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2024-04-11

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精选6篇)

篇1: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业务经营情况分析报告

*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在省联社、xx市办、银监局、县委、县政府及县监管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监管指导下,坚持以深化改革为中心,以组织资金、清收盘活为主线,以支持我县经济发展为己任,全力推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提高信贷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全县农村信用社业务运行平稳、改革工作不断深化、支农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收入不断增加,费用支出控制合理,经营效益逐步好转,各项

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业务经营情况

截止2006年6月末,我县业务经营主要呈以下特点:一是各项存款持续增长;二是贷款规模扩大,支农力度增强;三是不良贷款占比、余额继续下降;四是股金结构

不断优化。五是资本充率和资本净额保持稳定。

(一)存款变化情况分析

截止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为62351万元,比年初上升3335万元,同比下降843万元,增幅5.65%,占全县市场份为29.62%。省联社下达全年存款计划为7000万元,完成计划的47.64%。从存款结构上分析,低利率存款款余额为19328万元,比年初下降928万元,占各项存款比例为7.65%,降幅48%,同比下降2212万元,下降原因主要是营业部和后河信用社两家信社对公存款下降较多:一是营业部国库支付中心对公存款较年初下863万元;二是xx高速补偿款较初下降408万元;三是xx县第二人民医院集资款支取下降427万元;四是xx信用高速公路占地补偿款下降323万元。定期储蓄存款余额为43023万元,比年初上升4263万元,占各项存款比例为69%,同比上升1483万元,增幅11%,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信用社改革宣传力度加大,农户对信用社的信任度得到提高,使农户储蓄存款大幅上升;二是结合工资考核制度,目标层层分解,任务人人量化,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各个头上有指标,提高了员工揽储的积极性,使存款上升。从存款变化情况来看,6月末各项存款的特点:一是各项存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二是低利

率存款占比较小,定期存款占比大,存款成本较高。

(二)贷款变化情况分析

截止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2924万元,比年初上升3301万元,增幅6.65%,同比上升6142万元,占全县市场份额为45.43%。存贷比例为84.88%,剔除支农再贷款后存贷比例为74.45 %。正常贷款余额为25820万元,占各项贷款比例为48.79 %,比年初上升4376万元,增幅20.4%;不良贷款余额为27104万元,占各项贷款比例

为51.21%,比年初下降1075万元,降幅为3.81%。

从贷款投向上看,截止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为41254万元,比年初上升2921万元,占各项贷款的77.95%,增幅为7.08%,新增农业贷款占比88.4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39314万元,比年初上升2972万元,占各项贷款的74.28%;农业经济组织贷款余额为1940万元,比年初下降51万元,占各项贷款的3.67%,降幅为2.56%;农村工商业贷款余额为8141万元,比年初上升17万元,占比15.38%,增幅为0.93%;其它贷款余额为3529万元,比年初上升363万元,占比6.67%,增幅为11.46%。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县信用社贷款增加主要以农业贷款投放为主,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分析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2006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村信用社支农水平,充分发挥出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作用,增大了农业贷款投放量,上半年累计发放农业贷款9375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不良贷款下降绝对额

1、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27104万元,较年初下降1075万元,同比少下降6441万元,剔除专项票据置换因素,同比实际多下降126万元(去年6月份专项票据置换出不良贷款xxxx万元)。省联社下达全年计划为xxxx万元,完成计划的54.29%。其中:逾期贷款余额为151万元,较年初下降46万元,同比少下降39万元;双呆贷款余额为 26953万元,较上月下降286万元,较年初下降1029万元,同比少下降6402万元,剔除专项票据置换因素,实际多下降165万元(年6月份置换出不良贷款xxxx万元全部为双呆贷款)。随着不良贷款的清收同比加大,使得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主要是年初以来我们采取了形式不同的清收措施。主要有:一是实行清收盘活“一把手”负责制;二是实行清收盘活每日一报,五日一排名,每月一考核,增加清收工作的紧迫感;三是借足东风,彻底清收“三类人员”贷款;

四是继续施行联社领导包片,科室包社,加强对清收盘活工作的领导。

2、不良贷款下降百分点。全县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为51.21%,较年初下降5.58 个百分点,同比少下降5.71 个百分点。与2002年未不良贷款占比81.34%相比,下降了30.13个百分点,距票据兑付条件(不良贷款占比较2002年末下降50%)还相差

10.54百分点。

(四)备付金变化情况分析

截止6月末,全县信用社库存现金为2816万元;存放中央银行款为4878万元;存放同业款为3498元;上存省中心清算资金1965万元。以上四项资金合计为13157万元,占各项存款比例为21.10%。除去法定准备金6%以外,备付率为15.10%,可

用资金头寸为9416万元。从数字上分析,我县信用社不存在支付风险。

(五)股本金情况分析

截止2006年6月底,我社股本金总额14179万元,较2002年底增长10947万元。其中:资格股12928万元,占比为91.17%;投资股1251万元,占比8.83%。其中:自然人资格股12671万元,自然人投资股1249万元,自然人股持股总额占股本金总额的98.17%;企业法人资格股122万元,投资股2万元,法人持股总额占股本金总额的0.88%;信用社对联社入股135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0.95%。按银监部门的要求,投资股占股本总额的比例不低于30%,还相差21.17个百分点,投资股余额还需增加3003万元(股金余额为14179万元×30%-6月末投资股余额1251万元)。今年以来,我县信用社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投资股较年初增加1249万元,投资股的增加原因:一是将投资股计划层层分解落实;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优秀资格股转为投

资股,能进一步享受到信用社的优惠政策。

(六)资本充足率

6月末资本金充足率为10.73%,较2002年未的-11.04%增加21.77个百分点,较2004年9月未的-17.59%增加28.32个百分点,超出票据兑付条件资本金充足率达到4%高出6.73个百分点。影响资本充足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加权风险资产和资本净额,随着贷款和其它资产的增加,加权风险资产会随之增加,在资本净额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会有所下降,根据我县各项业务的发展,预计到2006年末,资本充足率

