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2024-04-16

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精选6篇)

篇1: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读书报告

热能工程 ZZK(0X0XXX5X6)研究生期间我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并在此期间读了于庆峰著、于今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后。有了以下感想:

读过该书后,首先跟随者著者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提出几个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重要意义等问题,使得自己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更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并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成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完成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转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在此之前,尽管空想社会主义都的思想体系中有不少合理因素,但从整体上看,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具有根本缺陷,是不成熟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基石之上,使其由依靠纯属更改原思辨和首先说教转变为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分析;它使社会主义对问题的认识从现象上升到了本质,由对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现象的批判深入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揭露,由对未来社会的简单描述变为对其历史必然性和基本原则的深刻揭示;它使社会主义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找到了实现它的现实道路和物质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成功地回答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不仅指明了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阐述了未来新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必将经历三个阶段,即革命转变或过渡时期、工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工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与此相对应,他们大致勾勒了各个阶段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在不 历史时期的斗争策略。科学社会主义指出,未来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不存在阶级和国家,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联系中国实际所共同努力总结出来的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好诠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回答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汇集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加倍珍惜这个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旗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

在读过该书后,我坚信只要我们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并科学地运用与实践,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俱、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充满希望。

篇2: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1、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

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包含8个“明确”和14个“坚持”。

一、“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十九大报告在阐释这一思想时,提出了8个“明确”。这8个“明确”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目标明确、方略清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等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水到渠成、应时而生,有其形成的严密逻辑。其时代逻辑,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它要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时代是思想之母。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正如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物质成果一样,人们也创造自己的思想成果,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他们只能在所处的时代中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邓小平指出,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总书记强调,“当前,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就是说,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欠发展”时期和“发展起来”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总体上处于“欠发展”时期;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总体上步入了“发展起来”时期。美籍华裔学者熊玠强调说,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带来的新问题?这一“邓公之问”的答卷,如今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与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在逻辑上密切相关的是,我国正处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正处于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正处于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正处于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蕴含于其中的本质,是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所推进的整体转型升级。在这一新时代,最根本的是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根植于推进“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基于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上所进行的思考,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推进“四个伟大”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体现为它是围绕大国成为强国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总之,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坚实基础和立论根据。我们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基于历史新变革、历史新方位、矛盾新转化、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和成果新拓展,打造出融通中外且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而提升出能解决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的中国核心理论。对此,我们应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专家。韩庆祥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分别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加以概括,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明确”,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讲,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四梁八柱、核心要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发展过程当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方位会有不同的内涵。

“十四个坚持”,它主要是回答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它告诉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路径、方略、步骤等等。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是理论上的回答,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的回答,主要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当中,怎样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讲方略、办法、路径的问题。人民日报评论员也指出,进入新时代,要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坚定不移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十四条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虽然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中,它都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但作为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具有一些一般性特征:

1.资源配置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宏观调控间接化。4.市场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问题,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4.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土地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运行。5.完善以间接调控为特征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和健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6.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一阶段: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从时间上看,这一阶段大致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前。

1.充分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初步认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早在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 “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2.对市场机制大胆地进行了尝试

我们党从理论上认识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从实践上开始了对市场机制的大胆尝试。首先在农村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次在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引入了市场机制,确立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3.强调“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 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1982年9月1日通过的党的十二大报告中说: “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可见,在这个时期,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更充分的认识,从总的指导思想上来看,对市场机制的作用,仍限制在为“辅”的限度内。第二阶段:明确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加大市场机制在各领域的调节力度 这一阶段大致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始,至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止。

1.开始强调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要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市场经济仍采取一种谨慎的态度,强调: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但同时又认为: “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这说明当时虽然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仍不充分,但与前一阶段相比已有所转变。

2.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性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之后的经济性质到底是什么?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 “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而指出这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明确定性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准确地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性质。十三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确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全面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

在经济实践上,我国在这一阶段加大了市场机制在各个领域的调节力度。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影响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力度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阶段:结束“社”、“资”之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一阶段大致从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 深化改革的决定》始,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止。

1.结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困扰人们的“社”、“资”之争。在谈到计划与市场的性质问题时,邓小平说: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

市场经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最终实现了理论的升华,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就是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由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组成。

第四阶段:开创科学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并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确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民本思想。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应当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发展是否成功,关键一条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法和步骤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3.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任务。经过近几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践线,以人为本、大胆探索,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实践,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 网易新闻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百度百科

3、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韩庆祥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百度百科

