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自我检测一

2024-04-13

统计,自我检测一(共7篇)

篇1:统计,自我检测一

《统计学原理》自我检测

(一)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6、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7、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8、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9、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10、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11、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12.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A.重叠 B.相近C.不等

13、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4、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

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 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

C.分组标志的选择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2、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 E、协调职能

3、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4、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A、统计报表 B、普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5、在工业设备普查中()。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6、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7、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8、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9、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组平均数

四、填空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归纳推断法

2、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________,每一居民是________。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

5、工人的年龄、工厂设备的价值,属于________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________标志。

6、统计指标反映的是________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________的数量特征。

7、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________、时间、地点、________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8、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单位是________,填报单位是________。

9、调查单位是________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________的单位。

10、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________分组、________分组和________分组。

1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_______的选择。

12、统计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有两种形式: ________和________。

13、组距式分组根据其分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分为________分组和________分组。

14、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_______。

15、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四种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6、次数分配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各组单位数的次数又称为________,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称为________。

五、简答题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应用意义?

4、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

六、计算题

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58 81 54 79 76 95 76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 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 编制一 张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2、某车间有30个工人看管机器数量的资料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5 4 3 4 2 6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据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篇2:统计,自我检测一

1.填上合适的单位。

铅笔的长度18________,走廊的长度16________,桌子的高度72________。

教室的高度3________,课本的长度26________,黑板的长度3________。

2.这些分别是会谁看到的?连一连。

3.算一算。

(1)买两种玩具需要多少钱? □○□=□(元)(2)至少要多少钱可以买到两种玩具? □○□=□(元)4. 29+30=

60+4=

50+40=

74+4= 76-6=

36-20=

57-26=

29-29= 5.找规律。

(1)按顺序填数。(2)给个位是2的数涂色。(3)大于80的数有________个。

(4)在69后面的各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_。(5)第7行第5个数是________。(横看称行)(6)第1 0列的各数,个位上都是________。(竖看称列)6.按上表,把下表中缺的数填上。

7.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篇3:概率与统计初步单元检测试题

1.某教师出了一份三道题的测试卷,每道题1分,全班得3分、2分、1分和0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0%、50%、10%和10%,则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为______分.

2.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10种、30种、20种,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______.

3.—个单位有职工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6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320人,具有初级职称的200人,其余人员120人.为了解职工收入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则从上述各层中依次抽取的人数分别是______.

4.将参加数学夏令营的100名学生编号为001,002,…,100,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且第一段中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4,则在046号至078号中,被抽中的人数为______.

5.把一个体积为27 cm3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上红漆,然后锯成体积为1 cm3的27个小正方体,现从中任取一块,则这一块至少有一面涂有红漆的概率为______.

6.在某个容量为3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9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8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______.

7.在某项体育比赛中,七位裁判为一选手打出的分数如下:

90 89 90 95 93 94 93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______.

8.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a,从{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则b>a的概率是______.

9.在一次教师联欢会上,到会的女教师比男教师多12人,从这些教师中随机抽1人表演,若选到男教师的概率为,则参加联欢会的男教师共有______人.

10.两根相距6 m的木杆上系一根绳子,并在绳子上挂一盏灯,则灯与两端距离都大于2 m的概率为______.

11.投掷一枚均匀硬币和一枚均匀骰子各一次,记“硬币正面向上”为事件A,“骰子向上的点数是3”为事件B,则事件A,B中至少有一件发生的概率是______。

12.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n,记向量a=(m,n)与b=(1,-1)的夹角为θ,则θ∈(0)的概率为______.

13.在第1,3,4,5,8路公共汽车都要停靠的一个站台(假定这个站台只能停靠一辆汽车)上,有一位乘客等候第4路或第8路汽车,假定当时各路汽车首先到站的可能性相等,则首先到站的正是这位乘客所要等的汽车的概率是______.

14.在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以圆心O为起点作射线OC,则使得∠AOC和∠BOC都不小于30°的概率为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15.已知射手甲射击一次,命中9环(含9环)以上的概率为0.56,命中8环的概率为0.22,命中7环的概率为0.12.

(1)求甲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

(2)求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概率.

