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2024-04-16

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精选8篇)

篇1: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观《金砖之国》有感

认识金砖,读懂金砖,感受世界正在发生的嬗变。

“金砖之国”的简写就是BRICS,所代表的五个国家是俄罗斯、印度、中国、巴西、南非。没有看该记录片之前,我只懂“金砖五国”包括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但是对其成员的历史和国情等方面都了解不多。《金砖之国》让我认识了“金砖”,读懂了“金砖”,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各角落正在发生的巨变。

俄罗斯卷——-大国再造

俄罗斯,国土横跨亚欧两大洲的世界领土面积第一、国力雄厚的大国,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俄罗斯那世界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俄罗斯经济社会进行深度剖析和梳理,俄罗斯领土巨大,资源雄厚,但同样有其劣势,近三分之二的国土位于冻土地带,使作为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挖掘隐藏在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时面临很大的开采问题,这已经成为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最大难题,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倒在难题面前历经改革与发展,幻灭与重生,负重前行,如今正厚积薄发,飞速长成为傲立于世界经济之林的新兴经济体。

巴西卷——升腾亚马逊

巴西,在五百年前的航海地理大发现中向人们揭下了神秘的面纱,在从奴隶制体系中解脱出来后,巴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巴西是公认的地大物博,但是强烈的贫富分化,使得国家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患,对此,巴西以包容自若的姿态,迈向舞台中心,从喧嚣的金融中心圣保罗,到宁静又壮阔的伊瓜苏;从热情婉约的里约热内卢,到奇幻之都巴西利亚;从神秘浩瀚的亚马孙,到历史悠远的萨尔瓦多,一次又一次的消除贫困得天独厚的资源,给巴西带来了新生,成就了巴西的“金砖”之梦。

印度卷——-不可思议的国度

印度,号称“世界宗教博物馆”。印度是世界宗教最多的国家,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等等,而印度人几乎人人信教,没有信仰宗教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1%,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而今,人们不再只是关注她的古老而神秘,同样关注她那经济的飞速发展。印度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度,这个国家近一半人只会拼写自己的名字,软件出口却名列世界第二;这个国家常被抱怨节奏缓慢、做事拖沓,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却仅次于中国。从古老到现代,从神话到世俗,世界关注印度,不仅因为它的古老和神秘,也因为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更因为,人们不了解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度,而这个国度却将古老、现代,发达、落后,富饶、贫穷,谦逊、高傲、、、这些矛盾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国度。纪录片从经济到文化,从历史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节目详尽展示了印度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的各个侧面:挣扎求生的底层民众,对未来充满理想的企业大亨,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信仰的坚持,从而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在世界经济中快速崛起的经济体—印度。

南非的“和解”

南非,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南非有3个首都4各种族,其中非洲黑人又有9个部族,国旗上有6种颜色,11种官方语言,至少19个政党,参加了第一次民主选举。黑人白人咀嚼同一部历史却滋味各异,令人难以理解的失业率,极低的受教育率,贫富差异恶化,种族冲突频繁,等等这些都大大地制约了南非的经济发展;而随着上世纪末,种族和解之风吹遍南非后,南非“用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用经济发展和改革来促进和解,用以解决南非的种族隔离,进而加大经济发展。加入金砖之国体制行列,南非将以一个新的姿态立于国际经济之林。

《金砖之国》中那洋溢着异域风情、壮阔优美的画面,那散文诗般凝练的解说词,那令人扼腕慨叹的历史沧桑,那崛起的经济,那悦耳的背景音乐和豪迈的主题词,无一不令人震撼。它兼具纪实性、开创性、可视性和全面性,是一部连接历史与未来,体现现在,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思考的鸿篇巨制。由于“金砖国家”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不长,对于金砖现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部片给我们提供了了很好的材料。可以说这是中国观众深入了解金砖国家和世界发展动态的“一扇窗”。该片通过对金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民生民情、历史变迁和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介绍,系统地阐释了金砖国家在全球化、区域经济化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该片的描述很客观、理性、全面,资料丰富又详实。它生动地展示了当今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金砖国家崛起的历史脉络、经历的过的困难和低迷期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金砖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及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都有过一段被殖民的历史;在历史的艰难时期都有伟大的领袖挺身而出,肩负重任,大胆创新地实行改革,如中国的邓小平爷爷,南非的曼德拉总统,巴西的卢拉总统和卡多佐总统,还有俄罗斯的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各国都致力于打造一个“硅谷”: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俄罗斯的斯科尔科沃,巴西的坎皮纳斯。

