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2024-04-22

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共8篇)

篇1: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罗井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医药企业专业学生论文)

摘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里,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千变万化的今天,创新无疑是核心竞争力最大的源泉,是一条毋庸置疑的信念。当今的商业竞争犹如中原逐鹿,谁能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创新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后就是鹿死其手。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生之机!

关键词: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创新习惯性思维

海尔CEO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不断高速发展,风险非常之大,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稍微遇到一点屏障就会翻车,而要想不翻车,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不断创新。创新就是要不断打破现有的平衡,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平衡。”①这番话可谓给现代企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睿智的道路。

现代企业要向大、向强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以强大核心竞争力为其保驾护航,而核心竞争力又根源于不断创新,这就要求企业首先应该具备创新的观念,营造创新的企业文化。同时,把创新当作一种生产力,时刻警醒自己:“不创新,就死亡”,把创新当作一种使命,当今中国,众多企业肩负着由“中国制造”跨向“中国创造”的历史使命,企业应该把创新当作自己的安生立命之本和不断前进发展原动力,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够长年盘踞IT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靠的就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危机意识与不断创新的意志和精神。

世界名牌“海尔”的诞生,靠的是“每个人都是创新的SUB”的理念,以及持续有效的技术改革、快速的产品更新和全员服务的意识。

国内通信行业翘楚华为的崛起,靠的也是甩掉成功包袱的魄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度过冬天,迎来春天的信念。

而许许多多的公司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好创新的“功课”,以至于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再也无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发挥护航作用,再也无法保住他们曾经的辉煌地位。

曾经如日中天的彭尼公司,因为不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最终丧失了零售业霸主的地位。

曾经辉煌一时的福特帝国,就因为老福特固步自封于自己发明的T型车而不进行创新,导致了“一代帝国”最终淡出了汽车争霸的擂台。

曾经广为人知的“大大泡泡糖”的生产商佳口食品,同样因为没有能跟市场变化,开发出受大众喜欢的新产品,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创新,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门,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一张王牌。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也不仅仅是员工福利的提高,更是为企业发展打开了另一道大门,开辟了另一条蹊径。既然创新如此重要,那么又该如何创新,从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呢?其实,创新并不神秘。

营造持续创新的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首先应该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当所有的组织成员头脑中都形成了创新的观念,时时刻刻都能用创新的观念来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并形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时,创新,就融入了这个组织中,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

比尔.盖茨常说:“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8个月。”他不断告诫员工,要想继续滋润的生活下去,那么就必须学会创新,他把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内化成微软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个员工走入自己可以创新的领域之内,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微软人眼中,每一项新的技术的发展都是他们的福音,因为利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微软可以通过研发新软件的方式快速进入这些领域。所有微软人都有一个秘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速,走到别人的前面去。

就像高楼不会瞬间拔地而起,微软不败的神话是许许多多创新的结晶所凝聚起来的。是持续常新的文化在推动着微软前进。

打破习惯性思维,“蓝海”②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A、B两个公司都是生产鞋的厂商,为了寻找市场,他们分别派人到一个岛上考察。两个销售人员基本同时登岛,他们发现这个海岛十分封闭,岛上的居民以打渔为生,衣着简朴,几乎全是赤脚行走,没有穿鞋的人。

A公司的销售人员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完全就没有市场。向他们销售鞋,等同于向盲人出售眼镜,向聋人出售收音机。于是,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海岛。

B公司的销售人员恰巧相反,他心花怒放,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寡头垄断市场。于是,他岛上住了下来,和岛上的居民交流沟通,挨家挨户宣传,并亲自示范穿鞋的好处,并把带来的样品免费发放给居民试穿。这位有心的销售人员还观察发现由于岛民长年不穿鞋,他们的脚与普通人的脚有一些不同,并把这一切详细做了一份报告给公司,公司通过这个报告开始生产,然后一批又一批的鞋在这个岛上销售出去。

同样面对赤脚的岛民,两个销售人员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B公司的销售人员能够打破常规思维,它有着“蓝海”的眼光,能从不穿鞋中看到这个潜在的市场,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创新,为企业赢得了一片“蓝海市场”。由此可见,打破常规思维创新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细节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予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许多企业总抱怨找不到创新的机会,那是因为他们抬头“望天”,没有好好低头走好脚下的路。他们的目光总是盯着那些能够轰动一时的大事物,而不会从细微之处着手创新。③其实创新并不等于高新,创新存在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中。在细节创新方面,海尔无疑是行业的领头羊。

在北美的高校里,海尔的一种只有60升的小冰箱深受欢迎,海尔CEO张瑞敏自己都搞不清是什么原因,通过派人调查,最后发现销售量大的原因是因为这种冰箱的顶部比其他同类产品平整,高校宿舍十分拥挤,学生可以把这个电冰箱当成桌子使用。受此启发,海尔在冰箱顶部加了折叠版,增加了桌面的面积,后来又接受建议,在桌面下面加了一个抽拉板放键盘,这样一个冰箱又具有了电脑桌的功能,从此,这款冰箱更加受到北美学生的宠爱。

