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培训计划

2024-04-26

太极拳培训计划(通用14篇)

篇1:太极拳培训计划

崇义中心小学教师太极拳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根据沁阳市教育局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从学校发展出发,从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出发,从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出发,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培育体育精神文化,提升办学品味,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太极拳特色的品牌学校。

二、目标

通过理论的专业引领与系统培训,更新参训教师对太极拳的传统认识与观念,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太极拳业务水平,掌握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技能与技巧,加快推进太极拳在我校的普及与提高,为把太极拳创建成学校的品牌,争取成为沁阳市太极拳特色项目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领导小组 组长:王万红

副组长:杨泽 常高亮 郭胜利 郭岩(负责工作的检查、监督与指导)成员:全体教师(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四、培训时间:

2015.9--2015.11每月一次。(具体时间待定)

五、培训地点:二(2)班

六、参加人员

崇义中心小学全体教师

七、培训内容

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我校太极拳特色的可行性分析、太极拳发展规划、及有关太极拳的基础知识等,八、培训要求

1.为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促进我校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要求全体老师必须参加。

2.教师认真做好笔记,学校将对教师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对表现不好的将进行通报批评。

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我们要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把学校太极拳特色建设牢记心上,抓在手中,落实于行动,为学校辉煌的明天开拓进取、奉献追求。

崇义中心小学

2015.09

篇2:太极拳培训计划

2012-8-30

引言:太极是海洋,它广博浩瀚,奥秘深渊,魅力无穷,历经千年而不衰;它把女性的娇柔,男性的豪情演绎得刚柔相济、荡气回肠;它延续着青春的光彩,铸造着生命的辉煌。

一、指导思想:

以太极拳为学校品牌创建项目,弘扬民族武术文化,深化学校特色建设,体现素质教育内涵,推动我校全体师生的健身运动,开创学校“以拳修性、以拳益智,文武结合,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总体目标:建设一支特色师资队伍,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开发适合学校太极特色教育校本课程,创建镇级特色学校。

三、具体要求:

1、全体师生基本学会十六式简化太极拳。

2、各个班级成立一支10人以上组成的太极表演队,动作基本规范。

3、学校成立一支百人以上的太极表演队,动作规范到位,并要学会一套武术操。

组织领导:

组长:滕广超

副组长:朱宜泰

教练长:朱宗省

组员:沈瑶、王林、张桂梅、李尚玉、杨军、丁峰、薛成军、薛清华

实施办法

1、师生培训同步进行

从09年10月下旬,每天下午放学后,全体教师和每班5名学生参加学习,利用一个月时间,学会太极十六式,在这期间,各个班级利用下午二节课下的活动课、体育课时间,进行辅导,从12月起对全班学生进行系统辅导,力争在2013年春学期全体学生基本掌握十六式太极拳。

2、考核验收双管齐下

元旦前学校举行太极拳初级比赛,各个年级评出团体前二名进行奖励,并纳入班级的特色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3、持续发展多项结合为了推进太极拳益智活动持续发展,形成气势。采取多项结合的方法措施。

既练拳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与心理发展相结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用太极提升办学品位。

4、训练要求

(1)、各班按学校统一规划到指定位置,整理好队形,认真训练。

(2)、早操过后训练时间是重点,课间操训练为辅助时间,各班要严密组织,严格训练。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每天必须督导到位,学生练习时,一前一后站好进行指导。

(3)、学生练习时,要严肃认真,动作努力做到准确优美,刚柔并济,整齐一致,无说话、打闹以及其他违纪现象;学校将太极拳训练情况列为常规检查和文明班级评比的重要内容。

(4)、每天的课间操课为辅助时间,至少练习一遍,班主任必须督导到位。

篇3:陕西省太极拳初段位培训巡回展开

陕西省武术段位制办公室为全面贯彻中国武术协会关于推行新的武术段位制标准化工作在全国开展的工作精神,继2012年4月19~22日“全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指导员和考评员培训班”在西安成功召开之后,在陕西省武术段位制办公室主任肖关纪带领下,组成了以省武协太极拳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永年杨式太极拳推广中心主任赵幼斌,陕西省武协武术院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西安陈全忠太极拳学校校长陈西立的初段位推广工作小组,从4月29日开始,到7月27日,先后对宝鸡、榆林、铜川、商洛、汉中、城固、渭南、大荔、安康、汉阴、石泉和西安市、西安市莲湖区,共计13个地市县的武术协会,进行了段位制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在当地体育局和武术协会的有力配合下,各地市段位制办公室业务骨干和广大武术习练者约480余人进行了培训。

篇4:太极拳培训之我见

【关键词】太极拳 太极拳培训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身健体,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学好练好太极拳组织培训十分重要。

一、太极拳培训的主旨要求

1.培训的目标是:强生健体 抗暴自卫 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益智养生;2.培训的目的是:给老人以健康 给中年人以强壮 给女人以健美 给孩子以茁壮;3.培训的主题是:我学习 我快乐 我运动 我健康;4.培训的指导思想是:营造太极文化氛围 提高城市品位;5.培训的总体思路是:采取集中与分散的培训方式,确立传统与竞赛套路为内容。

二、太极拳培训的具体措施

1.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的方式,扩大人数:我们太极拳培训中心已有培训点十个,为了扩大受训人数,我们支持这些自立门户的队,就家近选点组队,对于这些队开始时总教练深入新点,帮助指导;为了规范动作,对于所有点的队长和教练员,每周集中培训一次;总教练和教练员深入各点指导、示范,以便发现人才,进行重点指导,为参加比赛做准备;每一季度各点集中到统一地点进行集体展示,为的是提高学习兴趣,模拟赛场,最后总结点评。

