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发展

2024-05-21

民族国家发展(精选8篇)

篇1:民族国家发展

备考导航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所以同外国交往的主流是和平友好交往。建国以后,我国的对外关系在曲折中取得了长足进展。民族问题是历史复习的重点和热点课题之一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古代民族融合与古代人口迁徙;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认识各民族的历史作用;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古代人口迁移、流动的规律、原因及影响;

2、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3、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要注意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理。

重点、难点、

计划课时:二 课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1、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

(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开元初,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

辖区;为了抗击沙俄的入侵,康熙帝率军大败俄军于雅克萨,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

(1)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重设西域。

(2)隋唐:唐太宗在东突原地区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在西突厥地区,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

(3)宋元:元朝时,设甘肃行省。

(4)明清: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

(1) 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的少数民族--“西南夷”地区设郡。

(2)隋唐:唐玄宗册封南沼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宋元:元朝时,设四川、云南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4)明清: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部分“改土归流;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4)、台湾

(1)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

(2)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3)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

(4)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概念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族融为一体,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是大部分消失)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途径

①、友好往来: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时期,这种交流从未间断过。

②、联合斗争: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西晋末年的北方流民起义,联合反对西晋统治者的压迫。

③、民族迁徒:少数民族迁往中原或是汉族人来到边疆,都使得民族间的隔阂减少。例如秦始皇在打败匈奴后,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④、少数民族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加快,为后来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国家统一局面: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王朝统治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发展。

⑥、民族战争:在古代史上,也时而会爆发一些民族战争,它迫使战乱地区的人民逃往异乡躲避灾难,从而各民族间的接触增加,交往相应变多。

⑦、婚姻关系:和亲现象在古代民族交往中比比皆是,例如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蕃关系,成为汉藏两族友谊和团结的历史见证。

3)、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

第二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蜀国坚持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

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开发江南

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氏、羌族内迁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

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元朝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4)、作用

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徒

1)、流向

①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其主体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的女真、蒙古人南下。

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其主体是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③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与当地人融合,元朝时形成回族。

2)、意义

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温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⑤、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重点问题精讲

1、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

1)、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

①、孝文帝

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②、松赞干布

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善关系。

③、耶律阿保机

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业,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④、元昊

建立金政权,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⑤、阿骨打

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议和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实行猛安谋克制,11,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各族—人民的愿望。

⑥、铁木真

统一蒙古各部,12在斡难河源召开的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汉,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海域,还不断向南进攻西夏和金。

⑦、努尔哈赤

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16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

2)、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①、彝族和白族: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的六诏在唐朝时被南沼统一,南沼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②、维吾尔族: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纥,后来改名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③、满族: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为满族,后金改为清。

④、藏族:青藏高原的吐善是藏族的祖先。

⑤、回族: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

3)、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藏族

(1)唐朝:贞观时期,文成公主人藏,同松赞干布结婚。文成公主入藏,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唐蕃关系。之后,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8世纪初期,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9世纪中期,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2)元朝:蒙古政权建立后,招降吐蕃。元统一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

(3)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

(4)清朝:顺治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喇嘛教首领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班掸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蒙古族

(1)明朝: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刺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明中期,国力衰落,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修缮长城,加强边防驻兵,但仍没有达到目的,瓦刺骑兵曾直抵北京城下。明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2)清朝: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归属清朝,后来其他两部也都臣服清朝。17世纪中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七十年的斗争,终于在1757年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粉碎,统一天山北路。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1771年,漠西蒙古的一支吐尔扈特部发动起义,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满族

(1)唐朝:唐太宗时,开始向唐朝纳贡。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

(2)宋元:金与北宋联合夹击辽,1125年辽朝灭亡。之后,金军南下攻宋,1127年,金统治者俘获宋微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金军又多次南下掠夺,南宋展开了抗金斗争,1141年,双方达成了“绍兴和议”。1234年,金被蒙古所灭。

(3)明末: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44年,打败农民军,迁都北京。

维吾尔族

(1)唐朝: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筋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从唐肃宗开始,几次同回纥可汗和亲。

