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2024-04-22

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精选8篇)

篇1: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分析

关键词:商业模式

摘要: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来这样一个思考,以何种商业模式运营?本文主要通过其产业链、目标客户群的分析和现有的国外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探讨了解物联网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通信网络以及智能运算平台的相关技术设备,将区域内的所有物件连入到统一的全球网络当中,使其可以进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价值流的传递,共享相关数据存储,进而对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进行识别、定位、监测、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它可以被用于数据采集、移动定位、自动化控制和日常服务。商业模式一般是指企业或者行业主体在市场中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体系。有盈利模式、价值理论、系统理论、整台理论等类型。其运行主体和要素主要有运营商、传感设备生产商、系统集成商、软硬件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被联物体和用户等。我主要介绍一下物联网产业链、目标客户群体的分析以及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介绍。物联网的产业链

何为产业链?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物联网设计到至少包括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网络提供商、运营及服务商、用户等七个环节。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相比,不同点在于下游增加了给物品贴上身份标识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的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在中游增加了云计算模式的智能处理环节,在上游增加了信息管理服务的物联网运营商以及确保安全的监管机构。

对于其商业意义来说,首先,数字式识别与模拟式识别的需求量最为广泛,且厂商目前最了解客户需求;其次,物联网涉及众多技术和行业,系统集成需求巨大,且系统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下游供应商;再者,物联网的应用将从行业垂直应用向横向扩展,对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需求将催生出对运营商的更高需求。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从时间的维度来分析,以远景目 标作为着眼点往前倒推,长期来看,运营商将获得收益益,除了现在的传统电信、广电运营商之外,可能会出现新的中小型运营商;在此之前,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将逐步增多,出现市场竞争;再往现在倒推,当前阶段,产业链中的感知环节,包括数字式识别和模拟式识别,很快将得到快速的、蓬勃的发展,这些终端在构建成不同的局域互联网,然后才会发展因特网物联网。目标客户群的分析

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向外销售就需要找准目标客户,客户是物联网价值的核心。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要实现人对人,人对物,物对人的信息自动化,还要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自动化。对于物联网的客户群不仅有面向人的客户营销还会面向器物的客户营销,面向

人可以分为:个人、集团和家庭。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市场销售策略,在课堂上接触到了3种营销策略:

智慧城市:主要服务对象为政府部门,需要有很强的政府关系背景,这些业务不是跑出来的更多的是靠拼关系拼出来的。同样,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等也是如此。

智能工厂:目标客户群体为企业级市场,如果能够将产品的优势向企业主解释透彻应该能够开展好业务,比如能够企业节省成本,减少用工等。

智能家居:客户群体为终端用户市场,这需要对终端用户进行点对点的定点销售,考验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这也是目前大多数物联网企业的销售路径,毕竟具有政府资源的企业是极少数。现有的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介绍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应用主要是在电子商务方面,我国的物联网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我国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二是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开发推广,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三是平台运营模式,运营商建立物联网设备统一接入平台,将平台接口开放给终端厂商和应用服务商,运营商在这种商业模式中不仅收取通道费用,而且有能力在接入平台上提供计费、远程维护等服务,并从中获得收益;四是应用服务模式,运营商自行开发应用为大众提供服务;五是产业联盟模式,即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骨干企业通过成立产业联盟,来整合产业链上的所有资源,推出规模化、跨领域的应用。针对以上物联网商业模式中出现的明显的问题,有人提出了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云聚合商业模式既符合云计算将是未来主流计算模式的趋势,也符合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发展特点。因为目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大多处于“孤岛状态”,比如电力系统的物联网只有电力系统的相关人员才能进入,交通系统的物联网只有交通系统的相关人员才能接入,彼此之间缺乏共享制约了物联网潜在价值的发挥,云聚合模式则能促进云内部和云之间各种关系的融合,打破不同网络之间的壁垒。

国外的物联网发展起步较早,并且形成了与本国相适应的成功的发展模式,其商业模式主要分为:(1)通道型,即运营商提供网络平台,系统集成商借助其平台推广应用,并向运营商支付平台使用费。这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商业模式。(2)自营型,即运营商自行搭建平台、识读器、识读标志等,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业务,将一整套的应用直接提供给用户。(3)合作型,即运营商在一些应用领域挑选系统集成商作为合作伙伴,并代表系统集成商推广应用,系统集成商则负责开发应用和提供售后服务。

物联网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感知中国、智慧城市等说法不断被提出。不过,物联网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展迅速,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市场规模的应用。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尚未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关于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还需要研究。学习成功有效的发展模式,然后与本国

实际相结合,找到最属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联网发展模式。参考文献:

【1】(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s in the Physical Network Industry;陶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4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2】(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Discussion on the Business Model of Internet of Things;张云霞;电信科学,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0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3】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物联网发展还需努力;姚科;互联网天地, China Internet, 编辑部邮箱 2009年 11期

【4】云计算数据中心——新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形态;《电子游戏软件》 2012年第18期 24-25页,【5】物联网商业模式探讨;胡丰荣;《智能建筑》2012年第9期

篇2: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没有创新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很难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目前物联网的主要模式还是客户通过自建平台、识读器、识读终端,然后租用运营商的网络进行通信传输,客户建设物联网应用的主要目的还是从自身管理的角度进行信息的收集,在这其中典型的应用就是电力远程监控,特别是电力变压器远程监控和远程抄表的应用。这个是随着电力行业的重视和管理的要求带来,也带动了电力行业的物联网业务应用,但是整个投资及运维的成本压力就都在电力公司身上。因此电力公司就是属于这么一种目前典型的商务模式

