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2024-05-11

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精选7篇)

篇1: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时间:2008-01-14 17:05:30 来源: 经理人 作者:经理人

如何巧妙的与记者沟通,如何策划和撰写高质量的新闻通稿与软文,是所有公关经理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与记者沟通时,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什么信息可以模糊,什么信息必须精确;以及沟通的方式、语言火候 如何巧妙的与记者沟通,如何策划和撰写高质量的新闻通稿与软文,是所有公关经理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与记者沟通时,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什么信息可以模糊,什么信息必须精确;以及沟通的方式、语言火候的把握等等,都显得格外重要。

公关经理,是在怎样的一个心情和氛围下的呢?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八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公关经理,美其名曰:坐在火坑上的职位?公关经理,经常与记者打交道,记者,人精也。试问,即使你的媒体关系最好,你能够交尽所有的记者吗?人在江湖,君子与小人同在。冷不丁的出你的负面,接下来就有你好受的了,老板质问你,为什么会这样?你呢,有气还不能够发,对写负面的记者还得笑容以对,请求他高抬贵笔;除此之外,你必须四处求情,请网站、平面媒体不要转载。

公关经理必须具备农夫精耕细作的特点。比如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不仅仅是场地布置、记者邀请和新闻通稿的准备和刊发,我认为衡量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细节上是否到位。比如记者的吃、住、行等每个环节是否都安排稳妥?事前与记者沟通是否到位?其次,不仅耕耘,更注重收获,对结果的跟踪十分重要。

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这是一个公共关系盛行的时代。现在,在许多企业,都设有公共关系部,甚至设有主管公关和企划的副总裁职位。但是,优秀的公关经理人却十分稀缺。在这样一个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行业,那么,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公关经理,如何炼成呢?

规则一:具备空杯和归零心态

公关经理,被誉为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守夜人,其角色决定了他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他是企业信息的制造者,传递者和最终发布者,是企业的一扇窗口。与其他的部门经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于,公关经理所涉及的面几乎是整个企业以及与企业相关的所有方方面面。产品、品牌、企业形象、消费者、经销商、股东、媒体、内部员工、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这些都成为公关经理每天都必须面对的对象。由于涉及沟通面太广,必然对公关经理本身素质的要求较高。与此同时,公关经理比同级别的部门经理付出精力更多,协调成本更高。

第二,公共关系作为边缘学科,要求对经济、管理、广告、心理、市场营销、新闻、营销策划、商务谈判、现代汉语等学科都有所涉猎和掌握。因此,公关这个职业,要求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素养,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历炼。公共关系经理,必须是一个杂家,要求视野开阔,知识面广。

第三,公关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公关经理人具备归零的心态。很多公关经理,会有“江郎才尽”之感,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更新,在工作过程中会有透支的感觉。许多公关经理,老凭经验和直觉办事,觉得上次成功了,下次便可以依葫芦画瓢,事实上,更需要公关经理人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升华,摈弃江湖心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公关经理,必须具备空杯心理,时刻将自己调整到归零状态,多看书,多思考,多动笔,不要让自己的头脑和思维生锈。

规则二:炼就灵敏的新闻嗅觉和市场洞察力

公关经理,从事的是信息的制造、处理、过滤和发布等工作,因此,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些社会热点可以为我所用,哪些国家政策可以借力,哪些行业趋势可以跟进等。对外界特别是媒介信息的敏感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关经理的水平与工作业绩。

比如前几年奥克斯空调利用产品免检这一国家政策,策划出了“平价是爹,免检是娘”的公关事件,利用行业的价格战策划出空调行业价格白皮书等事件,较大的提升了其在空调行业和社会各界的知名度。而去年蒙牛利用载人神州五号飞船进入太空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事件行销,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个优秀的公关经理,绝对不允许自己被企业公共关系部门琐碎繁杂的事物所淹没.他的大部分精力应该是,多和外界接触,包括记者、经销商、供应商、咨询专家等;应该多跑市场,特别是重点区域市场;多听听导购员、业务员、区域经理、经销商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新闻宣传策略。始终牢记着,公关最终是为销售和市场服务的,脱离了市场,就是掩耳盗玲,盲目乐观。

规则三:对所在行业、市场及产品特征的准确把握

一个优秀的公关经理,应该是该行业和市场的专家,对企业产品的特性的把握比较准确。笔者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家电企业负责PR,我首先要求我的团队成为该行业的专家。对产品的技术特点和核心卖点娴熟于心。笔者认为,决定公关传播的质量优劣的是核心信息的提炼是否到位。而核心信息的提炼,只有站在行业、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方可真正将新闻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具备一定的传播价值。特别是现在的公关软文,虽然其价格没有硬性广告那么昂贵,但在全国各区域市场的投入,也代价不菲。因此,在如何提炼产品的核心卖点,如何将技术性质较强的产品软文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受众阅读,成为摆在公关经理面前的重要课题。

规则四,良好的口才与过硬的文字综合能力,是优秀公关经理人的基本功

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如何巧妙的与记者沟通,如何策划和撰写高质量的新闻通稿与软文,是所有公关经理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与记者沟通时,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不能说;什么信息可以模糊,什么信息必须精确;以及沟通的方式、语言火候的把握等等,都显得格外重要。所谓公关无小事,一个数据或者一个消息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重大的震荡,这些事情曾经在许多企业里屡屡发生。另外,过硬的文字综合能力,是一个公关经理人必备的条件。企业新闻通稿、营销案例、内部通讯等各种题材的撰写,公关经理都必须熟练掌握。当然,公共关系不等同于新闻宣传,但它已经涵盖新闻传播这一块,除了新闻传播,还有事件行销和产品营销公关等。

