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2024-05-10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一、报到制度

矫正对象自法律文书生效7日内或自出监之日7日内到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如实汇报家庭情况等。司法所对矫正对象设定编号,填写《矫正对象登记表》,对其宣读矫正对象行为规范,责令其严格遵守。

矫正对象每周一次电话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

矫正对象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监外执行犯罪视身体状况,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以书面形式汇报情况。

二、监护制度

司法所要在矫正对象报到后20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矫正对象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1.监护人的基本条件

(1)应是矫正对象的直系亲属或好友。(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3)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4)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2.监护人的基本职责

(1)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 区矫正规定。

(2)随时与社区矫正对象保持联系,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和基 本情况。

(3)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矫正对象的矫正 情况。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反映。

三、走访制度

走访是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居住地的社区(村)或工作单位,向有关人员及当地群众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走访的具体要求是: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每月至少与矫正对象见面一次,对矫正 对象的矫正情况进行实地走访。

(2)节假日及其他重点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掌握 矫正对象的动态情况。

(3)社区矫正对象受到奖惩、有重大思想问题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 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

(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走访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矫正 措施,增强矫正的针对性。

四、迁居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迁居,必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迁居的程序和要求:

(1)矫正对象迁居和保外就医。矫正对象确因特殊要求需转院或 离开居住区域的,必须由其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矫正对象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2)司法所会同公安派出所审核后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及 意见,与矫正对象的申请一并交到当地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经领导小组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县(市、区)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核。

(3)县(市、区)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转送当 地县(市、区)公安机关审批。

(4)矫正对象经批准迁居的,原住地司法所应在3日内向迁入地 司法所介绍矫正对象情况,并转送有关档案。

(5)迁入地司法所接到有关材料后3日内,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 监管范围。

五、请销假制度

(一)请假制度

社区矫正对象有事需离开居住地的,必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的审批程序及要求:

(1)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向司法所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外出 事由、外出时间、外出目的地等,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矫正对象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表。

(2)司法所核实后,签署初步意见并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送 公安机关审批。

(3)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应及时通知矫正对象,同时告知其 外出期间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和要求。(4)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期间,需要虚假的,由其监护人代为 办理相关手续。

(二)销假制度

矫正对象返回后应及时到司法所销假,同时向派出所报告。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的,按矫正对象记分考核及有关规定处理。

六、会客制度

矫正对象在接受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前,必须由其本人提出申请,监护人、居委会出具证明,司法所审核后出具矫正对象的表现材料送公安机关审批。公安机关批准后,司法所应记录备案。为防止矫正对象受到社会上不良人员的教唆、鼓励而重新犯罪,矫正对象不得与有劣迹的人交往。

七、公示制度

司法所应定期将矫正对象的奖惩情况等表现,以适当的形式进行 公布。

八、申诉制度

申诉是公民的一项法定权利,社区矫正对象作为公民,其基本申诉权应得到制度保障。矫正对象受到非法待遇或社区矫正组织未按有关法律文书确认的刑罚内容执行刑罚的,可以要求社区矫正组织纠正或向检察院检举、反映,还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诉。

篇2: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姓名:日期:总分:考核人: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6分)

1、矫正对象每周一次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

A.电话B.见面C.书面形式D.其他

2、矫正对象每月到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

A.所居住的社区B.司法局C.司法所D.派出所

3、监护制度:社区矫正对象的监护人,需要签订。

A.保证书B.帮教协议C.担保书D.监护协议

4、社区矫正对象监护人的基本条件:。(可选多项)

A.应是矫正对象的直系亲属或好友。B.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

C.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D.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

5、社区矫正对象监护人的基本职责。(可选多项)

A.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区矫正规定。

B.随时与社区矫正对象保持联系,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和基本情况。

C.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

D.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反映。

6、社区矫正对象迁出现居住地,必须报告,并经批准。

A.现居住的社区、司法所B.司法所、公安机关

C.司法所、司法局D.司法局、公安机关

7、社区矫正对象迁居和保外就医。矫正对象确因特殊要求需转院或离开居住区域的,必须由其本人提出。(可选多项)