“金砖五国”的国土面积总和占了世界的28.8%,人口占了世界的42.88%。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14年时,金砖之国在世界经济增量中的比例将达到61%。这个团体在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国际秩序朝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金砖各国应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加强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正如该记录片的总顾问陈雨露先生所说:“金砖之国更贴近之国。”是的,透过该片,我们更好的了解了世界,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功之道,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我国屹立于世界而不倒。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如此,了解他人,取长补短,剖析自我,反省自己,关注国内外最新态势,把握个人发展机遇。《金砖之国》启迪我们如何将自己打造成“金砖”,如何更好地体现我们的含金量。是金子定要发光,“用年华赋春秋卷”,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书写自己最绚烂的人生。

篇2: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张栋

3月26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德班举行,这次会议议程充实,特别是五国首脑就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工商理事会、智库理事会等内容展开实质性对话,因而备受世界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全球经济治理更加完善、国际关系更加民主。毫无疑问,随着金砖国家合作关系的深入推进,包括旅游在内的五国民间往来必将大大增加。

旅游首先是人的流动,通过旅游,各国人民间可以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和广泛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对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的了解,是民间外交的基础,而国与国之间的民间交往是双方关系持续发展的保证。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链条几乎纵贯整个服务业,加强金砖国家间旅游合作,不仅符合相关各国平衡其自身产业结构的需求,还可以壮大双边和多边服务贸易规模,使其成为金砖国家间新的合作领域。

金砖国家旅游合作的市场规模巨大。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国家组成金砖国家,人口之和29.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43%,其中具有出境旅游能力的中产以上人口6—8亿,相当于欧洲48国人口总数。有学者预测,到2025年,仅中国、印度两国的中产阶级就有望达到18亿,占全球中产阶级的45%,这会是一个令人刮目的旅游消费群体。

金砖国家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金砖国家地域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分布于南北不同纬度上,自然生态从寒带到热带各异,国土面积分别位居全球第1、3、5、7和24位,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多样,中华文化、俄罗斯文化、印度文化、桑巴文化、祖鲁文化各呈风釆,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目前金砖国家间旅游交流成长快速,但规模还不大。自2002年俄罗斯、印度、南非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2005年巴西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后,中国与上述四国旅游交流日益频繁。2009年,金砖国家召开第一次峰会之时,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四国间每年的双向旅游交流人次分别为250万、52万、10万和8万,今年召开第五次峰会时,这个数字变为330万、71万、16万和12万,平均增速为11.2%。

南非已成为目前接待中国游客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2010年,南非旅游局在华设立常住代表机构,2011年,中国赴南旅游人数约8.4万人次,同比增长24.3%,目前双方已有27对省市建立了友好省(市)关系。

中俄两国的人员往来也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20万―30万人次,扩展到2012

年超过300万人次。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旅游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访俄罗斯的行程中还专门出席了“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争取到2015年将两国旅游往来总规模提升至500万人次。

中国赴印度游客人数从2003年的1.34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8.38万人次,2008年举办了中印旅游友好年。根据巴西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入境巴西的外国游客超过540万人次,同比增长5.3%,其中中国游客增幅最大,达47.9%。

必须看到,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四国间旅游交流人数增长较快,但总体规模不大,合计为430万人次,与中韩双向交流每年700万人次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五国拥有的近30亿人口基数相比,更加微不足道。

