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2024-05-21

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共14篇)

篇1: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陕西省农业总产值与水利建设投资大体上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对于时间序列样本数据,直接使用OLS进行估计容易产生虚假回归现象,因此,“伪回归”问题不得不考虑。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水利建设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增长,但具体影响程度和水利投资的实际作用还需要运用实证模型进一步量化研究。

3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含有劳动、土地、固定资本和水利资本及其滞后期变量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陕西省1982—2011年连续2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农业劳动力人数、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水利建设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2)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资金投入后第3年体现出来,第5年达到最大,第6年开始下降。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见效慢,大型水利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工期长,所占总投资的比重大,用于见效快的配套和小型水利设施项目投资所占比重较小,以及资金审批程序复杂等原因,使得水利投资表现出较强的滞后效应。

3)水利投资1亿元,在6年后可累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1.256亿元,表明水利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篇2: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基于我国1990—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阐明了我国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现状,通过构建两者的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实证检验并分析了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影响最大的是西部,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的地区为东部。对此,提出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建议。

根据6月《水利发展规划(—)》,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40%的大型灌区骨干工程与50%~60%的中小型灌区存在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等问题,大型灌排泵站的设备完好率不足60%,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水利设施的缺乏、老化或者失修必然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阻碍农业经济的增长。所以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水利建设投入规模,根据水利部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将达到8万亿,相比“十一五”期间实际投资规模增长156%,年均复合增长20.7%。而我国如此大规模的水利投资是否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经济的增长又能否反过来提高水利投资水平?反思这些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水利投资效率,加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地区抗灾能力和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学者们进行了诸多探索。有学者基于水利社会核算矩阵的分析发现,水利投资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部门能产生较大的拉动效应,但是不同水利部门的投资增加对国民经济的具体拉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别[1]。也有学者基于C-D生产函数的研究发现,增加水利投资对提高粮食产出有促进作用[2]。基于水利投资和经济发展历史数据,深入分析水利投资对农业、第二、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发现水利投资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有学者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模型讨论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4]。周世香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全国各个省份的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研究发现“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大多数省份的农业水利投资效率都相对低下[5]。

在省(市)层面,有学者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认为,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积极作用[6];基于四川省的研究发现,农田水利基建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并未形成双向因果关系,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增长会推动农业经济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并未显著带动农田水利基建投资的增加[7]。有学者研究了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市农村经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8]。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农田水利投资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本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影响却成果寥寥;对于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但仍缺乏基于全国层面的双向机制的研究。相关成果和分析思路都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1990—20的面板数据,借助面板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面板VAR方法,对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近期我国政府的水利投资方向和渠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采用面板VAR模型分析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构建了以下模型: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建国以来,水利投资的统计口径经过多次调整,其中水利基建投资数据较为完整,并且在水利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2]。因此,选取农田水利基建投资完成额(irr)作为农田水利投资的分析指标,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agr)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9],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国水利年鉴》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将重庆市归入四川省;由于西藏地区存在大量数据的缺失,因此不纳入讨论范围;时间跨度为1990—年。考虑到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本研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分别进行分析[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共11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10个省(市、自治区)]。为了剔除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同年份数据不具备可比性的问题,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90年=100)对农田水利投资数据进行可比价格调整(个别省份存在少量数据缺失的问题,以有数据年为基期进行调整),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90年=100)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可比价格调整。同时,为避免异方差和数据的强烈波动影响,对所有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并分别用lirr、lagr来表示取自然对数后的农田水利投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本研究构建了涵盖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个地区、29个省(市)23年的面板数据,共有667组观测值。

本研究基于调整价格影响后的可比价数据绘制了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发展趋势图(图1)。可以看出,1990—2012年间全国农田水利投资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59 4。但是,农田水利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在以后却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带动效应并不明显,或者是现有规模的水利投资已经满足需要,而造成农业产出增幅高于水利投资增幅。那么,农田水利投资的效率如何?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如何?由于水利项目的投资存在滞后性,其效益可能需要在下一年或更长时间后才会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从动态层面来衡量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面板单位根检验

由于做VAR模型要求系统中的变量具有平稳性特征[10],因此有必要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lagr)、水利投资完成额(lirr)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避免采用非平稳数据拟合模型而造成“伪回归”。STATA12.0软件为面板数据提供了5种单位根检验方法,分别为LLC检验、HT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和Fisher检验,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研究利用上述5种检验法得到了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当检验3个地区2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时,均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而原值序列不能完全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这2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值为平稳序列,即两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2.2 面板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2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的关系,在单位根检验基础上对数据序列进行协整检验。Westerlund构造了4个统计量,2个组统计量Gt、Ga,2个面板统计量Pt、Pa[11]。组统计量说明在允许面板异质性的条件下存在协整关系,面板统计量是在考虑面板同质性的条件下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2组统计量的原假设均为不存在协整关系。由表2可知,2组面板统计量的检验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均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因此,东、中、西3个地区的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从长期看来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通过误差修正机制,保持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

2.3 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检验农田水利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短期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建立了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做误差修正模型之前还应该正确确定滞后期k,如果滞后期太少,误差项的自相关会很严重,并导致参数的非一致性估计。在模型中适当加大k值(增加滞后变量个数),可以消除误差项中存在的自相关。但是k值又不宜过大,因为过大会导致自由度减小,直接影响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12]。本研究主要采用当前较为常用的3种确定滞后约束的检验方法: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R)统计量、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施瓦茨信息准则(Schwartz criterion,SC)。由表3可知,根据选择最优k值的原则,即在增加k值的过程中使AIC、SC值达到最小,确定滞后期数为2期。

