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2024-05-17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共6篇)

篇1: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摘要:本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做了较系统的考察。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在抽象意义上,可以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但具体地,则是无工资价值的家务劳动的必然结果。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他们认为,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是一种父权的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父权的资本主义

一、关于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发展阶段的制约。”根据上述理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探究妇女受压迫地位形成的原因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特定的生产方式,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母权制的推翻,既是一场经济革命,又是一场政治革命。妇女地位的丧失,仅仅反映在生产方式上,即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而在人口再生产领域,妇女仍占据重要地位。在工业资本主义形成以前,人们都 以扩大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居住在穷乡僻壤地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妇女的劳动和男人的劳动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和再生产中—妇女都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但是,这种社会仍然是父权制社会,妇女被排斥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活动之外,尽管这样,妇女在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人会怀疑妇女劳动的价值。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大工场,公共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大批男性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成了挣工资者,而妇女仍然呆在家中承担家务劳动和人口再生产任务,成了靠男人养活的人。逐渐地,妇女劳动的社会价值被忽视,男性从事的公共生产凌驾于妇女从事的家务和人口再生产劳动之上,这样,妇女就变成了二等公民,处于屈从地位,从而形成了受压迫的状况。因此,妇女要解放,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二、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第二阶段为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随着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深入,传统的女权主义如自由的女权主义和激进的女权主义渐渐地被学者们或认为在理论上空泛,或认为在实践中不适时宜。一些女权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就是因这种情势而导致的。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家认为,虽然马克思和他的合作者恩格斯在他们的文献里谈及有关妇女的问题,而且也论及她们的如何解放,但他们忽视对妇女的家庭劳动所产生剩余价值的分析。因此,基于马、恩的劳动价值论,这些理论家们相信,通过对妇女家庭劳动的分析,女权主义的理论可以更进一步地有效发展。然而,这种劳动向来不被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们所重视。他们认为,那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家机械地接过了马、恩关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论述,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相信一切生产都是社会性的,其性质决定着社会中人群的政治关系,即阶级关系。这显然掩盖了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关于劳动的性别划分所存在的问题在对妇女问题的研究上,传统的观点认为男女间的不平等是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其又导源于男女在生理方面的不同。因此,对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划分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对此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尽管男女间的不平等有其历史根源,但决定两性间的分工的原因,是同决定妇女社会地位的原因完全不同的。有些民族的妇女所做的工作比我们所设想的要多得多,这些民族常常对妇女怀着比我们欧洲人更多的真正尊敬。外表上受尊敬的、脱离一切实际劳动的文明时代的贵妇人,比起野蛮时代辛苦劳动的妇女来,其社会地位是无比低下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为什么这种不平等又表现得如此突出?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则集中于依据性别而实施的劳动划分。依据他们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和家务生产,或者说,付工资性的生产和不付工资性的生产、有交换价值的生产和仅有使用价值的生产。这后一种生产虽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换,但它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中,它为创造利润、资本积累起着最本质的功能。然而,在以货币决定价值的社会里,由于这种劳动只表现于家内,无法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换,其结果,它只能使生产者的价值暗藏,以致使生产者的身份低下。因此,在这些女权主义者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之所以受到男人的压迫和剥削,其主要原因并不是生理的、文化的或意识形态的,而是经济的,是妇女的家务劳动向来不被社会有实效性地认可。有意义的是,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者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讨论妇女问题时并不注重分析妇女与男人间存在的冲突,而只认为妇女问题虽与男人有关,但那是第二位的。对妇女的压制不是男人,而是特有的社会制度造就的家内与家外劳动的对立,家庭限制了妇女的能力发挥。因此,他们相信,为了去除这种弊端,其方法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社会化,或者是家务劳动必须工资化。这样才可能真正地解决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关性别方面的不平等。他们的如此观点被学术界称之为家务政治经济学。

总结上述,在理论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有如下几点内容: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妇女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直接贡献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而引出的观点是:学者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问题时,首先要把妇女作为妇女人类另一大与资本有关的群体来研究。妇女在家庭里的劳动应被理解是一种经济性的资本生产。由第一点直接导致第二点,即没有妇女的家庭劳动,资本主义生产的利润不可能产生;因此,资本主义也不可能建立。第三点是基于第一和第二两点的分析所形成的结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妇女之所以在劳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因为妇女长时间地缠入那种看不见的、被男人同时也包括妇女在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不被社会认可的无工资的家务劳动。