规则五:具备教练型的管理素质和水平。

如何铸造一个优秀的公共关系团队,是考验公关经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优秀的公关团队,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拥有一个很和谐宽松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关经理,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良好的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机制,对于智力密集型的公关从业人员来说,十分重要。为何说要做教练型的公关经理呢?这是因为,公关是一个脑力和知识透支特别快的职业。提升公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准,成为公关经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况且,从事公关的大多数属于文人类别,有较强的个性,比较自尊和敏感。公关经理,无论是在专业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应该具备较强的能力,才能驾驭好这样一个团队,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

规则六: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

公关经理,是在怎样的一个心情和氛围下的呢?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八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公关经理,美其名曰:坐在火坑上的职位?公关经理,经常与记者打交道,记者,人精也。试问,即使你的媒体关系最好,你能够交尽所有的记者吗?人在江湖,君子与小人同在。冷不丁的出你的负面,接下来就有你好受的了,老板质问你,为什么会这样?你呢,有气还不能够发,对写负面的记者还得笑容以对,请求他高抬贵笔;除此之外,你必须四处求情,请网站、平面媒体不要转载。

其次,业绩不能量化的尴尬与苦恼。公关经理,需要看太多人的脸色,老板、销售部门、媒体等等。这些还不算什么,更为要命的是,公关经理的业绩,无法用客观的数据来衡量。没有负面新闻,企业外界环境和谐,似乎是应该的;一旦出现负面新闻,公关经理便成为众矢之敌啊!

第三,不可能有属于你自己的时间。公关这个职位,决定了公关经理有许多的应酬和交际。手机必须24小时候命,因此,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公关经理们,需要有厚脸皮,好身体,极强的忍耐性和奉献精神。

规则七:要具备很强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

公关的本质在于沟通。这个可以从公关的定义上体现,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具有团体性、公开性的,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群体或个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作为企业的公共关系,它与股东、投资者、内部员工、消费者、经销商、合作伙伴、供应商、政府、行业组织、媒体等构成了一对多的多元关系。公关经理,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们打交道,只是可能在每个对象上所花时间和精力有所侧重。因此,一个优秀的公关经理,应该将自己工作时间的70%用在沟通上,不仅如此,还要求公关经理对所沟通的内容和目标在思路上有清晰的认定。沟通创造价值,用在公关经理人身上,我想再恰当不过了。

除了沟通能力外,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重大公关事件和活动的策划固然能够体现公关经理的水平,但如何将策划方案变成现实,需要的是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特别是横向协调和沟通能力(与企业内部市场部、销售部、市场研究等部门的沟通),是公共关系能否真正在企业发挥作用(对市场和销售起作用)的关键。

规则八;农夫+诗人的气质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公关经理应该具备农夫+诗人的气质。何出此言呢?这是因为,首先,公共关系注重细节,可以说是细节成就良好的公共关系。因此,公关经理必须具备农夫精耕细作的特点。比如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不仅仅是场地布置、记者邀请和新闻通稿的准备和刊发,我认为衡量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细节上是否到位。比如记者的吃、住、行等每个环节是否都安排稳妥?事前与记者沟通是否到位?其次,不仅耕耘,更注重收获,对结果的跟踪十分重要。作为农夫,在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下一年取得更好的收成,因此,不但总结和反思,分析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十分重要。同样,一场公关活动或者一场新闻发布会,其最终结果是看新闻发布的效果,那么是否看刊发频次的多少就行了?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每次新闻发布会的效果评估,不仅应该看频次,还需看新闻发布的质量,这可以从标题、版面位置、篇幅大小、有无配发评论、有无配图、刊发时间的及时性,被转载的次数等多个方面来考核。

除了应具备农夫精耕细作和善于总结的特征外,公关经理还需要诗人的灵气和悟性。公关策划是体现公关经理人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天马行空”和“无中生有”是公关策划的主要特点。可以想象,一个没有才情的公关经理,充剂量也只能将常规的公关传播做好,而真正出彩的事件策划就很难出现。

规则九:具备战略的眼光和高度

优秀的公关经理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战略思考型的管理者,而非具体事物纯粹执行者。我遇到很多公关经理,经常说,企业的公共关系事务很琐碎和繁杂。的确,在现在很多企业里面,公关只是营销部门的附庸;公关经理人,也仅仅是一个策略的执行者,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他们所从事的都是战术性质的事情。在国内企业的公关经理,大部分都陷入繁杂的事物性工作中而不能自拔,媒体接待,政府公关如此等等,这些占去了公关经理80%的时间。因此,许多公关经理,老守着产品、技术等题材转悠,企业传播没有深度和高度,更谈不上前瞻性。

而优秀的公关经理应该抽出时间来进行战略性思考,比如品牌长期规划,、产品的买点分析和提炼,营销政策的制定,广告公司提案,促销策略的制定等,作为公关经理人,都要去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度做深度的战略性思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关的作用,体现公关的价值所在。

规则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公关经理,是一个很敏感的位置,虽然职位不高,但上可通天(老板)。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使得公关经理对企业的情况比常人要了解多一些,有些还涉及到企业的机密。因此,良好的职业操守,对于公关经理来说,十分重要,这也是考核一个公关经理是否合格乃至优秀的天条。优秀的公关经理人,知道如何把握分寸,对企业保持忠诚,即使离开,也应该遵循一个经理人的职业操守,这很重要。

【危机管理必须做的“五种假设”】①假设问题要比表相更糟糕;②假设世界上并无秘密,人们最终会知道一切真相;③假设你和公司对危机的处理将被别人以最敌对的态度描述出来;④假设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有关的人和事会产生变化,必须有人付出代价;⑤假设你的组织将因经历了考验而变得更强壮。——德鲁克

