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2023-02-18

第一篇: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

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总复习

第一章序论

1.社会调查的概念:

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地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活动。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2.社会调查的特点:

(1)实践性:调查需深入实际;课题来源社会,结果服务社会;方法与技术具有极强的操作性。

(2)客观性:强调忠实于客观事实。

(3)综合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运用知识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3. 社会调查的任务:

(1)客观地描述事实真相。

成功的关键是:方法科学;立场客观。

(2)科学地解释社会事实。

成功的关键是:方法科学;立场客观;正确的理论指导。

(3)对策研究。

4. 社会调查的功能

(1)社会调查是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

(2)社会调查是科学管理社会的重要前提(有效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

(3)社会调查是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有效手段(培养人才)。

(4)社会调查是端正党风和学风的法宝(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1.社会调查的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 2)调查阶段 3)研究阶段 4)总结阶段

2.选择调查课题的重要意义

(1)选择调查课题可以明确研究方向;

(2)调查课题的选择,决定着调查研究的价值;

(3)调查课题的选择,决定着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制约着社会调查的全过程。

3. 课题的类型

(1)理论研究课题和应用研究课题

(2) 描述性研究课题和解释性研究课题

描述性研究课题是指那些为弄清发生了什么事而提出调查研究课题,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可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能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索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4. 课题的选择原则和形成途径

(1) 正确选择课题的原则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2) 课题形成的途径

查阅文件资料;向专家咨询;实地考察。

5.什么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未知事实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

6.一项假设的提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a 某领域所提假设,不应与已证实为正确的理论相违背;

b 假设不能与已知的和验证过的事实发生矛盾;

c 假设必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

d 假设必须是可验证的。

7.研究假设的作用:

a假设是设计调查方案的指南;

b假设是搜集材料的向导;

c假设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

并非所有的调查研究都必须预先设立研究假设。它主要适用于以探寻现象的因果关系为目的的解

释性研究课题。

8. 研究假设的类型

一元假设(x)。指某个社会事实的单义判断。

二元假设(x→y)。指某一社会事实与另一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多元假设(x→z→y)。指某一社会事实与另外两个或更多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9. 假设的表达方式

函数式即“y是x的函数”。

条件式即“如果有x,则有y”。

差异式“如果X不同,则Y也不同”。

10. 形成假设的方法

归纳推理法:将局部的观察结果和事实材料经过归纳,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假设。

逻辑推理法:根据以往的理论或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的变化趋势做出某种推测的方法。类比推理法:面对陌生的社会现象,拿所熟悉的事物、过程、规律与之类比,形成假设。11.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1. 逻辑分析法:即用逻辑学的方法来检验调查设计的可行性;

2. 经验判断法:即用以往的实践经验来判断调查设计的可行性;

3. 试验调查法:即通过小规模实地调查来检验调查资料的可行性,并根据试验结果修改和完善原设计方案。

12. 调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3)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4)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5)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6)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章社 会 测 量

1. 什么是社会测量

社会测量是指依据一定规则,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用一组符号或数字表达出来的过程。用于确定一个特定分析单位的特定属性的类别或水平。

2.社会测量的意义:它能使调查研究的实际操作成为可能;它为调查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它有助于提高社会调查研究的客观性和精确性。

3.社会测量的四个要素:

(1)测量客体:即测量对象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回答“测量谁?”

(2)测量内容:即客体的属性和特征;回答“测量什么?”

(3)测量规则:对具体的测量内容和测量行为进行规范的操作规则;回答“怎么测量?”

(4)数字和符号:是指反映测量结果的工具。回答“如何表示?”