篇3: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一、社会保障与就业就业的文献综述

1. 社会保障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以古斯塔夫、施穆乐 (Gustav Schmoller) 、阿道夫·瓦格纳、路德维希·布伦坦纳 (Lujo Brentano) 为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新历史学派所主张的国家福利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理论主张通过增进社会社会福利缓和劳资矛盾, 填平两者在理想、精神和世界观方而的“深渊”。其理论实质就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增进社会福利, 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主要目的是稳定劳动者队伍。

20世纪30年代, 西方经济学家在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基础上, 应用帕累托最优原理, 发展了新福利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勒纳、卡尔多、希克斯、伯格森、萨缪尔森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理论, 为“福利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 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各种公众福利设施的建设, 刺激资本家投资建厂, 发展生产, 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效需求。在经济萧条时, 失业人员增加, 政府增加转移支付, 通过各种福利措施防止个人收入下降。他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大幅提高全社会生活福利, 包括提高土资标准和社会福利, 采取“普遍福利”政策, 以提高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 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

新剑桥学派认为采用分配政策, 以解决收入分配的失调。通过合理的税收制度改变收入不均的状况, 主张实行高额财产税、累进所得税, 以抑制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差别过分悬殊。通过对劳动者的再就业培训, 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征收高额遗产税以消除天生的不平等, 征收的遗产税同于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2. 社会保障对就业的负面作用

以弗里德曼、艾哈德、哈耶克、芒德尔、布坎南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主要从社会保障资金过高时损害经济效率的角度论述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认为:在社会保障领域, 福利服务应实行市场化和自我负责, 应当降低国家的作用, 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主导性作用;要体现个人自主精神, 人人都要建立自我保障意识, 家族也必须为其成员非福利承担责任。。

二、我国当前就业与社会保障面临的主要矛盾分析

1. 在就业方面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到2010年, 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 而从需求情况看, 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 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另外1.5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等待转移和就业。

二是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据普查资料显示, 在江苏省全部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中, 高级技师和技师分别占0.18%、0.59%, 高级工和中级工分别占1.95%、5.29%, 在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所占比重非常高, 有资料显示, 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 中级技工占50%, 初级技工占15%。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求人倍率居高不下, 如果能将更多的人力变成人才, 就可以在岗位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价值。

三是劳动关系矛盾突出, 就业稳定性差。随着企业改制进程加快, 经济成分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 劳动关系将更趋复杂化。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雇主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有些用人单位压低劳动者的新酬, 规避社会保险责任, 国家规定劳动者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很难落实, 这些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 社会保障方面

一是覆盖面窄, 无法化解劳动者的市场风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覆盖正规就业、不覆盖非正规就业, 覆盖城镇、不覆盖农村的问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4亿, 相对2.7亿城镇从业人员, 也就刚过一半, 2006年末老年人1.49亿中仅有31%能领取退休金;失业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职工1.02亿人, 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1%;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57亿万劳动者, 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8%。

二是费率过高, 抑制就业需求。现行社会保险制度, 参保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缴费率高达薪金的22%, 有些地方缴费率高达25%, 企业普遍感到负担太重。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社会保险的综合缴费率达到工资总额的45.8%, 以企业申报缴费中企业负担34.8%, 个人负担11%, 企业是个人的三倍多。

三是管理服务与就业格局多元化不相适应。经济的全球化, 加剧了市场竞争, 正规就业相对萎缩, 各种灵活多样的非正规就业形式增多, 传统的依托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制度设计、经办管理方面已不适应这种分散、流动性强的就业格局。现行社会保险管理在费用申报、征缴、待遇支付等基础管理方面都是基于正规单位, 面向用人单位从登记、逐月申报到缴费的征缴制度明显不适合灵活就业者。

四是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 影响了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社会保险关系和基金面临二大障碍:一是省际不对接。由于各地政策不一, 参保人员其个人的养老保险账户无法实现异地流动和衔接, 进城务工人员的退保现象严重, 部分人员拒绝参保。二是城市和农村不对接。伴随着1.5亿左右农民由农村涌向城市, 一些在当地农村已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务工人员在面对城镇养老保险时, 政策不明确。

五是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各地在失业保险实践中, 侧重于生活保障功能, 对促进就业功能重视不够, 一些城市失业保险金有较大结余。2004年末全国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86亿元, 到2005年末结存达到511亿元, 而到了2006年末, 这一数字变成了708亿元。由于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应有作用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的思路