由表4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误差修正项ECM(-1)在模型(2)、模型(3)中均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这说明长期看来,农田水利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因,反之亦成立,即东部地区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东部地区仅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对于中部地区而言,长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短期内只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西部地区都只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2.4 面板VAR模型

2.4.1 面板矩估计 为了说明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首先进行面板矩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GMM),采用均值差分法消除时间效应,前向差分法消除固定效应。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全国3个地区而言,无论是滞后1期还是2期,农田水利投资都显著地表现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也说明了农田水利投资的效益存在滞后性,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滞后期数相同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中部、东部地区,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西部地区农田水利投资的增加可以获得更多的边际效益。

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作用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滞后2期的情况下,东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对农田水利投资的负向显著,而在滞后1期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政策重心更多地倾向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或者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从而挤出了农田水利的投资。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对于农田水利投资的作用不显著。

2.4.2 面板方差分解 为了更好地分析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利用面板方差分解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表6为第10个、第20个预测期的方差分解结果。由结果可知,第10个预测期与第20个预测期的结果比较接近,说明系统在第10个预测期已基本趋于稳定,农业经济增长与农田水利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已达到均衡;系统内2个变量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均大于受对方冲击的影响,对自身波动的贡献率均在60%以上;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影响在18%~30%之间,其中西部最高,东部最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而且水资源极度匮乏,因此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而保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 13%~30% 之间,其中中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东部。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在各类型水利设施基本配套的情况下,单位水利投资的效益到达拐点,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要依赖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全国29个省(市)1990—2012年的面板数据,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农业经济增长和农田水利投资的情况。通过构建面板VAR模型,探析了我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对全国而言,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西部,从长远看来,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推动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影响却因地而异。

第二,农田水利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强的区域差异。短期内,东部地区仅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到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长期内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对于中部地区而言,长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是短期内只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西部地区都只存在从农田水利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

第三,方差分解的结果证明农业经济增长对农田水利投资影响最大的是西部,农田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最小的地区为东部,可能的原因在于各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的差异。

篇3:影响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受到社会资金拥有量, 资源的充余程度, 以及技术的允许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在某种因素不充分的条件下, 以该因素最大的可能保证程度确定总体农业水利工程的规模。在各种因素不固定, 并且相互影响的情况下, 农业水利工程的合理投资观模, 则应通过投资规模与费用、效益及各因素的变动关系去评价。下面从这一方面介绍合理投资规模的确定方法。

1.1 增危 (边际) 分析法。

这种方法表示为:在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大, 投资效益与投资费用呈某种曲线函数关系的条件下, 以增量效益等于增量费用时, 工程净效益为最大, 这时投资规模设为合理。

1.2 替代措施投资回收年限法。

此法是采用整个工程投资费用与其替代措施费用相比较得到的投资回收年限与其标准值对比的方法来评价投资经济效果, 确定投资规模的。当替代措施所完成的生产内容在质量、数量和可靠性等方面未能达到完全等价时, 则其不等价部分需由相应措施予以补齐, 以达到在满足生产需要方面是等价的, 并且是可比的。

2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在投资过程中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利用、消耗和创造一定的经济因素, 因而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 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规模的制约因素, 包括资金、技术和资源等。

2.1 资金制约因素。

资金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制约因素, 但是在农业水利工程投资过程中, 其资金的占用和回收, 具有同其它经济活动不同的特点, 因而资金制约因素则更显得重要。

首先, 农业水利工程对资金的占用具有大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 要求水利工程的投资, 要量力而行, 慎重上马。上马以前, 不但要考虑当年的资金供应情况, 而且要考虑以后几年的供应情况, 事先做好调查研究, 确保以后的资金供应, 以避免上马后资金无着落, 从而被迫停工待建、缓建或下马停建,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 还要充分协调短期与长期、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可能对全局和将来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这势必影响局部和短期资源的开发, 因而在确定工程规模时, 应把短期与长期, 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考虑。在资金分配上, 在照顾到全局和长远的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 做好对见效快、收益大、资金回收期短的建设项目的供应。

其次, 农业水利工程因效益发挥过程历时较长, 资金回收具有持续性。如一个大型水电站从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到装完最后一台机组, 往往需要三、五年, 甚至七、八年或更长时间;一个大型灌区从开始引水发挥初期灌溉效益起, 到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或效益充分发挥时止, 往往也要经历不短的过程。这一特点, 要求在设计工程规模时, 要考虑到资金回收中对资金的再利用, 以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 并且在确定配套工程建设规模和步骤时, 也应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 以使其规模相统一, 不会造成一定时期的闲置。

2.2 技术制约因素。

一般说来,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 技术性是很强的。在施工过程中, 不但要求具有各方面的技术, 而且因施工对外在环境与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 所以要求施工应因势利导、因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

首先, 施工技术只有综合性的特点。一般地, 一项水利工程不只是针对一个项目的开发, 而是具有多目标开发的性质。如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旅游等方面, 因而要求施工应针对各种目标开发多种技术, 并且各种技术要求的差异性较大, 只有对技术进行综合运用, 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 由于施工面比较大, 施工期比较长, 施工点较多, 也决定了各项施工只有较大的差导性, 要求在施工过程个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以使施工顺利进行。

