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2024-04-21

创新主题教学策略(通用8篇)

篇1: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创新主题教学主要包括

(一)经典材料,精致分析;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三)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

一、创新主题教学的一般原则

1.根据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好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色彩,体现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东西,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为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长、优势,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自如驾驭课堂,展示自我风采。

2.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任何创新教学都必须建筑在充分研究课文的基础上。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学设应树立学生观,为学生而设计、为学习而设计是创新设计的基点。学生是课堂设计水平高低的真正评判者,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简单地推测学生的理解。创新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年龄特征、思维发展水平、认知水平、先前已有的知识积累、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等,都是我们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例如点评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教学设计,但它更多地适合于基础较好、有相当的评判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最终极有可能落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总之,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有效接受作为创新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创新主题教学的基本技巧

1.找准创新教学的切入点。

2.打破常规的流程。教学自有其规范的程序,严格执行教学流程,看似四平八稳,实则容易导致刻板而失去生机。只有打破常规流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3.激发探索的兴趣。在创新教学时,教师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挑起兴奋点,激活思维;瞄准求知点,发展思维。

4.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创新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存在,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故意露出破绽,诱导学生质疑,并将学生的质疑作为很好的课堂生成的资源;在问题的提问上,应多设计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

其实,创新永无止境,只要教师有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就一定能创造出各式各样的课堂设计。

当然,创新只是手段,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一味猎奇,而必须建立在明确的目的基础之上,必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篇2: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呢?以下便是我就创新作文教学的管窥之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是创新作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学生对写作若无兴趣,就会把写作认作“苦差使”甚至拒绝写作。像这样,创新作文教学将寸步难行。相反,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一股写作热情,从而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学生处于这种乐写的境界中,教师进行作文的创新教育将会事半功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激励教学法。即构建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写作活动经常用欣赏的眼光、以肯定为主的热情去评价,肯定他们作文中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语句,肯定他们作文中标新立异的表现形式,激励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乐于写作,从而积极主动地写作。即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充分挖掘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通过激励,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2.展示成功法。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功。不断的成功会激发写作兴趣,使他们越写越爱写,从而产生“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具体做法: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改书面作文为口头作文,让每个学生登台亮相,或定期安排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读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利用班级“作文园地”张贴登载学生的成功之作,利用学校黑板报登载学生的佳作,每学期编印《佳作荟萃》(每人一本),让学生的作文成就人人皆知;鼓励学生投稿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

3.民主评改法。即改变教师辛苦批改、学生只看(甚至不看)批改意见的作文评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作文评析民主化,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分组互改作文,要求既要“寻宝”又要“挑刺”,并写出评语,互改后交流。亦可在作文评讲课上选两三篇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请声音洪亮的同学到台上朗读,让师生在台下共评。这样,学生就成了作文的主人,他们积极创作的火花就很容易被点燃了。

二、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

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实现作文创新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厚积薄发是写作的必然规律,如果学生积累太少,就会造成思想肤浅、文思枯竭,写文章时挖空心思也写不出几句,只好敷衍了事。面对写作材料如此贫乏的学生,创新作文教学将会陷入最尴尬的境地,创新教育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厚的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写作时若能轻松愉快,挥洒自如,教师便可顺利地引导他们进行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这样,创新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如何加强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呢?

1.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作文其实就是生活的“写生”,故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去思考生活和人生,去体验情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作文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作文养料。要丰富学生的作文信息库,扩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学生搏览群书,广泛涉猎。不管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还是科学、艺术领域的,不管是课本上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是课本外的中外名著、各类报刊,都应鼓励学生读,必要时还可提供资料、推荐篇目。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下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精辟论述、精彩语句、精巧的构思等,尤其要记下自己的新认识。这些材料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另外,影视、广播、时代感强烈的音乐也不失为一条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渠道。

三、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突破性。一篇作文能否有创新,关键在于思维是否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作文要求在写人、状物、叙事、说理时有新意,具体表现为思想新、观点新、体验新、理趣新、表达新,其实质就是思维的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写别人所未写。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结构的模式化、材料的通用化、语言的成品化,就属于思维方面的问题。

