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2024-05-04

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精选4篇)

篇1: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一、地市级电视媒体培训的背景

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电视作为最具大众影响力的传统媒体,要在逆境中求发展,需要一支具有前沿战略眼光、高尚职业精神和过硬工作本领的干部职工队伍。在我国现有的电视网络中,地市级媒体位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庞大而复杂的群体。据统计,我国总共有地级市260个,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电视台,覆盖人口3.5亿,平均每天播出自制节目4.2小时,地市级电视媒体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市级电视媒体在稳定地方政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和谐运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地市级电视台也具有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地市级电视台从业人员一般学历较高,但大都非科班出身,特别是县级及以下电视台,从业人员很少受过专业传媒教育,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因此,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从业人员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接触不到前沿的行业信息和知识,没有开阔的视野和鲜活的创造力,大大限制了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因此,对各地市级电视台媒体人进行科学系统、细致到位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进行在职培训的前提是考虑到电视台的发展战略、培训资源等重要因素,明确电视台各个岗位工作需求和电视台员工的实际情况,了解员工现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状况与电视台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最需要最实用的培训需求,从而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二、地市级电视台的岗位分析

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员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行政管理人员、一线采编播人员、市场经营人员、工程层技术人员。具体来看:

1.行政管理人员

通过分析,各类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有所不同。台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是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塑造理念;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宏观、理念、信息量;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研究、对话。部门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包括深化各自主管业务的专业能力水平和提高作为现代传媒行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精深、理念、实用、系统化;在培训形式上注重案例。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最主要的是文秘人员的培训,培训目标是提高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实用,在培训形式上注重实效。

2.采编播人员

通过分析,我们较清晰地了解采编播人员的培训需求。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人才,培训方式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开门见山、简要精炼地涉及采编播业务的精华和要领,同时也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支撑。

3.市场经营人员

从市场经营人员岗位要求来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财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都是需要的,针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应当把各学科的理论与传媒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4.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分为两个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层次、一线技术人员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包括科技事业中心、网络传输中心、数字电视公司、移动电视公司等部门中的技术骨干人才和负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负责人。一线技术人员包括各个岗位上从事技术操作工作的人员,如非编技术、视频技术、电视播出技术等。从培训需求来看,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他们的技术视野和对传媒新技术新业务的跟踪和理解能力;一线技术人员需要着重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三、地方电视媒体人的构成分析

1.学历结构

当地市电视台的人员学历层次在本科及以上的为43.9%,专科层次为23.2%,高中及以下层次仅为14.9%。通过对电视台人员学历结构的统计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学历人员占据了较大比重,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逐步向高学历水平迈进。2.学科背景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学科背景丰富、文理科兼备,覆盖了经营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理工技术类等各类学科。

3.年龄结构

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50岁以上占10%,40—49岁占21.3%,30-39岁占35%,20—29岁占33.8%。其中,一线采编播人员的年龄最具有年轻化特征,行政管理人员则总体年龄偏大。

四、课程设计方案应涵盖内容

根据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员的岗位分析,在给他们课程设计方案时需要有针对性。

1.行政管理人员

对集团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涵盖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改革、国际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内容;集团总部部室主任、副主任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团队管理、沟通技能等内容;频率(频道)总监、副总监,中心主任的课程可包括频率(频道)定位与品牌塑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与操作、广播和电视栏目综合评估体系等内容;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课程方案要涉及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请示、报告、通报、通告、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简报等。

2.采编播人员

对频率(频道)内设部室主任、制片人等的课程需涉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策划与实践、国内外主要热门节目形态、制作广播节目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等内容;对记者、编辑、制作人员的课程要涵盖新闻媒体如何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解说词写作,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分析等内容。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课程要涵盖新闻播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口语表达、主题性业务研讨等内容。

