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美作文

2024-04-29

诗之美作文(共12篇)

篇1:诗之美作文

古诗经典是中国的文化之美,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可这样一颗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却没有被人们在意。

如今我们处于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有更加便利的方式,足不出户便可让想要的商品送货上门,拿着手机,小手一点就能和他人交流。行为被简化的同时语言的美似乎已在人们眼中淡出。

回归孩提时代,那深刻记忆的便是校园,一进校园便是朗朗的读书声,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再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古诗的美仿佛已在熏陶着我们。

虽然人们本科技所蒙蔽本心,但最近的央视推出的古诗词大会,却引起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唤起了人们对古诗词的那一份热情。

而其原因是这栏节目的独特性、创新性,使观众觉得十分新鲜,节目的总导演颜芳说:“我们特意丰富了百人团的构成,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一百多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不分年龄,不分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教师,也有普通农民。一个人在这里有很好的表现能激发一千个,一万个像他一样的人,这样百人团才能激发最大的.文化价值。”

人心不会溃烂,只是被物质蒙蔽了现状,在你快乐、无忧无虑时,请看看你是否被蒙蔽了你的初心。

篇2:诗之美作文

诗词带给我力量,带给我动力,带给我无数的遐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仿佛我来到了苏轼身旁,看着他望着十五的圆月,是那样的怅惘,他的眼中充满了无限地对家乡的思愁,举起酒杯畅饮达旦。不由得写下了这首诗,让我完全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愿望,以及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来到了南宋时期,看着文天祥驰骋战场,英勇抗击元朝的军队,不幸被俘关在了一个笼子中,元世祖无数次想要文天祥投降,为元朝所任用,可惜文天祥誓死不投降,再临死时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不禁让我们看到了一代英雄的宁死不屈的品质,让我们不禁赞叹,而这首诗也流传至今,受人喜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表现出了他被贬后的苦闷,但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句诗让我来到了李清照的身边,她坐在门口,举着酒杯,盼望着丈夫的归来,而喝酒想要借酒消愁,但反而更加思念丈夫了。便写下了这首带着忧伤和惋惜之情的诗,让无数人感慨这位女诗人的文笔,以及对她的同情。

篇3:从“鉴湖诗”品鉴湖四时之美

古时鉴湖, 湖面开阔, 水质清凉, 且沿途多山, 湖山辉映, 莫不静好。无论是春水还是夏荷, 秋泛抑或冬寂, 皆情致各异。

一、鉴湖之春

春之鉴湖, 万物萌蘖, 春潮带雨, 草长莺飞, 充满勃郁生机。

元稹《春游》:“镜水波犹冷, 稽峰雪尚残。不能辜物色, 乍可怯春寒。”是鉴湖早春, 春寒虽料峭, 但稽山的残雪已凘融, 那带着消融寒意的冰水顺着山峦流入鉴湖, 使得湖水尚带几分寒冽。然而到底已初春, 万物已有萌蘖情态, 这是一种即将烂漫到极致前的酝酿和内敛。唐李德裕《怀京国》:“海上东风犯雪来, 腊前先折镜湖梅。”东风尤带雪, 催折鉴湖梅, 亦是一幅早春图景。

唐代孙逖《晦日湖塘》:“吉日初成晦, 方塘遍是春。落花迎二月, 芳树历三旬。”则进入仲春时节, 芳树花事荼蘼, 鉴湖湖塘一段遍地生春。宋王十朋《鉴湖行》:“苍苍凉凉红日生, 葱葱郁郁佳气横。鉴湖春色三百里, 桃花水涨扁舟行。”更大肆渲染鉴湖春色的郁郁葱葱。“西岭山光青浸水” (明怀渭《次孟天炜南山杂咏二首》) , 青碧山色将水色都浸染的碧透澄明。“春风吹皱桃花水, 无数水禽啼上滩” (清沈宗信《镜湖竹枝词》) 则是吹皱春水、禽鸣池上的野趣图。“一晌东风散午晴, 蒙蒙岚翠接烟生。满衣摇落松衫雨, 独听溪桥田水声。” (清沈宝森《连日墓祭来鉴湖道上即景地绝句》) 东风散热, 山峦生烟气, 抖落满衣松针, 静听桥头田埂中汩汩春水声, 这春日晌午, 让人如痴如醉。

春日鉴湖, 最惹人注意的大概就是那汩汩上涨的春水了吧。“书穴雨馀云扑地, 鉴湖春昼水连天。” (宋喻良能《次韵王龟龄谒大禹祠酌菲饮泉》) “春水溶溶满鉴湖, 兰舟长护锦屠苏。” (元泰不华《送王奏差调福州》) “春水新添尺许高, 绿波倒浸跨湖桥。” (清代周洪《春湖曲》) 春潮带雨, 那来自三十六源的鉴湖之水, 裹挟着上游冰雪消融、地润惊蛰的春意, 开始溶溶汩汩, 水面高涨, 碧水连天。

二、鉴湖之夏

“画舫朱帘出缭墙, 天风吹到芰荷乡。” (宋秦观《游鉴湖》) 鉴湖水域藕荷、菱芡丛生, 每逢夏日, 鉴湖三百里, 偌大一半被披离的圆叶风荷所覆盖, 蔚然成景。宋《 (宝庆) 会稽续志》中亦载:“大率越多陂湖, 莲最富。杜荀鹤送人游越诗:‘有园皆种橘, 无渚不生莲。’可谓越之实录也。”[4]因此, 鉴湖诗中的夏日鉴湖最胜的景致就是湖中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荷花了。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 , “稽山万塍稻, 镜湖千顷莲。” (宋高文虎《送台倅赵叔明趋朝》) 便讲述了夏日鉴湖湖上芙蕖水芝密密遍植的情形。

