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2024-04-27

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精选7篇)

篇1: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全国6.4万个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于2月23日发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截至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

据悉,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年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部相关司局、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2个省份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其间,共抽查了48个县(市、区)的28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县乡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

督导报告发布了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主要内容。报告称,各省均在教育行政部门内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还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确立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经费投入方面,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比如,陕西省在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督导报告称,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各地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有效性。绝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相应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应用机制。

报告认为,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随着项目逐步实施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比如,陕西省所有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教学点能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等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74%,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88%。

“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报告同时指出,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高度关注。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了解不全面,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报告认为,各地应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篇2: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中学生冬季防火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

1. 让学生了解冬季传染病等相关知识,有效预防冬季传染病,

2. 让学生了解阳光神小冬季大风雨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3. 增强学生的冬季安全防范意识,保障自己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班会过程:

一、主题导入:

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寒冷,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这一节课我们举行一次冬季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让大家对怎样注意冬季安全佑个了解。

二、冬季传染病

冬季是人类的呼吸系统最经受考验的季节之一,因为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会产生很大的刺激。

学生回顾冬季传染病有哪些?怎样预防?

冬季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者口、鼻、眼睛及疱疹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水痘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冬季是上述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主要预防措施及自我保健方法如下:

1.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及时开窗通风,窗户开小一点,不要太大。。

3.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平衡,营养搭配。注意多饮水,多食新鲜的瓜果、蔬菜。

4.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早操、晨跑、散步、太极拳等,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

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6.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

7.疾病流行时,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

8.早发现、早治疗,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能自行服药。

9.勤俭指甲、勤换衣物。

三、冬季雨雪天的注意事项

在威海,冬季是大风、雨雪频发的季节,为了自身的审题健康,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起来发言

(3)师总结:

A上学、放学、课间操时,带好口罩,尽量不要张嘴说话。

B要带好小黄帽及冬季保暖的帽子,小黄帽一旦被风吹掉,要镇定,不要着急去捡帽子,要看好是否有车,安全再去捡帽子。

C下雪天,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上、放学路上靠右走,雪天路滑,注意小心行走,不要追逐打闹。

特别是东路队的同学,注意垃圾回收站附近的路车辆特别多,而且路很窄,下面就是施工地,特别陡峭,再加上下雪,地面可能很滑,你们尽可能不要走那条道,尽量绕道行。

D随时学生关注天气,携带清雪工具,由教师组织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清雪。 E不准到深湾水沟积水等处滑冰,下雪天,要穿防滑鞋。

四、预防冬季火灾

冬季气候干燥,是火灾多发的季节,怎么杨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任何同学不准携带火柴火机等火种进学校。

(2)不得带烟花爆竹等进校园,在校外,走亲访友时也要小心,远离这些危险物品。

(3)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4)、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5)、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6)、严禁在森里等地玩火。

(7)、人离开住处时,要将充电器、电脑等电源切。

(8)、做饭时,人补能离开,以免干锅引起火灾,出门时要关掉燃气阀。

五、宣读阳光神小冬季大风雨雪恶劣天气应急方案

阳光神小冬季大风雨雪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学校冬季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打造和谐校园,防范当前大风雨雪天气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应急领导及工作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丁莉莉

副组长:隋振波 于树家 姜艾华 郭萍

成 员:全体教师

(二)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天气预报或遭遇灾害天气,遵照上级指令,宣布进入应急期及有关指令。

2.根据雨雪冰冻天气的破坏程度,贯彻上级是否停课避灾,灾后复课等指令。

3.根据防雨雪冰冻天气应急预案,研究部署并组织学校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雨雪冰冻天气灾害情况等事宜。

5.随时掌握雨雪冰冻天气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决策。

6.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防寒、防冻、防病和治安工作,确保学校正常教学及生活秩序。

(三)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应急领导及工作小组职责

1.落实防雨雪冰冻天气及安全值班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防雨雪冰冻天气知识的宣传教育。