指标变动幅度不大,仍会保持在8%以上。

(七)资本净额

6月未,资本净额为6001万元,较2002年未的-5675万元增长11676万元,较2004

年9月未的-8737增长14738万元。

二、财务收支情况

截止6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255万元,同比增加626万元;各项支

出1625万元,同比增加283万元;全县19家信用社5家盈余,金额159万元;14家亏损,金额529万元;盈亏轧差后亏损370万元,同比减亏343万元,减亏幅度

48.1%。

(一)各项收入分析

上半年,全辖农村信用社共实现收入1255万元,同比多收626万元,增幅99.61%。

其中营业收入1202万元,同比多收621万元,增幅106.7%。

(1)利息收入。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实现利息收入(账面)7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1万元,增幅158.89%。其中农户贷款利息收入6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6万元,增幅153.51%;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利息收入1万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农村工商业贷款利息收入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万元,增幅1000%;其他贷款利息收入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5万元,增幅189.66。从利息收入各分项结构看,农户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的87.74%,农村工商业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的0.13%,农业经济组织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1.4%,其他贷款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10.73%,充分说明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得以贯彻落实,有力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实现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4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6万元,增幅48.75%。主要原因是存款增长,转存款增加。其中存放同业款项和其他利息收入1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万元;准备金存款利息收入4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万元;调剂资金利息收入1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1万元;专项央行票据利息收入80万元。

(3)手续费收入。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手续费收入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万元,手续费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主要是农信社的代收代付、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开展太少的原因。

(4)营业外收入。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营业外收入51万元,比上年

同期增加9万元,主要为县联社管理费收入。

(二)财务支出分析

上半年总支出1625万元,比上年同期多支出283万元,增幅21.09%。其中营业支

出1596万元,同比增支268万元,增幅20.18%。

⑴利息支出。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利息支出为58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0万元,主要是存款总量增加致使利息支出相应增加。其中:活期存款利息支出17万元,同比减少5万元,减幅23.45%,主要原因是活期存款下降(较年初下降2692万元);活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万元,增幅166.67%,增加主要原因为今年活期储蓄存款存折户改变结息办法,由原来的按年结息改为按季结息和储蓄存款余额的增加(较年初上升1760万元);定期储蓄存款利息支出为4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5万元,增幅19.08%,主要原因是定期存款

余额的增加(较年初增加4264万元)。

⑵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为3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万元,增幅35.54%,主要是支农再贷款利息支

出增加42万元,调剂资金利息支出增加45万元。

⑶手续费支出。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手续费支出为9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幅13.75%。主要是代办储蓄手续费支出增加95万元,原因是

混岗代办员基本工资的提高。

⑷营业费用。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营业费用为4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万元,增幅2.36%。其中增幅较大的费用为广告费,同比增支3万元,增幅

1000%,原因是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加大电视宣传,使广告费增加;上交

管理费同比增加12万元,增幅70.59%,原因是收入的增加。

⑸其他营业支出。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其他营业支出为56万元,较

去年同期减少14万元,增幅33.33%。主要为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

(三)利润分析

止6月底,全辖19个独立核算信用社(含营业部)中,有5个信用社实现盈余,比上年同期增加3个,盈余面为26.31%,同比上升16.32个百分点,盈余金额1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盈148万元,增幅1345%。有14个信用社经营亏损,比上年同期减少4个,亏损面73.68%,同比下降16.32个百分点,亏损金额52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95万元,减幅26.93%。盈亏轧差后亏损37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343

万元,减幅48.11%。

(四)完成省联社分配计划情况及较去年同期相比情况

1、考核利润。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帐面利润为-370万元,账面利润较去年同期(-713万元)减亏343万元,减幅48.11%。按省联社考核办法计算,实际利润为-270万元,较去年同期(-583万元)减亏213万元,减幅36.54%,完成在省联社分配考核利润计划(-410万元)134.15%。

2、费用率。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费用率为47.45%,较去年同期(94.38%)

下降46.93个百分点,完成省联社分配费用率计划(78.58%)的60.38%。

3、百元贷款收息率。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百元贷款收息率为1.52%,较去年同期(0.6%)增加0.92个百分点,增幅153.33%。完成省联社分配百元贷款

收息率计划(3.53%)的43.06%。

4、资产利润率。止2006年6月末,我县农村信用社资产利润率为-0.32%,较去年同期(-0.68%)下降0.36个百分点,减幅52.94%。完成省联社分配资产利润率计划

(-0.4%)的120%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清收盘活及处置不良贷款难度大。如:以前的乡镇企业盲目上项目,目

前已倒闭;农户贷款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形成不良贷款收回难度大。

(二)股权结构设置有待完善。虽然资本充足率从账面上测算已达到票据兑付的标准,但投资股比例明显偏低。目前全县农村信用社股金余额14179万元,其中投资

股1251万元,仅占股本金总额8.83%。

(三)不生息资产多,历史包袱沉重。我县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10186万元,各种财

务损失1920万元(其中:高息挂帐损失1156万元)。

(四)归并的城市信用社资产质量差。止6月末,归并城市信用社各项贷款10767

万元,不良贷款7913万元,收息率仅为0.11%,亏损额高达213万元。

四、下一步措施

(一)信贷管理方面

一是加大信贷管理制度的推行力度,规范操作,严防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xx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关于加强信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xx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试行)》、《xx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委员会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我县农村信用社实际,出台了《xx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了《xx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办法修改补充的通知》、《xx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第一责任人追究实施办法》、《xx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处罚细则》(试行),成立了贷管委,明确了职责及贷款逐级审批的额度和各种形式贷款所需资料等,要求各信用社贷款业务操作必须依规操作、照章办事,规范了贷款行为。同时加大到期贷款收回率的考核力度,有效防止不良贷款的前清后增的现象。

