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

2024-05-04

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精选6篇)

篇1: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

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

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成长为有用的木材不过十年的时间,但是,要想培养一个人成为栋梁之才却是要很长很久的时间。在这过程中,还要花费很多的精力财富。不仅是国家社会还有家庭都要重视这个问题,希望是在明天,未来在于今天的孩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百年之中又会有很多的英雄豪杰的诞生。一代又一代这样的传承下来。作为培养才人的基地----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所。所以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

人类在延续的过程中,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家长教育心得体会也在不断的成熟,不断进步。

春秋时期有位政治家管仲,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庄稼的培育不过一年可见成效,树木不过十年之计,就可有用处,但是一个人的造化是要长久时间才见结果。

这种教育心得体会一直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帮助他们教育国家的下一代人才。教育是值得社会普遍重视的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也会在不断实践中得到。

篇2:家庭教育的心得感悟

这是一位初一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一名高中的优秀班主任,他分享了关于学习兴趣、言传身教、分数等方面的看法。

他在最后提到的: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我们的国度,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理论,从来就不缺少教育的氛围,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激情,全民高涨。

书店里有关教育理论的书有半面墙,微信朋友圈有一半是有关孩子教育的东西……

我们真的不缺少教育理论,我们缺少优秀的教育操作者。

01

关于家庭中的民主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

在人类历,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

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

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

“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

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

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02

关于学习兴趣和快乐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高端学习都是枯燥的,不讨厌就是兴趣。

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

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

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

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是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

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

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的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教育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的对孩子让步。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03

关于教育中的鼓励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

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

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

我认为,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04

关于言传身教

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

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

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

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

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

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

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05

关于考试分数

放在最后说,是因为我不想说,因为我觉得它比前五点说的相比,太次要。

但我又不得不说说它,在中国,它又是那么重要。

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目标。

我觉得,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

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

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动力,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

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只有完美的过程,才会有无憾的结果。

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这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篇3:从幼儿的世界感悟教育

一、游戏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 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女儿出生后, 我就买了很多玩具, 从毛绒玩具、遥控玩具、益智玩具应有尽有。当她上了幼儿园后, 我还精心为她挑选了很多拼图的益智玩具。对于这些玩具, 她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好奇心十足, 反复摆弄, 很是入迷。我从六块的拼图让她玩起, 在开始时给予指导, 此后她便开始自己摸索, 不久之后, 她的技术便越来越熟练。然后是十块、十二块……一直到六十块 , 许多个色彩斑斓的小片片混在一块儿, 她一眼就能看出哪块应该拼在哪里, 动作飞快, 令我望尘莫及。

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时要强于家长。孩子们为什么会学得比成人快, 其优势往往源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 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幼儿眼中没有学习的概念, 他们的意识中, 学习就是玩, 对于感兴趣的东西, 会表现出持久的热情和毅力。专注、投入, 这正是学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 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掌握, 而忽视了幼儿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 忽视激发出幼儿学习的热情。

第二,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幼儿之所以学得那么认真或者说是玩得那么认真, 主要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包括运用了各种感官、动作、语言甚至是无意识在内的全部生命机能, 所以才玩得轻松, 学得高效。

那么如何能做到让幼儿全身地心去感受、体验、学习呢? 我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提出更高的标准。

南京前线文工团幼儿园 供稿

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在教学中设置情境, 通过为幼儿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 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 恢复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使个体更真实融入到情境中, “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其过程, 并以此为基础, 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大班社会活动“我当哥哥姐姐”中, 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去体验一次当哥哥姐姐的感受, 其间设置了让猫哥哥姐姐帮助猫弟弟妹妹爬树、过独木桥等情境, 让幼儿通过真实的情境表演去感受当哥哥姐姐的责任以及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当哥哥姐姐的愿望, 懂得关心和体谅别人的社会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幼儿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只有亲身经历或者体验学习过程, 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给空间, 就是给发展。

二、吃饭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 让他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女儿别的方面都表现不错, 唯独吃饭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一顿饭吃个一小时那是常有的事。小区里也经常看到大人拿着碗追着幼儿吃饭的情景。为此, 我也想了很多方法, 又是威逼又是利诱, 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长期经验总结, 我觉得有两招相当管用:一是比赛, 二是夸奖。

