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地方文化语文课程具有文化价值构建、文化生态建设与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等功能,地方文化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应该具有系统性的文化理念、鲜明的语文性选文原则与开放性的编排思路。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教材开发文化性开放性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日益受到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论文 篇1:

地方责任文化资源研究

一、地方责任文化资源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责任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开展责任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对于培养有责任感、使命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责任教育与地方责任文化的对接是创新责任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融责任意识、责任情感、责任能力、责任行为教育为一体的责任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地方性,也就是说要“接地气”。以宁波为例,宁波地方文化中的“宁波帮”精神、港口海洋文化、藏书文化是非常宝贵而富有生命力的责任文化资源,蕴含创新、务实、奉献、诚信等民族精神和责任品质,将责任教育与宁波地方责任文化对接融合,能有效提高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三)责任教育与地方文化的对接,可以有效提炼和挖掘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创新点和着落点。责任教育需要有效的载体和丰富的地方资源,才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生动性。从丰富的地方文化中提炼责任文化素材,突出责任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创新特色。

二、宁波地方责任文化资源分类

通过对宁波地方文化资源的广泛实地调研发现,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根脉发达,文化资源非常丰厚。比如包玉刚等宁波帮文化、天一阁范钦藏书文化、灵桥文化、北仑港港口文化、石浦开渔节海洋文化等,都彰显责任。宁波地方责任文化资源可以细分为宁波商帮文化、海洋港口文化、藏书文化、三江口文化“四大模块”的责任文化资源。

三、寧波地方责任文化资源内容

(一)宁波商帮文化中的责任文化资源。“宁波帮”泛指旧宁波府属的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在外地的商人、企业家及旅居外地的宁波人。在创办近代企业过程中,宁波帮涌现了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企业家、金融家,形成了宁波帮近代企业家的群体。宁波帮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社会关系、强烈的时代责任,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商帮。最具典型代表的是世界十大船王之首包玉刚,镇海庄市人。1955年他以一条旧货船起家,开始从事海上航运事业。经过20多年的奋斗,包玉刚建立起环球航运集团,到70年代末,他经营的航运集团居世界航运业之首,成为世界船王。1984年,包玉刚回家乡宁波探访,开始投资教育和实业,回报家乡。1985年,由包玉刚总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他的老家庄市附近举行了奠基典礼。

宁波帮典型代表还有华夏捐资兴教第一人邵逸夫、香港钟表大王李惠利、香港毛纺业大王曹光彪、宁波红帮裁缝创始人王才运、希望工程“功臣”赵安中等,他们不仅热心捐赠家乡建设,而且捐赠全国各地。宁波帮以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实业救国、回报社会的行列中,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捐赠款已多达55亿多元,惠及全国31个省市。宁波帮之所以创新致富后能想着回报社会,是因为宁波帮对家乡、对国家富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宁波帮文化、宁波帮故事是非常宝贵的责任文化教育资源。

(二)宁波海洋港口文化中的责任文化资源。邓小平曾说:宁波有两个优势,一是宁波港,二是宁波帮。自唐代以来,北仑就陆续开辟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逐步发展为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东方大港”。宁波的城市形象主题口号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进一步说明北仑港的重要文化地位。港能通天下,除了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外,更主要的是“海港人”的责任和坚守。宁波北仑港的港口文化非常丰富,形成了“创新、争先、包容、守信”的城市精神,树立了“航海文化、宗教旅游文化、赛事文化、创意文化、现代商务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宁波除了港口文化外,还有丰富的海洋文化,比如石浦开渔节形成的片区海洋文化。海纳百川,海洋文化带给人一种归宿感、认同感、责任感,能增强责任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宁波藏书文化中的责任文化资源。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藏书文化尽显藏书责任。天一阁一度藏书7万余卷,但到了近代,由于吏治腐败、盗窃和自然损毁,书籍仅存1.3万余卷。尽管遭遇社会动荡,范氏后人和宁波热心人士对天一阁的保护并没有停止。1933年台风造成天一阁毁坏,宁波地方人士成立包含范氏后人的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将宁波府学内的尊经阁迁移至天一阁内。后来经过查访和募捐,书籍达到30万卷。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一心读书、抄书和收藏书籍,爱书如命,为了保护藏书,煞费苦心,制定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禁火入阁”、“晒书防潮,芸草防蠹”等保护藏书的家规,留下了典籍搜求、藏书艰辛等感人故事。古谓“著书难,藏书尤难”,在这些藏书事迹和藏书文化中,体现的不仅是对图书的热爱和对文化的传承,还有藏书人那坚贞的品格和坚守的责任。所以,藏书文化中处处是责任文化。

