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

2024-05-03

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精选6篇)

篇1: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第1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教学过程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见过)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

学生可能发现,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路长一些,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俩走的路一样长,小兔只用了3分钟。2.探究比较方法。

(1)追问: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3)指名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小兔每分走:240÷3=80(米)松鼠每分走:280÷4=70(米)得出:小兔走得快。

(4)小结: 小兔平均1分钟走80米,就是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每分。(边说边在上述算式后添上单位米/分,表示每分钟走多少米。

3.认识速度。(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80米/分、70米/分”叫速度,表示每分钟走的路程。(教师边引导边在上述算式下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②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根据学生回答,在上述“路程、时间、速度”中间添上“÷”即“路程÷时间=速度”。)

③教师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师:老师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这段距离叫——路程;用了大约10秒钟,这是时间;老师走得不够快,表示速度慢。(再加快速度走一遍)这回用的时间少了,大约只要5秒钟,速度变快了。请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说说路程、时间与速度。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②说一说速度。小兔平均1分走80米,即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速度吗?

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9页“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其他物体的速度。(课件出示)小结:像这样4千米每时、12千米每分、340米每秒、30万千米每秒,速度快慢不同,所以单位不同。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完成教材80页1、2题。⊙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从家步行到学校,算一算你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速度=路程÷时间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篇2: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

生:起立,敬礼,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下,上课之前我想考考你们,请看题。师:真棒,下面老师请你们观看一个视频,请看大屏幕。

师:110米跨栏,是一个非常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体育项目,你们看了视频以后觉得刘翔跑的怎么样啊?

师:下面是这次比赛前三名的成绩单,请大家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3个110米。

师:观察的很仔细,那么这些110米指的是什么呢? 生:他们跑的路程。

师:那12秒91,13秒20,13秒81又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时间。师:什么的时间? 生:跑步的时间。

师:跑多长路程所用的时间?

生:(完整的说)跑110米所用的时间。

师:非常好,同学们再观察。在这次比赛中,什么是相同的? 生:路程

师:当路程相同时,怎么比较快慢呢? 生: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快

师:也就是说路程相同时,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 师:我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最近,小兔子和小乌龟又要赛一场,这一次可不是赛跑哦,他们是要——(PPT出示,生齐答:赛车)

师:兔子3时行驶210千米,乌龟3时行驶了120千米。孩子们,你们说谁的车更快啊? 生:兔子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兔子3时行驶了210千米,乌龟才行驶了120千米,所以兔子快。师:哦,我们发现兔子和乌龟这次比赛的什么是相同的? 生:时间,都是3时。

师:那么在相同的时间里,因为兔子行驶的(路程)比乌龟行驶的(路程)长,所以兔子的车比乌龟的车速度快。

师:从刘翔110米栏赛和龟兔赛车中我们可以发现,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

师:(PPT)现在有两辆车,卡车说:“我2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说:“我3时行驶了210千米。”请你们来当当裁判,他们到底谁比较快? 生思考。

师:怎样去比较这两辆车的快慢呢?(故意误导:大客车跑了210千米,小卡车才跑了120千米,210大于120,那肯定是大客车跑的快咯?你们觉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你们觉得石老师说的对吗?如果不对,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 生讨论,师巡视。

生:老师你不对,他们时间不一样,不能这样比较。师:什么时间不一样?

生:小卡车跑120千米用了2时,大客车跑210千米用了3时。他们所用时间不一样,跑的路程也不一样。师:哦,那应该怎么比较? 生:计算。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白纸,在纸上列出算式,并和同桌讨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讨论,计算,师巡视。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他列的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示? 生展示:120÷2=60(千米)210÷3=70(千米)

师:你能说一说算式中的120代表的是什么吗? 生:120代表的是小卡车行驶的路程。师:2代表的是什么?

