说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 请大家讨论哪些说法中指的是加速度?

生1: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汽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有人说, 我这车好, 启动快。

生2: 在百米赛跑中, 我们常说某某同学身体素质好, 有很好的爆发力, 起跑快。

……

篇4:输液速度快慢有讲究

医生提醒患者,不要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就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否则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使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输液速度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轻重、输液总量、输液药物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成年人输液速度在40~6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宜超过20~40滴/分钟。若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来处理。

以下几种情况是一定要放慢输液速度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脏功能欠佳的患者,输液速度一定要慢,以免因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急性心脏功能衰竭、肺水肿或肾功能衰竭。当输液量少、药物浓度高时,也要放慢滴速;输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以及喹诺酮类药物,速度都不能快。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时,速度要慢,因为补钾过程中给药速度如果过快,会致心跳骤停。输静滴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时,速度尤其要慢,每分钟10~20滴,而且输液前及输液期间还要监测血压。

篇5: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一新教材《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比较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后,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简单得出加速度这一概念,正如《教师用书》中所述“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展示给大家。

一、构思过程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

(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然而,许多教师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了,但是我想,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而且,这也是创新精神的反映。所以,这节课围绕着“探究性”而展开。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得出加速度概念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

绝大多数教师的方法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或自己“造”一堆数据,然后用列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归纳得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认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实验,现场采集数据。这样,既体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了真实性,可靠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把物体运动的速度测出来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而且要求实验精度高(准确),速度快(省时间),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

然而,设计测速度的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资源,所以,我特意安排在课前要求同学们设计一个测速度的实验方案,结果上课回答时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案,主要如下:

(1)利用交通警察查违章超速车辆的测速仪。

(2)把汽车上的速度仪表拆下来装到所研究的物体上。

(3)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我们坐在汽车内看速度仪读数据。

(4)在玩具汽车上装一套定时装置,使其能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下一滴墨水在下面的轨道上,只要测量两滴墨水之间的距离就可算出速度。

(5)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vt,如果测定斜面上A、B、C、D、E等各点的速度可用水平面上物体运动的位移除以所用的时间。然后变换倾角。再测各点速度,如上图。

我不禁感慨,当任学生的思维驰骋时,会想出这么多的方案,有的,简直快要发明打点计时器了(在这节课之前还未曾提到打点计时器)。

但是学生提的这些方案可操作性不够,于是类似地我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向学生说明测量物体的挡光时间,再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利用两只数字计时器可以测定一处挡光到另一处挡光的时间段,这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也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配以事先做好的Authorware课件,将测得的时间输入课件,很快可得速度值。

在肯定学生提出的方案的同时,说明我的这种方案是费时少,精度高,但学生很难懂其原理,这里再借助多媒体动画向学生解释原理,清楚又易懂,如图2。

那么,怎样引课呢?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循序渐进,不感觉知识出现的突然性和为什么要有加速度概念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组直观感受的实验,让学生在磕磕碰碰中学知识;对图3(a)说明:看这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的增大。(强调慢慢)。对图3(b)说明:这个小球在这个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强调增大快)

问:请大家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由于无法用肉眼看出,给学生设置了障碍,设置了悬念,并在学生猜想与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地探究。

到这里,整节课的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学生主观感受(感受什么呢?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猜想与假设──提供物理模型──设置障碍实验──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得出加速度的概念这样一条探究之路。这一条探究之路其实已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

本节课的难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如何来突破呢?我的做法是:通过具体的例子,如,A车在2秒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1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车在3秒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2.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先让学生感受,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要说明具体问题一定需要另一个因素,这一因素即为加速度的方向,使学生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

为使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向学生介绍“死亡加速度”的实例,分析和讨论为什么赛车手在比赛时要带上头盔,开汽车时要带好安全带等,适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教学设计

课题:

五、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

b.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c.会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求加速度。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 教学难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教具:气垫导轨、光电门(四只)、数字计时器(两只)、斜槽轨道、小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例举物体的运动:(多媒体动画)

①火箭升高,②汽车停止,③小球运动

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速度改变有快有慢。

2.观察障碍实验:两小球运动无法用肉眼观察区分谁的速度改变快。

3.猜想与假设

4.实验测速:①介绍实验装置②介绍实验原理③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比较速度改变快慢的依据(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表意见)

6.加速度概念得出。

①文字语言描述加速度

②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

③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到加速度有方向,说明加速度方向的确定和加速度正负的物理意义。

7.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8.通过例题分清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9.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

作业布置:课后第3、4、5题。

篇6: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能力目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v-t图、及思考与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几点想法

