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2024-05-01

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事故的分类、报告及管理提供指导,保证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和调查,并进行事故根源的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员工在公司外遭受的交通意外、导致环境污染的事故的管理。3.职责

3.1.事故部门职责:在一般以上事故发生后,事故部门应立即向安保科汇报后,将事故概要报告安保科。3.2.安保科职责: 3.2.1.3.2.2.负责对上述所列管理职权范围内的事故登记管理工作; 负责督促事故部门提交事故发生报告,负责审核事故部门须上报的事故报告; 3.2.3.3.2.4.负责组织调查职权范围内的各类事故及善后处理工作; 负责事故现场的取证。

4.事故管理 4.1.抢险与救护 4.1.1.发生作业事故和生产事故后,事故部门必须迅速采取边汇报边处置的方法,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4.1.2.发生重大事故时,公司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抢险和救护工作。在抢救和抢险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体时,必须做好标记。4.1.3.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4.2.事故报告 4.2.1.一般事故、较大事故的报告:

发生事故后,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立即报告本部门主要负责人,事故部门主要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安保科,安保科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公司主管领导。4.2.2.重大事故的报告:

发生重大事故后,事故部门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安保科、公司主管领导。公司领导要根据事故情况,在一小时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有关部门。4.3.事故调查 4.3.1.事故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本部门发生(或调查)的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统计和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对事故的调查。4.3.2.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部门应尽可能的保护事故现场,事故现场物证的清理必须经安保科或上级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4.3.3.发生轻微事故,由事故发生部门组织本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查清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措施的落实。4.3.4.发生重大事故,由分管安全的副厂长指示安保科组织事故部门、生产、检修等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及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事故部门要将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报安保科。必要时,请上级主管部门参加事故调查。由上级主管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并根据调查组提出的意见落实防范措施。4.3.5.事故调查,应充分利用摄影、录像等先进手段,对有关事故调查分析的各种材料、记录和报告等,应及时建档,妥善保管。4.4.事故处理 4.4.1.事故处理的依据,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规程,分清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按发生事故后“四不放过”的原则分别予以相应的处理。4.4.2.部门负责人不按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致使本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应当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4.4.3.因忽视安全生产工作,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设备、设施不按时维护检修,事故隐患不及时消除,作业环境不安全不采取措施,强令职工冒险作业,以致发生伤亡事故的,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4.4.4.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或发现危急情况而不采取应有的措施,以致发生伤亡事故的,应追究主要责任者的责任。4.4.5.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罚款、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4.4.6.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谎报或有意拖延不报者,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4.4.7.对事故责任者的具体处罚,执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5.事故处理审批 4.5.1.轻微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由事故部门提出,报公司管理部审查,并有权责令其重新调查处理或更正。4.5.2.对重大事故责任者的处理,由公司安全委员会讨论决定后实施。如有需要按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的,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执行上级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4.5.3.事故处理结案后,其结果和处理决定要向全体职工公布。

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伤亡事故管理机构及职责,生产安全伤亡事故事故分类、报告、调查、处理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伤亡事故事故的管理。

2引用标准/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劳字[1988]87号《劳动部关于职工伤亡事故统计问题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

劳动部劳安字[1991]23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

3术语/定义

3.1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业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本企业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3.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4职责

4.1生产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单位,对本制度负责解释,并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公司工会配合技安环保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结案工作,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4.3各单位负责按本制度落实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对正确执行本制度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分类

按生产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未遂事故、重大未遂事故、一般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5.1未遂事故

发生事故的条件已形成,但由于某种原因,未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5.2重大未遂事故

已构成死亡或重伤条件,但经及时处理或由于侥幸未构成事实的事故。5.3一般事故

人身没有受到伤害或伤害轻微,停工短暂,与人的生理机能障碍无关的事故。5.4轻伤事故

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即满八小时)以上,小于105个工作日,构不成重伤的事故。5.5重伤事故

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使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重大损失的伤害。

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其范围按照原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文《 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确定。5.6死亡事故

一次死亡一人及以上的事故。

6工作程序 6.1事故报告

6.1.1生产安全事故(含未遂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领导或技安员,单位领导或技安员必须立即报告生产部技安室。凡不按上述要求立即上报者,不得按工伤事故处理。

6.1.2技安部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公司主管领导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应在1小时内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6.1.3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的单位必须保护事故现场,执行事故报告程序,所在单位领导应派专人看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伤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部分物件时,应作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摄影或录像并详细说明。清理事故现场,必须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如因事故扩大化,可根据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6..4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及时报告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时间报告,又无事故现场的,均视为非因工伤亡事故,不能纳入公司工伤事故统计和管理,负伤者不得享受工伤待遇。

6.1.5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单位,应在一周内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领取并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上报《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延期不报、隐瞒不报者,按公司有关考核规定执行。

6.2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6.2.1生产过程中,凡由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高处坠落、压力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发生的人身伤害或未遂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6.2.2因火灾和其他爆炸事故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经理部负责组织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6.2.3因车辆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包括各单位生产运输工具),由公司主管领导、经理部负责组织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6.2.4 重伤事故,由公司主管安全的领导组织生产部、公司工会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请企业主管部门参加。