3.广告经营人员

广告部室主任、副主任的课程包括电视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展望、媒体整合传播与广告客户投资价值分析、品牌营销经典案例赏析等内容;广告策划及业务人员的课程包括广告环境与广告市场、广告设计基础、媒体市场调查及收视率解析等。

4.工程技术人员

技术部室主任、副主任及技术骨干的课程应涉及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技术、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及网络运营的思考、地面高清电视的相关技术与产业链介绍等。一线技术人员的课程内容更是方方面面:非编、视频技术类包括:创作流程概述、电视三维动画创作电视图形图像设计等;广播电视播出、发射技术类包括:通信原理、广播电视测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有线、数字技术类包括:有线数字电视、双向卫星广播与数字微波传输、交互式电视与条件接收等;录音、音响、音频技术类包括:声频测量技术、影视声音艺术与技术,音质主观评价等;照明类包括:舞台照明技术基础、影视照明艺术、舞台灯光设计及技术等内容。总之,面向地市级电视台的网络培训服务体系是一项涉及诸多运营要素的动态发展体系。针对我国地市级电视台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传媒行业的培训项目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该从传媒行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对员工的培训人员分类培训、培训课程设置、培训内容改良和工作实际需求出发,以培训效果评估来完善整个网络培训服务工作。最终实现推进我国传媒行业的网络培训服务的发展,实现传媒行业培训整体水平提升。

篇2: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媒体资产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管理思想是媒体企业在网络时代解决经营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针对当前泰州广播电视台积累下来的电视节目主要以磁带,蓝光盘为存储介质的实际情况,该文主要提出了一种以磁带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适合泰州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架构,包括总体要求、系统组成、拓扑结构、集成设计、存储容量设计及接口互联设计等。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01-0062-02

如今是一个高速化,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电视节目系统更是首当其冲。而要实现广电行业的网络化、信息化,首先要实现节目资料的数字化。因此,对媒体资产特别是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节目资源等实现集收集、存储、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是国内各电视台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当然泰州广播电视台也不例外。

1系统背景

泰州广播电视台自成立以来,台内积累了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等各种形式的媒体资料,内容涉及各个社会方面,是泰州广播电视台重要的社会资料财富。这些长期积累下来的媒体资料在后续的管理与再利用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保管条件有限,出现了磁带报废的现象;同时磁带也给节目的再利用造成了困难;磁带也使各个节目部门的资源无法共享。另一方面,泰州广播电视台已建立了索贝非编制作网、大洋非编制作网、硬盘数字化高清播出系统等数字化制作播出系统,原有的媒体资料管理方式却无法与新的全台网数字化运作相匹配。为此,构建集收集、存储、编目、检索、交换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泰州广播电视台数字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2系统设计

2.1媒资管理系统建设总体要求

1)建立成全台的媒体资产管理中心;

2)建立新闻类节目的媒资发布中心;

3)拯救珍贵的有价值的有关历史资料;

4)满足现有网络媒体的使用需求;

5)满足未来的拓展需求;

6)要实现各栏目资源的互通;

7)高、标清兼容。

2.2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及主要模块组成

泰州广播电视台现有三个独立制作网络,其中新闻制作网、社教节目制作网为索贝SOBEYNET5.56架构,广告制作网为新奥特喜马拉雅网络,另外自建EDIUS网络以及多台EDIUS单机非编。考虑到现阶段的节目需求,媒资管理系统与新闻制作网互联互通,与其它两个制作网、节目收录、播出等相应节点都预留好软件接口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将来能够实现全台的互联互通打好基础。媒资管理系统主要由这几个模块组成:编目模块、业务支撑平台、数据交换模块、媒资外部接口模块、资料上载模块以及网络管理模块等。其中:

1)媒资业务支撑平台:是以一台思科万兆交换机为整个系统进行数据交换;近线存储设备、在线存储,为素材类节目提供永久性的检索、存储、归档、迁移等后台服务;整个网络提供的元数据及业务支持应用则由业务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等后台系统提供。

