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2024-04-28

“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潮阳区金灶邹阳德真小学

陈楚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至第56页例3,练习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表示法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用教具直观演示,增强感染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品味成功的喜悦;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由形象到抽象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闪雷鸣”吗?

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一些问题。(板书“速度”)

二、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已有感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速度的信息。你们看,这是老师收集到的一些有关速度的信息。(教具出示信息:图片)

1、出示课本45面彩图挂图:从这些关于速度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

2、“单位时间”的介绍(1)教师肯定学生对课本45面彩图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叙述。并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速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继续探究:以上列举的速度中,都是以“每小时”为单位时间,如果出现其它的“单位时间”呢?(板书:时间)

(3)小结:比较速度的大小,就要有相同的单位时间才能比较,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等。

3、“路程”的含义:路程就是指两点间的长度,可以是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直线的距离。

4、速度的表示

(1)描述:像以上这样“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每分钟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等等,都是速度。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2)统一的速度表示法。

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小时(3)把课本45面的挂图中的速度改写成统一速度表示法。

三、提供思维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1、出示例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1)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很密切,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继续来学习。

(2)学生小组独立解答,教师巡视。(3)学生反馈情况,教师板演。80 × 2 = 160(千米)

(边板演边讲: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 小时就要行两个80千米,两个80千米的和可以列式为80 × 2)

2、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想一想:算式中每一个数量表示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来吗? 80

× 2 = 160(千米)速度

时间

路程

(2)请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关系式 教师板书:速度 × 时间 = 路程

(3)引导学生继续探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板书: 160 ÷ 2 = 80(千米/时)

160 ÷ 80 = 2(小时)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路程 ÷ 时间 = 速度

3、出示例3: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1)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2)指出各个数量表示什么

四、课堂练习:大家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1)卡车2小时可行120千米,卡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丽乘一辆速度为70千米/时的车回家,要走210千米,几小时她能到达?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并用 统一的方法来表示速度,还学习了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八第5-6题。

2、课外作业:(1)完成练习八第7-9题。(2)熟记三个关系式及速度表示法。板书设计: 速度

时间

路程

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 2 = 160(千米)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速度 × 时间 = 路程

÷ 2 = 80(千米/时)

160 ÷ 80 = 2(小时)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路程 ÷ 时间 = 速度

例3(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225

× 10 = 225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千米。

篇2:“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预设: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1.呈现情境:

小汽车:我2时行驶到目的地。公共车:我3时行驶到目的地

那辆车跑得快些?

2.反馈与交流:只知道时间不能比出谁走得快些,还要知道他们行使的路程。

3.呈现小汽车与公共车行使的路程:小汽车要走160千米,公共车要走210千米。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独立解决问题。2.反馈与交流

(1)谁跑得快些?你是怎么比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重点解读160÷2与210÷3所表示的意思。(在图中表示每小时行80千米,每小时行70米)

(2)指出每小时走多少千表示速度

(3)速度是怎么求的?板书: 路程÷时间=速度。(4)教学速度的单位:千米/小时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于速度的认识 1.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速度。2.感受速度表示的实际意义

(1)介绍刘翔110栏的速度8.5米/秒

师:1秒时间,刘翔从台的最里面到了台下(台深8米左右)

(2)猎豹奔跑速度18000米/分

(3)你想到了什么?1秒时间,猎豹从会场的东边跑到了西门(会场东西大约24米)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快慢是相比而言的,比较是单位要统一。(4)蜗牛的爬行速度8米/时 A蜗牛一天可以爬行多少米?

B蜗牛从会场的东边爬到西边(约24米)大约需要几时?如果72米呢?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揭示: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四.实际应用、巩固与拓展 课本56-57 5 6 8 9题(2)学生独立解决。(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回顾总结

学了时间、路程和速度,你认为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我的感悟与思考 1. 关于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择紧紧围绕课时教学目标,同时关注问题的现实意义与时代气息。

教材安排了“哪辆车跑得快些”这一学习情境(“我2时行驶了120千米”、“我3时行驶了210千米”),要比较哪辆车跑得快些,就要比较哪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长。教材意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到比较慢就是比速度,速度与所行的路程和时间有关。设计者把主题情境调整为:小明上学走了6分,小红上学走了8分,谁走得快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观点碰撞,在此基础上再提供相应的路程。这样的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快慢不仅和时间有关,还和路程有关,感受速度产生的需要。

在联系生活,感受速度的实际意义时,教师选材更是别具匠心,学生刚刚为刘翔飞人的速度惊叹时,出示了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猎豹的速度,学生不禁感叹“人外有人”,再与爬行速度极慢的蜗牛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速度的实际意义,同时还理解了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这些精彩的课堂生成都是教师选材独到所起的效果。

又如“京沪铁路提速中的数学问题”、“嘉兴金华之行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材料无不反映了设计者在材料上的价值取向。

2. 关于教学方式

篇3:《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师: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 让全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刘翔!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刘翔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精彩回放)

