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5

第一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实践

文化传承创新是地方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能,作为内蒙古西部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河套学院肩负着河套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新形势下,河套学院传承创新地方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建设发展,才能为河套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地方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地方,在地理位置、政策制度、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方面与所在区域息息相关。因此,地方高校不仅是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还应是地区文化研究、传承和创新主阵地。河套学院是内蒙古西部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主动担当河套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与“排头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河套学院与河套文化的关系

1.河套文化孕育滋养着河套学院

河套文化至今已有几万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套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河套学院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沿革中孕育出的“新生命”。建校三十五年来,河套学院秉承河套文化,不断汲取地区文化营养,经历两次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形成了工、农、理、文、医、教育、经济、管理、艺术等多学科交融的综合性大学,成为河套地区文化建设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2.传承创新河套文化是河套学院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等院校的职能,决定了其传承、发扬、创新、传播文化的功能。作为思想和文化传播与创新的主阵地,高校与生俱来就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作为地方高校,河套学院有责任、也有能力将河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区奉献自己的力量。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促进区域“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河套学院肩负着在保护、发扬、创新河套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梳理地区文化资源,凝炼文化核心精神,提升文化内涵的艰巨使命。

河套学院传承创新河套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高校的艰巨任务。“十三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建设人文、绿色、智慧城市,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突出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增强高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巴彦淖尔市树立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市、打造河套文化名城的目标,提出大力弘扬“总干精神”,进一步丰富拓展“水、绿、文化”三篇文章内涵和外延的要求,为河套学院传承创新河套文化提供了用武之地。由此,河套学院发挥地方高校职能,提升河套文化内涵,拓展河套文化外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信息流通速度加快,社会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愈演愈烈;地方高校在发挥职能过程中,偏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忽视了自身传承创新文化的优势,欠缺与地方政府地沟通和衔接,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建设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诸如此类因素,也都成为河套学院传承创新河套文化的巨大挑战。

新形势下河套学院传承创新河套文化的实践构想

河套学院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规律和国家提出的转型战略要求,确立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坚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面向区域企业、搭建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服务;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打造区域文化传播中心,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办学思路。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河套学院在“三个面向”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如何进一步体现和发挥传承创新河套文化的功能,仍是摆在河套学院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新形势下,河套学院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升文化内涵,不断加强文化创新,培养河套文化传承人才,积极融入地区文化建设,推动和创新校地互动模式,勇于担当河套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和“排头兵”。

1.挖掘自身潜力,构建河套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河套学院应抱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不要因为自己文化底蕴不足、资源获取渠道不畅、教师自身文化研究水平不足、文化交流频度与质量不高而妄自菲薄,也不可以代表地方先进文化、集聚地方高端人才、拥有深厚文化氛围的姿态自居。因充分厘清自身优势和不足,挖掘潜力,提升文化内涵,构建河套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河套学院要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发挥多学科优势,构建以文学学科为主体的边塞文化、蒙元文化,以工学学科为主体的黄河文化、水利文化,以农学学科为主体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以艺术学科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民俗文化。通过研究河套文化历史演变历程,深入挖掘河套军事史、乌拉特草原文化、黄河水利文化、游牧定居与垦殖的文化内涵,传承和传播具有地方特色的河套方言、河套二人台、爬山调、蛮汉调、民俗风情、饮食文化及酒业文化,凝练和打造河套品牌,不断丰富河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地区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凝聚力。河套學院要树立文化自觉,明确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准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主动担当传承创新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自觉引领河套文化的发展。

2.加强文化创新,打造河套文化研究基地

推动文化创新,探求未知是大学的职责所在。河套学院作为河套地区最高文化教育机构,拥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汇聚了大量各学科门类的专家学者,为学科交融创新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保证,是地区理所当然的文化创新核心。因此,河套学院应重视河套文化研究,通过积极申报文化创新课题,以学科建设带动文化创新,逐步培养一批高层次、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文化创新研究团队。通过举办、参加文化学术会议和研讨交流活动,展示和传播河套文化研究新成果,不断增强地区文化吸引力,真正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创新的核心作用。同时,河套学院应依托现有文化研究平台、校内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积极开展文化创新,主动寻求地方政府支持,使之为高校文化创新提供制度保障、经费配置和资源援助,搭建交流和辐射平台,进而逐步成为区域文化创新的研究基地。