其次, 由于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多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进行的,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往往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势利导, 以充分发挥当地的水利资源, 并使施工省时省费, 顺利地进行。因而在施工过程中, 不但要求具有过硬的一般施工技术, 而且要求地质、水文、测量勘探等多种技术知识, 以保证在具体的条件下把水利工程建好。

由于以上施工的技术要求, 在确定水利工程投贷规模时, 应正确估计自己的技术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项目进行施工, 而不可在没有技术保证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大规模、多项目的开发, 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

2.3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 不但在建设过程

中消耗一定的物资和其它资源, 而且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 也要消耗一定的物资和资源;不但要占用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 而且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电力、燃料等多种加工资源。因而, 在确定工程的规模时, 应研究资源和物资对工程建设和建成使用过程的保证程度, 以使资金供应与物资供应相结合, 有利于工程建设和效益的发挥。

首先, 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包括占用一定的水资源、地域面积、以及该区城内的植被、矿产等资源。对自然资源占用的考虑, 主要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与非工程项日效益相比较。即考虑水利工程的机会成本, 主要表现在为工程前与工程后的效益 (综合效益) 差别如何, 该项工程与其他项目的效益如何等。特别是工程效益与其它效益产生矛盾的情况下, 则要衡量因工程因素增加的效益与其占用资源减少的效益差额, 并以其差额随工程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个规律, 确定合理构投资规模。

其次, 对电力、燃抖、建筑材料等加工资源的占用。一般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消耗和建设完成后使用过程中对电力、燃料等的消耗。在目前, 由于电力、燃料、建筑材抖比较短缺, 工程每多消耗一部分, 其他部门和项目就少消耗和使用一部分。据计算, 我国目前约缺电400~500亿度、缺煤2000万吨以上, 仅供电一项, 使国民经济总值减少760亿元, 减少盈利180亿元。由此可见, 增加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规模, 就会消耗一部分电力、煤碳等资源, 从而就会扩大国家在上面的缺口, 也就使国家因此多一部分损失。所以, 水利工程的规模, 应联系其建设和建成使用后, 对各种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来确定, 综合估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以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3 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方向

3.1 急需项目优先的原则。

在目前资金和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不能毫无遗漏、不分轻重一起抓, 而应看准本区的薄弱环节, 明确今后一段时间里当地水利工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 确定急需项目优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 要缩短基建战线, 保证重点急需项目, 如灌溉工程, 防洪抗涝的蓄洪水库等项目。

3.2 抓好配套工程建设的原则。

目前尚有很多半拉子工程, 由于工程不配套, 效益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 使原有投资的经济效果降低。因此, 在确定投资方向时, 应根据轻重缓急, 争取尽早配套, 乡间配套工程投资, 以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一般来说, 这些配套的补充投资不多, 但经济效果较好, 所以从单项效益上也都很好。实际投资过程中切忌旧工程不配套, 又铺新摊子, 从而造成更大的浪费。

3.3 关键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在综合的水利工程建设中, 其一项目从整体上影响和决定其它项目的建设。因而, 在一定条件下, 抓住关键项目的建设, 可以从总体上减少各项工程的投资费用, 提高投资效益。

3.4 新建与更新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对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 一般情况下要比新建项目省工省力, 并且投资效益不错。当然, 如果旧的项目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 则应果断选择新项目的建设。因而, 在投资过程中, 应正确评价新建与更新改造项目的效益, 合理选择, 既不能把工程始终维持在原来水平上, 又不能忽视对旧项目的更新改造, 以充分利用原有项目, 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篇4: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关键词]农业水利;投资;效率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方面产生的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在水利投资这方面加强了力度,与地方政府共建了诸多的水利工程。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在水利投资这方面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才能真正的解决好农村人民饮水问题,才能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投资

1.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从总体上来看,农村人民饮水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然而,当前又有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农村人民饮水安全问题,这项任务很重,并且提出的要求更高。根据2005年上半年组织的农村饮水实际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农村有3.2亿人在饮水方面都存在着不安全性,而在这其中各类饮用不安全水的人数有2.26亿。农村人口的水质量差,不仅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并且,还阻碍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根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及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要求,要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的解决,对于我们而言,这项任务特别艰巨,必须制定综合性的措施,来保护好农村人口的饮水水质,加快供水与净水设施的建设进程,将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我们开展水利工作的首要解决的事项。

2.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进一步加深。首先,水土流失情况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随着工业生产废水与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药的使用剂量过大,从而使得农村的水环境在逐渐的恶化;另外,目前,农村依然存在着砍伐林木的现象,这将对天然林木的生长造成了威胁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的解决,那么,就会进一步的加大了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程度,根本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对策

1.研究开发并推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将农业的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当前,我国有大部分的地区水资源缺乏严重,再加上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过低,因此,土地资源无法向着粮食资源的方向转换。我们应该在水资源缺乏的区域建立一些较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滴箭等,进一步加强相关投资力度,采用可以有效控制的管道系统进行实际供水,这样灌溉水就会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一方法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灌溉的生产方式,有效的缩小了以往水资源流失与浪费的情况。

2.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

按照农业水利投资自身具有的性质以及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措施对农业水利投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政府的投入及市场机制有机的结合,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地位、农户自愿投资等各种投资制度。

(1)切实有效的提高政府投入力度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农村较其他地区而言,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產周期长、环境影响大、回报见效慢,是一项弱质产业;农民则是弱势群体。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起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地位模式,全面的关心农村的一切发展。当前时期,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已经逐渐的进入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阶段,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财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和当地政府在农业水利的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其投资力度。