二是加强对新增贷款的管理。2004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对新发放贷款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建立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监控台账,逐笔进行监控。对漏报、不报者,按放款金额的5%进行处罚,实行一月一销账制度。二是落实新增不良贷款第一责任人追究制度,对新增贷款不能按期收回的第一责任人,除追究责任外,扣发其当月工资的60%,贷款逾期三个月停发责任人的全部工资,并离岗清收。2005年扣发第一责任人工资累计91人次,金额5.36万元,保全贷款835笔,金额3163万元;2006年1-5月份扣发第一责任人工资累计28人次,金额2.35万元,保全贷

款1319笔,金额2573万元,确保了新增贷款按期收回。

三是把好信贷管理责任关,从经营者与管理者自身入手预防道德风险。坚持新增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发放每笔贷款签订《信贷员放款责任书》,在贷款合同上由第一责任人签字,认真执行贷款审批小组全员签字和“一票否决”制度,本着“谁发放,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贷款责任跟踪考核,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新增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的执行,克服信贷管理中的责任不清,权、责分离问

题,确保了贷款的合规合法和按期收回。

(二)清收盘活方面:

一是加大内部清收力度。①实行清收盘活“一把手”负责制。联社已把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纳入信用社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任务要实行绩效挂钩。对清收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任务完成差的后三名信用社,对领导班子集体问责,戒免谈话。对连续三个月完不成清收盘活计划,且排名在后三名的信用社,要求领导班子集体辞职。②不断创新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方法和手段。在继续实行责任清收、依法清收、招标清收、党政协助清收不良贷款等诸多行之有效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良贷款拍卖、“打包”销售、优良资产置换等新的处置方法和手段。③加强对央行票据已置换不良贷款的管理。已置换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内不良贷款具有同等重要性,清收已置换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要求,各社必须高度重视已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④加强对质押、抵押贷款的清收工作,根据信用社情况采取重点突破,找出重点社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特别是因抵、质物不足或人为造成抵、质物损失的,使贷款形成不良的要逐笔落实责任人进行清收,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该移交司法机关的决不手软。⑤加强对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的领导,实行包社、包村、包户的三级承包责任制,即联社领导及相关科室包社、社主任包村、信贷员包户,组织好信贷人员对所有贷户逐户清收,每月最少上门催收两次以上,及时发送催款通知单,保全贷款时效。对当年超过诉讼时效的贷款,要严格追究信贷员和信用社主任的责任。⑥奖励清收:以现金形式盘活不良贷款,每盘活1万元奖励100元。换据形式盘活不良贷款,凡完成任务者,每1万元奖励50元,每超完任务1万元奖励100元(不含隐性不良贷

款)。

二是借足东风,彻底清收“三类人员”贷款。7月5日召开全县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xx县委办公室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实施方案》,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成立7个小组专职清收。(1)综合组。(2)清收国家公职人员、行政事业单位贷款工作组。(3)清收金融系统员工贷款和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工贷款工作组。(4)乡镇清收组(以各乡镇为单位组建)。以各乡镇乡镇长为组长,由各乡镇司法所、派出所、财政所、工商所、税务所、信用社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辖区内村组两级不良贷款和个体工商户、农户不良贷款的清收。(5)涉法组。负责已起诉未执行案件、逃废债企业(个人)

和涉嫌诈骗贷款的清收。(6)变现组。负责农信社抵债资产及时处理变现。(7)宣传组。负责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宣传工作,在全县营造大力清收的浓厚氛围。

(三)增收节支方面:

1、加大对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合理控制成本、费用。

2、把注意力放在风险相对较小、效益高的中小额贷款业务上,改善我县农村信用社的产品结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3、进一步增强核算观念,加大吸收低成本存款的力度,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减少非生息资产的占用,争取利润最大化。

篇2: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院领导:

自开学以来,学院食堂本着“服务师生、保本经营”的非盈利性原则,把学生从校外吸引到校内食堂用餐,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食堂在艰难的条件下,保证了学院食堂一日三餐的正常供应。现将201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分析报告如下: 1、3-7月份食堂收入部分:食堂IC卡充值收入83988元,现金收入63750元,教职工用餐收入180890元,客餐收入6830元,培训班用餐收入71020+兰培训元,共计收入396448元。2、3-7月份食堂支出部分:菜品及调料采购支出143350元;大米采购支出44850元;食用油采购支出36540元;煤炭燃油采购支出36900元;员工工资支出123050元,添臵物品及维修支出5300元;员工办证支出1200元;车辆汽油支出6000元;水电支出4000元;共计支出401190元,本收支差额为4742元。

3、下学期经营状况:截止6月底,学院在校学生约为700人,下学期在校老生预计不到400人;下半年培训班用餐还未确定;随着公职人员工资的增长,物价指数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肉类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些原材料较上半年上涨将近一半;伴随着物价上涨,人工工资也跟着大幅度提高,甚至出现招工难的情况;学生用餐人数相对较少,有些学生米饭浪费比较大

鉴于以上情况,为了保障食堂的正常运转,更好的服务学院师生,现申请免于缴纳相关管理费用。

妥否?请领导酌情考虑。

学院食堂

篇3: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2010年,餐饮业跌宕起伏,历经物价上涨、人员短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等考验。但在产业结构、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上有了全面提升,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期间餐饮业繁荣经济、服务民生、展现文化的历史使命。“十一五”期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从2006年的103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约21000亿元。

自2010年1月起,统计局调整了统计口径,将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调整为餐饮收入。2010年全国餐饮收入达17648亿元,增长18.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11.1%,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我国餐饮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餐饮消费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2010年底,中国烹饪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共同组织开展2010年度全国餐饮百强企业调查。统计分析显示,2010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营业额为1395.84亿元,比2009年度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长了11.69%,占2010年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为7.91%。2010年度我国餐饮百强企业直营店资产总额346.36亿元,直营店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直营店从业人员约28.74万人。