2)上下载模块:对素材进行挑选和上下载。

3)数据交换的模块:新闻网与媒资系统之间的资料交换。

4)编目模块:以国家编目规范为标准。

2.3媒资系统的集成设计

2.3.1系统拓扑

由于是以太网单网架构,其安全的保障为核心服务器是采用的主备互为备份,降低系统的故障率。而在存储方面,则是采用了在线+近线+离线的三级存储架构。在这其中

1)2台D3-Edit1250HD作为媒资上下载的工作站点,安装有软件SWP-D3MAM-MAMIO、媒资导入导出SWP-D3MAM-IMPEXP软件,提供媒体资料的上载、下载。

2)2台HPZ220作为媒资编目审核检索的工作站,提供节目编目、审核、检索。

3)2台HPZ220作为技审工作站。

4)8台DELLR720作为媒资管理WEB应用、相应的存储管理以及转码迁移服务器。

5)以太网交换机CISCOWS-C3750X-24T-S。

6)EMC的IsilonX400集群作为在线存储。

7)近线存储采用外置昆腾的ScalarI500数据流磁带库。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求系统必须具有优良的可扩展性。泰州电视台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还考虑到今后还要适当的增添检索工作站、编目工作站、BS检索系统等,从而能够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2.3.2上下载集成设计

现有的蓝光盘、磁带以及松下P2卡等相应介质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工作,泰州电视台是通过2台上下载工作站来完成相应资料的上下载工作,同时对上载好的文件自动进行技审;节目在完成上载以后,使用上载站点上的大洋编辑软件来进行节目预览编辑工作。经过编辑以后合成好的文件上下载工作站可支持AVI、MPG2、MOV等多种类的视屏格式上载,可同时上载高低码流等多种方式。

2.3.3编目检索设计

大洋媒资系统主要是使用编目检索功能对提交过来的文件进行及时的信息著录工作,从而实现音频文件以及音视频文件等节目资料相应的信息编目工作。节目资料在编目完成以后,需要经由专门人员对信息著录是否准确等信息进行审核。通过审核以后的编目信息,才可提交给系统以便后台进行发布;而没有通过的条目,则直接退回要求其修改或重新编目。泰州电视台的大洋媒资系统先配置了2台编目工作站,每天能够完成5小时左右节目的详细编目。

2.4存储容量设计

泰州电视台带库的现有老资料共七千多个小时,而每天需要我们存档的自办栏目是新闻频道的《小范帮你忙》20分钟、《泰州新闻》25分钟、《新闻夜班车》35分钟,经济生活频道的《直播生活》30分钟以及其他专题类节目。

2.4.1在线存储容量

在线存储是用以提供各类下载回调、归档入库、节目备播等资料进行在线的存储使用。与此同时在主干平台进行相应的文件迁移与转码时,也应该要考虑到资料缓存的存储空间。详细需求有:

(1)重要的历史素材,对我台所积累下来的重要历史素材的整理与保存工作。

(2)自办类节目(素材和成片)的.归档,预计每天是2小时;

(3)素材类的资料:按标清25Mbps来计算,暂存10天来估算。

2.4.2近线容量存储容量

近线存储选择了昆腾的ScalarI500数据流磁带库,它拥有2台驱动器,36到402个槽位,使用的是LTO6数据流磁带,容量为2.5T。

2.5接口的互联互通

将媒资管理系统与新闻节目制作系统的接口设计成台内的媒资管理系统与制作系统进行相应的媒体数据信息和业务信息交互接口。泰州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生产系统包括2个SOBEYNET新闻制网,由于搭建两个网的时间比较早,到了更新换代的阶段,所以暂时在在线存储部分划出一个共享区域,每天由人工抓取编目。

3结束语

媒资系统作为泰州市电视台全台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全台相关内容的资源存储再利用职责。该项目自初开始规划,经过对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研、设计和论证,最终是选用了北京中科大洋D3MAM媒资管理系统,从2月1日起开始施工,经过上下一致努力,按照设计方案完成了硬件的搭建、网络的布以及软件的调试工作,到4月15日系统基本安装调试完毕。从205月1日起开始试运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到年6月10日所有系统都已经完成了系统运行测试。在试运行过程中,整体运行情况稳定,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并在2014年10月29日正式通过验收。

参考文献:

[1]杨江涛.关于太原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2]李晓晖.广播电台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1(2).

