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2024-04-11

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共8篇)

篇1: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一篇

我校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我校文明、健康、好学、有为的育人目标,严格对照青海省中小学党建思政工作要求和西宁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若干措施的要求,扎实有序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现将我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坚定信仰,加强思政工作组织领导。

健全制度,指导建设。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相关要求制定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思政课建设的若干措施分工细则、思政教师团队建设方案、辅导员工作制度、思政课堂评价制度,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保障。

优化机构,形成合力。党支部统一领导,各处室明确分工,支部书记、校长率先进入教室,率先推进思政课建设,率先联系思政课教师,以学科教师为主导,以思政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以思政教师为支持的全校教师和学生合作的全体思政工作结构。

注重评价,完善系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等文件精神,建立思政课双日志制度,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思政课评价纳入业绩评价、职务评价,培养众多教师的责任、责任、集体、作为、荣誉等十六个意识,引导众多教师坚持职业操作,遵守诚信规范,致力于建立师德高尚、业务优秀的教师队伍。

(2)铸造灵魂强基,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青老结对,促进成长。思政课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校通过实施青青工程,实施思政课中坚教师一科一师、一师一优课示范课、青年教师合格课、报告课等活动实施青年教师成长承包制,学校领导咨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指导教师及时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学生情报员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发现问题,立即整理,充分表现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名师引领,加快成长。建设xx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邀请xx思政课名师xx来校支教,传授先进理念和教育方法。利用学校录音教室的优势,北京xx网校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准备资料库。在名师的驱动和影响下,思政教研风气浓厚,中坚教师队伍不断成长,专业素养大幅提高。

全员参加,培养人。全体教师坚持既教又育人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感情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以思政课为中心,推进各种课程和思政课共同培养人的新结构。不定期开展教育情绪调查,学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准备课程研讨活动,进入课堂观察课程活动。

(三)抓住阵地,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立足于课堂,创新教学。以把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学生喜欢的课程为基础,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优秀行动,创造思想政治精品课程。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编制教材,编制校本教材,选择教育案例,创新教育方式,开展微教室、一师一优课、一教师等教育实践活动,学科教研、集体准备课程、课题研究、教育竞赛、网络准备课程等教育活动,思政课程质量显着提高,以教育效果为思政课程教育评价体系不断完善。

联盟互助,资源共享。一中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通过开展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演讲比赛、班会观摩课、德育沙龙、绿色教室职场训练兵、教育学校、名人交流等活动,从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模式等方面进行学习和交流,形成了区域内优势互补、教研交流的新局面,促进了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挖掘资源,共同努力。充分挖掘学校各种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课程作为实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阵地,发挥各课程、各课程、各课程的教育责任,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融入各课程的教育中,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想同向同力,思想政治和知识教育有机统一的教育教育体系。

(四)丰富载体,打造学生思想政治底色。

树立榜样,扩大影响。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培训、专题讲座、四有好老师演讲、学生评价教育、耕牛奖、师德标兵、最受欢迎的教师、为青年教师有希望的星星的评价等,爱岗敬业、人师表、爱学生的品德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通过评选文明班、三好学生、各类星级学生、五四红旗班、红旗手、爱心奖、优秀班干部等优秀集团和个人,使学生学习有榜样,有基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

精细管理,养成习惯。立足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爱国、责任、诚信、乐学、合作为主要内容,形成培养文明、学习、卫生、安全、生活、体艺六大习惯,实现文明、健康、好学、有为培养人才目标的六三三四德育模式。利用规则教育月、学生文明监督组的检查监督、问题清单分析和反馈等形式,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形式的宣传讨论、每周的年级例会、理解规则,遵守纪律的合格一中学生等主题讲座和主题班会,促进了全校师生规则意识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主题活动,筑牢底色。通过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进入教室、宪法晨读、国旗下讲话、信仰根植我心主题教育宣传、四爱三有、崇尚英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德育学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视频观看、五四青春诗会、红旗飘扬我成长征文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第一课、一中讲堂等活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激发党、对祖国、民族、对家乡、对学校的共鸣、社会感觉、社会感觉、社会感觉、社会感觉、学会感觉、学会感觉、学会感觉、学会感觉、学会感觉、学会感觉的终身发展,为学生活动的基础。

