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情分析

2022-06-25

第一篇:初中历史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学情调查问卷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关注社会热点,激活历史课堂》课题 学 生 问 卷 调 查 表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你的历史学习情况,从而帮助老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希望各位同学积极配合,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老师衷心感谢你的帮助! ()1.你是否喜欢上历史课?A、喜欢 B、较喜欢 C、不喜欢 D、讨厌 ()2.历史课本中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兴趣?A.历史图片 B.历史地图C.历史小故事 D.历史人物介绍 ()3.你在学习历史新课时,能做到自觉预习的有:A每节课B大部分课前C有时候会D从来没有 ()4.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历史知识?A课本B电视电影C网络D课外读物 ()5.课堂上你最喜欢采用哪种方法学习历史?()A师问生答B师生互动C同学讨论D老师讲解 ()6.对历史课本的重要内容,你的做法是()A能自主地分析,把握比较精准 B在老师提醒下,基本能掌握C比较盲然,需要老师不断强调 D不知所然,听课时心不在焉 ()7.当你看到听到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或影片时,你会去寻找资料,追踪分析或与他人进行讨论吗? A是B说不准C不 ()8.你喜欢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了解你感兴趣的事? A.主要从教师处获得B.主要由自己查资料获得C其他()9.你认为你自己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历史资料? A.图书馆查阅B.上网查询C.实地调查D.其他

()10.与同学讨论历史问题时,你会试图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见解吗? A.是B.说不准C.不

()11.当你认为你对某一历史问题的看法与教材的观点不同时,你会提出问题吗?

A.是B.也许C.不

()12.认为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 ()13.学习历史课程对于提高口头或书面语言文字表述能力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 ()14.学习历史课程对于学习政治或地理、语文等学科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帮助 D.没有帮助 ()15.学习历史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和心理发展 A.很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16.你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A.起很大的作用 B.比较有作用C.作用不大D.基本上没有作用()17.你希望教师给你提供哪种资料? A.文字资料B.图片资料C.影像资料D.其他()18.、你希望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是 A.补充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知识B.重点传授学习方法 C.划出重点,便于考试 ()19.你最希望的历史课的教学方法 A.由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B.由教师与学生以讨论问题的方式C.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 D.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背熟重点 ()20.你平时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书籍:A.几乎不阅读,或很少阅读。B.能够时常阅读一些有情节,趣味的小说或杂志。C.对一切能够增长知识的书籍都经常阅读。D.较喜欢读历史方面书 ()21.你喜欢历史作业的形式: A.制作小报 B.制作课件 C.编写历史剧 D.做练习题或

第二篇:初三历史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初三年级7---10班的历史课。我所教的这几个班9班学生上课比较认真,成绩较好。

7、10班学生上课纪律很好,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会学习,不会听课,掌握不好课堂所学知识。8班学生上课纪律不太好,部分男生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制止几次还不停止,影响教学效果。7班学生基础较差,要想提高历史整体成绩,还有一定的难度。

一、 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没时间学历史只靠课上45分钟,又要熟悉教材,又要分析透知识点,还要训练做题方法,时间非常紧。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课本内容不熟悉,学生做题太少,知识面狭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待提高。

2、做题方法欠缺,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基础知识不扎实,每次小测,选择题满分的学生极少,材料题很多学生达不到点子上。 所以一方面要砸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知道做题方法,加强做题训练。

3、仍有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按要求答题。卷面不整洁,字体潦草等等。

二、结合以上问题我将采取下列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备课环节,备课要做到全面、详细、准确。

2、提高课堂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学生在课堂上要多动脑、动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作题技巧,多做题、多练习,从做题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

4、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争取初三中考取得好成绩。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学情分析

一 、思想状况分析

九年级1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九年级2班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

二、 学习状况分析

九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 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高,方法不当

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尽量跟住老师.这些孩子的家长当然也在督促。

第五类:跟不上正常的进度.