三、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观点有其片面性。他们发问,按照马、恩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男女不平等是因为私有财产出现的结果,但那是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随着资本主义的成熟,大量的妇女像男人一样进入了劳动市场,因自然性别而进行的劳动划分或者所谓天经地义的必然结果,其观点除了在理论上偏颇之外,在实践上不能有益于妇女的真正解放。于是,他们要寻求新的关于女权主义的解释。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在学科知识上,是多元性的,即是说,信仰这种学说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如社会学的、经济学的、人类文化学的、教育学的,等等。加之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众多,范围上又几乎遍于整个西方世界,这必然导致此学派内部在观点上的不可能完整统一。但总体上,这一学派的学者都认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过于限制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因素自身,而忽视父权与资本主义社会结合后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理论的结合。他们强调,这种结合不是机械的两者相加, 而是辩证的统一,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地说,这种理论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他们同意早期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对妇女问题影响的分析,相信由于直接贡献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家务劳动不被社会认可,属于无交换价值因而属于无工资性质的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受剥削的原因。但他们坚持这不是终极原因其二,他们从激进女权主义那里接过一些观点。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妇女地位低下和受压迫不是如一些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那样,由经济决定的,而是男女关系间的父权结构影响的。依据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父权制依赖于国家和阶级关系的发展,是私有财产出现的必然结果,从而导致了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但这种论断对激进女权主义来说是偏颇的,原因是他们缺少对父权进行分析。激进女权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系统论及父权的结构;在妇女问题上,忽视了父权如何自发地对妇女压迫的分析。但他们从马、恩在共产党宣言里的有关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得到启发,认为父权是阶级关系的一种功能,是男女在性别之间冲突的特殊产物。具体于社会现实,它是一整套能使男人控制妇女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按男人在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等级划分来剥削妇女。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不同的社会里男人要统治和可以统治妇女的原因。他们说明,男人行使父权有的是有意识的,但有的则是无意识的;然而总的来说,男人作为与妇女对立的社会集体对妇女的统治是统一的。正是基于对其一和其二的综合,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形成了他们关于妇女问题的学 说。依据这种学说,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依赖着父权性的劳动划分,而资本主义又强化了父权的发展。在这种性质的私有制社会里,工人阶级的男人和妇女固然都受着同样性质的剥削,但两者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是不同的。男人虽然是工资的奴隶,但在家中是当然的老板,直接对妇女的劳动进行控制。因此,妇女是工资的奴隶的奴隶。家庭固然有益于工人阶级的男女两性,但同时更有益于保护妇女身份的永远低下。基于如此的分析,他们相信,导致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 因是资本主义和父权的结合,或者用他们的术语来表述,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父权的必然结果。父权的资本主义对妇女影响体现于如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父权的自发性影响。父权是一种社会、历史自然而然的发展结果。从私有制社会发展的轨迹,男人在社会中的权力是从集体的男人向个人的男人转化而发展的。伴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延 伸,男人渐渐地视妇女如同家中财产的动植物、生产工具。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人类私有制发展的极至阶段,那么,父权性质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不仅仅是奴隶、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不只是存在,而且发展更完全、更充分,尽管这种发展是自发性的、无意识的。其二,妇女在经济上对父权作出了贡献,但获取的是暗藏的受剥削。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如18世纪,妇女的劳动总是作为家庭的一部分。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成熟,妇女和儿童渐渐地从市场退出。男人的工资被假定等于这个工人家庭的商品消费,可以让妇女留在家里,使其在家中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于是,妇女的劳动因非工资性质不仅在客观上完全地贡献于父权性的社会,而且掩盖了她们自身 所受的压迫。其三,家庭和市场劳动的辩证关系影响了妇女能力的表现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发展不是削减而是加大了家庭劳动和市场劳动的分离。这一切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的结果,而是包含了来自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不自觉地联盟了父权,执行了在生产劳动方面由来已久的性别划分。其四,父权和资本主义相互作用之关系使妇女成为奴隶的奴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当一个养家的男人自由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时候,他合理合法地要求一个妇女在为着他的自由出卖而劳动,使他有可能走向市场进行竞争。这自然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的更强烈竞争,这又必然要求男人更应如此行事更自由地出卖和更好地出卖自己;妇女更无报怨地不仅为她的男人而劳动,而且为发展资本主义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于是,父权和资本主义的有机结合,合理合法地为妇女安排了在性别上不平等的命运:相对于统治阶级的男人,工人阶级的男人受到他们的压迫和剥削;但相对于工人阶级的妇女,工人阶级的男人在政治和经济上又大大地优越她们。总之,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仅仅像那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那样,只注重马、恩关于劳动划分的社会性,而无视对家内与家外劳动的关系分析是偏颇的;但如像激进女权主义者那样,只强调男女间在性别方面的冲突也是片面的。正确的结论只能来自很好地理解家庭和市场、父权与资本主义是一种怎样的辩证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地影响着妇女问题。惟其如此,妇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受压迫、受剥削的现状才可能有效地得以改变。

篇2: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行为主义

学习是个体某些条件限制下产生的反应;个体习得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侧重于学习的外部行为研究,对陈述性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有指导意义。教师要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及时强化;支持了程序式教学设计。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环境的丰富程度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代表人物:斯金纳