金砖国家已经走到第五届峰会,合作领域渐次打开,加强金砖各国间旅游交流与合作,也应尽早提上日程。

首先,金砖国家虽然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传统和社会环境,历史发展轨迹各有特点,但都属于所在洲的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业发展之路,通过相互借鉴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其次,旅游交流是民间的人员流动,通过促进人的流动,可以极大地带动文化、资金、信息的流动,在金融、经贸、投资、文化、技术等各方面加强合作。各方可以从探讨签证特别是旅游团队签证的便利化着手,推动旅游客流的扩大,为各方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再次,各方的合作可以从加快发展商务、劳务和团队旅游入手,逐步扩大交流规模。据渣打銀行报告,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过去10年达到3000亿美元,增长10倍。从2012年到2015年,预计金砖国家间的贸易额将持续在年增长20%的水平。据统计,本世纪前10年,金砖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发达国家2.6%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4.1%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据国际代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将回到8.2%,印度为5.9%,俄罗斯为3.7%,南非为2.8%,巴西为3.5%,除南非外,均高于世界平均3.5%和发达国家平均1.4%的增长速度。

从未来远景看,金砖国家仍将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各方间贸易量的扩大,必然带来商务、劳务等人员交流的扩大,从发展商务、劳务和团队旅游入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最后,扩大金砖国家间的旅游交流有赖于航空交通的发展。目前,中俄之间民航、铁路、陆路交通保障较为充足,中印之间已开通数条直达航线,但中非、中巴之间尚无直达航班,成为游客往来的最大制约。据首次提出“金砖”概念的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预测,到2050年,金砖国家的GDP就将超越主要西方国家。在超音速远程客机已经寻常飞行的今天,金砖国家间的航空交通难题必定能够迎刃而解。

从人均GDP来看,2011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5个国家分别达

到12700美元、12900美元、1400美元、5400美元和8000美元,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国际上常用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为大众旅游阶段来判断,五国中有4个国家已进入这一阶段。加强金砖国家间的旅游合作,有市场、有条件、有潜力,似应提上议事日程。

篇3:“金砖国家”的转身与复兴

时下, “金砖引擎面临大修”、“金砖褪色只剩糙砖”等声音不断袭来, “金砖国家”被推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不管这种议论是管中窥豹的臆想, 还是居心叵测的唱空, “金砖俱乐部”确实已经站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上。

险象环生

没有本世纪初始时的铿锵之势, 也没有金融风暴期间迎风而立的超强定力, 更没有后危机时代力挽狂澜的万丈豪情, 在走出了过去二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后, “金砖国家”的经济如今似乎进入到一个深刻调整与重新对标的轨道上。

受到美元持续升值的强势反压, “金砖国家”货币今年以来大面积出现巨幅贬值。资料显示, 在2014年全年上涨了12.5%的基础上, 今年头七个月, 美元指数更是狂飙近8%;与此相反, 除了人民币有节制地主动贬值4%左右以外, 俄罗斯卢布贬值近29%, 巴西雷亚尔狂挫30%, 南非亚特更是创下了近15年的新低, 即使是比较抗跌的印度卢比, 也刷出了近两年来的最低点。

本币的贬值引起了各路资金亦争相从“金砖国家”流出。初步统计, 今年以来国际资本已经从俄罗斯市场流出930亿美元, 从巴西至少流出360亿美元, 而继今年二季度流出2000亿美元之后, 7月末中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和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分别下降3080亿元和2491亿元, 双双创下有数据纪录以来单月最大降幅。为了遏制资本流出带给本币贬值的压力与“失血”之危, “金砖国家”只得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 进而导致外储规模较大幅度的萎缩。从今年年初至今, 俄罗斯外汇储备减少了1424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至第二季度末连续出现四个季度的下降, 巴西外汇储备在过去7个月中总计减少102亿美元。

重要的是,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显示, 截至今年7月初, 综合外债、外汇储备和经常账户状况, 全球偿债风险最高的国家中, 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均悉数在列。显然, 伴随着外储规模的缩水, “金砖国家”的外债风险敞口相应放大, 融资信用也遭受连带质疑。据悉, 巴西的投资信用级别已被标准普尔和穆迪降低到距离垃圾级的最后一级, 而自从去年9月发行了10亿美元国债后, 巴西就再也没有卖出新国债。另外, 不久前俄罗斯财政部对100亿卢布国债进行公开拍卖, 最终成交只有六成。