创新思维能力的闭关应贯穿于平时教学中。平时教学时,教师应以阅读和写作训练为契机,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计划,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思维开放的广阔空间,不要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指导阅读要尽量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的训练题;指导写作要精心设置利于思维展开的话题,或干脆让学生自主命题。培养创新思维时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利用联想、想象、推想、猜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力,再加上丰富的信息储备,就有可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比如:可调遣记忆中的信息把平时关注到的生活,利用已有的文化积淀,大胆想象,巧妙构思,迁移变通,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典型。

四、形成健康的作文心理

作文要避免消极化、片面化等不良倾向,在创新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关注学生的作文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作文心理是创新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必要一环,如果作文中充塞着消极化、片面化等不良倾向,作文中的创新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在平时作文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心理陷入了畸形。有的学生为了创新,失却真情,甚至以丑陋为美,以怪异为新,以游戏人生、标榜另类为有个性;有的学生为了创新,思维偏激,走向极端。如:以“缺憾”为话题作文时,有不少学生提出缺憾就是一种美,要大胆追求缺憾、欣赏缺憾美,却未写如何让人生缺而不憾,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如此这样,我们能忽视吗?如何形成学生健康的作文心理呢?

1.关注人性健康、人格健全,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可以说,真善美是作文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真实人,说真实话,写真实文――表现真情真理真意真趣;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明辨善恶、美丑的审美理念。

2.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健康。创新作文不仅要有独创性,还要有思辨性,故创新作文教学要克服学生的偏激思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可能具备一种以理服人的人文力量。

创新是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相信,广大的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并切实指导学生,定能使作文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3: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一、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

主题酒店是以某一素材(历史、城市、故事等)为主题,酒店从硬件(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方面)到软件(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围绕主题进行经营,带给顾客有价值的、难忘的体验的酒店[1]。主题酒店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开业的玛利亚旅馆,而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则是国内学者公认的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尽管中国主题酒店的发展与经济型酒店发展都起步于21世纪初期,但是两者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特征都不一样,中国主题酒店并没有向经济型酒店一样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从而也没有真正成为国内酒店市场的焦点。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主题酒店数量已达130多家,主要集中在四川、广东、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或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省份,在具体选址上一般倾向于旅游景区经济发达城市[2]。究其原因一是主题酒店的发展需要文化内核的支撑,二是主题酒店的发展需要具备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

从发展档次来看,我国主题酒店主要定位于高端市场,半数以上的主题酒店为四星或五星级酒店。原因主要是主题酒店在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差异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服务和顾客价值体验,其目标受众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而且从目前国内星级酒店的发展经验来看,高星级饭店往往收益方面更好,所以投资者更倾向于建设高星级的主题酒店。不过随着经济型酒店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型酒店为了在追求低成本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特色,也开始在酒店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文化元素,将普通经济型酒店升级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主题式经济型酒店。例如日本的一些经济型酒店以动漫形象为主题,设计了Hello?Kitty、圣斗士等主题旅馆,韩国在济洲岛兴建的大长今主题酒店等[3]。

二、我国主题酒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主题酒店一直被业界推崇为改变中国酒店市场产品单一、功能趋同等发展瓶颈的重要尝试,并被界定为解决我国饭店业再发展、丰富产品内容、改变产业格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题酒店在我国酒店业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并没有达到业界对其预期,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题酒店内涵建设不突出。

主题饭店的核心是其产品和服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一般饭店的功能要素和社会要素在内涵和外延上的文化性拓展和丰富。因此,主题饭店从设计、建设、装修到管理经营、服务都应突出独特的主题内涵,从而在市场上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找准主题和对主题进行挖掘成为主题酒店文化内涵建设的关键。目前很多国内主题酒店往往忽视了酒店主题的支撑环境和文化展示的系列性,譬如在主题的选择上完全忽视地域文化特色,在主题产品建设过程中没有形成系统性,最终使得主题酒店的生命周期减短,杭州的梦幻城堡酒店就是众多此类酒店中的典型代表。

2、主题酒店价值诉求不明确。

主题酒店的重要特性表现为差异化或个性化,即通过不同主题文化的挖掘和演绎形成自己独特的市场形象。但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我国很多主题酒店却往往会忽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目标市场的价值诉求到底是什么。因为在传统的战略逻辑思维下,主题酒店更多的关心的是“如何击败竞争对手”而忽略了如何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在主题酒店的现实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味求新求奇而不考虑市场价值诉求的问题,例如国内出现的便便餐厅之类的主题饭店等,只是满足了消费市场一时的好奇心而已,而顾客更深层次的诉求却没有考虑,也就很难保证这类主题酒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了。