篇2: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2、负责策划和制定企业的公关活动,提高企业的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力;

3、负责指导各分公司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友好关系,提高其公关能力;

篇3:本期话题优秀公关人是如何炼成的

对于高速增长中的公共关系行业而言, 没有什么比人才更紧缺的了。2007年11月, 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召开的“首届中国公共关系人才战略论坛暨人才咨询会”上, 一方面, 专家指出高校在公关人才教育上的缺失, 公关专业公司感叹合格的公关人才难求;另一方面, 数百大学生热挤招聘咨询会, 寻找进入公关职场的通道。从这个层面, 中国公关行业并不缺人, 而是缺人才, 尤其缺少优秀的专业人才。

为此, 《国际公关》杂志和中国公关网邀请了三位在公关人才成长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切身体会的资深人士, 就如何成为优秀公关人这一话题, 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者相信, 无论是即将进入公关行业的在校大学生, 还是初涉职场的公关新手, 抑或是“半途出家”转入公关行业的人士, 都能从这几位嘉宾的高见宏论和散言琐语中, 得到一些职场“修炼”的启示。

《国际公关》:感谢三位嘉宾莅临现场, 本期的话题是如何快速地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关人才。首先请各位嘉宾谈谈对于优秀公关人才的理解, 一个优秀的公关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刘希平:一个优秀的公关人才, 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特质。在专业技能方面, 由于这个行业要接触不同类型的客户, 所以首先强调的是沟通能力。具体来说, 良好的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 听到客户真正的需求, 听到实质, 即语言背后的含义。其次, 创意或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最后一项重要的能力则是懂得关系的管理和维护, 包括客户、媒体, 还有第三方等的管理和维护。

而在个人特质方面, 在公关这个高压行业, 如何排解个人压力尤为重要。我曾在台湾担任一位立法委员的竞选总干事, 这位立法委员每天的行程都排得很满。所以, 通常她一到办公室我们就会找她谈公事, 可是她总是先和我们谈论又买了什么行头的包, 或者秀一秀新皮鞋, 然后再开始谈公事。这是她缓解压力的方式。

此外, 一个公关人还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公关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 薪水涨幅诱人, 但缺乏有经验的人才, 非常适合喜欢新事物的年轻人。以万博宣伟为例, 我们公司的平均年龄差不多26/27岁左右, 是相当年轻的一个团队。最后, 我觉得公关这个行业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要看这个人是否乐于与人沟通, 性格是否比较外向。

焦长英:我们将优秀的公关人才的素质概括为五力, 即沟通力、表现力、方案力、执行力与交易力。首先, 在项目规划、实施的各个环节, 要沟通了解客户的需要, 及时地调整方案。方案力, 考验的是公关人员的思考和创意的能力, 因为客户的需求每一次都是独特的, 甚至有些领域是非常陌生的, 很多不是可以用原有经验就能应对的, 这也是这个行业最大的挑战之处。而表现力, 要能清晰准确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不断训练自己成为很好的演说家。此外, 执行力就是对于细节的一丝不苟的追求, 公共行业常常会发生“因小失大”的事情, 一句错误的话, 可能会使企业形象受损, 排错一个嘉宾座次, 甚至导致某种关系的失调。最后则是交易力, 具备前四个能力的选手有一批, 但是拥有交易力的就较少, 公关公司也从属于商业, 如果无法获得合理的商业回报, 就不可能留住那些专业化的公关人才, 也就无法持续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熊剑:我想补充强调两点, 首先一个公关人需要饱满和坚定的激情。如果一个人用70%的爱好克服30%的痛苦, 在这个行业是会长久地发展的。如果仅仅因为这个行业很有前途, 薪水增长得快, 而去克服70%的痛苦, 则是没法成长下去的, 因为竞争力和激情都在下降, 会不断质疑自己要不要坚持。所以我们招聘的门槛并不高, 更看重个人的性格和潜力, 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不适合做公关, 那么很难去教, 而能力的不足可以去培养。其次, 我们经常也会问应聘者, 放学之后你是先做作业再玩, 还是先玩再做作业此类细节的问题, 因为公关也是一个充满细节的行业, 用“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形容不足为过, 时常某一个细微面可能就是我们工作的突破点, 所以谨慎与细节也是关于个人能力的一个要求。

《国际公关》:招聘大学生的时候, 是否会格外看重专业背景, 如何通过面试等考核环节判断一个员工?

熊剑:公关行业目前还不能完全靠战略储备人才, 有相关客户时才会招相关背景的人才, 所以专业背景一定是被考虑的要素, 尤其医药、汽车等相对专业的技术领域,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要素, 我们还会有一系列包括撰稿能力、语言能力等的素质测试。其次, 公关也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行业, 既可以包容一个文采特别好, 能够沉下来做研究的员工, 也可以包容一个文采相对较差, 但是方案能力较好, 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员工, 所以如果说长板就是一个人的素质, 而短板则是一个人的专业背景与能力, 我们既看长板, 也看短板, 短板不能太短, 长板则要一定长出来。

焦长英: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时候, 我们通常从四个方面去挑选学生:较好的沟通能力、较好的中文写作能力、英语的表达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我们会以书面方式考核他们中、英文水平, 很少从简历上判断这个人的水平, 通常收到简历都会通知他参加笔试。而沟通与应变的能力则通过面试, 比如模拟创业、辩论、根据照片编故事等发散的题目。此外, 我们还会测试个人性格, 看看性格上是否适合做公关, 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 性格上太封闭就不适合。然后开始实习生计划, 安排他们参加项目组的工作, 两、三个月之后就能判断这个新人是否是公关苗子。

刘希平:我们通常会有一些笔试, 但是笔试的成绩不能真正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和这个岗位, 更重要的是这之后的实习环节。我曾经遇到一些非常聪明的小孩, 个人特质也不错, 但是缺乏团队精神, 这些与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就不合拍。很多人实习的时候会应付了事, 而有些人则看得出来非常用心, 所以我们会在实习阶段观察他们是否适合我们这个行业和我们公司。

《国际公关》: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对于一个将未来交给公司的员工, 公关公司又会如何带领他们成长, 会有系统、制度化的知识培训体系和评估系统吗?

