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

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并强调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前提是要确立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学习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以某种程度的文化不自信为前提的。那么,当下我们如何才能坚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呢?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孕育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承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精神基因,具有厚重的历史优势。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以海纳百川的气魄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生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准则和思维方式,经过世代传承锤炼,汇集成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精神追求的文化传统和中华文明,不仅创造了对本民族发展壮大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历史辉煌,也成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根本的文化遗传和精神基因。诚然,传统文化毕竟形成并适应于封建社会,确实存在某些需要加以摒弃的东西,但文化传统却是熔铸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是不断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流向。文化传统是我们文化固有的根本,割裂或忽视文化传统,就等于割断了精神命脉,就会导致“民族自我”的丧失和自身文化价值的不自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精髓,并赋予了时代性的创造转换,进而成为当代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基础。例如,“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精华和传统美德就是涵养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承接了文化传统根本精神基因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文化认同,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推进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先进思想文化内涵。一般说来,一个国家或民族进行文化借鉴时都有一个筛选、内化的过程,国情决定文化选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开辟世界历史的结果是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的使命担当使觉醒的国人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程。此后,西方许多思想学说陆续在中国登场,但都没能使中国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终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出路,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共产主义理想和崭新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小康社会的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建设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的诉求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近代以来“中国道路”的探索中实现了汇通与融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时代性、科学性等先进的思想内涵,使中国人民在精神思想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生成的,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先进的思想内涵。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延展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在艰辛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传统。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以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创造精神等彰显了革命文化的先进本质,是表征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丰碑。革命文化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民主自由等的实践探索和价值追求。它直接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风尚、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这种影响和塑造的凝聚升华和思想结晶。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革命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文化先进本质和伟大精神的发展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等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无不是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理想信念、创造精神等先进本质和精髓的当代发展和弘扬。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生成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强大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精神体现。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根植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文化不自信,根本原因不在于“西洋底”与“中国底”的差异,而在于文化、价值观念反映的经济、政治的差别。经济、政治的巨大差异常常使我们处于文化不自信的状态,文化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就是这种状态的两种极端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尽管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但在经济方面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价值观念的文化自信还缺乏基本的物质支撑。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伟大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自信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西方人眼中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外某些政界要员和学者发生了从“中国不能输出价值观”到“世界文化东移论”的转变。尽管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还要走很长的路,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放眼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前景,我们坚信,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必将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时代内涵、鲜明的中国特色展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和世界意义!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

第二篇:19、如何重拾中国的文化自信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指出,“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事实上,任何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古代文化的民族,都应该也有能力拒绝这种单一文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观念的更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迎了上去。而服装,作为个体最直观的标识,它的变更速度和程度很能够体现这种变化之彻底:从西服、运动装、夹克、牛仔裤、高跟鞋„„跟进世界流行时尚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深入到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唯独丢弃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文化。

现在我们能欣喜发现,越来越多服装从业者开始将眼观聚焦在中国传统服饰的革新上。就比如意树,从一件件唐装上,看出他们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尊重,保留承袭上千年的中国服饰制作理念,并融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这种改良过的唐装深得成功人士的喜爱,唐装中实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化品味,非常符合中国精英人士身份地位。

诚然,重拾中国的文化自信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但中国人一直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发掘美好事物的洞察力,相信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西装和中装融洽的呈现在一个画面里。

第三篇:中国文化何以自信

2015年11月2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如何认识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如何明确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方式?本报今日刊发4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编者

历史底蕴深厚 现实基础扎实 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

沈壮海

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

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珍视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即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成就,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戒除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戒除文化的“现实虚无主义”,礼赞并全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而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整体格局中更具核心意义。唯有这种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和倡导,随着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中华文化发展曲折历程的理性思考,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逐渐增强。而如何树立和增强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则成为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 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从总体上看,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显著特点。我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增添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然而,提到当代中国文化,一些人似乎缺少底气,不那么自信。的确,与硬实力的迅速提升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所曾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在看到这种现实紧迫性的同时,还应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深层交融,看到文化软实力对硬实力提升的推动效应。

文化作为精神成果,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都包含着文化创造,是已有文化成果、文化条件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离不开看似无形却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支撑和推动;同时,这种发展进步也为文化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抽去文化的因素,无法全面讲清“中国奇迹”;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整体进程,无法透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看到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读出应有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要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还要细看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变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看当代中国不断增强的、指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中华文化曾在世界文化史上尽得风流,但近代以来也曾在旧制度中根芽渐萎,在西潮冲击下花果飘零。扭转这一困局、实现中华文化浴火重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复兴,是中华文化朝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和新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有着鲜活而具体的体现。一系列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记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步伐,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评说。但是,较之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言,更有生命力、更富深远意义的,是国人文化意识的普遍觉醒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能力的历史性提升。这种意识、素质和能力,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历史前行的这一基础和态势中,我们更有理由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