生:2代表的是小卡车行驶的时间。

师:那么他们的商——60又代表的是什么呢? 生:60代表的是小卡车一小时走的路程。

师:真棒。那谁来告诉我另一个算式怎么列?一起说。生齐答:210÷3=70 师:那一起告诉我210代表的是什么? 生:大客车行驶的路程。师:3代表的是什么? 生:大客车行驶的时间。

师:大客车行驶多长路程所用的时间? 生:大客车行驶210千米所用的时间是3时。师;非常好。那么210÷3的商70又代表的是什么? 生:代表的是大客车1小时走的路程是70千米。

师:孩子们回答的真好。那为什么你们要这样计算呢?目的是什么? 生:分别算出小卡车和大客车1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师:像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就叫做速度。(板书)师: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读。

师:所以说,大客车的速度是—— 生:70千米。

师:70千米用了多少时间? 生:1时。

师:所以,大客车的速度应该是70千米每小时。

师:我们的速度单位有个特定的写法(板书:70千米/时,表示每小时行驶了70千米。读作:70千米每小时)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才的白纸,用特定的写法写出小卡车的速度。我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师:好,你们说他写的对吗? 生:对!

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读:60千米/时,表示每小时行驶了60千米。读作:60千米每小时。

师:我们学习了速度单位的写法,现在请同学们来闯闯关,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用特定的写法表示出这三道题中的速度单位。我们来比一比,请写在你的白纸上。Ready?Go!师给123名发书签,集体订正。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速度单位,你发现了什么?在速度单位里包含了哪些你学过的单位呢? 生:千米、米、时、分、秒。师:它们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千米、米表示的是路程,时、分、秒、天表示的是时间。师:那说明速度与什么有关? 生:路程和时间。

师:那你能根据上面的关系,把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式子表达出来吗?

师生一起得出:路程÷时间=速度。

师: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还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从上面的式子中把他们隐藏的关系给找出来吗?4个人一组找一找,写在纸上。师巡视,小组活动,汇报。师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师:孩子们真棒!不仅总结除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还把他们之间隐藏的关系也给找出来了。下面,请孩子们欣赏两张有趣的图片。师:猎豹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剑鱼是海洋里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下面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比较。比一比,猎豹和剑鱼他们俩到底谁的速度比较快呢?

PPT出示题目,生独立计算,口答算式,选用的哪一个关系式,集体订正。

师:孩子们真厉害,下面我们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共同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书上试一试1、2题)

师:看来关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同学们请看(PPT图片欣赏)

师:欣赏了那么多有关于速度的图片,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不同事物的速度的快慢。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点名口答,PPT齐答。

师:有关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学习。下课。

篇3: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

一、“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1994年的五年制教材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编排在第六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里, 前面已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和归一应用题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和归总应用题, 这一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后继再学习相遇问题。2002年的六年制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七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 是后继学习归一、归总等类型应用题的基础。2006年的教材将其编写在第七册第五单元的“除法”中, 1989年的教材中则没有这一内容。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如何出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和三者关系, 将体现教材编者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编排意图。以下是四套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呈现方式。

1989年人教版教材第74页:

1994年浙教版教材第87页:

2002年浙教版教材:

2006年北师大版教材第62页:

除了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 从其他三套教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的特点:这一内容都被安排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时来学习, 教材编写上都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 注重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引导学生归纳三种关系式的过程。四套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还有明显的差异。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示相关概念名称, 没有提及速度, 直接解决相遇应用题。1994年的浙教版教材通过两个例子归纳总结了三者的数量关系, 马上转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相遇求距离应用题的教学。2002年的浙教版教材则在一个课时里通过三组例题的教学, 概括出三种数量关系, 并且每组有明确的概念定义。2006年的北师大版教材通过创设“哪辆车跑得快些”的问题情境引入速度, 没有速度定义, 只出示像“卡车1小时行驶60千米, 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样的表述, 接着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来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其他两个数量关系。

