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2024-05-22

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共9篇)

篇1: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三个自信”底气足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成为来自理论界的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代表们认为,这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所在,必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世界关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希望了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往何处去。党的十八大报告郑重宣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商志晓代表认为,强调坚定“三个自信”有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让我们坚信我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认识是科学的,由此建立的制度是完备的、符合国情的。

他总结道,其一,这种制度能充分发扬民主、实现民主并实现集中。我们党强调服务人民的宗旨,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广泛发扬民主,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协商,集中民智,形成科学和正确的政策。

其二,我们的优势表现在有强大的动员能力,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其三,我们党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

自信源于实践检验,自信源于不断创新。代表们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00

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若干思考

中美希望构建的这样一种新型大国关系,究竟新在何处?

笔者认为,其“新”大体包含两重含义:第一,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不同于40年前、20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美关系。简言之,当时中美关系的基本范式是“超—强关系”,即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和作为多强之一的中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只是“多强”中普通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关系与美俄、美欧、美日关系没有根本区别。而今天中美关系的基本范式则更像是“老大—老二关系”,是守成霸权国同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被真正赋予国际关系史上“权力转移”的特殊意义。尽管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但不容否认的是,过去10年,中国在“多强”中脱颖而出的态势十分明朗,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日本遭受海啸、强震多重打击后,显得更加抢眼。

(17)这一对比往往同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和西方大国整体性低迷这一国际体系大变迁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也同中国在军事、网络、太空、海洋、科技等领域的长足发展联系在一起,更凸显了中美实力拉近之势。这一势头首先投射在彼此心态变化上,美方近年来对华态度变得格外敏感和焦虑。(总之,中国作为美国的区域性军事对手、全球性经济对手、全面性政治对手的观念正在美国精英层逐步强化。在这一背景下,过去40年规范两国关系的基本框架显然已不足以指导未来两国关系。

篇2: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十八大报告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结过去取得的工作成就时,提到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要坚持理论自信、要坚持制度自信。

报告强调道路、理论和制度这三个自信,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自信。那么我们为何如此自信,底气又来自哪里?

首先,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基础之上的。近代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一直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自打鸦片战争我国陷入帝国主义列强蹂躏的时候起,千千万万热爱祖国、不甘屈辱的仁人志士就开始探索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道路,可谓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其心不可谓不诚,其力不可谓不巨,然而留载于史册的却是一次次失败、一场场悲剧。每一次失败其共同症结在于,没有找到适合中国的道路。我们的党在总结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这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国情的选择、实际的选择,一句话,是来之不易的适合中国的选择。既然有了正确的选择,我们就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开拓更为灿烂的前景。

其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两个时期纵向比较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和认识,加之“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初期建设走了很多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巨大的变化中,使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完全正确的。

再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国际观察横向比较的基础之上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事的各项事业无论在何种变幻的国际形势下,都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纵观30多年来世界风云,中国的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新局面和新成就,无疑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令人赞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

篇3:黄天骥的自信与底气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民间棋手和一位名满天下的高手对弈。最初,这位民间棋手并不知道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棋王,连弈三盘,盘盘皆赢。到知道对方的大名之后,再弈三局,接连败北,再也赢不了对方了。

显然,这位民间棋手是被对方的名气吓倒了。但我想,归根结蒂,他还是缺乏了一点自信和底气。这和秦舞阳在嬴政宫廷瑟瑟发抖的故事如出一辙。燕国勇士秦舞阳十二岁就敢于杀人,人们都不敢面对面地看他。但他作为荆轲的副手,却被秦始皇的威严吓得面如土色,秦始皇因而生疑,荆轲刺秦王的大业也因此功败垂成。按说,秦舞阳并不是没有实力,只是遇到了比他更强的对手,丧失了自信而已。

在高手林立的学术界,自然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能够保持足够的自信和底气并不容易,而黄天骥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中大校友陈平原说:“研究戏剧的黄天骥老师,‘舞台感’很好,且有‘人来疯’的一面,越是大场子,他的表演就越出色。”(陈平原《南国学人的志趣与情怀——读黄天骥教授近著四种》,《羊城晚报》2015年11月29日,第A11版。以下陈平原语均引自此文)2006年,中山大学校庆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4729个席位座无虚席。更加“威严”的是,主席台上的省市领导、各方要员,一个个正襟危坐,注视着演讲台。天骥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不带片纸,他操着带有浓重广州方言味道的普通话,谈笑自若,妙语连珠,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没有之一。这个场面,印证了陈平原对天骥师的描绘。

那么,黄天骥老师的自信与底气从何而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学术之外谈起。

1986年秋,也就是我和薛瑞兆师兄快要毕业答辩的那个学期,中山大学迎来了校庆六十周年。一天,我和瑞兆兄骑车路过刚落成不久的霍英东体育场,听到围墙内传出一阵雄壮的军乐声。我俩好奇,遂停下车想看个究竟。不料,我们看到的竟然是天骥师右手高举指挥棒,左手做着手势,正在精神抖擞地指挥着一支庞大的军乐团的英姿。后来才知道,天骥师本来是要到中央音乐学院学音乐的,只是由于某个家长的反对才上了中大中文系。但他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不减。60年代初期,他曾为中大师生集体创作的《虎门颂》作曲,并亲自担任指挥。改革开放乃至到了他七十岁以后,还经常指挥大合唱。其风采,其水平,俨然是一个专业的指挥家。

