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2024-04-09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精选8篇)

篇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一、选择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B)个学段。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C)和因材施教。

A、探究式 B、自主式 C、启发式

3、在各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不确定

4、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6、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D)。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7、《标准》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A)。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学习活动

8、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A),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A、估算意识 B、计算意识 C、笔算意识 D、口算意识

9、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C)为依据

A、学生 B、教师 C、《标准》 D、师生

10、《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B、)。

A、过程性目标 B、结果性目标

11、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的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 B、自主探索 C、合作交流 D、适度练习

14、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A、B、C)。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评价者

15、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二、填空

16、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7、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19、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0、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 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1、(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22、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23、《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五个方面。

2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25、课程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计算能力)、(论证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能力)。

26、“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27、在“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中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调整到了第(二)学段。

28、《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第(一)学段认识小括号,在第(二)学段认识中括号。

29、“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到了第(三)学段。

30、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概念

31、数感: 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2、符号意识 : 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33、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34、生成性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5、延迟评价;是指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尚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可暂时不给明确的评价结果,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当取得较好的成绩时给予评价,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简答与论述

36、《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最基本的课程理念是哪两句话?

答: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7、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搜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38、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等哪几个方面的素养?

答: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9、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提出了“四基”?

答: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 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随着数学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进步,现代数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及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作为未来的公民,应具有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应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应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内涵应得到发展的丰富。对学生的发展来讲,仅有只是和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数学思考,还要去经历和体验。将“双基”改为“四基”,使三维目标在总体目标中得到体现,能够使教师在实践中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说“四基”体现了数学综合素养的要求 40、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什么把“两能”增加为“四能”? 答:《标准(实验稿)》中强调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2011年版)》中增加了两个,即“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此部分内容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虑的。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别人提出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却更加重要,因为这是对创新性人才的要求。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4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分割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42、第一学段(1—3年级)中,学生将熟悉哪些常见的量?

答:认识元、角、分及关系;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体验时间长短;认识年、月、日及关系;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3、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数量关系,也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44、举例说明在不同学段,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课标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

新课标在三个学段中,认识同一个或同一类图形的要求有明显的层次性,如第一学段所使用的词语是:经历、感受、初步认识等,在第二学段所使用的词语是:探索、掌握、知道、理解等。从 “ 辨认 ” 到 “ 初步认识 ”,再从 “ 认识 ” 到 “ 探索并证明 ”。例如,对于“长方体”,第一学段要求 “ 辨认 ” ;第二学段要求 “ 认识 ”长方体,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等等,都分学段进行了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层次性,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图形几何教学时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有规律、有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5、小学阶段对于 “ 图形的认识 ” 这一内容,教材是遵循怎样一个编排体系?为什么这样安排? 第一,现在的教材,在图形的认识当中,是先讲立体,再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从历史发展过程上看,实际上我们中国小学的传统教材,最初是按点、线、面、体的逻辑关系讲的。到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后,义务大纲出现就发生变化了,先讲立体以后再讲平面,然后又回到立体。为什么当时要改?因为当时很多老师都反映,高年级孩子,对几何立体图形,本身的识图的能力比较低,认识起来比较困难。这部分是个难点,分阶段安排可以分散难点。

第二,实际上一个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当中,一个婴儿从出生落地,他所有接触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体,他的奶瓶,他玩的积木都是体,住的大大楼里,所有东西都是体,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积累了很多立体的物体,因此所有的几何体,都具有直观的实物的模型的。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低年级孩子,刚开始初步的认识立体图形是有可能的。

所以一是有必要,二是有可能,再加上儿童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必然是有一个长期的反复的积累的过程,不能一次到位。所以当时的义务大纲就打破了传统的一步到位,先讲立体图形,要求直观认识,然后中间一段是平面图形,最后再讲立体图形。现在教材也一样,先讲立体,后讲平面,再回到立体,但这两次讲立体层次不同,第一次要求辨认,到第二学段要求是认识。也就是 现在教材是 “ 体-形-体 ” 的混合螺旋编排结构

46、新修订《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指出教学中要处理好哪四个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47、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

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真可谓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很难找到适合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合理地利用,做到既关注全体,又面向个体,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努力让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建构知识的过程。全班几十名学生,他们所处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之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致使其所具有的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了解所有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态度差异以及所具有基础知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精心做好课前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表情和心理,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业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提高,感受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同时还要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尤其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6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在指导下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并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在正常教学的间隙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作业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新颖、有趣的梯度作业,做到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数学教学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更加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从面向全体到关注个体,最终实现教学优化。

48、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1.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

2.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有时反而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49、王老师在执教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小组交流。汇报时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理念?

