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2024-04-27

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在我市处于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加快推进“五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太原市委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进太原科学发展的高度,确立“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为了全面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市委常委会提出,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忠诚、为民、务实、卓越、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践行“公、廉、严、能、信”的核心价值观。陈川平同志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个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对“三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作了很好的总结概括,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个核心价值观”是体现执政意识的主导价值观念,是引导社会风尚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彰显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价值观念。作为太原日报报业集团的一名领导干部,通过认真学习和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自身工作,浅谈点心得体会。

一、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夯实思想理念是基础。核心价值观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局的角度,对我们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坚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员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最高评判标准。我们应当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努力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工作、为谁办事、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

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向广大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实际行动是关键。作为省城主流媒体单位,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除了有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支持,关键还要我们领导干部付诸实际行动。实际行动体现在我们报业集团每一项工作上,既要发挥我们新闻单位单位优势,在主要媒体大力宣传和弘扬“三个核心价值”,在全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也要求我们集团的党员领导干部努力做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和模范。就我本人具体协助党委书记、社长分管集团经营、安全生产、日常行政和印务分公司工作而言,工作范围涵盖了集团多个重点领域,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载体、时机和场合,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自身分管领域内推动“三个核心价值观”,做到时时践行、处处践行。形成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篇2: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对“雷锋精神”,“白求恩精神”,“大庆精神”,及“三个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寨精神、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数不胜数。白求恩、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层出不穷!我们寻觅雷锋精神的源头,回溯雷锋精神曾经带给中国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不单是对雷锋同志的缅怀,也是对我们共和国后人的激励。

雷锋、白求恩并不是得了神喻而忘我的圣徒,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源自一种朴素的感情——对国家、人民、党和人民解放军的热爱。雷锋,白求恩视自己投身的事业为个人价值归属,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中得到最真实的快乐。因此,雷锋、白求恩精神如此长久如此广泛地被中国人接纳和崇敬,是因为它与中华文化中最宝贵核心价值观——善良、真诚、勤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一脉相承,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对他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热情和责任感。这就是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不仅应当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同时应当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绵延五千多年,为中华民族发展和繁荣作出巨大奉献的人物层出不穷,史不绝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无数奉献者以他们的奋斗实践铸就了反映着时代特色、闪耀着奉献光华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

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是一种奉献;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和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奉献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每个人,不论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奉献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岗位敬业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有没有奉献精神,工作成效大不一样。我们在本职岗位上,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争一流,创一流。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鼓励每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践行核心价值观,重在从我做起,坚持作风品行修养上的高标准。第一,从我做起增强责任意识;第二,从我做起真正坚定信仰;第三,从我做起着力推动单位建设科学发展;第四,从我做起自觉改进工作作风。

篇3: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一) 培育“和谐之道”理念。

爱诺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大力倡导“爱在敬业、诺在诚信、精在品质、神在人和”的企业精神, 把“共同创造共享成功”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 建立起以和谐为核心的爱诺文化体系, 称为“和谐之道”。公司工会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谐文化建设, 着力抓好“四个一”工程, 即树立一种共享价值观, 引导职工认同企业持续发展和员工同步成长的和谐理念;形成一套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搭建一个职工素质提升平台, 营造职工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建好一片职工文化阵地, 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努力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思想观念融入员工的价值观念中, 用正确的价值观凝聚正能量。

(二) 搭建和谐文化平台。

公司在和谐企业文化建设上大力推进“六项工程”。即实施“我与爱诺共命运”经济技术创新工程, 以推动企业发展保和谐;实施“如何做好爱诺人”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谋和谐;实施“进爱诺, 做安全人”职工健康安全工程, 以建设平安爱诺求和谐;实施“打造优美环境、营建文化氛围、构筑温馨家园”职工文化工程, 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和谐;实施“情满爱诺”关爱工程, 以多办好事实事体现和谐;实施“高效、民主、学习、温馨”建家工程, 以构筑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 为职工营造了“家”的感觉, 使“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得以理解、传播、达成共识, 职工与企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力, 形成了和谐、发展、共享的文化氛围。

