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叙文

2024-04-14

高中语文记叙文(精选6篇)

篇1:高中语文记叙文

挖掘机终于在肃穆的葬礼后耀武扬威地开了进来!

老屋,在风雨中站立着,如几十年前一般。土黄的墙体上的裂缝充当着岁月的证人,大大的拆字宣告着它的油尽灯枯

这场老屋的保卫战最终在外婆的猝然离世而告终。

外公外婆这辈子几乎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这座老屋让两位老人在孤老中得以慰藉。他们是幸福的,因为有我的陪伴。自有记忆起,我的脑海中就很少有年轻的面孔,每天活跃在脑中的都是他们那满是褶皱却无比宠溺的笑脸。儿时的记忆也正因为这些温暖的笑靥变得愈加温暖。

日子过的并不艰难,住的房子却不怎么让人满意。房子并不小,四室一厅,虽不是楼房,却也宽敞。但我一直烦恼的是,只要一下雨,走廊那总会滴水。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在那群码好的瓦石中少了一块。因为是在走廊,外公他们并不怎么在意,但拗不过我的整日纠缠,终于,在又一次的暴雨之后,一片特殊的瓦砾光荣的遮住了那块漏洞。说它特殊,是因为我曾对它说了一下午的话,带着那时的纯真,真挚地向它表示感谢,并对它寄意了深厚的期望,希望它保佑着外公外婆,希望它永远的为他们抵挡雨水,永远永远

岁月的流逝将我带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模式,不再有漏雨的土屋,不再有特殊的瓦砾,也不再有外公外婆的喃喃低语。没有感到失落,是因为太小了吧。那时的我不理解外婆眼中闪动的泪光,不理解外公背过身的慌忙,也不理解心中泛起的点点苦涩。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骤然减少,老屋也被我渐渐遗忘,那片瓦砾更加不被我记起。

去年初春,外婆打电话向妈妈诉苦:老屋要被拆了!妈妈本来很不在乎:拆就拆了吧,这么多年了,都快成危房了。但外婆在电话那头的啜泣逐渐让妈妈慌了神。周末我们一齐回去。看到外婆坐在院子里,一声不吭。看到我们来了,颤巍巍却又很迅速的站起来,拉着我们的手,呢喃着要拆房子了,要拆房子了。爸妈被外婆的样子吓住了,他们让我陪着我,他们去镇上商量商量。我不知道这房子对她意味着什么,竟让她如此失态!天黑的时候,爸妈回来了,他们为这老屋争到了最后一年的存在权利。外婆很高兴,叫来外公,并动员我们,把老屋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满足的笑挂在她疲惫的脸上!

新年伊始,传来噩耗——外婆在换灯泡时不幸跌落在地,突发脑溢血而死!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受到了什么叫天昏地暗。她始终微笑的外婆走了?在那个让她万分不舍的老屋?

簇新的寿衣与满院的花圈告诉我:是的,她——你最爱的那个人——走了!

混混沌沌中葬礼已经结束,外公在悲痛欲绝之时,绝望的看看老屋,缓缓的挥了挥手——拆吧!

挖掘机与推土机浩浩荡荡的开了进来,将这个有着几十年历史、几十年回忆、几十年温暖、几十年守候的老屋缓缓推到!

似乎辨得出那片瓦碎时的声音——啪,如同心碎一样,闷生生的疼!

篇2:高中语文记叙文

1、材料低幼化

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人物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也就是说,许多同学还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初中(中考)的生活,而少写高中阶段的生活;写日常生活也很少,尤其涉及教育改革、学习思想的变化,或自己经历的挫折曲折及其感悟等,许多人在写家中的小花瓶破碎了,究竟是谁打坏的;放在抽屉里的几元钱不见了,是谁偷的;有一本复习资料究竟借不借给同学看,自己的橡皮找不到了,是谁拿的;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不是说这些材料不能写,而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有价值的生活是否就是这些。我们的同学视野应当开阔一点,思考问题应该深入一点,从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来。