(2)充分的调动受益农户的积极性

首先,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范围较广,并且投资需求也相对较大,如果单一的依靠政府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其次,当前,在农村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我们应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农民、引导农民参加到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中,这对于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建设农田水利,能够有效的将农民的生产以及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让农民从中获取到更大的利益,我们在实际中只要采取良好的引导方式,是能够带动起农民的积极性的。具体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形式,以此调动农民对水利建设投资的意愿。同时,还要全面的考虑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将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资金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谁筹得资金多,谁得到的补助就多为原则,从而全面的带动农民参加农田水利的建设之中。

(3)探索新的组织方式,确保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水利在建设方面都是由政府最终决策与组织,农民是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参与建设的,多多少少带有一定的行政强制性的色彩,虽然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水利建设,不过从实际角度而言,其进一步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制定一套措施,以此减轻农民的负担。首先,用民主的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就是说要时刻的以农民的市场为主体部分,尊重他们的物质利益以及所具有的民主权利;如果农民自己有能力开办工程,政府应予以支持;如果有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工程,首先要尊重他们自身的意愿,将以往的行政命令彻底的改变;其次,要健全完善一事一议政策;就是说所讨论的事项要与大部分人民的意愿相符合;还有就是在事项讨论完之后的实际实施过程及结果要向农民公开,接受他们的监督。总而言之,应时刻的坚持着自愿彼此受益、重视实际成效、规范标准等原则。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农业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同时,农业水利投资效率的高低与我国农村粮食生产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制定多种措施来提高农业水利投资效率,以此将农村人民的粮食产量及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勇.陕西省水土流失现状、存在问题与防治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4(11):47~49

[2]刘金明,何希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H].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陈雷,杨广欣.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加快农村水利事业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8,(6):1~4

篇5: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此外,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据有关数据统计,从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结语

篇6: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作者:张慧君

摘要:在世界各国对低碳经济形成共识之后,低碳外国投资成为全球未来投资的主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已经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我国ODI现状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下我国ODI所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促进其发展的举措。

篇7: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试论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摘 要:低碳产业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行业,因为其不可替代的潜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和投资者频频在这个产业涌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投资行为的角度分析,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发领域,通过促使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市场化、商品化来获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目前,对于炙手可热的低碳领域,越来越多的风险资金开始注入其中,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低碳经济下的风险投资数据对风险投资在该模式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篇8:我国水利投资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水利投资,产出弹性,经济增长,就业

1 引言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 我国的水利建设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的机遇,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水利工程提供灌溉、防洪、水保、供水、发电等服务, 是其他任何行业所无法替代的, 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然而如何客观地评价水利投资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提高水利投资决策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当前水利经济工作面临的热点问题。

近年我国水利设施投资规模十分庞大, 而且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区域的, 本文以我国经济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流量估算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 以此为基础计算水利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扩大就业机会的贡献。

2 计量模型和分析结果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 C-D生产函数反应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 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本文借助C-D生产函数, 建立弹性分析模型, 从宏观上定量分析我国水利设施投资对促进GDP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的贡献。

2.1 弹性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

1928年, 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著名的C-D生产函数:

式中:Yt为GDP产出;Kt为资金的投入;Lt为劳动力投入;At为全要素生产率;α、β为分别为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 为待估计系数, α、β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

C-D生产函数满足以下假设:

(1) 每种生产要素遵循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 其产出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弱, 即:

(2) 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出依生产规模的弹性, 其增减性在函数上表现为值的大小。

式中:如果α+β<1, 则生产函数规模报酬是递减的, 反之则生产函数规模报酬是递增的;如果α+β=1, 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

(3) 生产函数是齐次线性的。C-D生产函数满足齐次线性的条件, 对式 (1) 两边取对数得:

由此可见, C-D生产函数是对数线性的。

根据式 (4) 中, 求对的偏导数, 经变换可得:

式中:α表示GDP变化幅度与资金变化幅度之比, 即GDP产出的资金投入弹性。同理, 对式 (4) 作Yt对Lt的偏导数, 可得:

式中:β表示GDP变化幅度与劳动投入变化幅度之比, 即GDP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At全要素生产率, 反应技术进步。将At设定为常数, 表明:在C-D生产函数中, 技术进步被当作是外生的, 由经济系统外部确定, 不受经济系统的影响;C-D生产函数认为产出取决于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的投入, 技术进步没有当作投入要素, 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质量的提高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式 (5) 中, 第t年的总投资为Kt, 若投资增加 (减少) Kt, 会导致GDP总产出增加 (减少) Yt, 且:

由式 (5) 、 (6) 和 (7) 可得, 投资Kt对扩大就业机会的贡献为:

2.2 样本和数据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公开数据, 用我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 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9) 。劳动投入应该按劳动投入时间计算, 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劳动力时间的准确统计。对此本文处理的方法是通过投入生产的劳动力人数来衡量劳动投入量, 即用全国就业人数代表, 数据同样取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9) 。资金投入用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量代表, 数据来源同样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990~2009) 。

2.3 C-D生产函数的统计回归和检验

C-D生产函数的统计回归有其特殊性, 主要体现在:函数形式为对数形式;已知。因此, 根据式 (4) 为回归形式, 且将β=1-α代入, 可得:

由式 (9) 可得到进行估值的线性函数形式:

对方程 (10) 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就可以得到各系数值, 本文就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预测和检验, 分析结果见表2。