2.做好灾害预警预测,防范校园安全事故。

3.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管理工作。

4.遭遇一般性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后,做好道路清扫、防滑工作。

5.搞好学校贵重物资的保护,加强防寒、防冻、防病和治安工作。

6.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制定灾后重建措施。

二、应急措施

(一)遭遇雨雪冰冻天气灾害事件,领导小组立即按此预案展开工作。

(二)破坏性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小组成员讨论、研究、部署、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三)一旦发生其它突发事件,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四)安排专人负责,切实落实防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及安全值班制度,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五)及时开展灾情调查,及时如实逐报告灾情。

(六)对广大师生进行防风、防雨雪、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同时要教育学生不到结冰的池塘、水库边滑冰玩耍,防止破冰溺水事故的发生。

(七)认真做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防火工作是学校冬季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根据天气逐渐变冷、用电用火增加的特点,深入开展了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人员相对集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进行了消防隐患的排查,强化防火措施,并配齐配足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教育学生不要在野外生火、玩火,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八)学校要求在下雪后要及时组织人员清扫校内道路上的冰雪,防止师生摔伤。雪天住宿教师提前清扫一条小道,全体教师7:00前(校委会比此时间稍微提前)应以教师爱心志愿者的身份(如按时到校清雪,列入公益行为)到校组织清雪。有早自习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收尾清雪。三四五年级学生关注天气,携带清雪工具,由教师组织清雪。

(九)冬季气温下降,风雪等恶劣天气较多,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禁止学生租用无牌无证、农用车或超载车上学和放学,禁止接送学生车辆驶入学校路段。

未尽事宜,以紧急通知为准。

六、总结

篇3: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该业务从2011年4月起在四川巴中、眉山两地市试点推广, 设计“综合版”、“市场版”、“政务版”三种类别, 制作短信、彩信两种版本, 截至目前已为56万农户送上了贴心实用的免费“三农”信息服务, 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据悉, 在信息来源方面, 由当地政府牵头组建了“新农通”信息员队伍, 各级涉农单位、部门、每个乡镇均选派政治合格、写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信息员, 创新信息生产加工方式, 建立村、镇、县、市四级信息采集与互动体系, 有效破解了农村信息化“最初一公里”的难题。统计数据显示, 近三个月来发布的上百条“新农通”信息中, 有67%源于基层信息员, 由于他们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 对于当地农民的具体需求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准确的判断, 其采写的信息更能贴近群众的需求。

篇4: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校园防地震 安全知识

一、学校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避震知识。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做到震前不慌乱,震中有逃生路线,震后撤离有序。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用书包保护头部,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待时机,迅速撤离。

在操场或室外时,在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的情况下,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千万不可回到教室去。

在宿舍里时,要听从管理老师和值班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避免拥挤,注意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安照平时演练的要求,有秩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点。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室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二、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且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墙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三、地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暂,一般只有12秒左右。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2、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圭断璧,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篇5:各项目学习的平台名称及网址链接

地址:http://101.jiangxi2011.teacher.com.cn

2、新到岗班主任培训(项目代码102)

http://1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

3、新任转(兼)岗教师培训(薄弱紧缺学科)(项目代码103)http://103.jiangxi2011.teacher.com.cn

4、普通教师岗位强化培训(项目代码201)http://201.jiangxi2011.teacher.com.cn

5、职业中学教师岗位强化培训(项目代码202)http://2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

6、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项目代码301)http://301.jiangxi2011.teacher.com.cn

7、骨干教师提高培训(项目代码302)http://3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

8、骨干教师研修培训(项目代码303)http://303.jiangxi2011.teacher.com.cn

9、校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项目代码401)http://401.jiangxi2011.teacher.com.cn

10、校长岗位提高培训(项目代码402)http://4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