(2)清朝:1757年,居住在天山南路的团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清军迅速平定此叛乱。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古代的民族区域自治

1)、原因

①、中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②、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④、自1840年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命运。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互相离不开的政治认同。这就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新中国,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2)、表现

①、唐朝:在边疆地区设都督(护)府,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都督(护),对首领进行册封,承认统辖权。

②、元朝: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

③、明朝:在西藏设卫所,任用藏族人担任各级官吏,行僧官制,对教派首领进行册封。永乐年间,册封鞑靼、瓦刺首领,后期封俺答汗为顺义王。

④、清朝:册封、**,后来他们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

3)、意义

以上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的优越性。

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宣,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3、民族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范围

凡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既是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消失的民族(如匈奴等),都属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所研究的对象。

2)、关系

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

匈奴与秦汉之间

突厥、回纥与唐之间

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

蒙古与宋、明之间

金灭辽

金灭北宋

蒙古灭西夏

元灭南宋

平定民族叛乱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的战争 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内迁民族中的流民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

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

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

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

边境贸易 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

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

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军事行动。如澶渊之盟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正因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个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还是阶级矛盾。由于民族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剖析。不能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

民族间的战争,只有正义、进步与否之分,即是否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没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间内部的事情,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但不能使用“侵略”与“被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 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3)、贡献

都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长期共同处于一个大国之中,共同开发了广大的疆土,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

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形成主体民族。在共同的发展中,汉民族给予各兄弟民族不少进步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对汉族也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祖国的广大版图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创造出来的,决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功劳。

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

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去剖析,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予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站在汉族封建统治立场上的史学家;对少数民族多有诬蔑之词,要注意摒弃和批判。

4)、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民族间政治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中原地区是汉族分布的主要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土地湿润,宜于农作物生长,是农耕民族理想的居住地。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周边地区。这些地方大都系高原、丘陵、大漠、森林,地域广阔,高寒、干旱,植被稀疏。生活在边疆的民族因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以游牧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大多为游牧民族。

②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的制约,常常不能以平等贸易方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

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的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④在中国古代社会,各民族之间有抢掠、有迁徒、有战争,也有和议。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即使在发生战争与冲突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中断。民族友好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有客观的经济基础。中国疆域内国土大体可分为三大经济区域,即南方水田作物区,北方旱田作物区和北方游牧区。这三大经济区域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和互补性乃至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经济上的互补和相互依存就是民族友好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原因。

篇2:民族国家发展

A、设置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掌握宗教首领的册封权

2、10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与2世纪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条件

C、内地与边境地区经济交流频繁 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3、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卷21)以上材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食糖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存 B、从北宋大统一到元朝大统一

C、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5、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C建造了祟圣寺千寻塔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

6、在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与汉人杂居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7、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据此

回答(1)—(4)问:

(1)上图表明

A、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 B、西汉政府对天山南北地区实行有效管辖

C、中国的丝绸开始经西北各民族远销到中亚地区 D、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2)唐朝通过“册封”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其中。接受唐朝“册封”的少数民族有

①粟末靺鞨 ②南诏 ③回纥 ④吐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

(3)明朝时,西藏各教派势力都一心拥护中央政府,与明朝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其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A、用藏族人管理藏族事务 B、任用藏族人征收贡赋

C、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 D、各级僧官由朝廷任免

(4)下列事实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和**接受册封

C、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D、大小和卓兄弟叛乱不得人心

8、元朝统一后,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相融合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10、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

第六讲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考点06)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2、后世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搐是在

A、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B、父系氏族时期

C、夏朝 D、商周时期

3、明朝时我国农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甘薯、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由国外引进后首先种植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流域地区

C、西北边疆地区 D、南方内陆地区

(2)明朝初年,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松江地区的自然环境更适合于植棉 B、明朝政府推广植棉

C、元朝松江已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D、松江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4、与唐朝时期相比。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其原因是

A、封建生产方式向南方扩展 B、对外贸易以南方海路为主

C、南方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 D、新兴手工业部门出现于南方

5、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隋唐农业发展特点的有①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②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③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④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麇林鹤是交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棉、桑、茶、油料等经济作物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是在