焦长英:一个人的成长, 除了公司是否有较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比如是否有师傅带领之外, 更多的还是个人是否有主动学习的心态。从公司的角度, 会通过一些方法, 比如学生进入公司会安排一些培训, 诸如:怎样做客户代表、媒介代表, 讲述公关的内容与公司的历史等等;还会安排进一个项目组, 固定一个师傅带;今年智扬还专门成立了SOP小组, 用以规范工作流程, 强化知识体系;我们还有自己的专业节, 叫I-DAY, 在其间会分享成功的案例, 促进人员的专业成长, 还会外请一些公关专家或学者作点评, 请一些同行分享他们的方法论;此外, 公司还会挑选一些种子选手,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基础上, 去涉足别的部门提案过程, 包括资料收集、整理撰写方案, 到最后分析方案成败的原因等, 为公司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各个公司都立足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 因为这个行业, 仅仅靠空降不太现实, 从内部发掘人才更为合适。

刘希平:对新加入公司的员工, 我们针对不同的层次和岗位会有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一个新手, 我们会做一些基本的培训, 例如怎么写稿子, 如何使用传播辅助工具, 等他能胜任这些工作, 就会逐渐地增加时间管理、自我管理技巧、媒体沟通、说服客户、活动管理等培训。对新人来说, 培训的内容是很基本的, 更多的是他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 以及如何通过个人的应变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 通过培训衡量一个人的成长很难, 我们更看重实际的成果, 并通过员工的客户、媒体和同事是否对他满意来综合进行判断。我们会跟每个新人的上级谈话, 让他评价有潜力的员工, 为员工设计包括薪酬, 未来职位等计划, 让员工更早地意识到挑战、责任和机会, 如果提前给一些员工看到机会和压力——例如更高的责任和更大的挑战, 他会更加努力地付出, 做得更好, 这也是从宝洁等大公司学习过来的经验。此外, 宣伟也有工作交换制度, 比如派大陆优秀员工去香港、新加坡、悉尼、澳大利亚等地的宣伟办公室短期工作, 扩大员工的国际视野, 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

熊剑:每天都有不同的项目在各个部门进行着, 一个员工被分到一个项目, 有非常多的日常工作要做。公司不会缺乏教他的内容, 不会拒绝一个会主动问问题的员工, 但也不会有人会主动走上前对新员工说, 我来教你点东西吧, 所以首先一定是员工主动表现出自身的特长, 当他过来与上级探讨, 我们会逐步判断他的方向。相对于培训, 我同样也强调实践的指导, 一个员工, 看了十个方案, 不一定可以写出一个好的方案, 可是写了十个方案, 就有可能写出一个好方案来。对于成长中的员工, 需要大量的练习, 我们会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让他逐渐地积累经验, 找到价值所在。

《国际公关》:熊剑的成长非常快, 从毕业到现在, 七八年时间, 已经是公司的副总裁, 能谈谈你个人的职场经验吗?

熊剑:回顾这七八年来, 我从客户代表一步一步, 踏踏实实地过来的, 一共差不多做了10个客户。当我做客户代表的时候, 很好地学会了依葫芦画瓢。当拿到一个客户的方案, 我会仔细地看清字体、字号、排序等等, 从不会因为交上去一个东西, 被客户认为态度不认真。当我是客户经理的时候, 要求自己能够创造模板。我们是在和客户赛跑, 如果他跑得比你快, 轻则你被换掉, 重则公司被换掉, 因为客户的需求你满足不了。那么怎样才能跑得比客户快呢?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优势, 客户之所以将一些业务外包, 是因为公关公司有媒体、活动等众多丰富的资源, 我从来不在客户面前秀对他们的了解程度, 但是我会告诉客户, 他们的竞争者在干什么。同时, 与客户接触的时候, 也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人, 有时候做得好不好, 不一定是个人能力的问题, 而是与客户在性格、文化、习惯等各方面的冲突。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基本的素质符合之后, 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愿意去表现自己, 接受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到了客户经理以上, 则是管理一个团队, 从专业能力到职业能力的变化。单兵作战越来越不可能, 要学会合理的分配人才和项目。这个需要经验的积累, 首先得专业服人, 在事件的方向判断上, 不能带错路, 否则员工对你的信任度会大大降低, 假设你告诉手下的兵方案这么写, 写完之后被客户骂, 三遍之后他就不会相信你了。另一个方面, 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 要学会怎样才能团队协作, 怎样才能激励员工。

《国际公关》:在职场生涯发展中, 对这个行业有没有困惑过?比如有人说公关行业是吃青春饭的, 迟早要从乙方跳到甲方等等?