3.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养河套文化传承人才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是高校践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河套学院首先应从课堂教学入手,根据专业性质,在课程体系中植入河套文化元素。要在总结、凝练、创新的基础上,把河套文化的精髓贯穿于专业教学当中。特别是文学、工学、农学和艺术学等几大学科,更要紧密结合区域文化特色,梳理人文精神与专业教育内在联系,增设通识教育、社会实踐课程或公共选修课,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的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师生提供研究和学习的平台与机会。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内涵。“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它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它无形地作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为此,河套学院可以利用校园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文艺演出、文化讲座、运动会等多种形式营造河套文化氛围,培育河套文化传承人才;还可以通过校内特色建筑、道路名称命名、景观区域设计等方式,让师生及社会人员接触和感受河套文化气息,进而成为河套文化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4.推动地校互动,实现互惠共赢

河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赖于河套学院的文化辐射,河套学院的特色发展则需建立在河套文化的基础上。二者的关系有如鱼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河套学院与当地政府必须加强交流和沟通,构建互惠共赢的良性机制。从政府层面讲,首先,地方政府要为河套学院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科学规划,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将河套学院纳入地方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并结合地方文化建设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河套学院融入河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当中。其次,要充分重视河套学院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地区实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提供保障,发挥其在河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从校方层面讲,河套学院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作好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参谋,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发展需求,调整学科研究方向,发挥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引导师生认真学习和领悟河套文化精神,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类地方文化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河套文化的传播发展,为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河套学院教学重点研究项目:《动物福利》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HTXYJZ18004)。研究成果。]

(河套学院农学系)

作者:高治国

第二篇: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解读

[摘要]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人文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地方文化与地方高校育人的关系出发,针对地方高校在育人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文化在推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蕴含的价值内涵,并就地方高校在人文教育中如何融入地方文化给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地方文化;人文教育;价值观;课程;校园文化

地方文化以其亲和力和独特性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生产、生活,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性作用。在高校较集中的地区,往往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域特色文化也较为显著。地方高校根植于地方,其发展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反哺和滋养。地方高校占据区域文化的高地,具有大量且集中的智力资源,集聚“天时、地利、人和”,在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互融的,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掘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与精神,其课程建设及教学育人过程中都应有地方文化的鲜活流动。

1地方文化助推地方高校转变人文教育观念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当今形势下,社会经济及庞杂的物质世界愈发地挤压着人生和精神,人生意义的解构和精神世界的塌陷是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掣肘,更是地方高校教育的一大缺憾。大学生普遍精神落寞,实用主义、功利思想盛行,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够,“小我”思想浓重,“大我”精神匮乏。对于青年学子虽不要求人人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也不必要人人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但“立于心,发于行,喻于知”的人文情怀和道德修养是不可或缺的。

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定位重在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往往过于强调“应用”的原则和“职业”的育人色彩,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大学之道──“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圆融统一的”[1]。无论何种目标定位,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科学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实施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的教育。准确地说,高校教育是“全面人”的教育,人文教育有其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人文教育是现代大学之基”[2]。现代人文教育关乎人的知行统一,关系到人的精神品格培养、终身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探索。人文教育活动“既要体现一种精神追求,又要追求一定的精神。如果只追求一种精神,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无法体现精神追求,那么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表”[3]。人的技能由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构成,其中自我管理技能最为关键,关系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的核心指向人的精神品格,精神品格的培养主要依托人文教育。社会学认为,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要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文化素养的提高、品格的塑造需要一定文化情境的浸染和身心的体验,地方文化恰如其分地提供了这种情境。作为“文化人”都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就是有着关于“我”无限存在、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地方文化详实真切,能营造特定的文化情境,学生感同身受,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其精神品格的形成,培养其文化精神,满足其价值期待。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的规模和人数急剧增加,原有的校园文化资源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甚至成为很多地方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瓶颈。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历史文明,充分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是地方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地方高校推进人文教育的珍贵素材。“高校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复合体”[4],高校文化系统和育人环境的建立离不开地方文化的补给。当下,各地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文化资源得到大力挖掘,文化场所建设如火如荼。这些都为地方高校全面推进人文教育创造了条件,如加以合理利用,定会助推高校的教育教学。