4. 社会测量的特点(特殊性)

1.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低;

2.社会测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5. 定类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属性或特征的类别加以鉴别的一种测量方法。事实上就是将调查的事物加以分类。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变量值;2)变量之间必须相互排斥;3)测定的对象都有一个合适的类型,不能没有归属。

6. 定序测量:是指对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的类别进行鉴别并能比较类别大小的一种测量方法。定序

测量能把测定对象的特征和属性按高低、强弱、大小、多少的程度排列成序。无法进行代数运算。适合的统计方法:中位数、四分位数、等级相关和非参数检验等。

7.定距测量: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的属性和特征的差别程度的一种测量方法。 定距测量不但能确定变

量的类别以及之间的顺序,还能进一步计算变值之间相差的实际数值。数学特点:能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统计方法:算术平均值、方差、积差相关、复相关、参数检验等。

8.定比测量:是一种能测定事物间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尺度。除了具有以上三种变量的所有特征外,还能对变量值进行乘除法的运算,是测量层次最高的一种尺度。为了使用这种测量具有实际意义,定比、定量要求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而非任意规定的零点。这里的“零”都表示真实的“无”,可进行乘除运算,

各种统计方法均可使用。

9. 四种测量类型之间的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从定类→定序→定距→定比,层次依次上升,趋向复杂,水平提高;

(2) 每一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都有是以较低层次测量尺度为基础的。对于同一变量,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实际需要对其作不同层次的测量。

10. 指数的概念: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它是由一组有关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分别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然后按照某种标准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得到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态度的量化结果。

11. 量表的概念:是一种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排,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项目之间存在一种趋强的顺序

12. 李克特量表

13. 语义差异量表

14. 概念的操作化

操作化: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或者说,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测量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给出操作定义:这种定义即一套程序化的工具,它告诉研究者任何辨认抽象概念所指称的现实世界中的现象。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对抽象定义做出界定或说明的方法,即用变量和调查指标来反映抽象概念的方法。

15.社会测量的信度:指社会测量活动中测量主体运用某一种确定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的测量值的前后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反映测量对象实际情况的可靠性程度。必须考虑到较长时间使用同一计量的可行性。测量的信度通常以相关系数来表示.1)复查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信度应大于0.8为可靠。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1)样本容量大小(抽样);(2)抽样方法不当;(3)指标不清或不客观。

16. 社会测量的效度:指在社会测量活动中社会测量主体运用某一确定的测量手段对测量客体进行考察

后,所取得的测量结果对说明该测量客体某方面属性的恰当、准确、有效的程度。它有两层含义: (1) 测量对象是否是所要测量的变量;(2) 被测量的结果是否接近真实值。有(1) 内容效度(表面效度);

(2) 标准效度。(3)结构效度。影响社会调查效度的因素有: (1)调查内容不能准确反映调查目的;(2)调查问题提得太笼统,含糊不清。效度的三种评价方法:(1)经验评价;(2)逻辑评价;

(3)效标比较。

17. 效度要以信度为基础,一个优良的测量指标必须同时具有效应和信度。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科学设计调查指标和方案;调查人员认真负责,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切实做好各个阶段和环节的工作

第四章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1. 普查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步骤

2. 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涵义、特点

优点:

 以足够的调查单位组成的“样本”来代表和说明总体。

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

以样本推断总体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局限性:只能提供说明整个总体情况的统计资料不能提供各级情况的资料; 如总体数不多或所需资料简单,行政渠道的统计结构健全有效,全面调查比抽样调查更为有效.

3. 抽样调查的适用场合

(1)总体范围较大,调查对象较多

(2)需要了解全面情况但又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

(3)虽可以但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

(4)对普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验和修正

4.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1) 总体的界定

(2) 选取适当的抽样方式

(3)确定抽样单位,编制抽样框

(4)确定样本的大小

(5) 收集样本资料

(6)计算样本资料和推断,调查总体说明总体

5.确定样本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1) 调查总体的规模大小;

(2) 调查总体内部的差异程度;