一、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占社会餐饮收入比重提高

在通胀的压力下,餐饮行业的经营成本上升明显,行业利润不断下降,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

1. 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明显放缓

“十一五”期间,餐饮百强营业额增速(与上年餐饮百强相比)除2009年外,呈现逐年减慢态势,平均增速为15.71%。在国内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作用下,2009年的餐饮百强营业额实现大幅增长,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10年在通胀的压力下,餐饮百强营业额虽然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放缓明显,略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水平。

2. 餐饮百强入围门槛平稳上升

2010年入围百强的门槛由2009年的2.95亿元提高到3.77亿元,增长了27.81%,增速不仅高于2009年的水平,也明显高于19.57%这一平均增幅,是“十一五”期间增速最高的一年。

3. 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

餐饮百强营业额占全社会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010年为餐饮收入)的比重,在2004年至2010年间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趋势。2004年到2007年,百强所占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年是一个谷底,从2009年开始,百强所占比重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百强占全社会餐饮收入的比重回复到“十五”期末的水平,略高于“十一五”期间百强占比的平均水平(平均值为7.43%),但仍低于“十一五”期间的峰值水平。

二、企业规模进—步提高,增幅及盈利能力分化明显

1. 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餐饮企业在资源整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差距逐渐拉大,百强餐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餐饮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已从2009年的26家增加到2010年的36家,有4家餐饮企业营业额超过50亿元。其中前10强餐饮企业营业额达到667.22亿元,比2009年前10强企业增长了5.3%,占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总营业额的47.8%。

2. 百强企业分布日益向成熟业态聚集,发展越来越理性

从经营业态来看,餐馆酒楼、快餐送餐以及火锅类企业依然是百强榜单中的主力军,占据了84个席位,与2009年度相比多了4个席位。前10强涵盖了除西餐外的所有业态,火锅类企业依然是前10强企业中的佼佼者,占据4个席位,紧随其后的是餐馆酒楼和快餐,但从前50强来看,餐馆酒楼类企业多于火锅类企业。快餐类企业虽然从前10强和前50强的席位数来看,不及火锅及餐馆酒楼类企业,但上榜企业的营业额总和高居榜首,占百强餐饮企业营业额的比重接近40%,比餐馆酒楼和火锅类企业的占比约高出了15个百分点。。

在经营模式上,餐饮企业越来越理性,从百强企业各业态的直营占比来看,相较于2009年,三大主流业态的直营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快餐送餐类企业直营占比提升幅度最大,餐馆酒楼和火锅业态次之。这充分说明,餐饮企业在扩张规模、增加门店数量、抢占市场的发展中,越来越注重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充分挖掘餐饮连锁化、集团化、标准化经营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做强品牌,如何做实企业,谋求长远利益和长期发展。

3. 百强区域分布逐渐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集聚圈

入围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的企业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逐步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餐饮集聚圈。京、津、沪、渝所在的华北、华东、西南区域成为餐饮消费最旺盛、餐饮业绩最好的区域,这些区域的上榜企业超过了80家,营业额约占百强企业营业总额的90%。其中以华东地区表现最为抢眼,在上榜企业数量、营业额总量和营业额增幅均排在各区域之首。

以北京为首的华北地区入围企业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3个席位,但营业额增幅相比2009年有所放缓。

西南地区上榜企业集中在重庆和四川,云贵藏无一家入围百强,而且营业额增幅也比2009年略所放缓。

中南地区上榜企业有13家,虽然企业数量和营业额总量不及华东、华北和西南,但营业额增幅相较2009年有了较大提高。

东北地区入围企业数量比2009年增加了1家,营业额增幅相较2009年有了较大的突破。

西北地区实现零的突破,终于有1家企业跻身百强之列,但规模总量上还有待提升。

从城市分布来看,尽管餐饮企业经营的地域界限在逐步模糊,企业的市场竞争范围往往横跨多个经济区域,涵盖大中小不同城市圈,但市场经济成熟、消费需求旺盛、餐饮特色明显、经济发达的区域依然是餐饮企业创业、餐饮品牌培育的首选之地,这也充分表明餐饮集聚圈是以直辖市为圆心向外辐射,进而形成的特定区域。

三、餐饮百强企业业绩综合表现

为全面研究餐饮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分析百强餐饮企业经营实力和业绩表现,更好地实现餐饮行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在现代服务业产值中的比重的目标,中国餐饮百强在提炼原有分析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各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餐饮行业自身的特点,将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金运营质量、经营增长水平、管理运营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考虑到餐饮行业连锁加盟的特点,为保证经营数据的科学客观,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运营能力和综合实力水平,在对百强餐饮企业分析时,我们将以企业直营门店经营数据为准。

1. 百强餐饮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偏弱

由于2010年CPI高涨,在通胀压力下,餐饮企业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餐饮企业无法通过提价方式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行业利润不断下降,营业利润率为27.41%,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5%。而且出现成本费用利润率的指标数值好于营业利润率的情况,说明餐饮企业在实行连锁化、集团化经营发展过程中,尽管达到了降低经营成本、分散风险的目标,但由于综合运营能力偏弱和外界抗干扰能力有限,使得营业利润率的整体表现不佳。

2. 百强餐饮企业资金运营使用效率高

由于餐饮消费结算一般都是现收现付,资金流动量不大而且速度快,平均收账周期很短,一般都采取现结的方式,存在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普遍来看,餐饮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百强餐饮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83.38次,远远高于餐饮业全行业绩效评价的优秀值。

3. 百强餐饮企业经营发展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后劲

在前述分析中,我们提到百强餐饮企业在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长上分化明显,但总体来看,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速都在良好值之上。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餐饮行业转型升级的提速,餐饮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依然有着持续增长的后劲和动力。