答: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50、谈谈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些做法。

首先,数学思想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融于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之中的,而且数学思想的获得,是在不同的数学内容教学中通过提炼、总结、理解、应用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悟”出数学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再者,经验也是通过经历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活动方式才能够逐步积累的。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自己获得结论。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活动经验,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案例

图形分类

如,桌上散落着一些扣子,请把这些扣子分类。想一想:应当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根据分类的标准可以把这些扣子分成几类?然后具体操作,并用文字、图画或表格等方式把结果记录下来。

面对着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扣眼的数量不同的众多扣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该从何做起?如何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又该如何表示记录这些分类的结果呢?怎样渗透分类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分类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过程。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再动手实践、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

《课标》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颜色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着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如何在分类的过程中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分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经过实验探索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加深对分类思想与分类方法的理解。学会分类,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

总之,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篇2:(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一.从各国历史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1. 在课程观念上:(1)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叙述,而是以史实为依据来架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结构是可变的;(2)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非解释性的、描述性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的学科;(3)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仅仅依靠记忆进行学习的学科,而且是一门能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学科;(4)历史课程并不仅仅是一门富者、强者和名人的编年史,而且同样是一门关于普通人的学科;(5)历史课程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记录,而且是既能记录各民族、文化和社会渊源,又能延伸其自身经历的学科;(6)历史课程并不是一门与个人无关的学科,而是一门与个人有关的学科。

2.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是囊括各方面内容,而是精选能够培养学生所需求的“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的内容。

3. 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4. 在教学方式上:不是“教师中心”而是“学生中心”。课程与教学理论从“记忆教学论”向“思维教学论”转变,从“单一教学”方式向“合作学习”方式转变。

5.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 在课程评价上: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义务教育历史旧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的培养目标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历史学科体系,仍存在“难、繁、偏、旧”现象。部分教学内容头绪多,内容杂,知识点密度大,概念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

3.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仍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4.课程评价仍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得什么?

总的思路是: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基本思路是:1.明确课程性质;2.转变课程功能;3.改革课程内容;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5.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6.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

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性质: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五.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功能是什么?

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的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六.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上要进行哪些改革?

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七.初中历史新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原则是什么?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完整性。

2.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体现学生生活。

3.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

八.《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坚持的两项原则是什么?

1.坚持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目标。

2.坚持义务教育的发展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就创造条件。

九.《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如何规定课程目标?

《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1)在横向上,《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2)在纵向上,《标准》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规定了学习每个学习板块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板块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

十.《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如何构建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的? 《标准》采取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方式来构建历史课程体系。《标准》把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三个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主题的确定要有利于素质的培养;三是要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十一.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有什么特点?

1.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三个方面有较大突破:(1)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教育目标,而且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2)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3)在知识传授中,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内容标准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内容目标要求。即识记层次;理解层次;运用层次。这三个层次规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要求一目了然。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

2.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3.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4.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5.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6.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十二.制定历史课程目标时主要遵循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1.强调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来确定课程目标。

2.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3.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

4.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

十三.中国古代史的九大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九大主题是:(1)中华民族的起源;(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3)统一国家的建立;(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融合;(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8)科学技术;(9)思想

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基本内容和线索。(2)以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侧面的最主要特征的统一为主要呈现方式。(3)以宪法和国家现行法律为指导,处理学习主题选定中的某些问题。(4)尊重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十四.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规定: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十五.中国近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七个主题是:(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近代化的起步;(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6)经济和社会生活;(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线索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

