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远》诗歌

2024-04-20

《近远》诗歌(共5篇)

篇1:《近远》诗歌

《近远》诗歌

课堂的双手,拉上了窗帘

窗外的.阳光,不能窃取同学的视线

一堵墙的距离,是冰与火的隔阂

教室的暖,无法融化低头的冰霜

腐烂的树叶,被昏黄锯成棱角

挂在傍晚的天边

这时,残云已迷乱了双眼

篇2:《近远》诗歌

近远期发展规划

(2013-2015)

一、背景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的教育。它有赖于高规格的办学质量,高效率的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而如何使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教师的发展动力和学生素质发展的策略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主旨,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深化教育管理改革的关键。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关键,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成立学校规划委员会,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反复论证,最终形成《平昌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近远期(三年)发展规划》。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优势及可利用的资源

1.地理位置优势:本校系县城新办小学,位于县城繁华地段,附属于教师进修学校,便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接受新的教育观念。

2.教师素质优势: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人际关系和谐,进取心、积极性不断增强,广大教师们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充满信心。

3.学生生源优势:随着办学条件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来源更加广泛,生源自然增长趋势比较明显。

4.家长优势: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刺激了人们思想的变化,家长对学生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增强。

5.领导班子优势:精干、作风优良的干部集体,能够凝聚人心,能够把学校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广大教师当中去,能够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整治校园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

2、建章立制,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改造、更新、添置设施设备,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

4、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师资,打造名师群体。

5、研究开发地方教材,鲜明学校地方特色。

三、学校未来三来发展的总体思路

未来三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办出特色。”

四、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客观分析学校现实基础上,我们认为学校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要创建一所“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管理高效、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围绕这个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提升办学品位。加大教育教学管理力度,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校园文化,营造一个平安、和谐、有文化内涵的校园。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把进修校附小办成一所文明和谐、富有特色、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校。

(二)学目标1、2013目标

①实施塑造学校形象工程。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更新观念,改善环境,优化队伍,提升学校声誉。这样有助于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们的自信心,可以全面推进学校

工作。②、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力争站在高起点,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的建设。

2、2014目标

实施“名师工程”和“质量提升”战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教育教学管理一流的兄弟学校结对子。把知名教师请进来手把手传授,把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可塑性强的年轻教师派出去培训学习。全力打造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大教育质量的全面实施,通过2012-2015三年提升质量目标和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2015目标

①、抓住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文化校园建设。②、走内涵发展和开放式办学之路,培育新的亮点,形成特色。

五、学校未来三年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2013的措施

1、全面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认真做好各项争创工作。依据《规范》,确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稳定”的理念,深入探索并积极实施精细化、精致化、精品化的管理理念,从常态中彰显管理,于细节处体现规范。拓展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办学品位,实施精致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真正打造一支务实高效、创新创优、科学管理的领导班子。

坚持校长负责制下的民主管理。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考核办法、奖励激励政策。学校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惩分明,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干部进一步年轻化。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大局意识,激发领导敢于管理、科学管理。

3、抓好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专任教师专科学历达标率80%,本科学历达标率力争达到30%。全体教师都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博客,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继续抓好名师工程,培养一定数量的市级(2-3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注重优秀教师梯队建设。

4、多方面筹措资金,不断加强硬件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提高我校教育装备水平,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高标准配齐音、体、美、劳、卫器材,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安装电子白板教室。

(2)管理和使用好各专用室,真正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二)2014的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业务精湛,乐意奉献的教师队伍。

(1)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探索实践“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欣赏、领导信赖、自我认同”等“五度”评价法,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素质发展。建立起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2)抓好“课堂教学骨干”的培养。评选出一批校级教学能手。学校将为他们的成长积极搭建平台,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以内,很快成为县市的教坛明星。同时,我们要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借鉴和推广先进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务实开展好和兄弟学校的教学联谊活动。

2、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辟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年辍学率严格控制在0%。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奖人次和档次逐年增加和提高。

(3)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装备,发挥好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重视教学过程管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2015的措施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学校办学的亮点。

