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2024-04-28

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通用9篇)

篇1: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迁安市福盛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依据相关标准,结合公司实际,为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度本制度。

1、控制目标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持续改进,满足客户需要。

2、关健控制点

2.1合同评审质量控制

2.2采购原料质量控制

2.3产品检验质量控制

2.4包装质量控制

2.5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2.6顾客满意度

3、合同评审质量控制

3.1合同评审由公司市场部组织实施,质量部门派人参与,合同评审必须在合同签订前进行。

3.2合同涉及质量参数的更改必须对改正的内容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方可同意更改。

3.3合同评审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合同执行完毕后2年。

4、采购原料质量控制

4.1质量部门参与对物资采购或外协的质量评审,特殊情况必

须得到授权批准。

4.2采购物资的检验按照合同和技术条件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后必须形成记录,以便查阅或朔源。不具备条件检验和验证的,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检验。

5、产品检验质量控制

5.1对产品的检验和验证由质检部门化验室进行,检验和验证必须按照产品标准NY525-2011对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5.2产品检验必须形成记录,检验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上签字,以便朔源和追究质量责任。

5.3产品检验用的检测和试验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4产品检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评价合格的人员。

5.5质检处每月对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抽查产品和频次根据质量工作计划,用户意见等方面具体确定。

6、包装质量控制

6.1产品出厂前均要进行包装,包装必须符合包装图纸和包装工艺的要求。

6.2必须对包装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7、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7.1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信息和顾客意见的收集和反馈与售后服务,确保服务过程符合规定要求,使顾客满意。

7.2售后服务人员完成售后服务后,必须填写售后服务处理

卡,经用户签字后交各单位质量部进行分析处理。

8、顾客满意度调查

8.1公司市场部组织各单位对顾客满意度的收集和评价。

8.2质量部协助市场部开展顾客满意度评价活动,质量部可以直接接受顾客投诉。

篇2: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有机食品

2008-9-9 9:20:24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源升河”牌野生有机北五味子、山楂(山里红)、笃斯越橘(都柿)的质量符合相关有机食品产品标准,保证公司及产品的信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此《质量管理手册》,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一章企业简介

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闻名遐尔的中国绿色食品之乡----黑龙江省庆安县,是一个由继承了百年酿酒历史的小厂发展起来的酿酒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下设一个米业分公司,即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米业分公司,现有员工260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先进的自动化酿造车间和附属设备,有三条自动化灌装生产线,质检化验设备齐全配套。固定资产1783万元,流动资金670万元。年生产绿色食品白酒2万吨,可实现产值1.6亿元,利润400万元。产品畅销北京、天津、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市区,绿色食品大米白酒,天然野生有机北五味子出口韩国。

公司是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理事单位,绥化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庆安县白酒生产骨干龙头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质量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源升河牌38°、40°、42°、45°白酒和38°、40°、42°大米白酒,是A级绿色食品。源升河牌系列白酒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黑龙江省名牌产品”、“全省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是全省酒类行业唯一获得《质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的企业。

第二章企业章程

公司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的规定运作。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做到诚信、守法。

第三章企业有机生产计划

1、每年8月30日前,做好野生北五味子、山楂、都柿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

2、与金沟、东风两个集中晾晒场搞好对接,做好鲜果晾晒的准备工作。

3、9月末至10月初,对晾晒合格的干果进行收购。

4、收购后的干果,进行清选、分级、包装。

5、经检验,合格产品入成品库。

6、按年初签订的销售合同,及时向代理商或销售点供货。

第四章质量方针和目标

一、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质量第一;

品质纯正,争创名牌;

诚信为本,顾客满意。

二、质量目标

生产原料质量必须合格;生产过程中质量必须合格,生产的环境、个人卫生必须合格,产品合格率100%。

第五章企业组织机构图

一、组织机构图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主任:兰建有

副主任:刘淑华

成员:兰建芝、李波、谢东宝、张亚军、王少敏

第六章企业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和颁布质量手册,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负责;

2、负责公司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的确定,管理者代表的任命;

3、质量手册的批准;负责确定与质量有关的资源要求,并按要求给予充分提供;

4、负责确定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要求;

5、组织贯彻执行国家与质量有关的法规、条例;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综合办公室主任

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2、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

3、负责公司管理标准编制与发放;

4、负责统筹公司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及内部沟通活动;

5、负责公司后勤工作等综合性管理工作;

6、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7、负责公司治安保卫工作;

8、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9、负责制定内部质量体系年度审核计划及内审实施的组织;

10、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统计技术使用的培训,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生产部经理

1、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及维护、工作环境活动的控制;

2、负责公司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活动的控制;

3、组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保持均衡生产,保证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生产计划;

4、在生产管理中,当生产进度与质量矛盾时,进度应服从于质量,对不按规定程序组织生产而产生的质量后果负责;

5、保证安全生产,对因不安全因素而影响产品质量负责;

6、指导生产车间文明生产和现场管理。

经营部经理

1、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组织合同的评审,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络;

2、负责公司业务宣传、市场调研、预测,了解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产品销售及产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处理顾客投诉,技术咨询,质量信息等。

3、负责供方评定及管理,审核合格供方名单,负责公司物资材料和采购供应,编制采购计划;

4、负责仓库管理,做好物资、成品的贮存管理工作。

技术质检部经理

1、负责对产品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发放;

2、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管理;

3、负责公司产品实现的策划;

4、执行工艺纪律,控制产品质量;

5、负责采购物资、生产过程、最终产品的验证;

6、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跟踪记录处理结果;

7、负责针对产品质量问题,组织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分别进行跟踪验证。车间主任

1、在生产部的领导下组织本车间的生产,保证按时、按量、保质完成任务;

2、负责本车间的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3、监督工人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有权对违反操作规程、工艺规定人员令其停止工作;

4、负责组织对本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

化验室主任

1、负责对监视测量设施的管理与检定;

2、负责进货物资,生产过程,公司销售产品的检验工作;

3、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分析改进。

内审员

1、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审核工作;

2、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保证审核工作客观公正;

3、按照审核计划及检查表,认真进行现场审核,详细记录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的客观证据;

4、编写不合格报告,提出正确的审核结论及纠正措施;