事实上,海尔在细节上的创新不胜枚举,仅仅以员工的名字命名的小发明、小创造每年

就有几十项之多,例如“云燕镜子”、“小玲扳手”等等。就是这些立足细节创新的涓涓细流,最后汇聚成海尔奔腾不断的核心竞争力的长河。

站在巨人肩上,借势借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孙子云,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名不见经传的蒙牛乳业迅速发展成为人尽皆知的知名企业,就是它巧妙借势借力的伟大成果(借伊利第一之势,创内蒙古乳业第二)。

内蒙古乳业的第一品牌是伊利,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蒙牛没有选择与之直接抗衡,而是将蒙牛的目标定位第二,巧妙借助第一的态势为自己造势。经过长期的计划,蒙牛购得了300多块路牌广告的发布权,期限为3个月,精心把广告牌做成醒目的红色,突出奇兵,在1999年4月1日早上,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纷纷发现所有主街道的广告牌都带上红色的“礼帽”,高书金黄色大字“蒙牛,创内蒙古第二乳业”,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蒙牛的这一举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夺目的广告吸引了无数探寻的眼睛,人们纷纷议论:蒙牛是谁的企业?怎么没听说过?工厂在哪儿?

随后,蒙牛又干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他们在一夜之间悄悄把自己的广告牌砸得粉碎,于是,蒙牛又一次成为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内蒙古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参加了报道。谁砸了蒙牛的招牌?》、《路牌广告惨遭损毁》等报道、图片见诸报端,纷纷飞入千家万户,蒙牛“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理念以疾风暴雨之势,迅速深入人心。

营销创新,独辟蹊径提升核心竞争力

1)销售渠道创新

戴尔公司在06年以前,是全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销售商,因为它创造了“直销”的天才商业模式,大大得力于它营销渠道上史无前例的创新。

2)市场定位创新

当今医疗行业的胃药产品,种类繁多,各种宣传千篇一律,都是促进消化、保护胃粘膜、维持酸碱平衡等陈词滥调,吗丁啉在充分考察市场后,创新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胃动力学说。它强调吗丁啉通过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来治疗消化不良等疾病。这一与众不同的创新理念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吗丁啉迅速占领了该类药品的大部分市场。

另一个后起之秀江中集团的健胃消食片,它没有按照传统中成药的宣传方式,也没有模仿吗丁啉严肃而专业的治疗性宣传,而是反其道行之,江中集团把广告定位于轻松活泼,易让人接受的形象,并聘请喜剧演员郭冬临当形象代言人。另外,江中健胃消食品不强调作为药品的疗效,而是定位于帮助消化的产品。这样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来自吗丁啉及其他产品带来的压力,有无形中扩大了江中健胃消食片的适应范围,它引导消费者,健胃消食片不仅仅适合消化不良的病人,也适合进食过多等等原因导致的腹胀腹痛等常见问题。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因势利导提升核心竞争力④

抗感冒药中的白加黑的创新理念,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案例。白加黑采用逆向思维的创新方法,针对抗感冒药配方陈旧、服用后易瞌睡的不良反应,在国内首创了昼夜分开的给药方式。白加黑的广告词“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

香”这一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使其在抗感冒药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⑤

综上可见,一个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稳定发展,核心竞争力是其坚强的后盾和牢固的保障。日新月异的市场,要求企业要不断创新,要竖立创新的观念,塑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持续创新的企业文化,把创新融入到企业的血液和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之中去,把创新当成一种资源,一种新的生产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要记住身边失败的企业,失败的案例,他们的教训在时刻警醒现代的企业: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它缺乏创新,核心竞争力就会慢慢减弱,慢慢丧失,最终走向没落。无论多么卓越的企业,只要停止创新,离死亡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因为缺乏创新,所以构想消失了,因为缺乏构想,所以产品消失了,因为缺乏产品,所以企业核心竞争力消失了,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生意消失了,因为缺乏生意,所以企业最终消失了。⑥

参考文献:① 海尔CEO张瑞敏经典语录。

② 吴晓波.《中国企业的蓝海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10—01

③杜颜龙.《赢在创新》.华夏出版社.2008—04第一版

④杜颜龙.《赢在创新》.华夏出版社.2008—04第一版

⑤尚阳.《中国医药企业的营销突围》.搜药网.2006—11—02

⑥杜颜龙.《赢在创新》.华夏出版社.2008—04第一版

指导老师:朱文韬

论文作者:罗井鹏

收稿日期:2012-04-18

篇2: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姓名:宋双亮班级:车辆104班学号:1608100419

关键词:企业创新文化;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创新竞争优势

摘要:创新环境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要求,企业必须培育自身核心创新竞争力。在创新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动中,提升企业的横心创新竞争力,最终使创新文化支持的企业板,创新竞争力成为企业的创新竞争优势。