6.2.5死亡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区的市级劳动部门、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同级人民检查院派员参加,亦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

6.2.6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级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亦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6.2.7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a)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b)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c)确定事故责任者;

d)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e)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6.2.8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代表公司根据国家及上级部门规定填写企业员工伤亡事故的有关资料和报表,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规定报送有关部门。

6.2.9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以后,如果对事故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处理。

6.2.10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6.3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处理和统计报表

6.3.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6.3.2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事实,确定主要责任者。

6.3.3根据事故后果,确定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

6.3.4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因素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3.5违反本制度,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3.6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过程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3.7在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原则。6.3.8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代表公司按时上报工伤事故统计报表。6.4事故结案与材料归档

6.4.1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布处理结果。

6.4.2事故结案材料包括员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员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现场调查记录、事故现场图、摄影照片或录像带、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物证、人证材料等。

6.4.3其他有关材料: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事故责任者的自述,医疗诊断书,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处分决定和受处分者的书面检查,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时间,事故的善后处理资料等。6.5工伤认定

6.5.1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患职业病的;

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g)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6.5.2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6.5.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故意犯罪的;

b)醉酒或者吸毒的;

c)自残或者自杀的。

6.5.4符合6.5.1或6.5.2条件,因工伤认定需向贵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报, 工伤职工必须提供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原件、身份证复印件、医保卡复印件等;

6.5.5工伤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将受伤职工送往医院治疗,送往的医院应征求技安部门同意,而且必须现金交费(不能用医保卡刷卡),否则造成的不能报销的,责任自付。6.5工伤待遇

6.5.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6.5.2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6.5.3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6.5.4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6.5.5 工伤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经医院检查证明,确系旧伤复发,需要复诊的: a)在公司交纳工伤保险以前(2006年1月以前)的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要复诊的,持医院检查证明,到公司技安部门备案后,填写《职工工伤治疗登记表》,到公 司 技 安 部 门 指 定 的 医 院 就 诊,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其工伤费用报销时,先到技安部门审批,工伤职工必须提供治疗工伤病历、疾病诊断证明、处方单、费用清单等资料,审批合格后加盖“工伤专用”章,财 务方可 报 销。

b)在公司交纳工伤保险以后(2004年1月以后)的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要复诊的,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填写相关资料后,经工伤保险主管部门市劳动局同意后,方可就诊。6.6工伤病假的规定

6.6.1要坚持做好企业工伤病员工的休假和复工工作。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应凭工伤职工就诊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及病假证明,经本单位领导签字认可,由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保健津贴待遇不变。

5.8.2工伤病员工需要转入长休的,长休时间须提供三甲及以上医院出示的伤病诊断书及病休证明,由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鉴定,经领导批准,方可生效。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贵阳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要定期家访,及时了解长休员工伤、病、残情况,及时通知已恢复劳动能力的员工按时复工;根据劳动能力恢复情况,对过期不复工或不服从工作安排的,可停发工伤病待遇,并按旷工处理。

5.8.3进一步做好劳动鉴定工作,定期对长休员工进行劳动鉴定,实事求是地安排伤病员工休息、治疗、复工或调换工作。严格按鉴定程序和制度以及统一的鉴定标准,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做好退休退职的鉴定。工伤员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本人需提供其工伤治疗档案等相关材料,由于本人不能提供资料造成劳动鉴定无法进行的,后果自负。遇见处理疑难问题时,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公司主管领导、工会、医院、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安全管理等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进行协商处理。

5.8.4工伤病休假员工不得在外利用休假时间从事各种经营的活动,对在外利用休假时间从事各种经营的活动的员工,要停止其工伤病保险待遇,不予报销医疗费,并限期返回单位复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可按有关规定辞退。5.9特殊说明

5.9.1伤亡事故统计报表根据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填写;

5.9.2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5.9.3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6工作程序流程图

7管理表格/附件

无 附加说明

篇3: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一、案例回溯

位于宜昌城区的三峡大学校园内, 一条城市主干道穿越校园, 校园内车辆川流不息。对于这条道路的交通管理一直较为棘手, 修建至今, 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2月29日, 一名已毕业的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路上被撞伤至死, 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条马路名为大学路, 连接学校南北门, 双向4车道, 全长1.9公里, 限速30码。2月29日晚9时, 三峡大学后勤职员罗晓峰驾驶轿车沿大学路由东向西行驶, 行至图书馆门前时, 以62码的时速撞到正在过马路的张双平, 伤者不久死亡。案发6小时后, 肇事者前往公安机关自首。随后, 警方根据鉴定结果, 确认事发时罗某为酒驾。事故当晚, 该路段立即封锁, 学校相关部门对事发地点进行了处理, 并疏散围观师生。事后几天, 案发地点陆续有对死者的悼念仪式, 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 学校对此主要采取劝服和疏导的方式。随后, 此路段减速带被垫高以防事故再次发生, 保安人员数量也比事发前明显增加。