拥有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李宗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它也是我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文明的价值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与其他国家平等友好交往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价值理念。对这些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概括和评价,人们自可见仁见智。但经过认真思考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认同习近平同志的见解: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应当说,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这六个方面的核心价值相辅而行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

一、为政以德、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义以为上、知行合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直到今天,这些思想观念仍然具有治国安邦、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价值。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彰显中华特色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善用外部条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顽强的奋斗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天地之大德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古代经典里的基本理念,是对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提炼。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自强不息精神往往通过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彰显。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事例是中华民族志向高远、坚忍不拔的典范。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在无数的艰难坎坷中始终奋力前行,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息息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讲文化自信,应深刻地看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找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点。 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可谓绚丽多彩;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要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好自己的“主心骨”,挺起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在此基础上,还应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此,费孝通先生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作为思路,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倡导这种思路,是因为这种思路背后的历史文化支撑是古代经典《中庸》所主张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也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应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作者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认清来龙去脉 明确路径方式 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刘建军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那么,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们应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丰厚的、创造过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当前,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里。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其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增添了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体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经过长期探索,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始,我们形成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全国兴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正在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遵循和行动。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党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制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作出全面部署,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发展,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治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文化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等等。所有这些都壮大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我国文化竞争力,为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9日 05 版)

第四篇:文化自信之中国音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而中国音乐作为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我们更应该对中国音乐充满信心,并将它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把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层面来审视时,我们就会发现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超越了时空,是联结着中华民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家园。这些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世代中国人的情感认同,解读着当今民间纯正、鲜活的生存信息。

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国家民族仍未消亡的这个历史阶段,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塬中的一元物种,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作用与价值,有其生存的土壤和一定时期内继续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自己所喜闻乐见的音乐种类,人民离不开它。民族音乐还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总之,它就象成千上万的物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一样。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资源,从而使得世界文化缤纷多姿、光辉灿烂。今天由于信息与交通快速发展,当世界朝着各民族趋同的方向愈来愈快速发展的时候,人类也确有责任为保留各民族自己的独特文化做出应有的努力,使其独特的价值免于消亡。从长远来看,它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多元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象征,美国向宇宙空间发射的太空船上载有一张措放给外星人听的金唱片,其中就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代名曲《流水》,这是我们的骄傲,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民族音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淀成的文化传统,将长期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传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需要不断创新。

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个性与多样性。“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民歌曾经是中华民族最为普遍的精神食粮,保护并合理地开发各地域、各兄弟民族民歌的经济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丰富发展我国各地域音乐文化和各兄弟民族音乐文化,从而有利于维护我国音乐文化品种的个性和多样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王洛宾对维吾尔民歌的垂青、杨丽萍对云南各兄弟民族音乐的依恋等都已为此作了很好的诠释。再者,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继承。无论是基于传统上的创新,还是源于对不同个性的借鉴,同则不继,异则相生。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冲刷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民歌,将继续不断地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技术、经验和创作素材。这是由民歌质朴、真实、亲近自然,直接源于生活的特性决定的。诸如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源于内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的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等。

从现阶段来看,从文化多元角度出发,我们占世界人口1/4的中华民族有必要有责任保留宣传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它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能一枝独绣,充分放射出其独特璀璨的光芒。即使在未来国家民族消亡的时代,民族音乐仍应作为文化物种加以妥善保护。别的不说,单就文化物种是一项极好的旅游资源这一点也足以证明其有存在的价值。

从发展的眼光看,我们更应该为世界音乐作出应有的贡献。邓小平高瞻远瞩,站在历史的和世界的高度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这里当然也包括音乐教育,因此未来和世界才是我们音乐发展的真正方向。因此,在我们实际音乐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民族音乐,更应宣扬世界音乐,从而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并逐渐形成其开放性的思维方式。美国和我们一样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它的人民来自世界各地,仅正规交响乐团就有一千多个,再加上业余的,数量就极其可观。由此可见其音乐文化的发达确非我们所能相比。因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不高,才尤其需要文化教育和世界音乐教育,最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他们能真正地充分地创造和享受世界音乐文化财富。

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初现端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这为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坚定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信心,将中国文化引向世界,在世界的文化大花园中完善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国音乐欣赏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朱峰