16.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生、女生人数如表1: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1)求x的值;(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3)已知y≥245,z≥245,求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

17.高三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了了解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一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1)根据上面图表,(1)(2)(3)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中信息估计总体平均数______.

(3)估计总体落在[129,150]中的概率为______.

18.先后2次抛掷一枚骰子,将得到的点数分别记为a,b.(1)求直线ax+by+5=0与圆x2+y2=1相切的概率;(2)将a,b,5的值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求这三条线段能围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19.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四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这四个数字,抛掷这颗正四面体骰子,观察抛掷后能看到的数字,(1)若抛掷一次,求能看到的三个面上数字之和大于6的概率;(2)若抛掷两次,求两次朝下面上的数字之积大于7的概率;(3)若抛掷两次,以第一次朝下面上的数字为横坐标a,第二次朝下面上的数字为纵坐标b,求点(a,b)落在直线x-y=1下方的概率.

20.设有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1)若a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2)若a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概率与统计初步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2 2.6 3.8,16,10,6 4.8 5.6.50 7.92,2.8 8.9.54 10.11.12.13.14.

二、15.解:(1)记“甲命中不足8环”为事件A,则P(A)=1-0.56-0.22=0.22.(2)记“甲至少命中7环”为事件B,则P(B)=0.12+0.22+0.56=0.9.

答:(1)甲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为0.22;(2)甲射击一次,至少命中7环的概率为0.9.

16.解:(1)设“抽到初二女生”为事件A,则,则x=380.

(2)初三年级占全校总人数的比例为,则48×0.25=12人.

(3)记“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为事件C,所以.

篇4:完形填空自我检测一篇

Last year, around Labor Day, I read a “Happy Ad” in our local newspaper. There was a lady in a local nursing home, who was1her 90th birthday and her family wanted everyone to know about it.

2said that if you wanted to drop her a line, here was her3 . So I did. I found a birthday card and dropped her a short note,4her a happy birthday.

A week or so later, someone knocked at my front door. I opened the door and found a middle-aged man5on my doorstep. He introduced himself6the son of this woman to7I had sent the card. He explained that he just wanted to drop by8and thank me for sending such a nice card to his9 . Apparently, like many older folks, she did not receive much mail and was quite10to receive mine. I just didn’t know what to11 . I told him it was my12and that I hoped his mom had enjoyed her birthday.

That year, I did not send out any Christmas cards,13to this lovely old lady in the nursing home. I just told her that I was14about her and hoped that she had a nice15 . I sent her a holiday card and also a couple of notes in between. I just thought she might like to have someone16to her, to get some mail.

She17a couple of months ago. I18met this lady, but I did keep her and her family in my19 . I dropped them a line of sympathy. I hope that my few little notes were enough to20a couple of her days here on earth.

1. A. biddingB. celebrating

C. honouringD. receiving

2. A. ItB. She

C. TheyD. Which

3. A. addressB. home

C. nameD. number

4. A. confirmingB. hoping

C. promisingD. wishing

5. A. knockingB. sitting

C. standingD. waiting

6. A. withB. to

C. byD. as

7. A. whatB. whose

C. whoD. whom

8. A. in allB. in general

C. in personD. in short

9. A. daughterB. family

C. momD. wife

10. A. disappointedB. excited

C. frightenedD. satisfied

11. A. sayB. send

C. replyD. talk

12. A. comfortB. duty

C. interestD. pleasure

13. A. besidesB. except

C. includingD. owing

14. A. concerningB. complaining

C. missingD. thinking

15. A. cardB. birthday

C. holidayD. life

16. A. attendB. drop

C. rememberD. write

17. A. died awayB. passed by

C. went byD. passed away

18. A. everB. never

C. oftenD. seldom

19. A. feelingsB. notes

C. thoughtsD. words

20. A. brightenB. shorten

C. threatenD. widen

答案与解析

本文叙述了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篇奇怪的广告,广告中希望人们给一位90岁高龄的女士写信。作者尝试之后,发现给这位女士和她的家人都带来欢乐,从此作者每逢节日都给这位女士写信,为的是给她的晚年带来一份安慰和欢乐。