认知主义

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知结构将发生改变。

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进行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比如问题解决技术(规则的演绎、推导与简单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强调要根据学生已有的心理结构,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支持了信息加工式教学设计。

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代表人物:布鲁纳 和 奥苏贝尔

人本主义

主张研究人的整体意识性、人的尊严、价值及其本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对学生完善的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对个性强,性格孤僻的学生的教育。

重视合作学习和发挥学生主动性;重视学习动机、情意教育;支持双主式教学设计。教师要有对自身职业和学生的热爱,要有责任心。代表人物: 马斯洛和罗杰斯

建构主义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力图在更接近实际的情境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个人理解的意义。

适合于非良构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一些需要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如复杂的问题解决,认知策略的选择与调控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合适的任务或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支持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者要有很强的认知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环境能充分展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足够的材料、细致数据分析与操纵的工具等。

代表人物: 皮亚杰

两 点 启 示

显然,依据几种学习理论观培养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能力。这就导致了教学设计人员或教师会提出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否有某一个“最好的”教学策略或者是不是某一个教学策略比其他的策略更有效?鉴于学习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它受到个体原有知识的极大影响,也许对这 个问题的最好答案是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

第二个问题是设计人员如何做到在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之间恰当匹配呢?这取决于所要学习任务的要求如何。依据不同的认知加工水平,需要采用不同学习理论所赞赏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学设计人员需要回答的问题不是“哪一种理论最好?”,而是“哪一种理论在促进具体的学习者掌握具体的学习任务时是最有效的?”。在选择教学策略之前,必须考虑学习者和学习任务两个方面,考虑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加工要求这两者同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1)不同的理论所倡导的教学策略在某些情况下有所重叠交叉(即在适当的原有知识量和相应的认知加量前提下,某一策略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学习理论);

(2)由于每一种学习理论的独特聚焦,所适用的教学策略是很不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将任何一个教学策略整合到教学设计过程时,为什么要做出选这个策略而不选那个策略的抉择,这是依据学习任务的性质(即所要求的认知加工水平)和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来做出取舍的。

正是鉴于此,我们并不做倡导一种理论而否定另一种理论的事,而是强调每一种理论的不同用处。我们不应该只钟情于某一种理论,而要依据学习者现有的能力水准、学习任务的类型、在这一情境中达成最优学习结果的各种适当方法,来做出理智的选择。

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教育技术: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设计:

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

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预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具有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二是对目标技能的分析,了解学习者是否已掌握了教学目标中的部分内容;三是对学习态度的分析,可采用态度量表、观察、会谈等方式进行。

媒体:

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广义的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一切手段,包括书本、图片、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等。

媒体成为教学媒体的两个基本要素:

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用于支持教与学的活动。

多媒体:

指的是多媒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所谓多媒体信息是指集数据、文字、图形与图像为一体的综合媒体信息。多媒体技术则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集成型、交互性、和控制性是多媒体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教学媒体选择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

2、依据教学内容。

3、依据教学对象。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媒体选择方法:

1、问题表。

2、矩阵式。

3、算法型。

4、流程图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

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

授导型教学:

指在课堂教学中以讲解、演示、操练及练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化学习等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形式。

授导型课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媒体(至少四种):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实物展示台、录像机、影碟机

探究型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探究型学习的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探究型学习的特点: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MiniQuest的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情境、任务、成果三部分。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教育评价:

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育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鉴定功能、监督功能、调节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 诊断性评价:

是为了使教学更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

是在学习进展过程中所做的评价,具有反馈的功能,其目的是监督学习进程,对学习进程进行调整或修正,这类评价将原来预定的发展目标作为评价依据。

总结性评价:

也称终结性评价,是在学习结束之后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关注的是整个教学阶段所产生的结果,目的是了解整体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具有对后继新阶段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

教学目标

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根据层次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之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学习目标,这涉及学习目标的分类问题,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可以把学习目标因素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包括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教学重点

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知识技能,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据核心地位,通常重点多集中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综合地考虑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也有利于理清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教学内容中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感到阴力较大或难度较高的地方。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不一定,而且并不是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难点。

什么是探究型学习?

探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结合自己的设计过程,说明探究型学习如何选择主题?

(1)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2)符合探究型学习的特点

(3)实现探究型学习的目标

◇资源的查找中应注意什么?

(1)与主题相关程度(2)资源引用规范(3)作资源引用记录

◇什么是量规?如何设计量规?