在学术圈内外,天骥师坚持游泳的故事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但中大之外亲眼见过他游泳的人就很少了,我是其中的一个。说来惭愧,本人当过五年海军,自诩游得还可以。但一看到他的泳姿,就再也羞言当过海军了。他最擅长的是蛙泳,姿势矫健、漂亮,腿一蹬就能把人甩出老远。有一年,他参加广东业余游泳大赛,得了老年组银奖。要知道,所谓“业余大赛”,其实参加者多是年轻时的专业游泳队员吶!天骥师谦虚地说他不擅长自由泳,但看到他展开双臂,在浪中搏击前行的样子,我们就只有在一旁羡慕的份。“凝眉奋臂挽狂澜,划转潮头越险滩;禹门三尺桃花浪,几人沉坠几人还?”(黄天骥《秋泳曲》)对于黄天骥老师来说,游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式,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年过八旬的黄天骥老师,依然常常活跃在泳池中。他用游泳排遣出心中的郁闷,强健了自己的身心,加深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泳池中的黄天骥老师,显得格外潇洒、年轻。

诗词歌赋和散文创作是天骥师学术研究之外又一个亮点。正如平原兄所言,“漫步中大校园,凡新立的碑记,大都出自黄老师之手。”这些碑文堂记,立场的“不卑不亢”,“骈散结合的较浅近的文言文”风格,乃至最终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这都不是容易做到的”。在这里,我愿意谈一点自己的切身感受。

2007年7月下旬,我应邀陪天骥师到山西北部考察,在海峡两岸享有盛名的戏曲研究大家曾永义先生也参加了这次考察。在忻州的阎锡山旧居,有一副“五姑娘”的雕像独居一室。这位“五姑娘”是阎锡山的堂妹阎慧卿,传说她钟情于阎锡山而终生未嫁,可阎锡山却把她抛在老家自己去了台湾。这个故事使得原本就孤身一人的雕像显得更加冷落、凄美。曾永义先生口占一首《咏五姑娘》诗,表达对“五姑娘”的哀悯与同情,天骥师应声唱和,后出转精。在五台山,同样是曾先生首倡,天骥师唱和。一路上,两位先生出口成章,才思敏捷,让我们这些随行的后学大饱耳福,大开眼界。现在想来,这场景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值得在心底里永久收藏。

旧体诗词如何贴近当代生活?这是诗词学界久议未决的问题。我们的两位老师——王季思和黄天骥,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相比而言,天骥师的社会实践更多,兴趣和特长更广泛,因而他的作品题材也更广泛,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也更多的体现在作品中。不妨先罗列一些天骥师创作的旧体诗篇目:《花市行》《足球吟》《围棋咏》《虎门吟》《花城灯月吟》《迎春扫屋吟》《回归吟》《买桔行》(以上为歌行体),《秦始皇兵马俑》《清平路即事》《看时装展销会》《中大中文系学生售旗募捐》《白云山远眺》《访泰国见闻》《邓世昌百年祭》《随季思师游武汉东湖》《悼耀邦同志》《看足球世界杯有感》(以上为律诗绝句)。他还有不少词作,限于篇幅,不一一罗列了。

1989年4月,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与世长辞。天骥师为作《悼耀邦同志》绝句六首,其一为:“京华四月景凄迷,杜宇西山带血啼。创业艰难公竟去,斯人生死系安危!”短短二十八字,倾诉了内心的悲痛。想起季思师在《沁园春·悼念胡耀邦同志》词中说:“一代英豪,千秋功罪,谁为分明?”“为国兴才,鞠躬尽瘁,长使诗人泪满倾。”天骥师和季思师的心是相通的。

在旧体诗词中,天骥师最擅长歌行体。据他说,歌行体既有格律要求,又有较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很喜欢这种体裁。写足球,他把球员比喻成雄狮、饿虎、燕子、鲤鱼,球员们的长传、冲顶、倒钩、射门等动作全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例如其中的四句为:“霹雳轰顶不须忧,雄狮震鬣猛摇头;珠球洒落三山外,仰天长啸乱云收。”写龙舟竞渡,他又把河道与世道相联系,把屈原的悲剧与文人的期待自然地纳入诗中:“前波翻浪后波推,处处瞿塘滟滪堆;河道应知如世路,暗礁激水遏船回。”“宴罢登楼各赋诗,投诗入水问蛟螭;一自楚臣沉沙底,几多赤子盼明时!”

nlc202309040816

天骥师的代表作当属七言歌行《围棋咏》。中国围棋源远流长,以围棋为题的诗赋数不胜数。仅从东汉到南朝,就有“五赋三论”,即东汉马融和西晋蔡洪、曹摅及梁武帝萧衍、南朝诗人沈约的五篇《围棋赋》,东汉班固的《弈旨》、三国魏朝应玚的《弈势》,南朝梁代沈约的《棋品序》,都是名作,要超越他们实在不容易。天骥师的《围棋咏》成功突破了前人的藩篱,显示出他过人的才华和豪放不羁的风格。全诗如下:

秋风猎猎银鹰举,国手东征跨海去;

回望齐州九点烟,扶桑只隔一帘雨。

雨滴波生白玉堂,汉家豪客振棋纲;