(三) 实现和谐文化领航。

公司大力宣贯“共同创造、共享成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着力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 引领职工价值追求。对市场, 诚实守信是我们的第一承诺;对企业, 和谐共进是我们追求的环境氛围;在市场, 客户是我们第一关注的焦点;在企业, 职工是我们第一关爱的对象。良好的企业文化导向, 创新了企业管理理念, 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 完善了公司制度文化。“创成功企业, 建和谐爱诺”的企业愿景不仅成为员工奋斗的共同方向, 也成为衡量思想理念、管理标准、工作业绩的统一“标尺”。正是这种和谐文化的强力支持, 广大职工“和谐奋进, 共建共享”的意识和愿望更加浓厚, 企业保持了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二、加强职工文化建设, 用“健康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深化思想教育引导。

爱诺公司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形势任务教育和道德实践中, 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爱诺情”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征集广大职工的个人梦想, 引导职工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展“忠诚·责任·感恩”主题教育和“向全国最美职工齐名学习”等活动, 传递榜样的力量, 让身边的“劳动故事”释放更多正能量引领职工, 通过道德实践活化思想政治工作, 推动先进道德理念进车间、进班组, 提升了职工的道德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 通过完善“职工书屋”和网上课堂建设, 大力开展“培训促学、读书促学、竞赛促学”, 坚持十年举办职工读书月活动, 引导职工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了敬业精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良好企业氛围和企业风尚。

(二) 加强文化活动引领。

公司坚持开展“同欢乐、共追求、促和谐”的职工文化建设, 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 快乐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用活动吸引职工、鼓舞职工。“职工之家”活动室涵盖了文体活动区域、心理宣泄区域、职工书屋、文化长廊、荣誉展示等功能, 配备各种棋类、牌类、乒乓球桌、台球桌及健身设备等体育设施和心理宣泄器具以及图书杂志, 打造了集读书、减压、锻炼、娱乐、宣传等用途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每天开放, 每月组织开展各类健身活动或体育比赛。逢年过节, 公司都要举行职工集体活动, 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七一”党员活动, “八一”退伍军人联谊活动、春节大型游艺活动等, 都已成为公司惯例。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 丰富了广大职工生活, 唤起职工的团队精神, 提高了企业的向心力。

(三) 注重人文关怀引航。

公司始终关爱职工的身心健康, 把做好职工心理疏导作为加强人文关怀的重点工作。通过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出发, 倡导人文精神和人性化的管理, 营造“人和”效应, 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 给职工提供多方面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和场所;通过读书、培训和拓展活动, 让所有职工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打造积极、阳光、感恩心态, 塑造和谐人际氛围;通过开辟“心理宣泄墙”、网上“梦想课堂”等载体, 聘请心理学教授为职工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扰解疑答惑, 建立职工职业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等, 构建直达职工心灵的桥梁和纽带, 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 引导职工树立良好的“身心和谐”观念, 使思想关怀、工作关怀成为调整职工心态的有力支撑, 从细微之处入手把企业关爱送给职工, 为职工“减压解负”, 营造起“激情工作、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工会文化建设, 用“幸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坚持把关爱职工放在第一位。

爱诺公司把“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理念引入和谐企业建设, 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 从单一的只关注“职工福利待遇”变成“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以“情满爱诺”关爱工程为载体, 积极推进生命关爱、生活关爱、健康关爱、成才关爱工程, 关注职工利益、关心职工生活, 关爱职工健康、关怀职工成长, 不断完善“工作、生活、健康”的三维关爱体系。大力推行节日慰问、生日祝贺、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安全健康、退休关怀等举措, 坚持“五必访” (即:职工伤病必访、生儿育女必访、婚丧大事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家庭纠纷必访) , 通过“三个时刻”, 即“第一时刻” (第一天上班) 、“困境时刻” (员工生活困难、员工或家属患病或死亡等) 和“祝福时刻” (节日、生日、结婚、生育等) , 把公司的关爱实时传递给每一个人, 全方位拓展送温暖活动领域。工会“幸福之家”建设贴近基层接地气, 深受员工欢迎。

(二) 坚持把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

公司始终把员工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 坚持以促进员工岗位成长、岗位成才和职业成功为工作着眼点, 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 释放创造潜能, 培养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造的职工队伍。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坚持11年开展以“六比双赢”为主题的劳动竞赛, 连续10年举办“职工技术技能运动会”, 建立起学、练、比、创、奖的“赛马机制”, 搭建了员工学习交流平台、活动展示平台、服务支持平台、职业成长平台“四大平台”, 在薪酬待遇、人才政策、激励机制方面为职工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空间和环境。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制度, 在关键技术研发管理岗位实行“科研带头人”和“首席工程师”制度, 构建营销、管理、技术、技能四类人才职业通道模型图, 为各类人才提供多途径的职业晋升通道, 坚持把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制度落在实处, 多渠道、多层面地给机会、给平台。目前, 公司建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3个, 已有11人分别被选聘为“科研带头人”和“首席工程师”, 也让职工感受到了因职业成长而带来的幸福体验。