1、客户全部自建模式:客户建设包括业务平台、终端识读器、识读终端标识,同时租赁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承担了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客户的投资压力大,需要有充足的资金链保证。这种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来说都有其私密性要求,行业性特点足,其识读器和识读编码都有极强的个性化,跨行业的拓展性难。典型的代表有电力行业的电力远程监控、水利行业的水文监控、环保行业的污染源监控。

2、平台租赁运营模式:平台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客户无需建设平台,只需要承担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的费用,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GPS车辆定位、视频监控在这个模式下使用得最多,当然也不排除由通信运营商搭建相关公共平台,但是对于客户来说平台搭建成本得到了均摊,建设成本能够降低较多。

3、广告模式:由平台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然后租赁给广告商进行运营,广告商通过广告收入来支付物联网平台运营费用。由于物联网的物品管理可以做到精细化,因此也越来越成为广告商看好的一个渠道,象出租车、公交车的移动LED(电视),楼宇、营业厅的移动广告机等。

4、政府BOT模式:由运营商搭建公共平台,项目运营商自行建设物联网识读器和物联网识读标识,同时支付给运营商相关通信费用,通过项目的运营收入来支付相关费用。比较典型的例子就象公共停车位的收费管理,通信运营商搭建停车场管理的平台,并制定相关规范,项目运营商通过BOT模式建设相关公共停车场的收费系统,通过公共停车位的收费来补贴相关设备及通信费用。

5、移动支付模式:由客户进行相关平台的建设,并自行搭建相关设备,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现金的佣金进行相关费用的贴补。目前这个应用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移动POS应用,目前通信运营商也开始通过移动支付和一卡通的应用开始介入该市场。

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虽然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整个行业目前尚未出现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 也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在这一点上统一引领物联网的发展浪潮。物联网涉及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最终用户等多个环节。例如在应用环节, 物联网耦合度低、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应用开发商未降低开发成本, 往往绑定上游供货商, 缺乏竞争机制。其它三个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 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物联网产业链涉及范围广,运营商要通过平台、标准等发挥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及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才能争取更多的主动权。要

实现多方共赢, 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 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 让产业链内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 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 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

篇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研究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和智能识别、运算技术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区域内的任何物品统一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使其进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的传递,从而实现对网络节点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管理和操作的网络系统。物联网的结构复杂,它主要由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带来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效应。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s)是指企业或者行业主体如何从事商业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主要由价值体现、市场机会、核心能力、赢利模式、客户关系、价值配置、管理团队等要素构成,它是技术开发和经济价值创造的媒介。有利可图的持续性的商业模式能够统摄未来的市场,创建多方共赢的多元化商业模式成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

1 物联网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外发展的物联网商业模式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运营商运营型。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指电信运营商直接向已经使用了物联网业务的企业客户提供数据通道服务,费用可按包月或流量计算。运营商运营型商业模式的适用客户一般是以定位类和采集类应用为主的不注重自主研发或者自身实力不够强的行业企业,它的核心个体是运营商,网络租用和运营均由运营商完成。运营商以代包的方式采用专营网站为企业提供物联网业务,应用范围广泛,诸如: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物流监控、环保监控、电梯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等。

2)系统集成商核心型。这种商业模式是指系统集成商通过租用电信运营网络,为用户提供物联网业务。该商业模式的核心个体是系统集成商,他们通常是行业中拥有较高地位的具有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集成能力的第三方企业,属于收入收益获得者。系统集成商核心型商业模式的适用用户主要是以采集类为主的专业化明显的应用要求较复杂的企业客户,诸如: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环保监控、自动售货机、自动水电表抄送等。

3)运营商推广型。这种商业模式是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其他服务提供商一起合作为用户提供物联网业务。电信运营商占主导地位,负责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建设、网络的运营、业务的推广和费用的收取;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集成软硬件,面向市场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此类商业模式的应用范围可涉及各行各业,关键取决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程度以及其与市场需求的融合程度。

4)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这种商业模式源于苹果公司和运营商合作为用户提供的“i Phone”商业模式,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将各自优势整合形成能够发掘或者创造新的盈利点的综合个体主导生态系统。该商业模式适用于便利类和控制类的个人用户市场,在销售硬件的同时,通过智能手机终端系统提供软件应用下载,以此获得新的盈利点,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商业模式在移动物联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用户自建体系型。这种商业模式是由用户自建整个服务体系并且承担物联网平台的所有费用。该商业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要求比较高,严格要求信息的感知和传递的高安全性,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跨行业拓展难。用户是该商业模式的唯一核心个体,主要应用于采集类强势行业,诸如:电力监控、水文监控、物候监控、污染源监控、化工产品监控等。

6)移动金融型。这种商业模式是由行业专属性较强的用户自建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租赁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以现金的形式给予佣金贴补费用。主要应用于银行和运营商合作开展的移动支付业务,例如:公交一卡通应用。该商业模式与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联系紧密,其盈利性较差。

7)广告平台型。这种商业模式是传统媒体广播模式的延伸,是由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共同搭建的平台,集成物联网智能感知和信息传感的软硬件设备,租给广告商运营,物联网平台的运营费用由广告商的广告收入支付。广告平台型的潜在客户源多,其应用行业的范围覆盖面广泛,诸如:地铁、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营业厅的移动广告屏幕,楼宇电视等。

8)云计算集合型。这种商业模式是一种根据现有的商业运营平台和业务能力,以用户服务为中心,针对目标市场利用云计算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从而形成商家、用户以及其他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网络商业模式。该商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物联网信息在安全机制下全面自由流通,通过快速的信息传递实现价值的高速增值。云计算集合型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整体性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在网络系统不断的更新交替中仍能保持较强的活力,它是真正的融合型网络,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之一。