千金宇内求骐骥,五色云间下凤凰。

拂衣直上攻擂处,呖乱鸟声啼不住;

一决雄雌壮士心,莺鸣求友情常驻。

横戈驻马阵云高,雨卷龙腥出海涛;

北线穷阴围荆莽,南边巨浸接深壕。

棋枰对坐千山静,敛气凝眸看日影;

兜鍪不动战旗斜,霹雳收勒听军令。

须臾子落起风雷,顿觉眉间剑气吹;

布下“小星”光闪灼,犄角连环不可摧。

迎敌分兵开虎口,坚城滚石大如斗;

直插“天元”“宇宙流”,应手从容饮杯酒。

酒酣顺势发奇兵,貔貅怒跳入空营;

振臂一呼惊草木,敲棋犹作乱金鸣。

中腹大空尖、顶、靠,栈道明修瞒敌哨;

“小飞”斜出渡陈仓,微晲金鳌抛锦罩。

锦罩腾挪动九天,六军翻似油锅煎;

露重鼓寒声尽死,戟锁重关马不前。

满座但闻风索索,赤日炎炎霜雪落;

气结生吞血欲凝,惟有哀兵夜吹角。

楚歌四面月将残,紫塞荒凉暮色寒;

大局行看江海泻,谁人只手挽狂澜?

咬牙搔首沉吟久,拍案急抛“胜负手”;

拼掷头颅决死生,五岳乍崩天乱抖。

雕弓晓射踣霜蹄,沙场骨白血肥泥;

短兵搏杀“收官子”,孤棋“打劫”系安危。

胜负安危休细数,渐散尘烟收战鼓;

斗酣转觉友情浓,投袂推枰齐起舞。

纹枰三尺入玄机,黑白分明接翠微;

覆雨翻云千载事,落花流水一招棋。

一着只差势尽倒,当时曾把黄龙捣;

古今中外几多人,功败垂成没芳草。

京华恰见聂旋风,凯歌高唱入云中;

漫把棋形连世势,拈花微笑论英雄。

手谈斗智兼斗力,国运蹉跎棋运戚;

元戎卓识与天齐,助我雄飞张羽翼。

卧薪尝胆几春秋,报国心丹耀斗牛;

锻礰矛戈期一战,岂能徒白少年头。

心底无私思路广,虎穴龙潭由我闯;

囊棋仗剑走天涯,铲平沧海千层浪。

闻君此语倍精神,昌棋爱国竟难分;

烂柯仙叟跨龙去,尚留豪气满乾坤。

满乾坤,说聂君,“杀伤电脑”慑心魂;

迎风独立三边静,秋山黄叶落纷纷。

一首《围棋咏》,像极了唐代的边塞诗。从大将出征到胜利凯旋,从运筹帷幄到短兵相接。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有四面楚歌直捣黄龙。每四句一转韵,每韵都有独立的事项,环环相扣,首尾呼应。诗中关于围棋的典故、术语也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一曲读完,余音袅袅。难怪著名书法家、中大七八级校友许鸿基,在庆祝他们毕业三十周年时,工工整整地用毛笔把这篇《围棋咏》用大字抄写出来,放置在中大中文堂最显眼的地方,以表达他们这一届同学对这篇作品的热爱和对天骥师的崇拜。

我没在中大读过本科,无缘享用如平原兄所说的听天骥师讲《春江花月夜》“听得如痴如醉”的精神大餐,但却多次听过他的讲座和论文报告,有时候还“附骥尾”,和他同台讲座。2014年4月,天骥师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旨演讲,题目是“元杂剧《单刀会》中的祭祀因素”。半个小时,不用PPT,不带片纸。会后叶长海先生告诉我说,这场报告,不用改动,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学术含量很高的论文。

有一次,我有幸和他一起在北方的一所大学为本科生做讲座,天骥师讲的是“岭南文化的特征”。照样是不用PPT,不带片纸。他从广州的五羊雕像谈到广东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与向往,再进入主题,畅谈岭南文化的豁达开放、兼容并蓄。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一个小时下来,场上掌声雷动。

师弟李恒义告诉我:一次会议,天骥师当众作报告,照着稿子念,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没有半点语病。恒义纳闷了,黄老师是最讨厌照本宣科的,怎么读起稿子来了?他悄悄凑到跟前一看,天呐,黄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没写字的白纸!事后,恒义揣摩,不写稿子,或许会被会议主办方误解为不重视,所以才拿一张白纸“作秀”吧?恒义猜的是不是对,我没找天骥师求证过。总之,天骥师的学问是在他肚子里,而我们的学问是写在纸上。而且,天骥师的学问已经融会贯通,所以才能信口拈来,举一反三,左右逢源。

天骥师常说,他是“带着诗词的眼光去研究戏曲,又带着戏曲的眼光去研究诗词。”这一点,我们学不了,只能心向往之。哪怕就是在戏曲领域里,我们最多只是做点案头功夫,而天骥师兼得王季思、董每戡两先生真传,是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戏剧理论家。平原兄说:在中大的戏曲学团队中,“能传承王季思先生学问的,不仅黄老师一人;而因个人才情及志趣,接续董每戡先生这条线的,大概只有黄天骥。”这话没有说错。