A、唐朝 B、宋元时期 C、明朝 D、清代前期

7、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汉初,统治者持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其核心是

A、为发展农业创造条件 B、减免租税。提倡节险

C、解放劳动力,增加人手 D、创造宽松环境利于经济发展

9、商靶主张“重农抑商”,黄宗曦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社会性质的差异 B、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阶级立场不同 D、政治主张的不同

10、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11、“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产生的最终后果是

A、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工商业的落后

C、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安定 D、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12、清初一百多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了40%,但也隐藏着经济衰退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有①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②人口大量增加③限制海外贸易④耕作技术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诸州长者,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引自《末代谷物移植法令》

材料二 “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其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同时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另外,水稻种植业还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大幅度提高产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引自《高中地理》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

(2)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概括中国水稻种植的发展历史。

(3)历史上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请简要说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明初的农业政策的共同点及实质。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义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2) 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也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火。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篇3:民族国家发展

(一) 传统是现代化的起点、资源和动力

对于一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来说, 只有当它适应了一定时期的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时, 才会被这一特定的群体所接纳, 并经过长时期的积淀得以延续, 形成传统。离开了传统, 不管民族气质还是文明, 都不可能存在。因此自有人类以来, 它便一直有两大关切, 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 二是当它有益的成果已变得破败不堪时, 努力摧毁这种传统。没有传统, 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 进步也是不可能的。对于处在当今现代化浪潮中的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而言, 吸收反映时代要求的外来文化, 是让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条件。然而, 外来的先进文化在一国发挥效用的前提是与该国本来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它过去的传统, 因为传统也是现代化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 并且它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着更新。美国著名学者布莱克教授就指出, “传统的形式对现代时期具有很大的影响。以前的传统的消亡并不证明取代这种传统的现代化形式能生存下去。特别是对于加入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来说, 这些变革更有可能是在旧的形式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的结果, 而不是由旧到新的直接变化的结果”。

这就是说, 传统和现代之间不应是对抗的, 而是一种相辅相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现代的眼光看, 传统是一种资料, 一种“历史资源”。这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一个人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是个人的经历, 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过去的现象、过去的历史都可以作为现代人的一种资料, 并且不仅是资料, 还是一种动力的资源, 用得好可以变成发展的一个动力。因此应该这样来认识现代, 它是包含过去和未来的现代, 是在扬弃过去的基础上迈向未来的现代。这种认识的价值就在于我们不割断历史。假如今天把现代和传统完全割裂开来, 那么我们就没有起点。

(二) 后发型民族国家对先发模式的本土化离不开传统

对于在现代化道路上属于后发型的民族国家来说, 它在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中, 一方面是被动接受, 另一方面也是主动追求的过程:其发展模式的选择离不开先发国家现代化一般进程即合理化的影响, 但这种发展模式又是现代化一般进程即合理化的本土化。后发国家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只是一对“理想型”概念, 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各个国家无论是先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获得自己的现代性, 但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只能由传统社会来承担, 作为发展目标的现代性也只能从传统社会中生发出来。

二、对传统的保持有助于确立民族国家的比较优势

在当今世界, 尤其是在自身传统深受现代化冲击的后发型国家里, 很多传统离人们越来越远。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在强势的现代化浪潮的全面侵蚀下, 传统世界很难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但另一方面的原因同样值得关注, 那就是这些国家的人们从内心里对自身的传统产生了鄙夷, 与其决裂而全面投向了现代化或西化的怀抱。其实, 后发型的国家完全不必要对自己的传统如此自卑, 因为对于后发型国家来说, 它在全球化体系中为数不多的优势正是它自身独特的传统。在科技、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 后发型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本就在于它能够提供与他人不同的资源, 而不是贬抑自身独特的禀赋, 简单地模仿他国。这就好比一个商人不希望一个木匠也改行做商人, 异国的旅游者也不希望到其他国家去看与自己国家完全相同的景观。文明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一国越是突出自身与他国的不同, 就越能从与别国的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三、对传统的关切有益于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实现