1.关于概念的建立过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提供现有数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获得?我兼顾了两者。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加速度的理解,开始不宜通过实验来自己获取数据,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提供数据时考虑到学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身边的学生感觉到的百米起跑和电动车起步,去消了学生的对数据的质疑。而在最后又通过纸带让学生自己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以期他们对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问题的设置

思考与讨论1: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于表格我没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导学生养成对多数据的对比和处理列表和做图的习惯。在练习3中让学生自己列表和填表,进一步渗透这种思想。

练习1: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以区别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思考与讨论2: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加速度的优点,加深对v-t图象的理解,如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对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

练习2:由思考与讨论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个强调。第一问的设置暗示学生不要把物理学成数学。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要远大于数学中图象的信息量。

练习3在以上表述过。

3.暂时淡化三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由什么来决定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第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快慢

篇7: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同时,它又是一个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编者考虑到高一学生现在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不急于从科学性、知识性的角度客观地、严密地阐述这一概念,而是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既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在此概念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待学生日后深化。而教材只是教学的平台,如何用好教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程标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培养学生,拟定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知道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区别;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加速运动及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区别速度和加速度,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读法;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建立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用类比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2)、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作风,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概念,加上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在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中,弄清楚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2、学习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会用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巧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交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人能学习,人人能掌握”。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启发;分组讨论;类比法等

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为了避免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因此采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逐步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变,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区别,且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了解物体运动情况的重要指标,类比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变化快慢: 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公式: , 这样能较好地顺应学生的逻辑思维规律,同时又能更大程度地给学生予主动。充分体现“教”服务于“学”,“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另外,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领悟的情况,实现同时间、零距离教学反馈,灵活地对加速度的瞬时性做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强调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再谈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指明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平均速度的矢量性,为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铺垫;

2、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汽车、摩托车、旅客列车速度变化的表格。

让学生分析讨论他们之间的速度变化,引出加速度概念——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为a 类比: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物体置变化快慢定义式:

加速度:描述速度的变化快慢 让学生猜想定义式:

让学生依照公式写出a的单位:m/s2,读:米每二次方秒

3、什么是速度变化量

先介绍速度在一维坐标轴上的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计算方法,再说明△v的计算。

4、加速度的方向

△v是矢量差,也是矢量。而t是标量,故a的方向与实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研究a的方向实际上是研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用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5、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在这里我会设计实例:汽车加速、减速的不同情况。引领学生小结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的关系:速度增加,a与Vo方向相同;速度减小,a与Vo方向相反。

6、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速度和加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易混淆,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澄清。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加速度大则速度大,加速度小则速度小,加速度为0则速度为0,这三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②、加速度大则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小速度变化小,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化。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何特点?

④、-4 m/s2﹤2m/s2

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师生互动解决以上问题。

7、课堂小结:

①、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科学概念,它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变化,加速度大,速度变化越快;反之,速度变化慢,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有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②、加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是代数意义上的正负,直线运动中只有两个方向,可用正负表示,往后的应用中为避免出错,一般规定Vo为正向;

③、,只是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之一,加速度的大小不由三个量决定。

8、反馈:

篇8:论新闻播音速度的快慢控制

长久的工作与学习, 长年累月, 让新闻播音员养成了规行矩步的播音气场, 也就是播音腔[1]。由于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新闻内容的增加, 继续维持着“中速行驶”的播音已经开始被时代所排斥[2]。比如, 在1960年左右, 新闻内容的播音速率约为字/分钟, 在1980年末, 已超过200字, 1990年末至今, 新闻播音的速率仍在加速, 甚至部分播音员的播音速率已超过300字/分钟, 播音速率已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3]。

1. 人们内心存在的新闻播音的速率标准

中央电视台的《法制在线》在央视节目中, 是最有权威性、数据含金量最大、观看观众最多、推广力度最大的节目。且此节目播音员已为大部分观看者所清楚与认同, 所以这类播音员的播音速率也形成典例。人们所认同的就是将他们作为典例的原则, 以300字/分钟的速率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进一步转变成一个固定思维, 且只有这种速率才是最适应时代的, 这也称作新闻播音的速率标准。

2. 播报形式从“播”到“说”的转变

由于信息量的集聚提升, 不仅播音速率也在提速, 并且播音员也一直在研究新的播音形式, 从单纯的播音员形式向主持人演播新闻形式转变。这类新闻的播音形式语速较为自由, 语气更为大众化, 在播报部分带有软性、信息量较多的新闻时反应更佳更易被人们认同。

3. 播音速率和性别、个人外形等有联系

在对中央电视台部分新闻播音员的速率分析下, 一般情况下, 男播音员的速率比女播音员缓慢, 男播音员的平均速率是281字/分钟, 女播音员是319字/分钟, 存在14%的差距, 但人们的感受的敏感度却不够高, 比如, 《法治在线》的撒贝宁人们并没在意他的播音速率慢, 这与男播音员在人们内心的形象, 大部分均是成熟稳重相关。

