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软件开发个人总结

2024-05-06

大学软件开发个人总结(精选11篇)

篇1:大学软件开发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说的很是恰当。在实训的这两个星期中,在老师的辅导和小组同学们精诚合作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同时了解了软件工程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加深了对软件工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而且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我是一名即将大四的学生,纵观现在的就业形势,国家高校的扩招,世界金融危机的横扫,大学生应该有一种居安思危的紧迫感,特别是对已经度过两年大学的我来说,毕业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缺少了平时的锻炼,没有厚积当然不能有薄发。首先我得有思想上的紧迫感,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则是少之又少。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我的个人奋斗目标。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有了坚如磐石的毅力,相信成功并不遥远。

首先对于编码阶段,虽然以前被强调过了很多遍但是我一直没有很深的体会。但在这次参与编码的过程中对这点感慨颇深。从一开始关于软件功能的定位到具体实现过程中,和其他编码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代码的编写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开发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节。

其次在测试中吃尽了苦头才深刻认识到这点。不管是最开始的单元测试还是最后的集成测试,这些测试都必须进行不止一次。在测试中最痛苦的是,有错却不知错在何处。我发现有一些错误是和开发人员的编程水平和习惯有很大关系的。拿我自己举例,在测试过程中总是不太规范,导致代码最后格式混乱,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这次课程实践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我们完整模拟了一次软件开发的流程,从最开始的需求分析,到最后的测试,用户手册的编写都全程参与。这是一次宝贵食物经验,使我们软件开发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于课本。

篇2:大学软件开发个人总结

“大学是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

在学习上,本人热爱自己的专业,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现已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我深知未来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我自学了多种计算机软件应用与操作,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autocad、photoshop等图形设计软件,internetexplorer、outlookexpress等上网工具,并能运用frontpage制作网页、运用foxpro进行数据库开发。在计算机硬件方面,我熟悉其组成原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的组装,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

在团队合作方面,在生活上,我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尊重师长,待人友好,与人相处十分融洽。本人还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多次组织班级的舞蹈表演,并在全校性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

篇3:大学软件开发个人总结

在应对信息安全威胁的防护体系中, 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对于维护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提高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人是信息活动的主体, 相对于渗透防护系统, 欺骗用户更容易实现, 攻击者通常优先选择这条路径发起攻击。 随着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组织员工从事的在线活动越来越多, 如逛社交网站、博客, 利用即时聊天工具通信等, 面临的网络危险越来越多, 但他们中大部分人缺乏信息安全意识, 不能感知身边的威胁。 因此, 如何提高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家重视的课题。 卡巴斯基实验室的信息安全专家就提醒用户:信息安全不能完全依赖外部机制, 用户还需从自身出发,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来自全球 1000 名大公司信息安全高管提出, 有必要加强用户意识培训来防范针对社会工程学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网络威胁 , 如网络钓鱼、APT 攻击等。 专家们也注意到, 那些不理解或不遵循指令的用户经过培训后愿意遵循安全指令, 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个安全态势。

有效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能够帮助终端用户学习信息安全知识,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来应对各类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 主要包括六类:1) 以纸质材料和电子资料为媒介来教育并影响用户的传统信息安全教育方法;2) 主要通过专家面向大众的方式来影响个人的导师为主的安全教育方法;3) 将 传统培训资料以 Web 页面的方 式呈现给用户的基于 Web 页面的安全教育方法;4) 基于视频的安全教育方法;5) 基于游戏的安全教育方法;6) 基于攻击情境模拟的安全教育方法。

在这些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中, 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了解学习者的需求? 如何评估教育的效果?

为此,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 Android 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安全素养评测手机软件。 该软件借助手机这个广泛拥有、携带方便的通讯工具, 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地信息安全素养自测和学习。 一方面, 各种组织可以通过该软件了解学习者目前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便组织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后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以评估教育效果。 该软件还能够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用户自身安全知识程度的学习材料。

2 软件设计

本软件为用户提供的是移动客户端的服务形式, 可以使用户在任何时间、 地点都能方便地进行信息安全素养的自我测评, 并学习推送的安全知识, 以不断提高自我的信息安全意识。 用户既可以凭借游客身份快速进行安全素养测试, 也可以通过登录 / 注册安全途径进行测试, 软件要求注册用户设置口令, 保护用户测试结果, 以此保证用户的隐私。 一方面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测试的主题, 测试题的难度, 另一方面软件服务端可以参考注册用户历史测评结果, 推荐适合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题目, 为其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信息安全知识推送服务。

为了适应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威胁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 本手机软件能够及时更新测试题库和训练知识, 为用户带来紧靠前沿技术的安全知识和防护建议。