(四)宁波三江口文化中的责任文化资源。

宁波三江口屹立着一座交通的大桥——灵桥。灵桥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历经沧桑直到现在,屹立不倒,诉说着造桥人的责任故事,彰显着灵桥的责任精神。宁波灵桥于1936年建成通车,由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和新江记营造厂竺泉通设计中标,德国西门子洋行中标工程承包。灵桥虽然用外国材料、挂洋行牌子,但实际上设计和施工都是宁波人。灵桥建成后历经沧桑,遭受过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在宁波解放后遭受过国民党轰炸机的轰炸,灵桥上路面、钢梁上弹孔累累,但灵桥仍牢固屹立在奉化江上。造桥人赋予了灵桥“坚强”的品质,灵桥时刻在诉说着造桥人的责任故事,传承着造桥人的责任文化。

宁波三江口文化颇具典型的还有江厦街。自清朝末年以来,曾经有过一句谚语:“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江厦街历史悠久,宋代时江厦一带就是宁波(当时称明州)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曾是宁波商贸最繁华的地方,名闻大江南北。到了清末民初,江厦街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乃至今日,江厦街一带的天一广场商圈也是宁波最为繁华和典型的商贸中心。江厦街的时代繁华传递出来的是商贸人的诚信、责任品质的传承,是责任文化的又一个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傅祖栋.依托宁波地方文化,创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职教通讯,2010.03.

[2]朱亚文.论地方文化视域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江苏教育研究,2010.13.

[3]陈在铁,张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探析.党史文苑,2010.08.

[4]陈祖芬.走进宁波.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

[5]黄文杰.悦读宁波.宁波出版社,2011.6.

作者:沈陈敏

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论文 篇2:

地方文化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策略

摘 要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地方文化语文课程具有文化价值构建、文化生态建设与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等功能,地方文化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应该具有系统性的文化理念、鲜明的语文性选文原则与开放性的编排思路。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教材开发 文化性 开放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日益受到重视。以沧州为例,自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三级课程管理”至今,大多数中学开设了地方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这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近年来课程的发展出现了瓶颈,许多学校课程设置越来越随意,课程理论价值与实际效果出现了偏差。据笔者调查,教材质量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深入开展。成功的教材是成功课程的基础,以下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谈谈地方文化语文教材的开发原则与策略。

一、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地方文化语文课程的功能

明确地方文化语文课程的功能是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文化生态学是把生态学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近年在人文社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资源观、生态观及系统观为我们深入认识地方文化语文课程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文化价值构建功能

“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于1955年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亚特提出,70年代逐步成熟。它认为区域文化资源形成于独特的区域环境,主张从人、自然、社会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寻求不同区域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1]。文化生态学提出了“文化生态”的概念,即主体、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社会体制、科技教育、自然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文状况,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影响文化模式的基础是自然,核心是经济与社会体制,而关键因素则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现于宗教信仰、道德伦理与民风民俗中,在文化生态层级分布图中离主体最近,是对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影响最大、对经济政治反作用力最大的文化因素[2]。所以处于文化生态系统中教育环节的地方文化语文课程,基本功能应该是文化价值的传递与建构,它要梳理区域文化特质及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通过审美化、人文化的语文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达到“以文化人,文以化之”的育人目标。

2.文化生态建设功能

文化生态学秉持多元文化观,同自然生态学强调保护物种多样性一样,提出文化的多样性同样可以维持文化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它认为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通过吐故纳新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类似生物界食物链的文化链条,“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3]。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趋同性构成了文化的危机,地方文化课程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失去了民族文化之根,我们就成了“无根的人”,地方文化可以保存民族记忆,激发民族思维活力,它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地方文化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在传承文化,它还参与了文化创造,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建设。