努力优化育人环境,继续秉承“为家乡繁荣昌盛育才,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方针,紧扣“立足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主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挖掘当地的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以家乡为资源,以乡情为纽带,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手工制作。生活中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对美的发现,对美的创造。通过开展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作品学生自制,材料因地制宜,废物利用,体现环保,指尖出智慧,妙手织梦想。

第三,体育锻炼。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师生共同参与。第四,文化校园。通过“倾心打造文化校园,着力构建绚丽人生”这一主题研究积累来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

2、加强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发挥管理效益,努力为师生员工服务。做好学校综治工作和安全工作,创建 “和谐校园”,“平安校园。”

六、学校未来一年(2013)的行动计划

2012年9-12月

制定规划,学习规划,理解规划,认同规划,统一思想,建立共同愿景,提高凝聚力。

2013年4月-9月

完善教师个人三年规划;县、校骨干教师占教师的比例达20%。

2013年4月-2014年1月

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完成校本课程编写并进行实施。2013年2月-12月

各项课题实施研究,完成结题准备工作。

2013年2月-6月

对学校环境进行统一布置,进一步美化校园,更新绿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2013年9月-10月

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讨论修改后汇编成册,实现规范化管理。2013年11月

以行为文化建设引领群体文化发展方向,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师生中倡导团结友爱、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建立校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现有制度的执行力,关注管理的细节力,实施“精致管理”。

篇3:剖宫产近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1 剖宫产对母体的近期影响及防治

1.1 术中并发症

1.1.1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孕妇仰卧位时,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 导致孕妇血压下降。特别是当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 下肢血管扩张, 更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因此手术麻醉前应先建立静脉通道, 防止麻醉平面过高, 麻醉后取左侧卧位, 再进行消毒铺巾。若术时仰卧位出现血压下降, 立即改左侧卧位, 吸氧, 加快输液, 助手采用双手捧托法将整个子宫捧托起来, 必要时使用麻黄碱静脉注射。而此时尽早取出胎儿, 方是治疗的良策。

1.1.2 出血

筋膜下出血、血肿见于新式剖宫产术, 发生原因主要是因腹直肌撕拉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腹直肌后走行腹壁下动脉血管损伤且未进行有效止血, 术后形成血肿甚至需要再次缝合。关腹时充分止血可以杜绝这种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产可因子宫切口裂伤、血管破裂、子宫收缩不良、胎盘种植部位血窦不能有效关闭而致子宫出血, 且可因短期大量出血使产妇进入休克状态。术者应熟悉剖宫产各种出血的处理方法, 根据出血的原因在抗休克的基础上作相应处理。如子宫收缩不良, 可给予按摩和宫缩剂, B-lynch缝合术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宫腔局部出血可用“8”字形缝扎止血;弥漫性渗血可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上述方法效果不佳, 可以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止血。

1.1.3 邻近器官脏器损伤

包括膀胱、输尿管损伤和肠管损伤。多发生在有开腹手术史盆腹腔粘连、有解剖变异或急诊手术时, 尤其常在手术医师是新手时发生。预防则需要术前常规留置导尿, 如有盆腹腔手术史, 进腹、分离时应谨慎;遇有撕裂避免盲目钳夹、缝扎, 如发生膀胱或输尿管损伤应立即修补, 并留置导尿管或输尿管支架。发现肠管损伤, 应立即进行修补或肠造瘘术。

1.1.4 羊水栓塞

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的原因有宫腔内压力过高, 子宫血管异常开放, 如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羊水沿裂伤的宫颈内静脉或胎盘边缘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所以剖宫产术切开宫壁时, 应双人同时提起子宫切口, 这样可以闭合切口处血窦, 避免羊水进入。此时尽量勿同时切破胎膜, 力争将胎膜破一小口, 吸净羊水后再扩大胎膜娩出胎头, 娩出胎盘前应先吸净残留羊水。一旦发现羊水栓塞, 应按羊水栓塞治疗原则处理。