三、我国主题酒店价值创新经营策略

1、价值创新基本理念。

价值创新是由欧洲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W.Chan Kim和Rence Mauborgne教授提出的,他们将战略逻辑的中心由传统的“如何击败竞争对手”转变为创造全新的市场或重新诠释现有市场,价值创新的着力点是在较大范围内(而不是在传统的细分市场中)发现并努力满足顾客尚没被满足的需求,向顾客提供更大的价值。价值创新强调“价值”和“创新”的有机融合。单纯的追求价值创造并不足以使企业超越市场而单纯的技术创新去望望容易忽略客户是否愿意接受并支付相应的价格,而且容易出现偏执的追求新奇的现象。因此,价值创新理念认为,一个企业能成功与否,不在于拥有尖端技术和对进入市场时机的把握,而在于能否把创新与效用、价格、成本整合为一体。价值创新不是简单的追求以较高成本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或是用较低的成本创造还算不错的价值,而是要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价值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顾客和企业的双重价值,企业价值的实现则依赖于顾客价值的实现,因此顾客价值的实现是整个价值创新的关键。顾客价值反映的是顾客获取产品或服务感受的价值,即顾客从某种产品和服务中所能获得的总收益与在购买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差额。因此,顾客价值的实现应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增加顾客所获得的总收益,其大小主要与顾客的需要功能与产品价值的匹配程度高低有关,而顾客的需求功能一般表现在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产品或服务的形式,服务效率、品牌形象等;二是在可能的基础上降低顾客购买消费主题酒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支付费用。

2、价值创新经营策略

(1)加强酒店市场洞察力培养。顾客价值实现首先就是要识别和了解目标市场顾客的期望价值,并把握顾客价值变化的趋势对顾客适时加以引导或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对饭店市场的洞察能力对主题酒店而言更加重要,因为主题酒店不仅目标市场相对于其他饭店而言更加狭窄和具体,而且主题酒店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酒店产品消费时尚的引领者,只有不断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并加以引导才能使主题酒店得以持续发展。根据G.Hamel和C K.Prahalad的理论,主题酒店在培养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主题酒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要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分析现有市场需求的特点对未来市场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又要善于发挥想象力,能够摆脱现实市场和产品的束缚,要有跳出市场做市场的习惯;二是要超越并顾客,引导顾客朝他们潜在需求的方向接受主题酒店为他们提供的全新物品和服务,寻找超越现实需求的新方向。在发现和确定酒店主题的过程中要把握消费市场的需求内核,例如最近出现的北京的觉品酒店、西安的法门寺佛光阁、成都的圆和圆佛禅客栈等主题酒店就是发现了现代人们逃避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潜在需求,从而将佛教文化和禅道引入到主题酒店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注重顾客感知价值的提升。主题酒店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和无形化的特点使得主题酒店产品相对于其它产品而言感知价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主题酒店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恰恰在于能否提供更高的顾客感知价值。根据价值创新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的提升可以从产品平台、服务平台和交货平台三个方面出发。而对主题酒店等服务型企业而言,这三大平台的区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产品平台和服务平台往往是合二为一的。主题酒店产品与服务保证是顾客价值实现最基本的支撑要素,主题酒店产品与服务平台的价值创新可以从产品的新属性、服务新形式、体验的新方式等方面去打造。主题酒店除了在环境上要突显主题性,将酒店主题文化物化以增加其产品的可感知度外,在服务方式上更应展示其文化内涵,尤其是那些以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为主题的酒店,在服务方式上应该尽量和主题展现的意境相符。例如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是以威尼斯水城文化为主题,服务员在问候顾客的时候也是用意大利语,还有一些意大利风味的活动项目等都是对其主题的很好诠释。交货平台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内部管理和销售渠道方面,主题酒店应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对价值链进行整合,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运动,实现酒店管理与服务的高效化和零距离。此外,顾客感知价值的高低与顾客期望直接相关,因此,主题酒店在营销阶段既要凸显酒店的独特吸引力,同时又不宜夸大其词,使顾客产生过高的期望值。