3.促进语文教学功能

按照文化生态学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是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它参与了文化生态构建,也只有在与自然、政治、经济的互动中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所以语文课程应该与地方文化建设密切结合,从而为语文课注入活力,拓展语文课程的教学空间,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二、地方文化教材的开发原则与策略

1.文化性的基本理念

教材是实现课程功能的基本载体,一部教材一定要有系统的文化理念做支撑,要把握区域文化特征,提炼区域文化的“精神特质”,展示地方文化的多元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的思考、体认,实现课程的文化建构功能。

古城沧州历史悠久,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京畿重地,历代兵家必争,漕运重镇,南北运输枢纽,独特的地理政治环境孕育了沧州独特的传统文化。沧州武术,威震神州;吴桥杂技,奇绝天下;毛苌传诗经,纪昀修四库,武健泱泱,文采焕焕。名相名医,文豪武杰,沧州历代名人辈出;大洼文学,沧州书画,区域艺术质朴而奇丽。教材可以分为诗经专题、纪晓岚专题、民俗民风、历代名人、历史名胜、文学艺术六部分,对沧州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做多维的展示。同时教材可以知识链接的方式分析文化产生原由。以武术为例,沧州战国时为齐燕赵地,燕文化的刚烈峭拔与赵文化的勇武尚战影响了沧州好强任侠的民风,加之历年战乱,地处苦寒之地,沧州人从习武自保渐渐演变为以武谋生,明清时期的流放之地又让沧州接纳了众多江湖豪杰,逐渐形成了武术的繁盛。地方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包含着民族的智慧,介绍其来龙去脉,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认。如冯骥才先生所说,认识这些民族文化就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文化DNA。

同时教材要彰显区域文化的精神特质。古往今来沧州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刚健豪迈、坚忍厚重、积极进取构成了“沧州性格”,它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内蕴在沧州人性格中,这是沧州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地方文化教材的精神根底。地方文化课程应该成为一种文化上自我认知的过程,有自知才能有传承。教材也应该引导学生对地方精神中诸如保守因循、现代契约精神缺乏等弊端进行反思,有自省才能有创新。

教材还要体现文化多元性。沧州在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津门文化影响下呈现出内陆文化、海洋文化交互性特征,它也是汉、回、满、蒙、苗等多民族融合区域,佛教、伊斯兰教与天主教等多种宗教共生,民间文化、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并存。重传统,不轻现代,重主流,不轻边缘,地方文化教材应有意识地以文化的多元性达成与国家教材的有效互补,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文化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文化的主人,对文化有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的权利”[5]。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中反思,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辨析,以形成包容并蓄的文化态度,建立起现代文化主体意识。

2.语文性的选文原则

地方文化是一座宝库,教材课文文本编订是一个撷珍采玉的过程,其核心原则是语文性,教材的文化理念一定要落实到具有语文性的文本上,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感受文化,在文学的潜移默化中理解文化。

文本的语文性首先体现为审美性,审美性是指以优美动人的形象使读者生发感性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精神的陶冶。教材应以高品质的作品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精神的故乡,那蕴藉深永的真醇美感绵延在中国千年文脉之中。沧州是《诗经》的传承之乡,汉代四家传诗韩、毛两家均出自沧州,教材中《诗经》专题除国风名篇、沧州人(一说十堰人)尹吉辅创作的诗篇外,根据学生的程度编入毛诗序与李山先生《诗经的文化精神》《风诗的情韵》选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经的文化精神与审美特质。“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沧州文坛历代名家辈出,刘长卿、张继、张仲素、马致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佳作,当代王蒙、蒋子龙、刘小放等优秀作家更以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年轻的网络作家也用她们灵动的文字展现着别样的审美情趣。“圆照之象,务须博观”,地方文化语文教材应该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审美中提高审美修养,达到身心的和谐与人格的养成。