(三) 坚持把维护权益放在第一位。

篇4:践行小学语文核心价值观

一、妙抓关键词句,以读促写

一篇课文往往有重点段,重点段中的关键词,经常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中,教师紧扣关键词来品读、感悟,可以以点带面、辐射全文,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

例如:宝瑶小学李转红老师执教《梅花魂》一课,她根据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介绍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是课文的重点段。段中“秉性”一词提要钩弦,既概括了梅花的精神,照应前文,点明课题,又为本段以梅喻人做出诠释。因此,她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直奔重点段,扣住“秉性”一词展开学习。教学片段如下:

1. 请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傲然开发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2. 文中哪一段赞颂了梅花在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段中的哪个词最能说明?理解“秉性”,说说梅花的“秉性”表现在哪里?

3. 深入探究:生活中还有谁像梅花一样“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请你运用拟人手法,用“……愈……愈……愈……愈”赞颂小草、菊花、仙人掌等的秉性。

4.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你知道那些“有气节的人物”?请举例说明。他们与梅花的共性是什么?

5. 引读:旁的花春暖才开,她却是——

有些人受不了磨难与欺凌,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却是——

他们都是最有。

6. 小结本段的写法:(1)先赞梅,后喻人;(2)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7. 请你学着本文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赞颂你喜欢的植物和人。

从李老师以上的教学片段来看,她先紧扣“秉性”,理解含义,在围绕“秉性”深化寓意;最后拓展想象,仿写练习。借助“秉性”一词,她引导希望是“反推”研读,感悟梅花与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的共性所在。同时,她不忘寻找语言运用的契机:一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你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物);二是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学着本文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赞颂你喜欢的植物和人)。学生融入具体的语境之中,体悟情感,尝试运用。

二、巧析段结构,以读导写

对重点段的聚焦,不可一味地对个别词句进行“精雕细琢”,而忽视了对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一般来说,每个重点段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意思来表达,是一个富有语用逻辑、蕴含感情脉络的框架体系。段中语句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例如:宝瑶小学黄怡芳老师是这样执教《再见了,亲人》前三个自然段,她根据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描述了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的情景。其语言表达结构相似,可概括为:请求——追忆——抒情。教学时,黄老师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清结构、懂得结构成段的秘诀:开头恳切请求、中间追忆叙述感人的往事,结尾反问抒情。然后,让学生依据表达结构的特点,自学第二、第三自然段。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活用表达结构:以大娘、小金花或大嫂的口气,运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追忆往事、抒发情感,把送别志愿军的场面写下来。学生改写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架设结构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融阅读理解与深度思维为一体,使学生不仅习得造词造句的技巧,而且掌握了条理清晰的段落组织、布局方法。

三、摸准读写结合的语用点,以读练写

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篇课文的“语用点”和每组课文的“语用核心价值”,实现“语言样式”或“语言结构”的有效建构,让读写相互交融,努力体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理念。

例如:宝瑶小学的陆雪梅主任是这样执教《三个儿子》一课:1.读表现:同样是看到妈妈提水,三个孩子有什么表现?2.说感受:读读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3.品词情:帮妈妈提水的的孩子,动作是跑过去,为什么不是“走过去”?你读出了什么心情?4.思表达:老爷爷把看到情景用三句话写下来。请你读一读,注意“一个……一个……另一个……”。你有什么发现?5.揣文意,这分明是就是三幅画,谁能给这三幅画取个名字?作者把这三幅画放在一起,想告诉我们什么?6.展思维:有人也把这些画面放在一起。看看,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你会怎么说?尝试用课文里的句式。

课文在此阶段的使用形态,被处理成“用件”,在“写什么”上结合。接着,陆主任继续推进,抓住一个“跑”字,引导学生感受造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落实在“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最后,陆主任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文本的表达,发现句式里藏着的秘密:“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既有表达的条理性,还有表达的意向性。课文被处理成了“例文”,在“怎么写”上结合。