历史的时段性主题。

十六.中国近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十七.中国现代史的七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确定的七个主题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5)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6)科技、教育与文化;(7)社会生活。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2)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的时序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十八.中国现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十九.世界古代史五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主题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五个学习主题是:(1)史前时期的人类;(2)上古人类文明;(3)中古亚欧文明;(4)文明的冲撞与融合;(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不追求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2)要照顾到世界历史

发展中的时序性和重要性,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时代性;(3)力求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抽象繁琐的概念,力求深入浅出,增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

二十.世界古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规定: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二十一.世界近代史的八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些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八个学习主题是:(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2)第一次工业革命;(3)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5)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第二次工业革命;(7)第一次世界大战;(8)科学与思想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注重世界近代史内容的广度而不求学科专业深度。(2)注重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而不求面面俱到。(3)注重历史过程的学习,而不仅仅是历史结论的记忆。

二十二.世界近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依据时间顺序和类别,把握世界近代史中的基本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了解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对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评价。

2.在过程与方法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对世界近代史应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到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概念,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还要提倡探究学习的原则。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1)要树立旗帜鲜明的历史是非观念和历史正义感。对资本主义的野蛮性、贪婪性、扩张性要持批判、否定和憎恶的态度。要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2)要树立历史进步意识。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3)要培养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4)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5)要培养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十三.世界现代史的八个学习主题是什么?确立这些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八个学习主题是:(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3)第二次世界大战;(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8)科学技术和文化。

2.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反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2)体现时代性与发展性。(3)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二十四.世界现代史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在知识目标上规定: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

2.在能力目标上规定: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

篇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一、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1. 对数学意义的修订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 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这种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过程, 而是一门科学.

2. 对数学课程的修订

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进一步阐述了数学课程的本质.

3. 对课程目标的修订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 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此次修订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是对十年改革经验的提升, 更加凸显了数学对人的发展的特殊作用.

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修订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改变不仅变间接为直接, 提出了能力培养目标, 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

4. 对课程内容结构的修订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结构没有变化.“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变化, 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 第三部分“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 使三个学段内容学习的层次更加分明, 例如4-6学年段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而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保留了“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能计算平均数”, 并且将“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 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放在了7-9学年段中提出.“综合与实践”内容作了较大修改, 明确了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 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程内容, 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6个核心词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明确提出了10个核心词, 并给出具体描述.增加了“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并将“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目标;对“数感”、“空间观念”的内涵作了修订;将“符号感”修订为“符号意识”, 强化其从感性到理性转化的重要作用与基础地位.

二、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日常教学的影响

篇4:(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词汇水平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中提出,应及时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及时为教材的修订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适当选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或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受话题内容、编撰体例等因素影响,教材编写难以做到使全部课程标准词汇在教材中高频率复现。而过低的复现率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词汇习得。通过增加有词汇控制的校本阅读教材,提高课程标准词汇的复现率,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

本文以《新目标》教材和校本阅读教材为输入源,研究了初中生对课程标准词汇的习得情况。

一、研究问题

1.以《新目标》教材为输入源,学习后,初中生对课程标准词汇的习得情况如何?

2.以《新目标》教材和校本阅读教材为输入源,学习后,初中生对课程标准词汇的习得情况如何?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进行,随机抽取四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实验班,两个对照班,共224名学生。实验班以《新目标》教材和校本阅读教材为输入源,对照班以《新目标》教材为输入源。分三次(七、八、九年级第二学期末)进行测试。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南京師范大学马广惠教授(2006)设计的词汇水平测试卷测量被试的词汇习得水平。词汇测试卷从课程标准1500个五级课标词汇中,用SPSS随机抽取60个作为测试样本。