2.确立传统和竞赛套路为内容,因材施教:因年龄、性别、各人爱好不同,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依据个人身体条件,建议所学内容;根据特长建立结对子活动,或举行拜师仪式,因材施教或学传统套路或学器械;根据省、市、县乃至国家赛场情况,学习向冷门、偏门发展,以便提高获奖的几率,主要是练绝活,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学习一门独特拳法或器械,当然基本的套路练习是不可少的,重在健身。

3.兼顾老中青少多层面,重在普及:目前练习太极拳者,中老年居多青少年人较少,应该做好宣传工作,首先使练习太极拳的益处深入老年人的心中,现身说法,老手拉小手,使他们的孙子辈走入太极拳场;现在中小学寒暑假、星期天都不再补课,培训中心应该制定计划,使太极拳进入校园,使太极拳从娃娃抓起,使太极拳真正得到普及。

4.布设城、乡多区域,拓展延伸:现在虽然修炼太极拳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农村相对薄弱,随着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展,把太极拳拓展延伸到乡镇乡村时机已经成熟,全民健身活动初具规模,在政府的支持下本着先培训骨干教练员,教练员再培训乡镇乡村人员,把太极拳运动拓展延伸到乡村。

5.健身与竞技互补,增添效能:为了使太极拳发扬光大,除了有套路队之外,在基础好的队进行推手训练,把各点的队长教练员优秀的队员进行推手培训,每季度进行一次推手表演,每半年进行一次推手比赛乃至散手擂台赛,使太极拳的技击功能发扬光大,使太极拳的潜能得以凸显。

6.民间挖掘与网络学习同步,寻求来源;理论与实践结合,增添内功:一些绝学秘而不传拳术仍然潜藏于民间,这是因为古往今来师傅口传心授有所保留,也因徒弟愚钝而没有悟到或徒弟只掌握其中之一二,民间的探访学习十分重要;一些秘而不传的绝学有的通过网络、书籍公开,采取现代化的手段学习掌握新公开的拳学是提高个人和整体能力的有效途径。太极拳之所以学者多而得道者寡,是因为多数人只注意外形,而不懂得内涵,欲得内功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为了体现太极拳的精髓,有必要对学员进行理论培训,运用浅显的语言把《易经》阴阳之理,《黄帝内经》藏象、经络、窍穴之韵,《黄庭经》内丹修炼之妙,《纪效新书》搏斗之法,《道德经》虚无之道和太极各派师祖之论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在行功走架、站桩静修中体悟,不断增添内功。掌握太极理论并运用到行功和搏击之中十分重要。

7.自学与沙龙并用,增强凝聚力;走出去也请进来,开阔视野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光靠集体的演练是不够的,自学自悟自思十分重要,以理论为引导,以观摩、观看为依托,模仿、实践为基础,在自学中进步;拳友之间的切磋、交流很有必要,有时拳友、师傅一句话、一个示范、一个点拨使之豁然开朗,所以要以有组织的非组织的沙龙小团体,进行沙龙交流活动。中心应鼓励学员走出去并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依据学员已有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总之应适应学员的基础,过低、过高的培训没有价值;因学员的情况不同,很难走出去,因受时间、经济条件或因身体情况,有必要请省市县或国家级的名师、大师到中心进行教学指导,目的是开阔视野,找出自己的差距,确立新的目标,围绕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8.摸清底数做好服务,提升品位;注重普及与精英展示 ,激发兴趣:要摸清底数,然后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如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和练习的拳种器械,所达到的程度、参赛获奖情况及段位;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排定参加各种比赛;根据学员现有能力,鼓励学员考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争取更多的人拿到段位证,只有获段位证和高段位人多了,学员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为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除了每半年的精英展示外,应巧抓机遇进行获奖展示活动,目的是激发学员参赛和考段的兴趣,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学员素质,为良性循环提供保证。

篇5:太极拳班教学计划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身体锻炼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太极拳逐渐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运动方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推崇。因此,开设太极拳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太极拳,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目的

本教学计划旨在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通过太极拳的学习和实践,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强身健体:太极拳是一种以柔克刚、缓和柔软的武术,它能够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2.静心养神: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它讲究身心合一、神与气相通。通过太极拳的练习,能够调节心态,增强意志力和耐力,缓解压力等,使学生更加安心、镇静和积极。

3.提高兴趣:太极拳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运动方式,它融合了哲学、文学、武学、医学、音乐等多种元素。通过太极拳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

1.太极拳基本动作:包括太极拳的起势、分势、结势、收势等基本动作,通过讲解、示范和分组参与等方式进行教学。

2.太极拳套路:通过讲解、示范和分解练习等方式,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套路和基本招式,包括单手推、双手托球、蹬脚、闪躲等动作。

3.太极拳推手:通过讲解、示范和分组练习等方式,教授太极拳的推手技巧,包括单人推手、双人推手、四人推手等。

4.太极拳道家文化: 太极拳文化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探讨太极拳与道家文化的渊源、特点和发展等方面,增强学生对太极拳的文化底蕴的了解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进行示范,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

2.口头教学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的技巧、注意事项和要点等。

3.对话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知识和技能。

4.分组练习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练习、互相观摩等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流程

1.前期准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太极拳热身练习,调整身体状态和呼吸。

2.基本动作教学:教师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套路教学:教师对太极拳的基本套路进行讲解和分解,学生跟随组合训练。

4.推手练习:教师对太极拳的推手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5.道家文化介绍:教师通过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对太极拳的道家文化进行介绍。

6.结束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放松训练,调整身心状态。

六、教学评估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效果,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

1.基本动作评估:通过观察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的情况进行评估。

2.套路评估:通过分组比赛等方式,对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套路和招式的情况进行评估。

3.推手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双人推手、四人推手等组合练习,对学生的推手技术和应变能力进行评估。

4.文化理解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对太极拳的道家文化进行评估。

七、总结

篇6:太极拳社团工作计划

为了弘扬旬阳太极文化,强身健体,丰富学生活动课生活,抓好学校社团建设工作。坚持乡村少年宫建设活动为学生服务,与个人的特长相结合,在神河中心学校组建太极拳社团。现将社团活动开展如下计划:

一、组建社团辅导员:

吴德星

太极拳社团组长,乡村少年宫项目辅导员。刘广敏

太极拳社团教练,乡村少年宫项目辅导员。

社团成员: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申请加入太极拳社团活动。

二、具体工作安排: 1、2016年3月向学校申请组建太极拳社团,成立聘请教练、辅导员。面向三年级以上班级发出社团海报,积极组建社团。2、2016年4月计划工作安排。开始启动社团活动。

3、按计划教学。(2016.4------2017.1)

一、起式

二、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式独立

十七、右下式独立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背 二

十一、转身搬拦锤 二

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

十四、收式

三、考核。

组织学生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由全校师生评价,选出“太极拳达人”。广泛 宣传太极拳知识,也可小手拉大手普及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

篇7:老年大学太极拳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1、明确太极拳的武术特点和健身作用。

2、规范套路,明拳理,提高基本技法。

3、通过4年的学习,学员基本要掌握陈、杨、吴、竞赛套路拳、剑、扇的武术特点及攻防含意,能够熟练表演,以达到弘扬中华武术,倡导科学健身,提高身体素质,陶冶情操,健康长寿的目的。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太极拳的起源,明拳理,重拳德。

2、学练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3、掌握各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三、教学方法:

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详细讲解,反复示范,顺序渐进,强化攻防特点,突出劲力,强调内外兼修,突出不同拳式的风格。

四、课程安排:

第一学年:让学员了解太极拳的来源,理解太极拳。了解什么是段位制太极拳套路,传统套路与竞赛套路。学练8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太极拳。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其内容更精炼,动作更规范,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42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指定的全国太极拳比赛套路,其技术风格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了各流派之长,又有所创新。第二学年:学练32式太极剑、中国功夫扇。32式太极剑是原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司于1957年创编的一个太极剑普及套路。中国太极功夫扇,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运用了太极拳杨式、陈式、吴式等动作。

第三学年:学练48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48式太极拳是我国体育主管单位于1976年组织编写的第二套太极拳教材,它体现了杨式大架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同时还融入了其它流派太极拳的技法。42式太极剑与42式太极拳同为国家体委指定的全国太极拳比赛套路,它吸收了传统拳剑套路的精华,动作规范,布局合理。

第四学年:学练吴式太极拳、武当太极剑。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1988年由著名武术家门惠丰先生和吴式第四代传人李兼慈先生共同创编,它保留了吴式在国内两大支派(南吴建全、北王茂森)的风格和特点。武当剑是著名武术家李天骥老先生在太极剑和武当剑的基础上创编的剑术套路,这套剑既有太极剑的轻松柔和、绵绵不断的特点,又有武当剑的优美萧洒、走变快灵的特点。

太极拳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段

内容

1、复习太极拳48

2、太极功夫扇起势(开步抱扇)

3、斜飞势

4、白鹤亮翅

(侧弓步举扇)(虚步亮扇)3月30日

4月30日

5、复习太极拳48 式

6、黄蜂入洞(进步刺扇)

7、哪吒探海

8、金鸡独立

(转身下刺扇)(独立劈扇)

9、复习太极拳48 式

10、力劈华山(翻身劈扇)

5月30日

第二段

6月30日

7月30日

8月30日

第三段

9月30日

月30日

11、灵猫捕蝶

12、坐马观花

13、复习太极拳48式

14、野马分鬃

15、雏燕凌空

16、黄蜂入洞

17、复习太极拳48式

18、猛虎入食

19、螳螂捕蝉 20、勒马回头

21、复习太极拳48式

22、鹞子翻身

23、坐马观花

24、举鼎推出

25、复习太极拳48式

26、神龙回首

27、挥鞭策马

28、立马扬鞭

29、复习太极拳48式

30、怀中抱月(转身抡压扇)(马步亮扇)

(弓步削扇)

(并步亮扇)(进步刺扇)

(震脚推扇)

(戳脚撩扇)(盖步按扇)

(翻身藏扇)

(马步亮扇)(马步推扇)

(转身刺扇)

(叉步反撩)(点步挑线)

(歇步抱扇)1031、迎风撩衣

32、翻身舞袖

(并步贯线)(云手劈扇)

33、复习太极拳48 式

11月30日

34、霸王扬旗

35、抱扇过门

36、野马分鬃

第四段

37、复习太极拳48式

38、雏燕凌空 12月30日

39、黄蜂入洞 40、猛虎扑食 复习

培训时间:8:00——9:30 任课老师:杨丽琴

(歇步亮扇)(开步抱扇)(弓步削扇)

(并步亮扇)

篇8:太极拳培训计划

一、培训院校太极拳运动比其他运动项目更易普及

(一)运动量适宜。

在学员健身活动中,太极拳以其舒缓轻柔的运动节奏,合理适宜的运动强度,能适应不同性别、年龄和体质的学员;且太极拳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方式(球类、田径)运动耗能带来紧张和疲劳,整个运动过程耗能极少,运动结束学员感觉身体轻松,精神气爽,毫无倦意。

(二)锻炼方便。

众所周知,培训院校能提供给学员用于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且设备器材不能及时维护更新。许多学员不是参与者,而是旁观者,这大大阻碍了学员健身的积极性。而太极拳运动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锻炼方便,更符合学员健身需求。

(三)经济实惠。

目前中国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6%,但仍然占相当比重,西部地区比重更大。学员对体育的投入受经济收入的制约。太极拳运动无需花很大的经济投入,不会给参与健身的学员带来经济压力,是一个支出较小的运动项目。