平心而论,天骥师看戏不多,但每看则必有精到的点评。华东某京剧院的一部新编历史剧,被公认为是新经典,好评如潮。但天骥师看后指出,这个戏在舞台调度上还有不少有待提高的空间。记得那天讨论这个戏,天骥师娓娓道来,鞭辟入里;同学们大为叹服,拍案叫绝。有位学兄说:“这堂课,应该让该剧的编导来听听。”还有一次,北方某梆子剧种来广州演出新编五大南戏中的一个剧目,天骥师一眼就看出,这出戏过多地使用了话剧的手法和布景,不利于演员充分运用戏曲的表演技巧。

nlc202309040816

很可惜也很惭愧,虽然明明知道研究戏曲必须懂得舞台艺术,但天骥师对舞台艺术的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独到的审美眼光,吾辈迄今还没有学到。

天骥师常说,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是“以戏曲为主,兼学别样”。

在戏曲方面,他提出的元代南北两个戏剧圈的主张,已经写入文学史,获得广泛认同。他的《元剧的“杂”及其审美特征》《“旦”“末”与外来文化》等论文,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之作。其特点是:从对某一具体事项的考辨入手,联系到时代风尚或中外文化交流大局。他对关汉卿生平的考证,对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李笠翁、“南洪北孔”的个案研究,也都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更为可贵的是,天骥师作为中文系出身的典型的“学院派”学者,还主动介入到宗教、民俗与戏曲的关系研究和戏剧形态研究,写出了《论参军戏与傩——兼谈中国戏曲形态发展的主脉》《从“引戏”到“冲末”——戏曲文物、文献参证之一得》《<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论丑和副净——兼谈南戏形态发展的一条轨迹》等论文。他做学问的不拘一格、与时俱进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天骥师不是学究型的学者,而是才子型的学者。然而,在王季思老师主编《全元戏曲》之后,天骥师担纲主编《全明戏曲》,而后者的篇幅是前者的五六倍以上!为了减轻天骥师审稿的负担,我们本来采取的是分卷主编负责制。但天骥师作为总主编,不仅对每部交上来的作品都细细审看,一一纠正初校、二校的错误,而且连许多本该分卷主编承担的二次审稿工作也“截”过去。所以,他手头的稿子,有许多是未经分卷主编二校的,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天骥师说:“你们几位(指我和宋俊华师弟等)工作忙(指教育部基地工作),审稿的工作就由我代劳了。”

戏曲之外,他对吴伟业、朱彝尊、陈维崧、纳兰性德的研究最引人注目。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1982年,他的论文《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是最早研究纳兰词的重要论文。翌年,同名专著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纳兰性德生平的考证,对纳兰词的鉴赏和对纳兰词风格的归纳,迄今仍为不刊之论。从出版社某编辑处获悉,这部30多年前出版的专著迄今无人超越,即将再版。

在中国戏曲史方向的研究生课堂上,天骥师强调中国文化的根在先秦,带领大家精读老、庄、孔、孟,《礼记》《周易》等典籍。而同学们最喜欢听的,则是在众人发言之后,被他自己称之为“胡思乱想”、“胡说八道”的一家之言。可惜的是他在这些场合的“信口开河”绝大多数都没有记录、整理出来,只有一部煌煌50万言的《周易辨原》,留下了当年课堂讨论的雪泥鸿爪。一位研究戏曲的学者竟然一不留神成了《周易》研究专家,您道是奇也不奇?

1984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我和薛瑞兆兄作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招收的第一届博士生,来到位于中山大学马岗顶的王季思先生家。先生请我们在宽敞的客厅坐下后,随即拿起电话,说:“我把天骥叫过来,他和我一起带你们。”当时天骥师还不是博士生导师,但从我们入校报到的那一天起,我和薛瑞兆师兄实际上就是在季思师、天骥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学业和博士学位论文的。

32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32年来,我有幸留在两位老师的身边,边工作,边继续学习。1996年季思师仙逝以后,天骥师便成为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戏曲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和灵魂。他的为人为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乃至目前在读的研究生们。

我们进入中大的时候,季思师已进入暮年,78岁;天骥师年富力强,49岁,不久就被任命为系主任,又几乎同时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再后来接替季思师担任第二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天骥师常常谦虚地对我和瑞兆兄说:我们其实是师兄弟。但我们两人清醒地认识到,学术上的师承关系不像血缘关系那样纹丝不乱,我们和天骥师都是季思师的学生,同时我们二人又是两位老师共同的弟子。

在天骥师担任系主任的日子里,中大中文系里除王季思老师之外,还有好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如商承祚、黄海章、楼栖、卢书度、陈则光、吴宏聪等先生。作为系主任的天骥师,对待所有的老教授一视同仁,同样敬重,绝不厚此薄彼,即使是对待自己的恩师季思师,也没有半点特殊。我们从天骥师所写的回忆容庚、冼玉清、黄海章、吴宏聪、董每戡等前辈的文章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天骥师的职务调整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天骥师对季思师的感情,在特殊的年代里得到升华。

1990年夏季的一天上午,我到“党办”领取“调离教学岗位”通知书。“党办”离季思师家很近,就顺便去看望老师,并想向他汇报此事。没想到刚踏进门,家中的保姆就慌慌张张地告诉我:“赶快找人把阿姨送医院”。原来,师母姜海燕患了急病。我打电话找来董上德师弟,用担架把师母送上救护车,没想到师母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她患的是登革热,上午送进医院,傍晚就与世长辞了。