精品社区,丰富德育。学校目前有33个各类社区,国旗班、清华筑梦游学团、中国科学院盐湖之星实践团等成为精品社区。启发之星帮助梦想游学活动中,学生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着名大学,参观京东、商汤科学技术、青橙创业者等着名企业和机构的国家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盐湖研究基地实地参观、经验实验,与科学家交流。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激发了学生追求更高梦想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创新方式,网络辅助。打开校园党建、团建、德育教育专题网站,开展线上德育主题教育,让校园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群、QQ群等媒体成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阵地。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可以学习和选择的先进典型思政资源较少的教育考试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参加率不足,对思政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

2.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育人要求,书籍知识如何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服务,通过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生活交流等方法,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思想政治课的潜在变化

三、今后的想法。

1.进一步认真分析研究我校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的现实困难和约束因素,创新思路,细分措施,优化教师配置,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采用请进出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扩大集团学校和教研联盟的教育研究活动,邀请校外名人、五老人等学校开展专题讲座,积极派思政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专业训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水平,锻造品德高尚业务优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校思政课教师的资力

2.加大名人工作室建设力度,加强名人培养,开展名人示范课、优质课展示,优化同一课异构活动,发挥名人示范领导作用,合作构建我校思政金课,促进我校思政课名人工作室建设

3.继续实施青青工程,开展思政课中坚教师一师一优课、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合格课、报告课等活动,通过主题教研、观察课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工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真正实现一年站在讲台上,三年成为校级中坚,五年成为县级中坚

4.拓展思政教室,1月1日主题,一次年级,学校思政课教师和行政领导进行专题讲座,推进思政工作进入学生,扩大思政课辐射面和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领导

5.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树立大德育观念,创新课程建设,丰富德育载体,促进学校各项活动与思政课有机结合,通过内容重建、德育课程重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结合一中讲堂、学生社区、体育、艺术类课程,实现德育课程体系化。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使思想政治课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的要求,建设主力军,保护主阵地,唱主旋律,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局面,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新时代为学生。

篇2: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二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我市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建设,推进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课、学生思想政治课,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报告。

一、思政课建设机制。

我校思政课程由学校党支部直接领导,杨关欣校长掌握学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全过程中,监督学校思政课程教学情况。学校教务所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思政课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务所继续深入班级思政课堂,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二、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理解其精神

严格检查思政课教师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和教育实践各环节

重视师德建设,利用政治学习,积极开展师德规范的学习交流活动

保证精准的教学方向在思政课教学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落实。

学校现有思政课教师19人,负责学校1~9年级的思政课教育。专职教师4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3人。兼职教师共15人,其中初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3人。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学习,积极选择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训练活动。

为了配合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贯彻落实高级精神,组织班主任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有力促进学生培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思政课教育教育。

根据学科设置标准,学校开设了1~9年级的道德和法制课程。1-6年级每班每周开设2节课,7-9年级每班每周开设3节课。在思政课教材的选择上,学校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制作的部编教材。

为了加强学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每学期入学前,学校教所组织思政课教师准备课程,认真研究教材,加强教育纲要的把握,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以集体准备课程的方式讨论教育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育经验。

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将课本理论知识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采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四、思政课建设保障。

学校加大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校为思政课等科任教师事务所设置了网络计算机,保证了思政课教育和事务的需要。

在学校长期教育教育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的理念

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设学科,保证学校思政课正常开设,保证专任教师教授思政课建设思路。

五、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

1.学校依托各种活动日、活动月,结合思政课、班组会等,开展一系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思想品德专题教育周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外表到心理,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

3.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教育等道德教育活动,让我校。

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三篇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全校教职工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领导班子坚持统筹规划、协调联动、全员参与的原则,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水平,学生素质不断提高。现将本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五讲”为鉴机,提高学校的凝聚力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弗从”,“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带头讲团结、讲奉献、讲民主、讲科学、讲负责。以“五讲”为鉴戒,时时检查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

一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班子成员之间能够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等方面的修养,要求教职工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树立了良好的班子形象。学校改建期间,学校领导始终和广大教师一起参加夜间巡逻护校,共护校园。