(四)学员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培训学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人生观,在练习中能明拳理,善品位,易体会太极的内涵文化和深邃哲理,也易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其次学员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对传统健身、养生文化也较热爱;再有不少学员身体处于患病或亚健康状态,不良的体质状况使学员迫切需要一种锻炼方式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肌体适应自然、抵抗疾病的能力,太极拳既能全面增强人的体质,又能调节人的心理和社会交往,符合学员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培训院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

学员来自全国或全省各地,学员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以处级任职班为例:1.年龄跨度大,在35-55岁之间,且年龄分布不均。由于年龄差异大,体质上差异也呈显性表现。2.兴趣、爱好不同。40以上的学员,处于中年时期,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由成熟稳定逐渐转向衰退,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萌发期,这部分学员能认识到太极拳这种锻炼方法对身体的好处。相反40岁以下的学员,处于青壮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由于体质好,运动爱好广泛,认为太极拳是中老年人的锻炼项目,节奏太慢,对学习太极拳缺乏兴趣。3.运动素质不同,对动作的协调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二)教学组织形式。

培训院校一般教学组织形式是全班组织形式,通常称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同时面对全班进行教学,所有学员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是一样的。这种组织形式缺点是忽略了学员年龄、生理、心理及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差异,也忽略了学员在学习起点和学习速度上的差异,易造成能力较好的学员不够学,能力较差的学员学不会的尴尬局面。

(三)教学方法。

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前面背对学员,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名称,教师领做,学员模仿。由于教学方法简单,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双边性,没有发挥学员的主动性,造成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特别在学习之初,学员动作不会用力,没有韵味,身体重心不会随动作变化而移动时,这种教学方法更易使学员产生知难而退的惰性。

(四)教学进度。

按常规该课程一般安排15课时,每个课时必须完成2-3式的教学内容。由于学员年龄偏大,体力、记忆力下降,运动持续时间不长。在短短50分钟内,既要安排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时间,又要安排复习时间,还要安排学员必要的休息时间,这样对于新授动作的练习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进度难以保证。目前健身课一周一次,有时因调课、学员考察,节假日休息等原因,课程间隔时间竟达2-3周。由于课程间隔较长,对于前次课的教学内容几乎重新传授,更难保证教学进度的完成。再有太极拳是一种需要经常练习的运动项目,如果仅依靠每周一次课,课后没有一定时间的练习,势必造成这次课的动作没学会,上次课的动作已忘记的情况发生,即使每节课开始阶段安排复习,也会因动作不熟或忘记而影响教学进程。

三、提高培训院校太极拳教学的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指出,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成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因素。兴趣是促使学员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为:1.加强校园太极拳文化建设,组织学员收看太极拳比赛录像,成立太极拳辅导中心和学习小组,使集体练习太极拳成为风尚。2.开设太极拳理论课,使学员了解太极拳对身心的锻炼效果;有条件可外请体育专家、锻炼有方的老领导、老寿星来校进行讲学,谈自己练习太极拳的感受和锻炼效果,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3.教师言传身教,通过优美的示范吸引学员,动人的讲解满足学员,适当的表扬肯定学员,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4.教学中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进行简单的太极推手练习,来维持学员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分组进行教学。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种:全班组织形形式、分组组织形式和个别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并分组进行教学。1.按照学员的年龄结构分组。40岁以上为一组,40岁以下为一组。由于年龄相仿,学员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大致相同,对太极拳教学的接受能力也基本一致。2.按照学员的武术基础分组。一般是参加过太极拳培训的学员为一组,初学者为一组,这样,教师能按照学员的武术基础和需求进行教学,提高授课效果。3.按照运动素质分组。突破以教学行政班上体育课形式,采用合班上课方式,将学制时间相近的班级安排统一时间授课。通过调查问卷、身体素质测试,将学员按优、中、差分成三个层次,分别制定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内容和指导方法。另外,在学员对基本动作基本掌握后,也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可在各组巡回指导。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员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1)先示范,后讲解。初学阶段,在学员对太极拳运动有初步的理性认识后,教师应通过对全套动作的演练示范,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示范时教师应做到动作准确规范、舒展大方、神形兼备,充分体现太极拳柔美、顺畅、飘逸的特点,给学员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动作要领、要求及完成方法,必要时再做一次示范,建立动作表象,加深学员对动作的理解。(2)边讲解,边示范。在讲解动作时要利用太极拳本身动作,借用喻义名称特点,用语言加以描述。讲解同时进行示范,学员不仅加深对动作的印象,而且启发想象力。如白鹤亮翅,两臂好像白鹤两个翅膀一样张开、放松、自然、悠闲。(3)先讲解,后示范。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动作形成泛化阶段,极易不自觉出现错误,这时教师一般先讲解后示范。针对动作做技术性的分析,并运用正误对比进行示范,防止学员产生错误的动力定型。(4)重点讲解,重点示范。针对关键的技术环节重点讲解,重点示范,反复演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2.分解与完整相结合。

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有机结合,其好处体现在(1)便于学员模仿,领会和记住动作要领。(2)有利于学习“定式”,使躯干、四肢所经过的路线和到达的部位正确。(3)教学时,可以使每个动作在那个姿势上停下来,便于教师和学员之间相互检查和纠正动作。(4)便于消除动作分解的痕迹,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规律,体现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如:云手是两手在体前交替划立圆,同时两脚向左侧方连续移步,上下配合,连贯一致。教学中第一步先模仿手的动作,了解手的运动轨迹,先练习单手由内向外划立圆,再练习两手交替划相切立圆;第二步模仿步法的转变,练习腿部侧向移步;第三步过渡到上下肢的连贯配合,做整个“云手”动作。再如:揽雀尾是由棚、捋、挤、按四种上肢手法和原地前移后坐的下肢步法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前移—棚,后坐—捋,前移—挤,后坐—按,前推移”分解教学,体会用力方向,路线、时机,再进行完整传授,以加强该动作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加深对动作特点、要求的认识,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