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 快来找一找:学生会提到:2004年8月28日凌晨2点40分, 110米, 12秒91等。110米的长度在数学里叫路程。 (板书:路程) 师举例 (老师家到学校1千米的长度叫做路程, 汽车行驶了90千米叫做路程) , 然后指导学生举例。12秒91是时间。 (板书:时间) 你们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生答:时, 分, 秒。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答:1时=60分, 1分=60秒。

师:刘翔真棒!拿到了110米栏项目的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这些运动员, 从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 都跑完了110米的长度, 裁判判刘翔获胜的关键是看什么? (路程一定, 看时间。)

生1:看时间。生2:跑同样的长度, 刘翔用的时间最少, 所以判他获胜。

师:同学们说的对!这里他们跑的路程一样, 谁用的时间越少, 说明谁跑得越快。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让学生观看分析熟悉的生活情境, 初步感知、理解“路程、时间”的概念, 为理解速度含义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模型。

二、新知探究

(一) 认识速度

1.师:在生活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如为了庆祝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 “蓝田”车场正在进行一场汽车拉力赛,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主题图)

2.请同学们猜一猜, 哪辆车会取胜呢?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 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问:你认识这些信息中的哪个量?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先想一想, 然后小组讨论, 形成方案记录下来, 并解答。如果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能讲明道理, 就奖励该组同学一颗团结协作星。

3.集体交流

方案一:时间相同, 都是6小时。卡车6小时:120×3=360 (千米)

大客车6小时:210×2=420 (千米)

360千米<420千米大客车跑得快。

方案二:时间相同, 都是1小时:卡车1小时:120÷2=60 (千米)

大客车1小时:210÷3=70 (千米)

60千米<70千米大客车跑得快。

在交流中认识到:时间一样, 谁跑的路程越长, 说明谁跑得越快。

4.概括速度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其实, 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时, 要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通常只需算出它们每1小时、每1分、每1秒行驶的路程, 再进行比较就可以了。这里的每1小时、每1分、每1秒等, 我们称之为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师:例如:卡车每1小时行驶了60千米, 我们就说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读, 写一写, 师领说它表示什么?然后认识大客车的速度, 读、写、说。)

设计意图:此时的情境图引起了学生的困惑:时间不一样了如何判断快慢呢?通过学生猜测、运算、汇报、探讨达到共识:可以用速度来判断。在思考中不断提高对速度的认识及理解,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5.速度、时间、长度单位的对比

观察一下, 速度单位跟以前学过的单位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 即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6.认识几种常用的速度

师:老师还搜集了几种常用的速度。 (课件显示) (指名读, 选两个说表示什么?)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

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

地球以500米/秒的速度自转。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关速度的例子吗?

下雨天时, 为什么我们会先看到闪电才听到打雷呢? (视频)

师:数学知识真的很神奇,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呢。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问题, 放手让学生讨论比较, 给更多同学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也能互相学习彼此的方法, 开阔学生的思维, 并水到渠成地得出速度定义。

(二) 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 计算初步感知“速度”

(1) 你知道刘翔的速度有多快吗?刘翔的速度指的是什么?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他平均每秒大约跑8.5米。 (板书:平均每秒大约跑8.5米) 从我们教室的后墙到讲台大约是8.5米, 也就是“滴答”这短短的一秒刘翔已经从教室后墙跑到讲台这里了, 他的速度确实惊人。

师:刚才我们计算速度时, 是由哪两个量计算出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2) 老师从“蓝田”赛车场还获得了一些信息, 你能计算一下这些赛车的速度吗?请选择你喜欢的车辆来计算。

小轿车:行驶150千米的时候用了2小时, 汽车5分钟行驶了5000米。

(3) 指名回答、说理并比较哪辆车的速度最快。 (比较时, 时间单位要统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上创设的情境, 用多媒体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呈现出来, 让学生投身解决身边的问题, 并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为生活服务,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 从而加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 探索三者的其他关系

师:那速度与路程、时间除了我们发现的关系之外, 他们之间还有没有别的关系呢?

请看蓝田车场提供的下面一组信息。 (课件演示)

(2) 请同学们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列式计算, 然后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另外两个关系式, 合作出色的小组, 将获得一颗团结协作星。

(3) 全班交流, 总结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全班齐读关系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出来的内容往往令我们惊叹。这一个环节也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联系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

师:蓝田赛车场为了让我们小朋友也一起来分享奥运成功的喜悦, 在赛后举办了一场智力竞赛, 让我们来个“智力大比拼”, 连闯三关者, 你的星星榜上将增添一颗智慧星!

第一关:我有一张小巧嘴

课件出示: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 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3小时。 (1) 60×3=180表示什么? (2) 180÷3=60表示什么? (3) 180÷60=3表示什么?

要求:说清算式中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算式又表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相说。

第二关:看一看, 我会填

1. 把下表补充完整。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条件口答算式并说出计算依据, 你发现了什么?