4. 百强餐饮企业主营业务优势明显,运营能力有所提高

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每平米劳效为9279.05元,略高于2009年的每平米劳效(9205.75元),比国家统计局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数据计算得出的全国餐饮业人均劳效水平(5251.21元)增加了76.7%。尽管百强餐饮企业中近40%的企业进行了多业态、跨区域的集团化经营,但餐饮的主营业务优势依然明显。从核心菜品来看,百强企业核心菜品对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超过30%,企业主打产品优势突出。

5. 百强餐饮企业人员效率有所提升,但人员流失率依然较高

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人均劳效为14.17万元,不仅高于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经济普查年鉴数据计算得出的全国餐饮业人均劳效水平(10.997万元),而且也高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经营数据得出的人均劳效水平(12.81万元)。这说明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人员效率和素质水平得到提升,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的人员培训费用平均为29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49.25%。

但是,餐饮行业的人员流失率依然很高。2010年百强餐饮企业的员工离职率为18.44%。从人力资源学的角度来看,理想化的员工离职率应该控制在5%~8%。餐饮行业由于工资水平基数和职业的社会评价度不高、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处于劣势等内在因素,高流失率一直是行业的特点之一,加之2010年随着物价上涨而催生的生活成本增加,使得餐饮行业流失率处于高位。

不过,百强餐饮企业人员效率的提升也使我们看到餐饮行业经营者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人力资源组合的趋势,“人海战术”逐渐被抛弃。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工成本,解决“用工荒”问题,如何挖掘有限人力资源的无限潜能成为经营者的新课题。

四、餐饮百强企业中各业态的业绩表现

1. 盈利及资金运营能力

快餐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强,不管是营业利润率还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不仅高居各业态之首,而且超过了餐饮业全行业绩效评价值的优秀值水平。在资金运营效率上,由于其业态经营模式和特点,使得应收账款的周转率非常高,换算成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0.82天,基本上实现了现结现付。

休闲餐饮是随着近几年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需求的改变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业态,2009年百强休闲餐饮企业的各项表现已表明该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今年休闲餐饮的营业利润率超过了餐馆酒楼和火锅,成为仅次于快餐的业态。从今年申报百强餐饮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快餐企业开始介入休闲餐饮,依托快餐与休闲餐饮的天然联系发展休闲快餐。

餐馆酒楼、西餐、宾馆餐饮作为传统的餐饮业态,经营发展模式相对成熟,虽然没有很鲜明的突破,但不管外界市场经济条件和竞争环境如何变化,连续几年来各项业绩表现始终保持稳定。

2. 经营增长能力

从经营增长能力来看,各业态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平均增长幅度都超过了20%,增长幅度均超过了全社会餐饮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排名前三的业态分别是快餐送餐、西餐、火锅,而从营业利润来看,快餐送餐、休闲餐饮以及餐馆酒楼表现突出。

快餐企业依然保持着行业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后劲的地位。作为新兴业态的休闲餐饮,虽然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表现一般,但营业利润增幅较大,已经将餐馆酒楼、火锅等传统强势业态甩在身后,大有赶超快餐之势。餐馆酒楼和宾馆餐饮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虽然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但从上榜的几家上市公司表现来看,传统餐饮业态在规模总量和影响力上依然占据着核心位置。

3. 管理运营能力

从运营效率来看,人均劳效最高的业态是宾馆餐饮,这与宾馆餐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有关。在其他社会餐饮业态中,餐馆酒楼的人均劳效最高,其次是快餐业态,休闲餐饮位列第三位。从每平米劳效来看,休闲餐饮超过快餐成为单位营业面积最赚钱的业态。

从人员管理来看,快餐送餐和餐馆酒楼的人员流失率最高,人员相对稳定的业态是休闲餐饮和西餐。

从管理效率来看,特别是在2010年CPI高涨,各项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如何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成为企业优化管理效率、占据有利竞争地位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百强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增长幅度指标发现,百强各业态餐饮企业在成本费用上增幅比较大。

宾馆餐饮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幅最大,西餐的营业费用增幅最大。在餐饮企业关心的各项指标中,西餐的原料成本和人工费用增幅最大,而火锅在这两项上增幅最小。宾馆餐饮的水电燃料费用增幅最大,但广告宣传费用和房租费用增幅最低,餐馆酒楼的广告宣传费用和房租费用最高。

综合各业态在在原料成本、人工费用、水电燃料费用、广宣费用以及房租费用等成本费用方面的控制能力和综合管理绩效,在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强弱方面,各业态的排序分别为:火锅、休闲餐饮、快餐送餐、宾馆餐饮、餐馆酒楼和西餐。

篇4: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一、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5.85万个。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范围,已由早期的单一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并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出现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农业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发展理念亟待提升。一是农民认知程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干部观念因循守旧。三是一些基层政府急躁冒进。

(二)融资瓶颈亟待突破。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前期资金持续注入。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由于信贷融资困难,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信贷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农业比较效益亟待提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由于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农民参与者少、规模小、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模式单一、收入少、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许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仅开展了农业生产的耕、种、植保、收获、养殖、防疫等农产品生产及服务,还很少有能力扩展到收购、仓储、加工、运销等农产品增值环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除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支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费用,耕、种、浇、管、收费用,雇佣劳动力支付工资外,还要支付土地租金,致使其利益空间狭小,增值收益空间不大,使他们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状态,严重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二是流转土地“非粮”比例日益加重。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部分土地流入方基于经济利益诱惑,驱使他们在流转到手的耕地上从事“非粮”活动,有的基层改变耕地的用途,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完全背离了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宗旨。

(四)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目前,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机制不完善。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组织者、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导致其发展、运行不够规范,制约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二是管理不规范;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虽然我省的土地流转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成员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由于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培养一批经营规模大、运作机制新、产业基础牢、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营管理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强化服务引导,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加大投入。要充分整合各部门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能源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二是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要求。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注册登记等,推动其成为独立的、稳定的承贷主体;三是建立县、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步伐,支持流转整合土地、山林、设施等资源。