3.名称与口诀相结合。

名称教学是指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要求学员将所学的太极拳套路的动作名称和顺序记忆或背诵下来,并有意识地进行提问,便于对动作的记忆和学习。口诀教学是指将动作名称及其运行路线的连贯过渡编成口诀,在教学中一边教授动作,一边口授口诀。如:白鹤亮翅口诀是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名称和口诀相结合,能促使学员记忆所学动作的名称、顺序、要领,并注意动作间转换时的重心移动及手、脚的运行路线,提高对套路动作的记忆能力,形成动作表象,避免遗忘。

4.口令与音乐相结合。

在教学中运用口令,能不断刺激学员的感官,使脑内进行分析综合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充分强化,减少消退抑制,加深动作印象。太极拳的口令要柔和、缓慢、充分体现太极拳运动的松、柔、舒、缓的特点。初学阶段可用提示性口令,如“左右倒卷肱”口令是: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采用数码口令,“左右倒卷肱”的口令为:1—2—3—4。最后则直呼动作名称。在教学中采用音乐,可通过音乐的表现,烘托太极拳动作的特点,渲染太极拳动作的动静,使学员的思想感情随着音乐的快慢而起伏,增强学员对太极拳的领悟力。在教学中将口令与音乐有效的结合,在动作形成泛化阶段,为培养动作的整体感,应以听口令为主,兼听音乐;在动作形成分化阶段,为使学员精神集中,做到节节贯通,一气呵成,应以听音乐为主,辅以口令;在动作形成自动化阶段,为使整套动作流畅的演练下来,多采用音乐的伴奏,通过音乐调空动作的速度,通过音乐来帮助记忆。

(四)培养体育骨干,延伸教学领域。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骨干优势,规范其动作,有意识布置体育骨干课后帮助其他较差学员练习,延伸教学领域。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重点难点动作,通过录像慢镜头或用“定格”方式,逐一体展现给学员;利用录像把标准动作和学员的动作进行对比,便于学员感知动作要领和用力顺序,提高动作质量,巩固课堂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图片资料和光盘,便于学员课后复习,消化已学过的内容,拓宽教学领域。

(五)注重课堂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实质上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有效的成果。1.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①教师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案;②教师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员;③适时安排学员练习自练,注重效果,防止学员处于失控状态。④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重在引导点化。2.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到第20分钟,这一时间段也是太极拳教学的最佳时域,对此教师必须很好的把握这一时域,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完成该节课的主要任务,解决该节课的关键问题。3.提高学员的专注率。专注率是指课堂时间内学员专注太极拳教学活动时间所占的百分比。①是要抓住可教时机及时施教,②是提高过渡时间效率,保障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衔接,③是提高学员学习时间效率。首先要求学员专注于学习活动,其次针对太极拳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宜的课堂密度、课堂速度、课堂难度,保持轻快的教学节奏,保证学员学习的高成功率。

摘要:本文在教学实践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培训院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成人学员特点和太极拳技术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使学员获得终身受益的健身手段。

关键词:成人,太极拳教学,问题,教学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漷.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5-327.

[2]许书琦.太极拳教学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102-104.

[3]王向阳.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3)225-226.

篇9:热烈的三月太极培训交流会

在三月上旬的培训交流会上,拳友们表现得格外积极。有的太极爱好者表示,从过年到现在已经一个半月的时间了,每天在练习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老师之前讲过的知识。而每天重复的练习,也能体会到动作的对与错了。所以盼望着报社培训交流活动早点举行,这下终于等到了。特别是今年的培训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完善,更是为各个社区的太极爱好者提供了福利。在培训交流会上,有太极爱好者提出,在平常练习的时候,缠丝劲怎么练?老师说道:“我们大家平时在不练习时,就会有事没事的做缠丝劲的动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证明大家都开始想怎么能正确地运用缠丝劲。但是我们要想把这个缠丝劲练好,首先要从原理上明白缠丝劲。螺旋力是分好几种的,之前也讲过,缠丝劲是六面力。”老师边讲边做动作的同时,下面的学员们也慢慢的做着动作,在寻找老师讲的缠丝劲的感觉。老师接着说,“螺旋力分螺旋贯穿力和缠丝劲,比如演手红拳就是螺旋贯穿力。而缠丝呢,是要绕着走的劲。我们可以通过套路动作,加强缠丝劲的练习。我们在做动作的时候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故意反掌……”老师现场做了一个错误的动作和一个正确的动作,让学员体会两个动作的区别。

有学员提出,太极拳我们在练小擒拿时有疑惑,是否要转腰?老师把提问的学员请到前面示范给大家,并根据学员提出的问题解答,同时其他学员也看清错误和正确动作的区别。学员在前面从演手红拳做,然后是小擒拿,每一个动作老师都认真看其中的问题,然后和学员互动交流正确的动作。老师说道:“双手向内缠绕,缠丝合劲形成一个擒拿的动作。同时双手力量的发启都是由腰胯带动的,右手是由右胯向前带动,左手是由左胯带动,我们在推手时会出现这样动作,也是这个原理。”在学员们认真听课和互动中,时间一点点过去,当天活动结束后,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很多年前的问题,今天都解决了,回家后还要巩固练习。”

篇10:陈村小学太极拳社团活动计划

太极拳社团2017年春学段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学生兴趣与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丰富生活、展示个性、培养兴趣,拓宽知识、开发潜能”为宗旨,陈村小学于2017年2月成立了太极拳社团,努力使该社团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生活学习的乐园。

二、目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更多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尊重主体,实行自主选择。

(二)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1、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2、做好准备工作,绝不打无准备的仗。正式开课前,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3、加强社员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努力提高兴趣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实施特色教育的重要途径。

活动内容: 1、2月开始展开集体训练,向会员介绍太极拳,教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如:站姿手型、步型,其次以热身运动和体能训练为辅助练习,使得学员们的动作有所规范,体能有所提高。