1. 努力提高就业水平

(1) 确立就业优先战略。

一是牢固树立就业优先意识, 把就业工作作为各级政府的基本目标。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时应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予以优先考虑。二是按年度确定失业率的控制指标, 研究确定失业率警戒线, 完善统计分析及预警监督和政策反应系统, 促进就业目标实现, 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发展就业增长型经济。鼓励企业多用劳动力, 重新界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资本替代标准, 即选择资本替代劳动力时, 要把被分离出来的劳动者的失业保险金及其他费用纳入替代成本中, 避免盲目减员造成低效益下岗, 同时注意减员的公平性及合理性。

(2) 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从国际比较优势的角度, 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 使中国经济在溶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应当加快各种要素资源 (尤其是资本) 市场化的步伐, 重新确定劳动力过剩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与劳动的替代标准, 以反映我国资本稀缺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现实, 提高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机会往往是有效的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结合的结果, 我们必须选择适合的最具潜力创造就业机会的领域, 这包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私人企业和个体经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发展知识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就业门槛低的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工业, 能有效吸收大量非熟练劳动力, 为贫困地区创造就业。

2.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短期内面临着难以克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转制成本和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保障的挑战等诸多难题, 必须进一步探讨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与途径。

(1) 实现社会保障的全社会统筹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保障对象、保障内容到征费 (税) 比例等方面的政策全国要尽快统一起来。如果一时有难度, 至少应把全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尽快统一起来。从政策制定到资金统筹再也不能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己操作, 更不能再下放到地 (市) 或县 (市) 操作。地区性的社会保障, 其社会化程度是不够的, 不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 不能充分起到分散风险和财富再分配的作用, 也很难顺利地操作下去。

(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首先是降低社会保障身份门槛, 除了纯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暂不纳入外, 其他参加非农生产的人员只要缴纳社会保障费且满法定年限, 无论其工作是连续的, 还是间歇的, 无论属于组织化就业, 还是非组织化就业, 都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3)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要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这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保证。应当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尽快制定《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等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目前, 各种保障工作的试点阶段业已基本结束, 逐步进入正规运行的时期, 为立法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可行的现实条件。今后应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 先分项制定出各种法规, 在此基础上, 再形成失业救济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应立法, 最后形成统一的社会保障法。

3. 综合协调就业与社会保障关系

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论一个国家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阶段, 都应当统一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 纳入到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之中。

(1) 采取积极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一方面, 我们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增加地方财政的就业投入, 建立促进就业基金。同时, 要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要改革失业保险制度, 调整失业保险的支出结构, 充分发挥出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财政可以安排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再就业, 如用于鼓励成人继续教育、技能和职业的再培训等, 财政也要充分运用其政策来促进再就业, 如对发展再就业的教育单位、提供再就业岗位的企业予以税收减免优惠, 提供财政补贴等。

(2)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解决就业压力必须把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到首位, 要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一方面, 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 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另一方面, 企业要树立继续培训员工的意识,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全面提升工业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保障与就业的一般理论, 分析了我国就业与社会保障两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从两者良性互动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以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居民就业。

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翟年祥夏淑梅:我国当前的劳动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6期, 第64-67页

[2]王芳孙作明:关于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3期, 第229-230页

篇4: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关键词:贫困;国际社会;减贫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3-0113-08

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贫困都是困扰世界发展的“3 P”问题之一。所谓“3 P”是指Poverty(贫困)、Population(人口)和Pollution(污染)。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现象,贫困仍然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人类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贫困就一直是各种社会形态下的一种特定社会经济现象,而反贫困即减少或消除贫困,也就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战后至今的各个时期,国际社会都围绕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以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首的国际组织始终将贫困理论以及减少贫困的战略作为研究的重点。虽然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为减少贫困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当今全球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根本改变,反而在一些国家及地区呈现出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有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的美国“9·11”恐怖事件以来,国际机构指出,“贫困是孕育恐怖事件的温床,减少贫困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4月以来的索马里海盗事件使贫困问题又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索马里是全世界人道主义援助危机最严重的国家,而消除贫困是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样复杂而变化多端的国际背景下,伴随着上述一系列新问题及新矛盾的产生,贫困理论以及新形势下的减贫战略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及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一、国际社会与贫困问题