师母岁数比季思师小十多岁,而且素来身体很好。长期以来,季思师的生活起居都是师母一手操持的。她的突然离世,对季思师不啻晴天霹雳。一个85岁的老人,能不能经得住突如其来的打击?在天骥师的周密安排和亲自参与下,季思师安然渡过了这一关。

天骥师安排,先把季思师送往医院,住进病房,告诉他是例行体检。然后每天向他报告师母姜海燕的“病情”,有时“严重”,有时“缓和”。待季思师有了心理准备,再向他报告实情。在报告时,医生就在隔壁,预备好抢救器材和药物,以防不测。由于有了充分的铺垫,季思师的情绪很快便稳定下来。天骥师安排老人家继续在医院休养一个多月,后来被家住深圳的女儿接去小住。在季思师住院期间,所有的师兄弟齐上阵,有的陪床,有的煲汤送汤。天骥师还专门请来季思师的温州老乡、中大图书馆原馆长连珍先生到病房来,和季思师聊天,劝慰和开导季思师。

季思师从深圳女儿家回广州的住所之后,其日常生活遇到了困难,尤其是洗澡问题。广州的湿热天气一天不洗澡都难以熬过,而师母去世后无人能帮助老人家洗澡。天骥师不仅安排师兄弟们轮流给季思师洗澡,而且他还和苏寰中老师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亲自为季思师洗澡。

nlc202309040816

羊年的春节很快来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季思师的情绪会不会起波动?天骥师一直挂在心上。他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回忆:“我惦挂着老人家,他和女儿静静地守岁,心情不知怎样?年初一大清早,带了些糕点,便赶往他的寓所。”当看到季思师家门贴着一副老人家亲拟的红彤彤的春联的时候,“我不禁眼眶一热,心头上的那块石头,也落下了。”

1992年,在天骥师的主持和操办下,“王季思教授从教七十周年庆祝大会”在中山大学隆重举行。广州市政协主席杨资元、中山大学校长曾汉民到会讲话,国内许多著名学者和中大中文系师生25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后,《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古代戏曲研究室,联合举办了“王季思学术思想研讨会”。天骥师亲自撰写的《余霞尚满天——记王季思教授》,先发表在《人物》杂志1993年第1期,后收入当年12月出版的《王季思从教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从一个人怎样对待父母和老师,就大体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天骥师父母早已去世,他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身处困境的季思师,在学术圈内外有口皆碑。然而,天骥师经常说,我们尊敬老师,但绝不搞门户之见和师道尊严。这一点,天骥师与季思师一脉相承。

在我们的戏曲研究团队,虽有年龄、辈分之不同,但在学术上是完全平等的。天骥师考证有两个关汉卿,季思师不以为然。季思师否定“王作关续”说,认为元初的王实甫是《西厢记》的唯一作者,天骥师则认为艺术上如此成熟的《西厢记》不可能完成于元代。考入中大之前,我针对天骥师关于洪昇《长生殿自序》中的一句话的理解写过一篇商榷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入校后很长时间我才知道,就是这篇文章,成为我被录取的原因之一。

黄天骥老师是自信的、有底气的。但正如平原兄所说,黄老师的谦虚与低调,也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文艺研究》的访谈文章,我是最早的知情者。当时该刊刚刚发表了李学勤先生的访谈文章。天骥师听说该刊要对他进行访谈时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可比李先生差远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天骥师一再叮嘱采访者,千万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

一次,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起某著作,天骥师坦然承认:“这种穷尽一切材料的功底深厚的学术著作,我没有。”平时,天骥师常挂在嘴边的学者,有傅璇琮、章培恒、罗宗强、袁行霈、李修生、袁世硕、宁宗一、吴新雷、齐森华、曾永义、叶长海以及中大的蔡鸿生、姜伯勤等先生。他告诫我们师兄弟:“我的学问不如他们,你们要多读他们的书,转益多师。”我至今还记得,20多年前,他把姜伯勤老师请到自己家中为我们上课的情景。姜老师谈起做学问的酸甜苦辣,禁不住大放悲声,深深触动了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莘莘学子。

校友黄竹三先生虽仅比天骥师小三岁,但对天骥师执弟子礼甚恭。黄竹三七十寿辰,天骥师欣然道贺,亲临会场。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宋元卷”,天骥师署名第二主编,第一主编莫砺锋兄是“文革”后的研究生,是天骥师的晚辈。但天骥师从未有过半点抱怨,而总是说宋在先元在后,这样署名理所当然。近十几年来,中大中文系吴承学兄成果卓著,声名鹊起。天骥师主动推举吴承学取代自己,担任广东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和中大中文学科一级学科带头人。