2、从3月份开始教习简化24式太极拳。

3、准备在6月下旬进行各种比赛,如:小组比赛、个人比赛等。具体活动安排:

3月 完成第一节套路教学(第一式至第八式)4月 完成第二节套路教学(第九式至第十六式)5月 完成第三节套路教学(第十七式至第二十四式)6月 复习、筹备各种比赛

附: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

第一式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第二式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第三式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第四式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式12高探马

左蹬脚

第六式 16左下势独立 第七式 18左右穿梭

第八式 21转身搬拦捶 13右蹬脚

17右下势独立

19海底针

22如封似闭

14双峰贯耳

15转身20闪通臂

23十字手

24收势

篇11: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训练计划

一、杨式太极拳的特点

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 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

二、训练目标

1.立身中正安舒: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能够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2.拳架开展大方: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作须到位

3.动作松柔缓慢:这是杨式太极拳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

4.行功速度均匀:杨式太极拳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的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上一个动作与下一个动作的过渡衔接自然协调。全部套路速度始终如一,“迈步似猫行,运劲如抽丝 ”,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5.招式虚实分明 6.周身圆活连贯:“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三、训练时间:八月五号至二十五号:

开学后:早上六点五十至七点半;大课间

四、阶段性训练

1.基本步法、手形 2.24式动作教学 3.纠正提高

4.动作娴熟连贯性 5.拆拳实用性

附:

训练注意事宜

1.服从安排指挥,以免受伤。

篇12:太极拳培训计划

开班仪式议程

时间:2010年8月8日

地点:蓼城路综合健身馆前广场

主持人:县政府办副主任、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杜林

出席活动的领导:县人大副主任周连銮,县人大副主任李先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昕,原县政协副主席余永年,县委办副主任、保密办主任王军以及县体育局的负责同志。

议程:

一、全体肃立,奏中华人民共国国歌

二、县体育局副局长王明宏讲话

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昕讲话

篇13:太极拳培训计划

1太极拳资源的特性认知

1.1 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太极拳绵延至今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太极拳自陈王庭创太极拳以来,发展至今,逐步形成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系统的有六大门派(陈、杨、吴、武、孙、和)太极拳。令外衍生拳种也有多种,例如:李式太极拳、忽雷驾太极拳、王氏太极拳等等。从内容上讲,太极拳套路繁多,各个流派套路各不相同,各有风格和特点;而且还有以各种流派划分的“陈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等,另外各式太极拳的器械内容练法各不相同,以及太极推手技法各不相同,但拳理一致,使太极拳表现出形式内容庞杂、风格流派广博的特点。这些多姿多彩的形式与内容不仅绝大部分是可以作为资源发挥经济作用的,而且还使太极拳作为资源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也呈得现多种多样。太极拳资源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既有外在可见的自然有形体方面,如陈家沟、赵堡等“硬性”有形资源, 而且还有诸如武魂、武德、侠义精神等“软性”的无形资源。

1.2 传承的差异性

太极拳资源的流派风格表现了强烈的传承性差异。众所周知,太极拳发源于焦作温县陈家沟,自陈王庭创拳以来,通过太极拳传承人在继承先辈们拳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着太极拳的内容。由于传承人在性格特征、文化修养、风土人情、民风习俗、社会生活、心理趋向以及体格形态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太极拳的拳种和派别也表现出内容形式各异、招数风格迥然的特点。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等六大派系。另外还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其他类太极拳,这些流派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太极拳传承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的发展起来的,太极拳先师们根据自身的特点,按照太极拳理不断的教化着自己的门徒,从而形成区别与其他门派的技术风格,而且这种流派还会不断的发展下去。因此太极拳资源具有传承的差异性。

1.3 使用的可重复性

太极拳资源使用的可重复性,是因为太极拳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消耗的,并且对特定太极拳资源的加工是间接的,因而这种加工一般不会对原有的太极拳资源构成大的影响。对于同一太极拳资源,就存在以同样的方式,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多次进行使用的可能性。如进行太极拳技术的教学、表演竞赛等经济活动,不管习练的人数或表演的场次有多少,一定的太极拳技术资源并不会消失或减少。同样对于有形的太极拳资源的使用也是如此,例如人们对陈家沟太极圣地的开发,既可以与观光旅游结合,也可以与影视媒体结合,其结果是在提供满足人们某种精神物质需要的同时,“陈家沟”这一物质的有形体或无形的精神象征物依然可以以同样的方式或其它的途径继续进行参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获取社会和经济效益。显然,太极拳资源都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特点。

1.4 有限性和无限性

太极拳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是有限的,特别是太极拳人才资源尤其是太极名家和各拳种技术资源具有稀缺性。目前,一些建国前有名的太极拳大师健在的已是硕果仅存,为数不多了,但是又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岁月消逝,年龄增长“,人琴俱亡”的危机感在武术界并不是危言耸听。而且,由于国家大力提倡竞技武术,从竞技体育角度出发,对一些传统太极拳拳种进行了适当的竞技化改造后被列入比赛项目。因此,这些被竞技化了的传统拳术在专业队得到竞技武术式的继承。与此同时,大量存在于广大民间的太极拳种,由于多种原因,在无人问津、无人继承的情况下逐渐走向消亡。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目前可开发的资源数量,还是就其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从太极拳整体上看又是无限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观念的改变和人的智慧的增强,可供发掘和利用的太极拳资源也将日益丰富,同时新的太极拳资源也会不断产生出来。因此,在此意义上太极拳资源又是无限的。