为了适应个人、企业和政府机关等不同领域、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安全需要的需求, 评测题目涉及公共场景、家庭场景、办公场景等三个应用场景, 评测题目难度涉及高、中、低三种等级, 评测知识类型包括九类:身份 (密码 ) 安全 、数据安全 、设备和环境安全 、主机安全 、网络安全、无线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社交安全。 丰富的信息安全知识库, 全面的信息安全领域信息, 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安全知识教育。

该手机软件将信息安全相关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检测并记录用户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水平, 并能够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上的该软件, 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场景下, 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 充分体现了泛在学习的特点。 用户使用该系统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测试和学习, 不断的碎片化测试和学习能够帮助用户加深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1 架构设计

本软件采用手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架构。 软件结构如图 1 所示。

(1) 服务端

本软件服务器端主要的功能:在移动客户端接入网络时, 接收客户端用户的注册请求, 审核验证用户的登录身份是否正确, 管理用户个人账户信息;完成用户身份认证后, 接收客户端知识库、测试题目更新请求, 判断服务器试题库版本信息是否优于客户端, 若前者优于后者, 则推送最新知识库、测试题目给客户端, 完成安全测试试题和知识更新工作; 记录用户历史测评记录信息, 包括测评得分、试题知识类型、试题难度, 并参考用户的历史评估成绩, 分析错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类型, 推荐适应用户安全水平的信息安全知识测试题, 并推送错题所属知识类型的安全建议。 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2 所示。

(2) 移动客户端

移动客户端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登录, 接受软件推荐的信息安全测试题, 或者自主设定自己感兴趣的测试题;答题完毕后提交试题, 查看本次户答题后的得分, 并获取相应的安全素养评价;查看所回答题目的正确答案, 弥补自己的安全意识漏洞, 详细学习相关安全知识, 以提高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 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3 所示。

2.2 功能设计

本软件采用模块化组织形式, 通过模块分区, 进行各种功能的管理与应用。 该软件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登录 / 注册模块、测评答题模块、素养评测模块、正解回放模块、知识推送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以上各功能模块相互配合, 发挥各自作用, 构成整个信息安全素养评测的应用程序, 主要模块功能设计涉及几方面。

1) 登录 / 注册。 软件对用户注册的口令要求至少由数字、小写字母、大写字母、特殊字符中的任意两项组成, 同时规定口令必须由 6~12 个字符组成。 软件对所有的口令使用 Hash 函数进行消息摘要后存储在数据库中。 此外, 本软件通过访问控制等手段确保注册用户的测试结果不会被非授权的第三方获取。 以上这些功能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用户的隐私。

2) 测评答题 。 软件会提供包括身份 (密码 ) 安全 、数据安全、设备和环境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无线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社交安全这九大知识类型, 难度涉及高、中、低三种等级的题目给用户, 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安全需求的用户进行自我评测和学习。

3) 素养评测 。 软件为用户提供当次答题后的得分 , 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另外, 通过雷达图显示用户各种知识类型掌握程度强弱的分布, 方便用户更直观的了解自身哪一部分的安全知识有待提高, 使得用户可以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安全意识的缺陷。

4) 正解回放。 用户可以在每次答题结束之后用该功能查看当次评测中每道题的正确答案, 了解自己哪里出错, 并获取有关题目知识点的详细点评。 这样由点及面, 层层推进, 强化用户的自我学习,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5) 知识推送 。 用户登录后 , 软件服务器参考用户的历史评估分数, 分析错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类型, 推荐适应用户安全水平的信息安全知识测试题, 并推送错题所属知识类型相关安全建议, 以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帮助用户提高信息安全知识。 此外, 软件可以在用户接入网络时, 通过比较本次评分与预先设置的报警值的大小给出用户警示, 评分偏小时, 软件将会推送安全提醒信息, 提示用户保护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

6) 系统管理。 用户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更改自己的账户口令, 切实维护口令安全。 此外, 用户可以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 申请试题更新, 客户端下载最新的信息安全意识测试题库, 获得最新安全知识。

3 软件实现

3.1 开发环境及工具

1) JDK。JDK (Java SE Development Kit) , 也就是 Java标准开发包, 是 Sun 公司提供的基础 Java 语言开发工具, 该工具系统包含 Java 语言的编译工具、运行工具以及执行程序的环境 (即 JRE) 。 系统选用 JDK1.6 作为Java 的开发工具。

2) Eclipse IDE, 一 个多用途的开发工具平台 。 系统选用 Eclipse 3.7 (代号 Indigo) 版作为本次开发平台。

3) Android 开发工具。 ADT, 基于 Eclipse 的 Android开发工具扩充套件 (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plugin) , Eclipse 的 ADT 插件通过把包括模拟器 、.class-to-.dex 转换器等开发工具直接集成到 IDE 中来简化 Android 开发 ;Android SDK, 即 Android 程 序 开 发 包 (SoftwareDevelopment Kit) , Android 程序开发套件。