(3)降低顾客实际的购买支付。增加顾客价值的另一思路是在不影响到顾客核心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顾客购买和消费主题酒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支付费用,即主题酒店的建设与经营管理需要考虑到顾客购买力的问题。目前,国内主题酒店市场受国外知名主题酒店的影响,往往追求奢华与高端,有的主题酒店错误地认为斥巨资购入大量奢侈品或使用超豪华的装饰材料就能提高酒店的档次,甚至有的主题酒店简单地认为只要到处摆放与酒店主题相关的饰品就能增强文化底蕴,殊不知顾客选择并购买主题酒店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主题酒店的确定经营范围和经营领域的过程中要还应考虑到产品和服务与顾客需求匹配度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主题酒店产品组合进行优化。根据价值曲线模型,为了在提高顾客感知价值的基础上降低顾客实际支付成本,主题酒店从最初的建设思路到最终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取消:随着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主题酒店应取消哪些本行业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成分;二是削弱:为了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主题酒店哪些产品和服务成分可降至行业标准之下;三是加强:为了形成独特优势,主题酒店哪些产品和服务成分应远远超过行业标准;四是增加:为了引导和实现潜在需求,主题酒店应为顾客提供哪些本行业从未提供过的产品和服务成分。[4]

摘要:主题酒店凭借其差异化的经营理念成为中国酒店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在过去的十年内发展很快。但主题酒店业存在内涵建设不突出、价值诉求不明确等问题,使得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没有达到业界对其预期。根据价值创新理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而实现顾客和企业的双重价值。主题酒店应该把加强市场洞察力培养、切实提升顾客感知价值和降低顾客实际支付成本作为酒店未来经营管理的新方向。

关键词:主题酒店,顾客价值,价值创新

参考文献

[1]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0-22.

[2]邱青.我国主题酒店的定位与经营策略研究[D].湖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09:10-11.

[3]沈涵.主题酒店是中国酒店发展下一个热点?[EB/OL].最佳东方网http://guanli.veryEast.cn.最后访问时间:2011-9-20.

篇4: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在现实中,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发、设计与组织,比较关注传统内涵,侧重于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与重现,而忽略时代发展及少年儿童的现实文化学习需求,使得主题活动“抓不住时代的脉搏”“抓不住孩子的心”,从而影响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我们认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发不应是简单地复古、怀旧,而应在把握节日核心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有所摒弃,有所发展,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现代元素,使之对少年儿童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我们把这样的一种创新开发称之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的现时态开发”。

这一“现时态开发”,一要把握队员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之具有儿童价值,二要把握时代发展特点,具有时代气息,使之具有现代价值,三要把握节日文化特定教育内涵及少年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规律,使之具有道德价值。

这样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能更好地吸引队员广泛、积极参与,体现节日的现代意义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一、将“意义”儿童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意蕴深厚。如果将如此厚重的文化意蕴,生硬照搬,则必将因其晦涩难懂而让少年儿童望而生畏、望而止步,节日文化的意义不能在少年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必须认识到,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要旨的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本质上还是构建以儿童为本的校园文化。因此,在解读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时,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立场,以儿童视角,深入浅出,用儿童可接受的方式予以呈现。例如,中秋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有着向往美好、祈求团圆的文化意蕴。这种深厚的文化意蕴,对于儿童来讲,就是一首琅琅上口的诵月的歌谣,就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一份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月下品着月饼的快乐。

二、将“传统”深加工

传承传统节庆文化,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节庆文化中的精华,唯有与时俱进,与现代人所倡导的理念相契合,才能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融合,从而得以发展、延续。对精华的萃取,就应当对“传统”进行深加工,将其内涵发展到极致,以利于“传统”深入人心。例如,端午节,其起源中有“恶月恶日驱避说”,有“躲午”的习俗,这源于一种信仰,即认为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但其蕴含的“崇尚健康卫生”的理念,无疑也是现代生活所推崇的。因此,我们在深挖端午节的传统内涵时,紧紧围绕“崇尚健康”理念,根据南北方都有制作香囊这一习俗,开发设计“浓情香囊、健康端午”主题活动。辅导员教师引导队员通过资料搜集,了解各种各样的香囊,并学习制作。队员们制作的香囊,有香草的,有干花的,有薄荷的,有中药的,这些香囊作为“端午礼物”,在队员间、亲人间彼此馈赠,“送香囊、送健康”,切合了现代人祈求健康的生活需要。