二战结束后,科学技术革命带来高新技术崛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领域得以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生产方式使全球的社会财富积累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财富分配的不平均导致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到里、循序渐进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相继成立,在这两个国际机构的带动下,全世界开始朝着经济复兴、社会发展的目标迈进。进入到50年代,逐步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围绕着贫困问题展开了大讨论。1959年,时任英国罗易茨银行行长的弗兰克斯在出席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理事会时,发表了题为《新国际均衡——对西欧世界的挑战》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南北问题”的概念,并把“南北问题”推到了国际舞台的核心位置。同时期,国际开发协会(也被称为第二世界银行)以及开发援助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下属机构)也相继成立,消除和减少贫困就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进入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消除贫困,重视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贫困理论登上国际社会的舞台。之后,在被称为“失去的10年”的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伴随着初级产品价格低迷及国际利率的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断恶化,贫困状况日益加剧。世界银行为了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和减少贫困,开始提供名目为“结构调整”的非项目性贷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贫困问题又再次作为重大课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围绕着减少贫困问题,以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首连续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并制订了如《千年发展目标》这样的全面减贫目标。综上所述,追溯国际社会发展史可知,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始终普遍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贫困理论与减贫战略

贫困是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贫困的特征大相径庭。并且,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对于贫困的理解和评价也是大不相同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不同的人对贫困一词持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什么是贫困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学术界围绕贫困的概念展开着各种各样的讨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学者们也未能对贫困下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

(一)有关贫困的基本理论

对“贫困”这一概念的基本理论可追溯到斯密的“交换价值贫乏论”、李嘉图的“使用价值贫乏论”、朗特里的“收入贫困论”以及森的“潜在能力贫困论”等。

斯密对“贫”与“富”的阐述,是从财物或财富多寡的角度来解释的,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来论述财富的价值或商品交换价值,从而将“贫”与“富”定义为拥有支配或购买劳动的多与寡。他还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说:“一个人是贫还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有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李嘉图提出了“使用价值贫乏论”。他赞同斯密关于贫与富取决于其所能支配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多寡的观点,但不赞成斯密把财富与价值等同的观点,认为贫与富取决于所能购买的劳动量多寡是不恰当的。李嘉图认为:“价值与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价值不取决于数量多寡,而取决于生产的困难或便利。制造业中一百万人的劳动永远生产出相同的价值,但却不会永远生产出相同的财富。由于机器的发明,由于技术的熟练,由于更好的分工,由于使我们能够进行更有利的交换的新市场的发现,一百万人在一种社会情况下所能生产的‘必需品、享用品和娱乐品’等财富可以比另一种社会情况下大二至三倍,但他们却不能因此而使价值有任何增加”。简言之,李嘉图认为,财富是指生产出的商品或物品,评价财富的多寡或穷与富的尺度,是商品或物品数量即使用价值的多寡,而不是劳动价值的多寡。

朗特里于1901年对英国约克市工人家庭的收入与生活支出状况进行了调查。在对调查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他发现约克市10%的人口生活在生存难以为继的贫困境地。据此,他将贫困定义为:“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理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朗特里所说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衣物、住房和取暖等项,但不包括报纸、邮票、烟酒、消遣等“享受品”、“娱乐品”或“奢侈品”。根据最低量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及其价格,从而得出了划分贫困家庭的收入标准,即贫困线。朗特里首次提出了贫困线的概念,而用收入区分贫富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森于1999年出版了《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他在书中阐述了一个新的发展观:即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等固然可以

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而以人为中心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自由,自由才是发展的主题,自由才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森所说的“自由”是指,“人类所具备的‘潜在能力’,即沿着自我价值观所采取的生活方式的实质上的自由。”更具体地说,“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的潜在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基于以上观点,森对“贫困”的概念作出了新的定义:“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潜在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的低下”。森的潜在能力贫困论比朗特里的收入贫困论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和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国际机构的贫困理论及减贫战略

1.国际劳工组织关于贫困的定义

1919年成立的国际劳工组织是从全世界角度,以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合作,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工人生活与健康的国际机构。国际劳工组织最早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这一概念,并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包括减少贫困在内的经济开发战略的主流。人类基本需要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第一,每个家庭所需要的最低消费(例如:适当的粮食、住房、被褥以及一定程度的家庭财产、家具)。第二,由社会提供的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例如:安全的饮用水、下水道、公共交通、医疗、教育及文化基础设施)。第三,人权、雇佣机会、参与社会决策过程等非物质要素。

20世纪70年代在人类基本需要概念被导入基础上,学者赖因的关于贫困的研究成果中,对贫困作出了如下定义:“广义的贫困应该从如下三方面来定义,即生活、不平等和外部性。生活是指维持健康和劳动的所需的最低供给量,也就是维持生存人的肉体所需的最小能量;不平等的概念是指在整个收入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外部性的概念是相对于贫困者的需要而论的,指社会的其他部分的贫困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实际上,赖因是在总结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贫困的概念作出了定义,同时他还指出,在考察贫困现象时,不仅要从经济上的不充裕、不平等等方面出发,而且还应扩大到威信、权力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等非经济变量的影响。