二、案例分析

高校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如个人安全意识淡薄、校方交通管理不善、外在自然环境恶劣等。其中, 交通管理是重要保障。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校园交通管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 以下将对此进行陈述, 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1.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据校园差异, 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及全开放式三种管理形式。[1]三峡大学属于半封闭式校园管理, 允许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校园。虽然这样方便师生出行, 但对于校园交通管理十分不利, 导致问题丛生。 (1) 校园交通管理经费不足。高校对交通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一方面, 高校的基础设施规划往往由规划、基建部门负责, 保卫部门无权参与, 忽略了交通安全管理的执行需求, 而资金缺乏也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偷工减料。另一方面, 经费紧张也导致了人员配备不足, 大多数高校没有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案例中, 事发时为下课高峰期, 但并没有专门人员对交通进行监管和疏通。 (2) 校园交通网络不健全。在健全的交通网络中, 基本的交通设施应予以保证, 但很多高校校园内, 除了路口及公交站牌等地有斑马线、减速带及少量标志外, 外来车辆基本可以畅通无阻, 安全隐患随处可见。三峡大学在此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 学校对出入机动车辆控制十分松弛, 入校时无需登记, 案例中肇事者驾车时速远远超过规定时速且为酒驾, 在入校前未将其制止, 事发后又逃逸, 说明学校的交通安全网络尚未形成。 (3) 高校交通管理无法可依。目前, 我国对高校校园内的道路交通没有直接的法律可以参考,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无法可依。三峡大学保卫处的网站上对于校内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另外几条相关通知。没有一个较为公正、公开的条文依据, 事故处理起来难度很大。 (4) 校内交通管理措施实施阻力大。大多数高校会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交通细则或管理办法, 从而维护校内的交通安全。但制定者的意志和履行者的认识往往不一致, 面对制定出的交通管理办法, 很多师生不理解、不认同, 这增加了保卫部门的管理难度。[2]面对可能引起的与师生的纠纷及矛盾, 保卫部门在管理上打折扣、行人情。如三峡大学保卫处在2011年11月公示了《关于办理校园机动车通行证的通告》, 明文规定要对进出的车辆进行通行证管理, 但直到现在还未实施。

2.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据悉, 校园内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高校不在少数, 而面对血的代价, 除了在事故发生后补救, 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预防、应对交通管理问题。 (1) 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目前, 国外在高校交通管理方面大多有法可依, 相关法律较为健全。现阶段我国要制定一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法》还面临诸多困难, 各高校可先制定《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条例》, 或在一些区域先制定地方性法规, 由地方立法试点后再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校园地理环境、学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的容量, 制定出校园交通管理制度, 做到在管理中有章可循。 (2) 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内人多、车多、停车难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关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加强对学校交通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投入, 缓解校园交通压力。 (3) 做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高校制定各种安全法规及条例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到位, 原因在于制定者和履行者之间没有形成共识。因此, 高校交通管理部门应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 举办诸如“安全宣传月”等活动, 宣传安全知识, 更应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4) 建立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国内外部分高校已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均收效良好。[3]所谓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在整个校园交通系统中, 运用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施综合管理, 实现校园交通管理现代化。[4]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与完善道路网络监控系统功能, 实施主干道24小时监控, 在掌握交通流量基本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电视监控、抓拍等手段实时记录各种交通违法状态。二是建立交通管理系统, 主要是收集和处理道路交通系统的各种信息, 及时对各种控制设备发出命令。三是路口实施优化配置, 特别是针对高校混合交通的实际, 实施多相位信号控制及信号灯优化配置。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的工作。[5]学校和相关负责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 加大对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 科学规划校园交通建设, 完善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如此, 才能为师生员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华明.校园交通安全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 2010, (4) .

[2]李伟.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风险管理, 2011, (4) .

[3]杨宁, 管玉峰.校园车辆智能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 (3) .

[4]刘艳华.中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2012, (3) .

篇4: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第一杀手

车辆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杀手”。

危害一:

车辆超车、交会频繁,驾驶人会对前方的情况观察不清,判断不准,因而使车辆发生碰撞、擦挂的危险频率增多;

危害二:

超速行车时驾驶员的神经系统、精力方面大都处于高度紧张和高度集中的状态中,容易出现疲劳,遇到险情时,往往会反应不及时而酿成事故;

危害三:

车速过快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刹车都会拉长刹车距离,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安全处理;

危害四:

车速快车辆离心力增大,一旦附着力小于离心力,就可能导致翻车;

危害五:

超速后车辆必然发生剧烈的颠簸,就会增加车辆各部件的磨擦、震动系数。

交警提醒:

驾驶人在行车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限速规定,没有限速规定的路段,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当快则快,当慢则慢,灵活机动,安全行车,科学驾驶。

大理:摩托撞人

2月23日,弥渡县新街镇黄旗厂村257号韩某驾驶普通二轮摩托车沿国道214线向弥渡方向行驶。20时15分行至国道214线K2423+700M(寅街镇东武邑村)处,与前方同向行走的行人张某、徐某发生碰撞,造成普通二轮摩托车受损,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徐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

普洱:三车相撞

2月23日,刀某驾驶普通三摩托车由景谷县永平镇方向驶往景谷县城方向,19时25分许行至事故地点,在超车过程中与对向驶来的由普某驾驶的东风牌中型自卸货车相撞,相撞后摩托车反弹后再与吴某驾驶的普通二摩托车相撞,造成刀某当场死亡,三车不同程度损坏的死亡交通事故。