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将它定义为“为一项工作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而我国的教育技术领域专家祝智庭教授则将它定义为“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工具”。

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绩效(Performance),并且获得可靠的分数,设计量规时要注意以下几 点:

(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

教学目标不同,量规的结构分量也应不同。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电子作品时,通常从作品的选题、内容、组织、技术、资源利用等方面考虑;而在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时,又会从学生的出勤率、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方面考虑。另外学生的水平也是决定量规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符合学生水平的结构分量在评价时往往是没有意义的。

(2)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

对量规中各结构分量的权重(分数)进行合理的设置不但可以帮助有效的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好努力的方向,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结构分量的权重设计与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真接的关系。还是以电子作品的评价为例,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制作电子作品的有关技术,那么赋予技术、资源利用结构分量的权重应该高些;如果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电子作品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那么赋予选题、内容、组织等结构分量的权重则应高些。

(3)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

在对量规的各结构分量进行解释时,应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而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性的语言。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如果标准是“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则此标准形同虚设;而如果标准是“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了出处。”,则标准就明确得多。后者所具有的可操作性,正是量规最可宝贵的特质之一。

◇如何使用量规?

使用量规进行评价时,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进行前提供量规。

在学习提出预期要求是信息化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发挥量规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作用。

(2)与其他评价工具配合使用。

正如强调探究型学习不等于否定接受式学习一样,强调量规的优势,也不等于否定其他评价工具(特别是传统评价工具)的作用。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配合使用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在要求学生以电子作品递交作业时,采用量规与范例(学生作品范例)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就会非常有效。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量规的要求。

关注过程的评价特别强调要求评价要随时并频繁地进行。这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以便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量规来衡量和自己的绩效。

(4)为自评和互评设计良好的氛围。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应该积极地鼓励这类评价,如要求学生互相浏览作品,根据量规提出修改意见等。但切忌为学生的互评施加压力,否则势必会影响互评的质量,如要求以学生互评的分数作为期末考试分数等。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定义: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美国《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在学术性知识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来支持、加强学和教的过程。

◇列举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三种以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教学目标漂移,缺乏有效的教学目标来引导整合活动

解决策略: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而服务。

问题:当让学生使用技术工具进行探究时,发生信息迷航或目标偏移。

解决策略:教师进行有效和必要的引导,提供参考网址或支架,使学生关注于解决教学问题。问题:教学时间过于紧张,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开展有效的整合。

解决策略:在更弹性或宽泛的设计时空(例如从课时层面发展到单元层面)来综合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问题:整合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仍然是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

解决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到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投入性和活动参与积极性。

◇Webquest:是由美国著名专家作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首创的一种基于因特网资源的课程单元式探究型学习模式。

篇3: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二者关系的基本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定义

1、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

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认识资本主义首先就要对资本主义的含义有清晰的界定,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描述并不拘泥于直接使用资本主义这个字眼, 而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所有制、资产阶级社会等词来表达。

2、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最早应该追溯至空想社会主义。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 就其内容来说, 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 就其理论形式来说, 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空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也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对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也见于马克思的著作中,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当时流行的5种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 并重点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 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1、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发展了

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 不仅继承了以往社会创造的生产力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大生产, 其最初表现为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交往的愈来愈密切, 原来的小规模个体生产变成了有分工的机器大工业, 同时也把封建统治的一切关系都破坏了。

2、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割据, 建立了

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并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由于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 为了销售产品、寻找原料,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 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 同时也影响了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交往。

3、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孕育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因素是从资本主义内部孕育起来的, 他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上一阶段的社会更替, 认为新的社会是在旧社会内部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 直到具有变革的能力才发生了社会新的阶段代替旧的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 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社会主义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内部酝酿产生的。

总之, 资本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从前一切社会所不能比的,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三) “两个必然”理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它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取

代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并没有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有所改变, 相反, 由于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加剧, 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 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显。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

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 也是劳动者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 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3、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发生,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共产党宣言》用唯物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而, 它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生产了其掘墓人———无产阶级。“只有大工业才能发展那些使生产方式的变革, 使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消除成为绝对必然的冲突”。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方法看待人类历史的更替, 认为废除先前所有制关系, 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 并指出新的阶段是对旧的阶段的继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相对高级的社会形态更是如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这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深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胚胎内部开始孕育新社会的因素, 社会主义一定是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土壤中发生发展, 而不可能另行创造出新的文明。

(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他们认为,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 他们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 提出将来的理想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恩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 而他们的思想中也已经包含了这样的特点。

社会主义要消灭阶级, 消灭剥削制度, 这也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这样说的:“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 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 是不可能消灭的。”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思想

十月革命的成功, 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性事件。但是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各方面比较落后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 对于如何搞好国家建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难题。同时对于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列宁在俄国建设过程中, 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方针, 其思想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也极具参考价值。

强调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 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空前的飞跃;另一方面, 它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困难, 继续比较容易”相反, 是“开始容易, 继续比较困难。”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 1918-1921年初, 苏维埃政府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工业国有化, 余粮征集制等。待革命胜利以后, 列宁毅然改变政策, 以俄共十大和论《粮食税》为标志,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他指出:“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 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 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 没有任何中间级”。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他根据俄国实际情况, 探索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 如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 因此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在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 建国初期的基本认识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是如何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一个难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 明确提出想外国学习的口号, 向外国学习, 包括向苏联社会主义学习和向外国资产阶级学习两个部分。