5、对不符合项纠正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检验员

1、严格按照检验指导书要求实施检验,并认真填写原始凭证和检验记录,做好检验状态标识;

2、及时制止不合格品转序、入库;

3、协助有关人员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销售员

1、负责公司业务的宣传,掌握公司业务范围及相关的知识;

2、负责正确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服务主动、热情;

3、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走访顾客,收集顾客意见及与产品质量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

4、负责在授权范围内的合同签订。

采购员

1、负责公司采购工作,严格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2、负责了解掌握物资用途及质量标准,采购的原材料满足产品要求;

3、负责按计划采购,防止物资由于超储积压造成变质、失效。

仓库保管员

1、负责按照《仓库管理标准》规定管理好物资;

2、负责物资的入库、贮存工作,做到帐、物、卡一致;

3、负责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贮存、发放入库物资;

4、负责对库存物资贮存状况定期检查,对超期贮存物资及时提出复验或处理报告。

安全员

1、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做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2、定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

3、对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产工人

1、严格按工艺及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2、做好自检,积极配合专检,产品分类存放,严把质量关;

3、坚持文明生产,保证作业现场整洁;

4、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负责岗位设备、工具维护保养。

第七章质量信息反馈及处理程序

1、经销商、公司驻外办事处、销售人员保持与销售商沟通联系,及时获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息。

2、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二日内以电话或传真的形式反馈给公司综合办。

3、综合办接到信息,及时与技术质检部沟通,二个工作日内对消费者提出的质量信息情况做出定性结论。

4、综合办对定性结论提出具体意见,在一个工作日内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信息提供方。

第八章个人卫生管理

1、操作人员要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工作服。

2、操作人员按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3、中途离岗按上岗顺序相反方向着装,回来重新着装洗手。

篇3:我国出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新规

新版《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是对2004年制定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第67号令) 的修订。此次修订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发展, 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 维护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 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目前, 世界上约有120个国家在进行有机农业生产, 全球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机农业面积超过3, 500万公顷, 有机生产者达140万个。据英国有机观察 (Organic Monitor) 的调查结果显示, 2010年全球有机产品销售额达591亿美元, 主要消费地是欧盟、美国和日本, 预计今后5年会达到1, 000亿美元。

发展有机农业和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的作用, 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加工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添加剂, 不使用转基因技术等, 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二是生产出的有机产品中化学农药和肥料的残留大大降低, 认证过程中较完整的可追溯体系也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三是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 能够发挥破除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等作用。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欧盟、美国一些认证机构派检查员来华进行检查, 并颁发国外有机证书, 认证产品主要供出口。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 原国家环保局于1994年牵头并建立了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并批准了一些机构开展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活动。2004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统一管理我国认证认可活动的决定, 环保部正式向国家认监委移交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职责。

2004年11月5日, 国家质检总局制定发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第67号令, 以下简称《办法》) , 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之后,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陆续制定发布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从而建立了我国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我国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对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提高有机产品质量, 促进有机产业发展, 保护消费者健康和生态环境, 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2年12月31日, 我国共有23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全国有机产品认证有效证书达到7, 552张。2011年全国有机生产面积160万公顷, 野生采集植物面积205万公顷。2011年国内贸易额达638.79亿元人民币, 贸易量510.78万吨。

但近几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有机产品成为部分人群消费热点, 由于商业竞争激烈、少数企业缺乏诚信等原因, 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个别企业违规使用农药、抗生素、滥用投入物质, 伪造、冒用或者超期、超范围、不按要求使用认证标志, 不规范使用有机产品标识标注, 少数企业和商家将“有机”作为营销噱头, 进行夸大、虚假宣传推销;个别认证机构把关不严, 认证门槛较低, 未严格依据认证规则和程序进行认证, 对获证企业缺乏有效的后续监管措施, 少数认证机构减少遗漏认证环节、恶性低价竞争等;2004年发布实施的《办法》有些规定滞后和缺失, 例如:政府监管部门管理职责、监管方式较为原则, 不明确;有机产品认证中的某些影响认证有效性、真实性的活动, 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没有明确的法规条文支持;对进口有机产品监管手段不统一, 而且缺少明确的法规依据等;作为有机产品身份识别重要依据的有机产品标志防伪、追溯性差, 加施数量及对象难以控制, 而消费者又难以辨别真伪, 获证产品追溯体系不健全。因此, 有必要对《办法》进行修订, 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 解决当前有机产品认证领域存在的问题,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09年10月~2010年4月, 国家认监委组织开展了《办法》立法后评估, 对《办法》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方面, 进行了立法后评估。在此基础上, 国家认监委着手对《办法》进行修订。2009~2013年间, 国家认监委、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分别多次向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认证认可从业机构、地方质检两局、专家等各方面广泛征求意见, 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2年5月, 向WTO进行了通报, 接受WTO其他成员国的评议。在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国家认监委、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对《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于2013年4月23日, 提请国家质检总局局务会进行审议, 并审议通过, 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2 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修改的主要方面

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制定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第67号令) 自发布以来已实施9年, 对于建立并规范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与意义。但近年随着我国有机产业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问题, 需要在新的管理办法中加以明确, 与原办法相比, 新办法由原来的46条增至现在的63条, 修改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新办法取消的条款

(1) 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以及有机转换认证标志。

155号令取消了有机转换认证以及有机转换认证标志的所有条款和规定。一是规范有机产品市场秩序, 从根本上杜绝了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利用有机转换认证冒充和混淆有机认证的行为;二是方便消费者选择、识别有机产品。

(2) 取消了禁止在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无污染”、“纯天然”的规定。

原《办法》规定, 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 不得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 “无污染”、“纯天然”等其他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考虑到无污染、纯天然并无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企业在产品及其包装上标注“无污染”、“纯天然”与是否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并不冲突,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中也无禁止标注“无污染”、“纯天然”的要求。因此, 155号令第三十五条, 取消了禁止在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无污染”、“纯天然”的规定。