语文性还表现在人文性,人文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尊严的肯定与人生意义的追寻,是文字背后的生命厚度与思想深度。纪晓岚专题中《阅微草堂笔记》是选文重点,不仅因为《阅微草堂笔记》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更因为不同于《四库全书》总撰者的渊博,不同于诗赋酬对时皇帝近臣的文采出众。《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纪昀在乾隆法纪最严的时代,“托狐鬼以抒已见”,“敢借文章以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6],体现出了一代通儒的忠勇磊落。何香久先生的小说《吴桥杂技——万家江湖》选段通过杂技艺人的生命悲欢折射杂技文化;刘小放等“大洼”作家都以对生命对土地的挚爱体现了大洼文学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冰心散文奖获奖者张华北的大洼生态散文以深沉的诗情、细腻的文笔淋漓尽致地抒写大洼土地与人民,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诗意世界,其中体现的“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美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定要以具有人文精神的选篇为依托。

教材选篇应体现知识性,体裁上要力求丰富,除文学文本外,谚语、对联、书表序跋、家训、广告等富含知识性的应用文体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比如沧州武谚生动凝练,韵律优美。说拂尘剑剑法优美“如蛟龙戏水,似闪电掠云”,讲八极拳刚猛暴烈“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讲武德修为,也是修辞使用的绝佳例证。

3.开放性的编排思路

地方文化语文校本教材应该充分体现教师开发教材的主体性,力求以开放性的编排思路打破课内与课外、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教材从体例上按专题分若干单元,每单元都按卷首语、课文(包括必选课文与自选课文)、课后练习、知识链接、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部分进行编排,从总体结构布局上呈现“三三制”,即必选课文占三分之一,自选课文占三分之一,综合性学习部分占三分之一。

通过自选课文部分实现教材内容上的开放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初衷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与封闭性,校本课程教材要充分体现校本课程的自主性教学要求,减少必选篇目的数量,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自选材料。以文学艺术专题为例,教材首先提供丰富的资源索引,比如《历代名人咏沧州》《河间遗韵》《王蒙全集》等相关书目,大洼文学网等文学网站,同时也要在海量的资源中选择出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推荐篇目以备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这样就把教学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师生,不但便于学生自主性探索式学习的开展,也便于教师多样化教学的组织和对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

通过教材的辅助系统(卷首语、插图、注释等)与练习系统实现教材范围上的开放性。教材必选课文与自选课文资源部分局限于富含语文性的文字文本。而地方文化资源广博繁复,种类众多,尤其是竞技、表演、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着丰富的语文教育价值,首先我们可以借助练习与综合性学习系统把它们纳入教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音像资源让学生感受沧州武术与杂技的迷人魅力,八极拳彪悍迅猛,劈挂拳刚劲凌厉,青萍剑高雅洒脱,无论变化莫测的内家拳脚,还是暴烈刚劲的外家功夫,沧州武术都让人叹为观止。“上刀山”、“吞宝剑”的奇技美,驯鼠驯兽趣味盎然的诙谐美,硬气功匪夷所思的阳刚美,沧州杂技无不给人强烈的审美震撼,观后可以通过写观后感、解说词、宣传词,模拟电视台做节目等各种形式进行语文训练。其次丰富教材的插图系统是有效整合知识的方式,精品教材中每一幅插图都可以成为地方文化的展示,比如黄骅渔村剪纸稚拙工巧,地域风情浓郁,题材丰富多彩,与相关课文相得益彰,情趣盎然。

通过教材的练习系统(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实现教学上的开放性。加大教材综合性学习的比例,首先根据学生的层次,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综合活动向学生的生活开放。“我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眼中的沧州人”;唱诗经,讲诗经,演诗经;给家乡的名胜写导游词;评选沧州十大历史名人,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提高组织策划、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其次是关注社会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让综合性活动向社会开放。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比如为杂技节、武术节设计广告词,为诗经园建设出谋划策等,会对学生“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与“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教材不仅仅是佳文荟萃,它以文化性为经,以语文性为纬,是一个体现着鲜明的教育思想、文化理念的系统,是一个让师生在历史与现实中达到生命对话的开放性平台,好的教材可以有效促成地方文化课程目标的达成,可以让学生拥有文化之根,具备发展之翼,让民族文化久远传承。

参考文献

[1]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2] 涂同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简明读本[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2001(3).