宋黄裳《泛南湖二首》其一:

菡萏香中画舫轻, 新红相照亦多情。

似迎学士来归院, 花烛前头朵朵明。

写夏夜泛鉴湖, 画舫轻盈分荷而过, 那些攒聚的大朵红荷在船上红烛的映射下, 显得娇怯多情, 颤颤巍巍, 似那穿红戴翠的丽人们在迎接晚归的学士, 虽有夸张成分, 但不失娇妍。

“红蕖耀晨妆, 绿蒲媚新丛。” (宋释文珦《镜中放歌》) 写晨光熹微时分, 菡萏凝露似女子初妆, 绿蒲圆荷妖妖娆娆, 媚冠众生。“鉴湖一曲云水涯, 风吹万柄红荷花。放翁醉后出奇语, 花为四壁船为家。” (清杨芳灿《莲花博士歌为吴兰雪作》) 清丽秀洁, 一曲鉴水, 万柄红荷, 极言湖上荷花之盛。而放翁醉后以船为家, 以花为墙, 则充满奇思妙想, 雅趣盎然。

因为夏日鉴湖芙蓉百顷, 而这遍植的芙蕖, 密密匝匝, 也给夏日的鉴湖带来了无限的凉意。因此, 鉴湖素有“五月凉”的特质。杜甫《壮游》“越女天下白, 镜湖五月凉”首提鉴湖五月凉。

秦观《游鉴湖》:

画舫珠帘出缭墙, 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杯盘莹, 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緑酒, 蜻蜓偷眼避红妆。

蒲萄力缓单衣怯, 始信湖中五月凉。

诗人泛舟鉴湖, 莲花荼蘼, 赏花饮酒, 醉梦沉酣, 等到酒醒时, 只觉衣薄生寒, 不由感慨古人所言鉴湖五月凉, 诚不欺我也。

“鉴水微涵五月凉, 荷菱接叶净生香。” (元贡性之《题鉴湖夏景》) “两堤杨柳三更影, 千树芙蕖五月凉。” (元方子京《鉴湖风月》) “鉴水争传五月凉, 鸳鸯曲唱采莲娘。” (清杨德荣《鉴湖竹枝词》) 皆阐释的是鉴湖五月的荷风清凉, 暑气顿消, 如入仙境。

除了荷花, 鉴湖的夏还有别的风景。“槐荫遮楼未噪蝉, 板桥萍积不通船。” (清孙汝怿《初夏泛镜湖杂记》四首其二) 写绿树浓郁夏日长;“蛙声阁阁夕阳微, 蚱蜢蜻蜓历乱飞。” (清孙汝怿《初夏泛镜湖杂记》四首其三) 写蛙鸣聒噪, 草虫乱飞的夏日细节。皆细腻动人, 无一不夏。

三、鉴湖之秋

今人游鉴湖, 主要观光的是鉴湖景区, 它属于古鉴湖中的核心区块, 颇具江南田园风光特色。在保存下来的几大景点中, 尚有南洋秋泛一景。因鉴湖位于柯山之南, 故有南洋之称。秋日湖边枫林乌桕正红, 秋空晴好, 泛舟湖上, 真真如诗如画, 美轮美奂。从古至今, 鉴湖诗中, 秋夜泛湖无疑是诗人文士们热衷并爱好的。有诗歌为证:

清代沈炜《秋日造舟初成同客偕弟泛湖》:

浮家泛宅鉴湖濆, 清桨轻帆蹙浪纹。

十里烟波非郭里, 一篷觞咏亦机云。

鹜霞交映天无际, 水月同参客不群。

最胜鱼龙潭畔路, 画图浓淡雨晴分。

诗人造船以船为家, 泛宅于鉴湖之上。木兰桨划破鉴水的柔波, 秋日的鉴湖, 波光粼粼不同于那水村山郭的景致。诗人和好友饮酒作诗, 才盖陆机陆云。站在船头望远, 只见“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湖中肥硕的鱼儿偶尔曳动尾鳍露出水面, 这一幅秋日泛湖图浓淡相宜, 雨晴皆佳, 真真醉人。

清代王霖《南湖夜泛》:

孤棹泠然御好风, 澄湖万顷若浮空。

一天霁景三秋月, 千载高人两放翁。

隐隐渔榔缘浦响, 微微绩火出林红。

夜深何处清歌发?缥缈云中续断鸿。

如果说沈炜是日间泛湖的话, 那么王霖无疑是夜泛了。“孤棹”与“万顷”形成强烈对比, 显出秋日水面的开阔澄空, 愈显孤舟一艇的泠然寂寥。“秋月”写鉴湖月色的澄明, “放翁”写陆游终老鉴湖的闲逸。万籁阒寂, 可以隐约听到夜间渔人捕鱼时用榔敲击船舷、惊鱼入网的声音, 从水的另一端远远传来。湖两岸暗影憧憧, 似燃了火, 原来是两岸的红枫正盛。更有那飘渺云间的断鸿声, 愈显凄清幽冷。