三是廉洁自律,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学校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制定了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在群众关注的财政收支、招生、评职、评先、调资等工作中实行公开、公正、公平,让群众监督。在工作中自觉做到率先垂范,每天早晨6:30,校长、主任全部到操场和班主任、学生一起上早操,每天晚上,要在多数教师离校后才回家。待遇上则是低标准,无论是评优评先,还是经济待遇,总是优先考虑一线教师,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好影响;

四是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做群众的贴心人。

校长、主任深入教研组与教师谈心,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在生活上视教职工为亲人;教师及其家属婚丧嫁娶,领导班子必访必问;教师生病住院,学校领导及时前往探望。校领导班子的这种工作作风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广大教师焕发了“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真正树立起了比思想讲风格,比协作讲团结,比贡献讲成绩,比工作讲奉献的良好风尚。

二、以“骨干”为榜样,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我校依托“骨干教师”

和“教学新秀”评选,广泛开展了多项师德教育活动。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人才的要求的高度,加强师德修养,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联系本校教师的工作实际,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建立了由学生、教师、领导“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机制,对每位教师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公开评价,逐步形成了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敬业、奉献、争先的良好风气。

三、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深化德育教育工作。

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德育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这个各种社会观念充斥的时代,学校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加强了德育教育工作。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通过长期探索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双周三下午定为主题班会召开的时间。由政教处组织,各班主任指导,学生人人参与。做到会前有准备,会后有记录。三大主题班会分别是: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安全健康教育(主题有:生活中的个人安全防护,如何适应新环境、克服心理压力,如何正确对待考试失利等)。通过这些班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关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肯定。

2、国旗下的讲话,每日的晨会制度是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学校首先对上周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接着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并在结束时,全体学生进行青春宣誓,以激励每一个学生。

篇3: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含义

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员工全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及道德标准,是历经企业长期成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而成的。企业文化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涵盖了企业的外贸特性,例如企业的建筑外形、生产设施、内部环境布局等,企业物质文化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形态;其次是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以及员工的行为准则和相互关系,企业的组织制度文化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制度化;第三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涵盖了企业的优良作风、传统规范以及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企业精神文化也作为核心部分渗透于企业的物质及组织制度文化当中。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融合

1.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间的共性

首先,目的一致。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实现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的;其次,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企业的全体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更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后,内容交叉。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传播都属于社会文化,两者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同构性。

2.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途径

(1)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

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可以围绕在加大企业员工与客户对于企业品牌的认知和认同之上,加大企业员工对于树立企业品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二者在企业物质文化层面的有机结合。

(2)行为文化层面的融合

在企业内部创设和谐的工作氛围,对企业外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是企业行文文化层面的建设重点。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升全体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行为文化的认同意识,并实现自身意识的转变,转变已有的服务观念和工作方式。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二者在企业行为文化层面的有机结合。

(3)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

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旨在保障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各项管理机制的指定、完善及实施。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企业可以在政治政策的高度以及符合企业切身利益的长远发展要求来审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不足,并能够从来自社会、企业本身以及企业员工个人等三个层面整合出优化制度文化建设的建议。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二者在企业制度文化层面的有机结合。

(4)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

高效而优质的团队建设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这项持续时间常、见效慢的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通过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企业的团队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二者在企业精神文化层面的有机结合。

三、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

1. 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方向,也指引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进方向,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员工所共同秉承的价值理念,也是衡量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重要评判标准。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就必须以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切入点。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培育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 以坚持人本思想为立足点

企业员工的思想状态的个性化、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特征是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一个难点。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突出作用。人本思想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即是给予企业员工作用以及地位的充分肯定,本着尊重员工、关系员工的态度实现每个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员工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及企业员工间的和谐共处。此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注重对于企业生产水平、经营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应做到以人为本,时刻关注不同时期企业员工的思想状态,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企业不仅要及时向企业员工传达企业的运营状况,还必须及时纠正企业员工出现的思想偏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解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 强化企业的各项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只有实现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制度上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人性化、制度刚性化的良好企业文化环境。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员工,应明确职责、工作有序;其次,健全企业工作机制。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流程为依据,健全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通过各级层面集正面引导、人文关怀及奖惩评价等一体的良性机制,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以及制度化;最后,注重过程控制。通过定期对企业员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作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评判。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为导向,及时调整工作的进程与方法,从而突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营销策略、企业产品特征等一系列企业标志而形成的对于企业的总体印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征,同样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点。在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将企业良好的道德风尚、精神风貌以及价值理念融入到企业形象之中去。同时,也通过加深全体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品牌价值的认同感,激励全体员工对于企业品牌的归属感并主动参与到企业良好形象的维护与提升中,激发自身的工作热情,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综合以上论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两者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也具有一致的目标和相似的作用方式;同时两者的差异性体现不仅在基本属性上,也体现在着不同的实施主体和影响范围不同的约束力之上。我们必须着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实现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孙振声.国有企业个性文化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