2.世界银行关于贫困的定义及减贫战略

人类基本需要概念的问世引起了世界银行的关注,在麦克纳马拉担任行长的时代,世界银行更加重视人类基本需要的概念,这一时期在国际社会上被誉为“理想主义”时期。具体是指,在罗伯特行长的倡导下,世界银行的开发援助战略从传统的重视基础设施开始转向重视各国/地区包括农村及城市在内的扶贫,即围绕人类每天所必需的基本生活需要(人类基本需要、教育、健康、安全饮用水、营养、居住等),开始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的扶贫开发援助。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分别出版发行《世界发展报告》和《人类发展报告》。这两个报告书是研究两大机构的重要文献资料,它囊括了两大机构当年的政策理论、战略重点及主要数据。整理《世界发展报告》发现,世界银行在1990、2000/2001、2004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都对贫困理论进行了深刻地阐述。

(1)1990年版《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在1990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对“贫困”的概念下了定义,即贫困在认识上应该与不平等加以区别,贫困指的是未能达到最低生活保障的状态,为明确这一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即:测算生活水平、贫困线、贫困人口的数量。首先是生活水平的测算,测算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尺度是测算家庭的人均收入及人均支出。但是,这两个指标均有不足之处,即无法判断贫困阶层的卫生保健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获取社会保障的途径。因此,为弥补这些欠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测算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文盲率等。其次是贫困线的设定。以消费水平为基础计算的贫困线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保障最低营养水平及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所需要的支出;第二部分是各国/地区居民于本国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支出。第一部分判断起来比较容易,例如可通过测算贫困阶层必需摄取的最低热量或购买食品的最小支出来衡量。第二部分的测算就显得比较复杂,例如,在某一国家,室内自来水管设施被认定为日常基本生活的必需品,而在另一国家却被视为奢侈品。最后是以一定的贫困测量指标为基础计算得出贫困人口的数量。

(2)2000/2001年版《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在2000/2001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广义的贫困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贫困是指福利的被剥夺状态”。那么,福利被剥夺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而且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除此之外,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的需求和缺乏参与机会。可以看出,世界银行报告所说的福利是一种广义福利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物质福利,而且还包括文化福利和政治福利。贫困实际上是指广义福利被剥夺的状态。这种广义贫困的概念,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贫困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针对贫困群体福利被剥夺状况,世界银行还提出了新世纪参与性综合减贫战略框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扩大机会。通过市场和非市场行动的结合,使穷人积聚资产并且提高其资产的回报,以扩大穷人的经济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第二,赋予参与权。使国家的制度对穷人更负责、对其需要作出及时反应,加强穷人在政治进程、地方决策和社区管理中的参与,取消来自性别、民族、种族和社会地位差距的社会障碍。第三,加强安全保障。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减少因疾病危害、经济灾难、自然灾害和暴力对穷人造成的伤害,帮助穷人化解风险。

(3)2004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在2004年版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面对不同的贫困阶层,应该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而提高全社会的服务功能又是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贫困的定义及减贫战略

与赖因处于同一时代被誉为“社会政策大师”的汤森也从广义角度定义了贫困。他指出,“贫困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所导致的相对窘迫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还从社会的侧面再次定义了贫困: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其一定的作用时所需要的生活条件(例如,饮食、环境的舒适性、生活水平、其他方面的服务等)不能得到完全保障时的状况即被视为贫困。可以看出,赖因和汤森在考察贫困概念时,不仅从物质生活的不足出发,而且也考虑到了社会资本的欠缺等因素。在这些学者的影响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开始从更广泛的角度考察贫困。

(1)人类发展指数(HDI)

纵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近20年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书》发现,在《人类发展报告书》中数次提到贫困问题。其中,围绕贫困理论,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90年在巴基斯坦经济学家哈克的领导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了第一个《人类

发展报告》,以可行能力视角为指导评价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此后,沿袭这一重要理论思想的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成为最受重视的全球性报告之一。随后哈克又首先提出来了“人类发展指数”这一概念,从1993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书》中公布每年最新计算的世界各国的HDI数据。

