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的有机农业:制度环境与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1.研究背景与意义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退化,相对贫困,以及由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导致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Kuehl,2011)。有机农业已被许多发展中国家证实是一个有减贫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潜在产业(粮农组织FAO,2015)。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五大有机农产品生产者(农业研究院FiBL,2017),但是其有机农业产业对整体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小于1%。因此,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有机农业使之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使更多的农民加入有机农业价值链,并让他们通过有机价值链的发展而获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备竞争力的有机农业将会确保对农村的整体发展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增长。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波特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研究中国有机产业的制度环境和影响中国有机食品业竞争力的相关因子与制约因素。总体目标是运用价值链的方法调查在全球市场的背景下阻碍有机食品业进一步扩大竞争力的限制因素,以期为中国农村有机农业发展作出贡献。为实现上述目标,具体开展如下的研究问题和内容:(1)中国有机食品价值链的制度框架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中国有机食品企业的?(2)生产者在转换或生产有机食品时面临着哪些限制条件?(3)有机食品业面临着哪些市场层面的挑战?(4)有机食品业的主要服务提供者是谁?它们如何影响该产业的发展?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国有机食品价值链。通过对选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关键的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数据。通过广泛的文献回顾对数据收集进行了指导和验证。通过互动和定性的方法,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见解,而这些见解可以被用来揭示基于经验和利益相关者知识的现有限制因素。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半结构式访谈和案例研究的定性方法,以确定有机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关键的限制因素。本研究采用了利益相关者和知情人的深度访谈方法,这些访谈资料和信息又经过了文献数据的核实和验证,这一交叉验证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研究中(David 2009)。作者于2013年在德国的纽伦堡和柏林,2014年在北京、南京和上海对有机农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访谈。本文的研究发现与文献综述中的二手资料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图2显示了应用数据的收集方法。利益相关者是从在中国举办的有机食品博览会和相关会议中选出来的参与者,这样能使作者接触到那些参与有机食品价值链的广泛人群。研究中,笔者采访了来自九个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北京、河北、内蒙古、江苏、江西、辽宁、宁夏、上海和浙江。然而,由于中国的有一些区域并没有从事有机食品业的足够数量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无法涵盖那些区域。如图2所示,本研究共进行了 66场访谈,其中有27场半结构式访谈是对那些被选中的从事机食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的。选取受访的利益相关者是基于接近有机农业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在有机食品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功能。为了核实利益相关者访谈的结果,挑选了五名主要受访者进行深入的讨论。最终,通过34场与个案研究的半结构化访谈,与主要受访者的讨论结果得到了证实。这些参与者是通过案例研究项目获得的。案例研究是用一个应用实例来验证利益相关者和关键访谈者的调查结果。个案研究访谈的参与者包括农民、加工者、商人和政府官员。一些农民和加工者已经是有机生产者,其他人仍在转换过程中。个案研究是在一个可食用竹笋项目内进行的,该项目旨在减轻由常见的农业实践和农村发展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将农村发展目标与有机生产相结合,食用竹笋项目的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与本研究的重点有关。4.研究发现4.1竞争与商业环境1、严格的国家标准更新的中国国家有机标准自2012年3月1日起生效(USDA 2012)。许多受访者声称更新后的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其中一个原因是更新的有机标准有了新的范围。列入中国国家有机标准新范围的产品全部列入标准认证目录。更新后的版本已经排除了一些产品,如枸杞豆和蜂蜜(GB/T 19630.4-2011 2011)。被排除在认证计划之外,给生产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威胁着他们的生计。标准新的严格规定的另一个例子是土壤、空气和水质现在必须测试。例如,水质应符合饮用水标准(GB 5749:GB-5749-2006-2006)。尽管有机农民甚至可能不是污染源,但这一要求对许多生产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农村地区经常受到化学和家庭污染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2012)。