另外,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学习自主性不太强,基础较薄弱,通过

七、八年级的精心培养,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语言文明,思想健康,积极、认真、扎实。但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没信心,在自动放弃学习。

三、今后措施

1、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加强规范语言训练,提高答题得分率。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注重文献史料的积累借鉴,引导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各课的知识考点,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从中得到了感性和理性的知识,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3、多督促、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贴近

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思路,抓好平时辅导,给予学生帮助。

第四篇:重视学生历史学情分析大全

重视学生历史学情分析,提高教学实效

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主要内容是历史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较少,感兴趣的学生不多。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下面我就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学情的一些做法。 第一,了解全体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差异。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节课时,设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家长的职业、收入、环境、性格(内倾性或外倾性)、气质、学习方式(主动或被动、稳定或不稳定)、学习方式(开放或合作)、学习意志、优势、弱势等等。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本班学生的基本概况,如本人正在教学的八年级三个班的历史与社会,期中八(10)两极分化,优生学习较为自觉、家长普遍较为重视,部分差生学习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家长不够重视或教育方法不当。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习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掌握必要的历史及相关的社会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对优生在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尽量使他们能脱颖而出。对学困生,努力使他们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对他们取得的一点点进步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学习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如采用面批的方式,对做的好的给予鼓励,并指出错误并帮助改正。

第二,了解学生学习的 基础。

了解学生以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及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如学习三国内容时,设计一些问题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你了解三国的哪些人物,他有哪些事迹?你对他的看法或评价如何?通过提问了解到学生对三国人物有一定了解,但这些了解大多来自影视作品,评价不全面或与历史人物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要着重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学会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

第三,了解学生的情绪。

课堂上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学习的情绪,情绪高涨时效果较好。有时情绪低落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有关的历史故事、如果你是皇帝该怎么办?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成果等等,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哪些是掌握较好的,哪些是掌握较差的或没有掌握的。也可以通过下一节新授课前复习提问或用听写、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上一节知识掌握的情况。完成一个单元还可以通过单元练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问题采用适当的解决方法,如果是由于知识本身的问题,需要强化对该知识的理解,使多数学生能掌握。如果是学生的态度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必要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五篇:中学历史教学学情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几点思考 学情分析: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强调的是要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活动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是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因此课堂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实现,或者说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了解程度,只有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得越详细,分析得越透彻,教学就越有效。 学情分析从内容上说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分析,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或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层次上说,不仅包括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普遍性的分析,还包括对学生个体特点的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包括心理差异的分析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学生对同一学习内容的兴趣、态度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例如有些学生思考问题细致而有的却较粗心;有些学生思考不积极,经常回避那些比较用脑的问题,思维上有惰性;有些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有些对图像史料的记忆优于对文字史料的记忆;有的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逻辑思维等。这都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部分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学生作分析,并设计相应的对策。其次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网络来储备知识,那么教师在备课时也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缺乏对学生其他学科中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与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中,建议教师“要注意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可以布置学生从语文等学科中收集有关诗歌、文学作品,充分利用他们平时在语文学习或一些影视作品中接触到的知识,帮助学习更好的学习历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会接触到很多相关的历史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了解学生在历史学科以外的知识储备情况,对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了解得多就越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把教学的切入点定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出良好的“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对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分析不全面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很多,如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不求每节课前都要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学生,但在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存在的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的这些心理因素。如有教师在《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从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作用,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位教师分析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是“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但却忽视了高二学生的思维特征。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但由于还不成熟,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中教师认为“从高二学生知识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没有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他们绝大多数人还不能从前面的学习中概括得出“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旧的世卿世禄制被废除,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为文化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结论,因而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在整体感知历史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发展内在的因果联系。基于这样的学情考虑,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采取有效策略,如在新课学习后设计一个问题:“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并首先和学生讨论“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哪些因素有关?”,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也是本课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得越是全面,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越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好。