HDI是一个衡量各国公民对生活满意度的幸福指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类发展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这三个方面指的是健康状况、教育普及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下面对HDI所包含的这三项指标进行分析。第一,HDI的健康状况指标,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的健康长寿状况,用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指标来衡量。为了达到长寿,除了先天已经具备的一些条件之外,在实际生活当中还必须以摄取适当的营养和有良好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作保证。这一指标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健康、营养和医疗卫生保健的总体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第二,HDI的教育普及程度指标,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获得教育的总体情况,用成人(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的综合入学率(1/3权重)指标来衡量。众所周知,教育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衡量HDI水平的重要参数。第三,HDI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用人均GDP指标(PPP美元)来衡量。通过分析HDI的三个方面指标可以看出,HDI是一个综合评价世界各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指标,同时它也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世界各国之间的HDI数值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计算HDI时,需要生成上述三个方面指标所对应的指数。首先,需要设定每个指标的度量指数以及其最小值和最大值(见表1所示)。然后,对每项指数运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分项指数=(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HDI则等于这些指数的算术值,其值在0-1之间。HDI越接近1,人类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同一口径收集和整理各国的统计数据,然后利用上述公式计算获得各国的HDI值,并公布于当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每年度《人类发展报告书》公布的HDI数据,是对本年度各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总体度量,也是对各国包括贫困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评价。

(2)人类安全保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又开始从人类安全保障的角度来探讨贫困的概念。UNDP在1994年版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首先提出了“人类安全保障”这一概念。人类的安全保障由“从恐怖到自由”、“从缺乏到自由”两个概念组成。具体包括:经济安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健康安全保障、环境安全保障,个人安全保障、地区社会安全保障、政治安全保障七个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世界银行还从“脆弱性”的角度来补充说明人类安全保障,“经济上的打击、自然灾害、疾病、暴力”是导致脆弱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目前,以世界银行为首的国际机构对以人类安全保障出发减贫的课题开展着深入地研究。从最近的研究成果看,威胁人类的安全的因素可被归纳为:金钱危机、因暴力引发的战争、慢性赤贫状态、恐怖袭击、艾滋病毒感染、对健康的低投入、饮用水缺乏、来自远距离的污染等。

(3)人类贫困指数(HPI)

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人类贫困指数(HPI:Human Poverty Index)”,对人类贫困的解释是,贫困不仅仅是缺乏收入的问题,它是一种对人类发展的权利、长寿、知识、尊严和体面生活标准等多方面的剥夺。可见,人类贫困比收入贫困具有更宽泛的内涵,它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基本权利等方面来考察、分析和测量贫困问题。收入贫困偏重金钱和物资,是人们对贫困的传统理解,属狭义贫困概念;而人类贫困则体现了一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体面生活和基本权利的新的扶贫理念,属广义贫困概念。用HPI来衡量某个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人类贫困程度,该指数愈大,贫困程度愈深。HPI由以下三组指标综合计算而成:第一是对长寿的剥夺,以不能活到4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来表示。第二是对知识的剥夺,以成人文盲率来表示。第三是对体面生活的剥夺,用以下两个指标的不加权平均数来表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百分比以及5岁以下儿童中等或严重体重不足的百分比。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贫困指数这两个概念,已经得到了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采用。

(4)千年发展目标(MDGs)

2000年,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千年发展目标(MDGs: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千年发展目标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和主要开发援助机构共同设计的蓝图,具体分为八大领域、十八项主要目标(见表2所示)。

2003年的《人类发展报告》为实现千年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2005年的《人类发展报告》论证了极端不均衡是向千年发展目标和更宏大的人类发展目标行进的障碍,报告指出了国际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占世界人口40%的最穷的人群(约25亿)靠每天不到2美元为生的人口仅拥有全球总收入5%。

4.开发援助委员会关于贫困的定义

开发援助委员会(DAC)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下属机构,主要担负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政府开发援助的职能。在世界银行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动、影响下,DAC也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考察贫困问题,2001年提出了从多方面要素及人类的潜在能力的欠缺来测量贫困的方法,2001年开发援助委员会发表的《DAC减少贫困指针》(见表3所示),以政治、社会、经济、人类、保护五个方面能力的大小来综合地测量贫困。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

根据国际社会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援助委员会等机构关于贫困理论及减贫战略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贫困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目前,国际社会中最广泛使用的贫困概念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每天的生活水准以1美元为标准,在此之下即为贫困”。我们认为度量贫困时,单一地从经济收入的角度、如上述世界银行的方法来定义贫困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还应从经济收入、获取的各种社会公共服务(如:食品安全(主副食品消费量及营养水平)、医疗保健及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水、电、燃气普及率)等指标多因素、多侧面地综合定义贫困。这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贫困,特别是对经济政策、减贫战略的制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贫困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的概念也要对应性地改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形势的剧变导致了如人类安全保障等新问题的产生。因此,考察贫困或定义贫困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时点的某一个固定的理论,而应全面、深刻、动态地剖析和