二、新闻播音速率的择取

1. 新闻播音速度要与一个电视台新闻的总体要求相符

所有的电视台或者电视频道均存在一个整体的定位。现在的电视台或者电视频道的专项分工不断细化, 定位要求不断清晰节目的主题不断鲜明, 由于电视是视听均存的媒体, 播音是节目形成的尤其关键的一个程序, 顺理成章地处于宇哥着更为重要的地位。从大体的方面分析, 播音速率将会对电视台或者节目整体定位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打个比方, 假设播音速率较快, 对人们的听觉感受水平条件较高, 普通的老年人与少儿适宜程度较低。由此, 假设收视目标是老年人或者少儿, 播音较为缓慢。再比如教育类的节目, 包括的内容多是抽象的数字或者专有名词术语, 播音速率过快对人们的理解与思考影响较大。但体育节目则着重把最大的信息量与高速率的节奏感来获得更多的关注, 播音速率就应更快些。由此可见, 快速的播音速率与体育运动紧张激烈的氛围是相同的。

2. 播音速率应和新闻节目的总体主题一致

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每个新闻节目也存在定位条件与总体主题的确立。相比于电视台的整体定位, 节目的主题要求应愈加具象、愈加清晰, 所以, 组成总体主题的所有因素对其主题形成的作用也愈加清晰和直接。综合性新闻节目由于其是多种信息的总和, 其的信息量的容量是关键, 所以, 播音速率必定会较为快速, 否则, 就会减小综合新闻节目所传达出的新闻存在的普遍性。并且, 我们也能当想到, 考虑到大多方面、所有阶层观众的观看习惯, 综合性新闻的播音速率须明确在中速较偏快的速率。可是在实践下, 比如播音员、主持人尚未把个人的个性风格和谐的与节目总体风格融合起来, 过于追求个人的演播个性时观众又通常会习惯于播音员、主持人, 愚昧地认为个性缺失就等于是共性的缺失, 导致其认为表现个人才能才是最为重要的, 节目则居于第二位。过于凸显个人能力称为雀巢鸠占、本末倒置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可获得部分可观反应, 可是从长远角度分析, 是因小失大的, 并且长久位于不和谐的状态的播音员难以获得较大的成果, 新闻节目也会由于尚未形成总体统一的风格而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若想成为精品, 还需进一步改革。播出的内容风格相统一。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播音员, 在分析多种稿件时绝对可以做到因文而异, 把握住正确的节奏、处于良好的速率。可是在掌控新闻内容的风格时, 一定要注意禁止往一个方向倾斜不可过多强调播音员的个人思想, 过多地外加部分主观因素的处理, 比如过多太明显的停顿、不正确的拖腔尾音、过于快速或者缓慢的速率等。

结论

人的情感是多样繁琐的, 表现感情的形式也是琳琅满目的, 比如如山峰一般凝重, 比如春雨般的方方面面动人肺腑。人们盼望看到的是主持人可以表现出更丰富的形式, 包含速率的协调科学与技巧转变, 把繁琐多样的稿件内容传达出来。由此, 我们在强调播音速率相比较的时候, 不能认为播音速率是能够为所欲为的, 须在实践中多去研究、勇于实践, 找出特别节目所采用的语速和人们认同的信息量之间的关系, 产生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使自己成为节目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梁建增, 吴昊.第一时间, 一语中的引领舆情—谈央视新闻频道电视实时评论.电视研究, 2010 (8) :8.

[2]刘亮.对民生节目主持语言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4) :82.

篇9: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2)有的同学这样计算球的加速度:a =(v2-v1)/ t=(4-6)/0.2m/s2=-10m/s2。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正确的是多少?.如图所示,是一电梯由底楼上升到顶楼过程中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电梯的运动速度如何变化的?各段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13.(10分)火车进站时的初速度为54km/h,2s后匀减速到36km/h.试求:(1)火车进站时的加速度

篇10:课时训练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题组一 加速度

1.(多选)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B.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 C.总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D.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答案:CD 2.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如图所示)。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解析:平均加速度=500 m/s2,方向向左,选项C正确。答案:C 3.(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2

解析:题中只给出2 s初、末的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两个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两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4 m/s,a=2 m/s;若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运动必须是往复运动。取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vt=-8 m/s,全过程时间t=2 s,代入运动学公式得a= m/s2=-6 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 题组二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又叫速度的变化率,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选项D正确;加速度和速度及速度变化量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选项A、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大,但加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答案:D 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位移越来越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解析:雨滴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雨滴下