[2]周秀红.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探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俊江.外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10):3-4.

[5]康党兴.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43.

篇4: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一、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基本情况

1.全力备战长春市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认真准备区教师风采大赛

11所农村学校全面重视长春市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工作,每个学校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具体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监督考核机制来备战此次测试。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有以教师自学为主,学校定期集中考核;有学校统一下发学习资料,教师统一学习、参加考核;有以青年教师为学习主力军,总结概括理论、学科知识要点,将知识重点共享他人。

2.教师档案袋建设起点高

2007年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针对教师档案袋建设进行了两次分组培训,会上区属中小学校将各自在此项工作上的经验、成果作以交流和推广,同时展出各自有特色的教师档案袋。在这次调研期间,我们将学科优秀教师档案袋带到每个农村学校,并组织教师对范例进行翻阅学习。

3.校本培训扎实开展

农村学校每学年或每学期初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每周有固定的校本培训时间,内容多为集体会课(集中备课、上课、听评课)、教学研讨、德育培训等,每类培训隔周进行,教师学习笔记完整。校本培训从计划、实施到总结等各个环节的一系列过程性材料能充分反映出学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4.教师叙事研究成果显著

2005年长春市在中小学开展教师叙事研究活动,汽车区教育局根据市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号召全区教师进行叙事研究,促进教师通过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来提高专业化水平。农村学校将教师叙事研究汇编成册,每年都有一本成果集。

5.骨干教师成绩突出

西新小学在骨干教师培养和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方面制定了"6个1":每学期至少做一次业务讲座;进行一次骨干教师论坛;写一本自学笔记;每学期至少承担一次研讨课;帮带一名教师;每人承担一项课题。该校五名教师参加长春市"区农村教师优质课大赛"活动,其中3节课被评为区一等奖,2节课被评为区二等奖。

二、 存在的问题

11所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城乡结合部地区,其中3所学校原属外县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没有切实可行的监督评价机制和机构指导其"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建设,导致农村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开展不深入。

1.区开展的教师风采大赛活动主要包括上课、说课、答辩等环节,农村学校自感教师自身素质不比局属各学校教师,有的农村学校对市级测试工作后期的区教师风采大赛活动热情不高。

2.每位农村教师都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袋,但由于教师对个人档案袋缺乏深刻的认识,且没有及时收集汇总个人素材的习惯,导致一些教师档案袋过程性材料少,体现不出个人或学科的特色。

3.每个农村学校都有体现自身特色的校本培训内容,但由于早前没有正规的监督评价机制指导其工作,使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过程性材料不完整,痕迹不明显。

4.教师对叙事研究体裁认识有误,多将叙事研究写成论文、课后反思等。

5.在此次调研期间,农村学校无区以上级骨干教师,多为校级骨干教师。个别学校对骨干教师没有提高培训计划,同时也缺乏发挥其辐射带头作用的管理机制。

三、建议

篇5:学校美育建设调研报告

美育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新课程的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了解我校美育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为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实施、管理和决策研究的参考依据,特此对美育和艺术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我校美育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如下汇报: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和基本方式

调查时间:2016年4月10日--4月17日

调查学校: **九年制学校

调查对象:主要有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和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及学生。

调查方式: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个别了解,听领导、教师介绍情况,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看校园环境、部门设置、专用教室设置、有关教学活动条件;看学生效果性材料、师生精神面貌等。尽可能做到全面、系统、充分地了解情况。

调查内容:

(1)学校对美育的认识、计划安排和管理情况。(2)艺术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其它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情况及师资情况。

