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我的美国BME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2024-05-04

【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我的美国BME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精选2篇)

篇1:【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我的美国BME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我的美国BME申请总结

背景:

PKU 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GPA: 3.34 TOEFL: 108(S23)GRE: 153+170+3.0

录取结果:(Master)AD/Offer:

BME: Columbia, Cornell, CMU, Northwestern Public Health: Yale, JHU, Columbia Waiting list: BME: JHU, Duke

1.开始申请之前时的想法

受六岁时大家普遍“想要成为科学家”这股积极的社会风气影响,我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认为自己会按部就班地认真上课、积极搬砖,然后以一个还不错的 GPA 和一篇还不错的 paper 申请到一个还不错的 PhD 项目,最后在28岁顺利毕业,成为一个在名片上印着“PhD”的高级知识分子,再来思考是做个教授还是进企业研发部门工作。

此时我对于科研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描述、小说电视中的形象这个层次中,我看到的是灵光一闪喊出“尤里卡”的激动,对爱因斯坦以及相对论、测不准原理等名词烂熟于心(而并不懂具体内容),对科幻小说中科学家们从事着超前的研究而备受世人冷漠、但在几百年后名声大噪的情节喜爱不已。总之科学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崇高的形象,围绕其崇高的还有如下几个关键词:非功利、纯粹、奉献等。随着把“科学”不断神圣化的同时,我也不自觉地开始贬低其他的职业,进而发展成另一种极端的倾向——追求“无用”。

在这种成见的影响下,我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在生物医学工程这个领域选一个最基础、最前沿,换言之最不容易立刻投入使用的方向申请 PhD。

2.Ph.D.还是Master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然而当自己真正进入大学之后,我又因为自己的喜好去做了很多跟申请 PhD“无关”的事情,比如没有好好学数学和编程,修了中文双学位,接受了一个社团等等,总之无论从成绩单上来看、还是从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来看,都不像是一个合格的 PhD 候选人。

与此同时,各种“劝退生物坑”、“条条大路通码农”、“劝退PhD”的说法开始蔓延,我开始被迫去反思:也许“科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崇高,而也仅仅是一份职业?去掉我自己给“科学家”加的光环,我还想要去做科研吗?最重要的是,我真的适合这个职业吗?

好在我还没有到直接面对选择职业的时候,因此还有思考以上问题的时间,但另一个问题则更要直接:放下对 PhD 的执念之后,我到底还要不要继续申请它? Master 确实比 PhD 要容易申请,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一定比 PhD 要差呢?或者说,到底哪一个更适合我?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有我个人观念转变的原因,还有许多更为现实的因素,而这些都是我以前追求“无用”而刻意忽略了的。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之后,对读文献、实验室工作、暑期科研、参加会议、写报告、作报告这些科研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我都不再陌生,“科研”对我而言也终于成为一个可供分析的对象,而不是待在神坛上,浑身上下散发着神秘与崇高。我开始了解如何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教授每天在做什么,以及更重要的——PhD 们每天在干什么,无论是北大的还是国外的。

3.把时间用在对的地方

当我真正开始对比 Master 和 PhD 时,我开始面临更加紧迫的问题:申请季即将开始,而无论是项目筛选、联络导师,还是撰写 CV、PS,准备推荐信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关键的是,我需要对自己做出一个定位,因为我们系在12级仅仅只有7个人,我几乎完全无从得知自己的“硬指标”是一个什么水平。

最终我决定找一个中介来帮我,而事实证明世毕盟也做到了,从选项目到对我个人的评估,从文书的撰写到个人的包装,乃至拿到 offer 以后的琐事——有些事情是我做不了的,有些事情是我可以自己做但没必要事必躬亲的。因为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机构介入,我得以把时间花在更为个人、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回顾自己大学三年究竟做了什么(值得写到简历上的事情),比如从自己的性格、对科研的认识和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决定自己要不要保留对 PhD 的“执念”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世毕盟的哥哥姐姐们都有着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一直在说的是“我们完全可以试试……”、“这样挺不错的”、“已经足够了(指我踩线的 GRE Verbal 成绩,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的成绩,当时我还打算考第二次)”,这些鼓励都给了我足够的信心,也在充满着未知、心情起伏不定的申请季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4.对这个结果满意吗