熊剑:工作四五年时, 我质疑过自己是否一辈子做公关, 因为有时候真的很累, 如果开始做医生、律师等, 从事重复的劳动, 是不是会越老越吃香, 而公关行业是需要不断创新的, 一个好的创意用过一次就再也不能用了。此外, 这个行业工作压力大, 脑力消耗大, 作息时间不规律, 经常会占用私人时间。但是现在看来, 我们需要规划一个方向, 只有沉下来做二三十年, 才能有丰富经验的积累。公关公司会有一些员工, 尤其是女性, 做二三年之后, 就跳到企业去了, 那只是因为他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能够独立应付一些局面。但是公关公司做到总监以上位置, 有一些事业雄心的人, 是不会轻易跳到甲方的。

刘希平:我也是半路出家的, 也质疑要不要在公关公司长久地待下去, 当然现在我认为公关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因为在公关公司, 公关人员是帮公司创造利润和开拓市场的, 有最好的话语权和地位, 我们宣伟的全球总裁就是一个资深的公关人, 做了一辈子公关。而在企业, 即便是一些很大的企业, 除非它很重视营销和公关, 否则公关人员在公司的地位就无法和创造利润的业务部门相比。

在中国, 很多人在公关公司工作多年之后就想去企业做内部公关, 可是在国外, 很多人却持相反意见, 他们觉得自己在公关行业发展很好, 如果跳到企业去工作, 仅仅只能为一个企业服务, 服务面和视野都变窄了, 如果留在公关公司, 则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服务更多的客户, 作为和发展空间更大。

《国际公关》:刘总, 您能谈谈优秀员工的发展之路吗, 什么情况下你会为员工升职加薪?

篇4:公关经理如何轻松渡过危机

笔者认为公关经理需要在危机到来的前三天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才能为接下来的转机打下基础,让品

告诉同事把所有询问的电话全部转给公关团队

在危机发生后,媒体记者通常会快速跟进,把电话打给各个相关部门,试图了解完整的情况。甚至有些媒体很可能捕风捉影,曲解企业的相关回复,采访个别极端员工爆内幕,写出负面报道要求企业投放广告,才肯息事宁人。如果公关经理与媒体关系密切,则可以及时地把“官方”的立场和信息告诉对方。但更多的情况是,公关经理不可能认识那么多记者,记者会打公司的总机,会接通你们的售后服务热线,或者是打给他们认识的公司的任何人。公关经理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你的同事,尤其是前台和服务热线的同事,要把媒体的电话转给公关团队。要尽快在公司内部明确,除了公关团队和公司的发言人外,任何人不得擅自接受媒体的采访,以免通过不同渠道发出不一致的信息。

在团队内部建立合适的分工

在危机发生后,公关经理要发挥团队的战斗力,划分好各自的任务和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三块是:媒体联络人、撰稿人和协调入。

为了应对媒体不断涌入的电话,公司要迅速指定媒体联络人,提供媒体热线电话(一定是专用的、直拨的电话,并视情况决定是否要提供手机),通过公司网站和新闻稿公布出去。媒体联络人必须有相关的经验,了解事情的进展,耐心细致。他/她不但要回答媒体的问题,而且还要记录打进电话的媒体名称,记者姓名、他们的联系方式以及截稿时间。在许多时候,他们的态度是否坦诚、友好就能决定媒体写稿时的态度。

如果公司另外还请一家公关公司负责日常公关事务,而且他们有足够经验的话,可以把媒体联络人的任务交给他们,而把重要的内部协调任务留给自己。毕竟,最熟悉公司的还是内部员工。但是公关公司的媒体资源,媒介关系通常会更有优势,有了公关公司接待媒体,公关经理也可以为公司留下回旋的余地。

如果是依靠公司内部团队在管理危机,则这个媒体联系人则应该是公关经理的一个得力下属,必要时,还要为他配上需要一个副手,帮助他记录信息。

另外,还需要一个同事负责撰写表明公司立场和态度的声明及新闻稿。撰写这些稿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严密的逻辑,因此应该专人专职。

作为公关经理,更重要的职责是协调与公司高管及业务部门的关系,迅速澄清事实,把信息传递到撰稿团队和媒体接待团队,使他们随时都拥有最新的信息和公司立场。在这场战斗中,需要扮演着传播总协调人的角色,一定要从日常的事务中脱身出来。

准备和发出第一份新闻稿

危机到来后,内部员工、消费者、政府部门最想知道的是“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你要从相关部门尽快核实事情的细节,并开始准备你的第一篇新闻稿。新闻稿是危机公关中最重要的信息发布渠道,它不但发布快、传递范围广,而且每一句话都经过反复斟酌,更为严密。散发新闻稿,还可以把你值守在新闻热线旁的同事解放出来,避免他们去重复那些最基本的问题,从而可以联系更多的媒体,回答更重要的问题。

许多时候,在你准备新闻稿时,公司仍在紧张地调查和核实情况,无法得出太多的结论。但媒体的截稿时间和公众的压力已容不得你等。如果没有结论,就告诉别人你们在做什么;如果无法预料事件的原因,就拿公司一贯的原则和立场说话。记住,危机的时候,要“说事实、要第一个站出来说,要第一时间说”,这样才能把握主动。另外,要记住著名的“坏葡萄理论”(即当发现葡萄坏了的时候,不要笼统地说“葡萄坏了”,而要说明是哪一株、哪一串、哪一小支或哪一颗坏了),尽可能地把危机涉及哪个部门、哪个人、哪些产品、或哪些市场说清楚,把影响和损失减到最小。

建立起发盲人团队

在危机时刻,你会发现,不但平时你经常联系的媒体会找到你,连你平时很难联系到的媒体或其他行业和地域的媒体都迅速的出现在你面前,并且,每个人都非常着急,不仅要你的新闻稿,还要采访到公司的人:每个媒体都希望能拿到独家的信息,发出独家的报道。更重要的是,一些电视和广播媒体,他们不仅仅要信息,还需要同期声(Soundblte)。这时,公司平时常设的一个发言人就会难以应付。