三、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学习难点

可以看到, 前期的教材中, 更注重“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的建立, 然后运用这一结构特征去解决问题。而在后期的教材中, 同样在关注数量关系之前先注重了概念的理解。那么, 在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否清晰呢?金华市江滨小学冯美燕老师曾对该校四年级学生45人做过学前调查, 前测题目如下:

你听说过“路程”吗?如果听说过, 请举个例子。

你听说过“速度”吗?如果听说过, 请举个例子。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一共行驶了24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三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吗?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一共行驶了240千米。”本题中, () 表示路程, () 表示时间, () 表示速度。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笔者也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38人做了前测, 发现能正确描述“路程”的有30人, 占78.9%, 大部分学生把“路程”描述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如永康到金华等这样的举例。100%的学生能正确描述“时间”。对于“速度”的描述统计如下:

以上前测结果表明, 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差异, 我校处于郊区, 学生的认知经验比处于市区的江滨小学学生要弱一些。但同一个年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性。不管哪里的学生, 在生活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快慢经验, 例如, 跑步、跳绳、吃饭、做作业等事情中的快慢。之前, 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已学习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 因此, 对于“路程”“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些。然而学生的经验是模糊的, 在日常生活经验里, 跑相同路程, 时间短就是速度快, 把时间等同于速度;都跳绳1分钟, 谁数量多谁就快, 这时又把跳绳的速度等于跳绳数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快”就是速度, “慢”则不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听说过速度, 却不知道数学意义上的速度, 但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比快慢经验:路程相同, 比一比时间;时间相同, 比一比路程;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 转化为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再比一比。因此, 教材通过创设比快慢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形成一份可供学生讨论的经验型认识材料, 通过进一步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 对经验性认识中的速度进行改造、明晰, 使其具有科学性, 形成概念。

四、“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

“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内容如果按知识类型来划分, 在以往一般都把它归类到解决问题的课型, 或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的辨认, 或是简单地告诉, 忽略了三个概念的形成过程, 由此概括出三者的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的得出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留有更多的时间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和模仿。从北师大版教材和学生前测情况分析来看, 认为“路程、时间和速度”首先是概念课的课型, 如果划分课时目标的话, 第一课时进行速度概念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时, 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主, 跑多远——路程, 跑多久——时间, 跑多快——速度, 路程和时间概念是可看见的, 路程可用长度表示, 时间可用钟表计时, 学生前面已学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概念, 而速度是一个关系概念, 很抽象, 只可感悟,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哪辆车跑得快些?怎么比?让学生体会速度就是比快慢。其次, 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速度, 教材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 在变式教学中学生体会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然后, 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速度的含义, 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一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 概念的建构是经验的改造过程, 由日常的、朴素的比快慢的经验改造成数学意义上的速度概念。

五、“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材教法变化带来的思考

篇4: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案

一、“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1994年的五年制教材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编排在第六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里,前面已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和归一应用题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和归总应用题,这一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继再学习相遇问题。2002年的六年制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七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是后继学习归一、归总等类型应用题的基础。2006年的教材将其编写在第七册第五单元的“除法”中,1989年的教材中则没有这一内容。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如何出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和三者关系,将体现教材编者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编排意图。以下是四套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呈现方式。

1989年人教版教材第74页:

1994年浙教版教材第87页:

2002年浙教版教材:

2006年北师大版教材第62页:

除了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从其他三套教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的特点:这一内容都被安排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时来学习,教材编写上都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注重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归纳三种关系式的过程。四套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还有明显的差异。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示相关概念名称,没有提及速度,直接解决相遇应用题。1994年的浙教版教材通过两个例子归纳总结了三者的数量关系,马上转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相遇求距离应用题的教学。2002年的浙教版教材则在一个课时里通过三组例题的教学,概括出三种数量关系,并且每组有明确的概念定义。2006年的北师大版教材通过创设“哪辆车跑得快些”的问题情境引入速度,没有速度定义,只出示像“卡车1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样的表述,接着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来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其他两个数量关系。