A.书面申请。B.监护人出具证明。C.居委会出具证明。

D.矫正对象填写社区服刑人员迁居审批表。

8、社区矫正对象有事需离开居住地的,必须报告,并经批准。

A.现居住的社区、司法所B.司法所、公安机关

C.司法所、司法局D.司法局、公安机关

9、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需本人向司法所提出申请,内容包括。(可选多项)

A.外出事由、外出时间、外出目的地等。B.监护人出具证明

C.居委会出具证明。D.矫正对象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审批表。

10、矫正对象返回后应及时到销假,同时向派出所报告。未按时销假或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的,按矫正对象记分考核及有关规定处理。

A.所居住的社区B.司法局C.司法所D.派出所

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20分)

1、什么是社区矫正?

篇3: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犯罪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的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决定、裁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里和行为的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的回归社会的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性质

英国社区矫正的性质是独立刑种的性质。美国社区矫正具有执行刑罚的性质。而日本则是具有保安处分的性质。而我国社区矫正的性质在理论上存有争议的, 具体包括:保安处分说、非监禁刑罚执行说、多重说等[1]。社区矫正的定性主要应建立在刑罚与保安处分关系的明晰的基础上, 在欧陆法系国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经历的漫长的时间, 从菲力提出的一元论到李斯特的二元论, 各国对其定性的选择也多根据各国国情加以选择, 笔者在这里不主张一元论的看法, 其与刑罚存有本质的区别, 其仅仅是对于犯罪人的矫正, 或预防教育缺少惩治的目的。

(三) 我国社区矫正的基本结构

1.主体:由三部分构成: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社团、社工四部分组成。2.工作机制:政府主导推动, 社区自主运作。即公安和司法机关及公务员, 作为政府力量组织、领导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 社团、社工等自主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运作。3.工作对象:5种人, 即管制、缓刑、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和被裁定假释的犯人。4.工作程序和内容:法院将有关法律文书同时送达街、镇司法所, 受刑人根据刑事裁判要求到司法所登记报到后, 由公安、司法、社团、社工和社区服刑人员共同签订协议, 宣告社区矫正开始。社区矫正期满前, 提前一个月或半个月进行鉴定, 期满时, 同样按期宣告社区矫正期满。期间主要工作是由社团、社会组织和社工及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个别谈话、提供咨询进行教育、组织集中学习和从事非营利性公益劳动等。

二、国外社区矫正的理论概况及发展

(一) 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延展

发达国家 (地区) 社区矫正的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了。早在18世纪, 英国监狱改革家约翰.霍华德就提出过反对监狱非人道化刑罚的改革理论, 其后的形事近代学派的代表龙勃罗梭, 用人道主义和实证主义双重方法, 论证了教育、劳动与社区矫治犯罪心理与行为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引发了李斯特等人对于该制度的发展, 提出的假释、缓刑、不定期性、保安处分等现代刑法制度。二战后社会防卫学派又提出了对犯罪人的社会化及人道主义理念。1995年联大举办会议通过《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1996年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公约》这些文件都在强调社区矫正的重要性。[2]20世纪下半夜以来已形成了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当今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等佣有较为完善的社区矫正制度。

(二) 国外社区矫正制度优势的立法评析

国外社区矫正要比国内社区矫正发展的早很多, 该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由轮廓式的提出到发展再到日臻完善的过程, 与中国的社区矫正相比也更为突出刑罚现代化、人道化以及对罪犯人权主义的精神。自十八世纪至今, 通过其发展进程可将其概括为如下特点。首先应该是社区矫正的递进性性与宽泛性;[4]其宽泛性主要指社区矫正的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主体及定罪量刑的不同程度可以适用不同的社区矫正的种类。