外汇市场本币贬值效应已传染到绝大部分“金砖国家”国内货币市场, 通货膨胀如同烈火炙烤着居民的承受能力。在俄罗斯, 今年1至7月通胀率达9.4%, 高于去年同期的5.3%, 其中7月份通胀更是同比狂飙15.5%。在巴西, 8月份通胀率升至8.65%, 今年通胀率将抵至9.32%这一13年来的最高纪录。无奈, 巴西央行先后7次连续加息, 成为了G20集团中惟一一个上调利率的国家, 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不断加大。

从现在看来, “金砖国家”经济整齐划一进入下降周期已成定势。今年第二季度俄经济出现六年来最大降幅, 同比萎缩4.6%, 全年可能负增长3%左右;与此同时, 巴西经济也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萎缩, 全年衰退幅度可能达2%, 并创巴西25年以来经济表现最差年度记录;另外, 中国经济前二个季度增速放缓至7.0%, 全年可能仅增长6.8%;同样, 南非目前经济增长率只有2%左右, 大大低于该国需要的高于5%的水平, 而且第二季度该国消费者信心跌至14年低位, 最新一月采购经理人指数跌至11年低位。

内外之因共振

观察发现, “金砖国家”过往十多年的辉煌基本是建立在本国巨大的人口与资源红利基础之上的, 加之以贸易自由化为代表的全球化驱动, 引致出口导向型的“金砖国家”国际贸易量的激增, 也最终铸就了中国与印度“制造大国”的生猛形象与俄罗斯和巴西“资源王国”的优越地位。然而, 金融危机以来, 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不仅寸步难行, 而且出现倒车迹象, 除了过去十年未能有新的重大贸易自由化举措出台以及WTO主导下的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之外, 美国目前力推的两大贸易谈判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均将“金砖国家”排斥在外, 后者参与美国主导下的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空间被人为压缩, 加之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增长乏力直接导致其对上游的初级产品和原料制成品需求的下降, “金砖国家”普遍感受到了对外贸易所遭遇的抑制越来越重。

全球资本尤其是美元资本的流动, 对推动“金砖国家”经济由进转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包括美、欧、日在内的发达经济大国普遍推出了历史上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 在约2万亿美元之巨的资金规模流入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同时, 泛滥的流动性也拉低了全球融资成本, “金砖国家”也得以依靠着低利率继续为国内投资注入“强心剂”, 并由此形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重要的是, 流入“金砖国家”的海外资本许多并没有进入当地实体经济, 而是直接或间接流入楼市或者资本市场, 由此也催生了“金砖国家”的资产泡沫。如今, 美联储不仅早已结束量化宽松, 而且升息在即, 国际资本闻风逃离新兴市场, 留下来可能是满地鸡毛。

应当说经历了金融危机至今的7年漫长调整与纠偏之后, 美国经济已经完全得到修复与康健, 欧元区除了希腊等高债务国之外, 总体经济也开始企稳回升, 同时日本经济走出通缩也基本在望。然而, 对金融危机中并没有进行真正调整的“金砖国家”与新兴市场而言, 由于经济自身的内在结构性与扭曲性矛盾一度被虚假繁荣所掩盖, 或者说拖延了自我修正的时机, 当外部环境一旦发生逆转性动荡, 其经济的脆弱性与硬伤旋即便暴露出来。

具体到不同国家, 如今从外部市场剧烈的反转性变化中所能体会的痛感并不相同。如中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在国内面临着巨大去产能压力的同时, 还必须承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低端竞争的冲击;而对于俄罗斯和巴西来说, 其经济收入的绝大部分分别依赖于石油与铁矿石的出口, 但数据显示, 涵盖22种国际大宗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三年来已跌去了40%, 并且目前已行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俄罗斯与巴西由此成为了两个受伤最为严重的国家。除此之外, 俄罗斯经济还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强烈扰动,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 因乌克兰问题所引致的西方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