4) SQLite。 它是一款轻型的数据库 , 是遵守 ACID 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它的设计目标是嵌入式的, 而且已经在很多嵌入式产品中使用可它。SQLite 占用资源非常的低, 它能够支持主流操作系统, 并可以很好地和很多程序语言结合。

5) Tomcat, 是 Apache 旗 下的一款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 Web 应用服务器, 属于轻量级应用服务器。

3.2 软件界面实现

Android 为 开 发 人 员 提 供 了 基 于 XML (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 文 件的用户界面 (UI) 开 发模块 , 通过采用 XML 文件来进行界面布局, 将布局界面的代码和逻辑控制的 Java 代码分离开来, 使应用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为软件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方便的方法来控制 UI界面[5]。本软件参考界面设计的“黄金规则”[6], 组合使用View (视 图 ) 、Textview (文 本框 ) 、Edit Text ( 编 辑框 ) 、Button (按 钮 ) 、Menu (菜 单 ) 、Layout (布 局 ) 等 Android 系统自带的界面设置控件, 设计出软件各个界面, 整体软件界面格调基于偏蓝色, 呈现安全主题的厚重感, 尽可能确保了软件设计的一致性。 设计的主界面包含“开始评估”、“评估结果”、“安全 Tips”、“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的形象化按钮, 如图 4 所示, 让不同层次用户直观了解软件提供的功能, 实现了普遍而可用的特性;设计了友好的会话交互框, 如软件退出时的提示信息, 如图 5 所示;设计了丰富的软件反馈信息, 如注册时, 使用正则表达式判断密码长度、密码类型是否符合设计准则要求, 通过 Toast控件给用户带来软件操作温馨提示, 易于用户接受。

另 外 , 使 用 Radio Button、Check Box 控 件 以 及Linear Layout 线 性布局 , 设计出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的 Activity 界面, 如图 6 所示的多选题。

3.3 软件关键技术实现

3.3.1 数据库设计

软 件 采 用 SQLite 数 据 库 存 储 数 据 , 创 建 数 据 库Information Security。 首先创建题目表 Question, 这是整个题库设计的关键点。 在 Question 表里, 系统创建题目难度等级的字段 rank, 主要包括低、中、高, 来区分不同难度的试题;创建题目主题字段 category, 主要包含身份 (密码 ) 安全 、数据安全 、设备和环境安全 、主机安全 、网络安全、无线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社交安全, 通过表中一个字段囊括当前主要的安全子领域, 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安全知识;创建能力级别字段 abilityrank, 主要包括安全常识、安全原理、安全技术;创建安全场景字段context, 包括公用场景 、工作场景 、家庭场景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组合。

软件考虑到题目的形式单一化, 会影响用户体验和视 觉 疲 劳 , 所 以 在 Question 表 里 添 加 题 目 类 型 字 段flag, 属性值分别为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 提供多类型的试题。 数据库中, 针对三种试题类型, 创建单选题表、多选题表、判断题表, 分别储存对应题型的选项、分值、正确选项。

此外, 软件为了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 创建了用户信息表 accountinfo、用户评测得分表 userscore, 其中 用户信息表包含账户名、登录口令的两大关键字段, 为用户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安全保护, 这也从侧面培养了用户的安全意识。 正是基于这种安全设计的考虑, 软件只允许正确登录的用户, 查阅对应账户的历史成绩, 维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3.3.2 试题生成

试题集中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分别有对应的三种 Activity 界面。 软件会根据用户选择的试题难度和主题类别, 从试题数据库里按照关键字: 题目主题字段category、题 目难度等级字段 rank, 抽取 出试题集生成临时试题库。 然后, 使用 Java 中 Set 集合, 其特点是不允许包含相同的元素, 存储 10 道题的题号。 具体过程就是重复 10 次, 每次随机取临时试题库中题目的题号, 放入Set 集合中 , 直到 Set 集 个数为 10 时 , 即 Set 集 中已生成各不相同的 10 道试题号, 终止试题生成过程, 最终按照生成的试题号, 抽取出此次的测试题, 按照试题的题目类型 (判断题、 多选题、 单选题) , 分别跳转到对应的activity 界面, 形成每一次的测试题集 。