内 容: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创新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呼唤企业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创新文化是未来的经济,没有企业创新文化的支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会长久的。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创新经营.企业创新管理的核心,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通过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使企业始终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创新,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一、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一)企业创新文化内涵

企业创新文化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住创新和创新管理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并能够激励员工刨新.逐渐使员工养成自觉创新意识,去不断创新,奋发创新,使创新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命组成部分和核心的价值观。企业创新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具体形式或内容,通过企业创新文化来塑造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是新世纪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创新的核心部分是文化创新,其次才是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二)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创新资源的整合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独特的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导向的一利一企业管理方式,属于企业的特有资源。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对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褴合,尤其对创新人力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员工创新精神的重塑。它不仅整合内部创新资源,而且促使内部创新资源相互作用,实现内外两种创新资源的整合。决定稀缺性创新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异质性”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企业之间的捕捉创新能力的差异。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决策的前提是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分析,因为外部创新资源本身并不具有某一主体的特性,只有当外部创新资源和内部创

新资源相互作用之后.整合创新资源才具有了某一企业的创新特性。而担负这一使命的便是作为企业特有创新资源的企业刨新文化。所以,根据内部创新资源,包括企业创新文化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既是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也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体现。

(三)企业创新文化对员工创新激励的导向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中的创新经营宗旨、创新经营使命,带有很强的精神性和理想性的创新激励导向作用.能诱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新,不断创新,使员工自觉成为刨新的主体。一个崇尚满足企业成员的自尊、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需要的企业创新文化,能够培养企业成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一个倡导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t敢于竞争、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创新文化,就能激发成员刨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想的产生,并能使这些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变成现实。企业创新文化的创新激励功能是综合发挥丁创新目标激励、创新领导行为激励、创新竞争激励等多种创新激励手段的作用,起到创新精神激励的能动作用,具有其他激励手段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它所激发的企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无穷力量,推动整个企业在创新上不断前进。

二、以企业创新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一)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被称为企业的核心专长或企业的核心能力坨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通过整台各种知识、文化、能力,台理匹配各种资源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竞争力。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是企业的独有的资源,从棱心创新竞争力的来源看,它是不能通过购买、模仿等途径获得,只能是企业自身通过积累并不断的创新,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创新竞争力。

(二)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企业创新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形成的过程,而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也正是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的动力源,而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叉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的结果。企业创新文化中的深层特质渗透在中层、表层文化中,并以此作为中介,传递到公众和市场。从某种角度而言,企业个性本质上源于文化的个性。但就个性的保持来说,越是高层的文化,其个性化的程度越高。良好的创新文化能以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不断推动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企业创新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蕴含的科学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耐性的管理手段不断推进管理的进步,使其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并促进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企业创新文化构成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所独有的、在企业长期发屉过程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哲学。它很难被竞争对手和其他企业所模仿,因此具有核心创新竞争力的特性。企业创新文化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一经“内化”,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规范力,从而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也必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推动力,促使人们积极去实现既定目标。企业创新文化具有无形资产的性质。企业创新文化的主体是创新人才,企业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投入,并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宣传力度,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平等和受人尊重的企业人文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工作。没有前进方向和凝聚力的企业,谈何竞争力呢?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汲取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营养,根据本企业的特点,与全体职工共同塑造独具风格的企业创新文化,让它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注入旺盛的活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

塑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理念最能持久地影响整个企业。北京航空公司的创始人啥伯曾说,创新产品无所不在,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公司的创新文化。而创新文化的载体就是高素质的创新员工,并内化为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在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谁拥有了大量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绝对的创新竞争优势。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良好的创新激励,不仅仅是物质激励,也不仅仅是给予赞赏和荣誉的传统式激励。而是赋予员工更大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对员工实行终生教育,使员工不断获取知识和自学成才,以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刨新型组织。井使这些创新人才保持高昂的斗志.奋发创新,以此来使企业永远领

先于同行业。

(二)营造宽松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

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创新环境建设与软创新环境建设两个方面。硬创新环境建设是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条件。如创新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资料等创新试验的条件,阻及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与手段.工作场所和牛活环境等。软件创新环境即企业内的创新氛围,这主要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和激发力量。大多数人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仪满足于完成例行工作。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企业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营造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即企业创新文化,使这种创新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大家自觉接受,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允许不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这正与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独特的创新竞争优势相一致,使得企业创新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创新竞争力。

(三)构建创新行为的激励体制

在创新行为过程中,激励体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给最工设定一定的目标,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来引导员工的创新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浮动的工资福利方案、技能工资方案、员工参与计划、审视精神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首先要考虑到职工安全感和职业保障的心理需求,而奖金等额外报酬应该有较强的鼓励性。企业对于优秀创新型人才也需要给于精神奖励。同时,还要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提升和发展机会,尊重个人的意见,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3: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 它能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水平。这种竞争力不同于企业的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基础条件, 而要想在市场上获得突出的业绩则应具备“过人之处”, 即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能力或技术, 而是一组技能或技术的结合体, 它是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心得及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2.1 明显的用户价值和延展现象