1.2 术后并发症

1.2.1 产褥期感染增加

此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发病率与剖宫产术式、手术次数、产程长短、破膜时间长短及有无宫内感染和抗生素应用有关。术后感染多以盆腔急性炎症出现, 如未能控制, 感染可扩散发生腹膜炎和盆腔血栓性静脉炎, 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做好围手术期准备, 及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 术中加强无菌操作, 有助于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1.2.2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有: (1) 全身因素:如患者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是否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 切口类型: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 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 (3) 操作:缝合过紧过密影响子宫局部血运。防治:加强孕妇围手术期管理, 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缝合不宜过紧过密;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

1.2.3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

多发生在产后1周至数周, 目前认为出血的原因除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感染、胎膜胎盘残留及子宫内膜炎外, 主要由于子宫切口愈合不佳所致。常因术中子宫切口出血, 缝合过紧过密, 影响局部血运, 影响愈合, 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处理原则是加强宫缩, 控制感染, 无效时可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但子宫切除的几率仍然很高。因此关键在预防。

1.2.4 肠梗阻

多见于术后动力性 (麻痹性) 肠梗阻和非动力性 (机械性) 肠梗阻, 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生低钾血症所致;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粘连所致。剖宫产术前肠胀气会增加肠梗阻的发生几率。术中操作注意防止肠粘连, 术后早期活动及饮食, 促进肠蠕动, 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

1.2.5 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

妊娠期血液多呈高凝状态;增大子宫的压迫使盆腔及下腔静脉血流缓慢;剖宫产麻醉时, 下肢静脉扩张, 血流缓慢, 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壁;术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止血药物应用等, 均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增加下肢、盆腔血液循环, 对于高危人群合理使用肝素类药物抗凝, 均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

1.2.6 围生期子宫切除发生率增加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发生率, 为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的23倍。主要原因包括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子宫复杂裂伤并感染[2]。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 术前应详细制定救治措施, 术前发现凝血功能异常, 提早纠正, 尽可能减少子宫切除的几率。

2 剖宫产对母体的远期影响及防治

2.1 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 腹膜的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对腹膜的剥离、缝合等, 均可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 导致粘连。术中减少组织损伤, 缩短手术时间, 避免组织干燥;关腹前吸净腹腔积血, 以防血液中纤维蛋白析出引起粘连。手术切口部位应用透明质酸, 术后加强抗炎、抗感染可减少盆腔粘连的发生。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松解粘连。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包括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多见于早产剖宫产、子宫体部剖宫产, 术时将微小子宫内膜碎片遗留种植于腹部切口, 继续生长而成。彻底切除病灶是本症最好的治疗方法。预防则需在剖宫产手术时保护切口, 创面充分冲洗, 减少内膜细胞局部停留。多数学者主张缝合子宫时, 不要穿透子宫内膜。

2.3 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

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是剖宫产术后潜伏存在的严重并发症[3]。现在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的比率呈上升趋势, 对于这部分妇女, 当再次妊娠时经阴道分娩是其发生子宫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试产, 严密观察产程, 避免宫缩剂的应用, 注意子宫下段有无固定压痛, 做好输血和手术准备, 适时终止试产, 有助于防止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4 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剖宫产后子宫内膜有退行性变, 再次受孕后底蜕膜往往发育不良、血供减少, 使胎盘面积扩大, 前置胎盘发生率增高。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内膜局部常有缺损, 受精卵在缺损处着床, 绒毛侵入肌层造成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对妊娠及分娩全过程, 均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2.5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

目前认为可能由于剖宫产引起切口处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有缺陷, 受精卵在此着床时, 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肌层并不断生长, 绒毛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 发生子宫破裂出血。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临床上很难诊断, 子宫切除率和患者病死率均较高。当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要求人工流产时, 应先作超声检查了解孕囊位置是否在剖宫产切口处, 其血流是否丰富。若考虑有可能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时, 则采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不止则行子宫切除术。

总之, 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 预防胜于治疗。一方面产科医务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 提高产科整体质量, 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能, 提供人性化高质量服务, 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使自然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另一方面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技能, 促进包括麻醉、医生、护士的整个手术团队配合建设;同时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工作, 开展健康教育, 使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妊娠、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分娩方式有所了解, 在知情基础上选择分娩方式, 减少社会因素性剖宫产。只有如此, 才可能使剖宫产这一技术, 应用得高效而必要, 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的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Pisake Lumbiganon, Malinee Laopaiboon, A Metin Gülmezoglu, et al.Meth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2007~2008[J].Lancet, 2010, 375 (1) :490-499.