三、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学习难点

可以看到,前期的教材中,更注重“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的建立,然后运用这一结构特征去解决问题。而在后期的教材中,同样在关注数量关系之前先注重了概念的理解。那么,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否清晰呢?金华市江滨小学冯美燕老师曾对该校四年级学生45人做过学前调查,前测题目如下:

你听说过“路程”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你听说过“速度”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三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吗?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本题中,( )表示路程,( )表示时间, ( )表示速度。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正确人数模糊人数错误人数

1(路程)39(87%)2(4%)4(9%)

2(速度)27(60%)5(11%)13(29%)

3(线段图)20(44%)025(56%)

4(辨别)39(87%)06(13%)

笔者也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38人做了前测,发现能正确描述“路程”的有30人,占78.9%,大部分学生把“路程”描述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如永康到金华等这样的举例。100%的学生能正确描述“时间”。对于“速度”的描述统计如下:

以上前测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差异,我校处于郊区,学生的认知经验比处于市区的江滨小学学生要弱一些。但同一个年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性。不管哪里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快慢经验,例如,跑步、跳绳、吃饭、做作业等事情中的快慢。之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已学习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因此,对于“路程”“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些。然而学生的经验是模糊的,在日常生活经验里,跑相同路程,时间短就是速度快,把时间等同于速度;都跳绳1分钟,谁数量多谁就快,这时又把跳绳的速度等于跳绳数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快”就是速度,“慢”则不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听说过速度,却不知道数学意义上的速度,但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比快慢经验:路程相同,比一比时间;时间相同,比一比路程;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转化为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再比一比。因此,教材通过创设比快慢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形成一份可供学生讨论的经验型认识材料,通过进一步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对经验性认识中的速度进行改造、明晰,使其具有科学性,形成概念。

四、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

“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内容如果按知识类型来划分,在以往一般都把它归类到解决问题的课型,或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的辨认,或是简单地告诉,忽略了三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此概括出三者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的得出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留有更多的时间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和模仿。从北师大版教材和学生前测情况分析来看,认为“路程、时间和速度”首先是概念课的课型,如果划分课时目标的话,第一课时进行速度概念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时,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主,跑多远——路程,跑多久——时间,跑多快——速度,路程和时间概念是可看见的,路程可用长度表示,时间可用钟表计时,学生前面已学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概念,而速度是一个关系概念,很抽象,只可感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哪辆车跑得快些?怎么比?让学生体会速度就是比快慢。其次,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速度,教材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在变式教学中学生体会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然后,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速度的含义,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一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概念的建构是经验的改造过程,由日常的、朴素的比快慢的经验改造成数学意义上的速度概念。

五、“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材教法变化带来的思考

在成人眼里很习以为常的概念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理解。教材编写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越来越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直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困难,把经验性的知识改造、提升为数学知识。其次,要重视概念教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学生只有清晰地理解了概念的意义,解决问题才能水到渠成。本课中的速度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关系建立的过程。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功,意义孕育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曙光小学 321015)endprint

笔者从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到工作至今,主要经历了四套教材的变动。在师范学校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上采用的是1989年的五年制小学课本(人教版)。工作中,先使用的是1994年的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接着是2002年的六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现在使用的是2006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研究不同时期的教材特点,回眸它们曾经的身影和远去的痕迹,会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差异存在,这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下面笔者以“路程、时间和速度”在教材中的变化为例,来探讨本课的教材教法变革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一、“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1994年的五年制教材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编排在第六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里,前面已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和归一应用题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和归总应用题,这一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继再学习相遇问题。2002年的六年制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七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是后继学习归一、归总等类型应用题的基础。2006年的教材将其编写在第七册第五单元的“除法”中,1989年的教材中则没有这一内容。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如何出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和三者关系,将体现教材编者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编排意图。以下是四套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呈现方式。

1989年人教版教材第74页:

1994年浙教版教材第87页:

2002年浙教版教材:

2006年北师大版教材第62页:

除了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从其他三套教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的特点:这一内容都被安排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时来学习,教材编写上都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注重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归纳三种关系式的过程。四套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还有明显的差异。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示相关概念名称,没有提及速度,直接解决相遇应用题。1994年的浙教版教材通过两个例子归纳总结了三者的数量关系,马上转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相遇求距离应用题的教学。2002年的浙教版教材则在一个课时里通过三组例题的教学,概括出三种数量关系,并且每组有明确的概念定义。2006年的北师大版教材通过创设“哪辆车跑得快些”的问题情境引入速度,没有速度定义,只出示像“卡车1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样的表述,接着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来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其他两个数量关系。

三、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学习难点

可以看到,前期的教材中,更注重“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的建立,然后运用这一结构特征去解决问题。而在后期的教材中,同样在关注数量关系之前先注重了概念的理解。那么,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否清晰呢?金华市江滨小学冯美燕老师曾对该校四年级学生45人做过学前调查,前测题目如下:

你听说过“路程”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你听说过“速度”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三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吗?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本题中,( )表示路程,( )表示时间, ( )表示速度。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正确人数模糊人数错误人数

1(路程)39(87%)2(4%)4(9%)

2(速度)27(60%)5(11%)13(29%)

3(线段图)20(44%)025(56%)

4(辨别)39(87%)06(13%)

笔者也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38人做了前测,发现能正确描述“路程”的有30人,占78.9%,大部分学生把“路程”描述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如永康到金华等这样的举例。100%的学生能正确描述“时间”。对于“速度”的描述统计如下:

以上前测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差异,我校处于郊区,学生的认知经验比处于市区的江滨小学学生要弱一些。但同一个年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性。不管哪里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快慢经验,例如,跑步、跳绳、吃饭、做作业等事情中的快慢。之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已学习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因此,对于“路程”“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些。然而学生的经验是模糊的,在日常生活经验里,跑相同路程,时间短就是速度快,把时间等同于速度;都跳绳1分钟,谁数量多谁就快,这时又把跳绳的速度等于跳绳数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快”就是速度,“慢”则不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听说过速度,却不知道数学意义上的速度,但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比快慢经验:路程相同,比一比时间;时间相同,比一比路程;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转化为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再比一比。因此,教材通过创设比快慢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形成一份可供学生讨论的经验型认识材料,通过进一步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对经验性认识中的速度进行改造、明晰,使其具有科学性,形成概念。

四、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

“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内容如果按知识类型来划分,在以往一般都把它归类到解决问题的课型,或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的辨认,或是简单地告诉,忽略了三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此概括出三者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的得出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留有更多的时间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和模仿。从北师大版教材和学生前测情况分析来看,认为“路程、时间和速度”首先是概念课的课型,如果划分课时目标的话,第一课时进行速度概念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时,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主,跑多远——路程,跑多久——时间,跑多快——速度,路程和时间概念是可看见的,路程可用长度表示,时间可用钟表计时,学生前面已学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概念,而速度是一个关系概念,很抽象,只可感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哪辆车跑得快些?怎么比?让学生体会速度就是比快慢。其次,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速度,教材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在变式教学中学生体会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然后,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速度的含义,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一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概念的建构是经验的改造过程,由日常的、朴素的比快慢的经验改造成数学意义上的速度概念。

五、“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材教法变化带来的思考

在成人眼里很习以为常的概念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理解。教材编写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越来越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直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困难,把经验性的知识改造、提升为数学知识。其次,要重视概念教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学生只有清晰地理解了概念的意义,解决问题才能水到渠成。本课中的速度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关系建立的过程。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功,意义孕育方法。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曙光小学 321015)endprint