即能使顾客感受到末端产品对其有益的买点和卖点。只有那些确实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效用的技能才能表明企业在此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发散作用, 从而能够将能量持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 为消费者不断提供新的产品。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特性可使企业在产业、技术的演变进程中生长出许多受人推崇的最终产品, 使企业出现许多商机, 从而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2.2 具有独特性和非交易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有方式、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累积而成, 是特定企业个性化发展过程的产物, 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 不易被竞争对手完全模仿或通过努力很快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相伴而生, 是体现于企业中的无形资产。它虽可被人们感知, 但却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那样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买卖, 它一旦在企业内部形成, 即与竞争对手产生质的差别, 成为企业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

2.3 价值可变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能一成不变, 由于竞争的存在, 竞争对手会竭力弥补自身的不足, 赶超对方, 从而消除拥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超额利润, 最终使个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为所有企业的一般能力。

3 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就核心技术能力而言, 与其相关的能力主要有:

3.1 企业战略决策力和快速反应力。

它预示企业能够超前预测产业及技术等变化情况, 超前决策, 以提前做好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保护工作。是企业对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的捕捉能力;

3.2 生产制造力和市场界面力。

这是企业为市场提供有竞争力产品的基本工作能力。对销售、广告、售后服务等, 这是使企业核心技术优势转为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

3.3 组织协调力。它通过管理过程的制

度化、程式化而将企业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融入核心竞争力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系列与其相关的能力的支撑。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结合体, 由各种各样的能力组成, 包括一般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包容一切和涵盖各种类型的技术与技能。由于企业竞争最终体现在市场上, 产品又是技术能力的竞争, 因此,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核心。就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而言, 它又包括产品研究与开发能力及产品与技术的创新能力等。

4 如何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

4.1 开发与获取阶段。

这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建立核心竞争力所必须的专长与技能以组成特定竞争能力的阶段。设法获取那些可以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的单项技术、率先注册专利, 率先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取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等。

4.2 整合阶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一系列互补的技能与知识的结合, 要达到这种结合就需要对开发与获取得到的建立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整合。如就组织中的个人而言, 其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不等于组织的核心技巧, 只有经过整合才能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4.3 开发核心产品市场。

核心产品是介于企业竞争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中间产品。核心竞争力能够覆盖多个部门或产品, 能够提供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多种方法,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5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5.1 为促进企业中的技术等知识因素的

企业核心要素高效运作, 企业需以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中心, 进行相应的要素管理创新, 主要体现在人本管理的知识化、管理信息化。人本管理知识化与社会化, 它强调人员管理中的知识因素, 并通过知识因素将企业中的人员行为与更高层次的需求联系在一起, 使人员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实现自我, 是一种从根本上激励企业人员行为的方式。管理信息化则使企业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如准时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得以运行, 同时可以创造出各种企业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直接参与企业运作, 极大地提高企业在时间、空间方面运行的效率。根据当今国际上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运作的发展, 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 使每一层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围绕其运行的企业管理创新, 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融为一体, 协调运作。

5.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

的日益激烈, 企业的顾客或消费者由于知识素质的提高、收入水平的增加以及选择范围的扩大, 其主要消费将越来越多地转向知识密度较高的产品或服务。当今建立在知识经济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壮大, 正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支撑力推动着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 使得世纪之交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 从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来看, 企业中技术等知识因素与其他要素相比, 将在企业今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尽管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性各不相同, 企业若都集中在某些技术等知识因素上, 有可能造成过度竞争。对企业而言是各种地位不同的要素和各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由此企业应适应当今知识化运作发展趋势, 选择技术等知识因素为企业核心要素, 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性进行综合运作, 以建立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5.3 企业通过人本管理知识化和管理信

息化的创新, 使技术等知识因素的企业核心要素得到强有力的人员和运作效率的支持。企业应围绕企业核心流程的运作进行企业管理过程创新。核心流程是企业核心要素综合运作的集中体现, 是指以企业中的某个或某些过程为核心的过程间有机联系的运作体系, 在这一运作体系中有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过程, 也有处于非核心地位的基础过程, 二者的相互配合, 使核心流程得以顺利运作。企业过程再造是当今企业管理过程创新的典范, 以特有的企业知识化核心流程为中心进行企业过程再造, 将使企业核心流程适应性更强。企业过程再造是对企业现有系统的否定, 给企业带来的变化是剧烈的、跳跃式的, 是一种突变。

5.4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核心要素、

核心流程、核心产品三者的集合, 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的知识化, 作为三者集合的核心竞争力的实现为中心, 企业应从整体上进行管理创新:一是管理意识创新。企业需建立以知识为轴心的竞争优势观, 应改变过去对知识有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状况, 使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二是进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它在整个企业管理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 它使企业运行更加合理, 以促进企业知识化运作能力的提高。

6 结语

企业通过以企业特有的知识化核心流程为中心的企业过程再造, 将使企业核心流程运作更具生命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 但从本质上看则是造就这种独特的产品价格与性能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现代企业要积极构建以企业核心要素、核心流程、核心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创新框架。通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通过企业各层次的重组与积累实现的。