[2]苏桂栋, 余艳红, 宋天蓉, 等.剖宫产子宫切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8, 28 (7) :1302-1303.

篇4:《近远》诗歌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宫腔镜;刮宫术;电切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40-02

子宫内膜息肉(EP)属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宫腔镜技术因其可直视操作、创伤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EP不孕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本研究,选取我院72例EP不孕患者行分组研究,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及宫腔镜下电切术的远期疗效及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EP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36)。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30.3±4.2)岁;不孕病程1-9年,平均(4.3±0.7)年;其中,13例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29.4±4.3)岁;不孕病程1-10年,平均(4.4±0.8)年;其中,14例原发性不孕,22例继发性不孕。两组年龄、不孕类型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妇科内镜学》[1]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诊断标准;术前3个月无激素类药物用药史;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癌及输卵管梗阻者;合并严重心、肺、脑、肾疾病者。

1.3方法

手术宜选在月经结束后3-7d,术前完善各项检查。术前6h,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400μg,以软化宫颈。硬脊膜外麻醉后,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用葡萄糖溶液(5%)作为膨宫液,膨宫压力控制在90-100mmHg。

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具体如下。宫腔镜直视下,明确息肉大小、位置及数目,采用环状电极(电凝50W,切割功率80W)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基底部,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切除息肉周围的子宫内膜;应用负压吸引宫腔,宫腔镜下确认息肉去除干净后,完成手术。

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具体如下:宫腔镜直视下,明确息肉大小、位置及数目,然后,选择适宜型号的刮匙刮除息肉;应用负压吸引宫腔,宫腔镜下确认息肉去除干净后,完成手术。

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安宫黄体酮,4mg/次,2次/d,连续用药3个月。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月经量、术后1年复发率及妊娠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月经量对比应用t检验,组间复发率及妊娠率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术中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0.4±4.2)min,对照组为(21.4±5.2)min(t=1.219,P=0.42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4.1±5.6)mL,对照组为(25.1±6.2)mL(t=0.455,P=0.53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22±0.58)d,对照组为(3.31±0.23)(t=1.511,P=0.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对比两组月经量

术前,观察组及对照组月经量分别为(374.3±32.2)mL、(353.1±31.7)mL,t=1.459,P=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分别为(138.4±24.3)mL、(142.3±32.1)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51.24±43.4)mL、(287.4±36.9)mL,t分别为9.236、12.13,P分别为0.012、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对比两组复发率及妊娠率

术后1年,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2.78%;对照组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1%;观察组复发率更低(χ2=5.231,P=0.028);观察组妊娠29例,妊娠率为80.6%;对照组妊娠18例,妊娠率为50.0%;观察组妊娠率更高(χ2=6.528,P=0.017)。

3讨论

EP属临床常见良性占位性病变,可见于青春期后各个年龄段。手术是EP不孕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传统刮宫法及钳夹法具有一定盲目性,不仅漏刮发生率高,而且妊娠率低、复发率高,远远无法满足治疗需求[2]。宫腔镜下手术因其出血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倍受医患青睐。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还具有下述优点,可准确定位息肉位置,减少手术盲目性;利于发现隐匿型息肉,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不仅可完全剔除息肉,还可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子宫内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优于传统刮宫法。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月经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1.1%;妊娠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5),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3]。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EP不孕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72.

[2]杨然,冯磊.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型不孕症患者激素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0): 1535-1537.