笔者从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到工作至今,主要经历了四套教材的变动。在师范学校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上采用的是1989年的五年制小学课本(人教版)。工作中,先使用的是1994年的五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接着是2002年的六年制小学课本(浙教版),现在使用的是2006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研究不同时期的教材特点,回眸它们曾经的身影和远去的痕迹,会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差异存在,这是一件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下面笔者以“路程、时间和速度”在教材中的变化为例,来探讨本课的教材教法变革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一、“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1994年的五年制教材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编排在第六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里,前面已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和归一应用题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和归总应用题,这一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后继再学习相遇问题。2002年的六年制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七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是后继学习归一、归总等类型应用题的基础。2006年的教材将其编写在第七册第五单元的“除法”中,1989年的教材中则没有这一内容。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如何出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和三者关系,将体现教材编者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编排意图。以下是四套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呈现方式。

1989年人教版教材第74页:

1994年浙教版教材第87页:

2002年浙教版教材:

2006年北师大版教材第62页:

除了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从其他三套教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的特点:这一内容都被安排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时来学习,教材编写上都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注重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引导学生归纳三种关系式的过程。四套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还有明显的差异。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示相关概念名称,没有提及速度,直接解决相遇应用题。1994年的浙教版教材通过两个例子归纳总结了三者的数量关系,马上转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相遇求距离应用题的教学。2002年的浙教版教材则在一个课时里通过三组例题的教学,概括出三种数量关系,并且每组有明确的概念定义。2006年的北师大版教材通过创设“哪辆车跑得快些”的问题情境引入速度,没有速度定义,只出示像“卡车1小时行驶60千米,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样的表述,接着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来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其他两个数量关系。

三、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学习难点

可以看到,前期的教材中,更注重“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的建立,然后运用这一结构特征去解决问题。而在后期的教材中,同样在关注数量关系之前先注重了概念的理解。那么,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否清晰呢?金华市江滨小学冯美燕老师曾对该校四年级学生45人做过学前调查,前测题目如下:

你听说过“路程”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你听说过“速度”吗?如果听说过,请举个例子。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三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吗?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共行驶了240千米。”本题中,( )表示路程,( )表示时间, ( )表示速度。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正确人数模糊人数错误人数

1(路程)39(87%)2(4%)4(9%)

2(速度)27(60%)5(11%)13(29%)

3(线段图)20(44%)025(56%)

4(辨别)39(87%)06(13%)

笔者也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38人做了前测,发现能正确描述“路程”的有30人,占78.9%,大部分学生把“路程”描述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如永康到金华等这样的举例。100%的学生能正确描述“时间”。对于“速度”的描述统计如下:

以上前测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差异,我校处于郊区,学生的认知经验比处于市区的江滨小学学生要弱一些。但同一个年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性。不管哪里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快慢经验,例如,跑步、跳绳、吃饭、做作业等事情中的快慢。之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已学习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因此,对于“路程”“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些。然而学生的经验是模糊的,在日常生活经验里,跑相同路程,时间短就是速度快,把时间等同于速度;都跳绳1分钟,谁数量多谁就快,这时又把跳绳的速度等于跳绳数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快”就是速度,“慢”则不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听说过速度,却不知道数学意义上的速度,但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比快慢经验:路程相同,比一比时间;时间相同,比一比路程;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转化为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再比一比。因此,教材通过创设比快慢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形成一份可供学生讨论的经验型认识材料,通过进一步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对经验性认识中的速度进行改造、明晰,使其具有科学性,形成概念。

四、 “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

“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内容如果按知识类型来划分,在以往一般都把它归类到解决问题的课型,或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的辨认,或是简单地告诉,忽略了三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此概括出三者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的得出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留有更多的时间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和模仿。从北师大版教材和学生前测情况分析来看,认为“路程、时间和速度”首先是概念课的课型,如果划分课时目标的话,第一课时进行速度概念教学,第二课时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时,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主,跑多远——路程,跑多久——时间,跑多快——速度,路程和时间概念是可看见的,路程可用长度表示,时间可用钟表计时,学生前面已学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概念,而速度是一个关系概念,很抽象,只可感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哪辆车跑得快些?怎么比?让学生体会速度就是比快慢。其次,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速度,教材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在变式教学中学生体会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然后,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速度的含义,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一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概念的建构是经验的改造过程,由日常的、朴素的比快慢的经验改造成数学意义上的速度概念。