(二) 改革开放时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冷战”结束, 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由对抗更多地转向共存, 相互受益。

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问题上, 邓小平以其战略的眼光, 敏锐地觉察并紧紧地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 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从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经济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的认识出发, 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 取得了思想和实践的重大突破。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提出,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发展我国经济。邓小平为我们打通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道路, 并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利用、吸收资本主义的方向。因此, 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开放、务实的基础上, 从此以后,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迅猛发展的道路。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实践意义

(一) 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经济利益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相互依赖大大增强, 双方的和平共处也因此得到了全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同时, 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 资本主义意识到了其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 并试图进行改善。如实行股份制, 让普通大众参与进来, 实行国家福利, 加强国民生活保障等。这一趋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矛盾越来越激化的结果, 在某种意义上说, 当代资本主义正在酝酿社会主义的因素, 而且越来越明显, 但是要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人类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

西方出现了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趋同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社会主义将最终和资本主义融为一体”, 其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 它歪曲了社会主义“和平共处”的理论, 把“和平共处”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融合”, 它适应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需要, 把自己当成“和平演变”的工具;它适应了社会改良主义的需要, 把自己当成麻痹人民群众革命斗志的工具。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 避免被这种理论侵蚀。

五、结论

对于当代中国的建设来说, 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这些结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中国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而在今天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 关起门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己不可能。这种新的形势向我们国家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与西方资本的同时不会被西方渗透。第二,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该如何对待和怎样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谭培文, 陈新夏, 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人民出版社, 2005.

[2]、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 1956.

[4]、侯衍社.马克思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及其未来走向[J].烟台大学学报, 2004 (1) .

篇4: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关键词: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黄色壁纸》;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短篇小说《黄色壁纸》,被尊崇为女权主义的力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则更可以显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身份、地位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父权制,阶级与性别压迫之间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具有性别和经济两种剥削性质。资本主义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1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为理论基础,从经济独立和性别认同两方面分析小说中妇女受压迫的表现,揭露父权制社会妇女受压迫的本质。

一、女性无法经济独立的现状

1.妇女家务劳动的价值被占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父权制导致劳动的性别分工。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女性劳动力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男性可以走出家庭到社会上寻求可以付费的工作,而女性却不能。她们必须做好家务活以保证她们在家里的位置,然而即使如此,她们这种没有任何报酬的劳动仍然不被家庭重视。吉尔曼揭示出男权社会体制下,妇女们所做的家务劳动的剩余价值被男性无偿的占有。就如同小说中主人公发出的感叹“谁会想象我在做穿衣打扮、招待客人、安排家务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时花费多大的力气啊!”实际上,女性在家庭中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与外部世界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男性通过剥夺女性家庭劳动的剩余价值控制她们的权利和自由,使女性无法经济独立,因此她们与外界的经济交流只能在家庭环境中完成。

2.妇女外出工作的权利被剥夺

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意识萌芽,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个体的感知,使资本主义父权制度受到威胁。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她们在经济上也依赖于男性;正是由于女性经济上的不独立,使得她们必然要处于从属地位。写作是小说中主人公所能够胜任的唯一的社会工作,然而她却被残酷地剥夺了这一工作机会,也就阻塞了她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唯一渠道。虽然与她的性别格格不入,但她却非常渴望去做同男性一样的工作。这种“不正常的性别颠倒”被“内科医生们”(包括她的父兄)诊断为神经错乱。女性对于外出工作的渴望被压抑,她们的个性天赋被埋没,这些都取决于她们被剥夺的经济独立的地位。因此,女性只有努力摆脱这种经济依赖的状态,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和解放。那么,要彻底改善她们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女性的经济独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女性的身份认同危机

1.男性的正统地位使女性受压迫

在《黄色壁纸》中,通过叙述我们不难看出,主人公和丈夫约翰之间的关系恰恰代表了引起两性之间冲突和矛盾的性别压迫。主人公已经意识到了她所受对待的压迫本质,却还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欺骗。比如,丈夫为她治病所安排的房间,被她描述成一个安全又充满体贴的舒适之所;然而在读者看来却是一个隔离严重精神病人的禁闭之地。她所处的实际环境与她对环境其中细节的解读之间的巨大差别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更愿意去相信丈夫所说的话。她以这种方式所要表达的其实是自己已经陷入了一种自我欺骗当中,这种自我欺骗源于约翰以及他所代表的父权社会。通过这些父权社会的代言人,女性完全被控制。正是基于对这种被压迫本质的认识,主人公虽然没有用语言去挑战丈夫的正统权威却也心生反抗。她的想象力被看成是一种会威胁丈夫男性权威的危险助推力。男性的惧怕使得他变得更加说一不二,因为在父权社会中惧怕就代表示弱。主人公看到了这一点却无法言说,她不仅仅是在奋力地与这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作斗争,更是在与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中她所受的教育和价值观的教化作斗争。