[4]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作者:王洪志(1972-),女,河北衡水人,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作者:王洪志

地方海洋宗教文化论文 篇3:

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方文化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浙江文化》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中开展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关键词]地方文化课程;高职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实践应用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高职教育以培养专用型人才为主,然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甚至还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地方文化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将以《浙江文化》选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和探索为例,阐述高职院校中开展地方文化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

1 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思想素质要求学生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要讲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和公共道德。文化素质指的是既要有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体育和社会等方面的一般和某一技能。心理素质指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乐观、大度、灵活、敏感,能面对成功或失败的考验和挑战。虽然地方文化课程属于文化素质教育类别,但是其实文化素质直接影响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尤其是地方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地域性非常强,高职学生大多来自省内,浙江作为家乡,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和亲切感。家乡的名人古迹对于学生有特殊的情感感召力。浙江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省份,历史悠久,频繁出土的文物和遗迹(如良渚文化的新发现等)能激起强烈的自豪感和爱乡爱国热情,这比枯燥的说理教育更直观、更有效。浙江是名人辈出之地,深入了解浙江历史上的清官名士、仁人志士、学界精英及商界文流的嘉德懿行,能有助于学生见贤思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尤其是近现代多位文化名人群星灿烂,他们的思想成就和精神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如钱学森、钱三强、竺可桢等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教育主张,鲁迅“韧的战斗”精神都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有利于养成乐观、灵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今后的人生中能从容地面对荣辱和挫折。由此可见,地方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能提高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将三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1.2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具有学期短、专业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推出“订单式”培养方案以来,更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将模拟铁路、模拟法庭、模拟银行、模拟厂房等建在高职院校里,形成和将来的职业无缝链接。这么做虽然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但从而也带来一些弊端,那就是基础课程尤其是文化类课程被大幅度裁减而增加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一些高职院校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很少开设人文教育课程,最多只开设《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基础课程。虽然《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等这些课程对于将来的工作不无用处,如《应用写作》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用处甚大,且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可能用到。而文化类课程因其无法立刻实际应用到工作中长期不为人重视。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高职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所学专业往往不符合,甚至风马牛不及,这种现象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也大量存在,但学历越低,专业和实际工作不符合的概率就越大。并且,随着社会环境、自身条件的影响,一个人不太可能一辈子只从事同一职业,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位职场人终身学习,更换专业重新进入大学学习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变得十分紧迫,尤其是联系实际的人文教育。一方面,《浙江文化》涉及领域较广,有浙江的农业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学术文化、文学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军事文化等,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拓展事业,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可以为自己设立职场目标、专业方向等提供帮助。另一方面,高职生和普通高校学生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生源本地化,许多高职院校为地方性学校,招收本省学生是其一大特色。《浙江文化》课程涉及浙江的各个城市和地区,让学生了解浙江各地市的特色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对自己所在地市的文化不够了解,甚至一些家乡的文化名人也不曾听说。如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大家只闻其名,并不知道他曾经担任鄞县县长三年,并且在宁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点,为他后来的变法做准备。通过《浙江文化》课程的学习,能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以便在工作中能从历史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去确定将来的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使得理想和现实更接近、更调和。

1.3 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自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和追求。罗伯特•贝拉认为:“社会行为并非仅仅由经济、政治和社会诸关系的结构来决定,而且还由与纯粹意义上的文化和文化体系有关的价值观结构来决定。”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也容易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在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腐败的滋生、信仰的迷失、贫富差距的扩大、享乐拜金主义的盛行、功利性的婚恋观念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凸显无疑令大学生感到茫然并无所适从,而大学生恰恰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目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着一些偏差如人生价值取向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尤其在职业选择上更为明显,注重实惠而自愿放逐理想。近几年日益攀升创纪录的公务员招考报名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理想淡化、信仰缺乏、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性。由此可见,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务之急。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人人学会做人。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无论从思想还是经济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历史上宋室南渡以来,更是造成思想界的空前繁荣。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提倡的“仁义无价”的道德规范相比,浙江思想家陈亮、叶适等提出了“义利同行”的主张。虽然这是一千多年前提出的思想观点,但是在今天依然散发其光彩。浙江地处沿海,具有水文化特征。浙江传统文化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善于把握行动时机的特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浙江经济发展较快,导致重商重利现象较为普遍,从而忽视理想的追求和道德的升华。如果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发现浙江古越大地上的先民自古就有“胆剑精神”,勾践“十年生聚,十年生养”,卧薪尝胆,几年入吴为奴,终于报仇雪恨,大败吴国。联系当代实际也是如此,浙商的成功有目共睹,例如浙江义乌从“鸡毛换糖” 到“世界超市”,都是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没有理想的追求,没有毅力的支撑,都不可能使浙江大地变得美丽富饶。由此可见,通过浙江传统思想文化的教育和联系当前社会经济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