(二)破解融资瓶颈,加大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制定支持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二是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探索开发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切实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联保贷款。采取由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进行小额信用贷款。

(三)加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鼓励保险机构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二是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在商业保险不愿介入的领域,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形成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通过各类保险制度稳定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政策。三是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篇5:酒店经营情况分析报告

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崭新的,时光飞逝,酒店已快进入开业后的第三个年头。随着南沙经济的不断发展,南沙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上升,人流量的不断增加,酒店的营业情况也随着南沙这片热土的持续升温而不断提高。经过一年的酒店工作,我来总结一下在酒店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

1、酒店营收情况分析:

酒店各部门的经营指标是:总营业额650万,其中餐饮部195万,盈亏指标-25万,客房部340万,盈利指标220万,康体部67万,盈利指标17万,其他收入50万,后勤管理费用为162万。总体盈亏目标是收支平衡。

截止11月30日,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提前一个月完成公司下达给我们的全年营业指标650万,完成盈亏平衡的目标,并且盈利约为40万元左右。但是根据酒店营收表可以看出,客房部和康体部超额完成既定的340万和67万的营业额指标和盈亏指标,但是由于年初2月餐厅由西餐向中餐转型等一些原因未能完成指标。

2、酒店内外部销售

2.1对外销售

对外销售的任务主要是由酒店营销部去完成,我们的客源主要分为商务客源、政府客源、中介客源、旅游团体、公司会议团体、滨海业主、上门散客七大类,营销部根据每种客源的不同进行拓展和维护。是酒店进入正式开业的第二年,在酒店行业中称为次新店,客源积累开始慢慢沉淀,出现一批相对比较稳定的商务客源、公司会议团体和旅游团体,从1月试营业开始,截止到今年年底,与我们酒店签约的商务公司并且已有入住房数的约160家公司;区政府各级单位和部门都与我们酒店签订了住房协议;国内五大中介(携程、艺龙、同程、号码百事通、12580)关于酒店的订房服务也全部开通,并且尝试与国外中介(雅高达)合作,拓展港澳、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客户;团体客源中德邦物流、uc、中国人寿、羊城之旅、广中旅、中青旅、职旅、禅之旅、万象国旅等都已把酒店作为长期定点合作单位,另外依靠越秀集团和南沙公司的影响力,集团各分公司、南沙公司兄弟单位、协作单位也成为酒店客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部分。

2.2对内销售

对内销售的任务主要是由酒店前台、康体前台和餐厅的楼面去完成,对内销售指的是酒店对客户接触的一线部门对于上门散客的一种销售方法,即前台面对上门散客怎样以诚挚的服务和较高的价格推荐我们酒店的房间,餐厅的楼面服务员面对上门的客人在点菜时怎样以客人的喜好、酒店的特色来推荐给客人合适的菜肴。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前台员工已熟练掌握推销房间的技巧,从高价格到低价格,从豪华房到普通标单,力争留住每一位上门无预定或者电话预定的客人;餐厅2月开始由西餐向中餐转型,餐厅服务员在餐饮部经理和厨房师傅的培训下,已熟练掌握中餐的基本工作流程,每位员工逐步进入中餐的工作环境中。

3、内部管理

3.1会议制度和培训制度逐步完善

酒店的会议制度是为了保证酒店管理的正常开展,使酒店的行政指令、管理理念及工作安排及时准确的传达,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所以会议的执行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正常运作。培训是酒店给予员工最好的福利,不但能够提高酒店员工员的工作效率,更加能够体现酒店的综合管理能力,所以在,酒店制定了每周三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例会制度,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沟通和解决一周内各部门出现的问题和需要协调的事项,并将领导的管理思路和下达的指示及时传达给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时间的特性安排每周部门员工的培训会议,培训会议除对员工进行培训,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将每周三酒店例会的内容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及时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和酒店运作上的信息。

3.2酒店员工的礼貌礼仪和仪容仪表

酒店员工的礼仪礼貌和仪容仪表是公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它既体现员工对工作的态度,也表现员工对客人的礼貌、尊敬,更加能反映员工是否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所以礼貌礼仪和仪容仪表是我在所有内部管理中最强调的一点,一个员工如果不懂得或者做不到酒店规定的礼貌礼仪和仪容仪表,无论他有多么高的学历,多么吃苦耐劳,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酒店人。在中,我根据每个部门的特点,制定出礼貌礼仪和仪容仪表的培训ppt,分别对各个部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和一线员工,根据每月的培训计划进行针对性的礼仪培训,现在酒店人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在工作期间都能够按公司要求整理好着装,主动与同事和客人打招呼。

3.3文件管理和酒店物资管理

今年年中,经过越秀集团组织的文档管理培训,我们深刻的意识到文件管理对一个酒店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在培训之后,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对文档管理的要求再结合我们酒店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每个部门根据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流程制定相应的文件夹,对文件夹进行编号,各部门基本几个文件夹必须制定,例如:每月班表、每月考勤、会议记录、培训记录、酒店通知、每月酒店损益表、固定资产盘点表、易耗品盘点表等。而关于酒店物资管理的固定资产盘点表和易耗品盘点表尤为重要,本是开业以来的第二年,酒店物品的补充、流失、报损、调拨的数量都非常多,很容易造成酒店资产的流失,所以针对物资管理实行每月盘点,责任到岗到人,这个举措起到了维护酒店资产的重要作用。