(3)美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和经验。

(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二、学校美育实施与管理现状

根据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判断:以艺术教育为主,并一定程度上延伸到各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及大型活动之中。艺术学科课程,都能按要求开齐开足,学校都能保证必要的或最基本的教学需求。每年都能开展一些美育和艺术教育活动,举办校内的展示活动,参加校外各级各类展演活动,并能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一些综合性、多样性的审美艺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健全,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比较配套,学校的各种组织都能有效配合工作。教师是艺术专业毕业,且比较年轻化,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快,思想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并有较高的积极工作态度和热情,能吃苦、肯奉献。很多教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午休时间为学生辅导。这些教师们能积极主动克服各种困难,长年如一日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深受学生的热爱,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由于受学校实施美育意识和能力、管理水平、师资水平,特别是基本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美育实施和管理仍存在差异。

总结我校实施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将美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融合,德育美育相辅相成,使德育增加了新的活力,并大大提高了德育的教育效果。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工作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德育和美育的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美育不仅可以激发道德情感,而且能够深化道德认识,青少年学生更喜欢接受寓德育于美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现在,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将美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开展各项工作,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德育不再是单一的生硬说教、不再是单一的外在灌输,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审美素养,而且有助于理想和信念的形成,尤其是美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习惯的养成。

2、将美育与智育相融合,加强和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提高教学效益。当前,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课堂教学改革势必成为主战场。广大一线教师都认识到,把美育运用于教学改革过程中,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情感,全面发展学生智力的很重要方法、途径和手段。很多教师已经开始默默地走上了这条探索之路。对艺术学科来讲,由于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似乎容易操作一点,对其它学科,特别是一些主要学科,操作起来是比较困难的。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所教学科实践中,自觉地研究探索,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方法的改革,到教学氛围的创设等环节上,有意识地将美育和艺术教育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3、将美育与学校体育相融合,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情感和习惯,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现在学校体育与艺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学校体育中充满了审美的内涵,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教师都懂得运用“健康体魄、愉悦身心”的体育规律,在实践工作中使体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做法,显得有声有色。学生们集体高喊口号,能解除很多疲劳和精神压力,这是美育与体育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最生动的实例。

4、将美育与学校课外活动相融合,开展各种学校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学精神、学习生活,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外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品质和能力的培养。

**九年制学校

篇6: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家长学校总校由分管副书记为校长,学校、社区、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网络,并完善三大机制,确保家长学校有序开展。

一是共管机制。在总校机制下镇妇联、教育科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企业家长学校的实施意见》、《家长学校年度考核评估标准》等系列制度,使家长学校始终规范化的轨道上。各家长学校有班子、有阵地、有制度、有考核、有评比,成为__各家长学校的基本面貌。

二是调研机制。每年确定一项调研课题,重点调研家长需求,倾听家长意见,为家长学校的课程设置、主题活动策划等获取第一手资料,深受家长欢迎,学生欢迎。例如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开出了菜单式的系列活动,使家长学校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和家长。

三是考核机制。成立家长学校考核组,每年对全镇家长学校的整体工作及特色品牌工作进行统一考核,作为评优表彰的依据,同时推广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

一是优化管理者队伍。建立以校长、园长、各级妇联、社区干部为主的管理者队伍,保证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时时处处有人关心指导。

二是扩大指导员队伍。我们聘请退休老师、在职优秀班主任、优秀家长、司法干部、教育科长等一大批有专长,有爱心的人士,定期进行家教研讨。同时聘请心理专家、社会工作师、有经验的老师成立专业讲师团。目前,外聘心理专家2名,本镇心理咨询师2名、社会工作师5名,教师义工39名。

三是壮大志愿者队伍。目前,以五好学生家长为主的家庭教育志愿者60多名,各志愿者通过举办家长沙龙、经验交流等活动,向家长推荐自己的家教体会、感悟与经验。

家长学校要办好,家长理念转变是前提。我们以“自我提升学习好,家校联系沟通好,自身文明形象好,家庭教育方式好,孩子成长效果好”的五好家长评选为载体,促进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三位一体更加深入。