另外, “微阳下江树, 秋叶泛残红。雁背寒塘雨, 帆争晚渡风。” (宋夏竦《舟行即事》) 写雨后初霁, 黄昏将近时的泛湖体验, 岸边秋叶已染霜与泛红, 那渡寒塘的雁似乎还带着那之前的一场秋雨, 满含湿气。湖上晚归的船只扬帆争风, 顺流而下。“湖光如鉴月如珪, 月下湖中两桨飞。鹤氅四垂冰骨爽, 夜深疑自广寒归。” (宋林概《鉴湖月夜行舟》) 则写出了秋夜鉴湖行舟的寒凉凄清, 湖水如明镜, 秋月若美玉, 夜深露重, 让人不由恍惚, 莫非这澄明天地是那月中广寒宫。

可以说, 上述的诸多诗句, 虽讲的都是秋泛或秋过鉴湖之事, 然而其变现出来的个体感受却不尽相同。或喧熙, 或寂寥, 但不变的就是鉴湖秋的审美体验。南洋泛舟, 一叶乌蓬, 三五知己, 绍兴老酒, 鲜鱼螃蟹, 再加新鲜莲蓬和菱角, 一边畅饮阔谈, 一边赏两岸红叶, 吹鉴水凉风, 听晚归棹歌, 实在不亦乐乎啊。

四、鉴湖之冬

鉴湖地处绍兴城西南, 水乡泽国, 气候适宜。因此, 江南的冬天虽清寒, 但也不至于太过冷冽, 江南的雪也是细瘦的诗意的。鉴湖的冬天, 虽看不到如北国的浩荡雪景, 但那秦望山巅、禹穴窆石之处也能看到一抹积雪的白。鉴湖的冬天虽无春之暄暄, 夏之阴阴, 秋之清清, 但却有一番湖谧山净的另类景致。

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有一句:“镜水绕山山尽白, 琉璃云母世间无。”写的就是冬日鉴湖, “琉璃”盈澈剔透, 形容鉴水, “云母”洁白如雪, 形容山峦, 描绘了一幅冬日湖山盖雪的雪景图, 传神至极。

崔道融《镜湖雪霁贻方干》:

天外晓岚和雪望, 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 应抵寒猿袅树声。

诗人赠诗遥寄镜湖处士方干, 在诗中刻画了一幅雪夜初霁的鉴湖夜船图。天光映射在积雪上, 呈现出反光。诗人坐在夜归的船只上, 天气寒冷凛冽, 连湖面都微微冰冻, 船破冰而行, 深夜寂冷, 诗人孤枕难眠。他开始想象等到达目的地后和老友相逢, 彼此饮酒对诗的温馨画面, 不由又熨帖了孤寒的心灵, 这等在前面的相逢冲淡了旅途中凄清哀怨的猿鸣了。此诗不过寥寥数语, 但内蕴丰富, 细节生动, 让我们不由深深感叹这鉴湖冬夜的凄冷。

“万山失色影模糊, 远树迷离淡欲无。放眼空汀何处好?一行白鹭下菰蒲。” (清李麟吉《跨湖桥观鉴湖雪景》) 观的是鉴湖白日雪景, 千山万水白雪轻覆, 树木山峦都失了颜色呈现一种迷离, 远处的树木也因积了雪和远处的天地融在一块儿, 几乎无法辨别。诗人转将目光投向湖面, 那风光最好的一处则是那白鹭飞过的菰蒲, 清新淡雅的雪景跃然纸上。

如果之前所选的诗句写的多是雪后之景的话, 那么这两句“动地飞花变鹤林, 天低直欲近墙阴。” (宋释宝昙《十一月二十八日大雪有感》) 则描绘的是一幅大雪将至的欲雪图。“飞花”指的是那大片大片洁白的雪花, 雪落华林, 瞬间成一片清静洁白之地。天空阴霾云厚, 低低的都好像到了墙角根儿, 极言雪意深浓。

鉴湖的四季, 春夏秋冬, 各有情致。阅读鉴湖诗, 我们可清晰感受到那四季辰光的流转变幻, 不由感叹四时鉴湖的风光旖旎。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第五十.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唐]杜佑.《通典》卷二食貸二.清武英殿刻本.

[3][宋]王十朋.《梅溪集》梅溪先生后集卷第二十七.四部丛刊景明正统刻本.

篇4:以诗之美,成文之美

一、品读语言之美,为记叙文写作添色彩

袁先霈先生说:“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化的语言,更值得咀嚼品味。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带来写作效益最重要的一步。

洪镇涛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正确途径是在阅读教学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通过对诗歌中内涵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进行独特的感悟,对于培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从炼字入手,品读语言精确性

诗歌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那就是一字传神。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里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读者可以想象红杏枝头蜜蜂忙碌,一派喧闹的景象,也可以联想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所以“红杏”是春天的写照,“闹”字是整个春天活力与生命力的体现。又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的“弄”字,将无情化为有情:月下花朵如一个个活泼的儿童在逗趣、游戏,让你感受到花草的情趣。诗歌阅读中还有诸如此类传神的字词数不胜数,其意味皆值得咀嚼、品读。而对此作出探究后更应在记叙文习作中注意遣词造句的精确传神。比如记叙文《围观》,描写围观的场面:“人潮向‘尖叫’处涌去,不多时,已形成围观之势。人群间的空隙已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大胖补满了;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想乘机挤进来;一个小学生奔上来,向人丛中直钻进去。”以上几句在选择进出动作的动词时,胖子用“补”、老妈子用“挤”、学生用“钻”、这样不仅符合个人的形体特征,同时也将围观人群的典型心理——“凑热闹”、“好奇”表现得生动形象、用词精确传神。

