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传承与地方传统文化建设路径分析

2022-09-11

在历史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地方传统文化也随着历史的长河代代传承和流传, 最终汇聚成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是由许多元素构成, 其中包括:诗词、文字 (甲骨文) 、民俗民风、思想价值观念、建筑等多方面。如何发展历史文化的传承?就需要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并对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一、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建设路径的重要意义

文化作为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经被各领域的人们所重视。它寄托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是由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 同时代表着中国多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另一方面,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资源, 而民族凝聚力代表了国家的振兴精神, 有助于推动国家的综合能力的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在市场经济和改革浪潮中, 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呈现了多元化, 从而使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人们的思想意识变化也在逐渐增强。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社会强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人们凝聚成为一股力量, 以达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的方向, 从而为传承传统历史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最后, 地方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地群众将历史文化进行辈辈相传, 逐渐形成了当地的一个产业链。偏远地区的人们依靠传统文化进行生活来往。并随着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文化也将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 逐渐转变成产业化经济。并且在社会经济环境中部分历史传统文化具备了商品的属性, 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利润。并且最重要的就是这样的转变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弘扬了历史传统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业率, 使人们的收入显著增高。因此, 各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为当地的经济效益创造出了可观的价值。

二、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现状

首先,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开放, 满足市场的需求使当下文化与时代接轨, 顺应时代的发展, 就必须对产业进行改革创新。例如:山东地区“潍坊风筝”在市场中的运行, 带动了潍坊地区的经济发展。它在政府的帮助下, 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其次, 由于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的转变, 好多原有的地方特色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灭绝。同时加上外来文化的传入, 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创成意识和观念逐渐淡化, 人们也更加希望传统文化能有新鲜的元素加入, 但是, 偏远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地方特色也就凸显不出来, 从而逐渐走向衰落。例如:“潍县铜货”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仅畅销全国, 还将其销往至西域等地, 但是由于工艺投入比较大, 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很少, 从而面临失衡的现象。

三、制约地方传统文化发展的因素

(一) 市场定位不准

市场能够将产品进行等价交换的场所, 所以一个地方的特色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才能将其延续和传承下去。但是由于一些传统的文化产品没有进行更新和改革, 设计比较陈旧, 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时代感;另外还有部分人盲目去模仿外国的产品, 使中国的历史文化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同时, 由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市场比较小, 经营方式还比较传统, 管理方式还遵循往常管理, 从而导致产品销路狭窄, 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制约, 没有办法正常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与历史文化传承的道路越来越远, 地方传统的文化也就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二) 地方特色缺乏

传承历史文化不仅要对历史进行追溯, 还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深化和改革, 在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蕴下进行特色的改革, 从而集中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出来。虽然, 有些地区还保留当地传统民俗的节日, 大多数都是相同的, 地方的特色元素比较小。例如:有些地区举办的庙会大多都变成了商品的展销会, 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意蕴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三) 工艺技术传承后继无力

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地方人们的传承和挖掘, 但是在我国还是有很多地区的人们没有对其进行研究和传承。特别是偏远地区, 由于经济比较落后, 大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 一些地区的传统文化都是由年长者保留, 传统文化的工艺技术得不到合适的人传承。

(四) 保护意识较差

历史文化想要完整的保存是需要人们建立起保护意识。但是, 现阶段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保护意识还没有深入, 特别是对于一些将要濒临灭绝的历史文化缺乏保护的手段。同时, 部分传统的工艺行业之间, 缺乏行为准则等的规范条例, 为了利益、为了生存不得不复制和抄袭他人的作品, 这种行为将受到市场的严厉打击, 产品的知识产权将受到威胁, 从而不利于市场的健康运行。另外, 制约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还有政府的不重视、宣传不到位、群众缺乏参与性等各方面的原因。

四、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路径

(一)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历史文化想要传承需要加强创新, 提高地方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保持原有的传统特色基础上逐渐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而让文化产品不断与人们的真正需相互融合。并提高民间的艺术文化的表演形式和审美的角度, 有助于发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另外, 随着地方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进行不断地往来和交流,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会, 从而使地方传承的历史文化不断发扬, 以促进文化的交流, 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首先,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各地方部门进行重点保护。主要是因为在当前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所以,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地方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 加大投资力度, 从而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例如:政府可以在历史文化区域建设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等传承历史文化的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采用更具体、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 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要相应的进行保护。其次, 政府单方面的投资力度还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这时就需要社会企业、人群的多方向人士的参与, 从而吸纳社会自筹资金。从而让各地方政府与各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将历史文化顺利传承下去。其中通过制定出优惠的政府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人群的参与, 对具有市场潜力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重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最后, 加强传承人的认可和保护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不断借鉴其他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的经验, 从而建立起综合或者个人的认定体系, 以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另外, 政府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加大社会培训等措施, 在社会中营造出弘扬历史文化传承的氛围, 从而使传承人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后备力量。

(三) 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大众化

文化惠民活动就是服务于人民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宣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从而为建设地方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 随着网络的逐渐深入, 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辅助工具, 其具有“便捷性、具体性等”特点。网络信息也从最开始涉及到的政治、民生等领域逐渐扩展到文化的领域中, 从而很好的将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这时就需要各地方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创建文化电商平台。其内容主要传播特色传统的文化, 不断推广民间艺术品。

五、结语

历史文化的传承需要各地方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的指导, 做好地方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划方案和保护措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从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摘要: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不仅拥有这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同时还是一个由众多民族构成的多元化国家。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 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将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行发扬和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因此, 需要地方政府深刻的了解文化发展的一定规律, 用饱含积极和热情的心态去引导地方人们努力传承历史的悠久文化, 并将地方文化发展的规划和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培养对象, 从而成为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和协调合作者。以实现在市场经济中和社会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进一步发展并逐渐走向全世界。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许莉, 马跃.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提升协调推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大连干部学刊, 2018, 34 (04) :60-64.

[2] 金菁.文化自觉视域下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历程及路径探析[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2016.

[3] 鲁可荣, 金菁.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文化传承路径分析——以月山村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19 (03) :6-13.

上一篇:《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下一篇:让身边的生活化作美灵妙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