三、将“经典”再创造

仪式是承载传统节庆文化的重要形式。在历史的传承中,有些节庆仪式,因其过于繁琐或与现代文明相悖,而被人们淡忘、舍弃。如何让一些存有美好意蕴的仪式,能继续被人们接纳,就必须进行一些“再创造”,使之变得更为简洁实用,更具现代气息。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其中,拜年作为春节重要的一项传统节俗活动,堪称经典。拜年习俗的历史是古远的。据《尔雅·释天》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此记载,唐虞即尧舜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了。拜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行为,包括打拱作揖和下跪叩头。这种庄重的礼仪可用作祭祀仪式上对神灵的礼敬,也可以用作对人的礼敬,而人对神的跪拜礼应是更早的时候就存在了。新年祭祀仪式的拜神和祷告应该是拜年的最初形式,后来才从祭祀仪式分化出相对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年祝贺礼制。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还呆板地延续陈旧的叩拜或跪拜的仪式拜年,则很难继续推广。我们吸纳拜年仪式中“孝亲敬长”的文化内核,与新媒体相结合,进行拜年仪式的创新,开展自制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网络视频拜年等,这样不仅传承了经典,也丰富了形式,具有现代气息,为孩子们所喜爱。

四、将“标志”时尚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何星亮研究员在一次春节文化论坛上提出:现在的春节文化缺乏现代符号,应为春节设立典型节日标志物。其实,何止是春节,我们认为,要让我国的传统节日像西方圣诞节等节日那样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也必须要开发设计相应的现代符号,以满足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西方的圣诞节,其节日标志“圣诞老人”“圣诞树”非常夺人眼球。我们的节日也要有我们的节日标志物,也要有我们时尚的节日现代符号。在现代世界,时尚的现代符号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例如,我们开展“春节吉祥物的创意设计活动”,有些孩子采用“福娃”这一现代元素,设计了“春节福娃”,让人耳目一新。再如,端午节,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弘扬“中国龙文化”的节日吉祥物的征集。在学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再修改、再设计,最后将“节日龙娃”定为端午节节日文化活动吉祥物。在端午节的主题庆祝活动中,队员们都会在胸前、额头、手臂等显眼处贴上这个标志物,让庆祝活动呈现出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时尚追求。

五、将“活动”游戏化

厚重的传统文化,承载于轻松、愉快的游戏中,相当于披上了一件轻灵的外衣,呈现出一种活泼、生动的姿态,从而更好地为孩子们所亲近。所以,在设计节庆文化主题活动时,我们要充分贯彻“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尊重游戏是孩子们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之特性,将活动“游戏化”。事实上,许多传统节日的节庆习俗带有游戏的成分,如元宵节的“赏花灯、猜灯谜”游戏,重阳节的登高插茱萸等。当然,将活动“游戏化”,需要对游戏进行适度创编,使之更具操作性,更有趣味性,更富儿童味。例如,端午节有赛龙舟游戏,因为孩子们是不可能实际参与这种水上的成人游戏的。所以我们进行了“龙舟竞渡”的儿童版开发,将“赛龙舟”游戏变成了同心协力齐步向前走的“旱龙舟”比赛,这在体味趣味横生的端午习俗的同时,也着实让孩子们过了一把在陆地上“龙舟竞渡”的干瘾。

篇5: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一、精心筛选内容,不同角度提炼主题

在确定主题这一问题上,语文教材可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以语文教材为依托,从教材角度对阅读教学主题进行提炼和构建。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不断琢磨作者的写作意图,确保课文主题提炼的确切性。其次,生活实践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来源。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在这样一个广阔的教学平台下,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了解,如,秋天到了,落叶能够激发出学生怎样的灵感,体现什么样的“秋”的主题。有了明确的主题,教师便要开始围绕主题,有目的.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作为写作范文的素材,让学生在反复、大量的阅读之后,通过寻找更多相关的主题或相反的主题,来多方面地、高密度地掌握语文阅读的重点。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感知主题

在确定了阅读的主题之后,教师就要将主题教学付诸于实践。教学过程的首要步骤就是如何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可以进入课程的主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式的阅读呢?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单元语来进行解说引导,通过情境创立、生活场景的链接与动画的引入来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生活场景的链接是最佳选择,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地品味作品、留心发现生活的影子,从而促使学生深入主题研究,从中真正地体会蕴含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每一篇文章都有真实存在的生活点,在进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学生对这些生活点的切实感知,以便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应该抓住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来描述印象中的长城或其他的名胜、景点,分享各自的感受。这样一来,不仅促使学生的课前知识得到极大丰富,而且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很有帮助。当然,学生之间的必要交流和经历分享也是有益的,这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领悟主题,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三、促进交流,促使学生深刻剖析主题