有的学者认为民族主义可以区分为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和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进攻性民族主义在捍卫自身文化的同时, 对其他文化及其承担者持拒斥、压制甚至必欲毁灭而后快的态度。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也承认其他文化的独特性, 主张不同的民族可以和平共存。

按照这样的区分, 在非进攻性的民族主义下, 如果每一个国家都能很好地珍视自身和别国的传统, 那么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都能更大意义上完好地保存, 那样的话我们将会看到各种传统各种文明百花齐放, 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现代化, 而非只有西方的“一元标准现代化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对传统的关切———包括关切自身传统与尊重他者的传统———不仅有助于世界文明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多样化的实现, 而且那些保存完好的传统可以成为人类的智囊和保留遗产, 提供了一旦犯错误情况下“从头再来”的可能性, 具有了救赎意义。

篇4:民族国家发展

关键词:民国时期;民族国家意识;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3-01

在辛亥革命之前,“民族国家”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历史篇章上从来就不曾出现过。在封建统治者们看来,中国就是“天下”,而且也是世界的中心,他们把其他地方都当做是“蛮夷”之地。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入侵并瓜分中国,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存亡,这时候,才出现了民族自我意识。这种意识的萌芽始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成长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壮大于20世纪20年代的五四运动和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是不同的。

关中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曾经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虽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变化比较剧烈,但对于地处内陆、且一直成国脉古风的关中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关中不卑不亢但却封闭保守。到了民国时期,整个关中社会政体和经济状况也都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内部的结构逐渐发生着变动。对于关中地区的农民来说,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也是极为巨大的。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关中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最低生活保障的诉求而进行的反军阀统治的斗争。到了国民党统治初期,关中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则表现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斗争。然而,到了抗战时期,关中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进一步发展和演化,面对外来侵略,人们开始了团结抗日,同时为把外来侵略者赶出中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参军参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时期来分析关中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状况:

一、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民国时期,特别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整个中国都处于一种无政府之状态。在这样的弱肉强食的乱局之中,枪杆子就是硬道理。关中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数百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较为落后。辛亥革命之后更是匪如蚁生,军阀四起,兵为大匪,匪为小兵,兵匪难分。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争夺势力范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被打败的军阀流落为流寇土匪,割据一方,鱼肉乡里。关中地区遭受到了陆建章、陈树藩、以及刘镇华的祸害,已经破败不堪、千疮百孔,从而使得关中地区的人们苦不堪言。期间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使广大农民阶级承受着超额的经济掠夺和残酷的封建剥削,生活异常艰难。广大农民为了维持最低生存状况,开始了反军阀的斗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为人知的“交农运动”。

“交农”,也称“缴农”,是指农民上交家中的农具,用不种庄稼的方式来示威,从而求得当局减轻税收、少收粮食等的斗争方式。“交农运动”按照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民自发的聚众反抗,这一类只是单纯的要求减租减息,减轻经济剥削。而另一类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交农”为口号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武装起义。这种“交农”只是其组织斗争的一种方式,它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要求减轻经济剥削,还有深层次的政治诉求,例如:“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等。

“交农运动”是旧中国时期,农民的一种最无奈的选择,是农民阶级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权的一种心酸抗争。它真实的反映了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农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和心理诉求。

二、国民党统治初期

民国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4月18日,蒋介石的中央集权在南京建立了,中国从此便开始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时期。关中社会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一种激烈的动荡之中。这一时期,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其实就表现在人民发动武装暴动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上。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武装暴动就是“渭华起义”。

渭华起义是在陕西省委的领导之下,在党中央的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从两个渠道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发动起来的。一条渠道就是由地方党组织发动农民进行的武装暴动,另一条渠道则是由省委掌握的一支军队配合农民而发生的武装暴动。不管是哪种渠道,农民都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在这一阶段也在不断的壮大。

三、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初期,敌强我弱,华北、华东、华中迅速落入敌人之手。在这种形式之下,关中农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明显增强。抗战时,大多数农民都能够深明大义,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粮出粮,积极从军、踊跃缴粮、出工、捐献,尽己所能地支援前线抗战。