红河:货车撞三轮

2月24日,王某驾驶大荔县鹏程联运车队所属的星光牌重型厢式货车(载2人,含驾驶人)由河口县方向驶往个旧市鸡街镇方向。当日4时10分许,行至红河大道K11+800M处时,与由个旧市大屯镇王家寨驶往个旧市大屯镇的梁某驾驶的无号牌三轮车相撞,造成无号牌三轮车驾驶人梁某及乘车人向某当场死亡,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死亡交通事故。

德宏:摩托惹祸

2月21日,陇川县勐约乡邦瓦村民委员会勐彪老寨小组村民董某驾驶一辆无牌号普通两轮摩托车,由陇川县朋生一队路口右转驶往城子方向,12时43分,当行驶至章陇线K19+800米处时,与由城子至景罕方向行驶的许某驾驶的东风车发生侧面相撞,造成董某当场死亡,两车受损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曲靖:货车伤人

篇5: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2

1、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或者超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偏差范围,需做返工处理的统称工程质量事故。

2、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必须用电话或书面形式逐级上报。对重大的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监理站应当立即上报建设单位。

3、凡对工程质量事故隐瞒不报,或拖延处理,或处理不当,或处理结果未经监理站同意的,对事故部分及受事故影响的部分工程应视为不合格,不予以验工计价,待合格后,再补办验工计价。

篇6: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明确医疗纠纷的责任,便于有关责任人员吸取教训,保障病人及本单位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沿溪乡卫生院。

第三条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健全各项医疗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制定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医疗事故处理预案,积极防范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二章 医疗纠纷的处理与委托

第四条 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以利纠纷及时解决。当患者或家属不能理解或接受时,当事人可以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处理。

第五条 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封存有关的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将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组织力量维护工作秩序。

第六条 较为复杂的医疗纠纷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根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的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第七条 医疗纠纷发生后需县卫生局出面协调解决的,由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填写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委托书,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字后,委托市卫生局处理,具体由县卫生局医政科负责。

第三章 医疗纠纷评析

第八条 医疗机构和县卫生局承担医疗纠纷评析工作,其程序如下:

一、本单位发生的医疗纠纷必须组织评析,并把评析报告上交县卫生局医政科。

二、县卫生局医政科负责汇总各单位的评析报告,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剖析、复评,并把评析报告提交局有关领导审批。

三、局有关领导负责对评析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负责人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处理意见并对整改、处理结果进行督查。第九条 医疗纠纷评析工作程序

一、组织建设

1、建立由医院领导、医教、护理等有关科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的医疗纠纷评析小组。

2、由局领导、医政科、相关专业专家参加评析,必要时邀请上级相关专业专家参加。

二、对需进行评析的医疗纠纷的识别

1、医疗单位评析小组评析对象

(1)凡发生补偿的所有医疗纠纷(包括医药费减免);(2)虽无补偿,但已严重影响本单位声誉的医疗纠纷。

2、医疗纠纷评析委员会评析对象:

(1)镇卫生院在2000元以上的医疗纠纷(不包括医药费减免);(2)虽无补偿,但已严重影响卫生系统声誉的医疗纠纷;(3)医疗单位要求评析的医疗纠纷;

(4)当事人对本单位评析结果不满,要求复评的医疗纠纷。

3、医疗纠纷的经济补偿包括以下费用:(1)由人民法院裁定,医院应作出的经济补偿或赔偿;

(2)纠纷发生后经行政机关或医院调解,医院应作出的经济补偿或赔偿;(3)纠纷发生后经行政机关或医院调解,由医院承担(或免除)的医疗费用。

三、医疗纠纷的信息来源

1、病人或家属的投诉;

2、当事单位或当事人的报告;

3、市卫生局或医院在医务工作检查中发现的。

三、医疗纠纷的评析

1、在纠纷处理终结后15日内组织医疗纠纷评析小组进行认真的评析,20日内将评析报告递报县卫生局医政科。

2、县卫生局医政科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所上报的医疗纠纷整理后,定期组织评析委员会进行评析。

3、评析内容:

(1)医疗纠纷的原因;

(2)医疗纠纷的性质;

(3)医疗纠纷的评析结果:可以避免、存在缺陷、不可避免。第四章 医疗纠纷性质的认定

第十条 医疗纠纷评析委员会应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存在的缺陷、应吸取的教训提出书面评析意见。

第十一条 医疗纠纷评析委员会应按情节及后果,认定当事人应承但责任的大小,主要责任人及次要责任人。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

一、上级医疗事故专家鉴定组鉴定属医疗事故的。

二、虽未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违反或未严格执行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医疗行为,给病人造成人身损害的。

三、由其他缺陷直接导致的医疗纠纷。

四、因医院管理不善、医德医风败坏引起,并导致严重后果,经医疗纠纷评析委员会评析认为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认定为存在缺陷的医疗纠纷:

一、在整个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医疗管理缺陷、医德医风缺陷或其他缺陷,但够不上“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

二、存在医疗缺陷,但该缺陷与不良后果无直接因果关系。第十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应认定为不可避免的医疗纠纷: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六种不属医疗事故的情形;