2.写作——女性反抗的唯一发泄方式

主人公和丈夫之间充满了欺瞒,因为她并不想告诉丈夫他并不关心也不屑了解的事情。这时她的日记也就成为了她唯一能够坦白和解释她所欺瞒的一切是什么为什么。这些矛盾使主人公自我沉沦而且不可避免的成为所谓的“妻子”这一身份带来的恶果。

约翰决定妻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写作被严格禁止,主人公无奈只得将注意力转而集中在黄色的壁纸上。她开始强迫想象的和现实的东西发生交集。壁纸上的图像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映射出她自己现实生活的经历。最终想象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而她自己也变成了壁纸中的女人。她可以被解读成一个传统的女性,约翰就是一个传统的男性,那么他们这种关系的解读显然是由性别决定的。

3.詹妮——父权制度的牺牲者和帮凶

与小说中主人公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人就是约翰的妹妹詹妮。前者是父权制度的牺牲者,后者却是父权的帮凶。她完全丧失了自我,服从于约翰的需要和意愿。同为女性的詹妮甘于作为听命于父权制度一个工具反过来去压迫女性,这是女性丧失自我被父权压迫的一种病态行为,在小说中得到形象地体现。但是某种程度上她也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她仍然是父权制社会中一个倍受压迫和折磨的牺牲品。

通过对小说《黄色壁纸》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是中心,是准则,占据正统地位;女性是他者,是被边缘化的群体。任何要追求自我,违背男权意志的女性都会被妖魔化。小说中被逼疯了的妻子的丑态正是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体制下被压迫的女性向往自由却又敢怒不敢言的惨状的形象体现。因此,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才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参考文献:

[1]Deborah L. Madsen,女权主义理论与文学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明晔,《黄色糊墙纸》中的马克思女权主义解析[J]。短篇小说,2012年22期.

[3] 段国华,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视角探究《黄墙纸》中疯女人疯癫的原因[J]。安徽文学,2010年05期.

[4]王跃华、张国胜,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篇5: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异化观

一 . 异化是一般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 1844 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而且,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 20 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 20 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的,并且他又极其重视个体的人的非理性因素,所以萨特的异化观又是隶属于海德格尔以来的存在主义传统的。

对于人本主义来说,异化概念是一个哲学发明,因为很少有人对异化的根源作认真的思考,几乎没有一个哲学家对“什么造成异化”作过系统的说明。一般说来,传统哲学属于还原论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探讨总爱溯本求源,但在异化问题上却是一个例外。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试图用私有制来说明异化,但他同时也发现,私有制恰恰需要用异化来说明,直到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由于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才解决了用异化和私有制相互说明的矛盾。

二 . 匮乏是异化的根源

在哲学史上,可能萨特是一位试图认真探讨“什么造成了异化”的哲学家。萨特认为,异化根源于匮乏,匮乏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体的自然物 ( 或产品 ) 的数量上的不足。” [1]

匮乏是人的存在的否定,而且这种否定不仅是外在于人的否定,更是不断地被人内在化的否定,即在人的本来意义上的人的否定。人的职业、阶级归属等等在这种否定面前完全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匮乏面前,社会在总体上面对着这种否定。我们的人类是由无数个历史地共生于地球上的人构成的,地球这个自然存在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无法提供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人类维系生命的需要和人口数量总是多于可以获得的生活资料。

匮乏在人与人之间楔入了否定的关系。萨特说:“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变,直到现在总是出现在匮乏之中的,也就是说,出现在一个还不能从它的自然的需要中摆脱出来,从而被它的技术和工具所决定的社会之中的。一种需要被所压迫和被某种生产方式所支配的集体性的破裂,引起了构成这种集体的个人之间的对抗。” [2] 历史发展的状况表明,人为了使自己不致于死亡,一直是借助于各种方式来消灭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中的一部分,不管这些成员是业已存在的,还是可能出现的。可见,匮乏造成了人对人的否定,面对匮乏,人人都有可能被消灭,以便换取其他成员的生存。匮乏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互为否定的关系,正象等待公共汽车的那一群人,汽车上有限的座位使他们成了抢夺座位的潜在敌人。

萨特说:“在匮乏的环境下,人被人所否定乃是人被物的否定” [3] 物质资料的匮乏深深地渗透进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从而破坏了人与人之间要求实行平等互利这一唯一合乎人性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敌对的关系。在萨特看来,匮乏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对于他人都是一个威胁。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当一个人消费特定的对象时,就意味着排斥了其他人对这个对象的消费:当一个人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要时,就意味着对其他人构成威胁。“在我和他所构成的类的范围内,首要的必需品对于作为任意一个人的我 ( 一切他人 ) 都是同样的,他人的生活直接威胁着我。” [4] 人类历史表明,人是匮乏的产物。匮乏使一个人被每一个人所否定;同时,一个人的存在又否定着每一个他人。每一个人对于他人来说都是外在的,他人是个人存在的异己的类。所以,萨特说,在匮乏的环境中就每一个人和众多的他人一样都是实践的有机体而言,他是人;而就人在交往中与他人相互构成威胁而言,他又是“非人”。