2、有机农业区域支持政策的透明度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有20个省份开始实施有机农业扶持政策。获得政策支持的主要地区在有机农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Wu,2014)。然而,这些政策在国内是如何被详细制定出来的尚不清楚。这表明,一方面,在中国有机农业支持政策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它们的分布不是透明的。在这项研究中,受调查者还讨论了政府补贴分配不透明的问题。这项研究的答复者声称,补贴在价值链中并不是公平分配的,生产区域的位置是决定接受政府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他们认为有些地区比其他地区接收了更多补贴。缺乏透明度会造成令人不愉快的商业环境和经济内部的不平等竞争,从而降低整体竞争力(Porter and Kramer 2011)。由此得出结论:扶持政策可能需要审查,同时中国的补贴分配应该更加透明。3、中国有机农业企业的经营结构在中国,有机食品企业通常是作为合同制度或合作社建立的。就合同制的企业而言,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食品生产在中国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贸易公司,它为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提供投入,技术咨询以及营销渠道。交易者直接或者通过转包公司选择农民。农民就像农场里的雇员一样,从事有机农业。中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受访者认为,有机商品生产的经济利益在整个价值链中并不平等,中国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农民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能与其他国家农民所获得的利益相比。过去,小型的中国农场可以申请有机认证。但是,根据中国更新的有机标准(CNCA-N-009:2011 2011),不再允许团体认证,这也对那些有兴趣从事有机食品生产的小规模农户造成了挑战。在中国,另一种有机农业企业的结构是合作社,这种结构将有助于小规模农户克服由于无钱投资和缺乏相应知识所带来的挑战。合作社允许个体农民分担成本、风险、知识和经验,可以替代团体认证。合作社也不一定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商业环境,也不保证平等的利益分享。这些结果表明,在中国,缺乏一种建立在有机价值链上,允许平等利益分享的商业模式。4、有机农业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够通过新技术为一个国家或部门创造竞争优势(Porter 1990b)。根据利益相关者的访谈结果,27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有机食品行业的创新是不够的。有机投入及病虫害防治系统的技术开发是有机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另一点不足是有机种子研究——生产商建议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寻找适合当地条件的种子品种。这些答复得出的结论是,基本的有机生产管理技术往往还没有应用,有效的技术开发还没有到位。此外,中国相关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似乎也不是很常见。5家受访的有机农业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中,没有一个了解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或其他研究成果。研究中心也表示很少与生产者直接接触。总之,分析表明,中国有机农业缺乏多学科和有针对性的研究。4.2要素条件1.生产层面的知识一个国家不是传承而是创造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例如熟练的人力资源(Porter 1990b)。在本研究中,采访了农民和个案研究的加工者的个案研究,以评估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的水平。为了了解他们所知道的,农民们被问到有机实践的转化方法。尽管大多数人声称他们知道如何转换为有机农业,但问题越是技术化,他们回答的积极性就越低。这说明中国农民对有机耕作的认识不足,尽管他们认为自已有一定的想法,但他们的具体能力还需要提高。2生产者能力农户的财力、人力和资源能力是有机生产的重要条件。没有明显的趋势可以观察到与有机生产中额外的费用有关的资金问题:这可能是限制因素的标志,说明由于再次缺乏信息,导致中国的有机农业遇到了制约。有机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实践(Wynenetal.1998)。在中国,大多数农民是老年人,许多年轻的劳动者为了就业机会而迁移至城市(e.g.Caietal.2012)。考虑到这一点,令人惊讶的是,案例研究中,农民认为在有机生产中拥有熟练的劳动力。这进一步说明缺乏知识。总之,不确定性和熟练劳动力、财政资源和技术能力的缺乏似乎是加工者的一个制约因素。3、转变为有机农业的动力在这项研究中,农民对有机农业的态度是通过他们对风险的了解来分析,这些风险是关于改变其生产体系的,如市场约束、环境污染或转换期。假设农民愿意承担有机农业的风险,他们能意识到风险并对有机农业持积极的态度。然而,调查结果表明,个案研究中,农民对转化的动机和态度不是很积极,这可能表明他们不知道或不相信有机农业的潜在好处。4、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推广服务研究表明,中国的公共推广服务已经得到了全国推广代理人的大力支持。然而,在1985年,随着商业化改革,推广代理人在推广服务上花的时间更少,而在销售上花的时间更多。所有接受采访的生产商抱怨说,没有足够的推广代理。然而,一份报告显示,有101万的农业推广人员,相比于中国只有74万个农业行政村(Hu etal.2012)。在推广服务上发生这种冲突的原因能是推广代理商也参与商业活动,因此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农民在一起。一般来说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尽管这些代理人不是专门从事有机农业,但包括有机农业在内,公共推广服务没有为农民提供足够的支持。4.3有机食品需求条件——产后销售环节1、消费者意识虽然这项研究不包括消费者研究,但消费者意识是有机食品部门的一个重要需求条件。因此,向利益相关者询问了与消费者有关的问题。在27次与利益相关者的访谈中,有17次访谈的对象抱怨中国消费者缺乏意识,并提到消费者需要对有机标签有更好的了解,以便重新整顿全国假冒产品市场。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运动,以提高消费者的认识。