五、“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材教法变化带来的思考

在成人眼里很习以为常的概念知识,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清晰地理解。教材编写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越来越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直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困难,把经验性的知识改造、提升为数学知识。其次,要重视概念教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学生只有清晰地理解了概念的意义,解决问题才能水到渠成。本课中的速度概念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关系建立的过程。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功,意义孕育方法。

篇5:路程速度时间教案

清水塘北辰小学 万婷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含义,并会写、会读。

2.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中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培养合作与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早上都是用什么方式到达学校的呀?

2.议一议:杨子鉴和李雨桐走路上学用的时间:6分钟、8分钟,他们两人谁走得快呢? 生:只提供了时间(板书时间),不好比较 3.算一算,比一比

那还要老师告诉你什么?出示路程420米、640米,(板书:路程)现在,你能比了吗? 师:在本子上写出算式或者想法都行。

师:这个每分钟是什么意思呢?在线段中怎样表示出来?

将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分钟就是其中一份,多少米?李雨桐的你说给你的同桌听…… 师:那现在比出快慢了吗?是怎么比出来的? 生:算出他们每分钟走多少米。

在数学上,我们把每分钟走多少米给他一个名称叫速度。速度和什么有关? 和路程,时间有关。

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1.你们会求速度了吗?好,现在在算两个速度。

(1)一辆自行车2小时行驶16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

(2)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了40千米,飞船的速度是。2.设置冲突,引发问题,进一步体会速度的含义.自行车的速度是?飞船的速度是?谁的自行车骑得和飞船一样快?你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解释你明白了吗?这2个8千米一样吗?看来是不一样,那这样写(16÷2=8(千米)看得明白吗?每次都要在后面加一句话,好麻烦的)

老师教你们一个办法,8千米/时,读作8千米每时,生跟读。把之前的都改过来。师:我们现在一直在讨论哪个量?速度,那速度是什么呢?

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物体每小时、每分钟、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怎么求?路程÷时间=速度。

三、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中速度的快慢 生活中你们听过速度吗?生举例。

我们人跑步也有速度,我们国家有个跑步很快的人。

1.刘翔8.5米/秒

8.5米/秒是什么意思?(飞人之称号)

人步行4千米/时

2小时能走多少千米?走12千米要多久? 2.动物界的猎豹30米/秒

(动物界最快的动物)

3.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雷电,声音的传播速度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30 0000千米/秒(能不能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四、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 1.先出示图片,认识限速标记。

2.再出示文字:爸爸驾车经过这一路段时,你坐在副驾驶,爸爸想花2小时行完140千米。你想对爸爸说些什么?那你建议爸爸按()的速度行驶。3.同学们给出了合理的速度,那么我们按这个速度来解决两个问题(1)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2)照这样的速度,300千米的路程张叔叔需要开几小时?

五、综合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开福区政府与北辰小学的距离大约是3800米(3000米可乘坐地铁,剩余步行,地铁速度500米/分,步行速度80米/分)。今天早上,万老师8:00分从北团镇政府出发,帮我算一算,我能在8:20分到达学校吗? 开心一刻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速度

420÷6=80(米)每分80米

篇6:时间路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

2、了解时间、路程、速度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这些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祖国上下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五一”长假又要到了,大家是不是非常想趁着这个假期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出去走走呢?

老师课下为大家找到了一条不错的出游路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出示铁路示意图。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铁路示意图,了解图中的信息。

1、观察铁路示意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可以先和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观察结果。谁愿意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对学生观察到的结果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根据已学的估算知识来估计路程的长短。

1、多媒体出示可爱的蓝灵鼠并由蓝灵鼠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郑州和青岛哪个到北京的路程近?”