(3) 对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与精确度度的要求。一般大于30~50。样本的数量在理论上是可以计算的:如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简单随机抽样所需样本:有公式

t22n2e

t为某一信度(如若95%)所对应的临界值(如1.96),σ为总体标准差,e 为允许的误差范围.从定性的方面考虑样本量的大小,其考虑因素有:决策的重要性,调研的性质,变量个数,数据分析的性质,同类研究中所用的样本量等。

6. 抽样调查类型和方法

1). 非随机抽样:(1)判断抽样; (2) 偶遇抽样 ; (3) 滚雪球抽样;(4) 配额抽样

2). 随机抽样:

(1) 简单随机抽样;

(2) 系统抽样(等距随机抽样);a、将总量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b、计算抽样距离,抽样的距离是K=N/n;c、在头K各个体中,用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的序号为K. d、自K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

(3) 类型随机抽样;

(4)整群抽样

3). 户内抽样

4). PPS抽样(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

7.典型调查的涵义与特点的涵义

典型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

第五章访谈法

1. 访谈法的特点与种类

按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访谈法可以分为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两类。

标准化访谈,是一种高度控制的访问,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的访问;在总体上最大的优点是访问结果便于量化并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2. 访谈程序与技巧

第六章问卷法

1. 问卷法的特点与种类

2.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3. 问卷的结构

问卷的结构包括

1、封面信

2、指导语

3、问题和答案

4、编码及其资料。

4.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5. 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

6. 问卷及答案的设计

7.问题设计的要求

1. 围绕假设进行;2. 问题应具体、明确,不能抽象、笼统;3. 要避免提复合性的问题;4. 适合被调查者的特点,通俗易懂;5. 避免带有倾向性和诱导性问题;6. 不要直接提问具有敏感性或威胁性的问题。7. 不用否定形式提问。

问卷设计中为了降低问题的敏感性,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假设法、模糊法和转移法。

8.答案的设计

9.问卷设计中的难点

10.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第七章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

1. 料整理的意义和一般步骤

2. 资料整理的原则

3. 资料的审核和汇总

第八章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1. 统计分析的内容、步骤及作用

2.单变量统计分析

离散程度: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

3双变量统计分析

检验两个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4. 相关系数的种类

(1)相关

(2) c相关(列联相关)

(3) 等级相关(R)

(4)皮尔逊积差相关

第九章调查资料的理论研究

1.什么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一种依据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有知识,按照逻辑的程序和规则形成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创造新知识的抽象思维活动。

2.理论研究的作用

(1)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理论解释;

(2)从理论上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

(3)由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普遍的理论认识;

(4)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并解释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贯穿于整个社会调查的全过程。

3.理论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4. 比较研究

5. 因果关系研究

6.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章社会调查的应用

1. 什么是民意测验

2.民意测验方法的的基本要求

3. 什么是市场调查

4. 市场调查的内容和特点

第二篇: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作业:

结构式研究与非结构式研究各自在社会研究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对发展理论的意义何在?(500字以上)

试题库:

1.试论述社会学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不同,在社会研究中,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社会调查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什么是区群谬误和简化论,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社会调查中应如何避免这两种错误的出现?

4.社会调查方案的撰写有哪些要求?以“大同市城中村居民满意度”为研究主题撰写一篇社会调查方案。

5.论述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6.论述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并列举实例说明。

7.试论述抽样平均误差的来源及如何减少或控制这些调查误差。

8.试述PPS抽样的优缺点和操作步骤,例如,要对一个社区进行住房问题研究,该社区由12条街道组成,其中1—5街,每条街200人;6—10街,每条街400人;

11、12街,每条街1500人,共6000人,要求样本量为600人,5条街,写出具体的抽样步骤和设计方案。

9.就你对社会调查方法的理解谈谈为什么问卷调查方法被称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篇:说课的理论与方法

湘南学院 陈章顺

一、说课概述

(一)说课及其特点

1、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完成备课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辅助手段或方法向教师同行、教学研究人员、领导等系统、全面地介绍自己对某一节课(或某门课程、或某单元、或某主题、或某知识点等)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教研活动。然后通过听者评析,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式。