2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历史、文化的根本,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文化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自觉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基础和资源,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厚重,有着内在的功能逻辑,文化模式独特,凝练着区域内人们的处世哲学和生存之道,蕴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其文献古籍、文学艺术、民风民俗、道德信仰、乡言乡规等貌似难言大雅,但其中的精神要义和集体意识却具有普适性。故地方文化也能发挥强有力的育人功能。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流,为地方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记载了地方历史,又孕育了地方人民的精神品格,反映了地方人民的价值追求。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应接地气、扎根于地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入挖掘和阐发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地方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探寻地方文化资源与人文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育教学的契合点,让地方文化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充分运用,讲好本土文化故事,还原文化真实场景,让众多地方杰出人物、历史事迹及其蕴含的精神品格鲜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共融共进,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项思想工程,如果采取说教式的灌输或粗暴式的强求方式和方法,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排斥与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佳话,从现存的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从民间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开启教学话题,导入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循循善诱,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主旨。价值观培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一两个教学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与触动,一两节课可以影响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但不一定能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地植入内心,并使其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高校教育者在推进此项工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需要有丰富丰满的文化资源素材,还需要对地方文化的熟知、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

3地方文化利于人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

教学体系的核心是课程。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体系本不应因地域而存在较大差别。然而事实上,高校往往自带体系,有着维持自我平衡的运行系统,教学体系的建立并没有完全遵从培养“文化人”的目标需要,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基础作用。一些地方高校心高气傲,漠视地方文化的教育意义。时下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向纵深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演进,地方高校不可能置身事外,只能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地方高校基于地方文化的差异和凸显办学特色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紧密联系区域社会发展,建立别样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在高校人文教育中,人文课程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促进精神成才发挥统领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其然。因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之需要,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实用性,人文课程较少,仅有的人文课程不是行政指导下的公共课,就是根据职业素养需要而开设的基础课,大多都未将地方文化列入显性课程体系之中。地方高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时就不能一味盲目迎合市场需要,“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课程,需要重视地方文化,重视学生本土认同感的养成。”[5]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积极拾掇起这些俯首即是、色彩斑斓的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高校课程建设中,完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以此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文教育的效能。高校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一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文化资源都应为我所用。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人文课程有着显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专业发展能带动教学体系的完善。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是互动的。地方高校是传承与创新地方文化的主力担当,理应服务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地方高校应主动“联姻”地方文化产业,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结合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和整合地方文化品牌资源与优势项目,设置与当地文化产业相匹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结构,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地方文化产业的技能人才,同时以文化专业带动其他关联专业发展,丰富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4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抓手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是满足“地方文化人”价值期待的需要,也是我国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6]。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看,实用性课程的效能较为直观、容易量化,而人文课程被认为只是用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兴趣的,其效能难以进行评价与量化。故许多地方高校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往往忽视其内在逻辑,任意拼凑,“点菜式”开设课程,致使课程体系杂乱无章、内容零散无内在逻辑。许多高校人文课程的学分占比并不低,但课程的品质却不高,缺乏文化性、整合性和多样性;课程教學也流于形式,许多教师因课程得不到重视而随意应付、无心钻研教学。“社会无需要,教师无精力,学生无兴趣”正是人文课程在地方高校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

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建设需重视和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地方高校有无有效模式和条件,能够使闲散沉寂的文化资源有机而鲜活地呈现在教学之中;融入和宣扬地方文化时能否不自我封闭、唯我独大,以开放的姿态去融汇非地域文化和整体文化;能否很好地厘清学生内在品格培养和知识技能获得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引入文化教育素材;地方高校是否具备一支熟知地方文化的专任教师队伍。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贯穿课程教学改革全过程

在不影响专业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将地方文化相关素材融入和体现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多个单元,适度地视为“硬指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开设地方文化类选修课,开发新课程,允许选修课程的多样性存在,也可选择性地邀请地方文化名人开坛讲学,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料、文化实物作为教育教学的素材与工具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地方文化的辐射作用,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