1.社区矫正立法上的宽泛化

以英国为例, 英国社区矫正的种类包括:缓刑令、假释、社区服务令、宵禁令、毒品的治疗与检验令、出席中心令监督令行为规划令。[3]其具体为如下:1.缓刑令:适用于16周岁以上的犯罪人, 刑期为6个月以上三年以下。缓刑令是一种主刑, 其目的在于保障犯罪人的改造, 可以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间内居住在私人住所, 也可以要求其在指定的监督机构, 特别是对于一些对社会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及一些吸毒犯。2.假释:其主要是指犯罪人执行了一定阶段的刑期, 附条件的将其从社区矫正机构提前释放到社区, 使犯罪人在监督之下完成剩余的刑期。3.社区服务令:其要求犯罪人在社区内无偿劳动的社区矫正刑。其主要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确定其具体的劳动时间, 一般在40小时以上240小时以下。4.宵禁令:其主要要求服刑人员限制其在家里, 防止他们在夜间外出, 从而限制减少某些犯罪的目的。如盗窃及寻衅滋事等。5.毒品的治疗与检验令:是英国政府率先在1998年开始试点并于2000年的立法案中得到了确立的位置。该种社区矫正不具有强制措施, 只有在犯罪人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他们进行检测并强制到戒毒中心进行戒毒。6.出席中心令:其主要适用于10周岁以上不满20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对成年人的犯罪。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通过教师、警察、监狱管理者等志愿者组成并在每周的周六、周日在学校、少年宫举办, 教会这些青少年罪犯怎样学会人际交流, 怎样面对生活、社会等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内容。7.监督令:将青少年交给地方当局或缓刑官员监督。一般对青少年犯采取一些当面会面及准确记录、有效监管的措施, 最长不会超过九十天。8行为规划令:主要也是适用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 其要求犯罪人按照规划令的行为刑事, 接受监督。澳大利亚其社区矫正多达十五种, 其包括:定期监禁、工作释放、家庭监禁、缓刑、罚金、补偿金、没收财产、社区服务令、报告中心、保证金、咨询辅导、法庭警告、限制自由、保释、假释。[4]

2.社区矫正在立法上的规范化

加拿大为例, 在加拿大《刑法典》对刑事犯罪、刑罚和相关的刑事程序有较为详尽的规定, 其中就包括社区矫正的规定。在1992年又进一步颁布《矫正和有条件释放法》成为现今成年犯的主要社区矫正法规。[5]在英国2000年也颁布了《刑事法院量刑权限法案》对社区矫正有了较为完善的规定。而中国的社区矫正也被规定在我国刑法当中。

3.社区矫正标准设立的科学性

科技与法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法律能够规范, 保障科技的发展, 而科技同时又要促进法律的发展。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需要法律对于科技界定明确的界限, 科技能够造福人类, 同样也能毁灭人类。同样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科技的手段来协助法律的实行。在社区矫正的实行过程中同样需要一些科学的标准。例如:对于社区矫正的改造评估标准需要一个科学的标准, 对未成年犯罪的心理辅导也需要一套科学的辅导方式使其回归家庭, 回归校园与社会。同样关于毒品的治疗与检验更不能脱离科学检测而武断治疗。

4.社区矫正应体现了人文刑罚的精神

笔者认为这与人道主义精神进入刑法领域是分不开的, 同时也是民权刑法与刑法谦抑性的体现。诚如,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所言:“随着人类心灵在社会状态中的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 如果要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 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6]从某种程度上讲社区矫正也是人类向非监禁刑罚迈出的重要一步, 同时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刑罚时代的重要标志。

5.社区矫正有较强的程序性

以澳大利亚为例, 进人社区矫正程序来自三个渠道。一是被地方法院直接判非监禁刑的;二是法院判决执行完监禁刑后再执行非监禁的;三是假释委员会决定假释的。经地方法院判决非监禁刑进人社区矫正的一般程序是:警方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 设置专门法庭的地方也可直接向法庭起诉。地方法院作出决定后, 移交给相对应的社区矫正工作部门。社区矫正工作部门接受后, 首先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 制定矫正计划, 专人负责执行矫正, 完不成计划的送回法庭。