从模型回归结果上看, 无论是决定系数R2、估计的标准差、D.W检验还是F检验都显示此回归模型的高度拟合优度性;从三项变量检验来看, t检验、标准差和标准化系数都有很高的显著性, 这说明此结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为:

根据以上回归结果, 我国1990~2009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 (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 总产出的增加比率) α为0.785, 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β为0.215。由上面的计算结果表明,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 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0.785%, 未达到世界银行在《1994世界发展报告》中, 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 GDP就会增长1%的水平。尽管如此, 不可否认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利用式 (7) 可以计算水利建设投资对促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利用式 (8) 可以计算水利建设投资对扩大我国就业机会的贡献, 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水利建设投资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十分巨大。从1993年到2009年, 我国对水利建设投资基本是持续增加的, 同样其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加。同时, 可以发现水利建设投资还极大增加了就业机会。

3 结论与政策性含义

第一, 水利建设投资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投资规模仍然不足。水利投资不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且其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同样不容忽视。就我国而言, 无论是水利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还是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上, 我国都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水利设施的供给十分不足, 加大我国水利设施投资的规模将势在必行。

第二, 水利建设投资对我国扩大就业机会有十分明显的贡献。20年来水利投资对保证我国的就业率有着重要的贡献, 但其对增加我国就业机会的效果在1990年到2009年之间基本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一方面, 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对水利施设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这些年间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另外, 随着科技的发展, 更高效率的机械应用于水利设施建设中也是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顾强生, 水利与社会经济联动和互动关系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 1999, 27 (01) :57-60.

[2]邓建伟、张新民、胡想全, 甘肃水利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人民黄河, 2007, (01) :10-11.

[3]苏明中, 水利投资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理论与实践, 2007, (01) :86-88.

[4]杜威漩, 中国农业水利基建投资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3) :43-47.

篇9:弱经济周期下的主题投资

时间到了2011年的11月中旬,各大机构开始举办2012年的资本市场年会,也开始对2012年的经济形势和股指走势进行预测,但是本轮行情的演变已经为明年市场的盈利模式做出了预演。

经济增速方面,今年中国经济仍然维持相对高位,但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内经济结构日益显现的结构性问题,明年经济增速逐步下滑的态势已经形成,预期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将下滑至8.5%左右。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在消费未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外需的下滑使得增长更多的依赖投资来完成。预期2012年投资仍维持24%左右的增速,通货膨胀率如果维持现有调控力度,预期明年能控制在4%左右。产业政策将是未来投资的主线,经济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搞清楚了政策指向,那么在投资的实际操作中,就有了方向。国务院在2010年10月18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将是未来几年我们主题投资的重点,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主题投资的操作方法。

主题投资脱胎于国际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与融合,区别于传统的行业和地区投资路径,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寻找驱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外部政策等主导因素来挖掘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板块群和相关公司,并对此进行集中投资。主题投资框架主要建立在中期的主题投资特征之上。

第一要具有较大的时代特征,或具有爆炸性效果。主题投资不注重企业的业绩和盈利,更注重的是这一事件或政策对相关股票的催化效应。最典型的如1999 年网络股板块的崛起正好处于国外网络股泡沫的鼎盛期,港口股的发力得益于中国加盟WTO,稀土股飞涨反映了国家的控制稀有资源的战略,而水利作为一号文件具有爆炸性。近期的文化传媒得到市场资金的爆炒更是印证了这一特性。

第二,主题投资要具有新颖性。很多主题投资在第一次出现时都会带动相关股票的大幅上升,但第二次就不再作为催化剂存在,或催化作用弱化。

第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能够成为真正主题的一般都有1-2 家上市公司作为龙头,随着事件影响力的扩大和深化有其他公司同步进入上涨行情,这不仅扩大了主题的容纳范围,而且还延长了共同上涨的时间。

第四,要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主题投资虽然不太重视业绩,但如果这一主题不能给上市公司盈利带来明确的大幅的改善,那也将会影响到主题效果。只有那些能够给相关股票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的主题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最后,主题持续的时间受到盈利的约束。无论任何主题,最终都将受到盈利的制约,如99 年的网络股,02 年的重组股以及07 年的垃圾股等虽然都有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但许多股票由于没有得到业绩的支撑而出现了下滑,主题再大最后还是要得到盈利的确认。

过去两年市场上发生的主题投资,除了产业政策引发的如高铁、稀土、文化产业外,还有和时代特征相关如工业化、老龄化、能源瓶颈等主题投资,由证券制度驱动的如新三板、国际板、转融通等主题投资,事件驱动相关的如迪斯尼、日本地震、央企重组等主题投资。在主题投资的实战操作中,要注意龙头股涨幅立足翻番,主题涨幅立足30%以上,低位置的股票更具有高弹性。

篇10: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思考

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思考

本文通过对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的内外因分析,以及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水利应遵循的规则,提出了规范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发展农村水利的.建议.