主题阅读的交流部分可以说是整节课的主体部分,整个过程围绕着教学过程主体脉络,不断营造适应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参与集体讨论,促进其语文素养、学科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围绕着一到两篇的教材课文来进行主讲的同时,重点对文章的词、句、段等进行反复推敲,深入思考,使得学生了解课文主题的内在含义和用词造句的魅力所在。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教师在根据学生个体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参与文本对话,促使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课文学习,以此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的过程。另外,教师还应当努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面,不断扩展主题,可以借助于多变的阅读方法和灵活的迁移策略来速读,达到快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讲述内容和感情脉络、深入挖掘主题思想的目的。

四、实践拓展,强化学生的主题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最后步骤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拓展,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学习、领会主题,拓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由此便可以促使学生走出校园,即其涉猎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实践,以达到强化学生主题阅读技巧的目的。如在学习了人教四年级下册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之后,学生能够围绕“亲近自然、融入美丽风景”这一主题,展开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让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根据自己的感受附上各式各样的导游词来完成一篇游记,并且声情并茂地对身边同学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还可以采用编排对联的方式,来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这样的学思结合学习模式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凝练语言和审美的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模式是针对特定主题进行的阅读教学,过程既强调学生理解生成性,又重视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它的模式是针对一个给定的中心主题来参与阅读教学的课堂操作模式。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从确立主题的导语入手,不断探讨研读,感受主题、拓展课外实践,最终升华为主题。

篇6:酸碱盐主题的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

酸碱盐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物质种类很多,还学到了复分解反应。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这部分的学习容易遇到困难,甚至出现为难情绪。如果教学策略不当,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一、夯实基础

由于酸碱盐的内容涉及到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所以在学习酸碱盐之前,教师要专门拿出时间引导学生系统的复习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为酸碱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将教材重组,让学生首先学习物质的分类,特别是酸碱盐的分类。使学生能从酸碱盐的组成特征、命名特点等方面区分物质的分类,并强化记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这些学习酸碱盐的基础,掌握好这些内容,对于酸碱盐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在酸碱盐的学习中安排了多个实验活动,充分显示出实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并且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当安排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提高课堂有效性。

三、类比归纳

酸碱盐的学习主要涉及到三大类物质间的复分解反应,具有很强的规律性,这些规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归纳得出。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个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即教材上给出的各类物质的性质,归纳总结出酸碱盐各类物质的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四、联系生活

化学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广泛,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素材,培养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及处理能力,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该部分教学中,要注重体现化学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如:在学习盐酸时用家庭用品洁厕净中含有盐酸,它能除去厕所中的水垢,引出盐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家长腌菜的时候不能用金属制的容器,让学生对酸的腐蚀性有一定了解等。

篇7: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摘要】主题阅读教学从属于主题教学的一个方面,是知识建构式的学习。主题阅读教学, 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下,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即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自身特点、课程单元以及教材本身出发,围绕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材、课程资源中寻找、整合或挖掘出来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始于小学的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在初中运用和创新发展。【关键词】主题教学 阅读 探究

一、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基于课堂,面向生活,以整合为手段,加强课内外之间的联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1、一方面,树立“得法于课内”的意识,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实例,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

2、另一方面,以“得益于课外”为指导思想,在主题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课堂内外的沟通,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的学习语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3、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引导学生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实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的教学体系,营造内部和外部沟通的、跨学科的最佳语言学习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言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语言,在主题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整体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体系,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1、“新语文主题阅读”①是由刘宪华校长等人发起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在学习教材

内容基础上,开展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学习活动,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应

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2、“新语文主题阅读”已经形成了“一主两翼”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中使用 “单元教学法”,开展单元主题模块式。阅读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体,同时对应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阅读和诵读两个配套读本,读本在教材的基础上,每一单元补充了体裁形式不同的八篇文章,这就是“两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举一反三,课堂学习得到方法,而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最终形成了阅读能力,实现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目的。