四、研究结果

1.词汇水平。研究发现,七年级实验班平均词汇量为899词,占总词数的59.9%,最高水平为1225词,最低水平为525词;对照班平均词汇量为865词,占总词数的57.7%,最高水平为1175词,最低水平为500词。八年级实验班平均词汇量为1188词,占总词数的79.2%,最高水平为1450词,最低水平为725 词;对照班平均词汇量为1127词,占总词数的75.1%,最高水平为1425词,最低水平为625词。九年级实验班平均词汇量为1374词,占总词数的91.6%,最高水平为1500词,最低水平为825词;对照班平均词汇量为1281词,占总词数的85.4%,最高水平为 1475词,最低水平为675词。可见,各年级实验班学生的平均词汇量高于对照班学生的词汇量,且随年级升高,差距更明显。七、八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无显著差异(七年级p=.243,八年级p=.083),九年级时二者有明显差异(p=.003)。在九年级期末时,实验班学生对课程标准词汇掌握情况较好。

2.词汇增加水平。研究发现,七年级到八年级实验班学生平均词汇量增加 289词,对照班学生平均词汇量增加262词。八年级到九年级实验班学生平均词汇量增加186词,对照班学生平均词汇量增加154词。可见,实验班学生的词汇增长量高于对照班,且随年级升高,差距不断拉大。

3.一词多义。研究发现,实验班七、八、九年级平均一词多义的词汇量分别为70词、83词、96词;对照班平均一词多义的词汇量为63词、70词、79词。由此可见,各年级实验班学生的一词多义词汇量高于对照班学生,但无显著差异(七年级p=.270,八年级p=.193,九年级p=.144)。总体上,学生一词多义知识习得水平较低。

五、讨论

1.在平均词汇量、词汇增长量方面,各年级实验班的学生均高于对照班学生,且随年级升高,差距逐渐扩大。在九年级期末时,实验班学生对课程标准词汇掌握情况较好。研究表明通过补充阅读校本教材,提高词汇复现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标准词汇。

2.在一词多义方面,各年级实验班学生优于对照班学生,但总体上,学生的一词多义知识习得水平较低。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应尽可能提供课程标准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典型范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一词多义的语言输入,促进学生对一词多义的习得。

综上所述,通过补充有词汇控制的阅读校本教材,提高词汇复现率,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标准词汇。同时,在教材编写时,应尽可能提供课程标准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典型范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对促进学生的一词多义习得显然十分重要。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马广恵教授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伟,马广惠.《英语(新目标)》教材词汇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01).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篇5:(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布里中学

任永刚

此次课标的修订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对课标部分的修订也是适应了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课标的具体修订内容(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

(2)“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的重要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开诚布公的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

(3)“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从原来的四个部分改为三个部分,即“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环境——现代媒介;补充了“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2、课标学习体会及教学策略(1)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2)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首先,创设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积极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改变过于遵循学科逻辑的分科教学思路,改变孤立的传授和记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篇6:(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勐库中学苏有川

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确实有必要把生物教学以及生命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在《生物课程标准》及时的反映,做到与时俱进。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实质上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适应经济的需要?这是当今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问题,虽然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一般都认为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开放的头脑。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生物学,在教学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我通过学习课程标准及修订解读有以下一些个人的体会,现与大家交流。

一、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

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物学课程的对象是全体初中学生,标准规定的要求是全体初中学生经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同时,也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因材施教,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均指出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在内容标准中单列“科学探究”主题,而且在其他主题中都给出多项活动建议和探究案例,并在教材编写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都特别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修改后更符合实际

原“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的要求提得比较高,这意味着不仅要求学生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还要能从光学和成像原理的角度加以说明。这样的要求对高中学生比较适合。修订后改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显然比较适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对应于“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内容,原“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了解鸡的产卵、孵化过程”被删除,原因主要是养鸡场的防疫要求不允许该活动的开展。

三、为教材编写修订提供选择的空间

原“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原活动难度较大,涉及动物的饲养、观察和探究。新活动可以涉及动物饲养也可以不涉及动物饲养,将“探究”改为“观察”,难度也明显降低,给予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更大的自主选择的余地。

《标准》将原先分散在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改为“实例”,集中放在“附录1教学与评价实例”中(共计11个教学实例和2个评价实例),《新标准》没有要求将这些实例编入《生物》教材的实例,教材可以选用这些实例,也可以选用其中部分实例,甚至可以不选用所有实例。这些修订为教材编写修订提供选择的空间。