四、感悟表达方法,创设情境促学以致用

大岗小学胡健英科组长在执教《杨氏之子》一课中,她在学生感受到杨氏之子的善听、妙答、反应快、机智之后,胡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运用情境。

若是来访的是李君平、黄君平,想想杨氏之子又会如何作答?并出示练笔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运用:(学生练笔摘录如下)

李指以示儿曰:“此为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乃夫子家果。”

黄指以示儿曰:“此为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黄鹏乃夫子家禽。”

学生笔随心动,有话想写,有话可写,兴趣盎然投入到练笔中,既训练了语言表达,又促进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和积累。

五、以读学写,诱发读写兴趣

大岗小学的张雁瑶老师在执教《燕子》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做:她首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描写的秘妙:作者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这些部分都有什么特点?随着学生的发言,她将四个句子在黑板上进行了并列式排列,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句式的特点。学生在讨论中相继发现:作者四句话都用上“……的……”这样偏正式的表达方式来介绍燕子的特点,前两句用上了表示数量的词语,第三句用上了比喻,第四句“凑成”用得十分巧妙。此时,学生先对句式的语言特点已有基本的理解,张老师继续追问:如果不看第四个小分句,只读前三个小分句,你能知道作者写的是燕子吗?为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普遍认为通过前三个分句的描写可以猜出文章描写的对象。这时,张老师揭秘了:这是因为作业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来写。此时,张老师因势利导,用课件出示如下句式:一 的 ,一

的,加上 似的 ,凑成了 ,的 。让学生思考片刻后,她当场示范:“一张瘦瘦长长的小脸,一双眯缝着的小眼睛,加上两根麻花似的大辫子,凑成了 ,你们猜这是谁呀?这一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兴趣骤然上升,不约而同地把眼睛投向了班长。张老师接着说:请一位同学把老师没写完的最后一句补充完整。”立刻有学生举手,说“凑成了一个文静可爱的冯乐怡”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笑声。张老师这时引导:“你们也来试试吧,抓住某个同学最突出的特点来写,让大家猜一猜。”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点燃,他们主动地搜索目标,快乐地进行写作练习。

六、实施任务驱动,以写促读

学生带着单元写作任务进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全方位吸纳写作所需要的各种文本形式要素及写作技能。例如:石湖小学胡转勤语文科组长是这样设计六年级第五组课文时,以第五单元的作文引导学生学习第五组课文。

第一步:明确作文任务:回忆生病的朋友或亲人,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第二步,明确研究的文章,抓住仿点仿写。

胡老师教《少年闰土》这篇文章,第一,抓住经典的“外貌”描写句,胡老师当场请一学生上台,示范如何抓住这个人物特点写外貌,练习“写谁像谁”。第二,“看瓜刺猹”的仿写——抓住几个动词:扫、支、撒、拉,用几个连续的动词写一组动作过程。第三,仿写文章的结构——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用不同的事例和场景的描写构成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几个事例表现人物特点,且每个事例表现人物的写法各不相同——侧重于语言、动作等人物特点的某一方面,这种写法也值得学习。

第三步,围绕作文写作任务,设计研读的要求:

1. 在你的写人文章中模拟准备如何开头?研究一下《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文章,看看它们是怎样开头的,你最喜欢哪一种开头,尝试确定自己文章的开头。

2. 上述两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你准备选择怎样的写作顺序?

3. 上述两篇文章都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它们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件?你选择的事件是什么?

4. 上述两篇文章在刻画人物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手法?你喜欢哪些手法?你希望在自己的作文中用到哪些手法?

5. 你还比较欣赏上述两篇文章中的哪些写作技巧?你的文章适合采用哪些技巧?