2、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限制,又不牵涉学生,简便易行。既可以是纯口头表达方式,也可以利用实物、实验、投影、音像等教学媒体辅助说课,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性与实践性

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分析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是说课不仅要说“怎样教”,还要说“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就迫使教师不仅要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深入领会教学目标,而且还要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思考教学中各种做法的理论依据,认真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确立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可见,说课活动体现了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特别是说课的过程可以使教师有机会从理性上进一步审视教材及其自己的处理和最初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发现备课中和将要实施的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种种疏漏,说课后再经过修改教学设计,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完善教学过程。说课还需要教师去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给他人一种示范,也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为说课者提供最实际最贴切的指导。

3、说课的局限性

首先,看不到教师临场发挥,处置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看不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这自然在评议上就有局限性。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说得好,但教得不好,或教得好而说得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和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与坏。而应该要把说课评价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二)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备课关系

(l)相同点

①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②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③主要作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

①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仅仅是为上课所做的准备工作,重点是思考如何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步骤,是如何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中的起始环节。

②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将如何根据备课去上课。

③目的不同。说课主要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而备课是直接为上好课、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的。

④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研讨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教学准备活动 。

⑤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重在教学准备和设计,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有自己的特点。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具体做法或效果直接呈现在听课者

2 面前;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依据或理论基础,特别要善于把自己可能的实际教学过程及结果描述出来或让听课者自己想象出来。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说课与上课的效果表现不同

上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呈现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上,说课所体现的教学效果需要听者凭借经验和理论推导才能想象出来。因此,在说课中一定要注意体现教学所引起的学生的反应或行为表现。

(4)说课与上课的目的、形式、内容、评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具体如下表所示:

总之,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查,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

二、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阐述对教材的理解

说课,首先要求教者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说教材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 “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在大纲中的地位与编写者的意图,大纲中的教学建议与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说明本课时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理解越充分,教学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要从思想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或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对教材内容作知识点分析。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说,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地顿一顿,所有的毛都会顺顺溜溜。这“领”就是教材中的重点。教师说教材一定要说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以及确定的教材依据和学情依据。即说明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些重点、难点根据是怎么提出来的?解决难点的关键是什么? (二)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此部分内容可单列,也可插在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当中,将学情作为分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来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教学对象是什么样的学生,对学生做出准确无误的分析,这是教学得以正确开展的基础。因为学生不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应该不一样。说学生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情况 (这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有所选择,可多可少)。

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前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这种知识经验会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起点能力分析

分析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

说明学生年龄特点,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

4、学生的表现

4 预测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存在的问题、难点等。

(三)说方法与手段――介绍选择哪些方法手段

说教法,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说学法,即拟引导学生通过什么样学习方法来配合教法,以期有效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说教具,简要介绍需要使用的教学媒体或设备及其理由。

(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

所谓教学程序是指教学过程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接着又是怎样展开,怎样结束的,即整节课主要由哪些教与学的活动组成,各部分的顺序及分别占用多少时间,每一活动教师做什么,学生如何做等。(即课的结构的具体内容)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听者也才能判断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 “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详细讲解。

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 (包括大纲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谐统一。如果能说明学生在每一活动环节或步骤中的具体表现则更好。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5 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的,解决难点运用什么办法,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等。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各部分占用的时间。

6、说明板书设计。

(五)说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简要介绍自己教学设计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希望达到的最佳的教学效果是什么?学生学习的显著成效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地指出由于什么原因可能会引发的缺陷或不足之处,自己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如何弥补等。

三、说课的方法

我们了解了说课的基本内容,那么具体的说课方法是怎样呢?