值得期待的成色

从昔日的风光无限到如今的黯然褪色, 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群体到前行脚步连续放缓的地区阵营, 虽然“金砖国家”经济出现了暂时的逆转, 但并不等于他们的元气大伤或者一蹶不振。某种意义而言, “金砖国家”经济的滑落只是过去20年高速增长长周期后的一个正常回调。

完全不同于10年前那个有名无实的松散经济联盟, 今天的“金砖国家内部所建立起的联系协同机制正日渐紧密与完善, 甚至可以说目前的金砖五国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集团”。除了建立了年度峰会机制和其他多层次的联系渠道, “金砖国家”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 这种纾困机制将有力协助单个国家一定程度上摆脱困境。更重要的是, 在对金融危机特别是本轮美元升值对自己带来无情杀伤的深刻反思基础上, “金砖国家”会愈发增强整体协作的愿望, 后续可能在区域货币、贸易自由体等领域谋求和撑起更大的合作空间。在这种背景下,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抗震效应也将在金砖集团中进一步凸显出来。

在团队凝聚力与协同力日益增强的同时, “金砖国家”成员间的双边合作机制也不断健全与彰显。除了能源合作已成常态外, 中俄两国在高铁领域的联姻也拉开了帷幕, 未来高铁作为引擎拉动中俄投资与贸易和合作空间不可限量。而在正式启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战略的对接后, 中俄也签署了共同开发俄远东地区的协议。同样, 印度与中国在电信、金融以及经济园区等领域的合作已迈开实质性步伐。另外, 巴西与中国打造的“两洋铁路”已签署未来五年共同行动计划, 明年两国政府将启动该项目的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不仅如此, 印度与巴西在遥感卫星、印度、巴西和南非在核能方面的合作都正进入蜜月期。

拓展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将为“金砖国家”的再度复兴输送全新的市场能量。就像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筹建议题上做得风生水起一样, 俄罗斯发起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也推进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 印度正在酝酿促进环印度洋合作的“季风计划”, 巴西和南非充当打造地区经济共同体先锋的劲头十足, 其中由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牵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 未来有望将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市场纳入, 形成更大市场;另外, 南非政府正在致力于将约翰内斯堡打造成世界性的金融中心。所有这些举措既能够为“金砖国家”的国内增长提供新动力, 也有利于改善它们的对外贸易结构。

作为“金砖国家”中的体量大国, 中国与印度的定海神针作用不可小觑。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将放慢至7%以下, 但仍然是全球最快的经济速度之一。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从2015年到2020年, 印度的增长率年均将超过7%, 到2019年, 印度的GDP将超过日本与德国的总和。数据表明,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总量在金砖经济体中所占比重超过70%, 只要有这两个国家的强劲支撑, 金砖集团不会轻易陷入衰败。

篇4:金砖国家与国际治理

IMF投票权之争

国际金融架构,事关预防和管理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以及提升金融稳定性。除了传统上着重于汇率、国际流动性和IMF的各项职能以外,它还涵盖治理、金融监督和国际标准与准则等更为宏观的方面。其主要执行者,是以IMF为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国际及地区性机构和安排。IMF仍是经济政策合作方面最主要的正式多边机构。

国际治理很大程度上在于IMF的投票权分配。各国在IMF以及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投票权,来源于各国的股权份额或者认缴资金(资源份额),而股权份额和资源份额总体而言取决于一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相对权重和作用。也就是说,一国经济权重越大,投票权也就越大(即所谓“钱包的力量”)。尽管IMF旨在采取协商一致的决策方式,而且通常也是这样做的,但不论是推行改革IMF运行方式的重要变革,还是为IMF设定目标,其过程中投票权都十分重要。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权重的衡量指标,以市场价格计算,包含金砖国家、不含欧盟(EU) 27国的新兴市场在全球GDP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23%升至2014年的41%;金砖国家的比重则从8%升至22%。如今新兴市场在IMF的投票权比重为39.5%,而金砖国家仅为11%。