11、远程培训辅导教师培训(项目代码403)地址:http://403.jiangxi2011.teacher.com.cn

12、幼儿园园长岗位任职资格培训(项目代码501)http://501.jiangxi2011.teacher.com.cn

13、幼儿园园长岗位提高培训(项目代码502)http://5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

14、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项目代码503)http://503.jiangxi2011.teacher.com.cn

篇6: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学生、家长及教师登陆账号说明(家长用户已开通:用户名为学生的教育Id号加p,初始密码为该学生出生日期8位数。)

1.本系统通过北京市教育认证中心实现实名身份认证,学生、教师和家长登录使用北京市级教育应用的通用账号 密码(与北京数字学校、初中开放学习管理服务平台等其他市级应用一致)。

2.账号为学生教师的教育ID号。教育ID号为8位数字,是北京市学生教师的唯一身份标识,不会因升学转学等原因改变,请牢记。

3.家长用户:用户名为学生的教育Id号加p,初始密码为该学生出生日期8位数。

4.忘记教育ID号可通过以下方式找回:

(1)在CMIS云平台(cmis.bjedu.cn)中,班主任或学籍管理老师可导出本校学生的教育ID号。

(2)老师的教育ID号,可从本校的教职工管理平台(teacher.bjedu.cn)中导出本校教师的教育ID号。

(3)在本页面登录框下方的“找回教育ID”链接中,可自行填写信息找回。

5.忘记密码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密码重置:

(1)在“找回教育ID”的操作页面中,完成教育ID号找回操作之后,直接可进行重置密码。

(2)在本页面登录框下方的“重置密码”链接中,可自行填写信息找回。

6.此账号密码在北京市级信息系统中通用,登录不同系统均采用同一套账号密码,建议采用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妥善保存。

篇7: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一) 建设目标

即用3年时间, 基本建成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在不断完善省服务平台功能的基础上, 争取实现21个市 (州) 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联通, 并带动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

(二) 主要建设内容

省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云计算中心、在线服务、呼叫中心、共享数据资源中心, 以及实现平台网络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的相关机制, 促进与各类社会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 为全省服务平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信息渠道和基础环境。各窗口服务平台重点进行服务大厅、多媒体培训室、信息化体验室、检测实验室等服务场地改造和所需软硬件设备购置开展与省服务平台在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整合, 加强与社会服务资源的合作, 打造平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三) 主要服务功能

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检索、融资对接、创业辅导、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服务。通过“962555”热线免费接受中小企业的各类问题咨询。整合、吸纳社会服务资源, 根据中小企业共性和个性需求, 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力资源、信息化等特色服务。

(四) 建设投资

2011-2013年共建设项目32个, 包括1个省服务平台、21个市州综合性窗口服务平台和10个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 计划总投资18088万元, 其中:自筹5838万元, 地方政府配套4300万元, 其他7950万元。申请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补助7950万元。

(五) 预期效果

建成涵盖全省21个市州的综合性窗口服务平台和10家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与31个窗口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与200家机构共享服务资源;年组织开展的服务次数达5000项次以上;年受理在线和呼叫服务达4万次。窗口服务平台年开展服务对接活动350次, 年服务企业3.5万家次, 服务满意率90%以上。

二、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一) 项目建设进展良好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我们以省平台为统领, 以市 (州) 级中小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优势产业专业性服务平台为骨架的“纵横双向”的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已初步形成, 使更多的服务资源辐射全川。“一枢纽多窗口”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截至2013年9月, 已开工建设项目32个, 共实现投资额12926.7万元, 占总投资计划的71.5%, 其中已完成服务场地改造面积共36967.7平方米, 购买设施设备3630台套, 价值6953.95万元。已到位国家项目建设资金5000万元, 省级配套资金2820万元。在2011年、2012年项目已完成投资额平均比例分别为92.6%和77.3%, 2013年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 由于平台基础和开建时间等因素局限, 已完成投资额平均比例为20.9%。