(三) 对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劣势的警惕

国外矫正制度有其优点, 但他们的不足之处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防止我国的社区矫正重蹈覆辙。其不足之处概括如下:1.泛人道化倾向削弱了刑法的威慑性。社区矫正在司法实践中的实行, 要求执行者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与经验。怎样不失刑法的威慑力又能完好体现刑法的谦抑性, 其量的把握不仅仅给执法者带来挑战, 更给立法者带来挑战。2.过于技术化的倾向是否过于机械, 难以达到矫正的目的。在上文中笔者也提到这一点其科学化的手段应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在实践中要是将其绝对作为客观标准或风险评估标准, 可能会导致机械化, 不利于行为人的有效回归。

三、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对完善我国社区矫正的启示

(一)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随着刑法修正案 (八) 的出台社区矫正已在我国的立法上有了明确的地位, 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后续的保障制度, 特别是对于刑事诉讼法有关社区矫正程序论的规制, 同时关于执行主体的标准也应采用立法形式详明。笔者认为现今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种类过于单一, 在立法条件成熟是有待于扩充。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还很短, 相关立法不能直接域外移植, 在立法上可以统筹兼顾但不是全顾, 还应建立符合国情的社区矫正制度。

(二) 加强社区建设

社区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为了能和社区矫正很好的接轨, 还要不断完善社区矫正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关配套设施建设。例如, 定期的谈话记录室、社区服务场所、评价罪犯委员会的建立、社区心理辅导站、社区报告中心等。

(三) 完善执行主体的范围与地位

对于社区矫正的主体范围、相关人员的服务事项、主体资格的认证标准, 志愿者的服务期限与任职标准等都应该进行相关的规定。

(四) 建立社区矫正执行人员的监督体制

怎样能过使我们的社区矫正制度不流于形式, 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现今, 我国在法律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监督机制, 不能说我国没有监督机制, 而是我国的监督机制正遭受着严重的挑战。如环境监管制度, 某医药总厂排污严重超标, 我们的监管者在哪里, 福建紫金铜污染事件发生后, 再问监管者在哪里。食品监管也有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虽然已过去, 但这难道不能说明些问题吗只有出现了大事故, 他会引起监管。国外的诸多法律制度在国外实施的很好, 怎么一被引进国内就出现了巨大水土不服, 究其原因, 我们的问题出在那里——监督体制。这是作为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好的植物需要好的土壤;同样好的法律制度更需要好的监管体制, 只有这样我们所移植来的域外制度才能更好的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真正的被本土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社区矫正制度也同样如此。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陈冉.结合刑法修正案 (八) 谈我国社区矫正本土化发展[J].中国司法, 2008, (5) .

[2]刘晓梅, 英国社区矫正制度及其对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的启示[J].犯罪研究, 2006, (3) .

[3]刘强.各国 (各地区) 社区矫正法规选编及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137-139.

[4]李冰.澳大利亚市区矫正制度[J].犯罪研究, 2006, (6) .

[5]社区矫正考察组, 加拿大社区矫正及评价[J].法治论丛, 2004, (3) .

篇4: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关键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完善途径

2012年3月1日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刑法修正案(八)》,在总结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而制定的规范统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一、《实施办法》解决了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的若干问题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中原来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刑、考察缓刑犯、监督假释犯的规定全部删除,而统一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刑法修正案(八)》只是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而并没有指明由谁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而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出了“社区矫正机构”为执法主体,但并没有提出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包括哪些机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已经真正成为社区矫正的牵头机关。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充足的物质、人员保障为基础。因此,《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做出了规定。规定中提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即我国社区矫正人员包括三股力量,分别是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8年的实践表明,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政法部门,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也承担一定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基层社区的组织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阶段,其适用对象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者、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被宣告缓刑者、获准假释者以及暂予监外执行者。2011年2月25日正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就出现了关于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不再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而是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也出现了关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及2012年《刑事訴讼法》修订后,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并没有做出规定。对此,《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合理的,因为我国《刑法》并没有要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也不是法定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部分社区矫正活动也是可行的。