(二)从风格入手,品读语言多样性

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体裁的文章对语言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曹丕《典论·论文》言:“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而作为同一体裁的诗歌也因写作内容的差异、作家创作风格的迥异而拥有不同的语言格调。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体现诗歌“清新”的语言特点;如“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气势雄伟,立意奇特,体现诗歌“雄奇”的语言风格。幽默讽刺、含蓄委婉、苍凉悲慨……各种语言风格在不同诗歌中表现得淋漓精致,为广大学生提供语言的盛宴。学生在品读诗歌的同时,应于其中濡染吸收,在记叙文写作中也能因文变化,自然表达,提高语言修养。如写作《我的2012》时,有学生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风格,写到“两天前,却仿佛已是至少几个月前的事,我背着一包的无奈、迷惘、忧心,随着父亲踏上了人生的2012之旅——回到久别的故乡学校做最后的冲刺:准备我的12年的高考”;又有学生运用“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写到“一天中最让人振奋的午餐时间到了。餐桌上有狼吞虎咽的、有高声喧哗的、有狠狠地咬筷子的……”,多样的语言风格,使文章各具特色。

(三)从借鉴入手,品读语言相关性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诗词的海洋中,不同时代、不同文人对于相同命题都有着或相似或不同的理解,如写“雨”,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朦胧之美;有“小楼一夜听春雨”的细腻之美;有“渭城朝雨浥轻尘”爽朗之美;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取之无尽的原材料。如写作《追寻一缕书香》,“低吟浅唱体会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地闲愁’的刻骨爱恋;体验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惨失落……心被濡湿了,我开始静静思索,任空气中弥漫阵阵书香。”在记叙文写作时,如果能够巧妙“引用”或“化用”古诗词,将佳诗丽词引入作文,就会使作文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处处透出文雅之气,使得作文神采飞扬。

二、品析形象之美,为记叙文写作增表现力

诗歌会依据主题的不同创作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描绘了一位因现实与理想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烦扰的人物形象;“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描写了一位纯真羞怯的采莲女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主要因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前句以少女面对小伙子“欲语低头笑”的细节表现其羞怯;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塑造老渔翁高傲品性而进行了环境气氛的烘托。

人物是记叙文的灵魂,是文章吸引人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常用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细节描写更应借鉴到记叙文写作中,从而提升文章品质,增强表现力。如《母亲》一文中“她老了。灯光下可以清晰地看见她的双手因为长期的操劳变得不再纤细美丽,细纹像是有生命力的藤蔓一样在她的手上伸长,舒展,而此刻這双手因为悲伤而微微地颤抖,带着我的心也狠狠地颤了一下”。细节刻画母亲的手,通过母亲手的变化强化母爱对自己的冲击,形象可感。文章如此塑造形象,让读者过目难忘。

三、品味意境之美,为记叙文写作描情境

袁先霈先生认为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于意境。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善于选取符合诗意的意象“鸡声”、“月”、“板桥霜”,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描绘了早行的典型画面,营造了早行时清冷宁静的意境,交代了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寂寞心情,让读者自然领会野况羁旅之愁,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记叙文写作同样以有意境为上。意境是否运用得当已经成为衡量记叙文成败的重要尺度。如《那时花开》“洁白的病房,洁白的床单,同样白的,还有病床上那人苍白的脸色,仿佛生命已连同血色一齐褪的干净。唯有病房外那一株红梅仍兀自开的热烈……”,以白色的物象营造病房的环境,暗示父亲身体的病痛。与画面不协调的红梅伏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意境氛围的创设,让文章一下子就能灵动起来。

同时,有许多意象经过古典诗歌与文化千百年来的层层积淀而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情感。如:“花”作为诗歌的传统意象,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与留恋。在记叙文创作中,可以触类旁通,让读者准确快速的理解、想象,如《花落春犹在》,“那年,桃花如云如雾,红遍满山。叔叔迎来了如桃花般的婶婶”,通过桃花盛开场景的设置,为婶婶的出场营造了热烈、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因为“花”意象的传统意义,激发读者对婶婶美好形象的想象。

因此,意境不仅是诗歌解读的重要因子,同样也是记叙文写作的“首术”。

篇5:诗之美作文

在诗词文化的琴弦中,奏出一个不朽的朝代——宋朝。风起云涌,朝代更替,为什么它却矗立在人们的心中,纹丝不动?因为这是文人的天下,是诗词的天下,它永远焕发着属于那个朝代的光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是苏轼。在大宋的江山中,他奔波流离,人生百转,命途多舛。但他仍能在宋朝危亡时满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之心。它是宋朝文人风骨的写照,他们心系国家,心胸宽广,无惧风雨。正因如此,宋朝的文化才得以如此繁华,但他的内心也有柔软之时,挚爱的结发之妻亡故,那十年他日日度日如年,不思量,苏轼也定然难忘。他愁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他思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那时的苏轼听得到窗外竹柏的萧瑟之声,也应会听得到自己泪水滴落地面的滴答声。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空气中弥漫着青梅的香气,仿佛还能听到少女悸动的心跳,“人生若只如初见”李清照那年正值二八年华,很幸运地遇到了那个命定之人——赵明诚。时光若定格在此刻多好,这样她便不会有那么多的愁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才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但命运对她却总是那么残忍,国破家亡,丈夫病逝,生活的艰苦重重地压在她柔弱的肩膀,但她仍能写出那本名动天下的《金石录》,那一刻,那个柔弱的女子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河流中,哪怕暴风骤雨,哪怕沧海桑田,她无惧无畏。