摘要: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进行分析, 阐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的观点。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姜汝祥.差距[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篇4: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脉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文化中企业本身的背景、发展历程,员工的成长学习经历,企业的开拓创新无疑都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复制,设备可以更新,人才可以再招聘,但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只能靠企业自身,模仿不来,要结合企业情况制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独特的企业文化从各方面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外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创新能力,从而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资源、企业制度、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它们同时对终端产品和服务起决定性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推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可以组织经营管理创新、技术研发能力创新、产品服务等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并激励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并通过改变其行为与思维习惯来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创新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文化创新要与企业自身相适应。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为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文化创新必须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企业的成长历程,企业的运营状况等。企业文化是不可复制的,他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才能使员工形成独特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才能对公司有着特殊的感情。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感染与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将自身与公司融为一体,与企业共同成长与进步,企业的荣耀也是他们的骄傲。

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我国,有许多企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靠引进技术来维持企业运营,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其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立足,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我国企业应加强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不是一味地复制与引进,在此基础上不加以创新;应重视学习相关新技术与新技能,不断改进与创新核心技术,使企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从而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必须真正重视人才的培养,让人才为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当然这必然需要企业给员工搭建良好的激励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可采取浮动的工资福利方案、精神激励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必不可少,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企业,因而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使员工不断获取知识,挖掘潜能,从而使企业也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方面。硬件环境建设是改善企业基本的工作环境。软件环境建设是建设企业内部的创新和谐氛围。大多数员工愿意在轻松、活泼、富有朝气的环境中工作。因此,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吸引大批优秀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领导要注重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一个好的领导是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公司的核心与灵魂,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言行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一个爱学习,善于总结的领导会带领团队去学习经验,分析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更好地为工作服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研究表明,企业文化的提升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应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不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还要注重品牌效应,注重人员分工,发挥员工所长,促进团队协作,树立企业独特的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等。

(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公司白碱滩物业管理公司)

(责任编辑:郝幸田)

篇5: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湖北省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战略思考 作者:代永昌 胡神松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实行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谁就占据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获得了有利的发展空间。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文章着重就湖北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及对策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

篇6:创新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刘杨,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企业家合作协会/中国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

引言

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开创了关于“创新”研究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业界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开始兴起,彼得.德鲁克出版了《创业精神与创新》一书;迈克尔.波特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塑造企业竞争优势;彼得.圣吉在《变革之舞》中也对企业创新管理发表独到见解。进入21世纪,诸多学者和专业人士开始对支撑“创新活动”并决定其成效的“创新文化”进行研究和实践。

对企业而言,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即是企业将创新作为经营管理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制定出相应的创新战略,形成全企业范围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创新素养和创新习惯,聚拢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实施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持续创新塑造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形成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企业文化。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创新文化:全球的浪潮

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认为,凡是经营业绩能够长期保持优异,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的企业,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持。实践证明,企业的兴衰与企业

1文化的创新(即创新文化)有关,由此,国际上掀起以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特点的创新文化的浪潮。世界500强企业如IBM、摩托罗拉、惠普、诺基亚、西门子、三星、索尼等,无不把创新文化作为企业重要的发展内容。

创新文化在中国

中国历史上的创新文化曾经非常繁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引领和造就了5000年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在近100多年的历史中,由于各种原因,创新文化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被压抑,造成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长期与国际主流有巨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5年经过修订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使我国超过英、法、意,成为美、日、德之后的全球第四经济大国。但是,我们有生产无技术,有产品无品牌,有价格竞争力无核心竞争力,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是美国和日本的4%,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要依赖进口。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已愈来愈深地融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国内一些企业(如联想、海尔、海信等)也开始注重建设创新文化,以应对内外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企业的创新是基于残酷的市场竞争的被动反应,并不是自发的,创新文化建设还比较初级,甚至根本谈不上创新,只能在世界经济体中充当边缘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都会受制于人,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先机和获得跨越性的发展。

我国企业的创新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传统文化中“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心理习惯根深蒂固于国人心中,对于创新活动,许多人抱有的态度是不支持、不参与,难于深厚培育创新文化的氛围;而国内外的企业实践证明,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和国际化,必须大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组织文化。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窘境仍然存在,国外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占据了巨大的行业利润,如微软公司垄断了90%以上的操作系统,高通公司CDMA2000技术垄断了3G市场的85%。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技术可以引进,但是自主创新能力却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根本买不来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图示了解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

建设创新文化的思路

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视为未来5年的国家任务。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首次以专题形式明确提出要发展我国的创新文化,同时企业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各级政府机构配套发布了相关规定,这些都从政策层面确立了发展创新文化的要求。