1.5 精神内涵的潜在性

太极拳资源绝大部分都具有精神性的一面,其精神内涵具有潜在性的特征,一般不是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是需要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去领会、去发掘。也正是由于这种精神内涵的潜在特性,使太极拳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的场景。一方面真正的太极拳喜爱者越往深处学习,就越感到有无穷的韵味,就越是痴迷,乃至可能终生追求不止而体味不止。与此相反,有许多初窥门径的青少年或中年人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直接感受到太极拳内在的魅力而直觉认为太极拳只是“老年拳”,了无趣味,从而半途而去。因此,在太极拳市场开发中,对于这种潜在性的精神内涵能否变成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利益,既取决于太极拳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也取决于对该资源进行开发的开发者对该种精神内涵所作出的诠释,以及特定需求主体自身素质所决定的对该种精神内涵的理解。

2焦作太极拳资源在产业开发中的优势

2.1 焦作是太极拳的发源地

焦作市陈家沟作为陈式太极拳发源地,享有“太极故里”的盛誉,是太极拳的寻根问祖之地,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和故事传说,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其它地区所无法替代的。

2.2 太极拳体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周易、儒家和道家哲学为基本理念而产生的太极拳、太极文化理念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和品格。太极拳源于对周易哲学、儒家伦理、儒家与道家内圣外王哲学以及修养论的参悟,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内修意识。太极拳文化,因其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和中华智慧映照,使中国武术因其深蕴的文化内涵而步入更高的境界,成为“中国智慧”的代名词,成为我们闪光的文化品牌。

2.3 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5年5月,焦作市成立太极拳研究会。目前焦作已有太极拳武馆、武校50余座,基层太极拳协会200多个,焦作地区共有近80万人练习太极拳,焦作城区有近40万人练习太极拳,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练拳人数达10万之多,已具有广泛的太极拳训练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太极文化氛围。

2.4 丰富的太极拳人才资源

在焦作的众多优秀拳师之中,有120余人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20余人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这些优秀人才是焦作市发展太极拳产业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2.5 独有的焦作山水文化旅游资源

焦作市依太行、临黄河,亿万年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当地雄伟挺拔、气势豪迈的奇山和纤巧婉约、清澈透明的秀水。包括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名山在内的山水,处处都透射着太极神韵, 正是这形意俱全的山水奇观才孕育出了名扬天下的太极拳。焦作市自然景观旅游人口的很大部分将是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潜在爱好者和消费者。

2.6 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怀药

地黄、山药、菊花和牛膝四大怀药在焦作地区已有七百余年种植和经营的历史,数百年的怀药养植赋予了太极文化浓郁的养生内涵。四大怀药是焦作市珍贵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在发展太极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可以加以充分的整合利用。

2.7 拥有高校和一批体育场馆等文化设施资源

在推动太极拳培训教育并筹办太极学院时,包括焦作大学、焦作师专、河南理工大学,以及已有的太极拳学校在内的一批教育资源可以利用,焦作市已有的体育场馆、博物馆等体育文化设施也要加以利用起来。

3太极拳资源优势在产业开发中注意事项

3.1 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

太极拳产业开发过程中,在太极拳认识方面改变存在的观念误区。不要把太极拳视为单纯的武术的观念和狭隘的地域意识,要曾强把太极拳产业做强做大的心理愿望,不要存在自囿于单一门派的排外思想等,以此来推动太极拳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2 完善有效的管理

在焦作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太极拳大师级人物较多,但是太极拳大师们授拳较为分散,被誉为“四大金刚”的拳师中,陈小旺定居澳大利亚,陈正雷工作在省体育局,朱天才在新加坡。近千的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营,缺乏品牌和商业化、规模化运作意识。太极拳拳师分散授拳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形成相应的凝聚力;同时,太极拳缺少权威认证,国际化发展受局限。尽管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但其自发性、随意性强,且相当一部分缺乏正规的引导和管理,缺少有权威性的陈氏太极拳协会或太极拳的认证机构,更缺少与其它太极拳门派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拳更快地国际化;再次应完善有效的商业模式。到现在为止,焦作市有关方面对温县陈家沟及太极文化的定位最高不过于旅游,还没有把太极文化作为系统的产业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当前的太极拳产业发展仍处于零散的自发性习拳阶段,没有发挥资源整合和商业开发的优势。要改变以上情况,必须完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

3.3 加强科学研究

太极拳理论研究依然比较薄弱。焦作市的太极拳理论亟需专家学者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高水平学者又大多居住在大城市,焦作市高校也没有相应的太极拳研究机构和太极拳学院来培养更多的太极拳理论与技术人才,太极拳爱好者群体大多是知识分子阶层和离退休城市居民,其远离太极拳实践土壤以及缺乏创新发展的理论显得苍白薄弱,难以适应太极拳向更高水平提升的需要。所以要加强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以适应产业的开发。

3.4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作为焦作市的优势资源,太极拳产业在市场开发略显不足。太极拳培训缺乏扩张力。焦作市太极拳技术培训大都真对焦作地域为主,同时培训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培训的对象范围较小, 培训人员的层次较低。都是小规模经营,缺乏正规的教学培训场所,有的甚至是收徒性的教学,不成气候,不成规模,难以对外扩大规模和影响;同时,太极拳用品开发落后。在太极拳用品与少林武术用品相比就落后许多,焦作本地几乎没有太极拳兵器厂, 产品多来自市外,太极拳器材没有一家专卖,都是体育艺术品的附带产品;再次,太极拳艺术表演较少。太极拳作为焦作市优势资源,但是太极拳表演开发较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太极表演的大都来自登封少林武校,而非太极拳的发源地焦作,可见焦作市在太极拳表演上的开发是多么的缺乏和落后,与太极拳的发源地极不相称。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焦作太极拳资源的开发。因此,要加大对太极拳产业市场的开发力度。

4结语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在焦作市文化资源中最具培养价值和发展潜力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正确认识太极拳资源的特性,了解焦作太极拳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优势,以及在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积极开发太极拳资源,实现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对促进焦作市文化产业实现新崛起、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太极拳产业的开发,归根到底是对太极拳所拥有的各类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利用。文章从资源经济学的视角,着重分析了太极拳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性,并指出焦作太极拳资源在产业开发上存在的优势,以及当前在太极拳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14:24式简化太极拳是假太极拳吗?