篇6:十首现代诗,写尽月光之美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两个月亮(徐志摩)我望见有两个月亮: 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个这时正在天上 披敝著雀的衣裳; 她不吝惜她的恩情,满地全是她的金银。她不忘故宫的琉璃,三海间有她的清丽。她跳出云头,跳上树,又躲进新绿的藤萝。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但她有一点子不好,她老爱向瘦小里耗; 有时满天只见星点,没了那迷人的圆脸,虽则到时候照样回来,但这分相思有些难挨!还有那个你看不见,虽则不提有多么艳!她也有她醉涡的笑,还有转动时的灵妙; 说慷慨她也从不让人,可惜你望不到我的园林!可贵是她无边的法力,常把我灵波向高里提: 我最爱那银涛的汹涌,浪花里有音乐的银钟; 就那些马尾似的白沫,也比得珠宝经过雕琢。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只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潮汐(王家新)月光下

大海涌起爱的潮汐

月亮离地球越近

大海越是激荡不息 那一层又一层的潮汐呵

涌向了海滩

苦地寻觅......月亮因羞涩而脸红了 ——虽然大海并不曾

把她的嘴唇轻轻吮吸

大海呵

只是从月亮的流照那里

得到了一种深深的激励

那雪白的,爱的潮汐呵

一排升腾起来

一排又跌落下去 ——就这样来回往返

生生不息

可是,要接近月亮

却是不可能的 ——大海知道这个

于是把月的倩影

默默地带回到海心的深处

象为了孕育珍珠的贝壳

夹进一粒沙子

又旋即紧紧地合闭 ——只给观潮者 留下一个永恒的谜

这是沉默

又是默许远望(李少君)天空含着一个古老的月亮我含着一颗怀乡的心在恍惚之中隐约望见: 山路上,父亲头顶着月亮在前面走着我跟在后面,拖着长长的瘦小的影子中秋夜(舒婷)海岛八月中秋 芭蕉摇摇 龙眼熟坠 不知有“花朝月夕” 只因年来风雨见多 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

心,不知在哪里停泊道路已经选择 没有蔷薇花 并不曾后悔过 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 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 要使血不这样奔流

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 能靠上疲惫的头 需要有一双手 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 尽管明白

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留多少给自己

就有多少忧愁火光深处(多多)

忧郁的船经过我的双眼 从马眼中我望到整个大海 一种危险吸引着我--我信 分开海浪,你会从海底一路走来 陆上,闲着船无用的影子,天上 太阳烧红最后一只铜盘

然后,怎样地,从天空望到大海 --一种眩晕的感觉

好像月亮巨大的臀部在窗口滚动 除我无人相信

如果我是别人会发现我正是盲人: 当一个城市像一位作家那样 把爱好冒险的头颅放到钢轨上 钢轨一直延伸到天际 像你--正在路程上 迎着朝阳抖动一件小衣裳 光线迷了你的双眼呵,无人相信 我,是你的记忆 我是你的爱人

在一个坏天气中我在用力摔打桌椅大海倾斜,海水进入贝壳的一刻

我不信。我汲满泪水的眼睛无人相信 就像倾斜的天空,你在走来 总是在向我走来 整个大海随你移动

噢,我再没见过,再也没有见过

没有大海之前的国土……

花瓶,月亮(欧阳江河)花瓶从手上拿掉时,并没有妨碍夏日。

它以为能从我的缺少进入更多的身体,但除了月亮,哪儿我也没去过。在月光下相爱就是不幸。我们曾有过如此相爱的昨天吗? 月亮是对亡灵的优雅重获。

它闪耀时,好像有许多花儿踮起了足尖。我看见了这些花朵,这些近乎亡灵的 束腰者,但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花瓶表达了直觉,它让错视中的月亮开在水底。那儿,花朵像一场大火横扫过来。体内的花瓶倾倒,白骨化为音乐。

一曲未终,黑夜已经来临。这只是许多个盈缺之夜的一夜,灵魂的不安在肩头飘动。

当我老了,沉溺于对伤心咖啡馆的怀想 泪水和有玻璃的风景混在一起,在听不见的声音里碎了又碎。我们曾经居住的月亮无一幸存,我们双手触摸的花瓶全都掉落。告诉我,还有什么是完好如初的?露水

(德·保罗-策兰丨绿豆 译)

露水。我与你躺在一起,你,在垃圾堆里,一轮模糊的明月

向我们猛掷答案,我们被击碎分散

又重新在分散中结合 上帝碾碎了面包,面包碾碎了上帝。庭院

(阿根廷·博尔赫斯)夜幕降临

庭院的两三种色彩渐感疲惫。

满月那伟大的真诚

已不再激动它习以为常的苍穹。

庭院,天空之河。庭院是斜坡

是天空流人屋舍的通道。

无声无息,永恒在星辰的岔路口等待。

住在这黑暗的友谊中多好

在门道,葡萄藤与蓄水池之间。皓月(法国·魏尔伦 作丨葛雷 译)