(3) 取消了含有机配料加工产品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标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有机产品市场秩序, 防止含有机配料加工产品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利用其产品标注“有机配料生产”、“有机”等文字冒充有机产品的行为, 此次修订中, 取消了原《办法》中关于含有机配料加工产品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可在其产品标注“有机配料生产”或配料为“有机”字样的规定。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品, 利用其产品含有机配料加工, 在产品标注“有机配料生产”等文字冒充有机产品的行为, 有利于消费者统一识别和正确理解有机产品概念。

2.2 新办法增加的内容

(1) 增加了有机产品认证信息系统的规定, 搭建统一权威的信息交流平台。

以往有机产品认证监管中, 反应很强烈的是认证信息不畅的问题, 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 国家认监委、地方质检两局不掌握相关信息, 监管无的放矢, 导致监管缺位。所以, 155号令增加了关于认证信息系统的规定 (包括第九条、第四十条) , 借助国家认监委有机产品认证信息系统, 构建统一权威的行政监管平台, 认证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认证信息, 国家认监委、地方质检两局可以借助此平台, 随时登录该信息系统, 及时掌握认证机构的认证信息、获证企业证书状态等信息, 对认证机构、获证企业实施有效、及时、动态的监管, 解决了以往监管中的信息不畅和滞后问题。

(2) 建立了有机码制度, 实现一品一码, 保证了获证有机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一般来说, 通过外观、口味甚至简单检测都无法区分出有机认证产品和普通产品。为防止有机产品中混杂普通产品或者以非有机产品假冒有机产品, 155号令建立了有机码制度, 采取“一品一码”的方式, 对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使用进行规范。根据155号令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认证机构在向获证企业发放认证标志或者允许有机生产企业在产品标签上印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前, 必须按照国家认监委统一的编号规则, 赋予每枚认证标志一个唯一编码, 做到了“一品一码”。该编码由17位数字组成, 其中认证机构代码3位、认证标志发放年份代码2位、认证标志发放随机码12位, 并且要求在17位数字前加“有机码”3个字。每一枚有机认证标志的有机码都需要上传到“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 任何人都可以在该网站上查到该枚有机标志对应的有机产品名称、认证证书编号、获证企业等信息, 通过有机产品包装上的有机码可以查询、验证有机产品的真伪, 便于追溯。

(3) 增加了“有机产品进口”一章, 加强对进口有机产品的监督管理。

155号令根据《商检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并参照国际惯例, 对境外有机产品设定了两种监管模式, 一是与进口有机产品的所在国和地区签署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等效性备忘录;二是对进口有机产品进行认证, 并同时设定了进口有机产品的监管措施。

(4) 明确了监管职责、监管分工、监管内容。

通过明确行政监管的内容和方式, 保证了对有机产品认证全过程的有效监管。155号令在第五章“监督管理”中, 增加了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中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和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分工、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7项监管内容, 属于监管制度的创新, 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认证监管部门对有机产品认证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5) 增加了罚则条款, 解决了以往有机产品认证行政执法中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

原《办法》的罚则设定较少, 且较为原则。155号令在原来罚则的基础上, 加强对认证机构、获证产品认证委托人违法行为, 以及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行为的处罚。一是增加了4项针对认证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情形;二是增加了3项针对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违法行为的处罚情形;三是增加了进口有机产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四是增加了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行为的处罚。

3 新办法实施的意义

完善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准法规体系是有机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新《办法》是对原《办法》进行的修订和完善, 明确了有机产品认证的基本定义和管理体制, 对认证机构管理、有机产品进口、证书和标志等方面予以规范, 还规定了具体的监督管理和罚则等。2014年4月1日起, 以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为代表的规范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体系已经建立。新的有机产品制度体系将进一步规范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和认证活动, 对保障有机产品完整性和质量安全, 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 提高认证的科学性有效性, 促进我国有机产品出口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为保护消费者利益, 维护有机产品认证市场秩序, 切实加强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规范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经过修订后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即155号令, 并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完成了升级换代, 将对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提高有机产品质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一介绍。

篇4:辽宁省有机肥产品质量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有机肥;质量;分析;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06-03

“十五”期间,农业部启动了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重点的“沃土工程”;此后,有机肥作为“十一五”重点扶植的肥料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开展和辽宁省蔬菜保护地面积的增加,全省有机肥产品无论生产量和使用量均达到了历史新高。有机肥产业发展已经到达一个巅峰,相应地,有机肥产品的质量也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掌握有机肥料产品质量现状,2015年,按照有机肥料行业标准,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对全省有机肥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随机调查取样,通过对产品不同指标检测分析与数据汇总,掌握目前有机肥产品质量现状,为有机肥行业整体发展和有机肥产品安全使用提供技术支撑。

1 辽宁省有机肥产品概况

辽宁省所辖14个地级市,种植面积约为382.0万hm2,是全国重点的商品粮基地。据调查统计,目前辽宁省每年约46.7万hm2的农田施用有机肥,购买者主要以拥有0.7 hm2以上耕地的种粮种菜大户为主,主要应用在蔬菜、果树、水稻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上。辽宁省有机肥生产工艺过程为:畜禽粪便等原料→添加菌种和填料→升温发酵→翻堆→发酵→干燥→过筛→造粒(可不造粒)→成品有机肥。辽宁省有机肥原料主要是鸡粪,其次为牛粪、猪粪、豆粕等,其中鸡粪占到企业原料数量比例的90%。

2 辽宁省有机肥产品质量分析

2015年全省随机抽取有机肥成品50批次,原料20批次,按照有机肥料标准(NY 525—2012)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

2.1 总养分含量

有机肥总养分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含量的总和,标准要求不低于5.0%。本次调查的有机肥总养分含量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有机肥成品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94%,原料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80%;最低含量为4.1%,最高含量为14.4%;总体看,养分含量较高。检测中还发现,无论成品还是原料,磷的含量极高,其主要原因是有机肥原料为畜禽粪便。

2.2 有机质含量

有机肥有机质含量标准要求不低于45.0%。本次调查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有机肥成品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80%,原料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70%;最低含量为20.4%,最高含量为56.6%;总体看,作为有机肥主要指标的有机质含量基本符合要求。

2.3 酸碱度(pH)