在创新文化体系中,文化创新是先导,创新战略是核心,制度创新是保障,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实现绩效的手段,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卓越绩效和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文化创新。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恰如思想对于人,它外塑企业形象,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归属感;内强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能造就团结、和谐的氛围,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正如不断变化着的世间万物一样,企业文化也具有动态性,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长期保持在同一状态,那么它的生机就会逐渐消失。企业文化的动态性客观上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握和驾驭它,即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同时要在企业内部统一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与愿景,具体包括如下几个着力点: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组织、民主包容、领导力、执行力、诚信、危机意识、团队精神与资源共享等。

2、技术创新。以取得市场竞争力为导向,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由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这两大环节构成。根据现实条件,我国企业可以采取采用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先从国外引进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创造)为辅,兼顾合作创新(两个企业以上组建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战略。例如北大方正就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开发了激光照排技术;乐凯胶卷走的则是模仿创新的途径,通过引进即通过引进影像技术,进行模仿和创新;绵阳市经贸委发起包括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在内的多家单位的技术联盟,是近来合作创新的典例。

3、制度创新。其一,企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二,企业在内部要配套建立相关制度,以保障创新的实现。例如,(1)成立关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创新决策委员会和创新项目负责人制度),创新决策委员会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定期审议各种创新提议,创新项目负责人主要协调和推动企业内部的各种创新活动;(2)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投入与绩效考核制度,鼓励创新,容忍失败;(3)发挥员工主人翁精神和创造能力,建立基于员工的创新提议制度;(4)建立客户调查制度。创新项目立项之前,需要进行完善的客户调查,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出发点;(5)建立通畅的合作协调机制,使与创新相关的各个企业、部门和团队间能够实现信息流动、知识共享、充分协作,同时匹配关于创新活动的内部会议制度,保证工作效率、沟通效果。

4、管理创新。当今社会已经由后工业社会向信息文化社会全面转化,对企业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集团化、网络化的要求,企业要在战略、市场、人力资源等管理领域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战略管理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制定清晰的战略,有步骤地淘汰老产品、推出新产品,利用互联网、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化手段为创新服务;市场管理方面,创新要服务于市场,迅速应对市场竞争变化,在推广新产品和建设品牌的过程中,重视和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崇尚优质服务,打造服务品牌特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招聘、培养、任用(提升)、留任创新型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鼓励和推动创新,实现共赢。

结语

在创新的实践中,跨国公司已经进入收获期,中国企业才刚刚起步。目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任务已经在各地陆续部署,但这些工作还远远不足于提升我国企业整体创

篇7:企业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家族企业占据了相当比例的权重,加强家族企业的管理也成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到来的复杂竞争环境的重要途径,而其中,加强家族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是提高家族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所存在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是封闭、排外的二元文化模式,所谓二元,在我理解看来,即内外有别,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明显的区别对待。这是对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内部人员有很强的凝聚力,而非家族成员则被边缘化,缺乏对组织的归属感,这就导致了企业人员高比率的流动性和人才的流失;

其次,企业组织文化缺乏系统性建设,家族企业往往具有经验主义特色,在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而没有科学完整的系统性发展,而且很多领导者只重视盈利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等,而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再次,领导方式中的独裁,感性使企业缺乏创新活力,创业者在创业中已形成的权威,使他们在以后的管理中带有经验主义,不愿改变原有的思想和模式,而“老板就是权威”的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下降,也会忽视员工的社会交往需要和自我发展需要,使员工失去动力和主动性;

第四点,企业文化的建设者素质较低,阻碍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显著规律就是企业的创始人对企业文化的塑造起关键作用,到2002年,我国的私营企业主高中一下学历的仍占到百分之六十二左右,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面临的问题都超出了企业主所拥有的经验积淀和知识准备,这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最后,亲情代替规则,关系代替制度造成一系列不公平现象,使企业的制度难以贯彻执行,使企业失去科学的尺度,非家族的员工也无法融入企业的大家庭中,降低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以上便是我国家族企业组织文化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企业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此,应该在一下方面做出努力:

1、通过规范企业组织制度,使企业形成激励、约束、制衡的机制,消除管理中的非理性因素,如公开竞聘,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同等对待,加大管理层非家族人员比重等等;

2、作者提到一个自己的观点:从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向以价值为中心的文化创新,要进行价值定位,建立富有激励效力的薪酬体系,依次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创新;

3、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广大员工的角度出发,以实现员工更大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诚信观,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4、参考、借鉴国外家族企业的优秀文化,如美国两权分离的专业化管理和日本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团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来建设适合自己的组织文化;

5、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其进行变革的能力,通过建立组织的愿景来使员工接受组织的思维模式和理念,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篇8: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管理创新体系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我国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国际市场的加入, 使国内企业有了更广泛发展空间, 但也增加了与国际竞争对手的较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也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因为只有实施管理创新, 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性和优越性,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的能力资源, 也就是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 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的, 并且使企业在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权的核心能力。管理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持续的核心技术能力、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也必须是独特的, 是不断创新的, 因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 在原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扬弃, 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 才能保证企业机构合理、管理规范化。这样, 企业在竞争中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