二、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无过失,由难以预见或虽在预料之中,也已采取了预防措施,但终因难以防范的原因而导致的医疗意外。第五章 医疗纠纷责任人员的处理

第十五条 存在缺陷的医疗纠纷的处理:责任人员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额分段计算比例如下:

A段、0—1万元(包括1万元):25%

B段、1—2万元(包括2万元):20% C段、2—5万元(包括5万元):15%

D段、5—10万元(包括10万元):10% E段、10万元以上:5%

一、补偿(赔偿)费额度在1万元以内(包括1万元):主要责任人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

二、补偿(赔偿)费额度在1—2万元(包括2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为基本合格,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

三、补偿(赔偿)费额度在2—5万元(包括5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为基本合格,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

四、补偿(赔偿)费额度在5—10万元(包括10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半年,并相应下降全部待遇,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D段;

五、补偿(赔偿)费额度在10万元以上: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为不合格,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一年,并自费到上级医院进修半年,进修结束后提供进修合格证书,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重新执业,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D段+E段; 第十六条 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责任人员承担医院补偿(赔偿)费用额分段计算比例如下: A段、0—2万元(包括2万元):30%

B段、2—5万元(包括5万元):25% C段、5—10万元(包括10万元):20%

D段、10万元以上:15%

一、补偿(赔偿)额度在2万元以内(包括2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基本合格,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

二、补偿(赔偿)额度在2—5万(包括5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不合格,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半年,并下降全部待遇,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

三、补偿(赔偿)费额度在5—10万元(包括10万元):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不合格,停聘3个月,期间自费到上级医院进修,进修结束后提供进修合格证书,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重新执业,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一年,并下降全部待遇,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分为A段+B段+C段;

四、补偿(赔偿)费用额度在10万元以上:主要责任人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当年考核不合格,停聘半年,自费到上级医院进修一年,进修结束后提供进修合格证书,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重新执业,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二年,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D段;

第十七条 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一级事故:主要责任人停聘一年,期间自费到上级医院进修,进修结束后提供进修合格证书,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重新执业,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三年,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资格证书,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D段:

A段、0—2万元(包括2万元):35%

B段、2—5万元(包括5万元):30% C段、5—10万元(包括10万元):25%

D段、10万元以上:20% 第十八条 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二级医疗事故:主要责任人停聘一年,期间自费到上一级医院进修,进修结束后提供进修合格证书,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卫生局考核合格后重新执业,同时其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档二年,承担医疗补偿(赔偿)费用为A段+B段+C段+D段: A段、0—2万元(包括2万元):32%

B段、2—5万元(包括5万元):27% C段、5—10万元(包括10万元):22%

D段、10万元以上:17% 第十九条 次要责任人承担主要责任人承担费用的30%。

第二十条 同一人员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且均为主要责任人,应予辞退,个人档案转入人才市场。第二十一条 停聘、待聘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参照卫生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执行。

第六章 管理者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二级医院发生补偿(赔偿)额度大于5万元(指单起,下同)并经评析或鉴定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发生科室的负责人扣除相应岗位津贴6个月,由于医院管理不善引发的,相关的职能科室负责人扣除相应岗位津贴6个月。第二十三条 二级医院发生补偿(赔偿)额度在10万元(包括10万元)以上并经评析或鉴定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该纠纷发生科室的负责人扣除相应岗位津贴一年,由于医院管理不善引发的,相关的职能科室负责人扣除相应岗位津贴一年,医院分管院长扣除一年岗位津贴,经查实有失职行为者给予相应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二级医院发生补偿(赔偿)额度在50万元以上(包括50万元)的医疗纠纷,并经评析或鉴定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发生科室的负责人应辞职,由于医院管理不善引发的,相关的职能科室负责人应辞职,医院院长、分管院长扣除当年年终效益工资。

第二十五条 镇卫生院发生补偿(赔偿)额度在2万元以上的医疗纠纷,并经评析或鉴定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卫生院分管副院长扣除当年年终效益工资10%。镇卫生院发生补偿(赔偿)额度在6万元以上的医疗纠纷,并经评析或鉴定属可以避免的医疗纠纷,卫生院院长、分管副院长扣除当年效益工资20%,经查实有失职行为者,视情节予以相应行政处分。

第七章 医疗纠纷、事故的备案登记

第二十六条 各医疗机构瞒报、漏报医疗纠纷(指发生补偿或减免医药费用的医疗纠纷),包括发生纠纷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评析,经查实每发现一起扣考核总分20分。

第二十七条 卫生局对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登记备案,并纳入个人档案。内容包括:

一、医疗纠纷信息来源;

二、当事人员的书面陈诉和认识;

三、院部对事件的调查报告;当事病人、医务人员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的证据和检验、检查报告;

四、医疗专家鉴定组的鉴定报告;

五、医院的处理意见;

六、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协议书;

七、院科医疗纠纷的评析结论。

八、卫生局医疗纠纷评析委员会的评析结论

九、卫生局对主要责任人的行政处理意见。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医疗纠纷小组或评析委员会为一专业技术组织,其评析结果供卫生行政部门参考,不成为法律诉讼对象。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的解释权为市卫生局。第三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沿溪乡卫生院