IMF的投票权分配一直是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其他诸如IMF总裁、工作人员以及执行董事的国籍等有争议的IMF治理问题,一部分已另作解决。IMF承认,许多国家的投票权,尤其是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投票权,不再能够充分体现它们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比如,目前比利时的投票权大于巴西,瑞士大于韩国。因此,快速经济发展可能导致投票权和经济权重出现显著差异。IMF进行了一系列治理改革,以使各国的投票权基本符合各自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和作用,从而纠正一些国家代表性不足的问题。这被视为恢复IMF有效性及合法性的关键所在。

2006年在新加坡召开的IMF年会标志着一系列IMF份额改革的起点。这次的改革方案规定,对一些份额低估最严重的国家进行首轮特别增资,其中包括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再次提高新兴市场份额的第二轮特别增资于2008年通过,2011年生效。IMF在2010年批准的一项份额改革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新兴市场的份额,并将IMF的总份额增加了一倍。按照原本的预期,2010年的改革应于2012年IMF年会之前生效,但由于等待美国国内的批准,目前仍在拖延。对于包含金砖国家、不含欧盟27国的新兴市场而言,投票权比重从原有水平(新加坡会议之前)到新的水平(2010年改革建议)将累计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金砖国家累计提高4.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的投票权比重提高至42.1%,金砖国家提高至14.1%(如图)。中国的投票权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名第三。

金砖国家也需要“包容”

2010年改革方案被誉为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是基金组织65年历史上一次最根本性的治理改革,也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有利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调整。调整是为了认可它们在全球经济中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议的新兴市场投票权比重将确实做到基本上与其在国际经济中的权重相符。然而,金砖国家的投票权将仍然显著低于它们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IMF的代表性依然不足。金砖国家的投票权还将低于阻止IMF重大决策所需的15%,而美国拥有这一事实上的否决权。因此,关于投票权分配的建议方案似乎意味着,在短期到中期内,金砖国家投票权的进一步提高将只能以降低其他新兴市场的投票权为代价。

国际治理结构的调整步伐太慢。除非迄今有关各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话语权的基本指引原则得到改变,否则很难看到步履更为轻快的进展。不过,金砖国家的情况可能也反映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发展状况,那就是,现有国际机构根本不可能进行充分的改革,或者有一些真正的国际治理新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重要的结构性和经济发展。而这些发展要求有全新的国际治理策略,或者使全新的国际治理策略变得更为有效。

金砖国家似乎也认为国际治理改革的步伐太慢。围绕美国批准IMF 2010年份额改革的不确定性,更加剧了普遍的焦虑不安。不过,金砖国家可能要面对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它们与其他新兴市场的关系将何去何从?它们将充当领导者,还是更像一个专属俱乐部?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采取的治理结构,总体上与现有做法一致。虽然它们向新成员开放,但它们将如何发展还是未知数;由于限制性的决策规则和赋予创始成员国的大量特权,它们采取的治理结构实际上可能打消较大国家加入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金砖国家需要妥善解决可能需要在新兴市场内部分配对国际金融架构的影响力及控制权的问题。美国在IMF的代表性长期以来一直不足。尽管进一步提高中国的投票权是必要的,但金砖国家可能需要构思一种类似美国的策略,以保持现有多边框架的包容性。迄今为止,这一框架相对完美地服务于全球经济,很难找到一种真正比它强的方式维持国际经济的团结。金砖国家必须牢记这一点。

篇5: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新华网快讯:金砖国家15日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金砖开发银行成立:总部在上海 首任总裁印度人】法新社消息,金砖五国北京时间7月16日晨发布联合公报,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启动资金为500亿美元,总部设在上海。另外建立1000亿美元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巴西总统罗塞夫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首任总裁将来自印度。

篇6: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一次会议总结

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已经于今年1月1日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将于9月在福建厦门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2月23日至24日,中方将在江苏南京举办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一次会议,杨洁篪国务委员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这是中方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后的首场正式活动,各国协调人、驻华使节和新开发银行代表等100余人将与会。”耿爽说。