即使在中大戏曲研究团队,天骥师也经常说:“仕忠的戏曲文献研究、版本研究比我强多了”,“保成的傩戏研究和戏剧形态研究比我强多了”之类的话。其他诸如:欧阳光思考问题之缜密、校对文献之细致,董上德上课之旁征博引、生动有趣,刘晓明、宋俊华之成熟老练,黎国韬、王馗之厚积薄发,戚世隽之内秀聪慧,钟东之淡泊名利以及在书法上的精进,倪彩霞博士论文之新颖,陈志勇独立完成《全明戏曲》辑佚,等等,几乎每个师兄弟的优点、长处他都看在眼中。至于博士下海、廉洁能干的薛瑞兆,找工作时反替竞争对手说好话的欧阳江琳,就更是天骥师教育每一届新同学的好教材。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因故情绪低沉,一度想调离中大。天骥师为作《赠保成学弟》五律一首加以劝勉,情意款款,读来如沐春风。我请书家用正楷抄、裱后一直挂在客厅墙壁正中,当做座右铭。如今,牙牙学语的小外孙常常伸出他那稚嫩的小手指向这首诗,我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念给他听。小家伙哪里知道,我其实是在字里行间反复咀嚼黄天骥老师的志趣与情怀,自信和底气,宽容与低调,品味32年来那一桩桩充满师生情谊的温馨如昨的往事。

篇4:自信的来源美文

自信,通俗而言就是相信自己,心理学上则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所选择的目标。这种心理品质如同帆之桅杆、鸟之翅膀,不可缺失。一个失去自信、陷入自卑的人,干一件事,常是尚未动手,就先断言自己不一定能做好,面对困难当然就缺乏战胜它的勇气,个人潜能无疑就难以发挥出来;如此心态,成功的希望也就十分渺茫。

自信与自卑是相对的两种心理品质,常常相伴而生,影响着你的人生走向。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持有自信这种积极的心态。那么,一个人的自信如何生成?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学习成绩好的比差的,在老师面前胸脯挺得要高;腰包鼓的比瘪的,在消费场所说话的嗓门要亮。我们不少人就喜欢用这种与他人比较的方式来获取自信。月收入5000元的在不足元的面前,会认为自己混得不赖;开着私家车的在自行车流中穿行,则俨然就是成功人士。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不过,由此获得的自信极不稳固,常常一瞬间就又转化为自卑。月收入5000元的面对年薪十万百万的老总,立即就矮了半截;开桑塔纳的遇着驾宝马750的大款,肯定会自惭形秽。曾见这样的情况,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人才济济的大学,不再是鹤立鸡群;于是,中学时的自信便不复存在,学习信心也就锐减。常见这样的表述,因祖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神七的顺利升天、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海外侨胞扬眉吐气,在外国人面前挺直了腰板。如果侨民的自信不是来自于自身的奋斗,而是要依凭身后的国家;那么,如果出生于贫穷落后的国家,不就注定要自卑,怎能自信地面对世界?

的确,自信需要有所依凭,重要的是在于依凭什么;自信可以通过比较,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比较。一个人的自信不应从自身本质以外的特征或事物中获得,依凭于外在的自信容易变迁;因为外在的一切时刻都在变化,并且你无法把握和左右它。而发端于内在的自信才能稳固地存在(人生感悟 )。采取比较的方式也未尝不可,只是应与自己而非他人去比;因为与他人比,对象一变换,常常自信就变为自卑。而与自己比,只求一日进步一点;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会成为支撑自信的坚实基础。

由此看来,自信应来自于这样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轻视我。自信应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之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自我价值;在这个地球上、这个世界中,我只有一个,我这个人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起码的尊严,都有基本的权利。自尊、自信建立于这个基点,就能坦然地面对现实,就不会在意他人评头论足;而是关注自身是否有目标、有追求,是否努力过、奋斗过,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将目光转向自身,自信才能更加长久而坚实。

篇5: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

在这美好的青春,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懵懂的我们总是被挫折和失败击倒,而自信则是帮助你前进的拐杖。

那年,我被老师推荐去参加市里的钢琴比赛。初出茅庐的我,一听说要出参加这个比赛,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恐惧,即便乐谱已经滚瓜烂熟了。可是那份顾虑如同阴霾一般弥漫在我心头。

到了比赛当天,我惴惴不安地来到候场区,当听到其他选手弹得那么流畅、美妙时,我顿时感到自己的水平好似茫茫沙漠中的一粒碎石,多么渺小,多么不起眼。

“下面有请许筠上场。”这一声叫喊好似一把长刃剑,深深地刺入我的心中。我紧张地走上台,每一步都是那么地沉重。一上台,亿万光束都朝我聚集而来,刹那间,我成为了焦点,这不由得使我更为紧张了。“咚——”我的脑子突然一响,这一响就好似汶川地震那死亡般的震响,一下子,什么也没了。厄运来的是那么快,走得却是那么慢,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音符瞬间化为废墟。

这时,台下传来老师的鼓励:“自信!面带微笑,每个自信的人都能取得成功!”我听了,捏捏手,稳了稳神,深吸一口气,寻找那自信。我款款地、从容不迫地走向那台钢琴,缓缓地坐下。幸运来得也是那么突然,我变得自信了,乐谱慢慢地回忆了起来,台下骚动的人群不再影响我的注意力,我得心应手地弹了起来。琴声像珍珠在盘子里滚动一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我深深地陶醉在了这美妙的音符世界中,手指在键盘上滑过,留下美妙的音乐和自信的痕迹。

篇6:读《自信来源于自知》有感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顾名思义就是要自知。从这句话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要想成功就先要自知,首先要知己,自己要了解自己,这样做任何事情就不会盲目,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充满自信。