而且,消费者意识是有机市场的一个重要条件,它需要建立起来以便在中国开拓市场需求和建立新的市场。2、全国有机市场在中国,大部分的有机产品在超市或在专业的有机食品店中出售。除了有机商店,现在在中国还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在线直销市场。本研究的利益相关者访谈显示,在线销售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有利,因为它们减少了分销商的数量并降低了价格。找到中国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确切数据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此,建议进行更集中的研究。3、国际市场对中国有机产品的需求中国有机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包括美国北部、欧洲和日本。专家访谈表明,多重认证是中国有机生产者的重要经济负担。在27名受访者中,有16人提到需要欧洲和中国之间协调标准。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抱怨由于不同标准之间缺乏相互承认,这使得他们的交易变得复杂,同时成本很高。总之,这些额外的成本降低了中国有机生产者的竞争力。4.4相关支持产业1、有机投入产业研究结果表明,案例研究中的许多农民抱怨受到了与土壤肥力有关的挑战。其他人对有机虫害控制策略的应用还不确定。由于缺乏有机耕作的应用和管理知识,农民需要额外投入,如有机肥料和有机虫害控制。2、私人咨询服务在中国,这里有专门为有机农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研发中心,与生产者抱怨缺乏专门的推广服务相对而言,一个关键的受访者(私人顾问)抱怨关于他们的服务需求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资金短缺或缺乏信息。咨询服务的价格根据生产区域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因此,对大多数小农来说,私人咨询服务是不可获得的。因此,私人咨询服务只能对农村发展产生有限的影响和贡献,尽管它们可能有助于增加技能和知识,以提高中国有机价值链的竞争力。3、产品质量检测最新的中国国家有机标准加强了它的完整性通过强制性的实验室分析(GB/T 19630.4-20112011)。在中国,为了获得有机认证,生产商必须通过两个不同的测试阶段。首先要评估生产区的环境资源,其次最终产品必须进行测试。通过利益相关者访谈,研究发现,产品测试对于一些小生产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约束。4、认证机构这15位受访者都抱怨有机认证业务缺乏透明度,以及令人不愉快的商业环境。认证机构的自由选择是为了提高不同认证机构之间的透明度和竞争性。然而,私人认证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危及有机控制系统功能(Zorn2012)和破坏有机价值链的完整性,从而威胁竞争力。5.结论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但研究表明,中国有机价值链仍然存在着问题和挑战,制约了中国有机农业的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业务结构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贯穿于整个价值链:农民受益最少,这意味着有机农业尚未全面促进农村发展。无论是承包农业系统还是合作社都没有为小规模农户提供有利的商业环境,因此没有促进向有机农业转化。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增加农民的参与,以确保平等的利益分享。最新的中国国家有机标准带来了严格的规则,如强制性测试,这是小生产者进入有机农业的障碍。此外,扶持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均衡,相关透明度有限,导致不平等竞争。政府应当只作为价值链中有利环境的调节者和提供者——即是说,政府的动机不应超出政府的角色。认证机构的自由选择是为了提高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然而,相比于私人认证机构而言,中国政府机构在认证部门中的参与表现出了一种不公平的市场优势。因此,需要明确界定利益相关者在中国认证行业中的角色和职责。此外,扶持政策应当被审查,同时不同地区的分配补贴应更加透明。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农民不了解基本的有机农业实践。知识对于提高价值链的竞争力至关重要,然而,对有机农业因地制宜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是有限的。虽然有私人咨询服务,但生产者的财政资本却限制了这种服务的需求。由于中国的公共推广服务的代理人被鼓励参与商业活动,因此他们在知识传送上的时间更少了。因此,缺乏足够的推广服务难以创建向有机农业转换的有利环境。这项研究表明,有针对性的研究需要聚焦于促进中国农场条件的创新。在不同的区域,研究机构应与生产者合作,以制定适合当地条件和满足有机生产最优化需要的量身定做的多学科解决方案。此外,在这些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应发展专门的有机推广服务,以促进因地制宜的最佳做法。这些服务应该是负担得起的和可接触的。生产商还提到了出口多重认证的额外负担,这造成了额外费用。应该推动中国和国际标准的相互承认,使中国有机农业的成本效益更高。认证机构的数量是足够的;然而,竞争激烈的认证业务和有关检验员的技能的问题在中国认证机构中产生了不信任。因此,应加强对检验员能力的质量控制,例如通过培训或考试。为了增加信任,应当在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的应用行为转变方法。应刺激国内对有机产品的需求,既要确保农民的收入,促进转化激励,也要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和建立消费者信任。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认识不足是中国有机食品价值链竞争力的另一个制约因素。从市场上淘汰假冒伪劣产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者的意识,许多中国消费者无法识别有机标识,无法区分有机食品。由于需求是有机部门的主要驱动力,应该通过提高消费者认识和宣传来加强国内市场。消费者信任也需要通过严格的零售控制来重建。对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展开的更多的消费者研究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有机食品贸易和市场动态的趋势。本研究明确了限制中国有机价值链竞争力的因素。本研究表明,只有当上述提及的那些限制竞争力的因素被有效解决以后,有机农业对农村发展的潜力才会被实现。