篇7: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泓冰标杆企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陈亮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时多,青岛黄岛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破裂,造成原油泄漏。当日10时许,在漏油点抢修基本结束时,突然发生连续爆炸。炸裂的街面接近4公里,一些紧邻路口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截至25日,事故已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166人受伤。

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三桶油”为代表的石化企业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应坚持央企的社会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但事与愿违的是,仅“三桶油”近年来就事故不断,如: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一化工车间连续发生爆炸,上万居民紧急疏散。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重伤、21人轻伤。爆炸导致松花江严重污染,威胁到下游哈尔滨的饮水安全。

2011年1月17日早6时许,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石化矿区服务部大楼发生燃气爆炸,周边部分楼房门窗被震碎,造成死亡3人,28人受伤住院,100多辆私家车受损,公交车站与路灯也都扭曲变形。

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中石油大连新港附近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输油管线爆炸。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战士1人牺牲、1人重伤。据统计,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2011年7月11日,广东惠州市大亚湾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发生火灾。

今年6月2日,大连石化发生储罐爆炸着火事故。这是继2010年7月16日以来,中石油在大连地区所属企业发生的又一起严重事故,致2人受伤2人失踪,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万元。而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里中石油在大连至少发生6起事故。

石化企业屡屡发生事故,但无论是重大事故,还是一般事故,都引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高度警觉,相关企业也会进行全面整顿,强调加强监管,处理一批相关责任人。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7月31日通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6·2”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安全监管总局、监察部审核批准,认定为责任事故,对涉嫌犯罪的3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24名责任人分别依规依纪给予处分。但令政府安全管理当局和当事企业以及许多安全管理专家迷惑不解的是,这些举措似乎并未遏制事故的高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相关企业不能进行真正深刻的反省与改进?以致出现“11.22”青岛特大燃爆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政府和企业的声誉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

笔者研究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度,认为在我国安全事故频发和“安全四个不放过”原则有着很大的相关性。

早在1975年4月7日在《国务院关于转发全国安全生产会议纪要的通知》首先提出了“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实际落实的效果并不很好。随着我国经济活动速度持续加大,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复杂因素,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加剧,为遏制这种可怕的势头,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2月17日发布《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2004]7号),提出“ 四不放过”:对责任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并发布《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也于2005年2月23日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强烈表达了强化安全管理的国家意志。

事实上,国务院密集的政策出台和国家安监总局的严厉督查只在短期内产生了威慑力,但很快重大安全事故又死灰复燃,越演越烈,煤矿、冶金、铁路交通、石化等高危行业事故频发,相同原因的恶性事故重复发生,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中央和地方政府如同正在火山口上,国内国外社会影响极坏。

根本原因在于,按照“安全四个不放过”原则和管理办法,每次事故基本都是落实到了的。

关于事故原因,几乎每次都查个底朝天,但真正原因真的查清了吗?因为最终要处理责任人,特别是安全主体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法人,因此,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和事故当事人首先就是隐瞒事实真相,化大为小,化重为轻,事故原因的真正原因石沉大海。所以,有人说几乎所有的事故的原因都是刻意编造的,虽然可能夸大,但绝不是空穴来风。

既然事故原因不是真实的,那处理责任人真就成了冤枉了。受到处理的所谓责任人受到关照,出来又是敢于“担当”的英雄。

这样,对责任人和群众的安全教育放不放过又能怎样?浮皮潦草算了,过关了就行。

不可否认,四个不放过原则客观上也让事故企业负责人抓紧安全管理工作,但事故的真相都敢隐瞒,人性的卑劣最终可能使整改措施既不切实可行,更难落实到位。

因此,安全事故更频、更大。“安全四个不放过”只剩下无奈。难道就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良方了吗?答案是:有!

中国标杆管理理论体系创建者陈泓冰先生运用全面标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结合我国实际的安全态势,研究和开发了针对事故和隐患的“标杆管理六个不放过”思维框架和“事故六查法”。

第一个决不放过:问题不在第一时间处理决不放过。青岛燃爆事故已经发生,先救治伤员,寻找失踪人员,安抚死者家属,清除海上油污和对环境的污染。还要重点进行安全排查,仔细地检查所有的事故隐患和可能的爆燃点和迹象。输油管和市政管网的安全距离要重新解决,压坏的和变型的管线要有措施并马上行动。该搬迁的搬迁,该关闭的关闭,等等。总之,有事先解决事,别先推脱责任和研究是谁的责任。把精力放在解决人身上,事情就没精力管了!