3.3.3 评估及结果可视化

用户完成试题并提交后, 软件通过记录用户当前各题的选项结果, 判断是否匹配对应试题库中题目的正确选项, 按照每道题的设定的分数, 计算当次得分。

此外, 软件利用可视化雷达图的形式, 从不同情景下的安全技术、安全原理、安全常识的角度, 分析用户整体的知识掌握水平, 如图 7 所示。 通过自定义 View 来绘制雷达图, 使用 Android 系统自带的画图基本对象 Color (颜 色对象 ) 、Paint (画 笔对象 ) 、Canvas (画 布对象 ) 、Path (路径对象) 来构造出雷达图的图形。 雷达图分为九个维度, 每一个维度都是采用 10 分制形式, 软件绘制出了分值标度线, 如图 7 上的红色分值线, 如每一格代表 2 分, 方便用户观察自己的每一维度的得分, 这样就可以分别从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公用环境下的安全技术、安全原理、安全常识这九个方面直观地分析用户安全素养。

3.3.4 感知和知识推荐

软件通过一个全局字符串数组, 来记录用户当前试题集的各题选项, 全面感知用户的答题情况, 再与各题的正确选项进行匹配, 便于软件对试题评分;通过用户评测得分表 userscore, 记录注册用户的历史测评成绩, 方便与当前的测试结果纵向比较, 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安全意识。

软件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比如当用户测试结果低于 60 分时, 可以推荐同一安全主题内其他同等难度的题目, 而当用户评测结果高于 85 分时, 可以提高测试难度, 推荐对应难度的试题。 此外, 用户答题结束后, 软件将会向用户提供答题的正确答案, 推荐安全 Tips, 以及详细的安全知识点介绍。

4 软件运行情况及特色总结

4.1 软件运行情况

用户首先下载本软件的安装包, 安装软件后, 用户点击应用图标, 进入软件的首页面。 用户输入自己的账户、口令, 进入答题系统, 开始评估, 如图 8 所示, 用户可选择“低”、“中”、“高”三种难度类型, 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测试主题。 软件会根据用户的选择, 生成对应的试题集, 生成的答题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答题结束后, 提交答卷, 点击“测评结果”, 如图 7 所示, 获取本次的评测结果;点击“安全 Tips”, 将会向用户提供这次答题的答案和参考建议, 用户点击每题列表, 如图 9 所示, 就可以查看此题的详细解答, 系统会提供详细的安全知识参考, 以便用户进行安全知识学习。

登录用户点击“试题更新”后, 软件首先检查系统网络状况, 如果网络未连接或者网络连接出现异常, 软件将会友好提醒用户重新连接网络, 如图 10 所示。 如果在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 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试题更新请求, 获取客户端的试题版本信息后, 将所获得的客户端版本信息与服务器端最新发布的版本信息比较, 判断客户端是否需要更新, 如果需要更新, 软件客户端将会开启“更新”按钮, 客户端即可从服务器端下载最新的信息安全意识测试题库, 如图 11 所示。

最后, 用户点击手机上的主屏幕 (Home) 键弹出本软件的“退出”视窗, 点击“确定”可退出本软件, 如图 12所示。

4.2 软件特色

1) 评估和教育相结合。 用户通过答题, 获取相应的评估结果, 软件会给出用户的安全素养评估结果, 并且会提供用户所做题目的正确答案以及详细的安全知识介绍, 方便用户在安全评估的同时, 学习对应的安全知识。

2) 感知和知识推荐。 软件一方面可以记录用户评估试题的各个选项, 以及相应的试题难度和主题类别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记录用户的测评得分, 提供历史测评结果回放, 方便纵向比较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 此外, 软件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3) 客观评估与结果可视化。 软件感知用户答题选项, 判断是否匹配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 参照题目的分数设定, 客观计算用户评估成绩, 并将评估成绩通过雷达图直观显示出来, 全方位分析用户的信息安全素养水平。

4) 提供碎片化学习途径 。 用户通过移动客户端 , 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场景下, 进行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 充分体现了泛在学习的特点。 用户使用该系统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测试和学习, 不断的碎片化测试和学习能够帮助用户加深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适用面广。 本软件实现了分主题 、分场景、分难度的题库, 可以适用于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安全需求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用户, 以及个人用户的自测与自主学习。本软件能够及时更新测试题库和训练知识, 以适应层出不穷的信息安全威胁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 软件基于Android 平台开发, 适用于各类安卓手机 。

5 结束语

提高个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目前已有一些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能够帮助终端用户学习信息安全知识,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来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本文设计实现的基于 Android 系统上的个人信息安全素养评测手机软件, 能够解决这些方法在实施中面临的如何了解学习者的需求以及评估教育效果等问题。