总之,虽然匮乏并不绝对地否定人类机体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对于个体的人而言,人是作为非人的人,作为异己的类而存在的。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一切冲突都内在化和全部生活就是生存战斗,它只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单纯存在都是匮乏所规定的,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存在和经常的危险。” [5]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对于一切其他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人的人,并把一切其他的人看作非人的人,而且实际上无需考虑他人的人性。” [6] 尽管这种非人性并不是衍生于人的本性,但是,只要匮乏统治着人,每个人的人性中就包含着一个非人性的惰性结构,它事实上无非是物质的否定性的内在化。所以,在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时,除了非人性之外不可能有其它任何东西。

因此,萨特认为,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即反对匮乏的战斗。在原始社会,物的匮乏是毫无疑问的。但人类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世界上依然有四分之三的人营养不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也不可能消除匮乏,相反,却加深了匮乏和扩大了匮乏的范围。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匮乏的环境中和由匮乏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进行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反对匮乏的战斗不断展开,人们不断地把匮乏内在化,使之成为人本身存在的一部分。萨特说:“人们是在匮乏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的,一旦这些人试图克服和超越匮乏时,他们就把匮乏内在化了。” [7] 也就是说,人们主观上是想克服和超越匮乏的,他们正是怀着这个目的去劳动和从事种种实践活动的,但其结果却与他们的主观意图相反,他们不仅没有克服和超越匮乏,反而把原来作为环境和自然的匮乏内在化为人的一部分或基本存在型式。“正是匮乏使我们成了创造这个特定历史的人,同时也是这个匮乏把我们规定为特定的个人”。 [8]

匮乏的关系派生了异化的关系。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匮乏直接决定这个社会的一切方面,除了人类历史一直存在着的物质资料的匮乏之外,其它某一方面的匮乏也可以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异化。萨特举马克萨斯群岛男女比例失调为例,认为女性的匮乏不仅造成了一妻多夫制,而且引起了男子同性性关系、妇女的粗暴寡情、男子的多愁善感、儿童的性早熟等相异于“人”的结果。如果说这些不是严格哲学意义的异化的话,那么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异化,是人的存在的原始形式的异化。

三 . 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造成了异化

萨特认为,对文明社会的考察,就会发现,不仅匮乏直接造成了异化,而且,异化还是产生于人们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之中的。虽然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并不必然产生异化,但异化却必然来自于克服和超越匮乏的活动,匮乏是一个必要前提,是人的实践的先决条件或先验性因素。这种先验性因素经由人的实践的中介进入到一个可能性的领域。

萨特把人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的本能。人这个有机体,先天地具有发挥自己身上的各种机能的倾向,它要求将自身投射出去,即投射到物质界。也就是说,人的存在本身就包含着外在化和物化的内容,人正是在这种外在化和物化的过程中创造历史的。然而,在匮乏的环境下,外在化成了异化。因为,匮乏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人必须不断地去克服和超越匮乏,以期满足人的需要。而需要的膨胀遮蔽了人的存在本身,人成了自己的需要的奴隶,成了努力去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工具。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导致了人自身的异化,而且导致了与人的实践活动目的相悖离的客观结果。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人在这种活动中赋予客体、物以意义,使自然的自在之物变成一种人化的、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但是,在“物与人的动态的,对立统一中,它们互为对方的变压器而起作用,……当人赋予物以意义时,也就同时把自己的否定性力量转嫁给了物,让其渗透于物中,并转化为一种破坏力量。” [9] 萨特以中国农民砍伐树木引起水患为例,说明克服和超越匮乏的实践活动造成了与人的预期目的完全相反的结果,即人的活动成了反对他自己的力量,人加工和改造过的物质界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人的劳动活动是克服和超越匮乏的尝试,通过劳动活动,人们改造和利用物质世界。但同时“劳动却意味着人把自己还原为无机的物,并在对物的作用中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10]

文明社会发明了机器,但机器的发明却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社会的工业化把人固定在生产的环节上,成为失去了主体的、被操纵的、机械化的部分。,人制造和利用机器时,“机器就通过具有时间性和目的性的程序规定了它的操纵者。” [11] 这时,“机器以‘绝对命令’出现,实践主体却变成了地道的、自觉的工具,变成了‘实践 - 惰性的’存在物” [12] 。