一是树家长榜样,提高家长参与家长学校建设的参与度。采取积分考核机制,将家教知识学习、参加家长会、家长论坛、亲子活动等内容量化成学分,将学校、社区、单位的积分进行合并,形成班级、学校、镇级三级学分积累机制。学校班级每月报告,每季度召开五好学生家长工作交流会,一学期一汇总,一学年一评选,树立先进典型,以家长榜样,带动学生争当榜样。

二是建好家长参与平台,提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度。设立家教课堂传播家教知识。通过心理讲堂、道德讲堂、社区学堂、彩虹课堂举办和谐家庭系列讲座、快乐心灵成长体验活动、亲子沟通辅导等,为家长提供专业的科学。开辟家教论坛,促进横向交流,即通过经验交流、辩论、沙龙等形式促进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拓展家教模式,加强家校沟通。以爱心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研讨会、家校通网络等活动载体,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等,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指导孩子的教育,紧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促进家校沟通。

三是加快转变观念,增强老师与家长的思想共鸣。评选五好家长,初步实现了幼儿、小学、中学的学习教育与家长学校连贯衔接;达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无缝对接;形成学习、工作、实践的互动连接;更重要的是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育人思想的接近。许多家长从家庭教育是家庭事务的观点,转变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大事;从家庭教育任务仅是指导孩子学习生活技能、处理家庭人际关系,转变家庭教育是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两代人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从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转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甚至是家长要向孩子学习是培养孩子成才的重要选择,有效激发了家长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篇7: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xx县教育局:

根据《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及周教通(XX)号文件要求,现将我校开展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汇报如下:

一、各学校制定现代学校制度主要做法和成效。

“没有调查就没有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经验总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新型学校管理的关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可以说,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度变革上,而制度变革的核心是如何对上、下级,社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

我校按照这一指导精神,将学校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教育“管、办、评”分离、对长期存在的上级、周围相关部门对学校管理和教育实践活动干预过多,以及服务单一化、僵硬化等弊端而提出的改革思路,目的在于突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专业技术指导能力。为此,我们必须认真而客观地了解社会、家长等各阶层的反应,以学校教师人事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过多现象及去行政化实践探索作为问题着力点,重点分析和探讨去应对上级,周围相关部门对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为学校现代制度发展建设研究提供保障。

二、推进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公办学校政府办,公办,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怎么管学校的问题,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发文件、一手包揽,从校长任命到教师选聘,从学校制度建设到学校评价都是上级说了算,结果各学校千人一面,同质化思想十分突出,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更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办现代学校的制度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绝大多数人认为章程的制定能否解决当下的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主管部门管得太多,学校自主权有限”“校长任命制,专家办学特色不明,校长过分依赖主管部门”,学校“管”得太死,章程制度没有激活教师积极性。教师对于“论资排辈”,绩效分配“大锅饭”现象很是不满。部分家长和教职工也觉得管理主体单一,缺乏建构社会和家庭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

三、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些想法。一是认真学习现代学校制度,用一揽子制度变成自觉行为,管理成本会逐渐缩小,机制的效益会很高;章程制度科学的讨论制定,广大教职工独立而富有奖励性的公开参与讨论,将群贤的意志转化为大家自觉行为,充分体现民主治校的思想。

校长应倡导将现代教育制度中的人事权下放、经费包干给学校意味着对校长发出了以下五个挑战:.挑战校长的法律意识操作基础,校长是否有依法办学,接受民主监督的意识;挑战校长的民主意识,校长能否实行民主管理,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挑战校长的责任意识,校长是否有向政府负责,向社会负责的意识;挑战校长的办学智慧,校长是否具有办学能力,能把一所学校办成好学校;挑战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能否运用教育智慧,以创新思维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一句话,校长愈来愈不好当了。