(三)确立了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制度

所谓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刑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为法庭定罪量刑和判后矫正、帮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一种制度。

《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要求刑罚社会化,所以在宣布缓刑、裁定假释的时候,要考虑对其宣告缓刑或裁定假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因为这些被判处刑罚的人回到社区以后,除了他自己能够不再去危害社会,还要顾及到社会接不接受、社区容不容纳的问题,他会不会给社区的稳定造成影响,这都需要做出评估。

(四)对社会适应性帮扶作出了规定

社区矫正的意义就是让矫正对象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重新走向社会,所以就需要矫正工作方式和矫正对象的管理方式不断人性化的创新。矫正工作的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第一,对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第二,组织公益劳动,培养劳动情操;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从目前的试点工作情况来,仅仅依靠说服教育、公益劳动显然不够让矫正对象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就谈不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了。

《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等,促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目前社区矫正实践看,社会适应性帮扶主要包括落实承包田、落实社会保障、建立过渡性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协调邻里关系、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就学等。

二、《实施办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主管机关的地位事实上已经形成,但《实施办法》的效力层级较低,不符合《立法法》第8条关于涉及到“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的明确规定。所以仍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以便各部门之间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执法统一、保障执法公正。

而且《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这就说明司法行政机关只有管理权,并没有对其赋予处罚权。

(二)判决前的人格调查程序存在问题

人格调查,即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调查,是法官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的依据。如前文所述,《实施办法》中的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既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调查。笔者认为,考虑到社区矫正适用与执行的衔接以及人民法院的案件负担情况,审前调查评估的主体应当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人民法院可以派员参与调查,仅在确有必要时才可自行调查。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实施办法》中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服务本质是通过服务,让矫正对象增强劳动意识,服务社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社会中的一员。但从目前试行结果来看,社区服务仅仅流于形式,好多矫正对象总是以事假病假来规避劳动,拒绝劳动。有些矫正对象在劳动中也并不积极,经常敷衍了事,加之,服务的地点有时也难以确定,好多社区和单位一听是服刑犯的到来,纷纷表示予以拒绝。我国目前的《刑法》也没有社区服务刑的规定,这使社区服务的展开变得困难重重。

(四)社区矫正撤销制度不完善

《实施办法》第25条规定: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实施办法》已将矫正对象处遇方式的建议权由公安机关向法院提出转变成司法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但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这一条款的规定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

三、我国实施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法律地位

《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所以,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机构,使其获得进行社区矫正的合法身份。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规定了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来执行,但笔者明显认为此规定过于笼统。社区矫正机构具体指我国哪些机关,在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难予操作的。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社区矫正应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我国司法部设置刑罚执行总局,下设监狱管理局和社区矫正执行局。前者负责监禁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后者在省、市、县设立相应机构负责非监禁刑的执行。这样设置既做到了非监禁性和监禁刑内在统一联系,又符合刑罚统一性的要求。

(二)完善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至少有三个问题应在法律中规定,即人格调查的主体、人格调查的程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督。

首先,人格调查的工作应由基层司法所来承担,因为他承担着对矫正对象的改造、帮教工作。被调查对象如果被判处社区刑罚,先前的调查工作则为随后矫正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便于矫正机构有的放矢地提出矫正方案。其次,人格调查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犯罪与违法行为的调查,主要是调查犯罪人以前是否存在犯罪与违法经历。二是对于犯罪人的社会调查,主要是犯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周围的社会环境。调查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最后对人格调查的监督,主要靠接下来的社区矫正听证程序来实现,即调查报告要經过相关人员,包括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社区群众、被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被告人本人的质证、举证与辩论。

(三)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在《实施办法》未实施之前,公益劳动却是社区矫正的一项基本矫正措施。司法部要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而《实施办法》中也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这个概念。社区服务刑没有把罪犯与社区隔离,而是把罪犯置于社区内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矫治,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尚未有独立的社区服务刑,所以在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并没有对社区服务有具体的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将社区服务设为一个附加刑,因为这样适用起来就非常灵活,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四)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的结构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为更好地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应逐步建立一支专门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即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从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司法所应配备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其素质应具有高于公安警察和司法警察的文化素质,任职条件和考评体系可以参照公安警察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中国检察官,2012,(2).