2 地方文化课程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地方文化的研究已日益成为各个地方文化工作的重点。就浙江省而言,各地都成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研究所,如越文化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江南村落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中国藏书文化研究基地、刘基文化研究所等。在《浙江文化》课程的设置上,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得很少,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是开设较早的一个院校。作为《浙江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心得供商榷。

2.1 在上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讲授

在上课过程中,将一种文化作为一个专题,如“浙江的商业文化”一节,以浙商的兴起、商帮的形成、现代浙商等为主要脉络讲授。讲授时不追求面面俱到,突出人物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通过历史人物的生平、功绩、文化成就等来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又如在讲授“浙江的旅游文化”这一专题中,不作导游式的景点全览,而是以旅游景点蕴涵的文化意蕴为重点,深入领会一种文化的深刻底蕴。

在讲授中,还有一项较为重要的那就是注重讲授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如果认为《浙江文化》课程是一门历史课或是一门传统文化课就有失偏颇了。笔者认为,浙江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就算是老古董,那也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和当下热点进行不断翻新。因此在授课中,尽量少讲或不讲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人名事。如对于鲁迅的文学成就,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学,可以少讲或变换角度讲一下周氏兄弟与浙江文化。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可以推出一些以前较少为历史关注的文化名人。如影视媒体对孟丽君的故事一直很青睐,戏剧《孟丽君》就有越剧、黄梅戏、淮剧、扬剧、豫剧、粤剧等版本,而仅仅是电视剧就有香港TVB版和大陆刚刚拍摄的由李冰冰扮演的版本,这些都是学生很熟悉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孟丽君”这个中国奇女子的塑造出自一个十几岁的清代少女陈端生之手。长篇弹词《再生缘》和《红楼梦》一直有“南缘北梦”之称(郭沫若语),陈寅恪更是力推《再生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陈端生原来是浙江杭州人,至今在西湖边还有她的故居。通过结合当下学生关注的热点,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比如2010年金华兰溪准备打造李渔这张“金名片”,又加上其作品昆剧《怜香伴》即将在北京演出,这些新闻的报道,正好适时推出古代很有个性的文人——李渔。而事实上,诸如陈端生、李渔等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书上鲜少提及,也不作为重点,但历史往往出人意料,褪去历史、社会和政治的光环,原来并不受人关注的人物、作品也许会重新被人拾起,就像沈从文、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一样,从文学史上的消失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重新出土,让人遐想万千。也许,这就是文化本身所蕴涵的魅力,它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当然也让人保持了绵绵不断的探索的欲望。

2.2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家乡的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是更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者”转为“主动者”。每个学期,笔者都会要求学生上台讲一种自己家乡的文化。作为大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泛泛而谈,做一个家乡的导游,而是应该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现状及原因,这就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这种见解并不是来自课本而应该来自观察者。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受家庭、教育、环境等的影响从而产生对文化现象不同的阐释和表述。针对同一种文化现象,每位学生表述的角度和看法都不一样,这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如许多学生上台演讲时,自己制作PPT和网页,有的学生甚至自带文化道具(如一位湖州籍学生自带毛笔讲述“湖笔文化”引起台下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演讲有时甚至超过了老师的受欢迎程度,这是笔者所不曾预料到但同时也是很欣慰并乐于见到的。

2.3 由于《浙江文化》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设想尚未付诸实施

如组织学生社团成立“××文化研读会”,通过研读“××文化”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又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查××文化,浏览××景点,参观名人古迹后书写调查报告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总之,《浙江文化》课程作为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索和商榷,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并希望引导学生作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参考文献:

[1]宋恩光.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河南社会科学,2002(5):92.

[2]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董晓丽,吴峰,侯春丽.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J].理论界,2008(12):195.

[作者简介]徐晓芳(1971—),女,浙江绍兴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和文化。

作者:徐晓芳

上一篇:税收筹划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认识论的女性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