[3]赵云祎,岳炜,何建华.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0).

[4]吴晓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周轶.基于REST和工作流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

[6]于婷婷.新时期我国广电媒体资产管理实践与探索[J].新闻大学,2011(4).

[7]徐世华,张宁.县级电视台媒资管理系统建设[J].新闻前哨,(2).

篇3: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一、全媒体

在理解“全媒体”这一概念时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词, 包括多媒体、业务融合、三屏合一、5W。其中, 多媒体指的是传播信息的所有形式, 主要有文字、图像、声音、网络站点等;业务融合指的是有机结合不同的媒介形态, 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音像、电影电视等;三屏合一指的是通过电视、电脑和手机的屏幕来接收信息;5W指的是传播者, 以及传播的内容、渠道、对象、效果。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是时代发展所致, 是必然现象, 但对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形态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地市级电视媒体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和新媒体同在一个战壕, 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1]因此, 地市级电视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下发展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发展措施

(一) 内容坚持反客为主, 满足受众的新需求

地市级电视媒体具备城市特性, 它比全媒体更具有接近性和亲和力, 所以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对当地受众的吸引力更大, 特别是在传递信息、发挥娱乐功能等方面, 地市级电视媒体在接近性、趣味性、互动性等方面, 极易被受众接受、认可, 其优势得天独厚。[2]随着受众日益碎片化, 抓住受众眼球是媒体的终极目标, 地市级电视媒体最大的法宝就是让受众感受到亲和力, 所以在内容上要坚持反客为主的原则, 把受众变成传播内容, 满足他们新的需求, 使他们能在电视媒体中找到特有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例如, 地市级电视媒体可以开通本土方言栏目, 通过网上报名的形式招募一些群众演员, 给受众实现梦想的机会, 从而逐渐将方言剧打造成品牌栏目, 采取当地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为受众讲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 引导他们通过小故事明白大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同时展现地方的风土人情, 发挥地市级电视媒体的优势作用。

(二) 引入节目直播形式, 凸显电视传播优势

地市级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引入节目直播形式, 不但可以是传统电视台的直播, 还可利用新的媒体技术, 通过新载体实现直播。当然, 较央视、卫视而言, 地市级电视媒体的人才、资金都相对匮乏, 在引入节目直播方面要坚持循序渐进, 从小的、低的要求起步。一是直播形式选择从小范围植入, 逐步开始节目的直播。二是直播内容应是当地人民关注的事情, 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和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满足受众的日常需求, 为老百姓答疑解惑。三是利用全媒体不断拓展节目直播渠道, 扩大接收直播节目的外延, 一旦受众看到地市级电视媒体的直播提示, 就会自然燃起探究的欲望, 利用直播的悬念感、现场感来吸引受众。节目直播形式不但能引入地市级电视媒体已有的栏目, 还能直播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等, 实现与受众参与形式的融合, 从而促使地市级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凸显自身的传播优势。例如, XX地市级电视台的《直播XX》, 就在当地获得极大的关注, 这不仅因为它是民生类栏目, 还因为它每日都通过直播形式播出节目, 内容涵盖当地群众通过热线反馈的问题。同时, XX地市级电视台还成立了XX广电网, 不但受众能收看已经播出的节目, 还能通过同步直播在电脑上收看该电视台的所有视频, 深受大众的关注。