2 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策略

目前,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存在网站平台运营主题不明确、商业模式适用性挖掘不够、缺乏有效的盈利方式等问题。为了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发展和完善,以实现模式设想与市场需求的融合,应该做好以下五点:1)加强网络基础环境建设,优化物联网通信,提高业务服务质量;2)利用物联网产业链各方力量,提升商业模式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合作和共赢;3)推进物联网先导示范产业的应用,提升社会认知度;4)促进终端融合,实现终端和物联网的同步与结合;5)政府支持,引导和投入建立各类运营支撑平台,实现物联网产业技术标准化,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发展后劲。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类型主要有:运营商运营型、系统集成商核心型、运营商推广型、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用户自建体系型、移动金融型、广告平台型和云计算集合型,每种类型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行业范围。因此,深入了解商业模式的内涵、挖掘商业模式的市场适用性、改善商业模式的业务环境、提高商业模式的服务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物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担负新兴经济增长点以及万亿级产业的重任,实现我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的重要目标。

摘要: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普及,引发了深刻的科技变革,催生了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创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章通过简要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内涵、物联网产业链,再结合物联网自身的商业特点和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重点设计未来物联网的八大商业模式,分析和比较各类商业模式的特征,并且提出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模式发展策略,期以实现模式设想与市场需求的融合。

关键词: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晓唯,杨露.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研究[J].理论导刊,2011(8):95-98.

[2]王亚唯.物联网发展综述[J].科技信息,2010(3):36-38.

[3]尹立莉,胡伟成.发展物联网产业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86-187.

[4]杜美艳.浅谈目前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0(36):569.

[5]国外物联网发展综述[EB/OL].[2010-5].http://www.chniot.cn/news/JDXW/2010/517/1051723105122.html.

[6]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EB/OL].[2009-12].http://www.51emb.com/2009/1201/3876.html.

[7]朱国平.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动态[J].杭州科技,2010(1):39-40.

[8]薛帮国.关于物联网技术及其商业模式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1(5):90-91.

[9]侯赟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18-21.

篇4: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研究

关键词:物联网;商业模式;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F6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2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usiness Model Study

Zhao Xun

(Tianjin Abundantly Technology Co., Ltd.,Tianjin300308,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essentially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on the basis of items to locate, identify,track,manage and monitor.The establishment of Things,aimed at the use of sensor technology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itiative to achieve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means,the Internet platform.This article tries to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model issues related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Business model;Technology development

新技术发展促进了产业投资机会的增加。目前,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建立和研究物联网的投入力度,我国也非常重视物联网建设工作。对物联网技术发展动向及其对商业模式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的一些相关问题作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物联网和物联网技术

(一)物联网的定义与内涵

所谓物联网是指依据事先约定的协议将互联网与所有物品紧密连接起来的一种网络,其物质技术基础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和射频识别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的运用。物联网实质上是在强化通讯与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将物品进行定位、识别、跟踪、管理与监控等。建立物联网的目的在于运用传感技术和识别技术等多种信息化高级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上主动实现实物间的信息交换。由此可见,互联网构成了物联网的核心基础,其中所发生的物品间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际网络通讯连接的扩展。换言之,物联网将信息通讯与交换的应用领域从人际连接转移到物品间的连接。

(二)物联网基本架构

应用层、网络/接入层与感知层构成了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应用层在物联网基本架构中位居最顶层,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数据的挖掘与技术。以提供各种通用的服务平台为媒介,诸多终端管理设备将感知层功能加以具体运用。

而网络/接入层可以被视为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将融合接入和存储的信息直接传递给不同层次的电信用户。带宽需求、用户消费需求以及网络资源的接入与运营等因素都对物联网的接入技术及其应用的定位与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物联网接入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与用户需求多样化发展是相适应的。

感知层是物联网基本架构的最低层,它在一定的程度下是人的感觉器官在信息技术运用中得到了延伸。除了搜集事物信息之外,感知层还将分析、处理和反馈信息的过程智能化,并且许多相关设备利用这种智能化过程实现信息交换的协同化、嵌入式标识化以及互动化。

(三)物联网技术发展阶段

物联网基本架构中的应用层的功能和地位决定了产业化是物联网的发展形态。大致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阶段主要细分为基础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运行期。在基础期的发展阶段,重点是推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建设,在单个物体之间建立互联关系,促进物联网产业实现低成本、低功耗的发展模式。为此,要强化标准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设计射频识别的隐私与安全标准,对无线频带进行明确的指定,对协议的控制与处理的分布式技术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要拓宽物联网产业化应用领域,特别是推广射频识别应用于零售、物流和医药等诸多产业。在此基础上,畅通各种系统之间的交互机制,主要是对频率与协议加大完善力度。因此,实现技术突破,促进传感器、标签、主动系统的微型化和低廉化,以及射频天线的多波段智能化,将标签高频化,促进读取终端等诸多电子器件嵌入化和小型化。此外,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期也应将低耗能源、低功耗芯片组、电源系统优化以及超薄电池等基础建设纳入规划,为有效管理能源奠定基础。在成长期阶段,建立物体之间的联网机制,形成各个领域都普遍应用的传感器网络与标签。产业标准化的设计与制定要适应特殊化需求,加强交互频率、交互式协议、电源以及容错协议等诸多领域的标准化建设。继续强化产业化应用建设仍然是成长期的关注课题,其关注点集中在界面互动操作、数据与控制的分布化等技术研发,提高网络的融合效度,增强物联网在恶劣环境中的运行能力。成长期的技术发展目标是提高设备器件的感知能力与信息容量,加快读取设备和标签的高频传输速度,实现片上射频的集成化,提升材料间的整合力度。除此之外,要大幅降低功耗,对能量进行有效管理,改善电池性能,高效捕获能量,建立功耗极低的芯片组。到了成熟期,技术发展实现半智能化向智能力的根本转变,使标签与物件的指令执行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这一发展阶段,需要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对网络的交互活动制定科学标准,智能器件运行的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通过执行分布式代码的方式提高物联网产业化应用功能,并且拓宽了物联网在全球范围的应用前景。