认识贫困。

第三,衡量一国综合发展水平时,建议用HDI指标代替GDP指标。HDI以及HPI指标是对人类发展的健康状况、教育普及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平均成就的综合度量,可以用于全面衡量一个国家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和贫富状况。建议可用HDI指标代替GDP指标来更准确地考察国际社会或一国的包括贫困在内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政策建议

国际社会提出了如千年发展目标这样重大的减贫战略方针,千年发展目标对减贫确实卓有成效,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也不断出现。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调查报告指出,人类发展状况虽然正在改善,但进展较慢,以至于无法预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另外,全球经济衰退导致陷入极度贫困的人口剧增,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大部分目标也因受到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冲击进展变得缓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官员霍金斯指出:“千年发展目标是可达到的,但如果我们继续墨守成规,千年宣言的允诺将成一纸空文”。因此,为应对新的国际形势,国际社会应该提出新的或修正现有的减贫战略。

第一,制订减贫战略要重视经济全球化给减贫带来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拉大了穷国和富国的发展差距,而目前的信息网络技术、超导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等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出现,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在正确评价经济全球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对全球化中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研究也不可忽视。发达国家在援助发展中国家减贫方面应该制订切实、明确的时间表和实施方案,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重视金融危机、传染性疾病、环境问题所导致的贫困问题研究。近年,艾滋病、疯牛病、口蹄疫、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先后遇袭全球;酸性雨、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正使得更多的人患上严重疾病,造成贫困人口剧增。2009年温家宝总理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作主题发言时倡议,加强国际援助,发达国家尤其要承担起帮助不发达国家的责任,援助应不附加任何条件。完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工作机制,协调国际组织,共同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特别是当前金融经济动荡和油价、粮价上涨等急迫问题。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主题,它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消除和减少贫困。当今,金融危机与环境问题导致的贫困现象日益严重,极度贫困人口在不断增加。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开发援助机构今后应在资金及技术方面加大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救治、保护环境、整治金融危机等方面的投入。

第三,高度重视国际恐怖活动、社会动荡、地区纷争等引发的贫困问题。美国“9·11”恐怖事件告诉人们:“贫困是孕育恐怖事件的温床,减少贫困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4月以来的索马里海盗事件又使人们认识到消除贫困是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当今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但全球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国际恐怖活动、社会动荡、地区纷争等轮番袭击各国。在这样变化多端的国际背景下,维持世界和平、促进发展仍是各国的共同目标,而减少贫困则应成为国际社会各项事务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伴随着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国际机构应当及时调整政策,制订与之相应的新形势下的减贫战略。

篇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业题目: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

段晓蕾 学号:42012100007

52年级:2012级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学院(部、所):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研究

【摘要】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根本性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任何一个阶级都有两个队伍,笔杆子队伍和枪杆子队伍,而枪杆子队伍最终要靠笔杆子队伍来领导,通过上课关于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讲解和自己阅读相关的书籍,并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谈一谈现代互联网对意识形态领域额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互联网现状挑战影响力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它深刻改变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切实提高互联网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

互联网原本是美国军方的研究项目,最初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能在紧急状态下保持畅通的通信网络。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大学之间互联的骨干网络,迈出了互联网历史上的重要一步。20世纪90年代,整个网络开始进行商业运营,向公众开放。几乎在互联网商用之初,我国就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今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在信息形态方面,信息传播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转变。目前我国网上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占互联网流量的50%以上。二是在应用领域方面,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三是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播客等为代表的web2.0服务模式使互联网的平台功能更加突出,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新的提供者、创造者。四是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向移动互联网延伸。随着3G网络的发展,手机上网正在成为新潮流,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形态不断涌现。

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今天,每个有能力上网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并与他人直接进行互动。这使得更多的人有几乎参与到社会舆论的构建中来,施加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出现网络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网络化等新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公共事件解决的重要力量。

“天价烟”、“天价吊灯”、“最年轻市长”等社会、时政事件的关注,也无不从网络发端。可以说,互联网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它已经对现实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总的来说,互联网促成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途径,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作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