篇7:诗之美作文

顺德,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走进杏坛镇的逢简水乡更能让你细细品味这片寻常但不凡的土地。今天,我们随顺德区文学社来到逢简水乡寻找水乡之美。

水乡人文美

逢简是顺德最早有人聚居地之一,从西汉文化遗址的发掘及明远唐代文物的发现,再到文人墨客的段段佳话,无不印证着逢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逢简村一直重视教育,学风鼎盛,人才辈出,村中建有文阁一座,社学二间,书院三间。许多佳华传颂至今,如冯氏一门八秀才,梁家三兄弟同是翰林,历朝任县以上职务的达70多人。穿梭村内,随处可见古老的祠堂,其中刘氏宗祠、李氏宗祠及宋参政李公祠是最有代表性的。每个祠堂都是布局合理,选料上乘,均是用上佳的铁木,雕刻精细,金字墙,龙舟脊……门外也用花岗岩石铺砌……另外划龙船、舞龙、舞狮、锣鼓柜、出色等传统的文化艺术也深深扎根在这这篇土地上。

啊!逢简!每到一处,无不深深地被您深厚的文化内涵所折服!

水乡历史美

我们边走边看边想边悟,大家不禁发出声声赞叹:古屋、古树、石板、古道、古桥见证着这里悠久的历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几座古桥——明远桥、巨济桥、金鳌桥。

来到巨济桥,我们跃跃欲试地走上去,桥栏的石华板刻着花纹图案,两边的柱头更是雕刻了几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它是1929年用精致的花岗岩石建造的三孔石拱桥,全长24m,顶宽4。45m,高4。1m。而且这桥只用走36步就能走完,这难道不神奇吗?

沿着石板小路,穿过许多古屋,我们来到明远桥。桥上的人络绎不绝,看来村民的生活已经与这座桥分不开了。这座桥的栏板上刻有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两旁共有28只栩栩如生的石狮。它是由结砂岩建造的,长25。1m,顶宽4。6m。是不是很有特色?

我们到了金鳌桥,从远望去,你就可以看见桥栏一边刻有阳文“金鳌”,另一边刻的.是“玉蝀”,一桥两名可真奇怪。它是用红色砂砾岩砌成的单孔石拱桥,长14m,宽3。05m,孔跨6。9m。你们说这桥是不是很奇特?

啊!逢简!每到一处,无不深深地被您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折服!

水乡风景美

走进逢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绿色的世界,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这里的村民特别爱花草,房前屋后,小河两岸都栽种了各式花草树木,生意葱茏,村子活像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绿色宫殿。让我不禁赞叹:这不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般的美景吗?我们在石板古道上缓缓行走,总会闻到淡淡的花香,偶尔会听见鸟儿哼着美妙的歌,村里河涌交错,河水清澈,水平如镜,水总会在你的身边缓缓地流过,构成了一幅让人赏心悦目的“小桥流水人家”。

啊!逢简!每到一处,无不深深地被您宁静舒心的美景所折服!

水乡人情美

河道两旁是石板小路,绿树成荫,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当你走在这静谧的小路上,总能看见村民们正坐在树下,一边乘凉,一边悠闲地聊着家常,当然,他们也会友好地与游人攀谈或不厌其烦地为游人指路,他们是那么的和蔼,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淳朴。或是,你站在远处,看着他们的午后憩息,都会让你感到心旷神怡。因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兴起了各种各样的饭店、特色店、小吃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你更能感受到这里的善良、诚实、敬业,他们在传递顺德美食,他们在传递顺德美德,他们在传递顺德人“顺得人”的美德。

啊!逢简!每到一处,无不深深地被您淳朴的人情所折服!

篇8:走进诗、歌之境,感受诗词之美

一、活动背景

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然而高职学生却呈现出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他们常常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祖国语言文字尤其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往往存在距离感,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有必要呼唤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锻炼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笔者以《流行风·古典味——流行歌曲歌词欣赏》一课为例,试图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注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以流行歌曲歌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探究。用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在流行歌曲的诗音诗境中感受诗与歌结合的美妙。

二.活动案例

(一)活动目标

1.在对流行歌曲歌词的赏析探究中,加深对古典诗词的记忆、理解,并能恰当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感受诗词之美,提高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审美情趣和心灵的塑造

(二)活动准备

课前导学、确定主题、分组探究、材料整合、分享交流

(三)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播放时下流行的中国好歌曲年度桂冠之作《卷珠帘》,探讨其中融合的古典诗词元素,由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展示分享:

活动一:我爱猜歌名

选取学生课前搜集的有代表性的歌曲,利用听音乐猜歌名的形式来展示

活动二:我爱连古诗

在共享了歌名之后,请学生通过流行歌曲与其借鉴的古诗词连线来达到熟悉歌词、温故知新的目的

活动三:我爱分类别

利用交互游戏请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分类,并对错误分类进行资料提示,帮助学生明确原因,并进行及时调整,最终得出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方式分别为:古诗沿用式、古诗化用式、古诗意译式。通过整合信息,进一步感知古典诗词。

3.交流赏析

活动一:我来记歌词

对于古诗沿用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年年岁岁花相似,采用《我来记歌词》的形式,实现对古诗词的识记,学生最终归纳总结出这类歌词的特点是:内容一脉相承,乐曲优势凸显。

