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新乡市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为例

2022-09-10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当前, 博物馆承载服务社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已成为世界性共识, 教育、服务的功能也得到前所未有地突出, “公共服务”, 成为世界博物馆现代以及当代形态的一个主要特征。

近几年, 我国对博物馆公共服务的认识和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政策和各级领导对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大以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又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的目的是传承, 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所以重视、强化、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已迫在眉睫, 它不仅是国家政策和领导的要求, 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共同关注和积极实践的重大命题, 更是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当代博物馆与社会的关联度日益紧密, 以人为本、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才是博物馆立馆之本, 也是根植于社会并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新最重要的手段。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确定与强化, 才能使博物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时代魅力, 获得公众对博物馆的亲近和拥戴。这其实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真正意义所在。

作为一个地市级历史博物馆, 新乡市博物馆新馆免费开放只有几年的时间, 在向同行学习、取经的基础上, 一开始就把公共文化服务贯穿在社教、外宣、展陈、设施等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服务设施、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手段上下功夫, 在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教育功能、体现公共文化机构的魅力方面, 开展了一系列的业务活动, 如讲解的人本化、展览的精品化等等。更重要的是从以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有益的尝试。

一、展示博物馆文化, 送展下基层的“三进”活动

一个博物馆在本地域内的影响力, 是与它在本地域内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博物馆作为一个区域内的文化单位, 负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更具有这一区域内文化传播代言人的角色。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博物馆较之以前已经改变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 但仍有很多人因地理、交通、信息、时间、经济等多种原因没有走进博物馆。所以我们有责任, 有义务服务社会, 服务大众。鉴于此, 我馆社教部人员立即组织行动起来, 在进行了一番策划、内容材料准备工作之后, 制作了包括文物法、镇馆之宝、文博小知识等内容翔实、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展板, 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 开展了“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活动开展以来, 他们顶风雨, 冒酷暑, 通过这样的途径让博物馆走入了社会, 走进千家万户、大中小学校。他们现场讲解、互动交流, 以热情的服务和多样的形式, 让广大群众和学生不出家门校门就能感知历史、品读文化, 也在博物馆的围墙外掀起一场文化的接力, 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博物馆文化进社区活动让社会群众体验到亲和力强、服务周到的博物馆, 展现了博物馆自身独有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喜欢热爱博物馆, 培养学生的博物馆情结, 还使得博物馆成了青少年最好的成长伙伴。帮助他们了解家乡、认知历史、认知中华文化, 使参观博物馆接受教育, 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通过这一"文明窗口"与历史对话, 与文明携手。目前我馆已同新乡市新区小学、洪门小学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与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共建实习基地, 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辐射和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滋养功能。

二、体现人文关怀, 针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关爱服务

弱势群体是社会是根据人的地位、生存状况等条件来界定的, 往往处在社会的边缘, 或地处偏远, 或经济贫困, 或知识贫乏, 处于被支配被管理的地位, 较少或无机会参加社会公共活动, 但他们同样有权利享有博物馆公益文化的教育和服务, 怎样让这一群体也能享受到博物馆文化, 新乡市博物馆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他们针对进城务工的的农民工子女、服刑人员子女、留守儿童这一批特殊的群体, 主动邀请联系, 策划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服务活动。如:针对太阳村的服刑人员子女年龄大小不同的特点, 组织了“冬日暖阳—太阳村儿童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免费参观讲解、观展览有奖知识问答、举办专场文艺表演、捐赠书包文具等, 让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圈子, 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真挚关爱, 让博物馆的文化、博物馆人的爱心来滋润、温暖孩子的心灵。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的特点, 则在一些特殊的节日举办由孩子父母参与的亲子活动。如我们在端午节举办了“五月粽飘香, 欢乐亲子行”活动, 不仅带领他们参观博物馆展览, 还制作PPT课件向孩子们介绍端午的来历、习俗、文化, 并亲手教孩子制作香包送给老师、家长, 表达浓浓的祝福。借助这些互动活动, 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体验中, 对端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记忆, 同时给家长和孩子一个难得的交流和亲情表达机会, 让平日为生计忙碌的家长在这样一个的传统节日暂停下来陪孩子过一个洋溢着浓浓亲情和爱的一天, 博物馆就为他们搭建了这样一个温馨的具有文化氛围的独特平台, 留言板上写下了孩子们快乐、感激的心声, 老师和家长们好评如潮。我馆还被命名为“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基地”。“九.九”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博物馆就开展敬老爱老的相关活动:不仅在设施上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轮椅、无障碍通道, 还有免费讲解等, 在博物馆通过温馨体贴的服务把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弘扬光大。