(二) 加大资金支持, 落实项目配套

除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外, 我省建立了资金配套长期机制, 2011年、2012年、2013年我省分别安排1000万元、800万元和1020万元, 对当年新开工建设的平台网络项目支持。为增强平台发展后劲, 我省还以服务补助的形式对开工平台开展服务给予资金补助。在国家和省上资金支持的同时, 我们还要求综合性窗口平台所在市州进行地方配套, 2011年和2012年相关市州已落实配套资金近2000万元。

(三) 构建协同机制, 加快整合资源

省服务平台积极发挥顶层设计作用, 一是下发了“六统一”服务规范、“五公开”服务标准, 制定了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统一标识和统一名称规范。二是成立了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会, 联系积聚各类服务机构。三是拟定了《平台网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已与12家综合性平台和6个产业集群平台签订《联合服务协议》。四是组织实施《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小组工作方案》, 指导和统筹省级和窗口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环境建设, 指导服务平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建设。五是编制了《平台网络互联互通技术方案》, 为窗口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完成部分窗口平台服务门户统建工作, 部署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系统。六是启动共享数据中心项目, 搭建企业基础数据库、服务机构数据库、产品数据库。七是与窗口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服务协同, 共同举办“中小企业服务周”、“中小企业服务年”、“扶助小微专项行动”等活动, 为进一步完善有效的联通协同机制打下了基础。

目前我省正大力推进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的互联互通, 充分发挥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会、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服务协议等机制纽带的作用, 2011年、2012年度窗口平台已基本完成线上的互联互通, 同时全力推进2013年度窗口平台互联互通工作, 力争尽快实现全省平台网络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服务协同。

(四) 已开展的服务业绩

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工作要求, 省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联合相关服务机构共同开展各类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活动。截至2013年9月, 已带动各级各类服务资源1337家, 共开展各类活动1400余场次, 服务中小企业4万余家, 服务人数9万余人, 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三、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 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方面

1、总结交流经验, 加强政策指导。

我委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明确整体构架、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指导各地工作的推进。我委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推进平台网络建设相关工作, 分别召开了4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座谈会, 总结、交流平台建设经验, 研究部署下一步建设内容, 委领导还带队多次赴省平台和窗口平台指导和检查工作, 协调共性问题, 督促建设的顺利推进。

2、加强部门协调, 形成工作联动。

我委与省财政厅强化协作, 形成了以分管委 (厅) 领导牵头, 我委创业促进与服务体系处和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具体指导并推进实施的工作机制, 双方在政策指导、方案编制、专家评估、项目建设、资金申报、项目评审、资金分配、建设指导、监管激励等方面形成了工作合力。省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打造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 多个市州专门成立了由当地经信委主要领导牵头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与财政、国资、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紧密合作, 为平台建设的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和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3、搞好前期规划, 明确建设责任。

要求省服务平台和窗口服务平台坚持以规划统筹项目建设, 扎实做好中小企业服务需求调研和项目建设规划, 各平台已经制定了建设期内的细化建设方案, 明确了实施步骤、预期效果、保障措施、资源整合等内容, 做到以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以规划引导平台网络建设的发展, 以规划推动项目实施的目的。

4、强化制度建设, 实施规范管理。

在我委与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下, 出台了4项平台网络建设标准规范 (即制定“六统一、五公开”服务规范、组建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技术工作小组、发布《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共享数据指标标准》、公布《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统一标识和统一名称规范》) , 项目建设单位与所在地主管部门全部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从制度上保证建设规划的落实。

5、优化资金核拨, 督促项目建设。

一是采用“因素法”核拨项目资金。会同省财政厅下发项目申报指南, 经过市州初审、处室初审和专家组评审答辩等程序, 采用“因素法”进行资金分配, 即在项目评审中, 按“基本项”和“加分项”进行指标细化、量化和权重设置, 根据专家打分情况进行计算, 结果作为分配资金的标准;二是采取“分期下拨”方式督促项目推进。会同省财政厅要求各地经信委和财政局根据平台项目建设进度, 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分期拨付资金, 项目建设未达到阶段建设目标的暂停拨付下一阶段资金, 在项目建成验收后拨付最后一笔资金, 督促项目建设如期推进。