我们全家都参与吃饭比赛, 并评出名次, 女儿非常热衷于这样的比赛。对于第一名还是第二名非常在乎。自开展比赛以来, 她吃饭的速度也比以前快多了, 当然我们成人并不是真的跟她比赛, 总会故意放慢吃饭的速度, 等一等她, 但还要装出吃得非常努力的样子。这样, 她大多都能拿第一。当然有时真的吃得慢, 得第二第三也是有的, 这时及时的夸奖就最有效了。听了鼓励的话后, 女儿马上变得有信心了, 吃饭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连不爱吃的蔬菜也主动多加几筷。

基于以上思考, 要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持之以恒地努力, 坚强地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 对评价方式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恰当评价, 变虚夸为有效激励。教育的态度就是“赏识”, “赏”是欣赏, “识”是认识, 只有用心去发现, 才能发现闪光点, 才能欣赏, 才能鼓励和赞扬。只有赏识下的赞扬才是发自内心的, 而不是肤浅和敷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回答问题后, 教师就说:“我们表扬一下某某小朋友。”全班一起鼓掌:“棒棒棒, 你真棒! ”教师则不作任何点评。这样的评价不能起到真正鼓励的作用。好的赞美应该是具体的, 让幼儿知道好在哪里。是问题回答得好还是说话比较完整响亮, 要有针对性地给予赞美。

其次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收获才会有动力。比如:大班社会活动“坐公交”, 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学看公交站牌, 学看线路图, 在感知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幼儿带着兴趣去学习。

三、运动篇

女儿最近迷上了打羽毛球, 但是她的动作协调能力差, 空间方向感差, 一开始连球都碰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中指出:“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并注意调整难度, 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于是在教的过程中, 我深深体会到“喂球”的艺术, 也体会到这门艺术在教育方面的价值。发给幼儿的球不能太高、太低、太左、太右、太前、太后, 要不偏不倚发到刚好她接到的位置为好。她回过来的球却是球路古怪、难度较大的。为了幼儿能多接球, 我必须前后奔跑, 左救右捞, 满身大汗。幼儿就是在这样的“喂球”过程中渐渐学会了打球。

说起这陪练的工作既辛苦又枯燥, 但这就是教育啊!

第一, 对于幼儿来说, 教育就是“喂球”。教师就应该把教育的目标、要求、知识经过反复设计和考虑,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到让幼儿最容易接受、最容易消化吸收。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获得成功。这就是教育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第二, 教育不仅是练幼儿更是练教育者。要给幼儿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喂好球”, 对陪练的能力和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教育就是服务, 教育就是帮助。教育者不辛苦, 受教育着必定要受苦。

基于以上思考, 要使幼儿能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对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4: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育心得感悟

【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启蒙教育 心得感悟

一、利用序言,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

序言是学生接触物理教学的第一课,不容忽视,而在初二物理中,不少教师忽略了序言,直接进入声现象的教学,从而错过了最好的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时机。引言中的实验不同于后面,对于理论解释的要求很低,课堂上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只要求学生有非常仔细的观察能力,能够根据现象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认真准备,充分利用动与静、声与光、电与磁等各种手段,展示物理学的精妙绝伦之处,设疑激趣,力争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可以利用序言第一课做纸片托水、摩擦起电使塑料匝绳四周飞起、瓶子吞气球、电磁现象等有趣的实验,学生像看魔术表演似的惊叹、立即就会产生“学一手”的欲望和探究“魔术”成因的物理兴趣,

二、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较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精讲一些与物理有关的信息,而更多的信息、更多的物理知识则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其他补充材料(包括视听材料),去收集各种形式的信息。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准备一些相关的小课程让学生去调查研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起学生回忆平时经常会见到一些现象来创设物理情境。我们就可利用这些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在学习“电阻”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利用生活资源进行物理实验。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发挥聪明才智,常见的生活资源便可变废为宝,让生活资源成为课程资源。其方法是:一、看见一个生活物品,就立即想,这个物品能做什么实验,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联想它在自己教学实验中的用处;二、课本中或是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思考要用什么日常生活资源,能否可使实验效果明显、可见度大、具有奇异性、成功率高或能否设计出另一个巧妙的方案等。