作 者:于新朝  作者单位:通化市水利局,吉林,通化,134001 刊 名:吉林水利 英文刊名:JILIN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7) 分类号:F424.2 关键词:民间资本   农田水利   投资对策  

篇11: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调研

大庆市水务局杨秀清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水利建设投资体制也紧跟改革步伐,实行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水利发展战略的大好形势下,水利建设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审时度势,不断进取,就要在水利投资体制上进行更深入的改革和探索。因地制宜的用好、管好水利资金,将对水利建设事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说深化水利投资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

1.是促进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水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命脉,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命脉。因此,兴修水利工程、节约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改变了过去一昧依靠国家拨款来建设水利工程的局面,广开思路,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办法办水利。这一改革扩大了水利建设资金来源,加速了 1

水利建设步伐,使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促进了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

2.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

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是优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都运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发展本国的农业,同时也发展了本国的经济,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土地干旱双重矛盾,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后,把投资的重点转移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大江、大河的治理上,对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这虽然增加了地方政府及农民的经济压力,但同时也推进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速度。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制,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以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到2002年,我市共建设节灌工程达4819处,占总耕地面积的48.5%,打抗旱水源井49719眼,极大的缓解了农村用水难的问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加快了节水农业发展步伐。因此说,水利投资体制改革不仅十分必要,成效也是十分显著的。

二、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在资金分配上,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挤占专用物资,遵

循性质不变、资金不乱的原则。在拨发水利物资上,严格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发放资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由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今天,完全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依赖国家投资兴建水利工程的传统做法,采取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体制兴办水利。大同区在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上工作比较突出,5年来在区水务局的组织协调下,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会同国家、省、市投入资金,对水利建设投资共6000多万,新打机电井1200多眼,上喷灌590套,管输352处,滴灌250处,为农村安装自来水工程71处,对九大涝区进行了全面治理。四县还采取了农民自筹资金打股份井的举措,且卓有成效。实行水利建设投资体制改革,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动员全社会关心帮助水利事业,还吸引和激励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

2.水利基本建设方面

98年洪水造成的严重损失让我们铭记了洪水的无情和重视防汛度讯的作用,并在防汛物资的发放上采取了优先保障措施,时刻做好了应急准备。在两江堤防和城市防洪工程的灾后修复和提高标准建设上,国家已改变了以往的全额无偿投入方式,实行了国家投入和地方匹配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即1998—1999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 1:1,2000—2001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4:

1,2002年国投与地方匹配比为1:1.5,逐年增加了地方匹配的比例。这不仅调动了地方政府兴建水利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地方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责任感。这种投资体制的改革,从国民经济的总体角度来讲,应该是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办水利还只是初级阶段,有待于规范和完善。投资方式还是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省、市匹配,下面的区县还没有能力承担自筹资金,只能靠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部分自筹资金;对于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比较长,见效慢,不比经营性项目,能够立竿见影见到效益,资金能在较短时间收回。所以,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再就是在水利投资形式上还不具备引入新机制的条件。

三、提出建议或措施、对策

1.争取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并开始重视水利建设的作用。有了国家提供的资金保障,我们更应该抓住机遇运用市场机制,创造条件,扩大资金渠道,建设一批大中型有控制性的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和农田水利骨干工程。要建设这些工程,根据国家现行的国投与地方政府匹配相结合的投资政策,建议市政府及时调整财政支出,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从去多争取国家和省能给我们多列项目,也就是用我市的财政资

金去争取国家的投入资金,从而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

2.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引入BOT方式发展水利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其含义是“建设—运营—移交”。典型的BOT形式,是政府部门同私营部门(在我国表现为外商投资)的项目公司签定合同,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公司在协议期内拥有、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来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的利润。协议期满后,这项设施的所有权无偿移交给政府。近几年我国已开始重视BOT方式的运用,并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上,实践证实了BOT融资建设方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在水利建设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要发展我市的水利事业,仅靠国家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新的投资方式运用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是引进独资(内外),也可以是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参与投资和运营,比如在城镇供水、污水处理、水利经营等投资回收期较短的经营性项目上,运用BOT方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促进我市水利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适合BOT的项目,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措资金等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3.建立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无偿投入政策,使人们养成了在国投资金上的一种理所当然的依赖思想。国家投入多

少,就建设多少,有时甚至还没有将水利投入完全用在兴修水利上,这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很不利于地方水利设施建设。当然,国家的投入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转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对水环境治理和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要调动社会力量,采用多渠道水利建设投资体制。即是市政府投资倾斜点,动员企业支持点,争得国家帮助点,加快水环境整治步伐,共同建设美好城市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南湖水环境改造已经证明了这种投资体制的可行性。

篇12: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成县委督查室:

根据《关于对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督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的水利工程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河二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该工程批复总投资986.9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加固及防渗工程、扩建溢洪道工程、改造加固输水涵洞工程。该工程于2010年2月28日开工建设,共计分为两个标段共同进行。

第一标段为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改造工程,该标段工期300天。工程进展情况如下:

1、坝顶回填完成(工程量约0.9万立方),下游石渣排水体回填完成(回填至1817.2m);坝体白蚁治理20孔;

2、涵洞进口改造完成(进口浇筑砼90m³),洞中安装DN500球墨铸管160m,闸门二套;

3、溢洪道进口正在进行扩建;

4、修建施工临时道路120m;

第二标段为防渗墙工程,该标段工期236天。工程进展情况如下:

1、完成防渗墙共17个槽段的造孔及C1-5砼浇筑;

2、完成坝顶土方揭挖约5645m³;

3、完成坝左肩2个Ⅱ孔和5个Ⅰ孔(共258m)的造孔 1

及灌浆工作;