(一)选好要说的课

教师备课,通常每一个课时都需要编写教案,但是每一个课时不一定都要说课。这就有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说课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课的代表性、针对性、典型性。即选择那些有研究价值,老师又能驾驭的课;二是选课也要注意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四面出击。说课选择,可以说一课书的整体教学,也可以着重说某一课时的教学,甚至还可以说某一重点、难点的教学。一言一蔽之,说课尽可能突破一点,有所收获,面面俱到反而会收效甚微。

(二)掌握说课的程序

教师说课从准备到说课而后评析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

1、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学生的学习情况)

2、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3、设计教学过程,弄清教学理论依据

4、写出讲稿,说前演练

5、登台说课 ①自我介绍

②介绍说课内容的标题 ③说教材

④说学生及学习情况 ⑤说教学目标

6 ⑥说重点、难点

⑦说教学方法及所使用的教具 ⑧说过程(包括板书设计) ⑨说估计的教学效果 ⑩说可能存在的问题

6、说后评议。

说课的整个过程可用如下图表示:

(三)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鉴于说课与备课、上课的以上关系。教师在说课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领导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详细讲课。

3、说课不是“背教案”也不是“读教案”,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要熟练地说清楚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步骤明确,有理有据,口齿清楚。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是15分钟左右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运用教学理论来分析研究问题,防止就事论事。

7、注意避免过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

7 论。要提倡创新,但不能全盘否定常规教学,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

四、说课的评价标准

下面提供郴州市教育局教科所提出的说课评价表供大家参考:

第四篇: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简答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简答

15. 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答: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被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秤中直接变化。

2.立即修复一个物体中损耗的部分。

15. 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

1、准备阶段

2、热身活动

3、正式开会

4、自由畅谈

5、会后收集

6、未达目的

7、最后评价

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 (简答 )

答: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16.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的步骤 是什么

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 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确定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17.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72页 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5. 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简答 )

答:(1)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最应该改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2)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在这一情况下变坏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3)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改善的标准特征的标号。(4)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变坏的标准特征的标号。(5)行与列相交处的单元格内的数字是被推荐发明原理的标号。(6)在40个发明原理中查找这些原则并且利用它们去创造那些解决问题的创意。

15. 智慧小人法的应用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

1、找出矛盾。

2、建立小人问题模型。

3、寻找解决方案。

4、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15. 阿利赫舒列尔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哪3条定律? (简答 )

答:(1)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S

1、S2和F);(2)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组成;(3)将相互作用的3个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

15. 特性列举法的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两步? (简答 )

答,第一步是选择一个明确的发明课题,这个课题一般讲不宜过大,对于较大的课题,应该分解成若干较小的课题来进行。 第二步是从列举的各方面特性出发,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由联想,看看各种特性能否加以改善,诱发出创造发明的设想。

15. 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社么? (简答 ) 答:(1)先将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或特殊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非常清楚的定义; (2)利用因果分析和系统模拟问题具体化,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即TRIZ问题;

(3)根据已经归结出来的规律即TRIZ工具,如标准解、发明原理、科学效应库、技术发展趋势等赵处一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通用解;

(4)将这些通用的解决方案引入到具体项目中,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即特殊解。

15. 在一般的工程技术发明中,往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 (简答 )

答:(1)从事物自身的功能的反面进行探索,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 (2)从事物结构的空间位置的反面探索出路。 (3)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逆过程进行研究。 (4)在探求方法上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15.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包括什么? (简答 )

答,1,确定相关的元素。2,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3,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4,开发设计概念。

15. 技术系统的理想状态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简答 )

答:(1)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

(2)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也是朝着更可靠、更简单有效的方向发展。 (3)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

15. TRIZ理论的不足有哪些? (简答 ) 答:1,理论松散,结构复杂

(1)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2)不同的创新问题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

(3)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手段; (4)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等。

15. TRIZ的工具有哪四种? (简答 ) 答: TRIZ的工具有四种,分别为矛盾矩阵、 分离原理、知识与效应库 和标准解法系统1.TRIZ的问题模型共有哪四种形式?(简答 )P185 答: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质——场问题,知识使能问题。