抗日战争是一场“强烈震撼社会各阶级,使他们改变原来的态度,发生深刻变化的巨大政治运动、政治大变革”①,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②

在抗战之前,关中农民迫于生存的需要去当兵,是属于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为了民族国家。但是,在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企图侵占中国而实施一些惨绝人寰的暴行之时,农民们心底的民族精神逐渐凝合,重新生成了一种爱国情感,从而当兵的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避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③。在抗战时期陕西的报纸中,经常可以看到陕西农民自愿参军参战的一些新闻。例如:在1938年3月,在日本侵略者进犯山西凤陵渡,威胁陕西撞关之时,平民县(今大荔)自愿报名参军参战的农民就有142人。中条山战役期间,自愿报名参战的农民达927人。整个抗战期间,就陕西关中地区参军参战者就有很多人,成为国民政府在西北最大的兵源补给基地。

总的来说,在民国这个社会及其动荡不安的时代,关中农民的民族国家意识经过了时间的打磨,逐渐发展成熟。这足以说明,随着时间的更迭,人们的意识逐渐觉醒,从而使得全體国民对中华民族更加认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由皇朝体制向民主政治的嬗替。

注解:

①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 1032 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刘大年: 《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人民日报》1987年版.

篇5: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内发展战略

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内发展战略

适应全球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内发展的四个战略,并提出变革国家民族文化建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国家民族文化权变体制问题.制定对内文化发展战略,有助于创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多层次文化;形成凝聚各个民族文明成就的中华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统领作用,坚实地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作 者:牟岱 MOU Dai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 刊 名: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 7(5) 分类号:G0 关键词:国家民族文化   对内发展   文化战略  

篇6:民族国家发展

重点培训、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在民族地区建功立业;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支援,如聘请专家兼职、组织科技工作者讲学和短期工作,开展技术协作、帮助培训人员,等等。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等等。

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的措施:

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作,扶持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等等。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我中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自由。”这是关于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总原则。主要有六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的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4、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篇7:民族国家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案

彬县新民中学

胡元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 一些重要知识: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清政府册封**、**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知道清朝的疆域。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 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西藏、新疆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 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教法学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具】

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郑成功、“**、**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等内容)【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军入关,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及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巩固了自身的统治。(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明朝末期,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2.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

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 收复台湾示意图》电脑课件,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4.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 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人了新的历史时期。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教师应指出:郑成功收复台湾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压迫,有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的光荣传统。各族人民 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过贡献。(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册封:顺治封五世**为“**喇嘛”,康熙封五世**为“**额 尔德尼”。

2.设置机构: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破坏西藏与朝廷的关系,** 六世不为所动。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为**六世修建了须弥福寿庙。讲述“**、**和驻藏大臣”时,要向学生解释册封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重大事件有何意义,说明这些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四)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讲大小和卓的叛乱,对叛乱过程不作补充。但对取胜的原因应略加 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平定叛乱,也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项重要措 施。

3.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还驻军各地,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五)清朝的疆域

在学习此节内容时,可设计如下示意图(或出示《清朝疆域图》),让

学生填写或说出清朝前期疆域范围,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

教师归纳:清朝前期,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篇8:民族国家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数千年来,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不仅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国防实力, 同时还包括民族凝聚力、道德感召力、舆论引导力等等, 这种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 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 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 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强,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当今社会, 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 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今,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 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 中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 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相差很远, 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还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 切实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精心谋划。当前, 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 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 形成了精神生产力, 也就是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 文化生产力以各种方式充分体现在生产过程中, 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 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 突破那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的文化观念的束缚, 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文化体制, 切实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2. 增强文化凝聚力。

历史经验表明, 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就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 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呢?必须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统领, 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为此, 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3. 增进文化传承力。

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益价值。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都是在既有 (下转226页) (上接224页) 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 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 必须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 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并不断发扬光大。

4. 拓展文化吸纳力。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 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 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 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 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当然, 学习借鉴并不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必须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 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 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5. 激发文化创造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 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6. 提高文化竞争力。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老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餐饮业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