如果因为发言人不够而拒绝采访,不但会影响与媒体的关系,而且会放任媒体进行猜测和评论,失去了发表我们意见的机会,这是非常被动的。危机的时候必须有危机时的策略。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根据媒体的性质和关注的焦点不同,确定出不同的发言人。公司的高管可以对公司的立场和态度发表意见,但关于产品的介绍则可以请负责产品的副总或产品经理来讲,生产上的问题由主管生产的副总来介绍,市场的情况可以市场主管来说。这些中高层的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定要经过必要的媒体培训,了解公司最新的立场和信息,并把谈话的内容严格限制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这样,就既不失公司的原则,又体现了足够的灵活性,满足了媒体传播的需要。

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渠道,员工及意见领袖

最后一点,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即迅速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渠道、员工和意见领袖建立联系。你会发现,在危机刚刚发生的时间里,媒体会首先向公司了解情况。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和深入,媒体(包括媒体所代表的读者)希望了解事件背后的情况,听一听政府和专家的意见。

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意见领袖保持联系和沟通,不但可以充分体现公司坦诚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第一手的情况,使他们在接到媒体电话时不会因为出乎意料而做出对你公司不利的评论。

篇5:如何炼成一个优秀的CFO

敏锐与沟通并重

随着资本流动的日益加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及经营的多元化,财务风险越来越大。此时,“高精尖”的财务人才占据着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高职高薪职位。正因为如此,处于企业财务中心位置的CFO,就必然具有更广泛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技能。

在联想亚太区会计总监杜左玲看来,一个真正优秀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有两点:敏锐和沟通。

首先是敏锐。关注细节的深化并不是纯粹的分分厘厘的计较,而是要有高度的数字敏感性。财务部门虽然不是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却对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已不仅仅是事后的核算,它已经各级参与到企业各项决策和管理中了。但另一方面,财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这种支持又应该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也正因为如此,敏锐才显得异常重要。因为有了敏锐,你就能发现潜在的商机;有了敏锐,你才能从枯燥的数字中捕捉和嗅出经营中的不和谐音符。

其次是沟通。这并不仅仅是对高级财务人才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所有希望自己获得不俗成绩的财务人员。沟通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用非专业的、平淡的语言或形象的数字、巧妙的比喻将财务会计中专业的深奥的理论和术语表达出来,让人接纳并信服!只有听得懂才能听下去,只有听下去你才有机会获得支持和理解,才能在企业中将财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财务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还集中表现在企业出现某种突发状况时。异常财务问题一旦出现,财务人员不能仅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寻求解决的办法,必须马上找其他部门的人员配合处理,如采购、销售等部门,因为各部门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只有协调好各个环节才能将出现的问题妥善解决,

优秀的财务人员的协调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其处理重大问题的能力。

灵活与原则共进

既要能坚持原则,又要能灵活处事。把看似矛盾的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并协调运用,是一个优秀CFO必备的功课。

CFO不仅要盯好公司内的一盘账,做好内勤,还要盯好企业管理架构、控制程序与外部环节的链接点。由于CFO经常面临来自同仁、外界的诱惑及国家法规、企业利益相对立的挑战,太过原则,可能除得不到高层理解外,自身利益也难以保证;太过灵活,又可能会置法律法规与广大股东利益于不顾。作为上市公司的CFO,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不是为董事长或CEO某个人打工,而是为全体股东服务,CFO的薪水是全体股东赋予的,而不是单纯靠哪个个人制订的。所以,CFO要帮助最高管理层为股东带来利润的增加,实现赢利。

因此,在内部管理和费用控制上,CFO要绝对坚持原则,强调规范,对于有些不是很实质的问题,则可以做灵活的处理。譬如税务筹划、对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管理活动(销售业务和研发技术等),要在形式和方法上彰显灵活技巧,但是底线不能触及。对于管理层个人看似不合法的要求,在充分的理解和互动沟通下,CFO可以补充法律资料,配合老板形成比较完备、合法的流程,在包装形式上则可以相对灵活地完善它。对于大的资金支出或项目运作,根据公司的决策机制,CFO一定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求老板召开董事会,并及时向全体股东披露重要信息,在这方面,CFO一定不能让步。

CFO是一个时尚的职业。惟有不断跟进,吐故纳新,才能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才能成就“顶级”境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不断推陈出新,工作在不断提出挑战,对于CFO这一职业群体而言,增进行业经验、促进专业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优秀CFO的八大素质:

第一要承担责任,就是敢于对企业的经营表现承担责任;

第二是改革创新,就是要追求新理念;

第三要推动变革,我们要主力推动企业的变革,从容接受文化转变;

第四,我们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沟通桥梁,对内让员工清晰企业的财务目标,对外宣传企业的战略、产品和未来。良好的内部沟通,可以使企业内部的员工知道自己提升的目标。

第五是能够支撑CEO的战略决策。

第六是管理风险,对重要的决策提出风险评估意见。

第七是专业化的管理,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它既包括财务的经验、会计的经验,还有包括战略、对业务的认识、对市场分析。

篇6:优秀公关经理如何炼成

一系列荣誉的背后, 必有其不一般的故事。被誉为“玉米收获专家”的“勇猛”玉米收获机是如何炼成的?前不久, 王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把公司发展历程和对于企业管理的一些体会娓娓道来, 向读者还原这家收获机械企业的发展故事。