2、全班汇报交流估算结果。

(1)郑州到石家庄是412千米大约就是400千米,石家庄到北京是283千米大约就是300千米。400+300=700千米。而青岛到济南是393千米大约是400千米,济南到天津是360千米天津到北京是137千米大约是140千米。400+360+140=900千米所以郑州到北京近一些。

(2)分段比较路程来估计的:郑州到石家庄是412千米大约400千米,青岛到济南是393千米大约也是400千米,所以这两段路程大约一样,再看石家庄到北京是283千米大约是300千米济南到天津是360千米比300千米多60 千米而且到达天津后还要走137千米所以郑州到北京近一些。

(三)认识数量关系。

1、多媒体出示兔博士并由兔博士提出问题。

兔博士:“刚才同学们的表现我都看到了,真是很出色呀!我也想来凑凑热闹,我这里也有两个问题想考考大家。”

(1)一列快速客车从北京出发,平均每小时行118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平均每小时行98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能到达郑州吗?

请同学们试一试。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计算结果。(在汇报结果时可以让学生任选一题来和大家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多媒体出示答案:(1)118×5=590(千米)

(2)98×7=686(千米)

4、介绍“速度”和“路程”的含义并总结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1)多媒体出示兔博士:“同学们计算的都非常正确。像上面的问题中,火车每小时行的千米数我们称为速度。一共行驶的千米数,我们称为路程。

大家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吗?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试着总结一下。”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总结的结果。(在汇报时要提示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4)多媒体出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5)教师由这个关系式提问:由此你还能想到哪两个关系式?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三、试一试:

1、请同学们根据铁路示意图上的信息利用总结出的数量关系式,试着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一列普通客车从北京出发,开往青岛,平均每小时行85千米。

(1) 火车开出1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2) 离青岛还有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汇报解答结果。

(1) 85×10=850(千米)

(2) 北京到青岛137+360+393=890(千米)

890—850=40(千米)

3、出示课本66页第二题。让学生了解铁路信息的另一种呈现方式。(图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并提出问题,可以找你喜欢的同学来解答你的问题。

四、练一练。

根据两条铁路路线(例题和试一试中的2题中的路线)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线并根据同学们课下调查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的速度及兔博士网站上的提速信息来估计一下到达目的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里根据学生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为大家提供“五一”出游路线,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以此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环节,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观察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及畅所欲言的机会。

这一部分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书中的卡通人物蓝灵鼠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主动去解决问题。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熟悉的兔博士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通过两道应用题的解答,从而总结出路程、速度、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充分相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把学生推倒了“探索主体”的位置。

通过兔博士介绍路程和速度的`概念结合学生自己列出的算式让学生总结出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从而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样的追问及引导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做一个铺设并为后面的练习做一个准备。

在教学试一试这一环节时,重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的解决一些此类的问题了,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放手去做,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培养。在汇报交流这一环节中对学生的不同方法都给予适当的鼓励。

此环节的设计是把课本上的练一练的两道题整和成了一道题。目的在于加强两道题的整和性,题目更贴近于学生们的生活与本节课联系更紧密。 本课开始的多媒体出示铁路示意图每个城市可以用一幅有特色的图片来表示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此环节在为孩子们提供自由空间的同时要注意教师的适当引导: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示意图,注意图中城市的方位。

学生在汇报观察结果时可能出现:我知道了哪个城市在哪个城市的哪边或哪个城市到哪个城市之间有多少千米等等,只要能回答到这两个点上都要给予鼓励与表扬。

在学生估算的同时要提醒学生结合铁路示意图中的数据来估算。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估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中已做说明) 学生的回答只要能比较出郑州到北京比青岛到北京的线路近,就要给予肯定。鼓励思维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计算结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方法做及时的指导。这时教师的引导性语言也非常重要例如:“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这样一句话就可以调动起学生说的欲望和积极性。还有“可以任选一道题来和大家说说”这样给学生充分自由空间。

在兔博士介绍路程和速度的含义的时候每说一个概念在原题上标出来(利用多媒体显示)

上一篇:读幸福地做老师有感下一篇:初中物理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