2. 看算式, 写得数。

第三关:开动脑筋, 我最棒

长途客车、小轿车、货车在路口看到了距北京100km、距天津240km、距石家庄383km的路牌。

(1)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出示题目:

(1) 长途客车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 它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北京? (2) 小轿车看到路牌后, 3小时到达了天津, 它的速度是多少? (3) 货车的速度是43千米/小时, 它行8小时能否到达石家庄?

(2) (1) (2) 小题独立完成, (3) 小题小组合作, 寻找不同方案。

师:同学们真棒!闯过了老师设置的三道难关。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过关斩将, 突破一道道难关。

篇4:《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3.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速度的重要性,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白板。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电闪雷鸣”吧?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出示课件:闪电

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学生回答(因为光比闪电传播的快。)板书揭示课题:时间、速度、路程

观察下面图片上的数据,它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去闪电看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自主探究,收集信息

(课件课本62页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呢?谁来说一说?(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1)展示线段图,引导学生读懂线段图。

(2)你能知道哪辆车跑得快吗?学生尝试计算速度,指名汇报说算理。

要知道哪辆车跑得快,该怎么比较呢?(看一看哪辆车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多。)

(3)独立完成表格填写,说理由。

生1:先求出大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10÷3=70(千米)再求出大客车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70×2=140(千米)而题上告诉我们卡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所以,大客车跑得快一些。

生2:把两辆车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都求出来,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 大客车跑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给更拓展思维的空间,也能分享别人的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合作交流,凸显个性

1.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可以写成60千米/时;大客车每小时行70 千米 ,可以写成70千米 /时。像这样,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等。

速度和什么有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你能记住这几个关系式吗?快来记一记吧。

(设计意图)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感悟生活中的速度

(1)课件展示:书本上第 62页“看一看”

思考: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你知道的速度

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3)課件出示63页第二题

(设计意图)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互助、合作在的交流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3.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尝试探究)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6小时它行驶多远?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1)(线段图)战马每时跑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

(2)(线段图)小蜜蜂的飞行速度是300米/分,蜜蜂从花园到蜂巢飞了15分,一共飞了多少米?

(3)判断正误

a、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210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100千米。( )

b、速度/时间=路程。( )

c、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4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用了哪些数学学习方法?

五、作业教材63页第3题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 60千米/时

大客车:70千米 /时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单位:千米/时 千米/分 米/秒 米/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

(1)谈话导入,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入手,我设计了“电闪雷鸣”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合作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比较两车快慢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对发言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篇5:《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

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

1、创设情境: 就是通过学生跑步比赛的成绩表让学生进行两次比较分析,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

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

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

篇6:四上《路程时间速度》教学反思

“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我通过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成绩表以及老师与刘翔比赛的成绩分析,使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同时也埋下一个伏笔,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该怎样比快慢呢?进而揭示课题。

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对于这个问题,我放手给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或借助画线段图来解决。对于学生来说,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难度不大,但要求画线段图,尤其是标准的线段图,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我们都知道,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线段图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猎,所以学生画的可能不够准确或有误。此时,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一起经历准确画线段图的过程。在线段图的生成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程参与,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我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而这1时行驶的路程,正是我们所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

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的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而这3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火车、自行车、运动员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来谈谈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当学生理解到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我给出“单位时间”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意义,既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速度有快有慢,单位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进而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篇7: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

课题:速度、时间与路程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课本P53-55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具体情境导入

1、小华和小美每天都要从自己的家走路去学校,有一天,到了学校,小美说:“我用了4分钟。”小华说:“我用了6分钟。”孩子们,你们认为谁走得更快?说说你的理由

2、看来光知道时间不能比较出快慢,还要考虑什么?(远近)是啊,要准确地比较快慢,不仅要知道时间,还要知道它们上学走了多长的路,在数学上,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板书展示)

3、那么同学们,小华和小美到底走的路程是多少?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小华行走了480米,小美行走了280米)活动2【讲授】(一)揭示速度的概念

1、现在你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吗?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算一算,比一比

2、汇报:480÷6=80(米)表示小华每分钟行走80米

280÷4=70(米)表示小美每分钟行走70米

谁能说说他在比什么?(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啊,小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走了4分钟,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表示什么?(小美每分钟行走的路程)在数学中我们把小美每分钟行走的路程叫速度。

小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6分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小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小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叫什么? 这里还有几个关于速度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火车全速行驶的每分钟高达2千米,火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叫速度。(2)猎豹奔跑的每分钟1800米,猎豹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猎豹的速度和火车谁快?(火车快一点)(猎豹每跑30米,我们的学校操场的长度大约是30米,猎豹一秒跑了整个操场,,快不快?果然被称为动物中的法拉利)(3)明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走了8千米,明明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速度。(4)长征三号甲火箭每秒飞行了8千米, 长征三号甲火箭每秒飞行的路程叫速度。