水到渠成

进入农机行业, 王勇主要是受到父亲王世秀的影响。已年过七旬的王世秀曾做过北京齿轮厂的厂长, 是一位典型的机械制造实战派人士。可能因为父亲的影响, 王勇对机械制造一直有一种情结, 加上当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王勇触动很大, 王勇决心一定要在这个行业做出一番事业。

在王勇的记忆里, 1989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年份:从德国引进的桑塔纳已经慢慢国产化并且正式投产, 我国的红旗轿车也从“政治车”转变成了“商品车”, 恢复生产。汽车行业的逐渐兴起必然会刺激对零部件的需求。于是, 1989年王勇开了—家汽车零部件工厂主要做汽车变速箱、分动器和主减速器。这期间, 无论是技术、管理, 还是人才, 王勇都得到了父亲很大的帮助和扶持。第一年公司就盈利了, 第二年更是盈利100多万。公司厂房从0.2公顷的小院扩展到4公顷, 年产量1万多台。公司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

彼时王勇意识到, 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国内联合收割机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于是公司开始研发、生产收割机变速器, 摆环箱以及其它配件, 由于产品质量好, 产品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企业规模也不断提升。“作为刚起步的企业, 我当时的想法是不能把战线拉得过长过宽, 必须找到一个细分市场, 并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最好。”王勇说。随着国内玉米机市场的启动, 公司开始为多家玉米收获机械制造商生产变速箱、割台齿轮箱和割台传动系等关键零部件, 并成为国内收获机械行业中比较重要的配件生产厂家。

掌握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之后, 勇猛机械就逐渐过渡到整机生产, 对王勇来说, 这个路径是必然但又有点儿突然。2000年, 有企业找公司合作生产自走式玉米机, 这与王勇一拍即合——王勇早就有生产整机的念头, 因为公司已经掌握了玉米收获机的核心技术, 离整机生产只有一步之遥;同时, 王勇认为, 在小麦机之后, 玉米收获机市场必将是热点, 虽然这个市场还没真正启动, 但它潜力巨大。不过, 后来由于对方临时变卦, 这个合作最终没能实现。但彼时王勇和他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 不可能就这么放弃, 他和父亲果断决定独立上马整机项目。2000年, 公司针对东北市场自主研发了第一台“勇猛”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通过了国家检测, 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之所以针对东北市场, 是因为东北受农垦种植方式影响, 玉米种植行距比较规范, 适合机械化操作。但当时公司没有立即大规模生产, 因为王勇觉得, 把一个好的产品投到不成熟的市场, 结果可能不乐观。

聚焦战略

2006年, 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开始启动, 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 王勇及其研发团队一直在研究产品、研究技术, 不断改进提高, 以至近年来被不少用户誉为“最赚钱的玉米机”, 2012年产销量达到2400多台, 成为国内四行以上玉米收获机领域第一名。另外, 业务上王勇多年来一直强调做专、做精, 公司集中所有的研发、销售和售后人员, 一心一意做好玉米收获机, 深耕细分市场, 丰富产品线。目前, “勇猛”玉米机共有几十个品种, 跨度从三行到小七行, 针对性更强, 地区适应性也更强。公司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种植模式, 投放相适应的产品, 比如东北地区主要是4YZ—5型和4YZ—3型这两款产品, 黄淮海地区有4YZ—3W无剥皮和4YZ—3带剥皮玉米机, 西北地区主要是4YZ—7行小行距玉米机。

王勇认为, “勇猛”玉米收获机能取得目前这样的成绩因素有很多, 但主要是创新、质量、服务, 还有品牌效应。研发创新能力是机械制造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勇猛机械坚持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 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中心, 有专业的人才做研发, 以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换代, 这十年间公司共获得了20多项国家专利, 2012年公司又对40多项技术进行了改进升级, 哪怕一个割台上的注油孔, 都是公司研发人员改进的对象。王勇一直强调所有生产环节必须严格把关, 确保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台整车的品质, 力争送到用户手中的玉米机是质量最好、收得最快、挣钱最多的机器。公司的产品不但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还要高于其标准。比如剥皮率, 国家标准是85%, 勇猛机械基本上能做到100%, 即使个别差的也在90%以上。

另外, 勇猛机械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 特别是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比如, 售前公司有产品推介会, 售后还有产品的使用培训会。每年9月玉米收获的时候, 公司所有员工都要去玉米收获的一线, 驻扎到村里, 活动在田间地头, 第一时间为用户排除困难。同时, 公司联合供应商、经销商共同服务用户。一方面, 公司选择产品质量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 以保证零部件质量;另—方面,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加大力度向配件供应商提供配件, 同时要求经营主机的经销商也要经营相应配件, 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

“归根结底, 不论技术创新, 还是质量、服务提高, 都是为了树立品牌。”王勇说。他认为, 国内玉米收获机械行业越来越成熟, 已经从产品层次竞争发展到了品牌竞争。只有质量、服务到位, 才能树立品牌;有了好品牌, 销路自然也就更开阔。为了强化品牌, 从去年开始, 王勇把企业名称从“北京亨运通”升级为“勇猛机械”, 跟“勇猛”产品品牌保持一致。王勇坚定决心, 要把“勇猛”打造成中国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械的第一品牌。

乘势发展

这几年, “勇猛”玉米收获机一直保持产销量全国前三, 2012年成为了全国第二, 已经占到国内30%以上的市场份额。王勇认为, 玉米收获机市场潜力巨大, 刚性需求强劲, 加上农业部不断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推进力度, 整个行业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玉米机械化收获正加速发展,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生产玉米收获机械。