二、互联网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挑战

互联网大大削弱了传统的社会控制。由于大众媒介不仅是信息载体,更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工具,政府往往视之为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其牢牢掌握起来,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长期以来,政府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和“把关人”,人们接受的是经过帅选的信息,受众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选择余地不大。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开放性和离散性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源头更加多元,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的,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互联网能实现低成本的大范围信息传递。任何人不需要通过政府机构批准和检查,就能够在网络上制作网页,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电子公告栏乃至及时通信工具等方式传播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控制的信息发布权力迅速向社会发布转变,国家的权威也大大削弱。在新的形势下,主流意识形态要能说服人,为民众所信仰,发挥其功能,难度越来越大。

互联网成为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前沿阵地。互联网技术发展于美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对IP地址、域名解析、搜索引擎、新闻源等大量信息基础设施拥有主导权。目前,网上超过80%的信息是英文的。互联网商用不久,就有专家指出:这种新的技术优势“使得美国得以利用其强大的‘软力量’手段,发挥它的理想、意识形态、文化和经济模式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吸引力”。美国政府宣称“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其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通知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容易了。《纽约时报》宣称,互联网与中国进行历史 性大决战,百战百胜的中国将在互联网的斗争中败北。美国国会拨专款,用来对付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采取的网络监管措施。西方发达国家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使种族主义、宗教仇恨等信息在网上传播,并渗透到网民的思

想意识之中,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当前,互联网上有较大影响的西方意识形态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信息恐怖主义等。要看到,只要我国加入国际互联网,网络世界的而文化冲突就难以避免,并且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这种冲突将呈现范围扩大、形式多样和发生频繁等特点。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西方传媒信息的渗透和影响下,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有的人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西化”的俘虏和仆从。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成巨大冲击,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

三、提高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影响力

发挥互联网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影响力,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众舆论,提高网民参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辐射力。

(一)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和驾驭互联网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和净化网络舆论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引导领导干部认识到,我们党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情,是一个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如果领导干部不愿、不会、不能应用互联网与群众保持沟通,就很可能变成现代社会的“聋子”和“瞎子”,就难以实现正确的领导。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掌握舆情,听民声、察民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网上舆论。还强调,对网上出现的各种负面信息,要客观分析、正面回应,不能漠视、回避。有鉴于此,应该把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能力当做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参照,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勤于上网、善于上网,主动地、经常地、真诚地在网上与群众交流,以更好地了解民情、体察民情、吸收民智、激发民力,使互联网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心贴心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增强重点新闻网站的舆论引导力

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是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其他网站登载新闻的重要来源,应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网上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导向和标杆作用。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上宣传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是网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其他网方式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尊重网民、服务网民,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这方面,需要做到:一是把握时点,反应快捷。面对重大时间特别是突发性事件以及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重点新闻网站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占先机,力争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举措最早、最快、最准地告诉广大网民,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空,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二是实事求是,敢讲真话。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敢讲真话是前提。重点新闻网站应勇于面对社会热点和难点,开诚布公地用真实的信息、真诚的态度给群众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隔阂,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超前策划,主动引领。目前,我国有的主流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的超前关注和整体策划上海落后于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站。在一些重大社会热点问题面前,事后宣传的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只能让重点新闻网站陷于被动。这就要求重点新闻网站必须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主题进行超前策划,适时主动地设置网络议题,掀起网络舆论高潮,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网站

在适当增加对网上理论阵地建设投入的前提下,要着力建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网站,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上网”工程,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建设网上党校——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开发网上远程教育系统,加快党校教育现代化步伐,扩大党校教育覆盖面,使每个党员都能在“网上党校”深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四)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面对网络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尽快实现观念、体制、内容、手段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以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这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在互联网上,要避免单纯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搬到网页上的机械的纯文字的教育宣传,要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内容变成众多的主页,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在网络上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比如用幽默的,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用包括卡通、漫画、戏剧、游戏、影视作品、小品等形式表达教育内容,还可以把优秀的民族歌曲、健康的音乐放在网页上,使人们在欣赏浏览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灌输。开展心理咨询,对人们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互联网应用的主体人群。利用互联网开展细想政治工作,是适合青年特点、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要认真总结高校创办“红色网站”的经验,切实建设起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细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编:《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篇6:社会保障理论与研究

我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发展道路,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操,更能将自己和社会、国家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将来的人生是何其重要。经过本学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自早期的先驱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就对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通过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坚定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才能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先进性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保证。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抓紧21世纪头20年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二,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

反思苏联的倒塌,根本上来讲是忽略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点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现在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此,我们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切实做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未来的中国梦一定得以实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更加帮助自己坚定了这份信念,在此感谢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开设这门课程。

上一篇:关于学生办理教师证的工作流程下一篇:儿童文学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