当然要推行现代学校制度章程路还很长,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前提是上级主管部门松手,简政放权,去行政化,减少基层干预,实现“管、办、评”分离,从多方面提升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

xx镇中心学校

篇8:高等学校思政建设调研

(一) 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和供需量状况

1. 当前的就业市场前景。

根据麦可思公司 (MYCQS) 调查显示:大学本科毕业的会计学专业仍居十大排名靠前的热门专业, 综合就业率达92%以上;也就是说, 应届大学生毕业后的平均就业率和毕业后的月薪平均值基本能够持平, 能较好地对口就业。但是, 对于高职高专 (即大专学历) 毕业的会计学专业来说, 虽然也属于十大热门专业, 排名基本靠后, 而且普遍就业难度很大, 薪资多低于平均水平, 就业率在88%, 月薪平均值1706元, 基本能够对口就业。那么, 对于中职学校的中专会计专业毕业生来说, 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 能够对口就业只有不超过50%, 月薪平均值在800~1200元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离校时的实际工作能力密切相关, 即对会计实务整套操作流程的掌握不熟悉、不熟练, 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是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不准, 就业观念不端正, 盲目想进入大企业或公司、追求高薪资, 不想远离本地, 轻视到中小型企业工作;三是中职学校选用的教材和实际工作业务操作有一定脱节, 造成学生掌握应试的专业理论, 而非工作实践;四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基础比较差, 就业面试时不能通过用人单位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 或者已通过考核, 但不能直接进入会计工作角色;五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存在问题, 自己感觉工作单位不好或工作遇到困难就立马走人换单位;六是个人简历的制作、面试策略和面试技巧不高。

2. 目前会计专业人才的供需量关系, 即就业量和供应量关系。

这里所说的就业量是指毕业半年后实际就业人数, 它反映了就业市场在一定薪资水平上的需求数量;供应量是指所有可能进入到就业市场中的人数, 扣除升入高等院校学生人数和参军人数。根据麦可思公司 (MYCQS) 调查显示, 目前十大热门专业, 即就业量最大的专业, 本科毕业会计专业的就业量和供给量比例为8.04比8.48, 失业人数差距为0.44;高职高专毕业会计专业的就业量和供给量比例为4.43比5.07, 失业人数差距为0.67;中职学校毕业会计专业的就业量和供给量比例为1比2, 失业人数差距为1。由此可知, 学历越偏低, 就业需求量较供求量就越偏低;越是热门的专业, 失业越严重, 原因是多数热门专业需求不足, 今天有生源, 明天就无就业, 造成供大于求的专业结构型失业, 同时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3. 建议和意见。

(1) 增强会计专业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即强化初级会计实务的仿真模拟实训, 包括手工操作和会计电算化技能培训, 充分掌握会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和核算程序。 (2) 在三年的学习中让学生逐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 树立合理的职业定位。 (3) 加强调整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即既要对口专业进行就业安置, 也可以相近专业、类似专业进行就业安置, 增强学生就业工作岗位的履盖面、就业竟争力,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4) 加强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到教学计划中去, 由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辅导简历写作、辅导求职策略、辅导面试技巧的强度, 树立就业的信心度。 (5) 加强敬业、负责、合作、善于沟通等优秀品格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受挫能力, 这些品格往往比给能力更重要。 (6) 在条件允许的前题下, 有选择地安排适应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或公司让学生见习,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精神。

(二) 中职学校培养的对象、形式和目标

培养的对象:初中毕业生。培养形式:全日制学习形式, 学制叁年。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树立学校会计专业作为标志性的教学品牌主干, 创建广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具体目标:从产业结构来说, 培养学生就业方向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具体来说, 培养方向集中在中、小型的加工业、制造业的基层成本会计核算人员, 仓库库存材料或商品的记帐员、车间或仓库的保管员, 中、小型公司或企业单位的一般财务会计人员, 以服务业为主的旅游、饮食、酒店宾馆等行业的一般会计人员、出纳员、收银员, 以及超市、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专业商店、专卖店、便利店、折扣店等商业企业的普通会计人员、出纳员、收银员、统计员或者销售人员、业务员。

(三) 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要求, 职业素质的教育

1. 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

目标是为学习主体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奠定基础, 为考取会计专业系列资格证作铺路石, 主要包括: (1) 基础会计课程:要着眼于要求学生认识会计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理论依据、手工操作基本技能, 即培养学生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和审核主要会计报表的基本操作技能。 (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主要为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设立的理论必修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财经政策, 熟悉我国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 了解我国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素养。 (3) 税收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增强纳税意识, 掌握税法规定的各税种的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纳税依据、纳税税率、各税种的计算方法、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纳税报表的填写与申报, 初步掌握报税实务的操作流程。 (4) 财务管理课程:主要为学生毕业工作后考取初、中会计职称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企业资金运动 (即资金筹集、运用过程) 与财务关系形成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活动。 (5) 珠算课程及实训:让学生掌握数码字书写的规范性和技巧, 珠算的基本指法, 重点在于能灵活掌握加、减、乘、除在算盘上的运算方法和技巧, 并能熟练操作;同时也须熟练掌握手按式、手持式和扇页式三种点钞操作技能。