酸碱度是判断有机肥是否烧苗的关键,标准要求pH 值为5.5~8.5。本次调查的有机肥酸碱度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有机肥成品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80%,原料中符合标准要求的占70%;酸碱度最低值为5.5,最高值为9.5,多数产品以碱性为主,8.0左右的产品最多;总体看,有机肥酸碱度情况一般,在盐碱土上施用有机肥时应注意调节酸碱度。

2.4 重金属含量

肥料中的重金属含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有机肥产品要求检测镉、铬、砷、汞、铅5项指标。本次调查的有机肥重金属含量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5种重金属中,汞含量没有超标,其他4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尤以砷超标最多。这与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而有机肥原料以畜禽粪便为主有关。虽然有机肥的重金属污染比例不高,但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其重金属积累问题仍令人担忧。

2.5 卫生指标

有机肥的卫生指标包括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菌群数。本次调查检测过程中未发现不合格现象。

3 辽宁省有机肥产品质量结论

通过调查检测可知,目前辽宁省有机肥产品总体合格率较高,其中,总养分合格率94%,有机质合格率80%,酸碱度合格率80%,重金属合格率70%,卫生指标合格率100%。有机肥产品总体质量较好,可以安全施用。

4 辽宁省有机肥行业发展建议

4.1 不断开发有机肥的新产品

开发、使用有机肥新产品,如农用微生物菌剂、秸秆腐熟剂、生物有机肥等,既能节约有机肥的生产成本,又能提高有机肥的质量和肥效。

4.2 规范有机肥原料处理技术

目前畜禽粪便是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但现代养殖条件下的饲料中配制有抗菌素及铜、砷、镉等化合物,长期施用这种原料做成的有机肥,容易对土壤造成重金属积累。因此,应加强对有机肥原料的处理,从源头降低重金属含量。

4.3 加速有机肥产业化进程

目前有机肥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国家相关农业项目密切相关。因此,要借国家相关项目介入的良好时机,不断促进有机肥产业化发展,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这才是有机肥企业立足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魏玉娟.关于辽宁省有机肥市场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2(1):59-60.

[2] 黄鸿翔,李书田,李向林,等.我国有机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土壤肥料,2006(1):3-8.

[3] 严超,徐培智,解开治,等.浅析我国精制有机肥质量标准存在问题及主要指标的制定[J].广东农业科学,2008(9):60-63.

篇5:有机产品黄牛销售管理规程

有机产品黄牛销售管理规程目的确保有机产品销售前在数量上符合。

2适用范围

公司及合同户养殖有机黄牛。

3职责

公司负责销售。

4工作流程

4.1 有机黄牛销售前必须由质检员认真审核其来源是否是有机养殖基地的,如果确认是来自有机养殖基地的,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记录其来源地、基地编号、具体重量等,然后办理登记手续,后将黄牛放置于有机区域,并作好标识。如不合格,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临时存放的产品要有明显标记,单独立帐,隔离存放。

4.2 由公司统一组织销售,建立严格的销售管理情况档案,详细记载进入、销售的有机黄牛数量和时间等。

4.3 销售的黄牛按照合同约定要求给农户支付养殖费用,未销售的黄牛按照有机养殖合同管理约定继续养殖,做好冬季养殖管理。相关记录

篇6: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生猪屠宰场废弃物加工有机肥产品研发项目申请报告

2.承办单位概况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项目主要负责人: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3.企业基本情况

二、研发项目立项的理由与目的

猪肉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主要肉品来源,生猪屠宰是我国实行严格市场准入的行业之一,承担着满足广大居民猪肉消费需求、保障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产业功能和社会责任。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2205家,约占全国定点屠宰企业总数的10%,年屠宰量已占全部定点屠宰量的6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实施,政府发挥职能作用及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体制的转型,大量私屠滥宰的个体畜禽屠宰点相继灭绝,高密度的工厂化畜禽屠宰加工厂迅速产生,随之也产生了大量粪便、污水、有害气体、恶臭、胃内容物及病害肉处理问题。屠宰工厂内及周围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及发生疫病的大问题。

根据**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有8家;按屠宰1头生猪有废弃物8千克,污水100千克的数字来计算,一个定点屠宰场每天屠宰生猪800头,每天的废弃物排放就达6吨左右。

随着我区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厂规模的扩大,大量的养殖废弃物排放给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养殖场合屠宰场的防疫条件,粪污等废弃物的处理,废水外排等问题,对周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为此,我们以减轻规模化养猪和规模化生猪屠宰废弃物污染为目标,以解决污染源有效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筹资开发了猪粪和生猪屠宰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的生产线这个项目。

本项目将规模屠宰厂猪粪进行集中处理,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将屠宰生猪的废弃物回收作为生产高效有机肥的原料,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向周边环境的排放,也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完成后,将屠宰厂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的生产原料,全部综合利用,废水得到达标治理和综合利用,实现零排放,对于我镇、我区规模化生猪屠宰厂和生猪养殖场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三、项目研发的核心技术及创新点

1.本项目的产品系绿色农作物专用肥料。它以生猪规模屠宰场产生的粪便和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技术处理,使其快速腐熟、除臭、脱水,有效地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及杂草种子、生产出优质的生物发酵有机肥。该产品是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花卉、中草药、果树等经济作物的优质肥料。根据不同作物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配以一定的无机速效营养元素,研制出具有多功能的优质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这种肥料速缓兼之,施用后可以克服土壤因长期偏化肥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微量元素的短缺,土壤肥力退化,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下降等问题。2.政策优势

本项目属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符合国家扶持循环利用资源、“零”排放的政策走向,生产出的产品全部符合农产品用肥的要求,是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

四、市场预测 1.国内市场现状

据全国农技中心肥料处统计,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约有500多家,大致可分三种模式:一是精制有机肥料类,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是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的主要肥料,生产企业占31%;二是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既含有一定比例的有机质,又含有较高的养分,生产企业占58%;三是生物有机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生产企业只占11%,但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必将推动生物有机肥料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大量增加,但利用率相对较低,畜禽粪便利用传统堆沤方式只占50%左右,工厂化利用方式不足1%,并引发畜禽粪便污染饮用水,严重破坏了城乡环境。因此,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2.市场预测