二、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商业模式是指公司结构以及伙伴关系等资本运营要素和公司为客户所实现的价值的系统性商业逻辑架构。从定义中不难发现,商业模式的运营不仅使客户价值通过公司经营得到实现,而且其参与者能够分享不同形态的利益。商业模式的内涵较为宽泛,不仅包含产品结构以及信息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等结构,而且包含商业模式参与者及其功能界定,也包含利益分配的渠道与机制。

(二)商业模式的类型

目前,商业模式主要分为自营型、合作型、通道型和定制型等四种类型。其中,自营型是指运营商依靠自身力量对业务及其流程进行开发,与客户进行直接的联系。显然,合作型采取了相反的运作路线,其主要表现是运营商从系统集成商中选择应用领域的合作伙伴,由合作伙伴负责售后服务与业务开发等项目,而运营商则确保业务在网络上正常运行,并为合作伙伴的业务及其收费计费进行推广与宣导。定制型则立足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M2M业务。而通道型则不强调客户的具体需求的特殊化。

根据运营主导地位的不同,物联网可以区分为移动运营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主导的两种商业模式。其中,通道型和自营型属于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定制型和合作型属于系统集成服务商主导的商业模式。

三、推动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

中国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发展思路是突出了运营商的主导地位,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根据客户群体和客户市场的需求共性的定位,发挥运营商和传感技术的服务优势,建立智能终端并推进各种智能应用,引发了应用创新和社会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但是,我国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始阶段,以运营商为主导地位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联盟和政府的推动,这就使得市场需求的研究与设计至关重要。然而,物联网理念中的智能产品的消费需求并不显著。因此,采购成本补贴等政府行为来发展物联网,是难以推动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的。

为此,笔者建议:首先,增强基础技术研发力度,形成能够实现不同产业间有效联结的产业网络,进而促进技术、信息、业务、信息与物理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其次,国家应该加大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科研投入和规划力度,并协调各类技术创新主体的分工与合作;再次,要增加政府在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物联网应用领域的资金投入,并支持物联网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汽车等新兴重要领域,引导消费需求,为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最后,要加快技术标准化的建设,推动物联网产业化应用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化与产业化的深度结合,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四、结论

促进物联网技术深入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而培育市场需求又是其重要着力点。只有加快相关方面的建设,才能推动网络运营商主导型的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雨人.物联网产业链已成为雏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6

[2]李喆.物联网行业中的智能医疗应用,移动通信,2011,15

[3]华红兵.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9

篇5: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总结

现在地铁里或者公交车上,无数人拿着手机、平板电脑,或看新闻,或看视频,或玩游戏,或刷微博,或者刷着网页,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已经深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因移动互联网而改变,互联网、金融、电信、软件等相关企业都想抓住这里面蕴藏的商机,推出迎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进而快人一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也就衍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或者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上出现了革新。以下是对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些总结:

1.免费运营模式

对于“免费”,绝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的。当今互联网企业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开发出很多迎合用户需求的产品,迅速地占有了相当规模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免费模式造就了腾讯QQ,360相关软件等产品乃至企业的成功。进入移动互联网后,这些企业亦是如此,将在PC端成功的经验运用到了移动端,在移动互联网上腾讯又开发出了用户以亿计的微信,360也将PC相关产品嫁接到了移动端来,就连一直致力于服务于手机的UC浏览器也以免费模式运行,最后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总体来看,运用免费的发展模式,开发产品虽然在公司创业初期需要话费大量的成本,或者也可能在后期失败,但是这在增加用户量,促进用户增长率提升,扩大市场份额,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是不可缺少的一步。有了用户,靠增值业务去创造收益,你就拥有了企业发展的资本,有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对市场的号召力。但是对于后期失败的一些产品的开发上,我们应当吸取经验教训,注重创新,多去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迎合用户的需求,从而提升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

2.平台模式

当今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三大操作系统平台,有苹果开发的iOS系统,有Google开发的Android系统,还有微软开发的Windows Phone系统,他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为增加本系统的产品吸引力,相应的企业又建立了基于本系统平台应用上的产品市场,比如说,苹果提供的AppStore,Google提供的Play市场,国内的安卓、安智、91软件助手、豌豆荚、360手机软件等。以苹果为例,他们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去开发APP,在他们AppStore的平台上进行免费发布,为用户免费提供一些软件的下载,靠的是软件的增值服务,来赚取费用,比如说游戏充值,视频和音乐的付费下载等。又通过在AppStore上发布广告,赚取广告收费,这样在增加IOS系统的市场吸引力的同时,然后通过收益分成原则,苹果和合作商同时都会获得收益。

从以上可以看出,开发出移动端的应用软件平台,也是开发盈利渠道的一种方式,虽然现在这一块竞争特别激烈,但是各商家也应该尽力去争取的。尤其是对于IOS和Android两大阵营来说,不仅仅意味与此。建立移动端的软件应用平台,也是维护其产品生态链的关键一步,软硬件一体化是以后的发展方向。服务应当通过构建内容软件和硬件终端的生态,使得软件、服务和硬件终端都可以成为营收与利润的来源才对。

3.新型电商模式—O2O模式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同时满足用户及商家从众、安全、社交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深受用户的欢迎。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好坏,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二维码”和“O2O”模式。