因此,萨特认为,在匮乏的环境中,物质界的基本属性就是“惰性”,当人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投射到物质界时,实际上是把自己客观化为“惰性事物”,然后在这种惰性中观照自身。但是,人在这种观照中所认识到的却已经不再是自己了,而是异于自己的他物。因为匮乏条件下的个人实践失去了纯粹性,在这种实践中,客观化在一开始就表现为个人意识被剥夺和被歪曲,使实践打上惰性的印记。所以说,客观化就是他化,导致物化的实践活动总是把人规定为他物。

就历史而言,它体现了一切人的全部活动的业绩,但却是以牺牲个人为代价的。历史对于个人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人在历史这个他的实践的客观结果中认不出他的行动的意义,尽管他也获得了局部意义上的成功,但他所追求的目的在总体上总是遭遇失败。人每天经由自己的手创造历史,却不能在他的时代中认出自己。

作为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是一个历史悲观主义者,他认为异化是人的永恒的存在状态。萨特承认存在着消除异化的努力,即人的实践的总体化甚至社会革命,但却不相信这些对于消除异化具有终极意义。在他看来,异化――暴力――革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是说,个体的人在匮乏的环境中首先失去人性,然后又起来反抗,以求恢复人性,因而他们组织革命。但是革命一旦被组织起来,就会被制度化而重新陷入分散状态和惰性状态,以致丧失人的意志。这样一来,革命也就失去了原来应有的意义。所以,革命不可能消除异化,相反,只能导致新的异化。实际上,萨特把组织起来的革命本身也看作是一种异化了。

篇6: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及自由主义

近日在课堂上看了三部视频,不禁让人引发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思考。遂将个人浅薄理解陈述如下。

一、关于个人主义,顾名思义,是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指的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强调个人利益、个人需要、个人尊严和个人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强调了极端的个人特征,否认客观真理,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的其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而对于我们大学生,个人主义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一,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的挫折感增强,压抑感、郁闷感也随之出现,这就使我们的个人中心人生取向变得沉甸甸与僵化;第二,是我们的道德变成虚无主义;第三,个人主义很容易使我们变成一个只懂得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第四,个人主义使我们大学生远离群众与同学,交际关系恶劣,不利于团队合作,对个人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害处。

所以,个人主义的危害是巨大的,为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与日益强大,为了我们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我们必须批判个人主义、摒弃个人主义。面对个人主义,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大学生变得冷漠,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自利,对待同学反应淡漠,个别学生好逸恶劳、见利忘义,甚至违法乱纪,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主义的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高尚的思想理念来指导人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了解到个人主义的危害,及时从个人主义的迷雾中走出来,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誉,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我们大学生的最高人生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二、关于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在价值取向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相互关系的互动目标取向方面,认为集体高于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等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普遍得到认同。但是,奉献意识不强,集体责任感淡化。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奉献意识不强,或者其行为规范倾向介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其实际行为中的集体主义观念可能要根据当时的情境、环境等因素决定,我们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存在一定距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个人主义思想明显,集体观念淡薄。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中,甚至有部分大学生把独立狭义理解为“万事不求人”,生活中高傲自私,目中无人,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际关系不和;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把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视为个人无能的表现,缺乏团队精神和团结意识;不能客观对待挫折,往往以逆反心里看待老师、同学的帮助和指正等等。

诸如上述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种种表现,虽然不是主流,但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集体主义的,要提高对大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理念的认知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的人生观,实现个性张扬与集体观念在大学生身上的和谐发展。积极支持开展以班集体为主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支持班集体活动项目的创新,尤其是那些贴近社会,既能发挥学生个性优势,又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主题活动,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社会主义集体的温暖,再现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事事敢做敢为,飞扬青春的风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庆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心中有他人,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心中有集体,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心中有国家,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三、关于自由主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把学习和集体利益为第一,襟怀坦白、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正确的原则,反对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巩固集体内部的团结,认真负责的做好学生本职工作。

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反对自由主义。一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树立从点滴做起的思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向一切好的事物学习,努力工作,培养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作风,更要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培养优良的作风,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二是反对自由主义要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难免产生不对的思想苗头,难免遇到困难和疑虑,面对不正确的倾向,个人要及时汇报,及时与领导和同志们交流,征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加以改正。若是学生党员,就要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三是反对自由主义要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其理论上的先进性。因此,平时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大学生要努力做到:

1、以文立身,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作为学生,平时自己要做到多学、多练、多积累,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

2、以诚立身,维护同学之间团结。真诚是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促进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无论何时,都要胸怀大局观念,诚心待人。

3、以勤立身,勤奋学习好基础,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以谦立身,保持自我的持续进步。面对困难,要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在磨炼中提高自己;面对成绩,更要力戒浮躁,踏实学习,更虚心的向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不断促进自己的进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相关文章: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08-06

马克思主义05-09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0-27

马克思主义重点05-25

马克思主义哲学05-24

马克思主义论文04-15

马克思主义热04-22

马克思主义原理05-14

马克思主义法学05-09

新马克思主义05-10

上一篇:劳动争议案例讨论下一篇:公共卫生资金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