文章作者先是引用湖南电视台的一次外景拍摄引出自信与自知的关系,作者把这次外景拍摄认为是对人自信的测试。工人手上明明没有抬玻璃过马路,只是做一个抬玻璃的手势罢了。但结果是久久地没有人敢从他们中间通过,后来一个小女孩从他们中间穿过了。因为小女孩坚信工人只是做一个抬玻璃的手势而已,手上并没有抬玻璃。她相信自己。是的!小女孩她坚信她自己的判断,她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所以她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文章作者还引用一次初中班主任的小游戏,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最后一张寥寥无几的字条写着“我爱睡懒觉,没什么朋友”。这纸条是徐同学写的,后来老师让其他同学写下对徐同学的了解。结果有的说他体育课成绩不错,有的说他有爱心,有的说他孝顺,有的说他饭量大等等。大家普遍觉得徐同学是大好人,这让徐同学很是感动。徐同学缺乏对自己的了解,不自信。通过老师的这次小游戏,让徐同学对自己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自知的重要性。有了自知便会有自信的底气。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在做任何事情时稳操胜券。

篇7:自信最本质的来源是什么

我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假如清晨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菲律宾人,你还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或者,你变成了一个卢旺达人,生活在非洲,经历过种族屠杀,营养不良,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你还能够自信地面对全世界吗?

顿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我能够体会到,学生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自信”的含义,大多数人都不能从自我中寻求自信;如果自信只能从自身本质以外的特征或事物来获得,那么你就无法从容地去理解世界问题、民族问题和关乎自我的问题。

一个人的自信、自豪到底来源于什么?又依靠什么而存在?

我刚到耶鲁时,同班同学互相做自我介绍,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是菲律宾前能源部部长,时任总统阿罗约的得意门生。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讲解得特別详细。他说:“我的名字(Vincent Perez)由两个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典型的英语名,第二个词是典型的西班牙语名,我的名字包含着菲律宾曾作为殖民地国家受多国文化影响的痕迹。”

他没有因为自己国家有不那么光彩的历史而感到自卑,在讲述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语言,用平和的音调,回顾了菲律宾的历史,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他的自信来自于一种信念:没有人可以因为非我以外的东西来贬低我,没有人可以因为我的国家、我的家乡、我的贫穷来轻视我。他能够那样客观而冷静地描述历史,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绝对超然的自信。

2007年,我参加了北京宏志班的新年联欢会。孩子们各有各的故事,说出来让人潸然泪下。经济上的困难不但没能带走他们的笑容与快乐,反而造就了他们超人的毅力与勤奋、朴素的态度与性格,经历过磨难的他们更懂得珍惜。

如果你像他们大多数人一样,来自平均月收入低于300元人民币的家庭,橡皮丢了,都不敢对父母讲,请问,你还能自信吗?

在他们教室的墙角,小山似的堆满了空可乐瓶和饮料罐,这些都是从不喝饮料的他们大大方方地到其他班级和学校捡来的。正是这些废品,让他们攒出了几百块钱的班费。与宏志班的同学们一起过新年,他们是经济上的弱者,却是品德与能力上的强者。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独生子女的娇浮,却能够看到很多我所采访过的世界各地的成功者们的习惯。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阻止他们努力学习。他们学习书法,练习琵琶,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了一种自信。

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差异既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坦然地面对。

一个人如果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执著于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努力,就是一个强者,就是一个成功者。在人格上全世界的人都是平等的,真正的自信应该来自于深植于心的这种信念。强调自己的追求和付出的努力;能够认识到在人这个本质层面上,大家都是一样的,这才说得上是真正的自信。

篇8:文化 一座城的底气

回望云南近百年历史,每一次经济社会的腾飞,都离不开交通的改善。交通的改善,意味着新机遇、新发展、新变化和新希望。正为此故,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和地铁的建设建成,自始至终都倾注了人们太多的关注和期望。终于看到了新机场启用、地铁通车时,无数人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急切盼望着先乘为快,先睹为快。

据了解,地铁刚开通的一段时间里,地铁站人满为患,摩肩接踵,许多人无事来乘地铁,就为“尝鲜”。机场情形与之如出一辙,连续一段时间里,“观光客”占了总人数的近90%,新机场俨然成了近日昆明最热门的一日游“景点”。甚至有老人家不辞路远,带着孙子特从地州前来体验地铁、参观机场,真可说是扶老携幼,纷至沓来。

看到这样的消息感慨良多,却也实在无可厚非。叫人心头沉重的是,如此多人的言行举止远远达不到文明礼貌的要求。地铁站随意扔弃垃圾、上下车争先恐后、机场部分公共设施因使用不当而损毁、绿化带成了藏污纳垢之所……所有这些,本是不难做好的,而细节处恰恰检阅内涵。这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会上升到一座城市,关乎一座城市的形象、声誉和前景。

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多重要,毋庸赘言。然城市文化,也是一个城市万不能缺的軟实力。文化,会赋予城市一种独特气质、力量和无穷魅力,看似不声不响,却有着大音希声的强劲感召力和凝聚力。它会使一座城市厚重,真正地底气十足。

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城市的地铁,必然因乘坐的人群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昆明的地铁,将载着怎样的我们驶向未来?乘坐地铁的我们,又该向外界展现一个怎样的昆明?从踏进地铁站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心怀责任感,把封闭的地铁空间变成真正的和谐世界。其实这并不困难,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或许,我们都该好好自省,深深思量。地铁,应该载着我们驶向更文明的天地,而非献丑的舞台。