对学生心理分析不全面的另一个表现是,只注重一般的心理问题分析,忽视对历史学科内容学习过程中的特殊心理要求和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分析。其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在不同的活动中的同一心理现象既有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总是同教育的内容不可分割的联系着,历史学科教学也有本学科的心理学问题。应该说,很多教师在作学情分析时,对这个问题是不太注重的。案例二某教师在《运用历史地图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并初步具备了将史地、文史等知识整合起来的能力。”在学习时,从历史学科教学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首先要形成有关历史的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空间等正确表象,而历史的空间知识主要体现在历史地图中。高中生已经从地理课中学习到有关图例的知识,学生具备了利用图例来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历史地图与地理地图不同,它除了空间概念外,还有时间概念,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时、空表象的联系,也有利于历史和地理知识的联系。

此外,学情分析泛泛而谈,且大都来自教师的主观臆断,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至于很多学情分析不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有的时候,我们为学生做得越多,越是害学生。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我们与学生经验不同,环境不同,所以合乎我们意的,未必合乎学生的意。勉强定下来,那适应学生需要的,或者遗漏掉;那不适应学生需要的,反而包括进去。”(《陶行知全集》第一卷第31页)

二、解决策略

第一,提高对学情分析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在理念上,教师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强化学生学习准备的了解和心理生理特点的分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孔子语),从而实施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和学习体验的正确策略。其次,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具备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功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在分析的层次上,既能从学生的普遍的心理特征来思考,又能考虑到个别学生的心理差异,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认识能力、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的教学安排。还要关注到历史学科的特殊的心理学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实物呈现等直观方式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师还要学习和了解跨学科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学习内容,让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历史学习提供帮助。这样既便利了历史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在教科研活动中加强对学情分析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在备课组教学研讨中,不仅要注重教材分析、教法研讨,也要加强对学情的分析与研究。 第二,要掌握学情分析的途径。

从学生历史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因为历史这门课牵涉到的学科很多,如地理中的地图知识,对历史学习的帮助就特别大;还有语文的许多课文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史若能互通,对这两门课的学习都有帮助。我们历史老师要经常关心地理、语文等学科相关知识,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既便利了历史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例如[案例四]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中“光耀千古的诗坛”一目学情分析:本课属于文学史的范畴,对初中学生来说其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也多有涉及,仅九年义务教育背诵篇目中就涉及唐诗61 篇,而且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诗歌的特点以及体裁也有一定的了解,也具有初步的诗歌欣赏能力,至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背诵了不少。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注意“历史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我们整合学校语文学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完成本课学习任务。其次,针对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本目教学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活性动态”教学风格,让学生背唐诗、议人物、谈时代、明原因,自主探究式地进行学习。这里,老师能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原有的相关学科(语文)学习情况作充分了解与分析,善于将学生学到的其他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其学习所用,同时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和人物为突破口来设计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层层展开,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养成记载、积累学生学习问题的习惯。可以从学生的作业或练习中发现问题,并将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记载和梳理,以备再次学习相关内容时作参考。找到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因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往往最能反映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梳理这些“原生态”的第一手学情资料,为以后或同伴的教学提供借鉴。例如,在学习世界历史三大宗教的内容,学生对其产生的时间经常混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看用怎样的方法可以避免混淆,结果学生思考了很多方法,如与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年代相比,相差多少世纪的;有提出根据宗教的特殊手势来记忆的;结果有一组学生讨论结果被认为最好的:佛教前6世纪,基督教公元1 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三大宗教名称的字数分别由佛教2 个字、基督教3 个字、伊斯兰教4 个字构成,按产生的时间先后正好是数字以此提升,这样记忆的时间先后不会错,学生还用数学上的数轴来看三个年代的间隔差。虽然这种方法不科学,但这样的过程本身就帮助了学生记忆历史时间。类似这样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注意积累,以此作为教学中采取对策的依据,教学就更富有了针对性。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要求,征求学生的学习意愿。关注学生课堂的表情和反映,把话语权交给学生,经常关注学生“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对高一个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相关知识时的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为比所教学生高一个年级的学生从心理到知识背景与现在学生比较接近,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与即将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学生比较接近,所以他们的学习感受可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更大的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教学的切入点。

总之,老师只有尊重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正处于形成状态的心理机能和活动水平,把问题设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出“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那才能是良好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上一篇:初中声乐训练计划下一篇:从严治腐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