我镇以《读课文,学语言,练表达》这个课题作引领,研究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初尝到了实验的喜悦。

篇5: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动力在个体自身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公民个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主体和动力源泉。首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都要从自身做起,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要求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此这样,社会上见善不为、见危不救、淡薄冷漠的事情就会逐渐减少,见义勇为、崇尚美德的事情就会逐渐增加并蔚成风气。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工作单位都有各自的责任,但归根到底责任在自己,修行靠自己。不能总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能总是把改善社会风气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好像这些事情都是政府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全然无关。这是一种放弃责任的表现。

其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从自身内部去寻找原动力,责任要靠自己主动去承担。每个公民都要有这样的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要践行,我要承担,而不全然是你要我践行,你要我承担,我不得不践行。我是一个主动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个体。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寻找动力和源泉,学会自己和自己算账,相信自己的力量。重在自己,关键在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挖掘人的原动力方面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点明了只有自己才是仁德修养的主体和主人。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把仁德修养置于心性之中,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从自身找原因,向自身找动力。荀子认为“心”具有“自禁”“自使”“自夺”“自取”“自行”“自止”的特点和作用,道德修养要发挥“心”的作用。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管不好自己,别人也根本对你无可如何。等到你悖德、堕落、违法犯罪的时候,社会只能对你施以惩罚,那是社会所能做的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要靠自己践行,没有每一个公民的自我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究会成为一句空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于实践和行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坐而论道,只说不做,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实践和行动的价值,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而且是公民修养的基础。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是终生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也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放大视野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也强调实践和行动的价值。孔子就非常重视“躬行君子”的紧迫性,强调“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还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荀子也非常重视“行”的作用,他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更强调:“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可见,一个人能否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能否积善成德,修养自身,抑或成为圣人,关键在于做或者不做,为还是不为。空谈理想或疏于行动、疏于作为,都不能达致预期的目标。道德修炼关键在“为”,关键在“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更强调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始终相信实践和行动的力量,强调在实践中磨炼,在行动中开凿,从实处着力。例如对于青年人来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但青年人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担当天下大任。而社会在不断发展,时光在不断流逝,青年终将要成为社会的栋梁。扑下身子打牢基础积累经验,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准备,是青年人应当做的首要的事情。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行动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在细微处着力。大事是由小事构成的,难事是由易事构成的。要明白,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大事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做。有一部分人有机会去做一些大事,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有机会承担全局性的大事,并不意味着无事可做,更不意味着人生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一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总会赢得掌声和鲜花,总会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但人的一生并不总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的。平淡、平凡、平常、做小事,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善于做小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前提,这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规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时间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积累也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中国古代的荀子非常强调“积”在个体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在荀子那里,道德积累就是礼义的积累,德行的积累,善的积累,人格的积累,积习与习惯的养成,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圣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论及个人品德问题时也强调,“德”是行为整体的倾向,“德”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决定的。他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毋宁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这些论述都说明,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和积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就无法形成。同样的道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积淀,需要“久久为功”的真功夫。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个把已经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倡导、宣传、教育、认同、修养、行动的过程,是“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积累、积淀过程,是形成公民个人精神品质和行为、形成社会精神风尚的过程。在社会层面使核心价值观积淀到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太难了,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的标识太难了;在公民个人层面让全体公民接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习惯也太难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塑造人格、教化人心的过程,是培育公民的过程,必然经历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一时之力。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和积淀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经历长期的争论和筛选中逐渐形成和定型的,欧洲人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大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篇6:“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近日,中心组织各部门学习了陈川平同志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三个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对“三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作了很好的总结概括,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让我对“三个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有了深入了解。

“三个核心价值观”是在全市人民中倡导和践行“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忠诚、为民、务实、卓越、廉洁”的核心价值观;领导干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践行“公、廉、严、能、信”的核心价值观。面对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建筑节能管理中心是为人民民本服务的专门机构,执法为民是政府服务工作的目标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一、要坚持“三个核心价值观”不动摇,夯实思想理念基础。核心价值观是市委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坚持执法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天天与群众打交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工作搞得好不好,人民满意不满意是最高评判标准。要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如父母、待百姓如亲人,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努力从灵魂深处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执法为民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向广大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切合实际、注重行动基层法院切实践行核心价值观,除了有理论的指导和制度的支持,关键还要付诸实际行动。实际行动体现在法院每一项工作上,从立项到备案,再到检查的每一个环节上。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持执法形象,严格遵循和依照法定程序,公平正确地告知办事人员的权利义务。二是保持清正廉洁形象。不滥用手中权力,不以权谋私,保持勤俭的生活作风,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需及时总结、突出典型进步在于积

累,成功在于总结。平时养成勤于积累,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是公职人员受益终生的妙方。基层事业单位践行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只有经过“理论——实践——总结——再实践”不断反复的过程,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深刻贯彻落实到基层工作实际中,才能真正成为广大员工的精神支柱。