1. B 由上下文可知,她正在庆祝(celebrating)她90岁的生日。

【考查点】考查动词辨析。理解上下文暗示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

2. A 此处指上文提到的广告。故选代词it。

【考查点】考查代词。关键点在于选准该处所指代的对象。

3. A 根据上下文可知是和她写信,故此处为地址(address)。

【考查点】考查名词。根据句意可知写信需要地址。

4. D 作者写信祝(wishing)她生日快乐。此处后接双宾语。

【考查点】考查动词。后面的宾语是暗示。

5. C 作者打开门,发现有个人正站在(standing)门前。

【考查点】考查动词。敲门的人肯定是站在门口。

6. D 根据下文可知此人是那位女士的儿子。故选as表示“作为,是”之意。

【考查点】考查介词。掌握常用介词的用法是关键。

7. D 此处为定语从句,关系代词whom作介词to的宾语,此处指人。

【考查点】考查关系代词。掌握定语从句的解题技巧。

8. C 他想亲自(in person)来访以表达对作者的感谢。

【考查点】考查介词短语。平时多记些习惯搭配。

9. C 作者是给来访者的母亲(mom)写信。

【考查点】考查名词。根据上下文暗示可知。

10. B 她很少收到信件,因此此次收到作者的贺卡感到很激动(excited)。

【考查点】考查形容词。上文暗示希望有人给她写信,收到信自然兴奋。

11. A 作者面对那位女士儿子的一番话,不知说(say)些什么。此处what引导宾语从句,在句中作宾语。

【考查点】考查动词。根据意思和后接宾语可判断出适合的动词。掌握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12. D 作者说很高兴(pleasure)这样做,希望他的母亲生日快乐。

【考查点】考查名词。根据上下文确定意思。

13. B 根据下文提示可知,此处表示“除外(except)”之意。

【考查点】考查介词。注意except和besides意思的不同。

14. D 作者给那位女士送去圣诞贺卡,告知她作者正想着(thinking)她,希望她节日(holiday)愉快。

【考查点】考查动词。A项be concerned about,表示“关心;担忧”之意。

15. C

【考查点】考查名词。前文有暗示。

16. D 作者认为她肯定想有人给她写(write)信。

【考查点】考查动词。write to sb.或drop sb. a line都表示“给某人写信”。

17. D 她几个月前逝世(passed away)了。

【考查点】考查动词短语。动词短语die away表示“平息;消失”。重要的常用固定短语一定要记牢。

18. B 根据后面but引导的转折可知作者从未(never)见过她,但作者确实信中想着(thoughts)她和她的家庭。

【考查点】考查副词。根据意思可知此处要用否定。

19. C have sb. in one’s thoughts“想着某人”。

【考查点】考查名词。注意一些普通名词常用的习惯搭配。如:have sth. in mind, keep ... in mind。

20. A 作者相信他的卡片和只言片语定会使她的余生充实快乐(brighten)起来。brighten为动词,表示“使发光;使快乐”。

篇5:自我检测一

(一)1.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2.抗体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以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浆细胞生活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红骨髓

B.胸腺

C.细胞内液

D.血浆等细胞外液

3.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 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5.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6.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

()A.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7.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8.下列生理活动一般不会受下丘脑影响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生物节律

C.维持身体平衡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9.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 B.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 C.激素、酶和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D.水的平衡及体温和血糖的稳定都与下丘脑有关

10.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B.该酶是生物体内催化效率较低的酶之一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

D.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

11.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若刺激Ⅱ处,则在Ⅰ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1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胆碱酯酶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如图是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14.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 B.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D.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15.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

A.+,-,+,-,+,-

B.+,+,+,+,-,+ C.-,-,-,+,+,-

D.+,+,+,+,+,+

1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体温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C.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

17.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某动物园中,一只猩猩突然暴躁不安,攻击其他猩猩。为了控制该猩猩,饲养员给其注射了一定量的某物质,使之出现暂时休克现象,若要使之迅速苏醒,可注射另一种物质。饲养员给猩猩先后注射的两种物质分别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麻醉剂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 D.胰岛素和葡萄糖