O2O模式它是将用户消费行为看做服务链条,并提供整体支持的模式。结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现了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有序衔接,帮助客户实现完整的闭环体验,从而实现相应的价值回报。而“二维码”就是为O2O电商提供接口和路径。目前百度地图、大众点评、微信等都是国内服务于这种模式的软件产品,它利用移动终端的LBS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线上线下的闭环服务。当用户想寻找周边娱乐、餐饮、住房和交通等服务时,只需要打开相应软件移动端的客户端即可,简单一搜,就可以看到评价、优惠、价格、设施等信息,通通获取,另外还可以进行移动在线支付,迎合用户需求,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用户体验。

总体来说,O2O模式的关键就在于以在线的方式去吸引用户,而以线下的方式去让用户体验企业提供的服务或者产品,也就是说对线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此模式的实施对企业的线下能力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线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模式能否成功。而线下能力的高低又是由线上的用户忠诚度决定的,所以提升本地化的服务水平,拥有大量优质用户资源,才能在O2O模式的竞争中占有相对有利的地位。

4.开放合作的模式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产业各企业的合作力度加深加强,一家企业解决所有业务流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相关的业务都需要产业链的上下游以及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才能把产品推向用户市场。由于不同产业不同企业所掌握的优势资源有所差异和有限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的提供离不开终端制造商,操作系统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和应用开发与服务提供者等众多环节。比如说微信,QQ离不开一个手机,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和提供3G服务的运营商。而设计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实现又离不开支付,物流和搜索等众多服务者的支持。所以产业链内的各个企业以及产业链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才能使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和完善。

总体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产业中的各个企业加强合作已是必然了。相对于苹果IOS操作系统来说,我更看好Google的Android系统,虽然苹果已经建立了除了电信服务之外的所有环节的产品生态系统,但是它是封闭的,其围墙式的发展也为业界所诟病,没有安卓系统更宽泛,更广域的应用空间。

篇6: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所谓的美丽说模式,是指社会化电子商务分享的模式,在一个垂直的领域内,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个社区,相互之间可以推荐、分享、评论商品,而商品的链接来自外部的电商网站,社区自身通过展示广告、点击购买分成取得收入。

模式起源

该模式源自美丽说,美丽说创立于与2009年11月,是一家以女性时尚分享为主的社交媒体,在这个垂直的时尚领域中,爱好时尚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分享包括服饰、美容等时尚话题的内容、评论相关商品,商品链接来自外部网站,目前以电子商务网站为主。

模式特点

这种模式将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在这个垂直领域中,这些人相互之间可以分享经、推荐商品。在为用户提供讨论场所的同时,也为商家找到了精准用户,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这一种链条非常短,非常高效的商业模式。

现状及发展

由具备了商业链条短、用户匹配度高等优点,自美丽说诞生后,美丽说模式开始逐渐蔓延开。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曾对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说:淘宝等“美丽说模式”整整等了两年。

在美丽说之后,在母婴、零食等各个领域均出现不同的效仿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C2C网站淘宝网也在之后推出了众多类似产品,例如“淘宝哇哦”和“淘宝爱逛街”。此外,蘑菇街也是一个典型的模仿者。

篇7: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来源:卓望杂志 作者:高雁冰 2010-11-30 16:02:56 [ 185阅读 0评论 ]

分享到139说客

内容摘要:本文站在运营商对价值链商业模式选择的角度,简单的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在能力开放体系上的商业模式选择。整体上来看,运营商应该具备更加积极的心态,一方面加强价值链资源的整合力度,另一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做法来对待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参与者。通过构建统一的能力开放体系,依托统一的能力开放平台支撑,把价值链相关方聚合起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并通过营销、计费、终端、客户服务的有效整合,通过持续的运营使“用户”真正成为自己的用户,重拾价值链的掌控权。

前言

能力开放的概念经过各大媒体和行业的炒作,对于业内人士来讲,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东西了。这其实并非是一个高深的概念,运营商在汹涌的能力开放大潮面前,经历了一个从被灌输思想,到逐步接受尝试,再进而到积极推动其发展三个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面向纵深发展,运营商面临着产业价值链的更多更强大竞争对手在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充分竞争。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重拾移动通信时代价值的链霸主地位,是摆在当前各家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难题。能力开放体系这个时候无疑成了运营商牵动价值链,把控移动互联网制高点的关键。但是,我们看到,各家运营商对待能力开放的态度和策略是不同的。我认为,运营商在能力开放体系中对自己的定位和商业模式的选择,必然直接影响到其能否顺利掌控移动互联网价值链。

运营商能力开放价值链分析

当前,在运营商能力开放价值链体系中,涉及到包含内容服务提供、能力提供、能力开放平台提供、能力开放平台运营、增值业务提供、业务营销、业务与能力计费及结算、客户服务及终端提供九大环节,每个环节均在价值链中承担关键,不可或缺的职责。

能力开放领域运营商典型的商业模式

在能力开放价值链体系,在可见的九大环节,运营商都面临不同的选择和很大的挑战,有些环节如营销、计费结算是以前似曾相识的,有些环节如内容提供、能力提供、能力运营对运营商来讲是全新的,并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无固定的规律可循。但是从价值链的中国内外运营商通常的态度来看,我认为有三种典型的商业模式是运营商可以选择的。

1、封闭花园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运营商贯穿整个价值链,负责各个环节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合作伙伴在运营商的严格管理下,参与业务开发、营销及终端提供等环节的工作,并接受运营商的考核。在这种模式上,运营商全面把控了整个价值链。可以参考移动梦网模式。

2、搭台唱戏模式

在这种模式上,运营商构建能力开放体系,搭建舞台,合作伙伴基于能力开放环境提供业务,并通过能力开放平台接入业务,通过在该平台上业务的销售获取收益。运营商全部负责能力运营、计费与结算,同时,通过价值链其他相关方的参与,运营商部分负责能力提供、业务提供、营销、客户服务等环节。参考移动商城模式。