从肥料使用上来看,我国农田一方面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养分失衡,地力下降; 另一方面大量有机肥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造成污染环境。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笨重费力、污秽脏臭的传统有机肥投入方式已难以实施。二是经济效益较低,粪便的产出集中,要均匀分散到广阔的农田,必然要远距离运输,这在劳动力价值上升的今天是不易办到的。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化,实行工厂化生产、无害化处理,即通过就地收集、发酵、脱水、除臭、复混造粒等工序,生产有机肥料,解决有机肥积、制、运输和施用过程中的“脏臭、苦累、效低”等问题。采用“先处理、后使用、效益好”的现代有机肥投入新途径,可以大大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肥料是绿色食品的基础,只有配制绿色肥料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生物肥”、“活性有机肥”、“生化复混肥”等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就是这一领域最先进的肥种。国际上部分国家的绿色肥料使用比例已高达45%-60%。目前,我国已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有机肥料与绿色农业,倡导有机食品与绿色消费。3.市场价格现状及预测

本项目产品为活性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规模化生产的生物有机肥价格一般是1400-1600元,主要还是和产品质量挂钩。质量最普通的每吨500左右;中等的1000左右;好的1500左右。也有的精制生物有机肥或智能生物有机肥可达2100元/吨。

4.市场优势 生物有机肥是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点推荐的新型肥料,肥力强,成本低,无公害,是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必备生产资料,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按我县基本农田约16.3 万亩计算,平均每亩施用有机肥50公斤计,市场容量即达8000吨;据有关资料介绍,以**省为例,全省每年施用化肥超过650万吨,如果按照1:3的合理配比,有机肥的施用量将超过1800万吨,但实际用量不足其10%。如果争取进入省内市场,市场容量将达万吨以上。因此,生物有机肥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5.原材料优势

本项目有机肥的主要原料来源于生猪规模屠宰场和养殖场粪便等废弃物,添加专用配方经多重工艺制成,原材料来源有保证,成本极低,不会发生原材料危机和枯竭。

五、研发项目的技术工艺与原理 1.研发产品工艺流程

废品收集—上机压榨—高温蒸熟—烘干—粉碎—分拣—成品 2.产品研发原理

①油水分离 ②二次高温消毒

③气味引排到水池过滤,实现无味加工。

六、研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研发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燃烧炉烟气。经过采用有效的措施处理后排放,完全能达到环保要求。

2.污染分析及处理措施:

(1)废气:研发过程产生废气拟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周围环境空气符合二类功能区的二级环境标准要求;(2)研发过程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附近农作物灌溉。(3)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

(4)研发过程机器设备产生的环境噪声经降噪措施处理后,符合本镇区域的环保要求。

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七、研发项目实施进度

预计研发总过程时间为个月,其中: 研发: 个月,试制运行: 个月,研发项目于201年月完成。

八、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1.拟建的有机肥工程,年处理屠宰场固废物吨,将极大地改善屠宰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促进屠宰场所在地的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特别是对下游集中饮用水源有效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机肥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项目建设直接受益者为广大有机肥使用的农户,有利于地区改善土质、减少环境污染、增肥增效等。

总体来看,该项目建设对我县社会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正面效应,没有负面影响。利益群体为受益群体,不会对利益群体产在损害。

十二、结论与建议

篇7:绿色、有机农产品购销合同

合同编号:2011001 供货方(甲方): 龙江县鲁河乡龙德村

购货方(乙方):龙江县金实米业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甲方向乙方供应绿色(有机)食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是以绿色、健康为特色的专业商贸公司,需要的全部材料都必须为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绿色(有机)食品,甲方为生产(经销)绿色(有机)食品的企业。

二、甲方向乙方供应的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提出的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甲方的产品应经过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具有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标志。如甲方社员种植区域未取得认证,则需满足:生产基地及周围环境无污染源,所种植的产品无恶性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不得使用农药。

三、甲方向乙方供应的产品品种、单价、数量如下

绿色水稻30000亩,品种:垦鉴7,龙粳12,严格按照绿色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种植的产品,10月25日开始甲方陆续交售给乙方13000吨,价格以每公斤高于当地市场价0.20元的收购价回收甲方水稻。

四、甲方保证品质,不得以次充好,如霉烂、变质、畸形等,应在采收及运输过程中保证农产品质量。

五、购销价格:由甲、乙双方根据市场价格协商确定,遇到市场价格变动或成本变动的情况需要调整价格时,甲方应提前通知乙方。

六、验收办法及运费负担:甲方将合格水稻运至乙方指定地点,乙方对农产品按要求进行过秤验收收购。运费由甲方自行负担。

七、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应于前一日把每日订货清单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告知甲方,给乙方组织供货以必要的时间。

2、货到后,及时接收货物并对货物进行验收。

3、如认为货物不符合约定的质量要求,应及时通知甲方。

4、按约定及时结算和支付货款。

5、减少或者增加定货应及时通知甲方,使甲方能够按要求调配货物。

八、甲方权利义务

1、按乙方要求的质量、数量、时间把货物送到乙方的营业地点。

2、保证所交付的货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绿色食品的要求。

3、如货源满足不了乙方订货的要求应及时通知乙方,以使乙方能够另行订货,不影响乙方正常的经营。、九、乙方不定期对甲方产品进行检测。

十、结算方式

1、给付定金:双方在签订合同后,乙方支付甲方定金 拾万元,定金在收购时抵作货款。

2、乙方按实收数量、等级在甲方将货物运至指定地点并验收后即用现金付清货款。

十一、双方的责任:

1、甲方应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合同任务。

2、甲方应乙方要求(订购单)送出货物后,除非产品确有质量问题,乙方,不得少收或不收。产品验收付款后,乙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退货。

3、乙方应于验收货物后即时向甲方支付货款。

十二、违约责任:

1、甲方延迟交货的,应当每日按照延迟部分价款10 %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乙方延迟支付预购订金、收购款的,应当每日按照延迟部分价款10%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3、甲方未完成合同约定的交货数量,将产品擅自转让或变卖的,应按照该部分产品市场价格的 3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4、乙方未按合同约定收购符合要求的产品的,应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5、如遇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重大疫情影响合同的执行时,甲方应在事后即时提出协商修改或解除合同。

十三、争议解决方式:

双方在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纠纷,可采取协商解决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四、本合同有效期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至月日止。本合同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订立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供货方(甲方):

单位名称(章):

单位地址: 鲁河乡龙德村

法人代表人:

篇8: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合法权益, 进一步提高有机产品质量, 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有机产品认证以及获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进口和销售活动, 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有机产品, 是指生产、加工和销售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有机产品认证, 是指认证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 按照有机产品认证规则, 对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进行的合格评定活动。

第四条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 负责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以下统称地方认证监管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 依法负责所辖区域内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条国家推行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实行统一的认证目录、统一的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统一的认证标志。

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和调整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 并对外公布。

第六条国家认监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国际合作。

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国际互认活动, 应当在国家对外签署的国际合作协议内进行。

第二章认证实施

第七条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以下简称认证机构) 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 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 方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认证机构实施认证活动的能力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认证机构国家标准的要求。

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的检查员, 应当经国家认证人员注册机构注册后, 方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

第八条有机产品生产者、加工者 (以下统称认证委托人) , 可以自愿委托认证机构进行有机产品认证, 并提交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申请材料。

认证机构不得受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要求, 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外产品的认证委托人的认证委托。

第九条认证机构应当自收到认证委托人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 完成材料审核, 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 应当书面通知认证委托人, 并说明理由。

认证机构应当在对认证委托人实施现场检查前5日内, 将认证委托人、认证检查方案等基本信息报送至国家认监委确定的信息系统。

第十条认证机构受理认证委托后,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由认证检查员对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并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

按照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需要进行产地 (基地) 环境监 (检) 测的, 由具有法定资质的监 (检) 测机构出具监 (检) 测报告, 或者采信认证委托人提供的其他合法有效的环境监 (检) 测结论。

第十一条符合有机产品认证要求的, 认证机构应当及时向认证委托人出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允许其使用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 应当书面通知认证委托人, 并说明理由。

认证机构及认证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认证结论负责。

第十二条认证机构应当保证认证过程的完整、客观、真实, 并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 归档留存, 保证认证过程和结果具有可追溯性。

产品检验检测和环境监 (检) 测机构应当确保检验检测、监测结论的真实、准确, 并对检验检测、监测过程做出完整记录, 归档留存。产品检验检测、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应当对其作出的检验检测、监测报告的内容和结论负责。

本条规定的记录保存期为5年。

第十三条认证机构应当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对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过程实施有效跟踪检查, 以保证认证结论能够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第十四条认证机构应当及时向认证委托人出具有机产品销售证, 以保证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所销售的有机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与认证证书中的记载一致。

第十五条有机配料含量 (指重量或者液体体积, 不包括水和盐, 下同) 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产品, 应当在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后, 方可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有机”字样, 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第十六条认证机构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

第三章有机产品进口

第十七条向中国出口有机产品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机产品主管机构, 可以向国家认监委提出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等效性评估申请, 国家认监委受理其申请, 并组织有关专家对提交的申请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采取文件审查、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向中国出口有机产品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机产品认证体系与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等效的, 国家认监委可以与其主管部门签署相关备忘录。

该国家或者地区出口至中国的有机产品, 依照相关备忘录的规定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未与国家认监委就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等效性方面签署相关备忘录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产品, 拟作为有机产品向中国出口时, 应当符合中国有机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条需要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进口产品生产商、销售商、进口商或者代理商 (以下统称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委托人) , 应当向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提出认证委托。

第二十一条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委托人应当按照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向认证机构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和文件, 其中申请书、调查表、加工工艺流程、产品配方和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投入品等认证申请材料、文件, 应当同时提交中文版本。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认证机构应当不予受理其认证委托。

认证机构从事进口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应当符合本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认证检查记录和检查报告等应当有中文版本。

第二十二条进口有机产品申报入境检验检疫时, 应当提交其所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有机产品销售证复印件、认证标志和产品标识等文件。

第二十三条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对申报的进口有机产品实施入境验证, 查验认证证书复印件、有机产品销售证复印件、认证标志和产品标识等文件, 核对货证是否相符。不相符的, 不得作为有机产品入境。

必要时,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对申报的进口有机产品实施监督抽样检验, 验证其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自对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委托人出具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起30日内, 认证机构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 获证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

(二) 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委托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三) 获证产品生产商、进口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四) 认证证书和检查报告复印件 (中外文版本) ;

(五) 国家认监委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第二十五条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基本格式、编号规则和认证标志的式样、编号规则。

第二十六条认证证书有效期为1年。

第二十七条认证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 认证委托人的名称、地址;

(二) 获证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以及产地 (基地) 的名称、地址;

(三) 获证产品的数量、产地 (基地) 面积和产品种类;

(四) 认证类别;

(五) 依据的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六) 认证机构名称及其负责人签字、发证日期、有效期。

第二十八条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认证委托人应当在15日内向认证机构申请变更。认证机构应当自收到认证证书变更申请之日起30日内, 对认证证书进行变更:

(一) 认证委托人或者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单位名称或者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二) 产品种类和数量减少的;

(三) 其他需要变更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认证机构应当在30日内注销认证证书, 并对外公布:

(一) 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 未申请延续使用的;

(二) 获证产品不再生产的;

(三)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申请注销的;

(四) 其他需要注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认证机构应当在15日内暂停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暂停期为1至3个月, 并对外公布:

(一) 未按照规定使用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的;

(二) 获证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或者管理体系不符合认证要求, 且经认证机构评估在暂停期限内能够能采取有效纠正或者纠正措施的;

(三) 其他需要暂停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认证机构应当在7日内撤销认证证书, 并对外公布:

(一) 获证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强制要求或者被检出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的;

(二) 获证产品生产、加工活动中使用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物质或者受到禁用物质污染的;

(三)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

(四)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超范围使用认证标志的;

(五) 获证产品的产地 (基地) 环境质量不符合认证要求的;

(六) 获证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或者管理体系不符合认证要求, 且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 未采取有效纠正或者纠正措施的;

(七) 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

(八)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对相关方重大投诉且确有问题未能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

(九)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因违反国家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受到相关行政处罚的;

(十)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拒不接受认证监管部门或者认证机构对其实施监督的;

