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2024-05-15

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关于岗位职责考核及加强行政管理要求的相关说明

集团公司目前已在全司范围基本实行岗位责任考核,自2011年7月1日起,公司将全面加强行政办公管理及考勤管理,现就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一、关于岗位职责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说明:

(一)新员工入职转正考核期为三个整月,由部室负责人、分管总、人力资源分管总联合进行转正考核工作;考核不及格未转正人员或转入下一考核期继续考核,或直接淘汰。

(二)入职三个月以上成为正式员工及以上职级工作人员均要参加岗位考核,岗位考核每月进行。

(三)入职达一年以上员工的级别确定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分管总及人力资源分管总审核后,报董事长批准执行;员工晋级审批流程同此,且必须连续三个月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上,否则不得提出晋级申请。

(四)连续三个月考核分低于70分人员不得晋级或升职;内两个季度考核平均分低于70分的管理干部将自动降一级处理,办事员岗位考核不达标可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五)在读本科学生尚未取得学历证书在我司办理正式入职手续人员,按专科学历对接收入标准;入职一年以内正式毕业后,从提交本科毕业证次月起按本科学历对接收入标准;暑期实习学生按公司下达的实习待遇标准执行。

(六)办理正式入职或暑期实习登记手续但尚未毕业的学生,因学业要求或参加毕业考试(相关学校确认在校)而造成了工作时间中断,可以按其实际在本公司工作时间(以整月为统计单位)累计计算工作年限。

办理正式入职手续因其他原因离职后再次入职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按最近一次入职登记时间单独计算。

正常离职人员申请离职当月(在岗不足一月),不计算绩效工资。

未按合同要求提前离职人员,取消所有未领取的绩效与预期达成奖。

(七)特别优秀人才按公司引进人才政策办理。

二、关于加强行政管理与考勤要求的说明:

(一)考勤签到要在公司规定的上、下班时间。所有享受满勤奖人员均按公司要求执行考勤管理。

行政人员以打卡机记录时间为准,项目部人员以书面签到为准,签到必须为本人,不得代为打卡或代签名,否则每次行政人员处罚本人及代签名者每人100元/次,项目部考勤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对考勤管理员及项目经理每人处罚200元/次。

签到必须在规定上班时间后的10分钟内完成考勤打卡(或签到),否则为迟到,未到规定下班时间离岗的,为早退;迟到、早退每次扣款5元。

在规定上班时间30分以后到达即视为缺勤,缺勤1次扣发一天基本工资。

会议出勤情况纳入考勤管理,迟到乐捐50元,30分钟后到达乐捐100元(经批准迟到者除外),无故不到会或无故离席乐捐200元,请假必须经董事长批准并在总办备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无故旷工:

1、未经请假或请假未经批准而不出勤的;

2、假期已满逾期未归,未经续假或续假未准的;

3、不服从工作调动,经教育仍不按期报到的;

4、无考勤记录,并且无分管总签字的出差及调休审批单等各项书面手续的。

员工无故旷工的,扣除日基本工资,连续旷工3天以上的,扣除所旷工天数的基本工资及当月绩效工资/施工补助。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含15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含30天)的公司将予以辞退并扣除应发收入(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或施工补助)。

月度内请假(含病事假)一天及以上不享受当月满勤奖。

月度内事假在10天以内的,扣除事假期间日应发绩效工资;月度内事假在10天(含10天)以上的,当月无绩效工资;月度内事假达15天以上,基本工资按60%核发。

病假需提供医院证明。月度内累计病假在15天以上的,无绩效工资/施工补助;长期病假人员(30天以上)基本工资按60%核发;因工受伤休息人员经公司相关领导批准基本工资全额发放。

(二)上班期间内不得随意因私外出,如发现上班期间不在工作岗位且未按要求向部门负责人报告,按旷工处理,扣除当日基本工资。请假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如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履行正常请假手续的,必须于请假结束后1个工作日内补办书面假条,所有请假在获得相关领导批准后必须在总办备案。

办事员请假半天以内由部门负责人审核,请假半天以上、三天以内报分管总审批,请假达三天以上必须报董事长批准;中层干部请假一天以内报分管总审批,请假达一天以上必须报董事长批准;项目经理、部(室、分公司)负责人、总经理室成员请假必须报董事长批准。

行政部门人员因公事出差,及因夜间或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调休人员要提供由分管总签字的调休说明;项目部因气候或雨季不能施工可申请调休,调休要上报由项目经理、分管总签字的说明;调休可每月汇总上报一次,项目部申请调休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以上不得再申请加班补助。