3、开放花园模式

在这种模式上,运营商主要着力在做好网络服务,并提供计费结算的能力,价值链各方充分参与,协作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营商全部负责计费与结算,并提供基于自己网络的能力,同时,运营商提供统一的一线客服,二线客服由虚拟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协作完成。

典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传统互联网企业必然是运营商强劲的竞争对手,我们看看Apple、Google、Nokia等公司的布局就知道了。另外,一些新兴社交网站,如Facebook、Myspace及互联网游戏公司,都在进行开放平台的积极布局。所有这些公司都有一个特点:在聚集了客观的用户规模后,都试图从单一的业务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能力开放体系的构建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看两家在互联网行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在能力开发价值链里的商业模式。

1、盛大在线开放平台

我们来看看盛大在线的价值链构成:

盛大在线为互联网互动娱乐应用提供应用接入、应用分销、整合方案、服务接入等一整套服务的开放性平台,负责价值链上的平台提供、游戏营销、计费与结算。盛大同时参与提供互联网的服务、完成一线的客户服务工作,通过接入盛大开放平台,第三方的互动娱乐产业运营商可轻松获得用户引入、收入提升、成本控制、资源共享等完整的解决方案。

通过一张来自互联网对盛大提供能力开放平台前后的对比分析图,我们可以发现,携自身数千万网络游戏用户的优势,盛大通过开放平台进一步的整合了游戏价值链,通过对开放平台及基于平台上的平台运营、营销及计费环节的重点投入,盛大全面的实现了对整个价值链的把控。

注:本图片来源互联网

2、Facebook开放平台

如下是对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社交网站Facebook的价值链分析:

可以看出,Facebook通过整合价值链的各方,提供了基于SNS社区的互联网应用开放开发平台,在此平台上提供给合作伙伴统一的业务开发SDK,应用开发者基于其SDK开发业务应用,并集成到Facebook的社区平台中运行。应用开发者在Facebook的框架体系下享受统一的业务能力调度、应用测试、应用接入、营销渠道支持、计费结算及客户服务的支持。Facebook通过外延的能力提供,支持其内置能力在其它厂商应用及平台中的无缝集成。比如Facebook和暴雪在魔兽世界游戏的深度合作,通过在魔兽世界里社区功能的集成,实现了双方在用户上资源上一定限度的共享。

通过对两家典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控价值链中能力开放平台的运营及计费结算渠道,把最终用户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使用户在业务体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紧密围绕平台及其上的门户来展开,就可以稳定的控制整个价值链。

运营商在能力开放领域商业模式的选择

谈到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对能力开放领域商业模式的选择,我们先来看看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1.能力开放价值链层面

1)移动互联网相比传统互联网,价值链更长,参与方更多;

2)价值链的参与方往往具备相当的资金、技术、客户及业务的实力,具备和运营商对等的话语权;

3)运营商在互联网领域缺乏必要的经验;

4)价值链的控制权不是天然由运营商主导,需要运营商争取。

2.运营商之间

1)新的价值链产生大量新的交叉客户,这部分客户在运营商之间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2)3G的重新洗牌,使得传统运营商之间的优劣势地位逐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3)从单纯的运营商之间业务竞争转向面对更强互联网竞争对手,运营商之间由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了竞合,合作如何加强是各个运营商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3.运营商内部

1)传统话音业务的增长放缓带来对移动互联网及业绩增长的更高诉求;

2)适应传统业务的组织架构在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

3)经营网络和传统业务的思维定式,价值链以我为中心的做法如何适应新的更长的价值链和更强的价值链参与方的考验。

其次,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国内几大运营商在能力开放体系上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大家差不多都是沿着三个阶段在走。在能力开放初始阶段,大量的咨询公司及软件企业极力向运营商鼓吹能力开放的价值,运营商也逐渐意识到网络底层的割裂导致了其业务发展的缓慢,基于软交换(NGN)、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运营商着力于解决网络提供的如短信、彩信、流媒体、移动定位等能力的互联互通问题,这是网络能力开放阶段。随着网络能力的逐步整合及运营商自有业务的长足发展,各业务平台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导致的信息孤岛及由此带来的业务交叉发展和交叉营销的问题,促使运营商思考自有业务体系的互通,各业务平台抽象业务能力,在更高层面整合互通就是第二个阶段:自有业务能力开放阶段。在当下移动互联网大潮下,运营商逐渐意识到,单纯的内部能力整合是远远不够的,有效掌握业务内容,并对业务开发者形成合理的屏蔽,通过对能力运营、业务营销和计费环节的把控,从而才能实现对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把控。从这点上来说,第三方能力的整合就是运营商的必然选择了。

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在当前形式下,由于各运营商自身内外部环境存在差异,在具体的商业模式上,最终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运营商应该对价值链的九大环节采取三种有效的手段:

1.针对价值链中的能力包装与提供、能力开放平台的运营、计费与结算等关键环节,运营商应该全面把控,完全由自己来负责,不交给第三方。这其中,能力开放平台的运营是关键点,通过能力开放平台的持续运营,能够有效的把价值链的合作方整合到该平台上来;

2.价值链中平台的提供、营销、客户服务及终端提供环节,运营商可部分放开,持开放的心态,在总体制定规范规则的前提下,采用多方合作的原则;

3.在内容提供、业务提供这两个领域,要充分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采用完全开放的策略;

结束语

篇8: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商业企业,商业模式

“物联网”一词是麻省理工学院Auto-ID Center的创建人Kevin Ashton于1999年首倡提出。经过十多年的普及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嵌入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环境特征, 商贸领域是物联网技术深深嵌入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商业企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嵌入