篇5:《近远》诗歌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021-02

自1894年Halsted创立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乳腺外科得到较快发展。但改良根治术须切除整个乳房,对女性的形体美观及心理等造成较大的影响[1]。随着对乳腺癌手术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保乳手术成为广大乳腺癌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本研究旨在对比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远期疗效,从而为早期乳腺癌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乳腺癌患者57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肿瘤均为单发。其中左侧乳腺癌32例,右侧乳腺癌25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保乳手术32例(治疗组)、改良根治术25例(对照组)。所有病例行术前针吸细胞学活检或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术后病理证实:3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12例为浸润性小叶癌,其他类型共6例。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21例。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1。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乳腺癌病理类型、病变部位及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 行改良根治术,切除包括乳头在内的肿块3 cm以内的皮肤。其中l1例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余下只保留胸大肌。术后行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

治疗组 行保乳手术,以肿瘤为中心,于周缘2.0 cm处以龙胆紫标记后行肿块区段整块切除,切除肿瘤区皮肤及周围附着的腺叶组织,深达胸大肌筋膜,靠近乳头侧残端进行标记,取切缘组织作快速冷冻切片检查,若发现癌组织则扩大切除范围,直到切缘切片检查阴性为止。肿块位于外上象限者采取单切口,否则行肿块切口及淋巴清扫双切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同时术后每3个月行乳腺钼靶X线、超声和CT复查评估复发状况。术后1年对患侧乳房的美容效果进行评价。术后2年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乳房美容评定标准[2]

采用Hams提出的四等分类法作为美容评定标准。优:外观正常,双乳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2 cm,外形与对侧无明显差异,良:双乳对称,外形基本正常或略小于对侧,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 cm,差:双乳明显不对称,两侧乳头水平高度相差>3 cm,外形较对侧明显缩小。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的形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即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50个月,中位时间43个月。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短[(51.42±11.37) min],切口长度(4.15±1.25)cm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少(12.5%)。但术后随访2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美容效果比较

术后1年采用Hams提出的美容评定标准对两组的美容效果进行评定,治疗组的优良率达87.5%,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3],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长期以来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癌的主要手段,对早期未查出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也多行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但改良根治术导致乳房缺失,使女性不但丧失重要的性征器官,影响体形,甚至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回归能力和社交活动,个别情况还会影响婚姻与家庭生活[4]。

保乳手术的目的是既要保持满意的乳腺外观,又要在控制局部复发和生存率方面与根治性全乳切除取得一样的效果[5]。因此,开展保乳手术的早期阶段,对肿瘤大小和位置、淋巴结是否肿大等,要有严格的限制;手术的切除安全最主要是以切缘阴性为主,如发现切缘有肿瘤,要在有残留的部位再适当扩大切除。手术切口的设计一般应以保持较好乳房外形为原则,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行原发病灶与腋窝淋巴结整块切除:肿瘤位于其他象限行象限切除,另做平行于腋褶线的弧形切口行腋淋巴结清扫。肿瘤距切缘>2 cm时,术中切缘冰冻快检,如阳性则再扩大切除直至阴性避免术后局部复发[6]。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适应证要求更为严格,术前必须完善各项检查,根据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大小、性质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评估病灶切除范围,避免切除不彻底造成局部复发,必要时应及时放弃保乳转为改良根治术[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短、切口长度小、并发症少,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达87.5%,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周四海等[8]的观点是相符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忠良,周建功,邵晓蓓.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近期临床对比[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0):53-54.

[2] 孔雷,杨华丽,李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0):1266-1268.

[3] 郭雪,魏丽娟,郑磊,等. 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及保乳术预后因素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3):1362-1365.

[4] 金哲龙,肖光雄,董家寿,等.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治疗[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12):1012-1013.

[5] 杜稼,苓路选,王颖,等.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4):286-287.

[6] 孔雷,杨华丽,李炜,等.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0):1266-1271.

[7] 孙庆章.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9):76-77.

[8] 周四海,余正,杨强.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1,5(3):181-182.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s版下册下一篇:大信你学不会:中国橱柜行业里的“海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