(三)员工必须遵守公司作息制度,按时出勤,并充分利用工作时间完成本职工作,不得占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不得在上班期间利用电脑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发现一次扣除部门负责人当月绩效、对当事人处罚100元、发现两次扣除部门负责人及当事人全月工资,如发现三次当事人予以除名。

(四)上班期间严禁在办公室带小孩,吃东西,违者每次对当事人与部门负责人各处罚50元。

(五)所有人员要保持手机通畅,包括请假期间。如发现无故不接或不及时(60分钟内)回拨或短信回复同事与领导电话、公司飞信(明确要求回复的通知)等每次扣50元,三次以上扣除当月电话费。

本管理规定自2012年8月1日起执行,本管理规定与前期下发相关规定内容不一致的,以本管理要求说明为准。

总经理办公室

篇2: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六政办〔2014〕78号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区属各园区: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公务用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含执法执勤用车)使用管理规定重申如下:

1.严格公务用车使用范围,坚决杜绝公车送学、公车扫墓、公车旅游等公车私用现象,除因加班和特殊工作需要外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集中入库停放和节假日期间封存停驶制度。

2.严禁利用工作或职务之便,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车辆为机关或个人交通工具。

3.各单位的车辆要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健全车辆管理制度,所有车辆必须按照一车一档要求建立车辆管理档案,要完善定期检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等配套措施。

4.定期组织驾驶人员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驾驶知识,所有驾驶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各项规定,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带头落实“礼让斑马线”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开霸王车、赌气车、特权车,坚决杜绝酒后驾车。对不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不遵守交通法规、经媒体曝光的驾驶人员一律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5.今后参加会议和公务活动的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车熄火,禁止开启空调驻车,最大限度减少车辆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污染。

严格公务用车管理,既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要求,也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关心爱护。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强化自我约束,树立良好形象;各街镇、区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对公车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篇3: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1 高职课题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足, 缺少方法

高职院校起步晚, 科研能力不强, 为了提高科研的积极性, 鼓励科研人员多渠道申请并争取课题, 因而课题是否立项成为重点, 往往缺乏经费预算意识[2], 多数人员认识不到位, 缺少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因此, 在申报课题编制预算时主观性和随意性比较突出, 编报的预算项目不完善, 预算额度不合理、不准确、不真实的现象普遍存在, 课题负责人基本都存有“多要总比少要好”的思想, 致使课题经费预算工作不尽如人意。

1.2 资助固定, 供需难齐

高职院校从上级部门争取到的课题, 其经费资助基本上是根据项目类别确定统一的资助标准, 如省级课题的重大项目多少、重点项目多少、一般项目又是多少等等, 根本没有考虑项目研究及完成的难易程度和实际经费需要多少[3]。预算编制方法和理论依据不充分, 缺少科学的、实际的可行性测算。导致项目申请人依据资助额度来编制预算支出, 往往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供需难齐。

1.3 预算简单, 松紧随意

科研、财务等管理部门“重立项, 轻管理”, 对课题经费预算存在指导不到位。课题组在申请经费时, 预算简单, 没有细分项目, 常常出现经费使用上的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的现象, 从而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些科研人员在经费不足时, 甚至挤占其他课题经费, 在课题完成接近尾声时, 课题负责人会对课题之间的支出进行调整, 甚至要求追加经费, 他们觉得“科研处是我们的家, 你不帮我调整, 谁帮我调整?”这不仅增加了财务部门的管理难度, 还造成课题支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1.4 制度不全, 缺乏规范

目前, 政府在科研经费管理和课题经费预算方面只有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 而在科研课题经费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 [4]。大部分高职院校也都没有对课题经费预算制订较严格的核算制度。所以, 对科研人员, 要求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 往往难度很大。虽然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财务人员参与课题预算的编制工作,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课题负责人也根本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重要性, 自行编制上报的所谓预算, 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2 高职课题经费预算编制的原则

根据课题负责制的管理要求, 高职院校也必须依据立项课题的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经济合理性等原则对课题经费实行动态管理 [4]。在可能的范围内对获得资助的课题经费进行正常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履行课题项目的中间检查和项目结题的决算审计义务。但是, 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 相关人员必须确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原则, 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 才能基本保证科研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1 政策相符性原则

政策相符性原则是指科研人员编制的课题预算必须与国家机关的政策相符。科研人员的每一笔课题经费开支都应遵循职教规律, 符合高职特点, 执行政策相符性原则,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遵守财务制度和上级规定, 在进行预算执行时, 做到合理、合规、合法。

2.2 目标相关性原则

目标相关性原则是指科研人员编制的课题预算始终与高职教育课题研究所要完成的目标相一致。在课题预算执行过程中遵循目标相关性原则, 使课题支出与课题研究的任务、目标相一致, 满足课题研究的一切要求。