8、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速度了吗?(速度是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速度与什么有关?(路程、时间)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行了多少秒(分)叫?(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路程、时间与速度(板书课题)【讲授】(二)速度的表示方式

1、刚才我们说的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板书8千米), 火箭的速度是?(板书8千米)你们刚才非常强调每秒8千米,每小时8千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加斜线再写秒加斜线再写时)速度单位与以前学过的单位一样吗(不一样)是的它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合成的。你知道怎么读吗?(8千米每秒 8千米每时)

3、练一练

前面的几个速度,我们可以怎么表示,请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反馈:一起来读一读

【讲授】(三)生活中的速度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有关速度的知识?学生举例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

A、(出示:汽车的仪表盘)仪表盘上的KM/H是什么意思?(汽车的速度)按照仪表盘,汽车的速度最多可以开多少?可是如果大家都开这样的速度,你觉得会怎么样? 所以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志,(媒体出示)这是什么意思?(这条马路限速60千米/时)实行限速可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

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了很多交通事故。听了这些,你有什么话想对驾驶员叔叔阿姨说? 活动3【自主探索】(四)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

1、出示课本53页例5,a你能解决吗?请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b你是怎么求路程的? c根据这个关系式,你可以想到出什么?能推理一下速度和时间怎么求吗?接下来我们从生活中的问题来验证。

2、帮帮明明解决问题

十一节,小明和爸爸妈妈打算去外婆家做客,(1)火车的速度为200千米/时,坐火车需要2个小时,从小明家到外婆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如果爸爸开车去,需要开4个小时,爸爸开车的速度是多少?(3)如果选择坐大巴,车速为80千米/小时,需要坐多少个小时可以到外婆家? A、你能解决吗? B、你是怎么求速度和时间?看看我们刚才推理的对不对

2、小结: 师:现在你知道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汇报小结: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活动4【练习】巩固新知 “生活运用”

1、用上这些本领,请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

从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600米,我步行的速度大约为60米/分,我从家出发步行9分钟能否到达? A、先求时间 B、先求路程

2、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1)你能解释下雷雨天气是先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光速为300000千米/秒,声速为340米/秒,(2)人们在走路的过程中是鼻子走得快还是耳朵走得快,为什么? 活动5【作业】课堂小结、课后练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课本53页做一做、练习九第5、7、9三道题

五、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

时间 速度

小华:480 ÷ 6 = 80(米/分钟)小美:280 ÷ 4 = 80(米/分钟)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速度

表示:明明的速度:8千米/小时

读作:8千米每时

火箭的速度:8千米/秒

8千米每秒(1)70×4=280(千米)

(2)225 ×10=2250(米)2250米=2.25千米

路程= 速度×时间

200×2=400(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400÷4=100(千米/小时)

时间=路程÷速度

篇8:“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一、“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1994年的五年制教材将“路程、时间和速度”编排在第六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里, 前面已学“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和归一应用题以及“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和归总应用题, 这一内容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后继再学习相遇问题。2002年的六年制教材将这一内容安排在第七册第三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中, 是后继学习归一、归总等类型应用题的基础。2006年的教材将其编写在第七册第五单元的“除法”中, 1989年的教材中则没有这一内容。

二、“路程、时间和速度”在四套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及特点

如何出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概念和三者关系, 将体现教材编者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编排意图。以下是四套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呈现方式。

1989年人教版教材第74页:

1994年浙教版教材第87页:

2002年浙教版教材:

2006年北师大版教材第62页:

除了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 从其他三套教材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的特点:这一内容都被安排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时来学习, 教材编写上都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 注重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引导学生归纳三种关系式的过程。四套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还有明显的差异。1989年的人教版教材没有出示相关概念名称, 没有提及速度, 直接解决相遇应用题。1994年的浙教版教材通过两个例子归纳总结了三者的数量关系, 马上转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相遇求距离应用题的教学。2002年的浙教版教材则在一个课时里通过三组例题的教学, 概括出三种数量关系, 并且每组有明确的概念定义。2006年的北师大版教材通过创设“哪辆车跑得快些”的问题情境引入速度, 没有速度定义, 只出示像“卡车1小时行驶60千米, 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这样的表述, 接着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来感悟理解速度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得出“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其他两个数量关系。

三、学生对“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学习难点

可以看到, 前期的教材中, 更注重“路程、时间、速度”三者数量关系的建立, 然后运用这一结构特征去解决问题。而在后期的教材中, 同样在关注数量关系之前先注重了概念的理解。那么, 在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是否清晰呢?金华市江滨小学冯美燕老师曾对该校四年级学生45人做过学前调查, 前测题目如下:

你听说过“路程”吗?如果听说过, 请举个例子。

你听说过“速度”吗?如果听说过, 请举个例子。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一共行驶了240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三条信息之间的关系吗?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每小时行驶60千米, 一共行驶了240千米。”本题中, () 表示路程, () 表示时间, () 表示速度。

前测情况统计如下:

笔者也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38人做了前测, 发现能正确描述“路程”的有30人, 占78.9%, 大部分学生把“路程”描述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如永康到金华等这样的举例。100%的学生能正确描述“时间”。对于“速度”的描述统计如下:

以上前测结果表明, 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差异, 我校处于郊区, 学生的认知经验比处于市区的江滨小学学生要弱一些。但同一个年段的学生也表现出一些共性。不管哪里的学生, 在生活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快慢经验, 例如, 跑步、跳绳、吃饭、做作业等事情中的快慢。之前, 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已学习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 因此, 对于“路程”“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容易些。然而学生的经验是模糊的, 在日常生活经验里, 跑相同路程, 时间短就是速度快, 把时间等同于速度;都跳绳1分钟, 谁数量多谁就快, 这时又把跳绳的速度等于跳绳数量。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快”就是速度, “慢”则不是速度。大部分学生听说过速度, 却不知道数学意义上的速度, 但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比快慢经验:路程相同, 比一比时间;时间相同, 比一比路程;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 转化为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再比一比。因此, 教材通过创设比快慢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形成一份可供学生讨论的经验型认识材料, 通过进一步操作、讨论、辨析等活动, 对经验性认识中的速度进行改造、明晰, 使其具有科学性, 形成概念。

四、“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方法变化

“路程、时间和速度”这一内容如果按知识类型来划分, 在以往一般都把它归类到解决问题的课型, 或是让学生直接进行“路程、时间、速度”三个概念的辨认, 或是简单地告诉, 忽略了三个概念的形成过程, 由此概括出三者的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的得出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留有更多的时间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和模仿。从北师大版教材和学生前测情况分析来看, 认为“路程、时间和速度”首先是概念课的课型, 如果划分课时目标的话, 第一课时进行速度概念教学, 第二课时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在第一课时教学时, 以速度概念教学为主, 跑多远——路程, 跑多久——时间, 跑多快——速度, 路程和时间概念是可看见的, 路程可用长度表示, 时间可用钟表计时, 学生前面已学了关于长度和时间的概念, 而速度是一个关系概念, 很抽象, 只可感悟,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路程和时间都不同, 哪辆车跑得快些?怎么比?让学生体会速度就是比快慢。其次, 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速度, 教材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速度, 在变式教学中学生体会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然后, 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理解速度的含义, 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这一教学过程特别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 概念的建构是经验的改造过程, 由日常的、朴素的比快慢的经验改造成数学意义上的速度概念。

五、“路程、时间和速度”教材教法变化带来的思考

篇9:“路程、时间和速度”的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体验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密切关系,探索它们间的抽象数量关系,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数学建模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珍惜生命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的读写法。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构新知

2011年的秋天,秋高气爽,百乐汽车城的汽车们决定进行一次比赛,比比谁跑得最快。

最先出场的是小卡车和中巴车,比赛分三回合进行:

(1)第一回合,小卡车和中巴车同时跑400米的路(演示)。

师:都跑400米,我们可以给它一个专门的名词,预习过新课的同学,有谁知道?(路程,为什么叫路程不说距离?是因为两点间的距离规定是直的,是一条直线,但路程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是指走过路的长短)

师:同学们猜猜谁会先冲线,为什么?(小卡车,因为它的速度快)板书:速度。

师:速度这个词你是从哪里听到的?

生:开车时常听说时速,就是速度。

师:先冲线表示小卡车所用的时间比中巴车的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路程相同,比时间。

(2)第二回合,小卡车和中巴车同时跑2分钟的路(演示)。

师:2分钟我们也可以给它一个名词,谁知道?(时间)

师:同学们觉得同样是2分钟,谁能跑得更远?为什么?

生:中巴车跑得快,因为它的速度快,所以跑得远。

师:因此,时间相同,比路程。

(3)第三回合,小卡车和中巴车到大马路上自算时间自由跑,结果小卡车2时行驶了120千米,中巴车3时行驶了210千米。

师:第三回合与前两回合有什么不同?

生: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

师:那如何才能判定这一回合谁胜谁负?

生:算一算小卡车和中巴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小卡车:120÷2=60(千米);中巴车:210÷3=70(千米)。

师:(教学速度的读写法)60千米和70千米,说的是每时60千米和70千米,意思是小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中巴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读作:60千米每时,表示每小时走60千米。后一个谁来读一读?表示什么?

师:60千米每时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120千米是路程,那么2时表示什么?(时间)结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师:生活中,除了车子有速度,我们身边的哪些事物也有速度?

生:动物、风、光、人等。

师:这些表示速度的数据,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表示路程的数据,也有表示时间的数据,如每秒、每分、每时。

师:还可以有其他的时间单位吗?比如说每天、每月、甚至于每年,等等。我们知道路程和时间要求速度时,我们可以怎么解决?