“像重视经济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狠抓产业项目那样狠抓文化项目,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泛亚文化名城。”昆明具备建设国际文化名城的深厚历史积淀,它是古滇国的发源地,也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且从大文化圈来看,昆明自古以来也是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地带。在桥头堡战略的关键时期,要把昆明打造成泛亚文化名城,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成为了当下最要去做的事,需要每一位生活在昆明的人来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深入隐藏在城市中的历史精神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需要每一个昆明人存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从点滴处着手,把城市文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因为只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在言谈举止间、彰显在时时处处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而束之高阁的文明,没有现实的意义,只堪凭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至坚”,想来文化便是这至柔之物。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能让她历久弥坚,美名远扬的不仅仅是经济,更重要的还有文化。也只有文化,才是一座城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才能让一座城有最令人折服的底气。

责任编辑:雷欣

篇9:制度的刚性与文化的底气

我校规模虽小,但级别不小,是全县三所县直学校之一,在这样一个地方,如何办出讲担当、守规律、接地气、有品位的学校?如何植根传统做到“守成”,又能放眼未来实现“创新”?对此,我们做了多方面的思考,最终认为:在学校,人能管得到的地方用制度,人管不到的地方靠文化,我们既要树立制度的刚性,确定师生教学活动路线图,又要输入文化的底气,涵养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

一、施恩、施威两策并重

纵观古今,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总要运用“施恩”和“施威”两种策略。司马光说:“恩泽足以结其心,威严足以服其志。”可见,“施恩”与“施威”,其作用有所不同,不能相互替代。人有许多需求,除了靠个人奋斗外,还要靠他人的帮助,这便是施恩。如果受恩施者在极其需要的情况下接受管理者的施恩,那么受恩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出于报恩之心而加倍努力工作。我校学前班教师王新爱,老家在河南,爱人为悦乐粮管所退休职工,家境一般,我和校委会成员到她家看望她,帮她解决实际困难,她特高兴,也特感激,逢人就说学校特别照顾老职工,40多个学前班学生她一个人带,而且带得个个精气神十足。我们由此出台了《上堡子小学老职工探视制度》《上堡子小学老青结对制度》,让老职工的余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老师犯了错误,校长就要严肃地指出来,绝不能怕得罪人,“红红脸,出出汗”才能“治治病。”

二、善谋、会抓两功必备

现代校长要具备三种素质:谋事、用人和应变。校长不但要善谋,谋重点,谋发展,还要会抓,抓关键,抓落实。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安全工作是我谋的重点,文化立魂,绿色塑形,质量扬名是我谋的发展点。

“抓课堂,提质量”。推门听课是校长惯用的手段,有时还反复听,跟踪听,我也一样。研课、观课、磨课也是我们惯用的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检测评价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课堂质量。

“抓培训,强素质”。成功的校长不一定拥有最好的教师,但一定善于培养教师,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教师培训是我主抓的另一重点。除坚持搞校本培训外,我还多次组织教师去合水、西峰、环县等地学习培训,邀请骨干教师到我校现场做课,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培训学习就是最大的福利”。

“抓预防,保安全”。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我们坚持搞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排查和演练,努力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三、制度、文化两翼助力

管理要通畅,制度做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规章制度,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思广益,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制度。我们制订各项制度之前都要先征求师生的意见,再形成正稿,这样执行起来就比较顺畅。我到上堡子小学后搞了一些改革,修订了《职工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有部分教师平时懒散惯了,也习惯了吃大锅饭,由于害怕伤及自身利益,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无端生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认为,学校要发展必须这样做,顶着各种压力仍坚持按原方案执行。后来证明,那样做对学校发展,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都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制度对不遵守制度的人才有约束力”。无论谁违反制度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体现制度的威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不实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和完善,让制度与时俱进。我们先后修订了《上堡子小学财务制度》《上堡子小学教师培训制度》《上堡子小学职称评审办法》等十多种制度,确保其能够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管理上层次,文化来领航。在文化经营上,首先,我们整合学校传统文化,依托学校文化资源,确立了以“绿”为灵魂的文化经营理念——绿色环境抓绿化,绿色管理靠人文,绿色生活蕴幸福。我校的校训为“上善若水,天道酬勤”,意即倡导师生处事做人要像水一样,泽被万物不求回报,刚柔相济游刃有余,避高趋下虚怀若谷,洗涤污浊不断奉献。具有了水的品质加上勤勉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们的校徽由“上小”二字变形而成,形似一艘帆船在海上航行,象征着我校这艘帆船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起航远行。我们的吉祥物为“悦悦”和“乐乐”,寓意“悦乐”这片热土上生活的每个师生。其次,“伸文化触角”,让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活动文化甚至石墙文化在这里都发挥出强大的育人功效。最后是“创文化品牌”,我校土地较多,我们分到各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种植花生、西红柿、向日葵、西瓜、红芋等,从种植到收获全程参与,他们既感受到稼穑的苦,也尝到了收获的甜。在这里,学生还认识了合欢、核桃、红叶李、龙爪槐、玫瑰等20多种花草树木,这会羡慕城里那些把麦苗当韭菜的孩子。

上一篇:人性的弱点读后总结心得下一篇:读《磨杵成针》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