本软件将信息安全相关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检测并记录用户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水平, 并能够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意识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题目。 软件将评估与教育相结合, 具有评估结果可视化、感知和知识推荐功能, 软件分主题、分场景、分难度的题库, 以及借助于移动平台的碎片化学习途径, 可以适用于不同知识程度、不同安全需求的组织用户和个人用户的自测与自主学习。

摘要:有效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能够帮助终端用户学习信息安全知识,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来应对各类信息安全问题。目前已有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 面临如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及评估教育效果等问题。本文为此设计实现了Android系统上的个人信息安全素养评测手机软件。该软件将信息安全相关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检测并记录用户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水平, 并能够根据用户的评估结果, 确认用户信息安全素养水平的高低, 并向用户推荐适合自身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学习内容。该软件采用移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架构, 借助移动平台的优势, 方便用户进行自测和学习。该软件能够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途径普及和手段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安全素养,知识评测,移动平台,Android系统

参考文献

[1]手机之家.卡巴斯基提醒用户增强安全意识[EB/OL].http://news.imobile.com.cn/articles/2014/0121/131290.shtml.2014-06.

[2]N.Allison M, Bhimani A, Boni W, et al.When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s Go Mainstream[R].America:RSA, 2011.

[3]R.Anderson.Security Engineering:A Guide to Building Dependable Distributed Systems (2ed Edition) [M].Indiana:Wiley Publishing, 2008.

[4]陈波, 于泠.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 (第3版) [M].北京:机械出版社, 2013.

[5]王国辉, 李伟.Android开发宝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酷勤网.运用界面设计的八条黄金规则[EB/OL].http://www.kuqin.com/uidesign/20070915/1089.html.2014-06.

篇4:微软助力大学软件开发

这项计划旨在激发和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中国知识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进一步促进中国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同时提升其软件技能。微软将与教育部直属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合作,为中国大学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级软件工具下载,包含4类软件: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Expression Studio(Expression Web、Expression Blend、Expression Media、Expression Designer)、SQL Server Developer Edition以及Windows Server Standard Edition,并允许中国大学在校学生免费将上述软件用于学生个人、非商业性教学课程学习和科研之目的。

作为微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面向学生群体的开发及设计软件工具免费使用活动,其影响显然也是意味深长的。自2008年2月19日启动以来,已有来自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中国等国家,合计超过3500万大学生(其中中国大学生超过2000万)体验到了微软最新开发工具的魅力。此举不仅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微软最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为今后步入软件开发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更坚实的基础。从另一个侧面看,它也有望将很多准备投入开源软件开发团队的年轻朋友又拉回到微软开发阵营,这对巩固今后微软在软件开发领域的统治地位无疑也将有重要的意义。

篇5:软件开发项目个人总结

对公司的整体状况和运营模式进行了解,重点针对合同管理系统的适用领域、场景以及客户群体、一般性需求进行学习。熟悉公司技术团的工作模式、编码规范和研发管理控制流程。 通过对公司产品关注领域和业务流程的学习以及研发规范的了解,梳理了技术学习主线,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时间计划为技术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公司***平台的研发

参与了***平台的部分功能研发,主要参与以下功能模块的代码编制、优化和初步的功能验证测试:系统平台对接浪潮系统、系统对接审批事项清单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筹备成立模块、成立登记模块、分支机构管理、组织管理、注销信息管理、变更信息管理等等。在研发中,按照团队规划完成了个人的任务并按照编码规范进行了源码优化。对于部分编码进行分析和重构,对于部分功能模块进行了效率优化和源码简化,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复用性、可移植性。整个研发过程,积极融入团队,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司产品业务的理解。

三、公司产品***平台的优化

参与产品***平台的优化。使用技术方法通过重构改进了产品的运行效率。从构建模式、实现方法、代码风格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知识整理、分析和优化。并以此为契机,强化了效率优化的意识,学习了效率优化的方法,同时,增强了研发中兼顾效率的意识。

20xx年度个人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0xx年是我进入公司的第一年,无论是对于生活阅历还是工作经验以及技术知识都取

得了很大的成效与进步。在公司的几个月里我着实成长了许多,尤其是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此外还增长了一些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开发流程。

20xx年度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改进方法

刚进公司的时候我面临很多问题,在工作中遇到非常多棘手的问题,不断请教前辈们.有了他们的帮助和自己坚持努力,我发现我所遇到棘手问题越来越少,就这样我从一个新人慢慢变成一个可以担当一面的团队成员,我再也不怕遇到问题。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应该多锻炼自己表达能力和加强对普通话的学习,其次,对于技术方面了解不够全面,不够广泛,好多技术都还处于一个熟悉、认知阶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给自己拟定一些目标和学习、提升路线,让自己技术以及各方面不断的提高。不让自己只局限于技术方面的提升与提高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了坚持就是胜利,程序员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只有不断的扩充、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应变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目前公司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公司领导比较给力、很会照顾下属,同事之间也比较容易相处,团队互助性也比较强。但是我们公司对于技术上是不是应该增加一点技术储备方面东西。我希望公司能够一个强大知识库,比如某一天某个人解决了一个极难解决或者比较罕见的问题。有必要保存到知识库里,以备后续之人有一个学习认知的空间。