师:因此,我们说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

师:一起去认识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进程,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实现梯次上升,师生有效的互动,共同探讨速度的由来和读写法。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得到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对速度进行较深层次的学习了解,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二)巩固拓展,应用提高

1. 比较速度,灵活应用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翔的速度。刘翔:9米/秒。谁来读一读。快吗?谁来形容一下。

师:谁知道速度很快的动物?

生:猎豹。

师:看猎豹的速度,1800米/分。谁更快一些?

生:猎豹,刘翔每分只能跑540米,而猎豹跑了1800米。

师: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比较?只能转换刘翔的数据吗?

生:猎豹每秒跑1800÷60=30米,猎豹的速度是30米/秒。

2. 推导公式,拓展提高

师:我们来看下面这辆车子怎么跑?要求什么?怎么求?

生:用除法,140千米里面有2个70千米,所以用了2时。

师:这里的140千米表示什么?70千米/时表示什么?谁能说出一个公式来?

生:时间=路程÷速度

师:我们再来看淘气上学。谁会解答。

生: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层次分明的练习,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3. 发散思维,多法解题

从我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00米,我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我从家出发步行4分钟能否到达学校?

4. 教书育人,珍惜生命

师:是不是所有事物的速度都是越快越好呢?交流讨论,有什么事情快不得?

生:不是。比如说汽车太快了会超速。

师:看这个标志牌什么意思?

生:时速不能超过5千米每时。

5. 见多识广,开阔视野

加强对光、蜗牛、树獭、驼鸟、旗鱼、雨燕等的速度的了解。

设计意图:走出数学圈子,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持久兴趣。

篇10:《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2、电脑出示两辆汽车进行拉力赛的情境,学生猜哪辆车会取胜呢?

接着出示条件:

第一辆2时行驶了120千米,第二辆3时行驶了210千米。

到底哪辆车跑得快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答?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

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

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学生试着表述速度、路程、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速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

3、完成“练一练”

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发现规律,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

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条件,可以提出并能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用“△”在图上做标记时,要学生讨论,说说你为什么画在这个位置上?

学生小结

篇11: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电闪雷鸣”吗?谁来说一说这个词的意思?(评价语:你说的很准确。)

那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评价语: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速度的一些问题。(板书“速度”)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1、“哪辆车跑得快些?”

1)、课件展示:小卡车和大客车拉里比赛图,问:你知道哪辆车跑得快一些吗?小组可以讨论一下。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看法?

(评价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大客车跑得快一些,你们真行!)2)、其实画线段图也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那么怎么画线段图,你们想不想学习这个新本领?(课件展示怎样画线段图)从线段图上看,哪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长? 3)、归纳速度的公式。

我们再来看看,每一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什么?(每辆车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不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说着多麻烦啊,谁能更简单的一个词来表达它的意思?根据刚才这道题,你能说一说怎样求小卡车和大客车的速度吗?(并板书:120÷2=60(千米)210÷3=70(千米)

路程 ÷ 时间=速度)

(评价语:你真了不起,总结出了求速度的方法,掌声送给他。)通过这个关系式来看,如果要求出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板书:路程、时间)

2、认识速度单位及速度的定义

1)、课件展示:像这样,小卡车1小时行驶的60千米就是小卡车的速度,翻开书看看,智慧爷爷告诉我们什么了? 2)、谁来读一读大客车的速度?

3)、你会运用这个关系式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题目),除千米/时以外,米/分,米/秒也都是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

4)、课件展示:像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到了这里,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同桌交流一下。

3、进一步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也知道了速度=路程÷时间,那么,时间该怎么求,路程又该怎么求,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题来试一试。1)、课件展示:63页,试一试第一题:

2)、指名回答(板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速度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关于路程、时间和速度的三个关系式。也就是说如果要求速度就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要求路程就必须知道速度和时间,要求时间就必须知道路程和速度„„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其实速度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1、下面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课件展示)

2、理解词语“电闪雷鸣”,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明白了吗?

3、能估计一下自己一分钟大约写多少个汉字?一分钟跳绳多少个?

四、实际应用,拓展认识

同学们真能干,运用数学知识解释我们生活中的现象。那么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这个问题吗?

1、(课件展示63页第二题)

2、淘气和笑笑约好到少年宫。如果他俩步行同时从家里出发,淘气家到少年宫640米,笑笑家到少年宫600米。

(1)他们谁先到少年宫?(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2)补充速度,解决问题。(笑笑的速度是60米/分,淘气的速度是80米/分)(3)如果他们想一起到少年宫,你有什么办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六、结束语

篇12: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相关问题。(经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重点与难点

认识速度,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创设情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早晨同学们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步行,有的同学骑自行车,有的同学坐小汽车,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快?蔡老师早晨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8分钟,下班骑自行车回家用了2分钟,那么同学们来比一比,步行快还是骑自行车快呢? 生:骑自行车快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骑自行车时间用得短,所以骑自行车快。

师:我家在这(指出家的位置,离学校远一些),早晨我坐公交车来学校,也用了8分钟,那么蔡老师步行和我坐公交车,一样快吗?为什么?