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2010年出版了《物联网的愿景与挑战》, 介绍了物联网的18个主要应用领域, 指出零售、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指出无线射频技术、传感技术的应用大大改善了零售业在追踪货品、监测库存、运输、供应链方面的工作效率。[1]Leonardo W.F.Chaves and Zoltán Nochta (2010) 认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企业信息收集的方式、数量, 将会改善整个价值链的优化。[2]周敏 (2010) 研究了物联网对供应链、ERP、物流系统的影响。[3]王娟等 (2010) 提出对物联网环境下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的改进策略。[4]程珊珊, 朱景锋 (2012) 展望了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应用;[5]胡文、李良学 (2012) 研究了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在商场导购中的应用。[6]胡少永 (2013) 研究了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7]总之, 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商业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 主要包括自动识别系统、产品追溯系统、定位追踪系统、电子产品编码技术、情景感知技术等各个子技术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具体的构成技术, 应用领域和特定功能, 见表1。

二、物联网技术嵌入后商业企业的运行状态

物联网技术的嵌入改写着商业企业价值链的运行方式, 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运营模式。

(一) 推动了商业企业虚拟化经营的程度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这些物联网技术的嵌入使商业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进行精准的技术协同成为可能, 使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机制简单化, 这将进一步细化商业企业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 推动商业企业的虚拟化经营。

(二) 推动了商业企业的精准化运营

精准管理是物联网技术普及后可达到的一种管理状态。精准管理反映在运营系统的各个领域, 主要表现在: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整理

1. 精准的顾客服务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更容易收集顾客的信息, 如其购买力、购买心理和购买行为特征、购买记录等, 尤其是获得传统技术下很难收集到的顾客信息, 比如其试用或使用商品时的感受、对顾客和所购商品的动态信息管理等, 实现对顾客的精准化服务, 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2. 精准的营销服务管理。

基于精准的顾客信息和情景感知技术, 改变原来的模糊营销、规模营销, 实现对针对特定顾客的“一对一”精准营销。

3. 精准的物流配送仓储管理。

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定位追踪技术和情景感知技术实现商品流动过程 (物流) 的精准化, 随时追踪商品的信息、位置和所处的准确状态。

4. 精准的员工工作状态管理。

通过建立“员工胸卡”和其他信息技术, 可以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工位、工作状态和工作场景。

(三) 提高了对顾客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物联网技术延伸发展出了情景感知技术, 主要是通过手机终端的感应器、网络技术等感知用户所处环境的情景信息, 结合用户以往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对相关信息进行检测、挖掘及匹配, 向顾客提供针对性、精确性、个性化的本地综合信息服务。情景感知技术考虑了顾客所处情景的变化, 而且通过顾客的个人信息和以前的消费习惯预测出顾客处于不同情景的不同需求, 为顾客提供购物导航, 或为不同顾客设计或提供差异化服务, 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四) 推动了价值共创模式的实现

企业与顾客共创价值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价值共创模式下, 顾客成为与企业平等的合作者, 商业企业采购了蕴含某种价值主张的产品并创意性的陈列后, 通过互动与顾客共同完成该价值主张的实现, 在该过程中顾客还通过在能体现其“个性化消费体验”的环节, 对所购产品进行“自我创意”式的消费以获得丰富的使用价值和体验价值[6]。最终, 一次完整的价值创造过程得以完成。该过程中, 顾客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物联网技术, 尤其是情景感知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使顾客参与商业企业价值创造更容易, 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参与。

三、物联网嵌入后商业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物联网技术嵌入后商业企业运行状态的变化要求创新商业企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工具, 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 被称为战略的战略。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顾客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 (创造、推销和交付) 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及要素组合模式。克里斯滕森等三位作者指出商业模式由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客户价值主张, 赢利模式, 关键资源, 关键流程。[7]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时能够创造价值并传递价值。

(一) 独特的客户价值主张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消费的时代, 顾客的消费心理正在改写。首先, 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顾客希望随时了解所购买各类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商资质、材料和加工技术、新鲜度、绿色健康标准等;其次, 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交货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 顾客对等待越来越不容忍;第三, 顾客对体验价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尽管顾客依然关注产品的使用性能、价格, 但对产品使用后的感觉的关注度却在不断上升;最后, 顾客的猎奇心理随处可见。

为了适应上述变化, 商业企业要不断进行创新以黏住用户, 利用物联网技术促进与用户互动式体验以创造需求, 因此, 商业企业的客户价值主张应围绕安全、快速、体验、便捷、个性进行组合设计与创意。

(二) 赢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对企业“如何获利”的根本思考和设计。企业获利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涉及企业外部因素 (诸如竞争对手、利益相关者等因素) 、也涉及企业内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经营过程、关键资源、战略、品牌、文化、人员等) ;既涉及整条价值链, 又涉及价值链上各环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 商业企业的盈利模式应从价值链的视角, 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价值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竭诚合作、精准化运营、定制化服务, 走“传统利润点+超值服务”的盈利路径, 且超值服务利润点的比例应越来越大。传统利润点和超值服务利润点在企业总盈利中的比例表明了商业企业的物联网时代的盈利能力, 对物联网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 关键资源

关键资源是那些可以为用户和公司创造价值的关键要素。明确了本企业独特的顾客价值诉求及企业独特的盈利模式后, 为了保障其实现, 需要明确其关键资源。物联网环境下, 为了实现企业的价值诉求和盈利模式, 决策人员及其创意智慧、供应链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相关的物联网技术与设施 (包括仓储设施、配送设施、物联网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追踪技术、自动感应技术等) 越来越成为现代商业企业的关键资源。