3、以藤串瓜、整体施教。整合,是“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核心理念。三套教材的学习量很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教,单元的主题好比藤,一篇篇课文好比瓜,就是用这个藤把一个个瓜串起来。由此,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的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这就是大单元语文教学,让教学从课本延伸到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

4.、小学的主题阅读课主要以模块形式出现,依据单元主题阅读主要分为七个课型: 一是单元导读课,二是以文带文课,三是整体识字课,四是读写联动课,五是自主阅读课,六是双基训练课,七是展示分享课(主题诗会)。

三、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尝试与初步研究;

阅读能力也是中学生必备的,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要部分。所以,笔者在学习小学 “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研究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措施。

(一)、秉承“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理念,以藤串瓜,整体施教。

以单元的主题及单元学习目标为藤,将课文、课外的课程资源、学习活动这些瓜一个个串起来,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由此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扩展其阅读面,提升其阅读的效率和能力。

(二)、树立“整合意识”,尝试“以文带文”的典型教学模式

1、课内教材的“单元整合阅读教学”②策略

⑴、以单元主题为依托,确立单元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倡导学习的三维目标,我们要教会学生有整体意识。在学习教材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明确本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即单元目标,尤其是单元的目标。新版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亦称“话题”、“专题”)为核心,组成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既有对单元主题的概括,又有对各单元学生应达到的“三维目标”的阐释。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中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于过程和方法。

鉴于此,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好语文课程标准,深研教材。弄清各学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目标和重点,弄清学段与一册教材、一个单元教材、一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课文与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较为准确把握好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及单元提示,并把它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口;其次,要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教材间的关系,并补充相应的课外课程资源。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共有六篇课文,《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我的早年生活》、《论语十二章》。从内容上看,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学习生活老师的歌颂和赞美,对学习生活的评价和感触。三篇写老师的文章各自的侧重点和写法又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可定为:学会快速的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⑵、引导学生整体预习,宏观把握。

新大纲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主题阅读的教学强调整个单元一起教。由此我们创新了一种课型——单元预习课。即以一单元为单位,集中利用一课时,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单元教材内容,从心理上有学习的准备。导学案是这种课型的必备资料,预习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拓展课外的阅读,是必备的要求。具体策略是:提前布置相关预习——出示单元学习目标、导学案——学生自学、交流——当堂检测。当学生有了这样积累与感受,再学习课文时,学生会更有情趣,投入的更加专心。

2、“以文带文”,提高阅读效率

⑴课内教材的教学“以文带文”,由单元导读课带动自主阅读课

新教材强调“用教材教”,这给我们的“二度开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 路。在单元课内教材主题化阅读教学中,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以一篇典范的文章学习为范例,即上单元导读课,课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的学习方法获得“渔”,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篇”带“多篇”课内教材的自读,即上自主阅读课。从而,让学生掌握学法,提高阅读能力及效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大”以文带文。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以《春》一课的教学为单元的导读课,授之以鉴赏写景美文的方法,将其他的几篇课文分别上成“自主阅读课“让其成为对鉴赏方法的运用和检测。而这几篇课文,各自在鉴赏方法上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从范文归纳出学法,然后让学生用新学法实践运用。由此,形成单元教材的整合性学习。

⑵、教材间相同教学内容的联动式“以文带文”

围绕主题,强调整合,注重创新,是人教版教材编辑的最大特点。在教学时,当我们对教材有了足够的分析和理解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整合优势,在单元预习课中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了解掌握后,将几篇有相同或相似内容拉在一起上,从而形成“比较性阅读”。这样,我们就让单元目标更单一化,具体化,进行现场的授“渔”和现场捕“鱼”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同样是写老师的三篇文章《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性学习。从整体感知文章并概括内容、筛选信息;深入文本、品味语言;体会深情三个方面比较异同,而这比较又建立在以一篇文章方法的指导为基础的“以文带文的形式上。就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了。

⑶、单元导读先行,拓展迁移跟进

语文学习强调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强化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矿藏,帮助学生初步构筑思想体系和精神家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应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阅读和诵读两个配套读本。每一单元补充了体裁形式不同的十篇文章,一方面以阅读题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重在让学生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就是“两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适当地自行积累。