他说,协调人机制是统筹推进金砖合作的主渠道,主要任务就是为领导人会晤做好政治准备。每年主席国都会召开若干次协调人会议,讨论金砖整体合作和领导人会晤筹备工作。

耿爽表示,即将在南京举行的协调人会议将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就20金砖合作重点,特别是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合作的`进展和规划进行讨论。

篇7: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五次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五次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每一次会晤均是当年时事政治考试的重要热点之一,为了方便各位考生备考,现将金砖国家基本情况、金砖精神以及2017年与2018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基本考点进行总结。

一、金砖国家峰会简介

“金砖国家”的前身是“金砖四国”,是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2010年12月四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并更名为“金砖国家”,英文简称为BRICS。

二、金砖精神

2014年7月,习近平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发扬金砖国家独特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精神,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

三、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 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重要讲话,该讲话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主题,讨论了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

四、2018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

2018年7月25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现将要点梳理如下:

(一)论述金砖国家的诞生与意义

金砖机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论述金砖国家的诞生与意义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我们要在国际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运筹金砖合作,在世界发展和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谋求自身发展。

(三)指引金砖国家的未来

未来要在国际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运筹金砖合作,在世界发展和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谋求自身发展,在“金色十年”里实现新的飞跃。未来十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将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将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金砖国家要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合力克服挑战,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一,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开放经济; 第二,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 第三,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 第四,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练习题:

(多选)2018年7月25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指出未来十年将是()。

A 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 B 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 C 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 D 世界走向两极化格局的10年

篇8: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问题与路径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趋势, 金砖国家间能源贸易的深度合作不仅可以从容应对国际能源竞争的诸多挑战, 还可以因各国资源差异的优势互补, 提升能源合作的整体竞争力。

(一) 共同维护能源安全, 促进能源转型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 (BP) 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球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其中, 经合组织 (OECD) 成员国的能源消费量相较于往年的消费量有所下降, 但OECD国家的能源消费有所增加, 由此可知, 能源消费净增长全部来自新兴经济体。在新兴经济体中, 金砖国家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迥异, 金砖国家间能源分布极度不均衡。其中, 中国、印度、南非的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是主要的能源进口大国。而俄罗斯和巴西则凭借着丰储的能源资本, 成为了主要的能源出口大国。因此, 在安全方面, 中印南主要面临能源的供给安全压力, 而巴俄则面临能源的出口安全威胁。

金砖国家间不仅仅面临着能源安全的压力, 还面临着创建一个新兴能源发展模式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常常用“低碳能源”的政策打压金砖国家的碳排量。虽然金砖国家也各自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宏伟目标, 但在目前的形势下, 要想保证计划的顺利推行, 各国的努力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 金砖国家的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才可以良好的运行, 能源产业的转型脚步才可以顺利的启动, 并最终实现“低碳能源”的经济目标。

(二) 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能源储量、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 都为金砖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 中印能源需求量占到非OECD国家的绝大部分。BP预测, 中印两国在未来的20年内对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化石燃料需求净增长排名将提升至首位。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显示, 2011年,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由于极具地缘、技术条件等优势, 中印俄三国的能源区域合作具有其他国家间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把握机遇, 加快能源合作的步伐, 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就能为能源合作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契机。

(三) 深化金砖国家间的能源合作机制

目前, 虽然金砖国家间的能源合作机制已经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 但遗憾的是, 合作往往局限于各国高级领导人的会晤。没有形成具体的合作纲领、制度文件以及后续的执行、监管机制。合作领域的深度与广度也都与目前的国际治理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不仅不符合金砖国家间经济发展的趋势, 更是违背了国际能源合作的发展潮流。因此, 共同促进多边能源体制发展进程, 推进能源合作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强化后续执行、监管力度, 防止合作平台的“空心化”, 是目前金砖国家能源合作发展战略所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加强能源领域的务实性合作, 把开放性的多边合作体系作为未来金砖国家会晤的重要议程, 将无疑会对金砖国家间能源贸易的友好往来, 世界能源贸易统一机制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实现能源合作所面对的困境