四、强调核心概念在教学中和生物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学习要接受很多知识,有些知识因为经常不用而

随着时间逐渐遗忘,但有些知识很难被遗忘,那就是一些核心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发酵,基因工程有关的知识。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概念源于学科中的各种概念、理论、原理和解释体系,也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标准》增加“重要概念”有其积极意义。

(1)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在教学中,事实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即可获得,其学习的主要形式为记忆,检测时主要是复述;而概念性知识一般需要学生归纳推理,需要逻辑加工,需要学生去理解,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

(2)重要概念的内涵决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过去的教学大纲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表述主要采用“名词”或“术语”的方式,现在的课程标准则采用“描述”的方式。这样的表述无法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

(3)关注重要概念可以纠正教学误区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把某个概念等同于一个词或术语,进而把某个概念的教学等同于理解词义和识记词义的教学。例如,生态位、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但学生知道了某个名词术语绝不意味着理解了这个概念,如果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概念”的“替身”——名词或术语上而不是对概念的理解上,学生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记忆概念上,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去提出和解答有关真实世界中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上。这就陷入了误区。

五、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实验区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中考不考《生物》的地区,《生物》课程难以受到重视。许多教师认为,《标准(实验稿)》非常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忽略了知识目标的检测。这其实是误解。但在很多地方和学校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我们参加研修人员在初中教学生物的过程中是否很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呢?这次增加的,检测学生知识目标达成这个评价建议,应该切合实际的。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感受很深。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课堂再也不是以前的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了。《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学生不再是吃老师咀嚼之后索然无味的知识,他们变成了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变成了课堂上的思考着、探索者。通过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的思维、素养、甚至人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篇7:(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能阅读浅显文言文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的养成要以比较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通过反复阅读之后来逐步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我受益颇深。

下面结合本次专题学习,谈谈本人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收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年级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考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初中学业考试是引领教学方向的指挥棒,从近两年广东省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分布来看,古诗文阅读占了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加强古诗文的教学,重视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

在中学课本中,古诗文作品以其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意境而深受学生喜爱。究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古诗文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在阅读中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并能加强文学修养,加深文化底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呢? 我个人认为,语文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多鼓励学生,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想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精心设计课文导入,激发生兴趣,布置学生认真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的预习是在老师指引下有针对性、适量地练习。

1.变死记硬背为吟咏玩味

死记硬背只会泯灭学生的灵性,所以,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吟咏玩味到如出己口,应试也就不成问题。2.变“说文解字”为“授之以渔”

“说文解字”,字字落实,教师苦矣,学生收获微矣。为其自得,应变教师“说文解字”为学生“咬文嚼字”。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然后相互讨论、补充、纠正,最后教师点拨,“授之以渔”。

3.变架空分析为讨论探究

由于薄“文”,教师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往往架空分析,和盘托出,不引领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上乘之法是变教师架空分析为学生讨论探究。如教学《岳阳楼记》,可让学生以结句“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切入口探究作者思想感情。为此,探明“斯人”至关重要。从上文看“斯人”指“古仁人”,没有“古仁人”我和谁同道呢?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会使学生肃然起敬;联系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分析,“斯人”暗指同道好友滕子京。作者不忘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勿因“谪守”而“以物喜”“以己悲”的良苦用心会令学生怦然感动。4.变“题海苦练”为活动体验

古诗文巩固练习,依然“题海战术&rd quo;,令学生倍感苦恼。如能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体验,益于学生自得。譬如背诵,可让学生以哑剧表演;许多古诗词本是歌词或又谱新曲,采用学唱歌曲的效果不亚于反复背诵。再如综合练习,引“开心辞典”进课堂,设置词句理解、行文思路、表情达意等一系列问题由学生闯关,优胜者即评为“语文之星”,对于巩固理解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人文素质的效果也绝不逊于“题海苦练”。

二、深入挖掘、分析、研习,领略诗中洞天 具体切入点有如下几种:

1、析景物

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其主要元素即景与情,因此,要把握一首古代诗歌,从景物入手是其科学而又必不可少的切入方法之一。“析景物”可从景物在诗中的位置的角度去分类解析。①景物开篇。如:戴叔伦《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首唐诗先以景入诗,“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侯。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绿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离愁别绪,正为下文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显然这里开篇春之景对理解诗人怨别之情具有“仙人指津”的功用。②景物收篇。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显然这里结束全篇的“高高秋日照长城”的景物不可忽视,应如何分析呢?诗的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改”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愁月高照,景象开阔而悲凉。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使戍边者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也使这诗臻于七绝上乘之境,无疑,除了离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2、品字词

品味诗歌中形象和精练传神的字眼、诗眼对于鉴赏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可风一斑③。通常对字词的锤炼、品析是从字词的词性上分类分析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动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孤”一形容词:“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一副词等等。以上皆从词的功能上分析起,而笔者意从字词的内涵意蕴上分类分析。如下:

①想象鲜活的物态。台:韩琮《晚春江晴寄友人》“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洒畔草,不是望乡时。”此诗第三句中着一“青”字,使得全句飞动起来,是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表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着一字而得鲜活物志,勃勃生机溢于字表。

②再现典型的心境。如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是一首盼春小诗,诗中一个“都”字透露出盼春心情的急切。“惊”字写诗人在焦急下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和惋惜的情绪。如能如此解读诗歌。读诗又有何难呢?

③玩味隐含的语境。如张乔《书边事》一诗中“征人倚戍楼”中一“倚”字,就把前文中“调角断清秋”与后文“大漠无兵阻”点活。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3、抓细节

细节往往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让人见一叶可知天下秋。抓细节的分析,这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不少优秀的诗作中都有典型且蕴含丰富的细节描写,分析它,可准确把握诗歌的意旨。

例:崔道融《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使诗歌中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乡村生活气息。

再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诗中一个典型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这种“恐”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和决定,这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个细节富于包孕且耐人咀嚼。“秋思”之主题不点而显。

三、加强背诵指导,熟练背诵、默写经典名篇。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读书方法,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荀子·大略》中言:“少不讽诵,壮不议论,虽可,未成也。”讽诵,即朗读、背诵。青少年时期,记忆力好,阅读文言经典名篇,反复朗读、背诵,熟记在心,可丰厚自身的语言积淀。“背诵古诗文的最佳期在义务教育阶段,而不在高中,但这并不是说高中一点不能提出背诵要求。

我认为,初中阶段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利于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是阅读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而不是有意追求的目的。”方智范先生强调背诵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阅读鉴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其本质含义是背诵乃基于阅读鉴赏基础上的认知巩固,是建基于理解、体会基础上的背诵;不是为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地为背诵而被诵;否则,“背诵”就蜕变为一种生硬、机械的填鸭,那样做只会把学习者异化为食而不化的“两脚书橱”。

加强文言文背诵的指导,应该怎么做?

我认为,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反复申明背诵之于语言积累、文化积淀的意义。以名家大家学习古文的掌故来作为典型个案,向学生宣讲,以资借鉴,这是一种可取的途径。

例如:有人问过巴金一个问题:“你创作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我得益最大的在于我小时候背诵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古文观止》”。可见,背诵文言文经典名篇对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奠基有多么重要。其次,教师要授予快速背诵的方法,如关键词导背、思路图导背、首字提示背、分段分层背、分组接龙背等。再者,教师要及时检查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背诵积累,可运用通篇、选段或选句默写测试、口头背诵抽查等方式,来督促学生背诵名篇。

四、重视归类与比较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是零碎分散的,学生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做好比较归纳工作。让学生把应掌握的知识整理归类,温故知新,因新忆旧,相互印证,这就能使学生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学会应用已学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师先可以指导学生做成卡片或编制表格。归纳什么内容,从什么角度归纳,达到什么要求,教师都要有明确的规定,有步骤的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写景类、抒情类、哲理类多个角度归纳,也可以从写月亮、山水、花草、雨雪、四季、思乡、送别等多个专题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归类与比较,学生既明白了其中的细微差别,又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与记忆。

总而言之,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古诗文的教学,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语感,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古诗文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篇8:(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