第二个决不放过:找不到具体责任人和全员应负责任决不放过

这个是重中之重,要强调的是“找”责任人,而不是“处理”责任人。找到当事责任人,是因为要在该环节改正,哪里有问题一定要在哪里改。长期以来的方式是急于找到责任人,赶紧从重处理了事,对上对下都有交待。殊不知,真正的责任人怕承担重大责任,不说真话,少说真话,结果是真正的引发事故的环节没隐瞒了,被可以忽略掉了。找到真正的责任人的同时也要找到和分析出在这个事故中的“全员责任”,比如,中石化的全员责任,潍坊公司的全员责任、青岛政府的全员责任、经济开发区的全员责任。不论是当事人的同事、团队领导,还是他们的上下级,找出类似的、相关的问题。通过全员的类似问题排查,找到其他隐患就容易多了。再按照责任层级法去找各个层级的职能缺失,才有机会培训、改善、创标,系统和体系性地落实到位。

第三个决不放过:找不到造成事故的条件因素决不放过

找完人就要找事,人的原因找好了,找全了,事情方面就几乎是明摆着了,造成事故的条件因素很多,要按照“海恩法则”一项一项找出来,比如:没有相关制度、没有操作手册、没有模板,工具不全、设备不稳定,没有定期检修计划、没有权限。漏油7个小时也没有疏散民众,是没有制度?没有权限?没有正常的沟通机制?早在两年前就发现了隐患,中石化和青岛政府有改造规划,但迟迟不能实施。为什么?缺失什么?每个事故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是不同的,但“条件因素”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个,肯定是一系列的,要把这些条件资源罗列清晰了。

第四个决不放过:找不到导致系列不良因素产生的本质原因决不放过 在发散性地找出多少个不良因素,就必须找到产生这些不良条件因素的本质原因。所有的本质原因的原因都在于没有标杆标准(基准)。无论组织中有多少不良原因,都可以用剪刀思维聚焦到“标杆”本身。

第五个决不放过:搞不清造成本质原因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决不放过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存在?一定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环境影响因素。要搞清楚在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和文化环境中缺失了什么才造成的?比如:缺乏培训才造成抢修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与上级部门及地方安全管理部门、责任部门的恰当的沟通;比如考核体系有问题,才造成人员责任心不到位;比如中石化的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健全,才造成对事故的危险性判断不足而为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青岛政府和中石化的关系中,缺乏标准的协商机制,甚至互相推诿扯皮,等等。如果这些环境影响因素都及早发现了,改进了,即使避免不了燃爆,至少不会造成200多人的死伤。在这些因素面前,这些生命真的是太苍白和憋屈了。

第六个决不放过:解决不了不良环境问题决不放过

管理背后是文化,在组织中所有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的问题。环境影响人,文化好像是看不见的,但是却可以强烈地感觉得到,在不良的工作氛围中当然会有不良的习惯,所以解决文化问题首先是解决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问题,然后就是解决机制的合理性问题,也就是该指导思想通过什么手段和策略落实的问题。在青岛燃爆事故中,不良环境问题就太明显和太复杂了,但也很尖锐。对社会责任的缺失和漠视,对生命的不敬畏和无视,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官僚主义、本位主义、安全管理体系的错误设定等等,都是青岛重大爆燃事故的导火索和深层的隐患。

值得欣慰的是,以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已有了高瞻远瞩地布局。在十八大三中全会所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多处提到人民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11月24日下午总书记专程来到青岛市,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事故抢险工作。他说,这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管理体系必须要变革。形势在变,中央的决心在强化,安全管理体系不变是极不应该的。我们敦促国家安全管理总局、各央企和地方央企、其他各类型企业、政府其他部门等等,接受标杆管理理论和实践体系,放弃“安全四个不放过”原则,改用“安全六个不放过”思维框架和“事故六查法”。同时,通过客观独立的调查,还原事故真相,提出治本之策,这也是国际通行准则。

每一起事故,不论大小,不要仅仅匆忙处理责任人,应付了事。那是挡不住民众的悠悠之口的,也对不起死去的生灵。我们要仔细分析事故,通过外部调查及问责,查清责任,找出企业自我监管,以及政府监管机制的症结所在,这样的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威胁。

篇8:2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永2井是中石化部署在准噶尔盆地中部3区块车莫隆起构造南翼的一口深探井, 井型为直井, 设计井深6400.00m, 钻探目的为侏罗系西山窑组, 兼探三工河组及白垩系底部含油情况。该井采用Φ444.5mm钻头一开, 用Φ311.15mm钻头二开, 顺利下入Φ244.5mm套管4396.13m。在三开钻进过程中, 出现了多次事故复杂, 在对事故复杂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制订了对应的技术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 三开深部施工顺利。该井所钻地层及主要岩性见表1。

2 三开施工难点

(1) 白垩系底部吐谷鲁群组砂砾岩较发育, 易蹩跳钻、卡钻和井斜。

(2) 侏罗系地层可能存在异常高压, 易井喷、井漏。

(3) 侏罗系西山窑组发育一定量的煤层或炭质泥岩, 易缩径和井壁垮塌造成卡钻。

3 三开施工中的事故复杂情况

三开用钢齿钻头钻穿水泥塞后下入型号为MS1952SSφ215.9mm PDC钻头, 采用复合钻具组合: Φ215.9mm钻头+Φ172mm螺杆+Φ214mm螺稳+Φ158.75mm钻铤×15根+Φ127mm加重钻杆×6根+Φ127mm钻杆+139.7mm钻杆。钻井参数:钻压30KN~50KN, 转盘转速70rpm, 排量27L/s, 泵压17MPa, 平均机械钻速达4.33m/h。