(十一) 其他需要撤销认证证书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为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标有中文“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和英文“ORGANIC”字样。图案如下:

第三十三条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应当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使用。

认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统一的编号规则, 对每枚认证标志进行唯一编号 (以下简称有机码) , 并采取有效防伪、追溯技术, 确保发放的每枚认证标志能够溯源到其对应的认证证书和获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单位。

第三十四条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应当在获证产品或者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 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

获证产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等材料上可以印制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并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 但不得变形、变色。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产品、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ORGANIC”等字样且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一) 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

(二) 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

第三十六条认证证书暂停期间,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应当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认证证书注销、撤销后, 认证委托人应当向认证机构交回认证证书和未使用的认证标志。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国家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 依法对所辖区域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查处获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外资认证机构、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和销售, 以及出口有机产品认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中资认证机构、在境内生产加工且在境内销售的有机产品认证、生产、加工、销售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

(一) 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是否符合本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监督检查;

(二) 对获证产品的监督抽查;

(三) 对获证产品认证、生产、加工、进口、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

(四) 对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监督检查;

(五) 对有机产品认证咨询活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监督检查;

(六) 对有机产品认证和认证咨询活动举报的调查处理;

(七) 对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

第四十条国家认监委通过信息系统, 定期公布有机产品认证动态信息。

认证机构在出具认证证书之前, 应当按要求及时向信息系统报送有机产品认证相关信息, 并获取认证证书编号。

认证机构在发放认证标志之前, 应当将认证标志、有机码的相关信息上传到信息系统。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通过信息系统, 根据认证机构报送和上传的认证相关信息, 对所辖区域内开展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以及有机产品销售单位和个人, 在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 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记录档案制度。

第四十二条有机产品销售单位和个人在采购、贮藏、运输、销售有机产品的活动中, 应当符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规定, 保证销售的有机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与销售证中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一致, 并能够提供与正本内容一致的认证证书和有机产品销售证的复印件, 以备相关行政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查询。

第四十三条认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动植物疫情、环境污染风险预警等信息, 以及监督检查、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反映等情况, 及时发布关于有机产品认证区域、获证产品及其认证委托人、认证机构的认证风险预警信息, 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第四十四条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违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 或者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 认证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第四十五条认证委托人对认证机构的认证结论或者处理决定有异议的, 可以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诉, 对认证机构的处理结论仍有异议的, 可以向国家认监委申诉。

第四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可以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举报。国家认监委、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六章罚则

第四十七条伪造、冒用、非法买卖认证标志的,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八条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的,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3万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认证机构在其出具的认证证书上自行编制认证证书编号的, 视为伪造认证证书。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认证机构向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要求区域或者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外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的, 责令改正, 处3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ORGAN-IC”等字样且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的,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国家认监委应当责令改正, 予以警告, 并对外公布:

(一) 未依照本办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 将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上传到国家认监委确定的信息系统的;

(二) 未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向国家认监委确定的信息系统报送相关认证信息或者其所报送信息失实的;

(三) 未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向国家认监委提交相关材料备案的。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认证机构发放的有机产品销售证数量, 超过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所生产、加工的有机产品实际数量的, 责令改正, 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认证机构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的, 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认证机构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未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对外公布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五条认证委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 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加工产品,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 进行有机产品认证标识标注的;

(二) 未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使用认证标志的;

(三) 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或者被注销、撤销后, 仍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

第五十六条认证机构、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拒绝接受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 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进口有机产品入境检验检疫时, 不如实提供进口有机产品的真实情况, 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有关证单, 或者对法定检验的有机产品不予报检, 逃避检验的, 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检检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八条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中的其他违法行为, 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处罚。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九条有机产品认证收费应当依照国家有关价格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出口的有机产品, 应当符合进口国家或者地区的要求。

第六十一条本办法所称有机配料, 是指在制造或者加工有机产品时使用并存在 (包括改性的形式存在) 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 包括添加剂。

第六十二条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篇9:有机肥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摘 要: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肥施用量以8250 kg·(667 m2)-1所生产的生态烟叶总体产质量较好。本研究可为正安烟区生态烟生产确定合理的有机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有机肥;生态烟;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143.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2.008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上水平”战略的稳步推进,优质特色烟叶原料越来越受到工业企业的青睐[1]。近年来,许多烟区凭借独特生态优势开发的生态烟叶已成为一种新型特色烟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有机肥是一种养分丰富,对改善土壤水、肥、气、热,调节微生物活动有重要作用的肥料[2]。许多学者已经开展了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叶面分泌物、根系发育等方面影响的研究[3-9],但有机肥在生态烟上的应用及有机肥对生态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仍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正安烟区生态烟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生态烟生产提出合理的有机肥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3年贵州省正安县班竹乡广西中烟生态烟基地进行。土壤为新开垦地,pH值 5.16,有机质30.0 g·kg-1,碱解氮191.6 mg·kg-1,有效磷(P)9.38 mg·kg-1,效速钾(K) 104.87 mg·kg-1。

有机肥(风干样, 含水率约10%)有机质56.60%,N 3.97%,P2O5 2.32%,K2O 2.41%,pH值(H2O) 7.29。品种为云烟87,密度19 995株·hm-2,行株距100 cm×50 cm,在移栽时和栽后20 d左右分别用2%有机肥兑水浇施,每株浇施量0.5 kg。硫酸钾用量225 kg·hm-2,栽后30 d施用。单株留叶数18~19片。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S1,施有机肥6 750 kg·hm-2;S2,施有机肥8 250 kg·hm-2;S3,施有机肥9 750 kg·hm-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30株。有机肥均一次性作基肥使用。

1.3 测定取样与处理

按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烟株20株,用不同颜色毛线按处理标记整株烟叶,统计烟叶产量和等级,按部位取烤后烟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评吸。烟叶样品在50 ℃下烘干后,粉碎作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检测。

1.4 烟样常规化学成分和有机肥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1.4.1 烟叶样品 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和pH采用美国产热电AntarisⅡ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钾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氯采用莫尔法测定。

1.4.2 有机肥样品 总N采用德国产元素分析仪测定。P2O5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解,钒钼黄比色法测定。K2O采用硫酸-过氧化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4.3 土壤样品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pH值采用电位法测定。