4.2重视隐性课程的功能意义

地方高校多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为主,如将大量的地方文化类课程设置于显性课堂,显然不科学也不合理。其实在显性课程之外,高校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隐性课程。《教育大辞典》中定义隐性课程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可以说,学生在课堂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是隐性课程的教学特点。隐性课程是高校人文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而第二课堂无疑是隐性课程的具体呈现。将地方文化引入高校的第二课堂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承,而且能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

4.3革新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单一式的对地方文化的叙述和理论灌输,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其成为学习的中心,由学生自适地选择教学内容,尽量多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体验式为主,在文化空间里创造学习空间。地方文化素材丰富详实,非常适合制作成便于学习的小微视频,并纳入课程的考核内容。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技术,广思路、多途径地融合线上渠道,促成文化资源的最大共享,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搭建文化网络传播平台,联合开发主题类APP、公众号、社交端口等新媒体,将地方文化资源以新时代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推送,让学生更加自主、多元地习得文化资源的精神要义,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润物无声地滋养学生。

4.4开辟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地方系列文化活动建设

为满足高校全面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地方高校应广泛开辟文化基地,转移教学场所,让课堂走出校园,适时适度策划和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区域内的文化场所和机构,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教学上的双向流动。积极参与当地的系列文化建设活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切身体验,领略文化的魅力,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做到知行合一。“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广泛社会实践,青年学子感受到了地方历史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熏陶,汲取其养分,充实了自我,人文精神得以加强。

5地方文化助力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师生共有的文化心态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在高校人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支点作用,春风化雨般影响青年学子的精神建构和品格塑造。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资源,也离不开对地方文化的汲取和创造,“地方文化催生、凝练、浸润校园文化”,离开了地方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会显得异常脆弱,变得日渐枯竭。汩汩流动的地方文化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水”之源。

校园文化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实体自然景观的打造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实体自然景观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体现。地方高校的校园景观,如建筑风格、园艺布局、标语标识、雕塑展板、文化设施等都可吸收和融合地方文化因子,打造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意蕴,从感官上予以文化美的享受。物理空间上的自然景观是固化的校园文化,虚拟空间上灵活多变的文化互动则是鲜活的校园文化,因为其更具有拓展性和渗透力。

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践行者和建设者。各地方高校应支持鼓励学生社团积极借鉴地方文化资源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将地方的“非遗”资源、乡土风情、文学典籍、曲艺歌舞、轶事传记、文物古迹、天文地志等通过社团活动予以展现出来。开展系列活动,如歌舞文艺、摄影比赛、文化论坛、歌谣诗赋、书法绘画、体育竞技、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如此,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同时,使人文教育方式更具有亲和性,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地方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引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地方文化资源中,民间艺术最适合也最容易走进校园。其一,因为民间艺術接地气,贴近生活,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较高;其二,民间艺术的发展延续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而高校人员集中,文化价值观念较为趋同,利于文艺的传扬;其三,民间艺术小而全,不受场所限制,较为完整,有其独到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接触起来直观、有趣。由此,地方高校应该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民间艺术的名(传)人、组织、演艺群体、表现形式等引入校园,营造良好的文化互动氛围。

6结语

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是人文教育内涵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教育方法路径上的创新选择,也是地方文化教育意义的生动体现和地方文化继承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文化融入、渗透到地方高校人文教育不能忽视教育的内在逻辑而生搬硬套,应合乎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地方高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和育人理念,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精神诉求,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涵义,点面结合、全方位有序推进。当然,地方高校也应积极主动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以传承发展地方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文化功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再造,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枭鹰,牛军明.大道泛兮: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耦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7-9.

[2]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5-74.

[3] 肖海涛,曾静.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J].江苏高教,2015(3):20-23.

[4] 汪一江.高校文化提升地方文化的价值审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46-48.

[5] 李臣之,王虹,董志香.地方文化的课程价值刍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4(9):61-66.

[6] 胡少明.地方文化人:地方高校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理性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9-112.