比如《云南的歌会》是一篇精读课文,其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 力和赏析语言的能力。在课内教会学生学法后,可让学生自主学习《端午的鸭蛋》,接着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精彩语句,初步把握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及时收集并补充更多地积累了解更多地“民俗文化”,并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看法。由此,从课内到课外,学生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的学习体验带到新的内容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同时,这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中得到乐趣。单元导读方法先行,积极的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拓展延伸跟进,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高,阅读面更广了。

四、尝试确立适于初中的主题阅读教学的新课型

我校是这所新建初中,学生的层次相对较低,小学未参加过主题阅读的系统训练,学生的基础差,阅读层次较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不高。为此,我校进行了“新建初中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最终确立了适用于我校的七种新课型,在核心思想:以文带文、集体整合的统摄下,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七种课型是:⑴字词听写大会;⑵单元预习课;⑶单元导读课;⑷比较阅读或自主阅读课;⑸读写联动课;⑹训练监测课;⑺综合学习课

总之,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的研究着力于教材的解读与整合;着力于课堂内部向外部的迁移;着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整体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体系;着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由此,让我们重新全面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当然,这仅仅只是初探。

参考文献:①《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3期

篇8: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一、创新设置课堂教学的主题目标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按照课文的编排顺序来讲课, 让学生觉得没有新意。其实,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以及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内容、课文进行重新整合和删除, 形成一个新的教学主题。这样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 同时融入了新的知识, 能够让学生眼前焕然一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对教材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进行归纳, 也加强了学生的整合能力。并且对于一些知识性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的知识背景的补充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这样在考试出现材料分析题时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 没有思路。这也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一个好方法, 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在讲《放眼世界立志栋梁之才》一课时, 就可以给这课设定一个新的主题“做人才, 强国家”。课本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 上课时教师简单讲讲、课下留有相应的习题配套练习即可。然后主要围绕这一主题, 选相应的材料, 更形象地说明人才对于国家富强、发展的重要性, 也让学生讨论如何能培养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等问题。这样课堂的气氛就调动起来了, 学生不再是以前的“看客”, 也成为“创造者”, 学生自然就更有兴趣去学习和研究。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 也提高了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根据课堂教学主题进行相应的背景材料训练

现在的中考, 经常会出现一段材料, 让学生根据这段材料进行分析回答问题。很多学生面对这样的题不知道怎么去作答, 平时所学的政治知识一点都派不上用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对每个教学主题, 教师都应该找相应的背景材料和情境材料, 拿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读和训练。既引入了新的知识, 又加强了学生材料分析的能力。刚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材料, 渐渐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给出一段材料, 让学生根据这段材料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小组内或者小组之间进行解答。这样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因为每个问题都要围绕课堂所学的知识点, 出题的时候还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加强了应试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背景材料和情境材料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后进行查找, 能加强学生整合资料和筛选资料的能力。如在讲《走人才强国之路, 做国家栋梁之才》一课时, 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的措施, 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的贡献。这样锻炼了学生整理知识、归纳重点的能力, 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激励学生学习和进取, 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创造主题教学

主题式教学,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乐趣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同时在掌握应有的课堂知识外还能适度扩展。因此, 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热点为背景, 或以对现实有直接影响的史料为背景设置材料情境, 使学生在材料情境所展现的自然、社会现象面前, 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 有效地提取材料情境所蕴含的各种信息, 发现事物的区别, 把握事物的联系,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增加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无限的知识和能力。课堂上, 教师通过创设主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并且更好地将课本整合, 归纳同类, 还可以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展来加强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更好地锻炼学生的临考应对能力。例如, 在考前的政治复习中, 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人才培养和重用的理解, 教师可以确定复习的主题“国之栋梁”, 然后选取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作为材料, 并播放了歌曲, 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国家为了培养人才采取的措施和优秀人才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及国家的奖励。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展示准备好的情境资料, 让学生分析并让学生自己说一些准备的背景材料, 然后提出一些设计好的问题, 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中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课本的整体把握。

新颖的主题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给了学生更多展现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 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主题式教学并不只是一种单一的方法, 它根据不同的学生, 不同的课堂, 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无限的知识内容。教师将教材进行整合, 是对学生的一个锻炼, 同时也是一个改良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主题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了解情境材料,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了考试的应对能力并且调动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应用主题式教学,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政治、感受政治、理解政治。

参考文献

[1]郑忠平.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25) .

上一篇:髙二随笔:山河叹下一篇:印制板公司班组员工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