截止2010年9月27日,整个工程共计完成投资430万元,投资完成率43.6%,现工程进展顺利。

二、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按照我局与市水利局签订的目标任务责任书,2010年我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目标任务为1万人。根据市水利局的安排,我局结合本县农村饮水实际情况,于2月份组织人员编制了《江川县2010年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并于3月1日联合县发改委将实施方案上报到了市发改委和市水利局。经市发改委和市水利局组织专家评审后,市发改委于6月3日以玉发改农经„2010‟234号《关于江川县201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准实施。江川县201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涉及6个乡镇,9个村委会,17个村民小组。整个项目批复投资510.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0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1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1万元,县及群众自筹0.25万元。项目实施后,可解决10124人和979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程进展情况:

1、完成了管材招投标和土建工程招投标工作。

2、安化乡烂箐饮水工程已完工;雄关上营饮水工程、雄关窑房饮水工程、大街伏家营和朱家庄饮水工程正在紧张

施工,完成了工程量的60%;前卫饮水工程和九溪饮水工程正在筹备开工建设,年底能够完成。

3、整个工程目前到位资金459万元,完成投资289万元,完成率达57%。

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该项目为5件工程打捆上报,总投资118万元。完成了九溪海棠水库输电线路改造、安化光山新塘子坝工程扫尾、前卫石楼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扫尾、前卫石河秧田冲坝涵洞处理、前卫石河水库引洪沟修复。5件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

四、旱地水浇地及节水灌溉工程

该项目为6件工程打捆上报,总投资82万元。完成了九溪鸡窝第三村民小组桃树园抽水站新建工程,前卫石河水库抽水站改造工程扫尾,路居下坝关家沟站进水渠支砌,路居中坝杏红营门前沟渠道防渗工程,江城镇江城社区第三村民小组黄泥田灌溉沟防渗工程,江城镇西河村委会灌溉沟防渗工程。6件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

五、星云湖沿湖抽水站抗旱应急工程

由于持续的干旱天气,致使我县星云湖水位急剧下降,造成沿湖有46座抽水站不能正常提水抗旱救灾。面对星云湖沿湖抽水站出现的特殊情况,我局早研究、早安排、早部署,早在今年2月份就着手研究解决沿湖抽水站事宜。通过对沿湖抽水站逐座调查落实,我局按照“一站一策”的要求,组织编制了沿湖抽水站底坝站建设实施方案,并于3月初开始动工建设,积极应对旱情的蔓延,保障了沿湖5万亩农田大春作物顺利移栽,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抗旱救灾的能力。该项目共计完成投资317.9万元。

六、因旱干涸病险水库坝塘应急修复工程

去年入秋以来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造成我县5座小

(二)型水库和112座小坝塘干涸。针对干涸水库坝塘的病险实际,我县于4月初迅速组织人员编制了《江川县干涸水库坝塘应急修复工程方案》,并上报省市积极争取立项建设。工程批复后,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职责要求,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工程尽快发挥效益。截止5月底,全县因旱干涸水库坝塘应急修复工程已完工投入运行,22座水库坝塘开始关闸蓄水。该项目共计完成投资64万元。

七、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该项目为5件工程打捆上报,完成总投资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前卫柏池古人畜饮水工程官塘子坝除险加固处理,雄关下麦冲饮水工程主管和配水管网更新改造,雄关窑房村人畜饮水工程打井和水池建设,大街捧寨村人畜饮水工程水源点建设,星云湖抽水站底坝站建设。目前,5件工程已完工投入运行。

江川县水利局

篇13:水利投资下农业经济的论文

一、便于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益性, 它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前景, 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 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 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 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 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 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此外, 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 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二、扩大内需, 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 就是通过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 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 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 投资总额大, 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 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 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 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 从2010年以来,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 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 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 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 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 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 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 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 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 经过多年的建设, 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 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多样, 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 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规划调水规模巨大, 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 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 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而, 当前应不断完善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 适度筹集水利建设资金, 充分利用水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也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目标, 依据科学发展观, 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J].科技向导, 2012. (29) :302

[2]吴丽萍, 陈宝峰, 张旺.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2. (10) :56-57

[3]李宏练.探讨水利工程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和要求.[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 2012. (7)

篇14: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基金投资思路

老龄化带来的机遇

如果说人口红利是造就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那么好景似乎难以长久。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相继进入老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接近30%。这也意味着,未来20年老年化加速驱动“银发”产业,老年化加速将提升医疗需求,而这对于中国的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生物保健行业来说,无疑是历史性的发展机会。

据晨星统计,截至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在医药行业的资产配比为8%,远远高于该行业在沪深300指数中4%的占比。而一些医药行业主题基金更是孕育而生,如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易方达医疗行业股票基金。下面就成立时间稍长的汇添富基金的概况及投资机会与风险加以简单介绍和分析。

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基金成立于2010年9月,截至今年4月10日,基金的净资产规模为30亿元。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以医药保健行业上市公司为股票主要投资对象,投资于医药保健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该基金成立仅1年有余,去年基金的投资收益为-23.86%,略高于平均同类0.5%。不过与医疗指数去年-31.91%的跌幅相比,基金也算是抗跌。这主要来源于基金去年维持低于同类平均的仓位水平。在基金成立以来的6个季度中,有3个季度战胜同类平均,季度业绩战胜率为50%。由于基金绝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医药行业,行业集中度比普通基金高很多,故而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基金成立至今持股平均市盈率为42.63倍,高于目前医药生物行业平均25倍左右的水平。基金在去年全年持股换手率为47.65%,总费率为1.91%。晨星股票投资风格箱属于中盘成长型。总体而言,基金的投资风险偏高。

虽然医药行业在未来市场蕴藏着丰富的机会,但是基金的整体风险偏高,适合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同时由于行业集中度较高,基金更适合做卫星组合。