学号:10320318

第五篇:文化自信承载中国梦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 吴雅玲 2011060107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 。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奏响的时代最强音,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主旋律。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为13亿中国人再绘“中国梦” ,这一最新阐释,第一次明确个体梦想、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指归。“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共同享有追求幸福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由此可见,“中国梦”不单是一个经济腾飞、科技进步之梦,而更是一个由文化自信承载的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支撑和保障。

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它既可以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已所用,又不用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同时它也可以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由此可见,文化的自信不是一厢情愿地向别人宣传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也不是抱着已有的传统不放手,而是在合理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发展文化,为其增添新的因素,不断丰富文化的内涵。高度的文化自信能把我们文化中好的东西传达到其他异文化当中去,也能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别国文化中的精髓,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充分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与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地位相比,文化的发展水平、规模和速度,影响力和感召力,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很不匹配。除此之外,当说起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时我们可以很

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提到我国的文化以及国在当代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时,就会感到底气不足,信心不足而只能搬出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文明。当然这些是我们文化积淀下的瑰宝,但人们也不免疑惑: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正走在强国之路上的中国,对作为立国之本的文化还有不少的犹疑和忽视。鉴于此,中共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在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继续要求,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一、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充斥着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观念,比如崇洋媚外的思想,他们总想着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而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不屑一顾。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必然会阻碍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增强本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引导社会价值理念的形成,也有利于全面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

二、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切实导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作为个人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外在是不能强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独立的个体行为和追求 可以是不同的,但当我们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时,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增强文化自信在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同时就对我们的文化行为和文化追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汇聚浩气磅礴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中国梦”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持续强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时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这一重要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杠杆,即使再优厚的经济物质条件也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缺少原动力。

充分掌握文化自信的提高途径

文化自信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有其根本的文化立场、文化价值和文化态度,在这样的基础上,文化的大繁荣才能真正扎根入土,不会成为海市蜃楼。

一、 增强文化自信,要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

首先,中国文化体现为它的完整的连续性。中国历史纪年表自公元前841年,周共和元年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近3000年的历史有序记载表明,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我国是唯一不间断以文字记录历史流年的国家。随着社会历史的更替,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我国的文明的依旧保存至今,而其他的三大文明古国则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其次,中国文化体现在它的包容性。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民族最众多的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论各民族有着如何独特的文字语言和习俗,不论它曾有过的或长或短的争斗、分裂时期。但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分短合长、同多异少,求同存异,并同归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汉族和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创造了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文化,由此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积淀和宝藏。除此之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还体现在对待外来文化发面。在对来外来文化方面,中国采取的一贯态度就是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积极吸取了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身,中国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中国文化还体现在它的先驱性。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中国在发明创造上具有首创性和先驱性。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天文等,有的发明创造甚至还比其他国家在上好几百年。然而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现在奋起直追,继续发扬其先驱性。

找准中国文化的定位,必然会使每一个中国人为此肃然起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这种情感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先决条件。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之下,必然也会产生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二、 增强文化自信,要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对我们中国来说,文化的传统和根本又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数千年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积

累的革命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和丰富着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植根于中国土壤,洋溢着中国气派,体现着中国价值,引领着中国方向。任何对中国自身创造和积累的文化传统肆意颠覆、一味丑化的言行,都是一种粗暴的亵渎。那么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完美无缺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世界所公认的,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石。但是中华文明也具有其糟粕,如各类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一方面,我们不能舍弃我们的既有的传统和固有的根本;另一方面,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 增强文化自信,要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这些成就并以此为指导引领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增强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的,它必然要面对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化竞争。面对世界文化大潮,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自我封闭、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致使国家走向消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一些国家企图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企图颠覆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鉴于此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行为。因而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我们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更不能李代桃僵、全盘西化。

五、文化自信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

文化自信还要求我们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时代在飞速的变化和发展,因而为了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和潮流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和害怕改变。对于我们现代的文化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进行积极地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遵循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使文化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六、增强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建设实践

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坐而论道,文化自信能够促进文化建设,同样的文化建设实践也能够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工作;加强科技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这是文化硬核建设,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包括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这是文化软体的建设,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加强大众文化建设,这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建设,决定着社会风尚的走向等等。这在最终的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总之,努力增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的,“中国梦”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建楼、修路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时间的积聚,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任重道远,“中国梦”的实现还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努力。

近百年前罗素先生曾经这样期待:“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它坚不可摧,经得起等待。 ”我相信,近百年后,“中国梦” ,文化强国之梦,更应经得起期待!

上一篇:中国药科大学药学绪论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