篇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苟利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敬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元素。早在《礼记》中就有“敬业乐群”之说,《论语》中也有“敬事而信”、“执事敬”之说。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指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如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

一、关爱学生,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无微不致地关爱学生,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以示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品德与能力、心理、体魄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从而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准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神圣称号赋予我们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它激励着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达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成效。

二、不断学习,提升素养

教育要发展,首先教师自身要发展,“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桶水还得是一桶鲜活的水,是常流不止的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逐渐多样化,这也促使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不断学习和充电,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能力,才能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

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特鲁斯坦雅克说:“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有什么比教学这一职业更为崇高,那么他们就是一点也不了解这一行。我们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我们充满了创造的激情。”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性就越高涨。教师自己需要具有拓展学科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作为教师,还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我们不能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谋生的需要,还应作为一项事业来追求。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只有淡泊名利,才能静心教书;只有志存高远,才会潜心育人。只有心系祖国,着眼长远,活到老学到老,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

篇8: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提升教师素质,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任务的执行者,是教育环境的创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积极的发挥,教师必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要通过多种形式唤醒广大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将他们的工作重心放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协调、多样和可持续发展上,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师生日常交往中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原则;要通过开展教师讲坛、班主任论坛、道德讲堂、模范教师评选等活动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同时着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和解决德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氛围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生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绿化、净化、美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文化、信息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在楼道设置“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宣传牌,同时利用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多种媒介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深处的感染与熏陶。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的作用,由班级学生自主设计、装饰,创建反映班级的风采,彰显青春活力的班级文化氛围。

三、融入课堂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能

学校要安排各教研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语文教学、思想品德教学紧密结合,让传统国学内容成为学生的选读或必读教材。充分发挥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重点、分层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科渗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语文、英语、体育、艺术、校本课程等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考试评价之中,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课堂、进入师生头脑。

四、开展主题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以丰富多彩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主题活动,使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心和善行。二是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的观念。三是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爱党爱国爱家乡。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意志品质、集体观念、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五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及时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开心结、摆正人生航向。

五、家校结合,拓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

利用校讯通、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动员家长和学校配合,做好孩子的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指导家长以身作则,努力纠正学生在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上的不良倾向。组织学生进行敬师长、做好人道德实践,在家庭参与感恩父母、会节俭道德实践,在社会参与讲文明、懂礼仪道德实践,引导他们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逐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肥沃的社会土壤。

篇9:践行“三个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第一,理想信念是价值目标的最高层次。理想信念是人类价值意识的高级形式,具有自觉的理性思维和观念化的特点,构成了目的明确、系统完整的社会思想形式。理想,是人对超越现实并为之奋斗的未来最完美的远大目标体系的自我意识,它的确立是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的把握,是由人的全部社会条件、经历、知识以及能力所决定,是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终极决定因素;信念,是人对真理和未来美好结果一定能够实现的稳定的自我意识,它确立在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价值选择、价值追求以及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首先,理想信念是价值目标的最高未来形式。虽然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和文明发展程度影响,但仍阻挡不了人们对终极目标的向往。所以我们常说,理想信念是心中最高处不灭的灯塔,是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前行动力。其次,理想信念的形成,标志着人们的价值观从感性层次上升到了理性层次,构成了一个完整、自觉的观念和形象系统,并成为指导和推动实践活动的精神力量源泉。由此可见,理想信念的培育、确立和追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是人的最高自我价值;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追求并为实现它而献身,则是人生的最高社会价值。

第二,理想信念是价值建构的关键所在。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理想信念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理想信念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它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由科学理论支撑的,而科学理论之所以科学,就在于正确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理想信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核。在价值观的世界里,理想信念是起支配、统摄作用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反映,是主宰人们灵魂的坚强精神支柱。再次,理想信念是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体现。从理想信念入手,能够明白脚下的道路从何而来、未来的道路通向何方,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符合基本国情,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也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既博大深邃,又简约朴实;既闪耀着真理光芒,又忠实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既高远宏大,又与现实紧密相连。准确把握理想信念,才能掌握开启核心价值观的钥匙,才能抓住培育和践行的关键。