6、实施绩效考核,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对服务机构特别是平台网络的绩效考核机制, 启用“四川省服务机构测评管理系统”, 形成对包括省平台、窗口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实时考评体系, 可实现对平台线上和线下服务的追踪和考察, 能较全面地反映全省服务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将对运作规范、管理有序、服务成效突出的服务平台给予适当激励, 带动平台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对达不到建设要求的撤销项目并收回支持资金。同时, 我委还将会同省财政厅不定时对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督查, 保证项目建设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组织带动服务资源方面

1、组建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会, 集聚服务资源。

成立四川省中小企业服务促进会, 已发展在各个行业影响力大、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机构会员120余家, 使促进会成为省级服务资源整合的有力抓手。同时, 开展省级重点服务机构认定工作, 第一批次293家在信息咨询、管理培训、财务融资等方面服务业绩突出、基础扎实的机构通过审定, 为下一步推行“订单式”服务模式打下坚实基础。

2、省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签订联合服务协议, 形成优势互补。

为进一步加强省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的协作, 为实现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省服务平台已与18家窗口签订《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联合服务协议》, 从模式和机制上整合省市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服务合力。

3、通过服务机构测评管理系统, 加强绩效考核。

要求服务平台和机构在服务活动发生的三个工作日内在“四川省服务机构测评管理系统”动态填报服务开展和受理情况, 并跟踪落实服务结果和成效。依托系统实时报送, 可实现对平台网络线上服务的追踪, 较全面地反映平台网络项目的服务能力。同时, 还能按地区、按类别、按时间对全省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时汇总和分析, 为全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4、建立服务激励机制, 提升服务积极性。

根据服务机构的服务绩效, 优先支持绩效突出的服务机构充分享受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 择优选择服务机构进驻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大楼, 选择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全省专家服务团, 适时推出对优秀机构和平台的宣传和推广服务, 帮助机构开拓服务市场, 提高服务积极性。在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评选中, 将符合条件的平台网络建设单位纳入, 并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打造服务标杆, 扩大服务平台网络的整体影响。

(三) 提升平台服务功能方面

1、树立“边建设、边服务”的理念。

要求所有平台在建设中开展服务, 在服务中完善建设。重视服务场地改造、服务软硬件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 全力加速项目建设的进度, 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充分利用现有服务条件, 结合今年我省开展的“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 积极组织服务活动, 探索总结集聚服务资源的模式、服务企业的方式和协同服务的机制, 有效提升平台的服务功能。另外, 积极推广开展中小企业“订单式”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满足中小特别是小微企业多样化服务需求。

2、指导综合性窗口平台延展和细化服务。

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 (州) 级公共窗口, 要求综合性窗口服务平台在提供共性服务、开发新服务新模式的同时, 将传统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管理咨询、融资担保、权益保护、创业辅导、人员培训等共性服务与本地区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将服务方向和内容与主导优势产业有效对接, 延展和细化服务内容, 将传统服务做出新方式、新特色、新亮点。

3、引导产业集群窗口平台深挖专业服务潜力。

针对产业集群窗口平台各自涉及的专业领域, 要求其在发挥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标准查询方面优势和能力的基础上, 一方面参照平台网络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全省增加服务点位, 扩大服务半径, 将服务触角更深更广地向省内相关优势产业集群延伸;另一方面加大与所在地综合性窗口平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 善于找到专业技术服务与共性服务的结合点, 提升服务能力。

4、全力构建平台可持续发展模式。

上一篇:寄情于书永不孤独中学生演讲稿下一篇:感想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