生:不一样快,因为路程不一样,路程一样看时间的长短,时间一样的话比较路程的长短。

师: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题,路程和速度都不一样,我们来看一看谁跑得快?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请同学们说一说谁跑得快呢?

探究发现(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师:同学自己算一算,可以列算式,也可以用线段图表示出来。生: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

60<70 师:60千米

70千米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小卡车和大客车平均1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师:那么通过这个比较谁跑得快呀? 生:大客车跑得快。师:大家同意吗?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没有用线段图进行比较的,其实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你们想不想学习呢? 生:

师:先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小卡车行驶的路程,小卡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呀?

生:120千米

师;再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大客车行驶的路程,画的时候要注意左端对齐,这条线段我们应该画多长合适呢? 生:

师:画这么长行不行?(指短一些或长一些)

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的长一些,大客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呀? 生:210千米

师:小卡车的120千米是多长时间行驶的呀?怎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呢?

生:把线段图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表示小卡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怎么表示大客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呢? 生:分成3段 师:怎么分? 生:平均分

师:同样这里的每一段都表示大客车一小时行驶的路程,我们取这一段来表示。

从线段图来看哪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长? 生:大客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长 师:所以大客车跑的就快。

师: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画线段图,都是比较两辆车多长时

间行驶的路程? 生:每小时(1小时)

师:1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它们的速度

小卡车1小时行驶了60千米也就是小卡车的速度是

60千米∕时(板书)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

谁来说一说,这个单位是怎么组成的?

生:千米

斜线和时

师:60千米是路程

时表示的是时间

读作千米每时

谁来读一读

生:

师:谁能像这样表示出大客车的速度呀?(找一名学生到前面写)70千米∕时

他写的对吗?这表示什么意思呀?

刚才我们在路程、时间都不同的时候比快慢,其实,就是在比什么呀? 生:比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是什么?

生:速度

师:结合线段图请思考:速度、时间与路程有怎样的关系呢?大家可以交流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下

生:路程÷时间=速度

师:拿这道题来看,路程是()时间是()

速度是()

我们可以看出速度=路程÷时间(板书)

这就是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通过这个关系来看,如果要知道速度,得先知道什么? 生:路程和时间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题,(1)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40千米,神舟七号飞船的速度是()。

(2)小明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用路程÷时间

师;路程÷时间=速度,算的不错。神州七号飞船飞行的路程是()?时间是()?时间单位是()?速度是()?

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是()?时间是()?时间的单位是()?速度是()?

师:同样是8千米,神州七号飞船用了1秒,小明骑自行车用了1小时,速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么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在不变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师:不变的时间是指像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

师:你能不能概括的说到底什么是速度? 生:

师:物体在单位时间内(1时、1分、1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其实速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速度好吗?

师:蜗牛的速度大约为8米∕时(8米∕时是什么意思?1时的时间有多长?)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同样是1小时,人步行的速度是蜗牛的多少倍呀?人步行的速度比蜗牛快多啦)

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时间单位变成

了分,飞机飞行的速度可真快呀!)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1秒,1秒的时间 有多长呀?一眨眼的时间就是1秒。那340米有多长呢?咱们学校操场一圈是300米,声音一眨眼的功夫就绕操场走了1圈多的距离。)声音的速度这么快!还有比声音快的吗?谁知道?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很多。谁能举个例子说明光比声音快?

对了!闪电和雷,明明同时产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回咱可找到科学依据了!)

师:老师这里还搜集到了猎豹的奔跑速度和蝴蝶的飞行速度,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每小时110千米,每分钟500千米,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过的速度的单位来表示一下呢?(110千米/时

500米/分)

师:速度=路程÷时间,那么同学们,时间该怎么求?路程又该怎么求呢?我们接着这个问题做一下63页的练习题试一试,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么算? 生:

师:140是什么?每时70千米是什么?能用乘法吗?

求时间的关系式应该是怎样的?

生:路程是()速度是()时间是()

时间=路程÷速度

师:这里还有一道题,从这道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运用这些数学信息独立的解决问题吗?抓紧时间动笔试试看。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0×10=600(千米)

师:通过这个算式,谁来说一说求路程的关系式是怎么样的?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想知道速度就必须知道相对应的路程与时间,要想知道路程和时间也是一样的,必须知道相对应的另两个量。师:大家再看:试一试的第2题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3时。说一说:

60×3=180千米表示什么?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 180÷3=60千米表示什么? 汽车的行驶速度

180÷60=3(时)表示什么? 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的时间。

师: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下你的发现?