(三) 突破媒体运营方式, 促进全媒体化发展

新媒体的到来, 信息资源实现了双向传播, 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地市级电视媒体只有改变其运营方式, 才能在全媒体时代取得立足之地, 才能促进自身的全媒体化发展。[3]一是地市级电视媒体要加强和互联网的合作, 建立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 同时加快对既有组织机构、生产流程等的改革, 在数字平台里共享数据、人力等资源。比如地市级电视媒体可大力改革组织机构, 设置全媒体新闻中心、节目编排中心、电视节目中心、播控中心等部门。节目生产流程的划分可以采、编、播等功能为依据, 使电视产品生产流程共享网内资源, 形成媒体合力, 逐步把电视节目推向市场, 实现产业化发展。二是地市级电视媒体要发挥自身的采、编、播等优势, 把自己变成内容提供商, 通过出售电视产品等经营方式, 由网络媒介负责发布部分电视产品, 从而利用网络媒介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三是地市级电视媒体可将纸媒、广播电视、网络等建设成全媒体平台, 实现台网联动, 尤其是在通过直播形式报道一些重大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的过程中, 台网互动能将固有传播区域打破, 扩大传播范围, 让受众通过全媒体渠道及时了解相关资讯, 增加社会反响。四是地市级电视媒体要把握全媒体时代里的三网融合契机, 通过手机、智能设备等移动设备大力拓展第三方业务, 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 地市级电视媒体可积极与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商合作, 开发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使受众只需在手机上下载点击就能收看地市级电视台的直播, 同时还能选择观看其他的节目, 从而把电视节目推广到移动平台上, 通过媒介整合来促进、实现发展的全媒体化。

三、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 随着地方受众收听、收视面越来越广泛, 地市级电视台只有深刻理解全媒体概念, 坚持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 主动、积极地抢占全媒体市场, 才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地方主流媒体这一地位, 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全媒体化, 实现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 媒体业态、信息传播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使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 生存压力巨大。地市级电视媒体怎样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怎样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介绍全媒体的含义入手, 探讨全媒体时代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发展措施, 希望能对地市级电视媒体实现全媒体化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全媒体,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魏保东.新媒体格局下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策略[J].新闻前哨, 2016 (08) :56-57.

[2]陈瑜东.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4) :144+152.

篇4: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讯网的相互渗透形成“三网融合”必将成为我国广电、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三网融合”的首批试点城市,“三网融合”的脚步渐行渐近,我们作为电视媒体如何应对“三网融合”下的媒体竞争态势呢?

如今,网络媒体的强势登陆,它以互动性、及时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传播特点对电视媒体市场进行分流。但因受经济水平、人口结构、地域文化、知识水平等多重影响,网络媒体始终进入不了主流的大众视听的消费文化。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媒体以遥控器为权柄,以电视机为终端,以网络为纽带落地大众家庭,进入中国主流家庭娱乐文化圈,它打破了电视机的传统收视渠道垄断,打破了电视与网络媒体原本既共生又竞争的关系,这一颠覆性技术将改变家庭视听模式,改变电视媒体的商业模式,改变电视的特质,甚至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三网融合”新的业态形势下,地市级电视媒体。如何走出一条适应“三网融合”形态下的发展之路呢?

二、"三网融合"给广电行业及电视媒体带来机遇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加速了传媒格局的变革,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并正在从媒体间形式上的结合向立体化融合深入发展。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与网络、手机及其它数字平台联姻,通过资源互补与整合,抢占新的传媒阵地,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和竞争力,习惯了各自为阵、独立经营的电视媒体,在拓展网络新媒体领域过程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三网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更需要抛开门户之见,摒弃传统思维,创新体制机制,抓住“三网融合”给电视媒体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组成新的、多元的、共享的、松散的、碎片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不再有受众,只有用户。

从CSM所进行的媒介受众研究数据来看,2009年使用5种媒体以上的人群已经占据39.8%的比例,多媒体消费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依靠某一类媒介的强势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受众已经为升级成用户做好了准备。