[2]田兴洪,吴占英.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及完善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1,(3).

[3]阿墨.真正的回归是融入社会.民主与法制,2011,(10).

篇5: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管理,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韩寺镇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原则,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矫正管理,确保社区矫正任务顺利实施。

镇司法所负责实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管理,建立矫正管理台帐,落实矫正管理制度。

第二章报到登记

第三条 镇司法所按县司法局的通知要求,对该社区矫正人员实行社区矫正。在2个工作日内,为其办理登记手续,进行矫正宣告,公布有关规定,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填写《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制定矫正管理措施。

第四条 社区服刑人员每周至少一次向镇司法所报告思想活动情况,报告可以采取口头、电话等形式;司法所应及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并安排学习任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15日到司法所汇报,递交书面思想汇报材料及学习任务完成结果。司法所做好记录并荐档备查。做为社区服刑人员日常管理测评的依据。

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服从司法所的安排,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法律知识、时事政治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身体或生活就业状况,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可以委托其监护人或近亲属递交书面情况汇报。

第三章监督

第五条 司法所在社区服刑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后3日内,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实际情况,确定2名以上矫正监督人,负责对其日常活动情况进行监督。

矫正监督人由有监督管理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配偶、直系亲属或其所在单位负责人、居(村)委会工作人员以及愿意承担矫正监督责任的亲友或社区矫正志愿者担任。

司法所与矫正监督人签订矫正监督协议,指导其落实矫正监督措施;要求矫正监督人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填写《日常管理记录表》等簿册,及时向司法所报告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

第六条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定监护人协助司法所落实矫正措施,督促社区服刑人员遵守矫正纪律,履行矫正义务。

第四章走访

第七条 司法所社区矫正管理人员每月至少一次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家庭、单位或所在居(村)委会等,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必要时,可以用电话或其它形式询问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第八条 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或者社区服刑人员受惩处、有重大思想问题和出现其它特殊情况时,矫正监督人员须及时向镇司法所汇报,司法所及时走访社区服刑人员,掌握其思想心理和行为动态,稳定其思想情绪。

第五章请销假、迁居

第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范围为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县内行政区域。

社区服刑人员因医疗、探亲、就业等原因需要暂时离开活动范围

时,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当其返回时,须立即报告司法所。

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活动范围或未按时销假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迁居或离开居住地时,须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批准。

司法所对经批准迁居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3日内,填写《社区服刑人员情况变动记录表》等簿册,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并及时与社区服刑人员迁入地司法所共同做好衔接接收工作。

第六章会客

第十一条 社区服刑人员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会客的规定。在矫正期间,未经许可不得会见犯罪嫌疑人、同案犯、非法组织成员。第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会见境外人员前,须将来访者基本情况、会见事由等向司法所报告,并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商有关机关批准。

第七章人户分离的管理

第十三条 人户分离是指社区服刑人员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属同一司法所管辖,社区服刑人员未在户籍地居住时间达三个月以上的管辖待定情况。居住地是指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户籍地后,连续实际居住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住地。

人户分离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应当由居住地司法所负责,户籍地司法所协助居住地司法所管理。

第十四条 对原户籍地发生变化,居住地尚未落实的社区服刑人员,原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先行矫正管理,待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落实后,再通知居住地司法所衔接接收。