3.4人员配置和薪资制度逐步完善

人员是酒店营业的基础,对人员进行合理编制,调动起员工最大的能动性是酒店经营效率最大化的保证,经过1年多的探索和改革,行政部根据我们酒店的规模和特点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一套人事制度,我们酒店现有工作人员共71人,相比去年最多63人有所增加,增加的人数主要是由于去年pa是由清洁公司承包,今年由客房部管理,增加3人,员工饭堂与餐厅分离,由行政部管理,增加3名员工。在酒店营业额大幅增涨的同时,人数却增加较少,这得益于钟总的领导思路和行政部的人员编制的落实。在试行人事制度时,各部门负责人也能积极配合,例如,餐饮部经理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人手,将洗碗阿姨和地喱相结合;客房部在入住房间数比较多的时候,灵活调配pa人员上楼层打扫卫生;前台接待只有6人,根据每天工作的经验,安排人员上两头班,在较忙的时间段上班……这些措施都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为酒店的盈利做出来重要贡献。在酒店实现盈利的同时,行政部根据年初做的考核计划和提成计划对各部门的员工和管理层进行奖励,以奖金形式体现,这也大大激发了酒店员工和管理层的工作热情,让员工和管理层拥有主人翁的意识,时刻把酒店当成家一样,努力为酒店做出业绩。

3.5成本控制

酒店成本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人力成本、能耗成本、物料成本。人力成本的控制在“3.4人员配置和薪资制度逐步完善”已经提到;能耗成本在酒店经营中主要是以水、电、气三个方面为主,客房是酒店营业的主要支柱,水、电的用量也是最大的,控制好客房的水、电用量,是能耗成本控制的关键,所以在客房管理中,以制度形式规定员工不得开空调做房,查房时第一时间检查空调是否关闭,公共区域和员工洗手间不得开空调,如有客人特别要求外出时不得关闭房间空调,客房员工做房时可将空调调至26度,楼层灯光按时开启和关闭等。在易耗品成本控制方面,主力军客房部也做了表率,将纸杯垫换成胶杯垫,一次性拖鞋改成脚拖鞋,瓶装沐浴露和洗发水换成灌装产品,这一系列的改革帮助酒店半年时间内在易耗品成本控制方面节约超过5万元,这些都只是酒店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冰山一角。

3.6内部沟通与团结

内部沟通和团结主要是主管级以上人员在酒店的工作环境中形成的企业文化的表现,酒店内部的凝聚力直接影响到酒店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从第二季度开始,以季度为单位召开员工大会,在每次的员工大会中进行各部门负责人对上季度工作内容的汇报,员工生日会,优秀员工的评选,酒店安全培训等,在经过内部讨论和总结,在,酒店总结出我们特有的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全方位的服务;主动式的服务;让每个人(客人、同事等)感受到被关心、关爱。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客人利益永远第一;处理事情公正合理透明,尊重、关爱、培养员工,逼你成才;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勇于创新,追求效率、创造利润。我们会一直遵循这个服务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把的员工打造成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4、宾客满意度

宾客的满意度是客人对酒店的评价和认可程度,也是从另一方面展现酒店管理水平和对客服务的质量。酒店应客人需求,增加大功率的无线网络来增强网络信号,从8月开始配置了25台冰箱,餐厅提供西式早餐等等,这些都是酒店根据客户的需求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身的软件和硬件上的服务。中介订房中心的宾客满意度的分数也是公信力和影响力最大的,酒店在国内五大中介中的同程网上满意度是98%,艺龙95%,携程是4分(满分是5分),由于114号码百事通和12580的预定客户主要是以电话形式预定,所以其网站上没有客户满意度的调查。综上可以看出,在酒店开业不到2年的时间内,经过改革和创新,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是得到绝大多数客户的满意和认同的,这也是我们今后按照本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的理由和动力。

5、本酒店工作的不足之处

5.1营销部

5.1.1销售

本的营业指标从年初到7月的经营业绩来看,完成任务相当艰巨,因为我们酒店的营销模式一直是以关系营销为主,都是以经过公司领导、单位同事、附近业主和公司客户跟朋友或友好单位介绍过来的客源为主,并且淡旺季情况相当明显,旺季主要以旅行社客源为主,但是8月开始出现了转折点,由于祈福酒店停业,大部分商务客源转移到我们酒店,造成酒店经营业绩出现井喷现象,开房率从4成突然提高到8成左右。这个现象也折射出我们营销部的销售工作做的不够,营销能力较弱,在祈福酒店停业之前无法凭借个人能力将这些重要的商务客源挖掘过来。

5.1.2商场

由于商场的员工与销售部同事在同一个办公室,所以经常会与客人接触,但是商场人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欠缺,直接会造成客人对酒店的不良印象,影响酒店的形象。

5.1.3前厅

前厅部经过人员精简后包括经理、领班共6人,但是很多前厅接待流程和单据处理未能合理简化,很多单据的处理要员工加班才能够完成。前台的位置过于拥挤,单据摆放比积杂乱。对于客户投诉问题虽然有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技巧方面的沟通需要加强。对客服务和内部销售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标准化管理,新员工的礼貌礼仪和仪容仪表培训需加强。

5.2行政部

5.2.1行政、人事

行政和人事的工作是由行政部副经理谢朝晖和王斌负责,从开业至今,虽然他们在行政、人事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来进行改革,但是酒店内部的规章制度、培训制度、应急预案的实行考核和责任划分制度等方面还欠缺完善,人事政策、员工福利、薪资体系、提成方案等方面还需要根据酒店的营业情况进一步改进和健全。

5.2.2工程

酒店现有工程人员3人,每天24小时至少有一位电工在酒店内值班,在出现应急事件时保证有工程人员第一时间去解决和处理。酒店工程人员对小型维修基本都能解决,但是大型机器的保养和维修都需要物业工程的协助。工程部还欠缺一名合格的设备管理员,希望工程人员能够尽快熟悉酒店设施设备,在明年有人能够考核上岗,成为一名合格的设备管理员。其次,工程人员经常要在住客的房间维修,对客服务的礼貌礼节和仪容仪表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5.2.3保安