由此,我想到了简单易学的24式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是在1954年中国体委制定的“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的方针指导下,组织专家教授研究、简练而成,其明确保留太极传统风格,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锻炼全面均衡,重点动作有左右势对称练习,使练者收到全面锻炼的效果。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此套拳在国际上也广泛流传,日本就有一千万人在练。五十多年来,经久不衰,这是前辈李天骥、李经梧留下的宝贵拳种,我们非常珍惜,愿意一辈子发扬。正如程克锦老师说的,24式简化太极拳是老一辈武术家用心血创编的。既讲究形体规范,又追求精神传意,同时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推手散手比赛。已越来越为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正在悄悄成为中国武术又一大特色功夫。

太极拳注重的“内”,是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外”即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手、眼、身、法、步和技击法来体现。所谓“内练精神气,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24式简化太极拳亦不例外,也是这样体现的。武术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其运动量也各不尽同。运动量的大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人群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进行选择学习,无论是传统太极拳,还是24式简化太极拳均可达到健身强体效果。太极拳“拳打卧牛之地”的优点是不少体育运动项目所不能比的,24式简化太极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我在香港公园教拳十年之久,主要教授国家规定套路24式太极拳,各派竞赛套路等,和退休人员爱好者及长者一起交流太极拳,共同练习,使不少慢性病患者及退休人员。得到身心健康,其乐无穷,尤其2007年我带上述人员近百人参加香港政府举办的太极万人大汇演,当时全港共有两万多人参加。大多练的是24式太极拳,中国武术院派了九段高手门惠丰教授在台上带领大家共同汇演24式太极拳,并上了世界健力士“世界之最”,我们感到兴奋和光荣。

近年来,太极拳界个别拳师心太急,急于想当太极宗师,思想上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将少数习者恭维他为“太极宗师”的横幅相片放进个人著作上炫耀。在发表的文章里。将杨禹廷的递贴弟子,即其师兄弟,说成是“学拳怕麻烦之辈”。这样歪曲同门形象还嫌不够,为标榜自己、为推销自己的太极拳,竟施出王婆卖瓜的伎俩,不负责任地将太极拳任意划分为“心脑太极拳”和“肢体太极拳”两类,故意把太极拳运动弄得神秘化、复杂化。用文字游戏迷惑别人。其实心和脑是一回事,中医典籍上一直指心就是脑,而这位自称是杨禹廷“干儿子”的“太极宗师”却故弄玄虚。其实何必重叠用语?另外把“心脑太极拳”说成正确。而把杨澄甫前辈书上所指出的拳病全加在另一类太极拳上,更为阴险地贬低攻击国家编写的24式简化太极拳,将其归纳定性是“肢体太极拳”,是“假太极拳”,文章中进行抽象肯定,具体否定24式太极拳为“肢体太极拳”类,读者稍不注意,即上了他的圈套,手法真是拙劣。文章中口气不小,凡在公园的太极拳练习者,他都不屑一顾。在杨禹廷“干儿子”眼内,在公园练的是假太极拳,是不值一文的草根、票友!他在文章中自称,要学真的太极拳就得跟他学上二十年,说得很玄。说实在的,今年七十几岁的人能不能再活二十年,很难说,万一活不到,跟他学拳的学生怎么办?不上不下。夸海口,故弄玄虚对从学者负责吗?其实1976年才跟杨禹廷学太极拳的杨的“干儿子”既不是专业运动员,又不是科班出身,我肯定起初的他也是业余爱好者。练得也不太准确。理由是他练习至今仍有一些拳病,例如在武术杂志封面上的拳式照片“伏虎式”的上握拳拇指竖直,这是拳病。太极拳词典上及比赛扣分点上都规定,握拳拇指屈扣食指关节上。其在太极理论上,同样发生不应该发生的根本错误。文章中竟对太极拳重要的理论“九曲珠”(明明指人体九大关节)翻译错了二颗珠。把“颈椎”和“脊椎”,译成手和脚,真是误导后学不浅。稍有解剖知识的人都知道脚由十个小骨组成,即有20个小关节。稍有数学知识的人也不该写出手和脚是“九曲珠”中二颗珠的关节。为了扯大旗当虎皮,往脸上贴金,别出心裁地自说自画,将自己说成杨禹廷的“干儿子”,因心中发虚,竟搬出杨禹廷的孙子来做证人,真是荒唐。关于“干儿子”本属小事,但有意在大众媒体上用文字告诉世人,目的就不一样了,等于敲锣喊街,读者对其言之真实性有权提出质疑。我冒昧地问一句“杨禹廷干儿子”,今天杨禹廷弟子甚多,他们可承认你?记得清代文人李静山编撰的《增补都门杂咏》一段笑话:北京王麻子刀剪店写的广告诗:“刀店本姓王,两边更有万同汪;诸公拭目分明认,头上三横看莫慌。”北京的王麻子刀剪,是始于清代顺治年间的名牌产品,不仅锋利无比而且玲珑轻巧,外观精美,深受人们喜爱,非常畅销。于是乎别家刀剪店也打出麻子旗号如“万麻子”、“汪麻子”,不一而足。此诗出来后,万与汪两店执笠,很快又冒出“真王麻子”、“老王麻子”、“真真王老麻子”,万变不离“麻子”,但有一个共同点,招牌比“王麻子”大,万与汪二字也比王字更有气势。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神秘主义文化沉渣泛起、卷土重来,正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牟取利润;假大师的歪理邪说充斥于各种大众传媒以及公共场所,堂而皇之地挤占了大雅之堂;能使全民身心健康的24式简化太极拳却成了“肢体太极拳”、“假太极拳”,真是令人痛心!

上一篇:妇科自我鉴定范文简短下一篇:记一次谚语比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