尽管在能源资源、开发技术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金砖国家间还是在能源领域存在着许多的分歧。怎么样探寻利益的最佳结合点, 实现务实性战略合作发展, 推进全球能源发展,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一) 结构性矛盾

金砖国家间在政策、利益诉求方面存在着差异。其中, 中俄不是彼此最重要的能源贸易伙伴, 能源合作谈判总是一波三折, 逡巡不前。中印在能源方面存在着地区重叠的竞争关系,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能源贸易的摩擦。而这些摩擦的存在, 无疑会放慢金砖国家能源合作的脚步, 不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协调相互间的合作关系, 化解矛盾, 无疑是金砖国家间能源合作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二) 依存度不高

金砖国家间的低依存度, 使得其与金砖国家发展的要求极不对称。无论从地理位置, 贸易关系, 贸易数量还是贸易结合度方面, 都显得比较松散, 不利于资本的流通。合作深度强化不起来, 利益整合无法实现, 这都无疑是能源发展战略的绊脚石。

(三) 组织化缺陷

长久以来, 金砖国家都没有深度参与同盟型、协作型的国际组织。此外, 金砖国家在一定范围中能源秩序的改革, 会与现存的西方成熟的能源秩序向冲突。总体而言, 金砖国家应不断加强能源的合作理念、具体的操作、以及后续的监管执行。

(四) 差异与分歧

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诉求方面的差异, 以及没有同意的经济价值观念都阻碍了能源的有效合作。金砖国家间能源合作关系前景不明朗。

三、深化能源合作的思路对策

鉴于当前的合作环境, 金砖国家有必要协调各种矛盾, 协议合作理念, 加强合作基础的交流, 完善合作机制, 加强合作执行力度, 提升能源竞争整体实力。

(一) 合作机制的建立

由于能源本身的特殊性, 对于金砖国家来讲, 不适用一站式的合作机制。循序渐进的合作方式更容易让金砖国家接受。而对于金砖国家来说, 能源论坛、能源俱乐部的建立都是未来加强各国联系的重要方式。同时, 建立由金砖各国高层领导人所领导的组织机构, 对于指导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合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 加强能源金融合作

第一, 加强联合, 推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内部改革。加快国际货币贸易体系多元化的进程。

第二, 加强对国际金融机构实施更严格的监管力度。健全能源衍生品市场机制, 规范能源投机、价格操控性为, 防止能源期货市场的大波动。

第三, 逐步实现能源贸易的便利化, 减少因美元结算所带来的损失, 最终实现“去美元化”。

(三) 深化能源技术的交流

金砖各国应立足本国优势, 联合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转换工作, 突破本国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 实现资源共享机制。同时, 有序的签订双边甚至是多变条约, 简化可再生能源转让程序, 制定出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标准, 提供可再生能源技术转让优惠。

(四) 能源安全机制的构建

为了维护能源合作安全, 构建一个完善的能源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做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要求:一, 能源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二, 建立金砖国家能源交易数据库;三, 建立能源危机预警机制和安全应急机制。

(五) 加大国际参与力度

金砖国家应当加深与国际能源组织的合作力度, 形成深化能源合作的制度框架。除此之外, 金砖国家还应当加强能源信息的交流、能源政策的开发、能源协作的沟通机制。再者, 加强国际能源机构的内部交流, 提出能源合作发展的新主张, 新政策, 新思路。

四、结论

金砖国家间的能源合作才刚刚扬帆远航, 还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随着合作脚步的进一步的深入, 成员国之间的其他经济往来也必然会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而由能源合作所产生的结果, 也将必然会继续推动金砖国家经贸的深入往来, 提升整体的国际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能源金砖——金砖国家合作新方向”[N].第一财经日报, 2012-3-26.

[2]武敬云.“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2) :21-30.

上一篇:双绞线视频传输器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下一篇:小学语文归类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