总的来说我对这个结果是很满意的,以不算太高的GPA拿到了Yale、Columbia等不错的项目。有一些dream school没有申请到也许是运气的问题,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去成斯坦福(不过据说Stanford的bioengineering的PhD是基本不招中国学生的,因此我的内心也平衡了许多),其次是 JHU 仍然把我放在 Waiting LIst 上面吊着了。但好在我还有哥大的BME,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惊喜,比如 CMU 的一笔小小的奖金。我想自己对一个项目真正在意的程度,从收到反馈时的心情来看是最准的了,而事实上无论是 AD 还是拒信,或者是干脆没有回复,我都没有在意。好在在意的也有了好的结果。

申请的过程也是一个回顾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我发现有那么多选择摆在眼前的时候,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并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但与其把时间花在纠结选择什么上面,倒不如先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在做这些事情(比如写 CV、PS)的时候一定会对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到这时我会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同龄人又有哪些闪光点,一旦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也会开始不那么在意一两个 offer 了——我们不需要一些 offer 来证明自己。

有所饶益,欢喜无悔。

(一个高冷的boy)

世毕盟语录: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

篇2:【有所饶益,欢喜无悔】我的美国BME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Rank #1 JHU生物医学工程offer)

2016年5月9日

【申请背景】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GPA:85/100(Ranking 5/25)TOEFL:104(Speaking 24)GRE:V151 + Q168 + AW3.5 科研经历:

(1)清华化工系:手术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从科研训练项目一直延续到毕业设计);(2)Johns Hopkins University:Gene Delivery Therapy Technology(Summer Research 2015);

(3)中山大学:环境敏感性药物载体材料学习和研究(寒假研修2016)。

【申请结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hD Program(Division: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申请总结】

我的申请总结主要围绕理工科博士项目的申请,对自己纠结过的一些典型问题谈谈我现在的看法,希望能给对申请博士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

问题1:到底应该选择读博还是读硕?

读博和读硕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概括来说,读博提供在某一领域足够的专业性,而读硕则提供一个理工科背景及较宽的就业方向。从构成角度来说,博士的数量也要远少于硕士的数量。个人认为如果想要选择读博,自己应该大体满足这些条件:

(1)对自己的专业、专业内的某个领域、或自己的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某个领域有很强的兴趣,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向变得更博学和专业:就我个人我而言,我一直对医学有很强的兴趣,进入大学前甚至考虑本科直接读医,因而即便进入了化工系,我也一直在关注与医学相关的新闻和知识。我的专业与医学有很强的交叉性,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医用材料、药物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这使我在大二末就基本下定决心申请这一方向。

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2)愿意从事探索性工作:曾有人将人类目前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比作一个圆,而博士的工作就是在圆周上的某一点向外扩展一小块区域。这种工作主要面向于未知和未解决的问题,重复“提出想法→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对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欢或适应这样的工作导向。如果不确定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在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工作能够收获直接的感受。特别是暑期海外科研可以是非常好的体验机会,因为工作相对独立,不受课程学习或课外活动的影响,基本就是博士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可以好好感受,再决定也不迟。

(3)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所申请的专业,或至少高度相关:用5至6年时间积累,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也理应在这个方向从事研究、研发和技术性的工作。

(4)有足够的耐心:博士项目时间很长(例如JHU材料方向的博士平均毕业时间达5.4年),且工作重复性高、周期长,是一个重视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需要能够静下心来。

(5)有家庭支持和家庭规划:很现实的问题,成家、是否回国等事项需要长远的考虑。特别对于女生而言,可能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会更大。

不过,一个很小的想法也可能改变整个规划。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了解到导师对工作的看法,感觉很赞同: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在任何地方或社会环境都能做被需要的人。对于理工科来说最直接及最保险的途径,就是读博了吧。我对医学的兴趣以及这个想法共同使我下定了申请博士项目的决心。

问题2:申请过程中怎样才能算得上“背景强”?