关键词:中国有机农业;价值链;竞争力相关因素

学科专业:农村发展与管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MAJOR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CHAPTER 1:INTRODUCTION

1.1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1.1.1 Origin of this research

1.1.2 The scope of the term organic in this research

1.1.3 Current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Organic Sector in the World

1.2 THE PROBLEM STATEMENT

1.3 THE RESEARCH DESIGN

1.3.1 Research objectives

1.3.2 Research contents and questions

1.3.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1.4.1 Value chain approach

1.4.2 Porter's Diamond model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1.4.3 Problem tree analysis

1.4.4 Sequenced data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1.4.5 Secondary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1.4.6 Qualitative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1.5 RE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1.5.1 Game theory

1.5.2 Market failure

1.5.3 Pigovian tax and governmental failure

1.5.4 Coase theorem

1.5.5 Behaviour change theories

1.5.6 Agriculture and food ethics

1.6 LITERATURE REVIEW

1.6.1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on food safety issues in China

1.6.2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to Chinese rural development

1.6.3 Potential benefits of organic agriculture to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by the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in China

1.6.4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hinese Organic Sector

1.6.5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Organic Sector with Developed European OrganicSector

1.6.6 Other related studies on Chinese organic agriculture

1.6.7 Bamboo shoot production in China

CHAPTER 2:STRUCTURE-THE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ENVIRONMENT OF THE CHINESE ORGANIC FOOD SECTOR

2.1 POLICY FRAMEWORK OF CHINESE ORGANIC FOOD SECTOR

2.2 EUROPEAN ORGANIC FOOD SUPPORT POLICIES

2.3 LEGISLATIVE FRAMEWORK

2.3.1 National regulations applied in the organic food sector

2.3.2 Chinese National Organic Products Certification Programme

2.3.3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c standards applied in China

2.3.4 Ecological standards other than organic applied in China

2.4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2.4.1 Legislative authorities

2.4.2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ew Ministerial Level Changes

2.4.3 Production control authorities

2.5 COMPARISON OF EUROPEAN AND CHINESE ORGANIC INSTITUTIONAL FRAMEWORKAND POLICIES

2.5.1 European Legislative Framework for Organic Agriculture

2.5.2 Comparison of the European Organic Legislative Framework and ChineseOrganic Legislative Framework

2.6 ORGANIC FARMING STRUCTURE IN CHINA

2.6.1 Contracting farming model

2.6.2 Organic farming cooperatives

2.7 SUMMARY: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THAT LIMIT ORGANICSECTOR DEVELOPMENT

CHAPTER 3: CAPACITY AND RESOURCE FACTORS AFFECTING THECOMPETIVENESS OF CHINESE ORGANIC SECTOR DEVELOPMENT

3.1 INTRODUCTION

3.2 PRODUCTION LEVEL KNOWLEDGE

3.3 FINANCIAL AND LABOUR CAPACITY

3.3.1 Financial capital

3.3.2 Labour capacity

3.4 MOTIVATION TO CONVERSION TO ORGANIC AGRICULTURE

3.4.1 Conversion period

3.4.2 Farmer's motivation to conversion to organic agriculture

3.4.3 Processor's motivation to convert to organic production practices

3.5 PUBLIC EXTENSION SERVICES FOR ORGANIC AGRICULTURE

3.6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ORGANIC SECTOR

3.7 SUMMARY:CAPACITY AND RESOURCE FACTORS THAT LIMIT THE COMPETITIVENESSOF THE CHINESE ORGANIC SECTOR

CHAPTER 4:CONSUMER AND DEMAND FACTORS INFLUENCINGCHINA'S ORGANIC SECTOR DEVELOPMENT

4.1 CONSUMER AWARENESS

4.1.1 European Union Consumer Trust Building Process

4.2 DEMAND FOR ORGANIC PRODUCTS

4.2.1 Local demand for organic products

4.2.2 International demand for Chinese organic products

4.3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TRACEABILITY

4.3.1 E-commerce/direct marketing

4.4 SUMMARY:CONSUMER AND DEMAND FACTORS LIMI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THE CHINESE ORGANIC SECTOR

CHAPTER 5:RELATED AND SUPPORTED INDUSTRIES-SERVICESECT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ORGANIC VALUE CHAIN

5.1 ORGANIC INPUT MARKET

5.2 PRIVATE ADVISORY SERVICES

5.3 PRODUCT TESTING

5.4 CERTIFICATION

5.4.1 Control bodies in China

5.4.2 Organic Inspections

5.5 SUMMARY:RELATED AND SUPPORTED SECTOR FACTORS LIMITING THE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C VALUE CHAIN

CHAPTER 6: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6.1 CONCLUSIONS

6.2 RECOMMENDATIONS

REFERENCES

ANNEXES

annex1

annex2

annex3

annex4

annex5

annex6 Curriculum Vitae

上一篇:县域投资环境论文提纲下一篇:人文教育渗透化学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