篇7:优秀的移动网页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已达10亿,超过2/5的移动用户每个月都会从手机终端访问网页。这就意味着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移动端手机网站的优化工作尤为重要。网站不只是一个信息入口,更是一种营销方式,而目前大多数的网站受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并没有做好移动端的优化。

移动化网页设计难在哪儿

经常在移动设备上访问互联网的用户都有这样的感受:许多网站根本就没有针对移动设备优化,用户体验不友好,阅读体验也无法与传统的Web版本相提并论;而且在不同移动设备上的体验也是大相径庭。究其根源,移动设备的屏幕比较小,例如手机的宽度通常在600像素以下;而PC的屏幕宽度都在1000像素以上,要求同样的内容在大小迥异的屏幕上呈现出满意的效果并不容易。

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区别不仅仅是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的变化,而应该从整个物理环境的变化来重新全面的认识。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场景更复杂。用户在使用桌面客户端或者访问传统页面的时候,都是坐在电脑前使用键鼠操作,这个使用场景一直是简单而固定的。但在浏览移动网页的时候,用户不仅是在室内,也可能在行走中、在交通工具上、在电梯中、无聊等待时或者边走路边用。如此复杂的场景,需要产品设计者考虑的要素也自然非常的复杂,用户如何才能顺畅的进行移动操作?

其次,用户在使用电脑时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在电脑前就是一整天。”但是移动端就大不相同了,用户所处的环境不同,使用手机时会随时随地受到周围情况影响,从而中断或暂停中的操作,相对传统网页浏览,移动端的使用时间更加碎片化。

移动端的网页浏览有一个更直观的变化就是屏幕尺寸缩小。用户使用电脑的屏幕尺寸基本上是20英寸左右,而手机尺寸最大也就是5-6英寸,平板电脑最大尺寸才是11英寸左右。电脑的大屏幕显示使传统网页有充足的区域来展现信息,因此界面的利用率很高;或者鼠标上下滚动一两下就可以看完通篇信息。而手机就不同了,要想把等同传统网页的信息都显示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且使用移动产品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效率,所以在网页上加入各种信息,让用户不断上下滑动屏幕浏览网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另外,传统网站上可以加入很多广告框,但是在移动端上还无法完善这一设计。因为本身需要屏幕展现的必要信息就很少,还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抉择,而加入次要的信息不仅会破坏用户体验,还将影响网页有用信息的加载。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系统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各系统平台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比如,苹果为确保iOS上各类APP和网页的用户体验质量和一致性,为产品设计师们公布了一份名为HIG(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的设计指导。而微软的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也有自己的Metro风格,它们无疑也为设计者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优秀的移动网页设计如何炼成

首先,无论是传统网站还是移动网站,都要考虑清楚消费群体的定位。虽然智能手机用户数量非常普及,但是中国的大部分手机用户使用的还是2G网络,一直高喊的3G、4G手机用户大约只占15%左右。所以在页面设计时,要考虑用户打开网页的时长。这意味着移动网页应尽量避免加入一些炫丽的动画效果或者动态图片等。同时还要确保删除或替换任何大背景的图片,特别是为整个网站设置了背景图片的时候。另外也要避免使用弹窗、Flash、Java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占用大流量,且浪费时间。

移动网页在样式上还有一些必须做的更改,比如通过改变字体大小提高可读性。接下来,移动设备的点击一般是缺乏精确的,所以重要的按钮和链接一定要增加可点击区域。页面上的浮动元素可能会导致移动布局问题,可以考虑取消不必要的浮动。

此外,之前提到手机用户浏览网页的时间十分碎片化,不可能耐心点击或滑动很多页面。其次,移动网站比传统网站的页面下载速度慢,因此移动网页要尽可能做到简洁,把页面数量和大小控制到最简单。大多数手机屏幕是垂直的,这意味着会从多列布局变成单列。与此同时,通过减少外边距和内边距节省额外像素可创建更严格的布局。

论坛导航或者电商导购页面也要尽可能做到精简,这些网站的信息相对繁多,所以要从用户需求入手。从论坛来讲,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进入论坛的主要目的是阅读有用信息。这种情况下,网站要尽可能提供最简单的步骤,那些冗余内容,将导航部分做得更易找、易见。在这一点,“数字尾巴”做得比较到位。相比传统电脑网页,移动端去除了图片和文字预览,只留下八个板块标题,让用户一目了然,这说明有时候越想表现丰富越适得其反。

但这不意味页面就得空空如也,只有几个文字导航即可。细节优化十分重要,不然移动端只是个“简陋版”而不是“简约版”。例如,专属的移动网站也要有和传统网站相同的LOGO与标签,在每个页面的关键字及描述要做到和传统网站保持一致,做好针对性的填写工作,这对搜索结果的展现以及优化工作也会大有帮助。确保在手机网站或者PC端网站各个页面上有相应的导航或者提示链接,让用户可以在手机版和PC版进行切换。

响应式网页成为趋势

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将会超过桌面用户。

除了智能手机外,使用平板电脑甚至是电视机上网的用户在持续增加。于是,怎样让网站尽量兼容各种设备,并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这将是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响应式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个概念是让Web设计根据不同设备自动响应,自动识别屏幕宽度,自动对网页调整。响应式网页设计的到来使既兼容各种设备又能确保良好用户体验成为可能。

可以说响应式网页设计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响应式设计中网页里图片的尺寸可以被自动调整,页面的图片布局不会被破坏。虽然个别布局在更改后不算完美,但给了我们更整合的使用体验。无论用户转换设备的屏幕方向,还是从台式机屏幕切到移动设备上,浏览页面都会真正富有弹性。

上一篇:麻醉药品专用处方管理制度下一篇:压力的馈赠人生感悟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