三、依托不同节日, 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服务

与全国大多数博物馆一样, 新乡市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 每周一休息一天, 遇到节假日正常开放, 全年开放时间达310天以上。所以怎样丰富群众节假日生活, 为广大观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也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馆根据不同的节日特点推出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或特色展览与服务。一般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文物法颁布纪念日开展一系列有关文物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文物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另外还有文物免费鉴定、免费讲解等服务。其它节日则根据其性质举办不一样的紧扣主题的活动:如儿童节举办《巧手绘文物, 文物生华彩》的青少年儿童绘画大赛, 国庆节举办“我为祖国庆生辰—五谷豆子画”活动。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重在节日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推出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元宵节灯谜喜乐会活动、春节的“博物馆寻宝之旅”活动、端午节的“端午粽飘香”活动、中秋节的“墨韵竹简”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传统节日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有效地传承, 也为现代节日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关怀与快乐。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参与人数多、受关注度高, 得到许多学校、学生、家长的支持和欢迎, 可谓好评如潮, 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果。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 实现文物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博物馆的信息化已成为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馆把信息化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实现了信息化工作的大发展。陈列展览方面, 在展厅和展厅外的公共区域, 大屏幕投影的应用实现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为一体的展陈体验, 展陈效果直观、生动;十几台触摸屏的设置, 让观众在博物馆随时随地了解馆藏文物成为可能, 补充了除展品以外馆藏文物的信息。另外全馆Wi Fi信号覆盖, 展厅内近三分之一的重点展品增加了二维码条目, 每一个条目集图片、文字、语音、背景、音乐为一体, 观众只需轻轻一扫, 就可以了解本件藏品的详细信息, 并可以收藏保存起自己喜欢的文物信息, 开启不一样的博物馆参观体验之旅;开通网上博物馆虚拟展览以及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 通过网络共享, 扩大了博物馆的传播范围, 调整了博物馆文化服务方式, 延伸文化服务功能, 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参观的便利, 也使新乡市博物馆文化能够跨地域、跨时空传播发扬。

五、面向社会各界, 提供无偿的场地服务

新乡市博物馆是当地的一个文化地标, 馆内有十二个常设的文物展厅, 另外还有临时展厅、多功能厅、互动厅。为充分利用这一公共文化场所, 更好的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博物馆有效利用临展厅、多功能厅、互动厅这些场地资源为当地举办的文化活动提供便利的有偿或无偿的场地服务。临展厅已成为新乡市举办各类展览的首选场地, 几年来, 机关、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各类展览上百个, 多为免费使用。内容涉及摄影、书画、雕塑、科普、图片等多个门类。多功能厅也常常用于公益讲座、学校文艺演出。目前多功能厅还被市文明办用作“新乡市道德讲堂”总堂, 全市开展的道德讲座在这里陆续开讲。博物馆利用场地资源为社会服务的做法, 从另一层面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影响, 营造了博物馆公益性机构的软环境, 逐步融入到了社会文化的构建中。因而成为这一区域的文化符号, 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六、重视志愿者培养, 提供更广泛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在公有性、开放性和公益性方面与博物馆的基本内涵有着天然的共性, 所以二者的紧密结合, 必然可以相互促进, 服务社会。新乡市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后, 通过网上招募、学校招募、馆内现场报名等方式招募了一批批志愿者, 组建了一支以大中学生为主、社会各界人士为辅的志愿者队伍。现在我馆志愿者招募已常态化, 包括了不同身份、职业、年龄的社会志愿人士近百人。我们为志愿者建立档案, 便于管理联系。对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也进行得有声有色, 包括文博知识的培训、普通话的培训、站姿礼仪的培训等。博物馆还为志愿者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让志愿者的工作参与到各个方面, 不仅是义务讲解, 还有外宣服务、观众咨询、观众疏导、互动活动等, 融入了博物馆社教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志愿者这个载体, 建立了博物馆与大众之间另一种沟通的桥梁, 使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教育职能更外在化、更丰富、更有层次, 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力, 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社会化服务, 提升了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对志愿者来说, 博物馆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博物馆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锻炼机会与社会体验, 双方建立了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公共文化服务态式。

七、开展面向社会人士的文物鉴赏活动

博物馆面向社会的文物鉴赏活动一经推出, 反响强烈, 深受文物爱好者、社会各界的好评。几年来通过古代砚台、古代瓷枕、古代铜镜等不同主题的文物鉴赏活动, 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原来“躲在深闺人未识”的藏品, 丰富弥补了展览文物的不足的问题, 吸引了社会各界文物爱好者纷纷前来“鉴宝”, 每次活动, 文物专家与文物爱好者的交流互动, 反响热烈。

小结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需要完善、深化、夯实现有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二是要在提供更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上努力。比如:实现业务人员参与的专家讲解;利用专业优势比如修复、复制技术向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等等, 这都是我们以后要努力的方向。怎样找出博物馆发散社会效益的最大释放点, 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 实现博物馆公益性价值的最大化, 这是我馆也是业界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文博行业也进入了新时代, 公共文化服务也进入一个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要不断创新文物工作思路、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教育的时代感,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才能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摘要:强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也是博物馆根植于社会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新乡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市级历史博物馆, 把公共文化服务贯穿在社教、外宣、展陈、信息化等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教育功能、体现公共文化机构的魅力方面, 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活动, 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地市级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上一篇:论我国司法认知证据规则之完善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