2、材料陈旧化

由于有的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这类文章的材料多是几年来,甚至几十年来见于各类文章的陈旧事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李白、杜甫、辛弃疾等,不是这些例子不能用,而是使用这些材料时,没有进行精细的“打磨”,没有写出新意和深情。这样的文章徒具躯壳而没有灵魂,因而没有生命力,也没有吸引力。

3、宿构现象严重

高考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命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高考作文的材料是用在特殊考场上的。有的考生往往想学一学报章上的杂文之类,先介绍材料来源,如:“我昨天在报上看到了这样的材料“xx”这是《xx都市报》上的一件事,“这是同学给我讲的一个故事”等等,编造材料出处。有的考生还在原来的故事基础上,杜撰甚而增加情节,这真让阅卷老师啼笑皆非,这真是“大白天说假话”,这个材料不是你“六月七日”刚刚看到的吗?20xx年的作文题(全国卷),有考生在文中为了突出“父亲”伟大的形象,编造了父亲走上抗非前线时的“壮举”。因为是胡编,所以文章不真实,感情不真挚,最后经查实,发现是小作者造假。

4、选材杂乱,只为凑字数篇幅

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题目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注意材料的表面相似之处,而不注意事例的本质,只求凑成800多字。结果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写作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内容问题,即“写什么”。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作者都必须尽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对象,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个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成败和好坏,也常常取决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事物的观察、体验、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选择材料,有没有可供遵循的标准呢?应该说是有的:

1、材料要体现正确鲜明的主题。

一般记叙文都是通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写的事仅是一个载体,最终要让作文某种意图,给读者以启发和教益,这在构思中首先应注意的。主题很多,如爱国、诚信、守纪奉献、勤劳、坚强、敬业、合作、节俭等等。但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得知此等种种主题都源出于一个“爱”字,这是人性的本质所在,明确了这一点,在构思选材剪裁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少数同学不明白这一点,为了写事而写事,如《疙瘩解开了》一文很多学生就疙瘩写疙瘩,事情完了文章就完了,无着力点,不给人留下思考,这类文章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而选材上有些同学甚至将“疙瘩”等同于恶语中伤、拳脚相加遗留下的“怨恨”、“敌视”等等流毒,这就是典型的“无用素材”。

2、材料要新颖。

一般地说,材料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主题的表达,甚至会影响主题的表达;而新颖妥贴的材料常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大自然的壮美莫过于日出了,于是赞美日出就成了许多文人大家笔下的共同主题,怎样使这个共同的太阳不至于千篇 一律而又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呢?巴金写海上的日出,徐迟写黄山日出,刘白羽则描写在飞机上看见的日出;海涅借云海衬托日出的美景,屠格涅夫用光与色表现日出的辉煌??作家总是寻找新的题材来表现“每天都是新的”太阳,这对我们不是很有启发吗?

《疙瘩解开了》一文多数人都写个人的疙瘩或个人之间的疙瘩,但有位同学构思比较巧妙——两家间的疙瘩:村上两家间的排水沟堵了,相互指责对方有责任,应由对方清理,弄得村上环境臭气熏天。后来村上一位老者主动自带工具,开挖疏通,感动了两家人,齐心协力共建了美好环境。材料较新颖,传达的主题也明确而又积极。

3、材料要抓住重点,引人入胜。

任何一则故事都有来龙去脉,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我们如何才能截取素材中重点环节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首先我想,我们应该明确题目的重心何在。如《守住自己的宝》一文,这个题目结构上是动宾结构,重点应在动词“守住”上,要突出“守住”就必须明确三点:

一、这个所谓的“宝”本来就隶属于自己;

二、这个“宝”现在有丢失的危险;

三、要有“守住”的方式、行动。不少同学应为没有理解题目的重点,匆匆选材,对既定选材各个过程不加辨析,匆忙下笔,慌乱中已失方寸,失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篇3:高中语文记叙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教学

一、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概述

1. 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明, 语文课程有工具性、人文性特点, 并要求课程应当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 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这与我国的教育精神相契合。根据课标, 现代记叙文单元属于教材“阅读鉴赏”模块, 是文学类的文本教学。根据课标的教学目标设计, 在知识能力上, 要了解记叙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和基本特征;在过程方法上, 可运用文学教学法, 重体验、品位和领悟感情态度的价值观传播, 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 陶冶学生性情, 构建民族文化和契合时代的精神。对于课标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有了理解, 教学的方向便明确下来。