出于对运营用户的需要,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将升级为融合关系,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型化竞争。电视频道、IPTV、视频网络、车载电视、手机电视的传播介质和上传,下载在线交流、点对点的服务等传播方式的混搭,使进入“碎片化”社会的中国电视观众的“碎片时局”被自我索求的信息所填满。

现有的电视视听模式是建立在封闭、强制、即时、疏离的电视生态环境下的,受众只能在固定时局、固定频道、固定内容下被动地选择消费,以被迫的、紧张的、专注的心理完成视听行为。技术的进步使网络媒体的互动本质进入应用的可能。它把人从被迫状态下解放出来,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局看任何频道的任何节目,甚至可以根据需求DIY自己的个性化频道,可以将分布于各频道、各频段的各个节目优化组合,编排设计自己的视听带。

因此,“三网融合”带给了广电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三网融合,广电的优势在于网络安全可靠,内容播控平台可管可控,网络传输视频带宽大及全网覆盖,劣势在于网络资源分散,业务单一,市场程度低,竞争能力弱。但总的来说,“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而机遇有这些方面:一是能够逐渐进入增值电信领域,可以在三网融合多业务产业发展空间;二是给电视媒体发展带来机遇,可以制作出更丰富、更精美的电视产品供三网融合下的多个媒体选择使用;三是广电行业可以进入全媒体营销时代,打破了视媒单一运营的时代。四是完全将广电行业,尤其是电视媒体推向了市场,努力参与市场竞争,转受众为用户,开启了市场竞争创新时代;五是广电产业延伸的链条更完善与精彩。六是给广电行业带来了多业务、全媒体的竞争与发展的机遇,即全媒体融合,它以融合业务系统和多功能融合终端为支撑,在打通数字电视网与互联网和能动通信网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集文字、图片、超文本、音频、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多媒体业务服务,同时要打造全功能的全新媒体形态,实现媒体和信息的多项融合。

三、抢占“三网融合”的制高点

三网融合后的市场,将是烽烟四起,群雄割据。电信会依托其雄厚的实力、成熟的网络,逐步进军广电市场,像如今各地电信部门跃跃欲试地开发IPTV,就可以看出谁先占领三网融合市场,谁就抢占了主动权。

笔者认为,三网融合给广电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带来机遇,地市级媒体要办好自己带地域特色的电视频道,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创收。像荆州电视台实施的双核双强战略,强势打造新闻频道和垄上频道,进一步提升媒体品牌开发、推广、运营和维护,把单一频道引擎拉动,打造新闻频道、垄上频道双引擎驱动,做到两个频道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并驾齐驱,从而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推动自身再发展。新闻频道着力打造深度民生新闻,着力打造荣获全国20佳的优势媒体栏目《江汉风》,强化“关注民生”新闻理论,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广告附着力大幅提升;而垄上频道则是荆州电视台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打造对农节目的强大引擎。2009年1月8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全国地市台第一个对农频道——垄上频道正式开播,使一个服务三农的栏目从《垄上行》升级成一个频道,垄上频道已经搭建起三大平台:一是垄上节目平台,二是垄上活动平台,三是垄上通联平台。垄上频道全年共播出节目43800分钟,策划组织各项活动80多场次,短信互动量40多万条,作为江汉平原2000万农民自己的电视台,2009年,《垄上行》栏目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入选新中国60年广播电视有影响的60个电视栏目、新中国60周年征文三等奖,主持人王凯获得“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随着垄上频道强势登陆,声誉远播,频道广告创收也与日俱增,荆州电视台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搞好主业,办好主流电视频道精品栏目的同时,地市级媒体更应抢占三网融合的制高点,分享其带来的丰厚收益与回报。首先是地市级有线网络在全地市整合、全省整合、全国整合大背景下,由单一的电视节目的转播,改变为双向互动式的开展业务。