生1:都是60、3、180这三个数。

生2: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生3:我发现60×3=180中,60和3是乘数,180是积。而后面的180÷3=60和180÷60=3相当于已知积,求乘数。也就是,乘数=积÷乘数。

生4:老师,我有补充,因为是两个乘数,为了区分开,可以说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生5:我发现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也是这种关系,路程相当于积,速度和时间相当于乘数

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篇13:利用速度比求路程

【分析与解】假设快车不在途中停车2小时,结果会比慢车早2小时到达乙地,因为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90:70=9:7,则快车与慢车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比为7:9。设快车行完全程用x 小时,则慢车用( x+2)小时。由快、慢两车行完全程的时间比为7:9,得x: x+2 =7:9, x=7。最后可求得甲、乙两地的路程是90?=630(千米)。

【例2】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比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所需的时间多。两车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60千米。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因为货车需要10小时,则客车需要10?1+ )=8(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5:4,因此客、货两车在相同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比也是5:4,即客车行了全程的 ,货车行了全程的 ,再由“两车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60千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是60 ?Ha )=540(千米)。

【例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1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当甲车行驶全程的多25千米时,与乙车相遇。求A、B两地的路程。

【分析与解】根据“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1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千米”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110:100=11:10。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也是11:10。这样就知道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 。全程的 是“全程的 多25千米”,由此可知25千米对应的分率是Ha= ,所以A、B两地的路程是25?1050(千米)。

【例4】客车由甲城到乙城需要10小时,货车由乙城到甲城需要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开出,相遇时货车距离中点还有25千米。求甲、乙两城的距离。

篇14:“速度时间路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用“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这样一句话直接揭示“速度”的概念。接着指导学生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速度概念的揭示这一环节,考虑到对于学生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它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如果直接揭示,怕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速度的含义,于是,我通过李丽和张华的争吵,引出当路程不同的情况下,光知道时间,没法比较快慢,还需要知道路程。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需要比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也就是比速度。又通过几个例子,理解“单位时间”的含义,从而揭示速度的含义。这样的安排,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和正确的读写法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建模。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张华和李丽每天都要从自己的家走路去动物学校,有一天,到了学校,李丽说:“我用了4分钟。”张华说:“我用了6分钟。”孩子们,你们认为谁走得更快?说说你的理由 2.看来光知道时间不能比较出快慢,还要考虑什么?(远近)是啊,要准确地比较快慢,不仅要知道时间,还要知道它们上学走了多长的路,在数学上,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3.那么同学们,张华和李丽到底行的路程是多少?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李丽行了280米,张华行了480米)

二、揭示速度的概念

1.现在你能准确地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吗?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算一算,比一比 2.汇报:480÷6=80(米)表示张华每分钟行走80米 280÷4=70(米)表示李丽每分钟行走70米 谁能说说他在比什么?(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啊,李丽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4分钟,也就是把他们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表示什么?(李丽每分钟行的路程)在数学中我们把李丽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

张华行的路程是多少?行了6分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张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张华每分钟行的路程叫什么? 3.这里还有几个关于速度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每秒跑10.4米,博尔特每秒行的路程叫速度。

博尔特跑得有多快呢?这个教室的长大约有10米,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跑,滴答一下,博尔特就跑到了那里,快不快?果然是世界上的短跑飞人。(2)猎豹奔跑的每分钟1800米,猎豹每分钟行的路程叫速度

猎豹的速度和博尔特的速度比,谁快?(猎豹快)你怎么想得?(猎豹每秒跑30米,我们的走廊的长度大约是30米,猎豹一秒跑了整个报告厅,快不快?果然被称为动物中的法拉利)。(3)世界上不仅有跑得快的动物,也有爬的很慢的,比如说蜗牛。蜗牛每小时爬8米,蜗牛每小时爬行的路程,叫速度。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速度了吗?(速度是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速度与什么有关?(路程、时间)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路程)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时间)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速度、时间与路程(板书课题)

三、速度的表示方式

1.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对速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判断下这两者的速度是一样快的吗?我们说的神九的速度是几?(板书8千米)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板书8千米), 都是8千米啊,怎么会不一样呢?你们刚才非常强调每秒8千米,每小时8千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加斜线再写秒,加斜线再写时)速度单位与以前学过的单位一样吗?是的,它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两部分合成的,像这样有两种单位合成的,我们称它为复合单位,速度的单位就是复合单位。2.那你知道怎么读吗?(8千米每秒 8千米每时)3.练一练

前面的几个速度,我们可以怎么表示,请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反馈:一起来读一读

四、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

我们刚刚知道(1)猎豹的奔跑速度是30米/秒,也就是说猎豹每秒跑30米{5秒}(2)蜗牛的爬行速度是8米/时,也就是„?{3小时},如果我分别添上一个条件和问题,你会解决吗? 学生列算式,板书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吗?(都是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你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推出:速度×时间=路程

根据这个关系式,你还可以推导出什么?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师:现在你知道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生活运用

用上这些本领,咱们一起来练练笔吧 1.判断对错

2.带有这个标志(限速60千米)的路共长140千米,张叔叔驾车想用2小时开完这一段路。他会超速吗?

3.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雷雨天气是先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光速为300000千米/秒,声速为340米/秒,六、课堂小结

上一篇:关于成功的作文:学游泳下一篇:平级调动能培养出精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