“修订稿”的基本定位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语文课程改革,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语文教育的规律,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修订稿”的基本思路是: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校正偏差,谋求发展。在总体上走的是渐进式的道路。“修订稿”的正式颁布实行,将全面开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征程,预示着新的课程改革热潮的到来。

10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如何评价“修订稿”,现在的“修订稿”与2001年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较,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这些新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笔者从“修订稿”的主要特征及其突出的亮点对其作简要评述。

六大特征:“修订稿”充分凸显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特征一:“修订稿”是在延续“实验稿”课程改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修订的,“稳中求进”、“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

“稳”,体现在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稳”,还体现在四个“不变”:一是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二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三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四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

“变”,体现在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广泛和深入“修订稿”地吸纳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调整和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阶段目标更明确、评价体系更科学、实施细则更具体。

特征二:“修订稿”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

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关系,追求平衡,和谐发展,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修订稿”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然要处理好其中的诸多关系: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对以上若干对关系,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正观点来处理,才不失片面和偏颇,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健康、顺畅地运行。

特征三:“修订稿”始终贯穿“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主线

十年的课改历程,“把课改进行到底”的发展态势,已迫切地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当下,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太多关注的是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色的亮点、出彩的课件、出众的老师才艺等等,却偏偏漠视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在“前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多次提出“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稿”倡导语文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把凝聚广大教育工作者共识的“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理想追求作为统领语文课程改革的基调,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特征四:“修订稿”坚持继承与发展相互渗透

“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二部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一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

以上这些表述都指明了继承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前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所有的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吸纳前人的成果,我们必须有分析有批判继承。在继承与创新关系上,要以科学的思想、时代的眼光,既要吸纳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不失掉语文教育的传统和本真。

特征五:“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的“实验稿”给语文课程性质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时隔10年,语文界特别关注“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比照“修订稿”与“实验稿”发现,仍然是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这无疑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定的发展。有识之士坦言:“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功能的定位。”“修订稿”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特征六:“修订稿”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修订稿”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在“课程基础理念”特别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修订稿”以上的表述,较好地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六大亮点:“修订稿”充分体现了开放、务实、创新精神

亮点之一:“修订稿”在“前言”中强调,语文课程不仅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

“修订稿”在“前言”中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意味着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潮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重加深,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学更应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亮点之二:“修订稿”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和不同的形式源源不断涌向学生、影响学生,从网络文学到课桌文学、地摊文学,不一而足,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和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宝库,是思想美、形象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构建语文审美课堂,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审美和乐趣。在对事物和情感的自由表达中,提高审美情趣。

亮点之三:“修订稿”直面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对某些表述作出积极的、必要的修正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修订稿”对此作了回应,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已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客,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专家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亮点之四:“修订稿”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建议”第三条中,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表述中,增加了“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和“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两句话,这就说明,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应在语文学科活动中渗透。

在“基本理念”第四条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说明,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切实培养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亮点之五:“修订稿”高度重视阅读过程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学生行为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目的是提高阅读效率。

二是要求“利用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三是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对学生阅读行为的一种要求。

四是要求“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目的是防止阅读时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亮点之六:“修订稿”对“评价建议”作了重大修改,增加了四个小标题,条理更清晰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语文课程评价是不是科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评价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从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来评价教与学的质量。“修订稿”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其中有两点调适值得注意:一是强调“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二是提出“评价结果的主观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以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的改革一直是呼声高、措施弱、操作难。“可测”的落实,还要有系统的制度改革,这将是我们面临的攻坚性任务。教师必须落实评价改革的新理念,积极参与相关的实践探索,在评价改革中逐步完善,不断提高。

结语:“修订稿”凝聚了多方面的关心与智慧,它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正式的课程标准(以前教学大纲都是“试用稿”、“实验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再一次促进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引领语文课程改革迈向第二个十年。

语文课程改革不是“-一次性”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有识之士坦言,“面对现在的语文课程新标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已经很完美了。要加强现实课程实践的反馈,以利于课程不断调整,进而减免不必要的代价付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品剧本】我是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