“ 三网融合”广电最大优势在于网络。广电网络尤其是地市广电网络,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发利用好这块优势资源呢?广电数字网络实行双向互动后,我们可以拓展出多媒体通信、互联网接入。专业数字信息服务以及物联网业务。作为地市级网络媒体,就要考虑把电视机前的观众拉到电脑前,还要把电脑前的观众拉到电视机前,我们要把三网融合后的传媒各个终端实现自由无缝移转,双向互动的广电网络既可以支撑数字电视网络之间的多媒体的通信,也可以与互联网、通信网融合互通,还可以支持跨网络和跨终端的多媒体通信服务,比如说数字电视之间可以通过数字机顶盒实现文字、图片、音频等多媒体通信,以及视频游戏功能,再就是电视机与手机、电视之间的通信。

地市级电视媒体应主动出击,在经营好传统电视节目的情况下,应开展适合三网融合形势的新兴业务。地市级电视媒体应依托电视频道等强势平台开发出相关新型业务。譬如手机电视、城市电视、新闻网、手机报、PS业务等多种适应三网融合的新兴业务,强势登陆市场,抓住机遇,发展业务。荆州电视台在搞好电视主业的同时,为抓住三网融合所带来的机遇,率先推出了荆州新闻网,这不仅延伸了荆视主营的电视频道业务,又拓展了新媒体业务。

发展新兴产业,利用广电优势,发展新媒体业务,例如荆州台主办的荆州新闻网,既可以延伸荆州台各频道优秀电视节目,又可以在线直播,让许多网民看到鲜活的电视节目,扩大电视的影响力、公信力。另外,利用权威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借助党委、政府的主管,打造成地域主流新闻网络媒体,抢占了这部分市场份额,全力拓展抢占区域性新闻网络媒体的高地,并依托新闻网络开辟了网络广告——SP增值业务,以及诸多网络歌手大赛、网络足球宝贝评选、最美的油菜花评选活动。如今,荆州新闻网ALEXA世界排名已由上线初期的633万位,上升到如今的5万位,日均IP浏览量超过10000次,2009年11月,荆州新闻网荣获“全国百强新闻网站”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地方网站十大活力品牌奖,2001年7月荆州新闻网总编辑丁勤被评为全国地方网站十佳新锐领军人物。2001年8月荣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品牌大奖——全国地方门户网站十佳品牌。

开办荆州手机报,垄上行手机报等手机媒体。抢占移动媒体市场领地。荆州台依托电视新闻栏目优势资源,汇集国内外及本地优秀新闻,垄上行手机报则依托名牌栏目《垄上行》,打造出服务三农的手机移动媒体,组成编辑团队,制作出精美的手机电视新闻,与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合作,发展用户,发布新闻,既扩大了电视主流媒体受众人群的收视率,又增加了电视增值业务这一块的收入,目前荆州手机报、垄上行手机报已发展用户近十万多户。

打造“城市电视”品牌,占领户外媒体阵地。2009年,荆州台又与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湖北亮点传媒,利用电视频道的优势新闻资源和三安光电拥有LED电视屏的资源强强联合,将市内各广场、车站、码头、商场、机关、医院等公共场合布满了LED屏,发布权威新闻信息,传播党委、政府声音,将户外电视这块阵地占领,扩宽了市场领域,同时即将向公交车和的士车载移动电视进军,将触角向周边延伸。

四、内容为主,狠抓精品,出奇制胜,搭乘“三网融合”快车

“三网融合”逐渐启动,广电与电信方面各有优势,各有利弊。电信全国一张网,成熟的市场服务体系,各种电信业务门类齐全。譬如它全新拓展的IPTV、手机电视、手机报、SP短信增值业务等等,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拥有畅通的传输渠道。而广电方面,目前网络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全国一张网,且业务较为单一,又没有成熟的市场服务体系,在市场竞争方面远远落后于电信。但广电在另一方面却有绝对的优势,是电信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电视媒体拥有强大的节目制作团队,有优秀的策划团队,能够制作出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电视节目,这是能够吸引到广大受众的一大法宝。因此,笔者认为不管各种新型媒体、网络媒体有多么发达,形式怎样变化,总也离不开精彩的节目和内容。因此,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作为地市级电视媒体就应该以内容为主,狠抓精品创作,搭乘“三风融合”快车,成为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大赢家。