对自己20xx年度整体表现的客观评价

20xx年度是我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获得成长的年度。

本年度的工作中,我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适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关注功能实现、代码规范、效率优化和用户体验。努力开展对本职工作所需专业技术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并不断深化对合同管理业务的理解。团队建设上,我积极融入团队,努力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同事关系融洽。

综上所述,对于20xx年的工作整体表现,我对自己的评定是满意的。

20xx年年度工作计划安排

1. 在原有体系不变动情况下,配合团队完成社会组织信息系统后续的开发。

2. 加强自己工作中阐述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让自己更能适应新的需求发展变化,给自己制定一个短期目标以计划 。

4. 努力更正自己开发习惯,提升自己开发技巧。

5. 了解技术以外的知识,摆脱自己“机器人”的概念。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一、短期目标(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理规划自己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个工作之余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在工作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总结汇总,不断更正自己工作习惯。

二、长期目标(专注改进薄弱环节,掌握提升效率的技巧,深化业务理解)

篇6:软件开发个人工作总结

直到去年,很多清华北大同事的离职,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工作,明显的天花板,不涨的工资,以及家庭原因的集中爆发才让自己后知后觉,才开始反醒,才开始下决心做转变。

然而转变是痛苦的,这五年技术上主要是在windows平台上做一些企业内部业务的处理和展示,主要用一点,还有MFC,Winform,WPF,WCF。

技术基本上是做的皮毛,一般问题用MSDN,google和stackoverflow就能基本解决。用不到数据库,也用不到什么数据结构,用到一点点网络知识,主要精力都在业务展现上。这一切在我看来招个应届生用一年也能有和我一样的开发能力,唯一懂的多的业务,也长进不多,都是繁杂的重复。

所以在自己开始面试和找工作时被bs了很多次,顶着光环人家一般都给你面试机会,但是一旦聊到技术细节,自己很多都答不上来,也曾经一度非常沮丧。

篇7:软件开发个人工作总结

《**政务网》的建设与维护是**信息化建设前沿阵地;政府上网工作的最根本体现,也是信息中心的核心工作。但是由于信息中心人手少,任务紧担子重,我与同事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政务网》进行调整。经过调整后的《**政务网》,网站内容更加规范全面,网总体更加美观,各种数据库的应用使网站的更新管理,用户的使用,网站安全性及浏览监控更加方便。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网站在日常的更新维护中不断扩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祥实的内容,使网站聚集了更多的访问用户,提高了访问量及政务网的知名度。尤其是视频新闻栏目,多次得到领导的肯定,**地方的许多网站都与该栏目进行了链接。同时网站大量数据库的应用,为今后政府网络数据中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政务网》现在已经有相对固定的浏览群体,并且浏览用户正在不断的扩大。

尤其是,今年两节的召开,我们正在为**市政府设计制作精美《中国**》画册,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我克服种种困难,组织设计画册所需素材,许多片子都是亲手拍摄。同时为保障**重点项目网的正常运行,我加班加点,对目前的项目网数据服务器进行升级改造,尤其是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几十万条数据无一条丢失,确保重点项目网为各级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持。

在完成日常的工作后,我还制作了多个宣传**的多媒体影片,同时我也为单位内各科室做好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维护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一个高效团结的战斗群体这是万万做不到的。

总之,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能够与中心其他员工,协同工作为信息中心的发展出谋划策,认真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我仍然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合理有效的安排工作顺序,以使日后的工作更加出色。

信息中心:XXX

篇8:个人经验-软件开发工作总结

在2014年里,整个项目组能够按照计划,并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加班加点完成年度目标,是我对我们这个团队表示肯定和自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实现了从新成立的一个项目组转变成为了一个高效、稳健、整体目标明确的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在不断积累着经验、分享着自己成功、展现着团队魅力,在过去一年里,我也在逐步的转变和完善着自己对团队、对目标、对效率的认识,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付出做出四点总结:

一、看待事情的态度,在工作上,逐步习惯性的将每件事情都做上标注和批注,针对每一次提交代码,回复禅道上的问题,编写日报、周报,我们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去促进团队发展,我们能够逐步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逐渐的能够理解到在一个高效的团队中,规范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因子。