作者:张勇

第三篇:地方性文化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

〔摘要〕 地方性文化具有区域性、延续性、服务性等特征,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政府重视不够等影响地方性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以地方性文化促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全面整理恢复地方性文化资源,做到总体了解掌握;因地制宜,对地方性文化进行适应性转化利用。

〔关键词〕 地方性文化;乡村文化事业;整理恢复;转化利用

人们对于地方性文化资源的关注大多着眼于地方性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即如何挖掘地方性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服务。实际上,如何开发除旅游产业之外的地方性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如何将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成为文化事业,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笔者以山西为例,就如何使地方性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地方性文化具有区域性、延续性、服务性特征

一是区域性。区域性是地方性文化资源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区别于他地文化的根本标志。“地方”所指的范围是与中央相对应的行政区域,有明确的边界,而“区域”更像一个“纯”地理的概念——边界模糊。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形成与所处环境、气候、地理、物产等有很大关系,但文化区域不像行政区域那样可以划出清楚的界限。以山西为例,东靠太行山,西、南临黄河,北接长城,独特的地理结构使其自成一体。而历史岁月更赋予山西独有的文化分布特点:晋北是宗教和边塞文化区,晋中是晋商和民俗文化区,晋南是黄河根祖文化区,太行山和吕梁山是红色革命文化区。但即使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表现。以戏曲为例,山西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剧种繁多,其中流传于各地的有梆子戏、道情、秧歌等,但在不同的地方分为不同的类型,梆子戏流行于晋北的叫北路梆子;流行于晋中、太原的叫中路梆子,也叫晋剧;流行于晋东南的叫上当梆子;流行于晋南的,又是晋剧和北路梆子源头的叫蒲剧。以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将行政区域的山西界定为不同的文化区域,使得山西的地方性文化色彩更加独特且浓郁。

二是延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而在这一整体文明中,只有黄河中游晋南、豫西的文化传承没有被打断。古史记载“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历史发展到今天,晋南地区仍然是文化气质最为明显且最为深厚的地方。在山西其他地方,文化延续性也较为明显,如晋北因与内蒙接壤,曾是少数民族南下的必经之道和中原各政权进行重点设防的关塞要地,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广泛交流融合的宽阔地带,受历史、地理因素长期双重影响,其直爽刚猛的性格特点延续至今;晋中表现出灵活的适应性,也与历史传承有很大关系,明清史上以晋中商人为代表的晋商就是明证。虽然历经无数历史沧桑变化,但是这些地方依然保持了各自原有的文化特征,而且这种特征在未来还要延续下去。

三是服务性。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了相差殊异的地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人们在适应自然环境时的性格、智慧,同时也是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表现。任何文化产品的出现都代表了一定的社会需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仍在发挥实际作用的文化存在,而且可以通过考查那些已经成为历史文物的文化遗迹,来了解各个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无论是闻名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还是流传于地方的“晋北道情”、“祁太秧歌”,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精神情状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二、地方性文化对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重要作用

一是既可以丰富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形式,又可以增强地方性文化的适应性。多年来,山西省按照中央工作部署,统筹规划,落实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了“万村千乡公益文化建设工程”,即在全省各地建设一批综合性、多功能、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室的软件建设和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这些政策措施使得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设施整体改善,面貌显著变化,农村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社会建设工作,在促进乡村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同时,却无法反映各地文化的差异性、地方性。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又有各不相同的文化生活要求,多形式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从地方性角度切入,发挥地方性文化资源的作用,显然既有便利性又有针对性。社会在发展变化,地方性文化也在相应发展,现行城乡协调发展、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推动着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城市文化冲击下,乡村文化不断衰退。无论是人们有意抛弃,还是现实环境难容,总之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整体表现虚弱,一些传统文化甚至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在现代化、一体化的世界浪潮中更是举步维艰。然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根,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审慎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差异性长期存在,而且这种差异性在各民族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在追求现代化时,必须解决好地方性文化如何适应现代化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利用好地方性文化可以为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动力。

二是更容易调动群众积极性,快速产生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其涉及乡村文化事业的政策,一方面发挥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资源困难等作用;另一方面又使文化发展流于形式上的同一性,内容上的同质性,也就是说,没能体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区民族差异性要求,而这种要求又是不能忽略的。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由地方民众适应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地方性文化包含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特质,具有增强地方认同感、凝聚人心的作用,地方性文化的区域性、延续性特点更要求文化工作一定要注意差异性。因此,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既可以使该工作快速获得乡土社会认同,产生共鸣,又可以避免工作流于形式。