1、 提高理想度的四个方向是什么?P122(简答)

答:增加系统的功能;传输尽可能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将一些系统功能移转到超系统或外部环境中;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

15.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答:1.改变物体的物理状态;2.改变物体的浓度或密度;3.改变物体的柔软性;4.改变温度。

第五篇: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填空问答

四,填 空

A13. 按照空间、时间、条件、系统级别,TRIZ理论将分离原理概括为四大类 (空间分离)、(时间分离) 、基于条件的分离和系统级别的分离。 (填空 )

A13. 阿利赫舒列尔将矛盾分为三类,即(管理矛盾) 、(技术矛盾) 和(物理矛盾) 。

B14. 标准解具有的特点是(特定性) 、(通用性) 和 (普遍性)。 (填空 )

B14. 标准解具有的特点是特定性、通用性和普遍性。 (填空 )

C12. 创新通常包括 (从无到有)和(综合集成) 两个方面。 (填空 )

C14. 冲突的元素包括(一个工件)和(一个工具) 。 (填空

C13. 传统的观点认为,世界产业—技术变化的过程由(创新) 和(创新的应用) 两个步骤组成。

C14. 冲突的元素包括(相互对立) 和(相互依存)

J12. 。 (填空 )

J14. 经过 (250万 )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 )

J13.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化学场包括 (氧化)、(还原) 和酸碱介质。 (填空 )J12. 技术发明的(准备) 、(构思) 和 (物化),是整个发明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填空 )

J13. 技术发明的 (准备阶段)、(构思阶段) 和(物化阶段) ,是整个发明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的连续的环节。 (填空 )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辐射场包括电离辐射和放射性辐射。 (填空 )

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包括提高理想度法则、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和协调性进化法则等。 (填空 )

近年来,TRIZ专家们对分离原理和40条发明原理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填空 )

J13.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冲击和脉冲。J14. 经过 2500000 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 )

K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机制体系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 )

K12.(填空 )

K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机制体系)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 (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 )

K13. 扩散式发明方法包括 (智力激励)法、

K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 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 (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 )

K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机制体制) 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 (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 )

M14.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 、(成熟期) 和(衰退期)

S12. 收敛式发明方法包括检验表法 和形态学分析法。 (填空 )

S13.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理想化原则和资源利用原则。 (填空 )

S12.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理想化)原则和(资源利用) 原则。

T14. 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常见的共有(30)个功能 T12. TRIZ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矛盾、(演化) 、(资源) 和(理想度) 。 (填空 )

T13. TRIZ理论从性能参数、专利级别 、专利数量 和经济效益 四个方面来描述技术系统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填空 )

T13. TRIZ主要研究工程矛盾,并把其分为(技术矛盾) 和(物理矛盾) 。 (填空 )T14. TRIZ的工具有四种矛盾矩阵、 (分离原理)、(知识与效应库) 和标准解法系统。TRIZ (填空 )

T13. TRIZ主要研究工程矛盾,并把其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填空 )

T13. TRIZ的问题模型共有四种形式技术矛盾、(物理矛盾) 、(物质-场) 问题和(知识使能) 问题。 (填空 )

W13. 我国的技术追赶经常遭遇的陷阱有两类(能力型) 追赶陷阱和(投资型) 追赶陷阱。 X2. 向超系统进化的路径包括增加系统参数差异、增加(系统功能参数) 差异和增加 (集成系统)深度。 (填空 )

X14. 向超系统进化的路径包括增加系统参数差异、增加(系统功能) 差异和增加(集成系统) 深度。 (填空 )

Z13. 知识基础的基本构成是(物理) 、(化学) 和 (几何)等学科的效应和现象等。(联想发明) 法和(设问列举) 法。

Z14. 在通用技术参数中经常用到移动对象与静止对象两个术语。 (填空

Z12. 增加集成度在简化的路径包括增加集成度、(简化路径) 、双系统与多系统和(子系统分离) 。 (填空 )