2. 主体核心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以培养能够对口专业就业的中小型的加工业、制造业, 服务行业、商业企业的会计人才、出纳员、收银员为主体, 要求掌握的专业性程度强, 模拟实训动手能力要求高。主要包括: (1) 财务会计课程及实训:让学生掌握较深较复杂的会计专业理论和实务, 能以一个特定企业为范围, 能连续、系统、正确地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 据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实训, 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手工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成本会计课程及实训:让学生掌握以工业企业成本会计为主的内容,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分析方法。通过模拟企业实务实训, 熟悉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操作程序, 具备成本预测和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方面的专业手工操作技能。 (3)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及实训:让学生熟悉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通过实训能熟练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 达到能够识别、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和汇总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对帐、调帐和结帐、编制会计报表, 并且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4) 会计电算化课程及实训:通过学习, 使学生明确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和任务。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并具备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

3. 专业技能工作能力:

(1) 总体要求:通过会计综合实训的操作, 在给定企业类型、注册资金、经营范围, 组织机构和人员, 会计政策和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实践性操作, 让学生掌握整套会计工作操作程序:开设账户-→审核整理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日记账―→汇总记账账凭证并登记总账―→成本核算-→计提、待摊有关经费―→对账、调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整理、装订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同时将所有业务通过会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 检查两种操作结果的一致性, 以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 并通过到相关企业或公司实习实践, 巩固和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2) 具体要求:即具体从事某一项工作岗位的要求。 (1) 中、小型企业 (含加工业、制造业、服务类行业和商业企业) 通用型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熟悉国家财经法规, 熟练操作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的传统手工操作的会计流程, 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及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具有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财务收支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计算分析能力,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处理事务的能力。 (2) 一般出纳员:最好具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 熟悉现金、银行存款、各种票据管理条例, 其工作能力体现在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领取, 收支存发业务的处理及日记账的登记工作, 熟练并正确规范地填写和使用支票、汇票、发票、收据等各种票据及其管理工作。 (3) 一般收银员:最好具备收银员上岗资格证书, 熟悉收银员基础知识, 包括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收银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守则, 商品的基础知识;收银员的工作技能, 包括熟悉收银运作业务, 熟练掌握各种收银设备的操作技能。 (4) 销售员或营业员:最好具备营业员上岗证, 熟悉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熟悉营业员职业道德和守则, 掌握商品或产品的基本知识, 营业过程中接待顾客的服务技巧、接待用语的规范化, 熟练掌握商品计量包装技能, 款项结算技能和假钞的识别方法;交接班工作, 日常商品盘点工作。 (5) 业务员:首要的工作素质在于责任心强, 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富有职业道德与操守, 工作态度方面乐观进取, 诚实可信, 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工作技能方面懂得电脑操作, 具备业务知识技能、管理决策的能力, 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执行与贯彻的能力;工作业绩方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维护好市场和保持良好的客情关系。

4. 职业综合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 核心是思想道德教育——德育,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格。其次是让中职生能学会自强, 养成自律, 克服自卑, 增强自信心, 拥有健康的阳光心态。再次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加强劳动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吃苦耐劳品格;第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 学会与人沟通, 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以增强对社会、对家庭、对自身的责任感。第五是以激励为原则, 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勉精神, 提供和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 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数量短缺, 师资结构不合理, 师资缺口也日益明显, 生师比例越来越大。 (2) 中青年专业教 (下转第141页) (上接第162页) 师缺少实践经验, 一专多能实用型的“双师型”教师不足。 (3) 专业课教师工作以后的继续教育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措施。

(1) 采用“进、转、聘”政策来缩小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方面的缺口。 (2) 在教师素质建设方面,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 决定了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 成为“双师型”教师。 (3) 重视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管理。

上一篇:恒兴中学下一篇:XX中学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