活动二:我来品歌词

对古诗化用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采用《我来品歌词》的形式来品味赏析。学生最终归纳出这类歌词的特点是:意境一脉相承,意象优势凸显

活动三:我来写歌词

对古诗意译式歌词,学生将它们命名为:似曾相识燕归来,采用《我来写歌词》的方式来实现赏析交流。请学生将本单元的古典诗词进行改写,配以恰当的流行音乐,完成新歌创作,上传并分享后,经学生投票,选出全班的人气新歌。

学生最终归纳总结这类歌词的特点是:主题一脉相承,情感优势凸显。

(四)活动小结

远望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诗与歌的结合从未停止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具备了音乐文学与抒情文学的双重属性;近观送别、一帘幽梦再至如今的卷珠帘,当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也从未停止过,或提供了素材来源,或提供了一种思路,或确立了一种风格,它将会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永远也无法回避的诱惑。

(五)作业布置

课后,请学生根据“人气新歌”设计制作动画作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展其所长。

(六)活动评价

最后请学生同过学习平台填写活动评价表,通过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更直观、更直接地看到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反思

(一)诗与歌的结合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自其产生的那一刻起便与歌有着不解之缘,本课试图通过对流行歌曲歌词中古典元素的探究,在课堂上架起古典与流行的桥梁,引领学生阅读古典诗词。而流行歌曲本身就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文学样式,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诗歌的教学中融入歌曲的元素,并且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下更会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开放的课堂模式训练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这个崇尚个性、倡导创新、开放竞争的信息时代,开放的、个性化的教学比模式化教学更具有生命力,更值得提倡。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更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价值彰显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开放的课堂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课的教学不只把时间拘泥于课堂上的45分钟,而是在课前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制定活动方案,利用网络资源按需搜集资料,并形成结果,课堂则是一个资源共享、探讨问题的中心,并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辐射向课后,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元素,甚至延伸到更广阔的诗词研究的范围。在这过程中,学生为教学活动的积极探寻者,他们能够辨识和有效利用身边可获得的资源,学会了运用大量的信息技术资源按需搜集信息,并能够准确提取相关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本课是以学生小组研究性活动成果的展示为主,恰恰凸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意识。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以自愿原则进行分组,按各自能力与专长进行合作。在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领域,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彼此的沟通、了解、分担与合作中分享、反馈、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仅激发了个人的求知欲,并且在合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团结意识。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精神,也磨练了学生钻研问题的意志力。

(四)活动课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改的新亮点,它包含了语文、综合、实践三个方面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也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本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参阅、引用有关资料,对诗、歌结合的历史、现状及方式进行深入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音乐与文学两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交叉学科的渗透整合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了语文实践的能力。在对含有古典元素的流行歌曲歌词的填唱、赏析、改造中使得学生的复背识记、欣赏表达、理解创作的基本语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本课通过感知古典、了解古典、欣赏古典、表达古典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入境入情入理入化地感受流行风所带来的古典味。综合实践的活动形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较好地整合了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当然,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并不止于一节活动课,本课只是对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让经典诗文润泽学生的生命,让他们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让能力得到持续发展,也许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今后我们将通过更多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科学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适应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园.走进文学殿堂 感悟人间真善美——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9:青春之美作文

每天清晨,被清脆的铃音叫起,便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课上老师讲的循序渐进,学生听的聚精会神;下课,老师解决学生问题,学生倾诉生活苦恼。师生关系多么融洽,学习生活多么美好!

掬一杯清水,在宁静的教室里净化心灵;捧一杯书刊,在书香的校园里品味人生。太阳普照大地,万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知识灌溉学子,我们在学海中徜徉遨游。我们用勤奋的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用琅琅的读书声,铸就祖国明天的辉煌。

窗外,阳光灿烂,鸟语花香,鸟儿竞相追逐;窗内,莘莘学子,风华正茂,用勤奋孕育辉煌。每天,我们都过着无忧的日子。在学习的黄金阶段,正是读书时。

但——这真的是我向往的生活吗?这真的是理想的生活吗?这真的是青少年的生活吗?

每天吃饭——学习——睡觉——的生活,每日食堂——教室——宿舍的的三点一线,唯有学习来排解忧愁,唯有睡觉来缓解压力,那我们还能做什么?还会做什么?

这样的日子虽然美好,但确实如此的平淡。教室里,老师教同学们做人的道理。但,教与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学生需要实践,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青少年应该充满朝气与活力,应当较早的体验人生。我觉得这不算青春期的叛逆。正如我同桌徐岩坤所说:人活着总得有点追求。人生就应该多点历练。经验,永远比书本上的知识珍贵!

每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似乎捧着时间的流逝都已无所畏惧,望着镜中那连自己都不懂的眼神,不禁想问:谁给我一次青春的荣光?