知识基础的基本构成是物理、化学和几何等学科的效应和现象等。 (填空 )

五,简答

15. TRIZ理论的不足有哪些? (简答 )

答:1,理论松散,结构复杂

(1)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

(2)不同的创新问题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

(3)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手段;

(4)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等。

2,工具和方法欠完善

(1)不能适应新技术发展和时代变化。

(2)效应库缺乏描述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效应。

(3)ARIZ存在版本太多,解决问题步骤冗长,学习界面不够友好,产生的解决方案没有可选择性等不足。

(4)物质场分析模型可以用于加速解决方案的寻找,但是其本身具有不完备性,单独应用SF模型,有时候不能得到理想的解决方案,另外,该模型描述系统多个功能时并不方便。

15. 技术系统的理想状态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简答 )

答:(1)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

(2)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也是朝着更可靠、更简单有效的方向发展。

(3)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

15. 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简答 )

答:(1)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最应该改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2)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在这一情况下变坏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3)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改善的标准特征的标号。

(4)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变坏的标准特准的标号。

(5)行与列相交处的单元格内的数字是被推荐发明原理的标号。

(6)在40个发明原理中查找这些原则并且利用它们去创造那些解决问题的创意。

15. 特性列举法的一般过程可以分成哪两步? (简答 )

答,第一步是选择一个明确的发明课题,这个课题一般讲不宜过大,对于较大的课题,应该分解成若干较小的课题来进行。

第二步是从列举的各方面特性出发,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由联想,看看各种特性能否加以改善,诱发出创造发明的设想。

15. 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被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秤中直接变化。

2.立即修复一个物体中损耗的部分。

15. 阿利赫舒列尔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哪3条定律? (简答 )

答:1,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S1,S2和F);

2,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组成;

3,将相互作用的3个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

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 (简答 )

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

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15. 智慧小人法的应用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

1、找出矛盾。

2、建立小人问题模型。

3、寻找解决方案。

4、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15.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包括什么? (简答 )

答,1,确定相关的元素。2,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3,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4,开发设计概念。

15. 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1)准备阶段:提出问题;组建小组、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2)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左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3)正式开会:开门见山,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4)自由畅谈:依照上述原则和规则开展自由讨论。

(5)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6)未达目的,返回重复上述过程。

(7)最后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

15. 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答:(1)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

(2)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

(3)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使不易被观察的物体或过程被观察到。

(4)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5. 在一般的工程技术发明中,往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 (简答 )

答:(1)从事物自身的功能的反面进行探索,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

(2)从事物结构的空间位置的反面探索出路。

(3)从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逆过程进行研究。

(4)在探求方法上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15. 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是社么? (简答 )

答:(1)先将我们遇到的具体问题或特殊问题进行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非常清楚的定义;

(2)利用因果分析和系统模拟问题具体化,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即TRIZ问题;

(3)根据已经归结出来的规律即TRIZ工具,如标准解、发明原理、科学效应库、技术发展趋势等赵处一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通用解;

(4)将这些通用的解决方案引入到具体项目中,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即特殊解。

15. 智慧小人法的应用步骤包括哪些? (简答 )

答:

1、找出矛盾。

2、建立小人问题模型。

3、寻找解决方案。

4、从解决方案模型过渡到实际方案。

15. 阿利赫舒列尔通过对功能的研究,发现并总结哪3条定律? (简答 )

答:(1)所有的功能都可以分解为3个基本元素(S

1、S2和F);(2)一个存在的功能必定由3个基本元素组成;(3)将相互作用的3个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将形成一个功能。

15. 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的步骤 是什么? (简答 )258

(1)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解决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

(2)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确定与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3)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4)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5)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15.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176

(1)改变物体的物理状态,即使物体在气态、液态、固态之间变化。

(2)改变物体的浓度或密度。

(3)改变物体的柔软性。

(4)改变温度。

上一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图文下一篇: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