首先,GPA非常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在申请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如果GPA不够优秀(比如我85分排名20%的学分绩),又想在名校牛项目的众多优秀申请者中显示出竞争力,应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使你的所有努力都服务于对这个方向的申请。

以我自己举例,既然对高分子材料与医学的交叉领域(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分支之一)非常感兴趣,我在大二结束时就向清华的导师申请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即手术膜材料)并一直做到了现在,对两种生物基材料在此课题上的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去年暑假前,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提醒我关注JHU一些教授的相关研究,使我非常幸运地联络并申请到了JHU关于基因递送疗法的暑研项目,并借此机会直接在其生物材料实验室工作了两个月;接着,今年寒假,在JHU导师的推荐下,我前往中山大学的一个相关课题组进行了一个月的研修,在此领域有了更为专精的学习。连续三段与申请方向匹配度极高的科研经历,即便硬性的文章成果并不突出(专利和文章各一篇,且均低于二作),也足以使我建立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在文书和面试环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节展现出入门的专业性了。另一方面,我选修了多门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的课程,其中一门“组织工程原理”课程在考试和期末大作业中表现突出,最终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成绩,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推荐。我也在和JHU教授的沟通过程中汇报我的学习和研究进度,这在最终的推荐环节起到了一定作用。

联想到一句来自于某校面试官的话:“I think smarts and technical skills are given, but what sets the top students apart recruiting wise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hical behavior,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and learn quickly.”在申请过程中使对方学校了解到你是真的有兴趣、肯下功夫、愿意在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上学习和钻研,并且真的为了达到你的目标而做出了努力,这无疑是增强背景的绝佳方法。

问题3:如何充分利用暑期研修机会?

暑研对于我最终在JHU的录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和那两个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回想起来,在JHU暑研期间可能是我大学最用功的一段时光了。从去程开始,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只有我开着灯在看前期发过来的课题组的Review(当然,这和我把托福考试放在出发前一天也有关系……)。要参与的课题是之前几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还缺乏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培训,一时间比较手足无措。我几乎用了三周时间学习各种实验流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使学习过程更高效。直接带我做实验的博士生每天早上都会和组内的另一位博后进行讨论,我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状态到后来的能够参与、提问甚至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被各种纠正错误,被各种指导该如何去分析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被他们那种对待科研开放、认真和包容的态度所影响。当然,对于在两个月内实验室多出一名免费劳工这件事,他们都还是很高兴的,开心地把很多自己的工作派给我做,以至于每天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平均下来也就一个小时,晚上还要去图书馆继续学习和处理数据。虽然很辛苦,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收获颇丰。

尽快上手是一方面,努力干活儿是一方面,但一定不要做学习和科研的机器。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多关注能接触到的其他资源。在JHU暑研期间,我首先借助教授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医学研究的观摩和学习,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我通过国内小伙伴的关系认识了两个在JHU医学院读MD的学生,和他们见面聊了聊,他们为我的申请提出了许多建议。此外,我还分别参加了材料系和医学院两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所有这些的目的即是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为之后权衡各种机会提供直观的依据。我就是在此过程中坚定了申请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念。二是参与实验室的集体活动,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了,比如我参加了一次聚餐,一次博士生毕业庆祝,一次帮毕业博士生搬家,这些都是增进感情,和歪果仁们聊人生聊理想的好机会,会为印象加分不少的。三是表现出独立和自律,例如关于签证、住宿、机票预订等琐事,能够自己解决的一定不要麻烦那边的人;在实验室和办公室注意安全规程和清洁;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时不开小差等。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推荐信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教授实际和你直接接触的机会也不多,通过实验室内的学生了解你可能是对他来说最高效的方式。

问题4:世毕盟真的能给你很多帮助么? 是的。

我觉得信息对于申请过程非常重要。JHU医学院的录取即源于Mentor提供的关于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息,帮助我申请到了暑研的机会。我之后遇到的各种情况,包括如何推销自己、如何与教授保持沟通、如何办理签证等,世毕盟的培训师艳鹏姐和mentor都是有问必答,基本我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都在之前的案例中遇到过,所以提供的信息中肯、实用,是申请过程中的强有力后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作为工科男,英语确实不太好。文书的初稿只能结构勉强过关,世毕盟Mentor的建议和GGU Native Expert Group的语言修改非常给力,最终增色不少。毕竟即便有再强的实力,也需要在present yourself上有些技巧,才能让学校更好地认识你。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下一篇:以长存感恩之心为题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