2. 教材的结合和内容。

(1) 教材的结构。

高中语文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以及名著导读这四个部分组成, 现代记叙文在阅读鉴赏单元当中。现代记叙文模块的人教版教材编排结构基本为单元说明、课文、课后研讨三部分。对于单元说明, 高中语文教材基本上分三段, 包含的三维目标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可阐述为, 点明单元的题材范围、说明作品内容共同的写法和倾向、指明学习注意点。例如, “本单元学习的是写人记事散文”说明课文题材是散文;“散文描写现实生活当中的人物, 作者通过对故事中各个角色的事迹和表情描述, 在字里行间融入感情和感悟, 帮助我们明辨是非”, 说明作品内容共同的写法和倾向;“仔细揣摩文章人物的言行等, 注意哪些地方最触动内心, 可加以圈点, 认真揣摩”, 指明的是应注意点。根据单元说明, 可将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的目标做如下设定:分析作品的结构, 进行主题概括, 了解小的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和基本特征;体会重要语句蕴含的丰富含义, 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领会时代的精神与人生的意义。

(2) 课文内容分析。

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 让学生们学会圈点批注学习法, 同时了解记叙文本身的基本特征等。依据课标, 记叙文的教学内容, 在知识方面, 为记叙文的定义特点, 单元出现的主要作家, 作品当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在能力方面, 应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把握作品整体的能力, 进行作品结构分析等。

二、高中语文现代记叙文模块教学设计

1.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 教师应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准备教学材料, 才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 开始探寻事物内部规律以及深层次的含义, 渐渐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这一时期, 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他们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探寻现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综上, 可将现代记叙文模块的教学重点做如下设定:讲解现代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教育, 培养高中生的探究能力。

2. 教学设计分析。

首先, 是对于单元教学方法的选择。单元教学最为基本的方法是分析综合法, 指的是围绕单元教学重点, 对单元内部教学结构进行处理。这一方法有四种形式:总———分式、分———总式、分———总———分式、总———分———总式。依据现代记叙文的教材编写特点, 一般采取总———分——总式的教学方法, 表现为先进行单元总体的预习, 随后安排篇章的导读或自读, 进而对单元进行总结。例如, 对《记念刘和珍君》采取导读, 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采取自读, 后总结记叙文的特点、表现手法等。在运用分析综合法时, 要注意让学生对记叙文单元有整体的理解和完整的印象。

其次, 是对于单篇课文的教学方法选择。例如, 《记念刘和珍君》可采取讲授法、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助于传授知识系统。谈话法作为师生互动形式, 有助于活跃课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则可采取讨论法教学, 运用学生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交流, 完成教学任务。

最后, 是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方法选择。一方面, 教师要教授圈点批注学习法, 让学生在质疑思考基础之上, 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文章进行批注, 形成自己的观念见解,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从而, 教授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以及体验, 让其了解作品, 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阅读, 进行深度思考。另一方面, 教师还应教授朗读、精读、默读、浏览、略读等等相关阅读方法。现代记叙文模块的课文文质兼美, 可要求学生进行精读, 且带着感情进行朗读。精读有助于理解、欣赏文章, 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朗读则可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此外, 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运用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的方式学习, 对现代记叙文的特点等进行探寻。

篇4:高中语文记叙文

关键词:系统化;写法指导;写作训练

在将近十年的高中一线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語文不爱也不恨。对语文分数的期望值一直都不太高,只要有三位数就可以了。他们认为语文考试中选择题最重要,对作文最没追求。其实说实话,作文应该是语文试卷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半壁江山”,可是学生对它却不重视,认为作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科学、不系统是分不开的。随意性很大的作文教学,使得学生的作文没能有较大的进步,从而在考试中作文永远都是一个相对合理能接受的分数。这个分数无法让他们获取成就感,这个分数让他们无法“爱”作文,所以平时也不想训练作文,认为训练作文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平时写不写作文不影响考试时作文的得分。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要求有序地进行作文的写法指导和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阅读奖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部分。其中表达交流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写作”共20个专题,每册4个专题。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在论述记叙文的写作。必修三、必修四和必修五是论述议论文的写作。