钻至4909.00m井下出现复杂, 钻进时有蹩钻、接单根上提有遇卡现象, 每次接单根都要反复划眼多次才能正常。下钻进入裸眼段后下放上提遇阻卡较严重, 下钻到4665.00m时遇阻划眼到底, 正常钻进至5012.20m时, 由于泵活塞刺坏, 上提钻具倒泵。上提钻具至井深5008.00m, 上提悬重2050KN, 当时钻具悬重1930KN, 紧接着开另一台泵后下放钻具遇阻, 上提钻具遇卡, 转盘转动困难。综合下钻遇阻情况分析为井眼缩径、垮塌, 随即循环加重处理泥浆。循环期间一直上下活动钻具, 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后钻具卡死, 钻头位置为5008.32m。当时泥浆性能为:密度1.40g/cm3;粘度52S, 失水3.8ml。

卡钻后经多次活动无法解卡, 配解卡剂16m3, 密度为1.48g/cm3, 注入井内14m3, 环空内7m3, 钻具内7m3, 泡卡期间每3h顶通一次泥浆;每1—2h活动钻具一次, 上提最大到2600KN, 下压最小到1400KN。泡卡100.5h未开。下仪器测卡点, 测出卡点位置在钻头处:5008.32m。爆炸松扣后落鱼长10.00m。下入Φ177.8mm超级震击器和Φ177.8mm开式下击器, 下钻到底后对扣成功, 震击解卡。

该段地层大段的砂泥岩互层, 胶结性和稳定性较差, 易掉块、缩径、垮塌。结合钻进时的蹩钻和接单根上提困难等现象, 当时分析为井眼缩径和井壁坍塌, 产生大的掉块造成了这次卡钻。为此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 简化钻具结构, 甩掉螺杆。

(2) 密度由1.28g/cm3逐步提升至1.40g/cm3。

(3) 加大抗温剂SHC-2、防塌剂BFT-1、有机硅护壁剂MFG-2、有机硅防塌润滑剂NFH等泥浆处理剂的用量。

恢复钻进后井下情况未有好转, 每次接单根时上提都有遇卡现象, 特别是方钻杆接头出转盘面时遇卡现象尤为突出, 每次都必须倒划眼提出, 反复划眼后才能恢复正常。钻至5080.88m时准备接单根, 开泵上提至井深5075.00m, 悬重由1970KN升高到2100KN, 随即下砸至1300KN, 悬重未恢复, 多次活动无效后卡死。当时钻井液性能为:密度1.43g/cm3;粘度58S, 失水3.0ml。配解卡剂20m3, 注解卡剂18.5m3, 环空内10.5m3, 钻具内8m3, 泡48小时后卡钻未开。下仪器测卡点, 测出卡点位置在5057.10m。爆炸松扣, 落鱼长29.59m。下入158.75mm超级上击器和158.75mm开式下击器, 震击解卡。

4 事故复杂原因分析

以上两次卡钻事故的发生, 通过测卡点结果显示, 卡点均在钻头处, 结合钻进时的复杂情况综合分析, 逐步排除了落物卡钻、沉砂卡钻、粘附卡钻的可能性。从电测井径数据来看, 4900.00m以下井段为明显的椭圆形井眼, 经过多次起钻和反复划眼的井段短轴大于9英寸, 长轴为13-14英寸, 在老井眼起下钻正常;未经过反复划眼的刚钻开井段短轴小于8英寸。刚钻开井段井壁不稳定, 由于地层应力释放, 造成井眼塑性变形缩径, 是导致复杂和卡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5 技术措施

针对上述复杂情况, 制定了以下技术措施:

(1) 上提钻具划眼主要采取两种方案, 若钻时快每钻进1-2m上提划眼一次, 若钻时慢每钻进2h上下活动钻具一次, 上提时必须把方钻杆下单根全部提出。为避免缩径卡钻, 上提吨位不超过原悬重10吨, 若遇卡严重就倒划眼, 通过反复划眼消除因地层应力释放所引起的缩径, 直至正常后再恢复钻进。

(2) 为防止缩径, 提高钻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层压力。

(3) 钻完一个单根后开泵停转盘, 上提、下放无阻卡时方可接单根, 否则划眼正常后再接单根。

(4) 加足抗温、润滑、防塌处理剂, 保持良好的钻井液性能。

(5) 每钻进24h或50m进行一次短起下钻, 确保上部井眼畅通。

(6) 在裸眼段坚持用1档车起钻, 遇卡上提不超过原悬重100KN, 坚持少提多放的原则, 若遇卡严重就接方钻杆倒划眼;下钻时在裸眼段控制下钻速度, 遇阻不许硬压, 及时接方钻杆划眼。

(7) 优选PDC钻头, 使用了美国瑞德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SX168PDC钻头, 该型号钻头胎体较短, 水槽较深, 能有效的减少井下复杂情况。

(8) 所有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 动力分配合理, 保证连续施工。

由于严格执行了以上技术措施, 井下复杂情况大为减少, 顺利的钻至目的层, 进入西山窑组的主要开发井段。

6 结论与建议

(1) 地层应力释放造成井眼塑性变形缩径, 是导致复杂和卡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有针对性的制订技术措施, 并严格执行, 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复杂的发生。

上一篇:城同创表态发言下一篇:“第七届辩论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