因此,笔者认为,三网融合时代,作为处于下游的地市级电视媒体要发挥地市级电视媒体的竞争优势,加大精品节目的生产与销售,而且内容不再是单一渠道、单一产品打包出售的生产流程,而是一次采集、切割整合、多介质过滤、分装销售的内容经营。电视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媒体更应该将精品节目内容生产以“N+屏联动”传播为手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荆州台就实现了这种精品内容最大化利用的整合,只有这样方能永立潮头于不败。

五、活动搭台,抢占市场,营造三网融合下的新亮点

“三网融合”推进后,电视媒体尤其是地市级电视媒体应该首先抢占市场先机,多做线下的活动来抢占客户和用户资源。一是多依托强势媒体的精品栏目,开展大型活动来推广电视媒体及所衍生的相关业务。如今,电信依托三网融合的态势大张旗鼓地进军广电业务,诸如IPTV业务进入各新建小区、各宾馆酒店。手机电视依托强大客户群,强势推进,使得广电顿生危机感。而地市级电视媒体应依托三网融合的大势,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以外的业务,抓住更多受众与用户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荆州电视台就是利用传统媒体之优势,开展大型活动来推广业务、发展业务。他们利用知名民生栏目《江汉风》的影响力、号召力,每周举办《江汉风》走进社区活动,组织主持人、记者及工作人员到市内社区与观众联欢,扩大《江汉风》栏目影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广广电的数字宽带业务,手机报业务和新闻网业务及城市电视业务,将观众转化为媒体的用户资源,同时还开展社区团购活动,使广大的用户资源不断为我所用,发挥其巨大效益。全国知名品牌栏目《垄上行》所衍生出来每年两次的大型媒体活动“春、秋垄上行”,是集文艺汇演、送戏下乡、送科技、医疗、农资下乡的综合性农村集市。每场晚会有近十万农民纷至沓来,影响非常大,深受江汉平原的农民喜爱,成为江汉平原当地不可缺少的农村垄上庙会。在这些活动中,荆州台在线下推广其垄上行手机报和新闻网的用户,以及其它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新媒体业务,扩大了其线下的用户资源。同时,利用荆州新闻网开办了SP短信业务,开展手机短信投票和声讯投票活动,也达到了创收目的。

六、抓住新媒体发展趋势,实现全媒体整合营销

三网融合终将实现的是多种媒介的大融合。因此,多业务、全媒体是广电面临行业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媒体融合是以融合业务系统和多功能融合终端为支撑,在打通数字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集文字、图片、超文体、音频、视频、监控为一体的多媒体业务服务,同时还要打造全功能的全新媒体形态,实现媒体和信息的综合服务及推荐交换。

作为地市级电视媒体,也应充分应用好这种全媒体融合的新业态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荆州电视台已经开始了全媒体经营的雏形,成立了荆州台三大主体频道:新闻频道、垄上频道、精彩频道的主渠道,联动荆州新闻网、荆州手机报、垄上行手机报及手机电视等新型媒体,还有“城市电视”等户外移动媒体,加上荆周刊等纸媒的互动,造就了一个全媒体运营的格局,在新闻、视频等播出中互动,而经营上可以全方位打包运作,发挥立体营销的优势,将市场一网打尽,可谓优势凸显。

因此,“三网融合"时代的来临,给广电尤其是地市级媒体带来了极大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在“三网融合”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只要我们能够勇立潮头,抢占先机,就可以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作者单位:荆州电视台

上一篇: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下一篇:幽默语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