19.下列关于人体中激素分泌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机体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B.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含量上升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而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会引起胰岛素含量上升

C.饥饿时,血糖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调节会使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上升 D.寒冷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会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肾上腺素及胰岛素的含量也上升

20.如果饮用水被一种雌性激素类似物污染,可能会导致下列哪种结果

()A.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含量上升

B.雌性个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 C.雌性个体分泌雌性激素含量上升 D.对雌性个体的卵泡刺激增强

21.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A.神经递质

B.载体蛋白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E.呼吸酶

F.抗体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22.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请回答:

(1)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既是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这种免疫方式叫做________免疫。

(2)白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比值(A/G)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白蛋白是在肝脏细胞中制造的,当机体被病毒感染时,肝功能会受损,白蛋白的产生就会减少。若某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则A/G会________(填“增加”或“下降”)。

(3)如图所示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①正常情况下,血管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浓度增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等;②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肝组织内葡萄糖移动的方向主要体现为________。

A.

1、B.

1、C.

4、D.

3、4(4)若上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则________三处的液体可代表内环境的构成;“大头娃娃”奶粉是由于其蛋白质含量几乎为零,长期食用后将直接导致图中______(填字母)处液体的渗透压下降,使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回流速度减慢,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现象。

23.(2010·安徽理综,30)(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_(填A、B、C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

(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填①~⑦编号)。

篇6: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1.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2.在一棵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3.一棵柳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A.细胞→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A.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B.一石激起千层

C.缩手反射 D.草履虫分裂

5.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换高倍镜前,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B.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

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

D.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需增加进光量

6.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 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 右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

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下方

7.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念珠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

A.①④⑥

B.①⑥⑦

C.①④⑦

D.全都是 8.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核酸

9.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

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10.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 B.谷物和胡萝卜 C.钙片和维生素D D.蛋白质和糖类

二、非选择题

1.水在生物体内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刚产生的幼嫩谷物在成熟过程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 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D.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11.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波动不大 12.已知Mn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作用

D.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13.小孩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平时要补充()A.新鲜水果和蔬菜

中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变化为________。成熟后的谷物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主要是______水,在晒干的小麦种子中含水量约为14%,这其中主要是______水。(2)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______;当自由水含量升高时,机体代谢强度______.(3)人的心肌含水量约为79%,血液含水量约为82%,二者的含水量相差不多,可在形态上相差很大,前者是固态,后者是液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⑩胰岛素

篇7:统计,自我检测一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我检测题

徐贤友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发绺(liǔ) 水榭(xiè) 踱步(dù) 跻身(jī)

B.遗孀(shān) 地窖(gào) 抖擞(sǒu) 焚香(fén)

C.牛犊(dú) 聘用(pìn) 占卜(bǔ) 揩油(kǎi)

D. 剔透(tī) 抉择(jué) 遴选(lín) 模样(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的是( )(2分)

A. 虐待 抚摩 隐匿 匪夷所思 别具匠心

B. 屋宇 戒机 松涛 相得益彰 变幻莫测

C. 遗孀 邀请 冰窟 晶萤剔透 筋疲力尽

D. 简陋 提练 轨迹 声誉卓著 相辅相成

3.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B.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C.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D.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根据课文默写。(4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对人生的启示。

(2)《登岳阳楼》一诗中的“ , ”两句描述洞庭湖壮美景色。

5.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 (4分)

要求:①形式与例句相同;②内容有积极意义。

例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就 ,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 , 。

6.综合实践。(4分)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两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

范例:“师”与“帅”

例子: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

“人”与“大”: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5分)

偏爱我的老师

薛荣君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任福珍老师,她身材苗条,面容清秀,讲起课来娓娓动听。不知是什么原因,任老师对家庭贫困的我特别青睐,上课的时候常常提问我,也常常当众表扬我,这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我家里穷,而且嘴又特别笨,又不会去讨老师的欢心,因此,几乎从来没有哪一个老师看重过我。任老师异乎寻常的关爱让我幼小的心深深地感动着。任老师是教语文的,为了感谢她对我的好,我对语文投入的精力远远超过了其它学科,几乎把每一篇课文都背了下来。特别是作文,几乎每一篇都要成为作文课上朗读的范文。