(四) 关键流程

关键流程, 是指为实现企业特定的顾客定位和盈利模式而基于企业资源分配建立的企业业务流程、制度、企业文化等, 以确保其价值传递方式具备可重复性和扩展性, 是企业管理模式的体现。商业企业中, “如何发挥现员工的主导地位”是管理模式设计的核心。1986年北欧航空公司的总裁詹·卡尔森出版了一部专著《关键时刻》, 指出企业创造顾客比创造利润更重要。商业中的“关键时刻”是指任何时候, 当一名顾客和一项商业的任何层面发生联系时, 无论多么微小, 都是一个形成印象的机会。”即企业中顾客与企业接触的任何一个点都是企业在在顾客心目中形成印象的关键时刻, 是决定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时刻, 而一线员工往往是“关键时刻”中的“关键人物”。所以, 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是商业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四、保障商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措施

为了配合商业企业新商业模式的落地, 组织管理与运营系统的运行机制应适时转型, 需要做到。

(一) 建立学习型决策者 (团队)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瞬息万变, 令决策者应接不暇, 企业随时陷入到被动之中, 所以, 决策者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 时刻捕捉技术变化带来的商机, 这就需要企业高层打造一支学习型决策者 (团队) 。

决策者 (团队) 能否在加速变化的环境中捕捉到发展机遇, 关键在于其决策思维, 尤其是对企业定义、产品 (服务) 历史使命、组织模式、竞争、顾客及对新技术所引致变化的敏感性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直接决定了决策者对公司经营战略、竞争模式、组织模式的决策, 进而影响其对企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形成企业特定时期的业绩和竞争优势。因此, 有效的决策者 (团队) 的特征应包括技术专长、对总体和局部的把握能力、改变其信念和理解的灵活性与意愿, 对新观点和不同观点的接受与欣赏。

(二) 适时调整投资战略

决策者捕捉到市场机遇到后, 需要以行动来回应机遇, 首先就是企业分配资源, 即公司的投资战略。物联网环境下企业需要重点投入的领域包括。

一是商业企业中相关物联网技术及配套设施 (自动识别系统、产品追溯系统、情景感知系统、定位追踪系统、配套网络系统等) 的投入;二是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费用投入, 且应形成长效培训机制;三是商业模式研究的投入。一直以来, 中国企业较重视技术设备的投入, 而忽视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实践表明, 商业模式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下商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到底如何, 是各界一直争论的问题, 谁先创新出了适合的商业模式, 谁就会成为行业规则的制订者, 谁就会拥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所以, 各商业企业应加大投入支持物联网技术嵌入后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三) 商业企业硬件系统的提升

商业企业硬件系统是一个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物质系统, 实质上是企业的资源配置系统, 该系统决定了商业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价值流。该系统的提升主要包括。

1. 购物场所的改造:

购物场所包括线下的实体购物场所和线上的虚拟购物场所。购物场所是商业企业陈列产品、接待顾客、实现商品的钱货交易的空间, 即顾客的购物环境, 是顾客产生美好体验的开始。该场所要求体现人文环境特质, 体现现代时尚的硬件环境特质, 还要体现该环境的动态化、个性化的变化, 这需要投资嵌入自动识别技术、情景感知技术等。

2. 仓储物流设备设施的配套建设, 包括自动识别系统、产品追溯系统、追踪定位系统、配套网络系统等。

这些基础的技术设备与设施是顾客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不仅影响顾客满意度, 而且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 影响企业资金流的顺畅、价值流的增值程度。

(四) 推动组织模式的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 商业企业组织变得越来越虚拟化, 传统的等级森严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对诸多组织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包括组织边界 (专业化分工与纵向一体化之间的权衡) 、组织协调机制 (市场协调、行政权力协调、文化协调、技术协调) 、组织核算单元 (传统的企业中以个人或部门为单位, 海尔则在企业中形成了2000个自主经营体, 目前, 企业内部划小考核单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权力系统 (正三角组织和倒三角组织的权衡) 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要进行多视角创新。

1. 流程角度:以流程型组织取代传统的职能型组织, 尽量恢复流程和价值链的本来的整体性;

2. 组织形态角度:以“倒三角形”组织形态取代“正三角”组织形态;

3. 组织职能角度:以平台式网络组织型组织取代传统的职能型组织。

(五) 适时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虚拟化经营和精准化管理将推动商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1. 管理机制的创新。

“员工主体地位的体现”一直是企业界的口号, 但如何实现员工的主体地位, 却很少有企业做到。员工主体地位的体现, 除了组织模式的创新还需要管理机制的创新。如:自主经营体机制、OEC管理模式、按单聚散和官兵互选的用人机制、人单酬考核机制等, 这些都是海尔公司的创新, 被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商业企业也需要创造性的应用这些管理机制。

2. 全价值链管理模式创新。

物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后, 商业企业经营过程分工越来越细, 虚拟化程度更高, 商业企业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运行成本及时间进度控制, 各环节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方式都需要重新思考, 所以, 需要引进全价值链管理思想, 重点探索价值链协调机制的创新, 综合运用市场协调、契约协调和文化协调、技术协调、情感协调等机制。物联网技术为商业企业全价值链管理提供了提供精确的技术协调手段, 商业企业要重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Vision and Challenges for Realiz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M].Edited by Harald Sundmaeker Patrick Guillemin Peter Friess Sylvie Woelfflé.

[2]Leonardo W.F.Chaves and Zoltán Nochta.Breakthrough Towa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M].Part1, 2010, 25-38.

[3]周敏, 等.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研究[J].价值工, 2010 (26) .

[4]王娟, 杨海.基于物联网的商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战略研究[J].中国商贸, 2010 (1) .

[5]程珊珊, 朱景锋.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应用展望[J].物联网技术, 2012 (3) .

[6]胡文, 李良学.情景感知的商场导购推荐商品信息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12 (2) .

[7]胡少永.黑龙江垦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J].现代化农业, 2013 (1) .

[8]王凤霞.价值共创模式下商业企业价值链及其管理策略创新[J].北方经贸, 2013 (8) .

上一篇:小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考核评语下一篇:樊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