1.5 烟叶评吸

由广西中烟技术中心评吸专家进行评吸打分,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见,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分别比S1增加了9.14%,7.24%和17.03%,且差异显著。不同有机肥处理对留叶数没有明显的影响规律。

2.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和S1相比,S2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增幅分别为11.11%,11.11%和4.0个百分点,S3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增幅分别为20.99%,20.99%和5.3个百分点。

2.3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叶化学成分对烟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越好,烟叶品质和可用性越佳[10-12]。由表3可以看出,对上部叶而言,S1处理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最高,表现为,S1>S3>S2;烟碱和总氮含量最低,表现为,S2>S3>S1;钾素含量S3>S1>S2;两糖比适宜,糖碱比以S1较高,但该处理氮碱比略高。

就中部叶来看,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以S2最高,为S2>S3>S1;烟碱含量以S2最低,S2>S3≥S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钾含量有所提高,为S3>S2>S1,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为S1>S2>S3。烟叶两糖比、糖碱比和氮碱比等品质指标基本适宜。

就下部叶而言,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还原糖、总糖含量有所降低,即S1>S2>S3;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S3>S1>S2;其中,S1和S2的糖碱比较为适宜,其他品质指标也基本在适宜范围。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化学成分影响各异,综合各个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与适宜值的接近程度,以S2处理的较为适宜。

2.4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评吸质量的影响

由表4看出,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2.5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质量影响排名

对不同有机肥用量处理,在各个产质量性状上的影响效果好坏分别赋予3、2和1分,而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分别赋予0.3、0.2和0.5的权重系数,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名为S2>S3>S1(表5)。

3 结 论

(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以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且差异显著。

(2)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

(3)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程度不一,综合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来看,以S2处理较为适宜。

(4)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感官评吸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综上,有机肥作基肥以8 250 kg·hm-2(S2处理)左右所产生态烟叶总体产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 姜林灿.对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11, 32(6):90-93.

[2] 刘国顺,刘韶松,贾新成,等.烟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29-33.

[3] 高家合,杨祥,李梅云,等.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38-41,45.

[4] 肖相政,刘可星,张志红,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1):175-179.

[5] 叶协锋,凌爱芬,喻奇伟,等.活化有机肥对烤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5):190-193.

[6] 吴照辉,郭芳阳,李柏杰,等.纯施有机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4):54-58.

[7] 李伟,周清明,杨铁钊,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面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 271-22 273.

[8] 武雪萍,朱凯,刘国顺,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 (1):10-14.

[9] 王家顺,赵承,陆引罡.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S1):303-306.

[10] 张鲁民,刘彦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66-68.

[11] 裴晓东,王涛,李帆,等.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J].华北农学报,2012(S1):218-222.

[12] 李章海,冯勇刚,刘登乾,等.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Q型聚类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26):8 256-8 258.

2.5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质量影响排名

对不同有机肥用量处理,在各个产质量性状上的影响效果好坏分别赋予3、2和1分,而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分别赋予0.3、0.2和0.5的权重系数,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名为S2>S3>S1(表5)。

3 结 论

(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以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且差异显著。

(2)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

(3)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程度不一,综合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来看,以S2处理较为适宜。

(4)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感官评吸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综上,有机肥作基肥以8 250 kg·hm-2(S2处理)左右所产生态烟叶总体产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 姜林灿.对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11, 32(6):90-93.

[2] 刘国顺,刘韶松,贾新成,等.烟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29-33.

[3] 高家合,杨祥,李梅云,等.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38-41,45.

[4] 肖相政,刘可星,张志红,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1):175-179.

[5] 叶协锋,凌爱芬,喻奇伟,等.活化有机肥对烤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5):190-193.

[6] 吴照辉,郭芳阳,李柏杰,等.纯施有机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4):54-58.

[7] 李伟,周清明,杨铁钊,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面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 271-22 273.

[8] 武雪萍,朱凯,刘国顺,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 (1):10-14.

[9] 王家顺,赵承,陆引罡.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S1):303-306.

[10] 张鲁民,刘彦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66-68.

[11] 裴晓东,王涛,李帆,等.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J].华北农学报,2012(S1):218-222.

[12] 李章海,冯勇刚,刘登乾,等.我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Q型聚类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26):8 256-8 258.

2.5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生态烟质量影响排名

对不同有机肥用量处理,在各个产质量性状上的影响效果好坏分别赋予3、2和1分,而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分别赋予0.3、0.2和0.5的权重系数,对其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排名为S2>S3>S1(表5)。

3 结 论

(1)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中部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均有所提高,以S3增加效果较为明显,且差异显著。

(2)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生态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均显著增加。

(3)不同有机肥用量对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影响程度不一,综合化学成分含量和品质指标来看,以S2处理较为适宜。

(4)不同有机肥用量相比较,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均以S2处理感官评吸分值最高,S3次之,S1的评吸效果较差。S2处理对中、上部叶的香气质和余味方面有所改善,同时中部叶的杂气、刺激性、透发性、柔细度和甜度性状较好。

综上,有机肥作基肥以8 250 kg·hm-2(S2处理)左右所产生态烟叶总体产质量较好。

参考文献:

[1] 姜林灿.对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11, 32(6):90-93.

[2] 刘国顺,刘韶松,贾新成,等.烟田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29-33.

[3] 高家合,杨祥,李梅云,等.有机肥对烤烟根系发育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38-41,45.

[4] 肖相政,刘可星,张志红,等.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0(1):175-179.

[5] 叶协锋,凌爱芬,喻奇伟,等.活化有机肥对烤烟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5):190-193.

[6] 吴照辉,郭芳阳,李柏杰,等.纯施有机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2(4):54-58.

[7] 李伟,周清明,杨铁钊,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叶面分泌物数量及烟叶产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 271-22 273.

[8] 武雪萍,朱凯,刘国顺,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 (1):10-14.

[9] 王家顺,赵承,陆引罡.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S1):303-306.

[10] 张鲁民,刘彦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66-68.

[11] 裴晓东,王涛,李帆,等.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上部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变化[J].华北农学报,2012(S1):218-222.

上一篇:有关六年级周记下一篇:2024护士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