如果说任老师先前对我只是一般的喜欢,那么后来就是偏爱了。记得在一篇描写家乡的作文中,我用了一段语文课本中的句子,任老师或许没有意识到那段话是我抄来的,在作文课上不但又一次表扬了我,而且还特别强调了那一段话写得最好。几乎就在同时,有好几个同学揭发说那段话是从书上抄的,根本就不是我写的,并翻出课本让老师看。当时,我十分窘迫,红着脸不敢抬头。任老师平静地看了一下课本,然后又把那段话重读了一遍,说:“既然是课文中的原话就更应该表扬了,学以致用嘛,为什么别人就没想到用这段话呢?只要没有人否认这段话用得恰到好处,那就是成功的。”尽管得到了任老师的肯定,我仍然脸红心跳,因为从别的同学的表情中,我看出他们并不服气,毕竟抄来的东西再好也是不光明的。

那个早晨,第一堂就是语文课,上课之前我还默默地背诵了一遍课文,以备任老师提问。但上课铃声响过之后,进来的并不是任老师,而是一位姓阎的老师给我们代课,他说任老师家里有事。到了下午,我才听一个同学说任老师家失火了,听了那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我连课都顾不得上了,拼命地向任老师家跑去,一边跑一边在心里不停地安慰着自己:那一定不是真的。可事实证明,那确确实实是真的,任老师家的房子已成为一片被烧焦的瓦砾。当时,我十分迫切地想见到任老师,想去安慰她,并且,也打听到了她暂住的亲戚家。可走到她亲戚家门口的时候,我又不敢进去找她了,因为性格内向的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她。

后来,放暑假了,我每天仍然要去任老师家门前,躲在树林里,偷偷地看她家修房子,一直到房子修好,但我从来没有进去过。暑假里,我每天都在想,见到任老师该说些什么,还是什么也不说。

新的学期终于开始了,但我却没见到任老师,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我又忍不住几次跑到她家门前,但焕然一新的房子始终都锁着门。又过了一段日子,我突然听人说任老师已经调走了。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我再也没有见到亲爱的任老师,“任老师,您别伤心”,这句已没有听众的话至今还尘封在我的心底。

(摘自《新青年》有删节 )

7.老师对“我”是怎样的态度?(2分)

8.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我”偏爱老师?(3分)

9.文中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3分)

10.文中的老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3分)

11.读完本文,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提示:可以从教育方法、感恩等方面回答)(4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茨威格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炽热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

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摘自《美文》第4期 有删节)

12. 魏尔哈仑所说的“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的`言下之意是什么?(2分)

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3分)

14.“他温和的眼睛发出的激励的凝视”中的“温和”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5.文章的题目是“从罗丹得到的启示”,作者从罗丹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阅读《赵普》,回答问题。(15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普少习吏事 ( ) (2)卒用其人 ( )

(3)普明日复奏其人( )(4)普颜色不变 ( )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8.赵普晚年读书“手不释卷”,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到三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3分)

19.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和故事层出不穷,你能分别举出一二,并谈谈他们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吗?(4分)

三、作文(40分)

20.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令你崇敬的人:他们或勤劳、淳朴、守责,或热诚、创新、立业,或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兴趣广泛……

请以《我所崇敬的一个人》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1. C 2.A 3. A 4.(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5.一只送给现实,一只送给理想;一只送给历史,一只送给未来6.示例:①人长大了,原来是需要负责任的。②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人才会变得伟大。③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正长大了。④人大了,就会不自觉地为自己戴上种种精神的枷锁。7.有一般的喜欢到特别的偏爱。8.特别喜欢语文课、时刻关注老师家的情况、惦记老师等。9.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偏爱。10.具有爱心、善良、善解人意等。11.略。12.赞扬了作者的才华和威信。13.这一句神态描写表现了罗丹工作时的忘我的精神。14.不能删去,这一词突出了罗丹的平易近人的性格。15.作为一个作家,需要有和善、谦虚、专注等品质。

上一篇:用三番五次来造句下一篇:12生肖新年春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