三、 抓住实验,动手动脑,培养兴趣。

培养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有趣的实验起到很大作用。兴趣在教学中能表现为注意、等待,也能表现为行动和探究,所以学生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小制作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恰恰满足了增强动手能力的要求,另外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这里也可得到充分体现。多数初中学生,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事实上,物理教师都知道,每当教师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每一位同学都在伸长脖子全神惯注,后面的同学甚至还会站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从而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

四、 激励诱导,享受成功,维持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对一件事物的兴趣和持续时间比较有限,造成他们在学习上常常表现出急躁、耐性差、情绪易波动。学习顺心时,兴趣足,成绩上升,而学习上遇到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时,只求一知半解,失去信心,成绩下降。物理启蒙教学的成败与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相关,而兴趣又与成绩紧密联系。往往第一次成绩不好,就会感到物理难学,导致兴趣下降。因此,教师在启蒙教学的第一节课时,就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你真棒!你的回答让老师很满意……尤其是对学习比较困难,逐渐对物理失去信心的学生。记得有一次学生做“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大部分学生直接将金属块投入量筒中,但我看到有一位平时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却轻轻地将量筒侧放,慢慢把金属块放入其中,再缓缓将量筒放正。这个操作可以很好地避免损坏量筒。我看到后立刻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的细心和周到。这位学生非常开心,意识到了自己的成功。后来每一节物理课他都表现得十分积极,成绩自然上升了。也许这只是学生无意中的一个动作,但是教师只要抓住了,将其放大,就能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成功,维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物理。其次,在作业中教师要正确评价和鼓励考得好的学生,使初学者心理上感到某种满足,从而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篇5:教育的感悟心得体会

放大镜能帮助爷爷、奶奶看报读书,今天,我打算自己做个放大镜。

妈妈拿来一些水和几块玻璃,说要用这些东西做放大镜。我先拿来一块玻璃,把它放在写好字的纸上,可是字一点都没变大,难道真的要用水?于是,我把手指伸进水杯里,再把水涂在玻璃上,接着把玻璃放在写好字的纸上,可字还是没有变化,难道是妈妈在骗我?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是不是在骗我?”妈妈笑眯眯地说:“水滴是圆圆的,不是扁扁的。”我照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指把水滴在玻璃上,透过水滴,我看到字果然放大了,我太高兴了。我把玻璃抬高一点,字变得更大了。我好奇极了,妈妈说:“因为水滴在玻璃上,中间厚,四周薄,这样的弧度就像一个小小的凸透镜,所以字就放大了。”

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啊!

篇6:《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

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赋予了你生命,倾尽一生呵护你,《爱的教育》让我感悟生活中的亲情。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有时会与父母顶嘴,甚至争吵,我总会认为他们对我的关心,对我的爱不够。事实上,他们的爱都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一句叮嘱,一个拥抱,一份关怀,他们或许不善言辞,所以一切爱的心声都隐匿在了行动中。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生活会是多么孤苦,凄凉,无论怎样都不要伤害他们的心,即使现在你不懂,时间久了阅历深了你就会慢慢明白。

老师是一个孩子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人,《爱的教育》让我重新感悟生活中的师爱。年轻气盛的小小少年讨厌被人约束,讨厌教导,讨厌老师布置的任务。然而,老师的阅历与文化素养远比我们高深,他们看得更远,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更能指引我们。当你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多时,不妨回过头看看,想想当时老师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是否在未来得以印证效果。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们如同路灯,照亮你迷茫的前程;如同北斗星,指引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同伴是伴随着你,与你共同经历成长的人,《爱的教育》让我重新感悟生活中的友谊。朋友,一个在你难过时安慰你,在你成功时祝贺你,在你落寞时陪伴你的角色,这样的人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我们需要朋友来交流沟通,说说一些只有在朋友间才会说得出口的话。如伯牙子期,有一人能读懂你,生活也变得更绚烂,有良友共进,生命也变得更精彩,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上一篇:百日小孩经典祝福短信下一篇:地市级电视媒体课程设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