1 企业管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G管理模式中企业创新驱动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 它是由企业创新驱动力系统、企业家反身管理系统、企业核心能力创新系统、企业创新驱动场变系统构成, 最终实现企业创新驱动模式的最优境界。企业创新驱动力系统是从创新内驱力和外驱力进行分析, 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 在内因和外因双方面力的作用下导致了创新的产生。企业家反身管理系统通过对发展方向把握、调整提高, 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对企业推行新观念和新方式, 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使企业健康成长。创新的根本是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只有通过全方位、动态发展的创新,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积极健康的培育和提升。而核心竞争力又是企业创新的综合体现, 它能把企业的许多创新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质量和水平, 推动新一轮的创新 (如图2) , 促进企业模式的重大转换, 实现企业根本性变革的场变创新。

通过模型图及企业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等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1) 企业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 它们之间互相渗透, 彼此紧密联系, 导致它们的很多构成因素是重叠的:通过管理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资源, 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2) 广义上的管理创新, 包括企业的理念、文化、战略、组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创新, 对提高核心竞争力产生的效用有:企业的收益提高;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市场的开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企业家创新;企业的文化渗透等。因此管理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与力量源泉, 通过企业的管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相互促进, 使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从而达到管理的最优境界。

(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又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目标。企业进行创新的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分析与评价, 找出企业的核心能力、基础能力、差距能力等, 有针对性地系统进行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 加速企业的转化能力、应变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持续动态的创新能力, 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保持企业常盛不衰。

2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 即正在逐步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我国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通过创新、特别是管理上的创新, 使企业能够与经济体系转变接轨, 要让企业的管理水平状况通过创新得以彻底改善, 以跟上世界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步伐。

2.1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 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更加突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 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健全, 主要表现在:第一, 政府和企业依然存在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使企业市场化行为扭曲, 制约了企业自主竞争力的成长;第二, 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机制还未确立, 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来自行政委派;第三, 我国多数企业仍然是金字塔型权力结构, 不同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 导致信息、知识在企业内部流通不畅。

其二, 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一些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本重要性的深入思考, 未将人的培育放到战略高度。第一, 利益分配上的不合理仍然存在而且分配形式单一;第二, 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本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意识薄弱, 所持有的知识普遍老化, 而且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其三, 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不够。第一, 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1.5%, 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占5%—10%, 电信、医药等行业甚至达到20%—30%。第二, 我国企业在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环节存在较大的界面障碍, 导致产品开发、创新活动中技术和信息流动不畅, 不能及时捕捉市场竞争环境微妙变化并任作出敏捷反应。

其四, 企业缺乏品牌经营意识。尽管近年我国涌现出一批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 如“海尔”、“联想”, 等等, 但是仍有一些企业没有把品牌经营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总之, 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既受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制约, 也受企业微观机制不完善的阻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消除这些不利影响因素, 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体系, 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2.2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我国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是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粗放, 纪律松懈, 产品质量下降, 物质消耗上升, 亏损增加。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还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属性, 竞争激烈的行业由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 具有管理创新的动力, 是产生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密集的行业。

其二,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意识日益增强, 重视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 开始把培育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战略的基点。但总体来说, 中国企业战略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战略制订很大程度上是应对上级要求, 对现有产业环境分析不足, 战略时间跨度较小, 各战略之间协调性较差。

其三,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 有一些企业采用了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新型组织形式, 管理组织形式已呈现多元化趋势。然而中国国有企业组织管理总体水平还相对滞后, 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形式选择和设计相对单一, 企业领导普遍管理幅度过宽, 直线指挥系统与职能参谋系统互相交叉, 管理组织的适应性差、工作效率低下等。企业在面临剧变的环境下在组织的创新、转型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实施作业流程重组等组织创新方式。

其四,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我国企业普遍还没有建立起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基本国情、又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模式。

其五, 目前国有企业在电子信息手段运用方面主要是用于各种报表和建立企业内部电子网络系统, 在与外界的沟通——建立外部电子网络系统方面应用比例还不高, 电子商务也才刚刚起步, 一些企业网络形同虚设。

其六,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滥收乱支、财务监控不力等问题,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生产管理仍未摆脱旧的管理模式, 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下、对内信息沟通迟缓、对外无规范的业务往来和密切的协作、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说明, 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只处于认识市场和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 打造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 将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3 管理体系创新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从管理创新着手, 寻求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和途径, 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解决困扰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危机。

3.1 管理思想创新——解除核心竞争力的观念障碍

具备与较强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管理思想和观念, 是提升和可能提升相应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首先, 用“重视管理创新”思想代替“轻管理”思想。“重视管理创新”即要以此指导企业在管理上寻求不断完善、更新, 把眼光主要放在管理创新上,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意味着只有相对的“维持”, 绝对的变化、更新, 使“管理创新”这一观念进入、强化企业及其管理层的管理思想, 使其领悟到对企业而言没有最好的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 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和创新的管理。

其次, 以合作竞争观取代传统竞争观。传统竞争观是一种排他性的竞争观, 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也就只能依赖自己的资源, 它把与其合作的顾客、供应商、相关利益群体放到与企业利益相对立的争战的一方, 根本目标是实现一切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独享”。因此, 必须改变竞争思路, 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取而代之。