二、看待事情的角度,面对问题和困难,我们从刚开始的推脱,到寻找理由延长迭代周期,再到分析过程给出方案,到现在,我们能够理性的看待问题,前瞻性的暴露出问题,详细的规划问题的解决周期,实现了角度的转变。

三、面对面的沟通,针对于个人,在性格上的缺失,以及作为“码农”弊病,我都不善于言语和沟通,也不习惯面对面的去说明问题和交流方案,但作为表率,我强制自己去分享自己的言语,去表达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情绪,带驱动团队内部的交流。

篇9: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名:

石青龙

号:

201310403104

软件名称:

我的大学微信

期:

2016年06月16日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1学习综述

在这个课程中学到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以及提前要做好总体设计并且如何做好一个完备的总体设计。再到详细设计就是对总体设计的延伸,做到更加细致的设计。还有白鹤与黑盒测试的不同之处,以及用于不同的场合。

2软件开发

我们所开发的项目为我的大学微信,在小组中担任组员。我所做的就是设计一个整体的框架,以及详细的UI设计,所占比例为24%。

从上课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软件工程实际是一门专业,但是自己并没有怎么领会。直到在之后的学习中才理解,这其实是一门很需要时间的专业。

差不多第二节课,老师就要求我们有一个明确的软件设计目标,类似于app或者网页交互以及管理系统之类的。也就有了我们对实际需求的分析,同时我们就开始对可行性以及需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因为,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你想要什么,做什么,什么样子的。而相对应得可行性分析则是对实现需求的一个目标的精简化的过程。也就是怎么样更快更好的做到。后面我们写了自己的软件设计方向之后,并且在实现它的过程中才对各个部分深有体会。例如,我们组的是做一个andriod app,起初,并没有在意它的开发难度。毕竟抱着个学习的心态去尝试的。后面,做的时候才有了棘手的感觉,就是那种从零开始的感觉。每一个问题都要卡很久,从刚开始的平台搭建开始,到后面平台的使用都是简单但是烦人的问题。之后在遇到对andriod控件以及使用规则的不熟悉,一而再的陷入困境。这就是开始的可行性部分没有做到位的后果。

再说,慢慢熟悉对开发平台的使用之后,能够编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凌乱不堪。在开发过程中,就有一种被项目牵着走的感觉,之后不得已重新开始。但是,对总体设计有了清楚的认识。那就是类似于计划书一样的东西。或者说是目录更合适一点,可以在后面开发的过程中不停的反过来参考,做到哪了,下一步该做什么,都是十分明确的,不会乱了自己的阵脚。对了,还有最好要有一个开发记录本,用于记录个人开发过程中的总结以及在开发前的界面以及详细控件要求或则功能等。在开发的时候就更加方便。再讲测试部分,则是有些惭愧,时至今日,尚未开发完成。也只是在实体机上进行部分功能的测试。其中黑盒以及白盒都有直观的理解。对于开发者自身而言,白盒测试是找出问题的主要手段。而黑盒测试则为体验者所用。

以上差不多就是我这个学期在上课和自己亲自动手编写程序中的感受了,说来从一个开始上来就乱写的新手来说,上了这门课之后,在老师不停的叮咛中,变成一个很有思路的新人,自我感收获很大。

《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3意见和建议

篇10:软件工程个人总结

但我要说,从这次失败的软件工程中我的确学到了很多,其他只是拷贝别人代码所学习不到的知识,这一刻我体会到了失败的苦涩,要避免再次的失败,唯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在继续学习软件工程的知识,当然也不只是需求分析和编码方面的知识,要保证一个软件项目的正常执行,一定要学习项目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推行你的项目在给定的时间内以优秀的质量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软件工程是个很有深度的领域,在这次实践中所感悟最深的是,对于知识有没有彻底的理解,不能光靠一张嘴说,也不不能凭感觉.自己感觉掌握了就行,不去实践.软件工程是门实践的科学.一定要而且只有在实践上实现了才能说你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而不是光会说,这个这个应该是这样的,没有自己去实践,程序运行的结果只是简单的copy书上的或是google来的答案.这样是要不得的!