落的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加速度为零时,雨滴的速度最大,选项A错,选项B对;雨滴一直下落,位移逐渐增大,选项C错;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加速度减小,故速度变化率减小,选项D错。答案:B 题组三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6.(多选)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2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0~t2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0~t1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正,0~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负 D.0~t1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在“v-t”图象上,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0~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方向为负;0~t1时间内,物体速度减小,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大,做匀加速运动。答案:AD 7.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解析:在0~10 s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 m/s,因此其加速度a1= m/s2=3 m/s2。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在10~40 s内,速度为30 m/s不变,故其加速度为 0。在40~60 s内,速度由30 m/s变为0,是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 m/s2=1.5 m/s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3 m/s2 向东 0 1.5 m/s2 向西

(建议用时:30分钟)

1.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A.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得很慢

解析:小汽车高速且匀速行驶时,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选项A可能。小汽车在刚启动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小汽车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量也可以很大,C可能。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快,选项D不可能。答案:D 2.(多选)若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甲的加速度为1 m/s2,乙的加速度为-2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比较矢量大小看绝对值,所以选项A错、C对。甲的加速度为正,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乙的加速度为负,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选项B错、D对。答案:CD 3.(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解析:由于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因此选项A错;a=,速度变化量越大,有可能Δt更大,a不一定大,选项B也错;加速度a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a越大,所以选项C对;称为速度变化率,a=,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选项D对。答案:CD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由于v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在变化,也不是均匀变速运动,但由于v的方向始终没变,所以物体朝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答案:C 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该汽车的速度计,在汽车内的观察者观察速度计指针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11 m/s2 B.-5.0 m/s C.1.4 m/s D.-1.4 m/s 解析:由题图可知汽车的初速度v0=60 km/h≈16.7 m/s, 末速度vt=20 km/h≈5.6 m/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a=m/s2≈-1.4 m/s2,故选D。答案:D 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均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线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均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均匀加速,甲是均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选项A对,C错;两物体速度都为正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同,选项B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选项D错。答案:A 7.(多选)如图所示,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解析:根据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判断。在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得越快。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即可判断物体是在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在A图中,速度直线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A是可能的。在图B与C中,速度恒定,加速度应为零,因此是不可能的。在图D中,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直线斜率为正,这是可能的。答案:AD 8.(多选)下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D.物体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解析:

加速度和速度均为矢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是增大的;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是减小的,与加速度的变大或变小没有关系;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了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变化,选项D不可能。如图所示,甲图线显示的就是a增大,v减小;乙图线与t轴交点显示此时v=0但a≠0;丙图显示a减小,v增加。所以选项A、B、C均可能出现。答案:ABC 9.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 km/h的速度相向行 驶,发生碰撞后停止运动,碰撞时间为1.2×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解析:摩托车的初速度v0=36 km/h=10 m/s,经时间Δt=1.2×10-3 s后,速度v=0,则a==-8.3×103 m/s2,加速度的大小大于500g,所以有生命危险。答案:有生命危险

10.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提示:小球运动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 s=0.1 s。

(1)vOB= m/s=0.8 m/s。(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0.8 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vB= m/s=1.0 m/s。

篇11: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2.关于速度的矢量性问题,虽然课堂上重点强调了,并设计了实例和例题让学生体会和练习,为了更好的理解,选择以学生在操场上百米赛跑,骑自行车,汽车等实例说明速度的矢量性,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到对方向的分析和确定很重要。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重要环节,从线和点的关系结合粗略和精确的关系,让学生知道在怎样的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的认为是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4.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学会了运用平均速度解决实际问题、用瞬时速度的概念理解运动,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在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独立进行观察、思考和计算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引入小组学习的活动方式,学生在讨论与交流、实验与探究两环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问题、交流结果、分工合作,智慧被集体共享,协同工作的价值得到体验,团队作风得到发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协同意识与合作精神,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篇12:收割机作业速度应“快慢适度”

(1) 田块大、平坦, 水稻成熟一致, 田间杂草又较少应慢些。

(2) 田块干, 水稻湿度小, 成熟均匀, 收割机作业速度可快些;雨后以及早晚露水大, 水稻秆、叶、穗湿度大, 收割机作业速度可慢些。

(3) 水稻密度小又稀矮, 产量低, 收割机作业速度可快些;水稻密度大, 植株高、产量高, 收割机作业速度可慢些。

篇13: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教学设计

物理组李楠

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这节课当中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够,“sts”栏目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速度与现代社会”讲的是,由于交通工具的速度的提高,城市规模扩大了,战争的观念改变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快了....sts的意义在于揭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实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要能与近几年的高考内容、高考大纲相接轨。在本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学主体为小班的同学,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好。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了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外,还要对速度的相关知识进行引申接近高考的难度,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模式

上一篇:医院会计实务操作四下一篇:2018元旦节汇演演讲稿与2018元旦茶话会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