再次, 以追求生存价值升华代替追求物质价值的效益利润观。企业定位于追求生存价值, 并不是说放弃或忽略经济效益, 而是指把后者当手段, 把前者定为终极目标。体现在结果或状态上, 不仅生命质量高, 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质高量多, 而且表现为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防止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 等等。

3.2 管理制度创新——提供核心竞争力的规范保证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向应该是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首先,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创新。企业分配制度的创新就在于不断地追求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 从而实现报酬与贡献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实行员工持股、技术入股、经营者产权激励等, 都是较为有效的创新形式。

其次, 决策制度创新。国有企业产权过于集中产生决策体制上的缺陷, 必须建立和创新决策体制与决策程序, 以避免决策失误。在决策上所有者不能只对自己放心, 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国有企业的创业者和所有者应正视这样一个现实, 即在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个人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是不可能达到无所不能的境地的, 要善于利用组织的功能, 善于借助外部智力资源代替个人的有限理性;要在内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决策体制和决策程序, 并将之作为一项硬性约束;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成功经验和中介组织的力量提高决策水平。

3.3 管理战略创新——确保核心竞争力的持续优势

20世纪企业战略管理的范式正在发生变化, 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观正在形成。强化这种战略观并将之贯彻到整个战略的过程中, 必然会使企业真正从战略上获益, 以战略制胜。

一是企业集群战略。企业集群能够提高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应变能力。对于多品种、小批量、临时急需的订货, 集群内可以用最快的方式通知各协作生产企业备料上线, 由于已经建立一定的关系基础, 不必详细讨价和签订加工协议。而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 这一快捷反应能力具有竞争上的独特优势。

二是企业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 企业在建立竞争优势方面有以下好处: (1) 企业可尽量采用外部技术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 具有更活跃的创新机制和更经济的创新成本; (2) 分散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 (3) 防止竞争过度, 失去自身的市场; (4) 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是“战略追随结构”还是“结构追随战略”之争。

三是用户满意战略。企业应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最有价值的活动上, 不再关心如何打败竞争对手, 而是力求通过顾客价值创新使对手不再是竞争对手。与传统公司在竞争中力求处于领先地位的传统思维逻辑不同, 实施顾客价值创新战略的公司将自己视为一个刚进入市场的新手, 因此弄清楚自己现行的战略逻辑是很有必要的, 然后再向它发起全面的挑战。

3.4 管理组织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结构整合

我国企业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形式进行组织创新。

第一, “生物型”组织。

即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 不断分立出一些分权制的、独立自主的分公司;一旦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时, 再细分为几个小公司。

第二, 网络组织。

公司中的任何人都通过纵横交叉的联络线图直接同其他任何人打交道, 面对面地沟通联络;而处于网络组织结构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都能以各种方式借用外部的资源, 对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重新组合, 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通过这种虚拟功能, 企业可以获得诸如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具体的功能, 但并不一定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 而只是通过外部的资源和力量去实现。

第三, 学习型组织。

如何推动我国企业的学习性深化呢?首先, 应该明确:学什么?学习观察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学习本企业所需相关知识。怎样学?工作中学, 无论是生产作业现场、还是营销现场, 可以采用员工自愿结合的学习小组, 在工作前后组织总结思考学习;专业学习, 我国有些企业虽财力有限, 但也不能放弃对员工的继续教育, 有必要送出去进行专业深造。何时学?时时学, 处处学。

3.5 管理文化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再生力量

管理文化创新, 更是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生力量。

一是对企业人员的“再生力”。作为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体, 对企业的员工而言, 企业文化及文化企业的意义甚至可能超过该工作。职位所能提供的是物质报酬, 文化留人, 留的是心、是情。对于具有良性企业文化的企业而言, 认同、承载、创新企业文化的人员, 就是再生核心竞争力的力量, 这些人员在企业中以“文化人”存在, 发挥“能力人”作用, 以“创新人”的姿态积极工作, 热情奉献。

二是对企业组织的“再生力”。企业文化对其组织的“再生力”是通过对组织“力场”的改变、改善发挥出来的。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作用于个人的心理、作用于单位或团队的思维方式、作用于企业本身的思维和行为来改变组织中各种力场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方向, 使之有利于积聚方向一致的合力, 使之整合分散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再生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虽然较为困难, 并需要长期不懈狠抓不放, 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我国企业通过探寻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创新形式, 把注意力放到企业内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上, 就一定能在新世纪完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郑德权.企业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质量与市场, 2007 (8) :65-66.

[2]郭咸纲.企业创新驱动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王艳华.立足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83-86.

[4]陈萍.试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2) :99-101.

[5]朱桂龙, 黄金胜.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能力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7) :95-98.

[6]王湘东.自主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J].上海经济研究, 2007 (12) :9-14.

上一篇:教室清洁评分标准下一篇:高一家长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