酒店现有保安员2名,都是夜晚值班,由于保安年龄就比较大,亲自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保安要提高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和报告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行政部经理在新的一年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其次,本夜晚抽查时多次发现保安夜晚睡觉的问题,并且给予警告和处罚,希望行政部加强培训,杜绝再次出现此类现象。本的安全生产工作也得到了公司和领导的表扬,未出现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希望酒店全体员工能够在今后始终保持这样的安全生产的警惕性。

5.2.4员工餐厅

经过年初的改革,员工餐厅与酒店对客餐厅分离出来,主要以粤菜为主,这既保证了餐厅的对客服务质量,也较好的控制了员工福食的成本,员工福食相比去年有了明显的改进,员工对工作餐的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5.3客房部(客房、pa)

5.3.1客房

客房服务员的做房质量在本得到了领导和客人的认可,但是客房领班和主管的领导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沟通问题上。其次,对客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抽查时经常发现服务员与客人遇到时不打招呼,见到其他部门同事不打招呼。再次,客房部的资产占酒店的80%,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固定资产和易耗品的盘点以及成本的控制直接影响到酒店的盈亏指标,所以在资产管理的制度上还要进一步健全和改进。

5.3.2pa

pa即负责公共区域卫生的服务员,并且在住房较多的情况下还担当客房服务员的角色。从8月开始,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要抽调pa人员去楼层打扫房间卫生,但其独立做房的质量还不能够与一般客房服务员相比,而且公共区域技术性工作,例如大堂大理石晶面处理,地面抛光等还不够专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

5.4餐饮部

5.4.1餐厅楼面

在经过年初餐厅由西餐向中餐转型,楼面的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也需要非常大的适应能力,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过人员的不稳定,有段时间流动性很大,并且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中出现不和谐现象,以厨房尤为突出,但是经过磨合和适应,现在基本能够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在成本控制方面,楼面对水果和饮料的损耗量非常大;在销售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没有积极提出促进餐厅营业额上升的创新销售思路。

5.4.2厨房

厨房在本的成本控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直保持毛利都在五成以上,出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多客户和领导的赞赏,但是厨房的考核指标没有与营业额挂钩,由于价格原因,导致很多旅行社团餐和小公司团体的流失,并且早餐的成本及毛利与正餐混在一起统计是不科学的,因为早餐是酒店的配套服务,在酒店行业中,房费中含早餐的价格赚钱不是目的,让客人对酒店的满意才是最重要的,一般四星级酒店早餐的毛利能够达到3成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5.5康体部

康体部在本负责了会议室、康体、游泳池、袋鼠俱乐部、八期隽城保洁等多项工作任务,由于员工的分散性,培训几乎没有开展过,虽然每个员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全酒店员工学习,但是康体部人员的基本素质,如礼貌礼仪、仪容仪表等是全酒店中最差的,在很多会议接待中有损酒店的形象,管理者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5.6财务部

财务部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服务,在监督上出现过一些问题,仓管员直接兼顾采购的职责,制定的每月询价制度没有一次执行到位,都是由行政部一个部门去询价,造成询价中的一些片面性;个别仓管人员上班时间离开仓库不汇报,也不带手机,严重影响酒店各部门的正常工作;在服务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上有所欠缺,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都没有从事过酒店行业,在处理酒店财务工作上欠缺经验,而且除了酒店的工作任务还要分担南沙公司的部分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和正确面对,制定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就能够越做约好。

篇6:经营分析情况的报告

上半年以来,各行部认真贯彻上级行的工作指导思想,狠抓落实,积极开拓,迎难而上,全行员工经过半年时间的共同努力,我行银行卡各项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呈现出了良好的经营势头。现将上半年银行卡业务经营情况分析如下: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发卡指标:截至6月30日,全市新增贷记有效卡X张,完成省行全年发卡计划任务数的X,发卡新增排名全省第X。

2、收益指标:截至6月30日,全市新增中间业务收益X万元,完成省行全年新增任务数X万元的X,新增排名全省第X。

3、资产质量:截至6月30日,全市银行卡不良率为X。不良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X;不良余额为X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X万元。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实现了双降的既定目标志,信用卡资产质量排名全省第X。

二、经营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行银行卡各项主要业务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银行卡发卡工作完成较好。上半年银行卡发卡新增X张,其中网点交叉营销和公司联动营销占新增数的X。这主要得益于各行部畅通了“网点交叉销售、公司代发薪、中高端客户配卡、学生族群配卡”四大发卡主渠道,为我行银行卡发卡找到了突破口,也为我行

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年发卡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中间业务收入增势平稳。上半年中间业务收入共计X万元,其中发卡分润共计X万元,约占上半年所有中间业务收入的X%。以上数据说明我行去年大力拓展优质客户已初显成效。

(三)信用卡不良抓降工作不容松懈。上半年,我行市本级信用卡资产质量呈现出了良好转变势头,但部分管辖支行信用卡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应引起相关支行的高度重视。相关支行应认真分析各自信用卡催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尽快尽早理清清收工作思路,制定出清收工作计划,明确清收工作重点,落实逾期贷款专人清收制度。同时加快对符合核销条件不良资产的核销进程。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1、努力构建良好用卡环境,最大限度激活上半年发售的零额度卡。为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发售零额度卡的激活率,卡中心将在下半年里举办一些刺激零额度卡激活的活动。如在特惠商户消费即享受特惠折扣等活动。以此指导辖内各行努力构建良好的用卡环境,进一步提升激活率,最大限度激活上半年发售的零额度卡。

2、配合发卡工作,做好中高端客户配卡及定点医院和药店POS机安装培训工作。为更好服务客户,努力实现为客户们提供我行高效、便捷、多角度、全方位增值金融服务目标,银行卡中心还将负责指导全辖做好本配卡工作,特别是中高端客户配卡工作。

3、进一步加强对辖内信用卡不良率较高管辖支行的催收指导工作。加强与各信用卡不良率较高管辖支行个金分管行长的沟通,取得

上一篇:诫子书原文和翻译下一篇:曾晓洁和他的投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