三是可以缓解目前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在实际中,往往是经济建设优先,物质文明建设获得的支持更多。资金投入少或无资金保障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以山西为例,2013年《山西省文化厅“十二五”时期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到“我省文化发展不足,投入总量偏低,增幅缓慢,文化事业费增幅明显低于同期财政收入和支出增幅”。从中可以看出,投入少是文化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对于如何缓解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学者们已作了许多研究,但多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作一些理论性的分析,可操作性差,难以转化为现实,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则具有充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地方性文化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性文化活动为民众所熟悉,易学习、易操作,对经济条件和专业人才的要求不高,这也使得其历经社会变迁、时代更迭而得以流传至今。所以,在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中,积极组织民间文化艺人,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充分开展地方性文化活动,既可以弱化文化事业对资金、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培养本土文化事业力量,又可以传承传统文化。

三、当前影响地方性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是政府重视不够。地方性文化因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呈现多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本地文化的需求增加、要求更高。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性文化的投入,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均有所重视,地方性文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与现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地方政府对地方性文化的支持停留在表面上,口头支持多,实际行动少,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人才短缺问题。而且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在看不到回报或者回报很少的情况下,大多数社会资金不愿进入这个领域。

二是缺乏对地方性文化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部分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比,发展较为落后,地方性文化发展更为落后。同时,地方性文化的区域性、多样性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我们对其了解和掌握的难度。再加上人们对地方性文化的忽视和地方性文化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有些地方性文化不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是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活动的增加而面临消亡的境地。因此,亟须对地方性文化进行梳理掌握,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是缺乏充分发挥地方性文化作用的机制。地方性文化具有引导、教化当地群众的作用,还具有娱乐功能,但目前这些作用和功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弱化。过去十多年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的推进,乡村文化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表现为硬件设施建设,比如扩建房屋馆舍、增添活动场地等,地方性文化资源利用也仅仅表现为举行一些流传已久的活动,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情况较少,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地方性文化调整转化利用工作更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性文化转化机制缺失,即缺乏转化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的政策机制。

四、以地方性文化促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乡村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范畴,其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社会文化水平。政府是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依靠,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支持,所以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中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政策方面,主要是出台一些有利于发挥地方性文化资源优势来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资金方面,一是利用好财政资金,为地方性文化助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二是鉴于公共财政力量有限,积极探索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

二是全面整理恢复地方性文化资源,做到总体了解掌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但受现代化潮流影响,社会文化活动呈现“一边倒”态势,现代文化形式受到热捧,传统文化虽自由发展,却没能出现兴盛景象,反而有衰落趋势。目前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经济良性、健康、持续发展与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文化既可以作为经济资源开发,又可以规范经济的有序发展,但是文化事业依然没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利用地方性文化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要尽可能避免对待文化资源的错误态度和做法,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细致的恢复整理,对那些人们熟悉的、认可的地方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更大范围入手,对于那些规范人们活动、凝聚乡村力量、活跃精神生活的有形无形的文化形式进行恢复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对地方性文化进行适应性转化利用。当前,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双重拉动下,那些地理上接近城市、经济发达的农村逐渐被城市覆盖转向城镇,变得越来越繁荣兴盛,那些远离城市的农村因人口大量外出而显现出整体萧条。在后一种情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聚集到经济发达地区,受地方传统影响较少,地方性文化作用降低,城市娱乐活动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但又难以适应,结果一部分人迷恋上打牌赌博,寄情于虚幻的网络。同时,农村留守人口数量少且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他们有的参与迷信活动,这样不仅造成传统文化的衰退,而且有可能使文化功能丧失、社会失序。文化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色彩浓厚的地方性文化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我们既不能无视传统文化,也不能沉溺于传统文化,而应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考察,清理愚昧落后的文化习俗,对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性文化活动加强引导,使其适应现代化要求,延续留存,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利用地方性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很重要的一环,在此基础上,应综合协调、因地制宜、转化利用,充分发挥地方性文化的教化、娱乐功能。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徐全民 王卫红

上一篇:数字化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临床药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