读着别人灿烂的故事,再看看自己斑驳的生命,要怎样修饰才会变美?人生一片憧憬,在青春的过道里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青春的拓荒者还是荒芜制造者??或许我只是一个清楚不的看客,看别人,看自己,看青春过往。观花开花落,叹如梦无痕。

我想过勤工俭学,但现在的社会没有我的试炼之地。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的学生太少太少了,以至于社会中已没有学生干的活了。我曾经幻想过自己创业,但这仅仅是一个幻想。应该说他是我理想的一种生活吧。

现实的残酷与迷茫的未来,该微笑还是流泪、我不喜欢平淡的生活,因为它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安于现状。我不明白现在的学生都在忙些什么,忙着学习?忙着花钱?忙着谈恋爱?忙着玩游戏?我有时会觉得,经济在进步,为什么文明不进步呢?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有理想,有抱负,不要等待长大后再去做。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是少年励志,尽管有的成功是在花甲之年。

我们艘学习的应该是一种经验,一种为将来生存所需的技能。我们最终都要离开父母,步入社会,体验人生。因为你的经验,你将比别人多不止一次机会。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黑暗,哪来的光明?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也该出来晒太阳了。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一下风雨的味道,那样你会更坚韧,比别人开出更绚丽的花朵!

青春之美,在与活力;人生之美,在与拼搏。在人生的航程中,青春的我们只不过才刚刚起步,路还很远,梦还很长,但成功的彼岸也许就在你的前方,虽说前方暗礁很多很多…

篇10:文明之美作文

到了公园大门口,一个美丽的小湖在公园的正中间。旁边有着四棵大松树,一看就知道是这小湖的保护神。在远处的石椅边有好多群小蚂蚁,有的扛着一点点被吃剩的苹果;有的顶着一片片烧肉味的土豆片,看着就想吃!

这时,一只啄木鸟把我给吸引住了,我慢慢地走近他,它似乎被吓到了,飞走了,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只见,一位叔叔带着顶爱淘宝最新秋日防寒帽,穿着一件蓝格子长袖衣,还穿着一条天蓝色牛仔裤,手里拿着一个全国第一好的相机,还不停地说:“景色美极了!”不远处有一位阿姨,她身穿米黄色防寒裙,上面还有几朵粉红色的小花,配着一双紫红色高跟鞋,时髦得很!不停地变换着姿势,让叔叔给他拍照,可那位叔叔的脚下有很多的垃圾,有香蕉皮,杯子,还有土豆片,那里的小草被杯子里的可口可乐给染了色,它们好像都失去了生命。看,那个阿姨和那个叔叔都“打小草的主意”小草都死去了。

我看不下去了,就跑过去拉住那位叔叔的手说:“叔叔你不能在这里拍照了,那些小草们都因为你的存在而死去,难道你不心疼吗?他们在哭泣,哭泣离开了家人,一些小草被你的可口可乐给害死,如果换成你们,那你的家人也会很伤心的,请您不要在这里拍照了!”这位叔叔听后,低下头,红着脸,捡起地上的垃圾,把它们给放进垃圾桶,轻声对我说:“谢谢你!”说完便起身和他的老婆离开了!

篇11:文明之美作文

在生活中有许多感动中国人物:漂亮的公交司机刘美莲,十几年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开了公交车对待乘客耐心、对老弱乘客关心、对问询乘客热心。这种工作态度换来好多老人都叫她“闺女”提醒她注意身体;咽炎犯了,乘客会给她送来润喉糖和绿豆汤。还有让九州动容的林秀贞,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在她们身上的真情大爱,为中华民族谱写了又一曲感人肺腑的道德颂歌。

我的邻居李阿姨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邻居张爷爷今年81岁了。儿子女儿在外地上班。张爷爷生活不能自理,走路一拐一拐的,李阿姨见张爷爷走路总是回去扶一把,惟恐张爷爷摔倒。有时还帮张爷爷做饭,扫地作种种粗活。张爷爷说李阿姨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张爷爷。李阿姨在我们身边是出了名的美,那是心灵美。啊,李阿姨多好呀,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上要是多几个像李阿姨这样的,一定会更和谐。

篇12:乡村之美作文

早晨,天边刚刚泛出鱼肚白,我就起床来到小径上,周围十分寂静,空气特别清新,我大口大口地吸着带有泥土芳香的空气。一路上有许多的野菊花,我走到一株花正想上前闻时,一只小蜜蜂飞过来采蜜,它勤劳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心想:这里的农民伯伯们也有着小蜜蜂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放眼看两旁的野菊花,它们正吸收着清新空气和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小野花也不落后,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白的若雪,红的似火,粉的若霞,美极了!它们有的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有的害羞地低下了头,像是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

站在小路边,我抬头向远处望去,一片片翠绿和菜田。农民将它们分成一块块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菜地。每片菜地之间,都有一条小水沟隔开,菜地里种着不同的庄稼、瓜果蔬菜。瞧!玉米地的玉米长得挺拔粗壮,精神饱满,一阵风吹来,它们像有规律有音符一样摆动。青菜地有青菜长得绿油油的,叶子嫩绿的好像一碰,就要滴出水来。木瓜树上的木瓜有青色的,有黄色的,有青里透黄的,像一个个小灯笼。田间的小水沟里的水静静地流着,水里还有一群群可爱的小鱼在自由地游来游去。阳光照射在这片乡村的田野上,美丽极了!

我爱这寂静又美丽的乡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之美作文】相关文章:

之美作文04-29

夏之美作文04-29

樱花之美作文04-30

亲情之美作文05-06

小学作文:和谐之美04-07

发现生活之美作文06-29

畅谈“汉”之美作文04-09

群山之美写景作文04-09

夕阳之美小学作文04-17

感受生命之美作文04-18

上一篇:再见,亲爱的母校作文下一篇:透彻的励志唯美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