在正常的语文必修教学中,高一应该着重进行记叙文的写法指导和写作训练。必修一和必修二分别从“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学习虚构”八个方面讲述该如何写好记叙文。这八个点其实就是作文的写法指导。

所有的文章归根结底都是在表现或追求“真、善、美”。那如何写出“真、善、美”呢?首先就必须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所以我在高一的学生入校后的第一篇习作就是一篇命题的记叙文“令人难忘的细节”。当时学生反映很强烈:首先是命题作文,其次是规定了文体。他们很不适应,因为刚刚过去的九年级是以议论文为主要习作训练方向的。所以看到这个要求,他们无法适从,甚至感觉不知道记叙文怎么写。我就很简单地告诉他们记叙文写作的关键:以记叙为主。两节课后,我迅速地收起了他们的习作,花了一天的时间认真地评析他们的文章,问题的确很多,但所有的文章都很真实很感人。在评讲之前,我把所有学生的文章都进行了问题分类,并且在作文纸上都给他们做了特殊的标记,让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作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在具体进行评讲的时候,我首先对问题作文进行了具体的点评,同时我也大大地表扬了他们,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文章都具备美文最重要的特质——有真情实感,你们的文章只要能触动自己的心灵,就一定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当然,在随后的课堂上我也具体地向他们讲解了写好记叙文的其他要素,如叙事要选好角度、要写出波澜,写景要注意景物的特征和描写的手法,写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个性,构思的时候要适当的虚构,文章的落脚点是抒情等。并且一一拿出他们熟悉的文章进行比照,让他们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记叙文。在这期间,我布置了三篇片段作文,题目分别是“风波”“我心目中的孔子形象”和“遥望星空”。这三个题目都是教材中写作训练的题目,但是我都控制了他们的字数500字以内,不准写多了。对这他们来说又无法适从了,从来都是不准写少了,这几次却是不准写多了。记叙文的最大忌讳就是详略不当,控制字数就是告诉他们在写之前得要构思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得写有必要写的、非写不可的。这三篇片段作文我都是面批面改的,我一贯认为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不能总是只写评语或是只给分,因为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地解决作文中的问题,且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面批面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三个片段作文让我们在叙事、写人、写景方面有了各自的体悟。

随后我布置了一篇大作文,题目是“我青春的色彩”。青春,每个人都有过,高一的学生正值青春,青春在他们的眼里是异彩纷呈、丰富多彩的。行文时,要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方面:如果长于记叙,可叙写有关青春的精彩故事,演绎青春成长的精彩瞬间,回味青春联想;如果工于抒情可抒写对青春的个性认识或独特体验;如果巧于议论,可畅谈青春的可贵、重要,青春的意义与价值。收上来的习作基本上都是记叙文,只有3篇议论文。这次的习作比第一次写得好很多,没有文体不明的文章,学生们基本都掌握了记叙文的写法。

通过高一一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经过了三个阶段“自觉——不自觉——自觉”的过程。没有系统地训练之前,学生的写作是盲目自觉的,想到哪写到哪。学习了写法指导之后,必须是有意识刻意地去写是不自觉地在写。系统化训练之后,所谓“不自觉”的行为就理所当然成为“自觉”的行为了。所以系统化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就是一个提升作文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作文至少是可以写出符合高考作文考试基础等级要求的作文。

参考文献:

赵德美.高中作文导写教程[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

篇5:高中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二、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3、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基本题型:下列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不用考虑结构上的);——的词写出了——(结合本词特点,概括内容)。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

4、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基本题型:文中…句子(关于…的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思路和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明显就写,不明显不要强求):写出了——(内容的精准概括)。表现了——(注意联系中心,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内容方面];为(与)上(下)文的——作铺垫(作对比),或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等[结构方面]。

5、段落的作用

基本题型: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篇6:高中语文记叙文好段落

是什么静静流过心田,培植甘甜记忆;

是什么轻轻扣动心扉,留下永恒美丽;

上一篇:爷爷作文400字下一篇:信阳市农业机械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推广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