第三,理想信念是价值追求的根本取向。理想信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既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人生指南,也是团结鼓舞人民的奋进号角,更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坚持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就能够使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有的精神空虚,“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到国外;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畏惧,行为没有底线。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那些腐败分子,表面上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实质上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雷锋、焦裕禄、杨善忠等就是鲜活的例子,都彰显出精神之“钙”的巨大作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精神补钙”,才能经受住“四种考验”、防止“四种危险”,抵御住任何诱惑,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一最高价值取向,永葆先进性纯洁性。总之,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有了立身之本;有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就能够体现自身价值。我们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篇10: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分享

创新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如今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思想文化的频繁交流、利益诉求的不断分化,各种价值观交织碰撞,加之人们思想的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断滋长,使得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凝聚思想上的共识变得愈加困难。近年来,诸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公交上该不该让座、“到此一游”此类问题的争论,从某种层面上看,折射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

古语有训:涓流成海、积土成山。社会由个人组成,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价值观、追求怎样的理想信念、秉承怎样的道德底线,决定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基础和面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多变的观念,就愈加需要我们凝聚一种精神力量,在各种价值观的交锋和博弈中,寻找到人们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淬炼统一的精神“内核”,从而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通过深入挖掘、培养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主动参与,从人们思想的共鸣和交汇处汇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继承了中华文化哪些优秀传统?反映了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让群众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方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

免费

分享

创新

响更多的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第三,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人们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公民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一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山会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马克思指出,人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免费

分享

创新

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篇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班 级: 学 号:

题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信仰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子贡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而信仰的力量则可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劳动观念进我心:

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对劳动的态度,要积极参与,做到不用其他人的指挥,认真搞 好保洁,不要其他人叫喊,拿起来就扫的积极态度,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的,要学会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学风。就对于我们这一周的劳动来看,这一点我们班做的非常好,每一位都是那么的积极,平时看是特别懒的同学都是那么的积极,我的有好多说不出的喜悦,使我对劳动更加有信心。我看到他们从垃圾筐里一袋一袋的掏从,我的心里想,这样的人来掏垃圾?我想也可能也是第一次吧!可能他们在家里从来没有这样过,特别是有几个女同学,也让我超出我的想象,我每次看到她们的时候,她们都是那么的积极,平时却不是那么的,就这样的一次班级集体活动,也使我都它们的认识,我现在想起,我的思想太单调了,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一个团体的劳动成果有多么的重要,也加深了我对它们的看法,也对我以后的人生有了另一种看法。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

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 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节(粮水电)观念: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来说,更是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帅,勤俭节约,文明育人。

节约,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不因事微而不为,不因利小而弃之。我们要从身边事、身边物做起,加强节约,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我校有100多位老师,如果大家每天平均节约一张纸,一天下来就有100多张,那么一年下来就节约36500多张,无形中就节约了很大一笔办公用品开支;如果我们下班的时候及时将电脑关闭,日积月累,这也是很大一笔节约。就是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一件事情,我们举手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就会给学校节约不少的资金。

滴水亦成河。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每滴油、每升水、每度电、每分钱、每张纸,强化勤俭观念,减少和杜绝浪费,推动教育事业文明科学发展。

学风建设: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班的立班之本.优良的学风可以保证和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圆满地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许多良好地终身受益的习惯。可以说优良的学风是造就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学风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建设良好的学风,积极营造优良的班风,是我们班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强化考勤制度,严查考勤制度,每天由学习委员负责查看班级成员出勤率并实行实到签名制,最后由任课老师签字确认。注重学习质量,建议大家上课一定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有疑必问,下课及时完成作业,并且在考试前几周安排集体上自习,加强同学间的学习交流和探讨,并采取一帮一的对策为成绩差的学生补课。重视素质拓展,鼓励和支持同学

参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和文化、体育、艺术比赛等文体活动。加强组织纪律与行为规范,良好的纪律是学习的前提,要求班级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文明做事,文明做人。

篇1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

5月,民革市直支部在政协会议室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动员大会。本人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觉得自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为此,我结合自已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工作经验,谈谈学习的感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要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将学校德育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结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积极贯彻“德育首位,和谐发展,因材施教,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充分发挥学生价值观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和优势,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队伍建设,强化学校人文精神,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扎实落实各项教育改革。

二、将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融合

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融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穿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具体地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营造有利于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将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相联合

中职学生到了第三学年,面临着实习与就业,这就更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联合。对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现状的调查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就业体会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中专生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讲座,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层次,不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就业过程中都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

上一篇:写语文的作文初三900字下一篇:东窗事发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