第十五条 户籍地司法所应当及时向居住地司法所寄发《人户分离联系单》并转去有关材料。居住地司法所若发现本辖区内有未列入社区矫正名单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及时向户籍地司法所寄发《人户分离联系单》并要求转来有关材料。转递的材料应当包括社区服刑人员的有关法律文书(复印件)及社区矫正相关材料。

司法所应当及时做好人户分离社区服刑人员统计上报工作。社区服刑人员转入或转出人数应以收到回复为准。对不属于社区矫正对象的,司法所也应回函说明情况。

第十六条 接收社区服刑人员的司法所在收到有关材料后,应当立即将其纳入社区矫正范围。

第八章就业、社会保障

第十七条 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自食其力。

社区服刑人员就业状况及时向镇司法所汇报。

第十八条 对服刑前有工作单位,现又愿意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可帮助其在原单位工作。

对有能力自谋职业的社区服刑人员,经报告司法所后自谋职业。对有就业需求但没有能力自谋职业的,司法所应当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就业培训机会并指导就业。

需要在活动范围以外就业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 凡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申请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经民政部门审核后,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司法所负责向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情况。

社区矫正组织应当依据有关政策规定,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法律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

社会生活。

第九章社区矫正的终止和解除

第二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社区矫正:

(一)被依法收监执行的;

(二)因重新违法犯罪被羁押的;

(三)死亡的。

第二十一条 终止社区矫正,司法所将终止矫正的情况记录到本人档案,并上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二条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前30日,司法所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总结,并提出解除矫正的建议上报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二十三条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审核批准解除矫正的,司法所在矫正期满之日通知社区服刑人员对其解除矫正,同时书面通知派出所备案。

篇6:社区矫正人员日常注意事项问答

01、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生活出行受到哪些限制?

答:根据刑法、刑诉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同时,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如果判决中包含禁止令内容的,上述社区矫正人员还需要严格遵守禁止令的具体要求,如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02、确实需要变更居住地应该怎么办?

答:社区矫正人员确实需要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提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需先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

03、社区矫正人员在什么情形下可以申请变更居住地?

答:社区矫正人员在具有“拟变更地有固定住所居住且本人或配偶拥有该住所产权、在拟变更地办理了营业执照并实际经营”等7种情形下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变更居住地。如需了解详细规定,可以咨询当地司法行政机关。

04、确实需要进入特定区域、场所应该怎么办?

答:对于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检察机关。

05、接受社区矫正期间需要完成哪些“规定动作”?

答:社区矫正人员要按照司法行政机关要求接受社区矫正,包括定期当面报告、电话报告、参加教育学习、递交思想汇报和参加社区服务等。通常,司法行政机关会在接收社区矫正人员时将具体要求详细告知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请务必牢记在心。

06、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由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场所相对灵活,形式可以多样。但是,在时间上,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分别不得少于八小时。

07、可以申请减免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吗?

答:可以。根据有关实施细则,在特定情形下,社区矫正人员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减免教育学习、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为例,当社区矫正人员具有四种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减免社区服务,即:(1)怀孕或正在哺乳期的妇女;(2)年老、疾病或残疾等原因导致无劳动能力的;(3)患有精神疾病或重大传染性疾病,不适宜参加的;(4)其他特殊原因不宜参加的。社区矫正人员需要提供相应的病历材料作为申请减免的依据。如需了解具体规定,可以咨询当地司法行政机关。

08、积极完成教育学习、社区服务有意义吗?

答:当然。根据有关实施细则,社区矫正人员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的完成量可以作为司法行政机关认定其现实表现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司法行政机关对现实表现较好、突出的社区矫正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譬如请假外出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乃至提请减刑等。

09、没有遵守社区矫正日常管理规定,会被怎样处理?

答:根据刑法、刑诉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违反社区矫正有关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会根据社区矫正人员违法违规情节的轻重,给予社区矫正人员考核扣分、警告,或建议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乃至向人民法院提请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处理。

10、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日常管理有异议,可以怎么办?