消费崛起的背后

在过去的30年中,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变,如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外围经济的萧条、投资产能过剩等,投资和出口难以维持过去的高速增长,已被达成共识,国内经济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地步。从实际情况来看,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居民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70%以上,国内居民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仅为46.9%,这说明从投资推动转向消费拉动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过去十年股市的表现情况来看,以食品饮料、医药、零售为代表的消费板块也都基本跑赢市场,而一些众所周知的白马型牛股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云南白药等也多出于消费板块。在去年的弱势市场中,消费股的弱周期性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一些机构投资者纷纷以“吃药喝酒”的策略应对系统性下跌。而一些基金公司也推出了不少偏消费类的基金,如嘉实服务增值、博时第三产业、大成中证内地消费主题、国投瑞银中证下游消费与服务产业指数等。下面我们就其中的嘉实服务增值加以介绍和简单的分析。

嘉实服务增值基金成立于2004年4月,截至今年一季度基金资产净值61.29亿元。基金采取相对价值投资策略,综合考虑阶段性估值及预期,关注风控和安全边际,个股投资分散。根据招募说明书,基金的投资范围为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25%~95%;债券资产占0~70%;现金或到期日在1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5%。

基金经理陈勤先生2008年担任该基金的管理工作。其从业经验丰富,曾就职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投资银行任证券分析师,回国后在国内大型基金公司华夏和银华有基金投资管理的经验。期间管理业绩较好,其目前同时担任嘉实价值优势的基金经理,采取与嘉实服务增值类似的投资策略。陈勤奉行相对价值的投资理念,认为传统的深度价值投资机会在国内市场不常出现,以估值为基础,但认为不仅公司基本面,包括市场情绪、预期变化等任何能影响估值体系的因素都应该纳入相对价值投资的范畴,并且价值投资不代表简单的长期持有,需要考虑阶段性的变化。陈勤先生注重安全边际和风险控制,会对个股风险进行明确界定,并对集中度进行严格控制。

基金过往业绩良好,截至今年一季度,基金的晨星3年业绩评级为五星、5年业绩评级为四星。成立以来,基金每年业绩皆跑赢同类平均。投资风格方面,基金持股市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在2010年二季度末持股市盈率甚至低于10倍,从晨星股票投资风格箱来看,属于大盘成长型。在行业配置上,截至去年年末,与同类基金相比,基金超配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等消费行业比较明显,一些白马类酒业、医药、百货等消费类各股近年来常常出没于重仓个股中,如贵州茅台、东阿阿胶、格力电器、上海家化等,同时基金持股较为分散。截至今年一季度,基金晨星3年风险系数处于偏低、3年夏普比率处于高水平,说明基金具备较强的超额收益创造能力。

科技时代的浪潮

先是索尼、微软,再到今天的谷歌、推特以及处于巅峰的苹果,科技时代似乎永远不缺乏奇迹,缺乏的更多是想象,苹果今天超过600美元的股价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虽然人们曾经担心科技泡沫的来临,但是事实让我们看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总能给那些独具眼光的投资者带来惊人的回报。尤其是处在经济转型的当下,不少机构投资者纷纷将目标投向了这一具有高成长性的领域,故而也就不乏相关行业主题基金和超配电子科技行业的基金,典型的如深证TMT50、泰达宏利成长、鹏华新兴产业股票、博时第三产业等。下面我们对坚持重仓投资在该领域的基金泰达宏利加以介绍和简单分析。

泰达宏利成长股票基金成立于2003年4月,截至今年一季度基金资产净值为16.70亿元。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资方式,根据市净率和市盈率与每股预期收益增长率之比,确定具有增长潜力的价值型股票。基金定义的成长型股票主要为电子、信息技术、传播与文化产业、医药与生物制品四大行业。根据招募说明书,基金股票资产的80%以上必须投资于成长类行业。从近几年基金的实际投资情况来看,基金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技术、医药行业,且以电子信息为主打行业。

该基金在历史上换过多次基金经理,目前由梁辉、邓以颖共同管理。其中梁辉先生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经理,9年基金从业经验,曾管理过多只基金,如泰达效率基金、泰达周期基金、泰达首选基金、泰达品质基金。目前其管理的基金数目也达到3只,分别为泰达宏利成长、泰达宏利先锋股票、泰达宏利品质生活。

基金过往长期业绩中等偏上,晨星3年业绩评级为三星、5年业绩评级为五星。截至今年一季度在基金过往的8年业绩中,有4个年度跑赢平均同类水平。基金主要投资于电子、信息等高成长性行业。从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来看,电子、信息两大行业在基金整体资产中的配比达到35%,而该两行业属高市盈率行业,故而基金整体的持股市盈率较高,基金最近5年换手率分别为:去年325%、2010年468%、2009年525.12%、2008年258.93%、2007年360.76%。高换手率也意味着总费率偏高,最近5年总费率为2011年2.76%、2010年3.23%、2009年3.45%、2008年3.48%、2007年4.10%。从披露的季度数据来看,重仓股变化较大。基金的晨星股票投资风格箱属于中盘成长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基金最近3年的同类风险排名处于组别中较低水平。同期最近3年夏普比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基金具有一定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基金投资方向明确,且中长期业绩中等偏上,基金经理经验丰富。不过考虑到基金经理身兼数职,且基金投资行业集中度高的原因,做核心配置则风险偏高。

作者供职于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上一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专档下一篇:个人总结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