从团队合作上来说,我和陈伟强都是实践型的,我们的学习方法基本上都是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但是我和他也有不同,他更多的是关心一种思想上能否实现.而我可能偏向更为固执些吧,我个人觉得知识是一定实践的,不实践怎么能知道实际的运行结果是否和我们的预期一样呢?不过另一方面,我还是要想他学习一些从更高层次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这次软件工程的过程中,也是龚根华老师的推荐,我看了Erich Gamma 等人合著的<设计模式>一书.坦白的说,读完本书后对于软件工程的感受有了变化,对于它的认识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数据结构加控制结构这种传统的设计思维.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O-O所能提供给软件的更好的通用性,复用性,稳定性,依照这种思维我们可以设计出更加经济可靠的软件.只是限于我经历的开发经验还是太不够了,现在的我只是用到MVC这一个设计模式在这个项目中.但是这只是个开始,我会更加的努力学习软件工程的知识把设计模式,SPI,CMM方面的知识,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篇11:开发个人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敬业爱岗、积极进步

从进入学院的第一天起,我就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和组织员工,和张军平老师一起,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以身作则,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平和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来面对和做好应该做的每一项工作。在思想政治方面要求进步,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日常工作中,以学院发展大局为重,积极做好本部门工作及部门间协作的工作。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使之贯穿于工作始终。

第二部分:加强学习、努力创新

由于初次进入网络教育领域开展工作,加强学习研究,并把学习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来提高部门工作水平成为我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日常,经常性地浏览有关远程教育的书籍、杂志、文件,并通过网络查阅最新的业内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同时,组织部门的员工一起加强学习和研究,并把学到的理论通过思考,不断应用到部门工作的实践中。具体有:

一、进行网络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在日常对网络教育理论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并带领开发中心理论学习小组对通过构建课程网站提高网络课程开发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合作撰写了论文《关于构建课程网站的基本构想》。

二、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精品建设是开发中心工作的一个重点,从4月份开始,就积极学习关于精品课程的理论,了解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和要求,浏览已入选国家精品课程的特色,从中汲取可借鉴的地方。同时,了解中心以前开发精品课程的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到知己知彼。在春季精品课程开发中,积极参与了精品课程的规划和设计。在秋季的常规课程中,理科组选取了《生物无机化学》作为下一步精品开发课程,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前期准备。

三、进行资源建设的学习和研究

在秋季计划实施三库建设的时候,对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进行了学习,并对其他院校在资源建设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对学院在资源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参加了李副院长关于三库建设的座谈,组织人员对理科组和外语组的各科课程进行分析,确定出首批进行三库建设的课程,并针对学院的实际情况,参与撰写了《开发中心三库建设实施申请及实施建议》提交学院。同时完成了开发方案,并初步制定出了开发流程和绩效核算办法。

四、进行相关开发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组织技术讲座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对相关教育技术和开发技术的跟踪和研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它们在部门工作中的应用。在部门内部发现了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时,及时通过技术讲座形式进行推广应用,并发布到中心网站上。从6月份开始,为提高部门整体技术水平,定期组织了技术讲座并把讲座内容制作成网页发布到中心网站上,截止目前,已经举办了十多次讲座,并在工作应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进行课件评估标准的学习和研究

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多次课件评测公开演示及组评活动,学习大家在开发方面积累的经验,了解大家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思考如何提高制作水平;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课件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学习和研究,参与改进。

六、积极配合学院组织的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

积极参加了9月22、23日两天学院组织的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并通过学习,撰写了大讨论征文《网络教学模式浅析》。

七、对远程教育教学评估体系进行学习和研究

学习了《网络课程评价规范》,并针对明年开展的网院评估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普通高小网络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仔细的学习。

八、对如何加强网络教育教学支撑平台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网上大学氛围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撰写了文章《加强网站建设 营造网上大学氛围》投稿到《学院简报》上;

九、对其他网络学院和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经常性地浏览别的网络教育学院和教育机构的网站和课件,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和课件特点,借鉴其中好的做法和思路到我们的工作中来。

第三部分:努力工作 精益求精

在日常工作中,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对经手或负责的工作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及无故旷工,在工作需要时主动带领相关人员加班工作,保证任务的按时完成。

在大家的协作和配合下,在工作业绩方面可总结为以下4点:

1、尽心尽力,管理好所负责3个组的常规工作;

2、多沟通多发现,加强部门内部管理;

3、采取多种形式,做好部门组织文化和团队建设工作;

4、积极配合,完成院里其他工作。

一、尽心尽力,管理好所负责3个组的常规工作

二、多沟通多发现,加强部门内部管理

三、采用多种形式,做好部门组织文化和团队建设工作

四、积极配合,完成院里其他工作

第四部分:工作思考

1、如何密切配合学院的要求、配合主任的规划,和其他员工一起把学院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

2、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上有更大的突破;

3、如何进一步深化组织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把开发中心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更好的发挥,让学院的整体工作有进一步的提高;

4、如何加强各组间的协调,把中心的工作做得更深入和扎实;如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让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创新;

5、如何在网络课程质量上有所突破,让我们的资源建设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6、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教学模式的学习,加强和老师的沟通和配合,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到位的资源产品;

7、如何把资源建设工作做得更规范更到位,以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网络教育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作文:心灵的钥匙下一篇:采购管理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