篇7: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务制度

1、社区矫正人员有劳动能力的,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每月参加服务时间宽管级处遇的,不少于8小时;普管级处遇的,不少于10小时;严管级处遇的,不少于12小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先请假。

2、被要求参加社区服务的社区矫正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参加社区服务,遵守纪律,服从工作人员指导和监督。

3、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服务期间要注意自身劳动安全,同时不得对他人造成危险和危害。

4、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社区服务必须按质按量完成劳动任务,司法所组织安排,并由司法所和被委托单位共同考核评价。

5、社区服务考核结果载入社区矫正人员个人档案,是评优的重要依据。

篇8:刍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从目前国际法律发展形式来看,刑法制度已经渐渐趋于轻刑罚化,从监禁刑、生命刑的阶段逐渐过渡至非监禁刑阶段。刑罚的价值在于否定和惩罚两个方面。德国刑法学家冯·巴尔教授指出:“刑法奠基于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不可避免的道义非难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威危害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但刑法除了具有惩罚犯罪的目的外,还有保障人权的目的。也就是说,刑法除了惩罚外,还应有维护目的。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通过社区中进行感化教育和改造既可以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也可以维护被害人和罪犯的人权。故而社区矫正的出现和发展是符合法理要求的,刑法的轻刑化发展的局势也是必然的,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适用情况也随着社会发展趋于乐观。如丹麦哥本哈根地区法院于1982年9月1日开始进行社会服务刑的实验,法官在审判中,基于被告人的同意,在判决中给定被告社会服务的期限,强制其在指定场所服社会服务刑。在我国香港地区,也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特别刑罚方法”,如“签保守行为”、“劳役”、“接受感化”等。

社区矫正本身就是针对一些主观恶性不大,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罪犯而适用的。不难看出,这一类案件的罪犯处于犯罪与不犯罪的边缘,但却有很大可能走向正途。如果将这类罪犯囚禁于监狱或看守所,即使我国监狱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如分类监管),但服刑人员相互影响是难以避免的,他们很有可能由于接触其他重刑犯而“交叉感染”,反而走向犯罪道路。另外,对于这一类轻刑犯实施监禁,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他们对自己人格进行否定。走出监狱之后,难以避免一些罪犯会自暴自弃,选择犯罪。总之,很多方面讲,社区矫正制度的施行都是有必要的。

但由于社区矫正治制度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其发展环境和条件非常复杂。传统的重刑主义深入人心,司法工作人员一起人民大众都坚信重典治刑,对于犯罪分子必须用重刑才能惩罚犯罪。因而观念上,社区矫正制度很难大众接受和推广。加之我国刚刚才开展对社区矫正专业人才的培养,故而专业的执行人员与合格的志愿者、从业者严重缺乏,使得这一制度的目的难以实现,而得不到有效践行。另外,社区矫正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也会阻碍其得到有效的实施。除此之外,社区矫正的执行者的义务性不强,很有可能会导致没有执行者、监督者而使得社区矫正徒有其名。

因而,要使社区矫正制度的社会价值、法律价值的实现,我们还必须不断完善这一制度。笔者认为,刑法本身遵循罪刑法定原则,故首先应当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法规,使执行者可以有法可依。由于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矫正制度的发展还必须有赖于其得以宣传,使人们认识并接受,因而国家相关机关还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专业人才匮乏这一点,笔者认为,国家应当增加社区矫正人才的培养,比如在相关高校开设这一人才培养的专业,提高教师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还应当有明晰的执行者或者严谨的监督体系。笔者认为,可以完善检察监督制度和体系,给予执行者相应奖惩措施,以加强执行者的积极性,使得社区矫正实实在在的被践行。

总之,社区矫正制度是符合历史潮流了,随着人权民主思想的发展,轻刑化道路是一种倾向,我们国家应当不断探索,在改变中求前进,不断完善刑罚制度,从而达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吕俊玲.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J].社科论坛, 2012:236.

[2]马克昌.论刑罚的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 1995 (04) .

上一篇:消防安全检查实施方案下一篇:假期家长寄语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