2.3 经济合理性原则

经济合理性原则是指科研人员编制的课题预算符合经济活动规律, 符合课题研究的客观要求, 具有完全的合理性。合理的课题经费预算编制, 会进一步提高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益, 是课题顺利完成的关键。遵循经济合理性原则, 力求花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

2.4 投资效益性原则

投资效益性原则是指课题获准立项后, 预算执行与绩效挂钩, 各项投资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遵循投资效益性原则, 把经费预算支出与提高成果质量的绩效结合起来。课题申报人在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 必须具体明确课题预期成果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成果应用推广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 并且与课题申请经费数量挂钩。

3 课题经费预算管理要做到“四个严格”

高职院校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要做到“四个严格”:严格编制预算, 严格执行预算, 严格控制预算, 严格审核预算。

3.1 严格编制预算

预算管理的关键是合理编制项目预算, 实事求是地根据课题性质、业务量以及项目实施的需要核算课题成本, 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和预算标准。

课题负责人是一个科研团队的带头人, 负责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申报、执行, 并会同财务编制课题经费决算, 对完成课题承担法律责任[5]。因此, 在课题申报之初, 进行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时, 课题负责人已经就如何申请课题经费, 对各项预算支出的明细情况, 预算经费的额度, 以及预算的执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筹划。严格编制预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坚持分管科研的主管副院长统一领导, 科研和财务共同负责管理, 对课题负责人具体指导。帮助课题负责人准确测算科研活动的成本, 科学合理地确定科研课题费用定额, 实行定额的标准化管理, 为合理编制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 强化科研人员预算编制的意识, 实行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相结合的预算编制模式, 准确合理地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第三, 推行绩效预算。以上一个同类课题的目标完成情况, 预算绩效考核情况, 作为下一个课题编制预算的依据。

第四, 在编制课题经费预算时, 同时编制出经费来源预算和经费支出预算, 全面考虑预算支出情况, 尽可能靠近实际支出, 充分利用有限的课题经费, 发挥最大的效益。

第五, 保证科研课题预算的真实、准确, 对预算进行评审。审查课题经费预算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 找出问题, 督促纠正, 使科研课题预算的编制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 使其编制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

3.2 严格执行预算

预算执行是课题实施阶段的经费管理。预算执行的主要内容是:依据上级部门对经费使用的规定, 督促课题承担人按照课题预算执行, 保障资金安全, 降低财务风险。

第一, 执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江苏省省属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试行) 》和院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严格审批手续, 实行“三人会签”制度。做到课题经费开支由课题负责人或经办人提出申请, 经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登记, 主管领导审批, 每一笔经费开支均有完整的审批签章手续。

第二, 通过合同形式约束科研活动的行为, 严格要求课题负责人全面履行合同, 保质保量, 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对违约的科研人员给予严肃处理, 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 预算一旦通过合法程序, 即具有法律效力, 不得随意更改, 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科研人员必须转变经费使用观念, 提高预算意识, 按批准的预算科目安排业务支出。

第四, 经费预算列支的项目和金额应当严格执行, 但考虑到预算编制依据的客观变化, 可允许单项费用支出金额在一定的幅度内上下浮动, 但支出总额不得突破。特殊情况下需要对预算作较大调整的, 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 报科研管理部门和院领导批准。

3.3 严格控制预算

第一, 建立课题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健全财务制度。明确科研管理部门和专职财务人员负责课题经费的管理, 实行课题经费分户管理, 单独核算, 专款专用, 严格控制经费预算。课题经费到账, 财务部门会同科研部门及时按课题名称、负责人建帐立户, 设立课题经费开支明细账, 记载每个课题经费实际开支情况。便于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掌握开支状况, 同时作为课题结题验收和决算审核的依据。

第二, 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 一方面在课题中期检查时, 对客观因素引起的问题, 要及时调整课题内容和经费;对挪用、转移资金等主观因素引起的问题, 要及时处理, 甚至终止项目, 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在项目结题验收终了要进行决算和审计, 还要扎实开展项目绩效考评, 推广绩效预算。

第三,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按会计制度, 对课题经费来源和所有支出进行成本核算。严格课题经费开支审批手续, 课题负责人在核准的范围内自主使用经费, 课题管理部门对课题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进行监督, 定期检查, 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 确保经费使用在批准的预算内严格执行。

3.4 严格审核预算

第一, 按照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 对课题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细化预算编制, 并实行课题预算评估评审制度, 课题经费预算一旦审批通过, 必须严格执行, 原则上不做调整。

第二, 对结余经费处理做到合情合理,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 不得长期挂帐, 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 防止私分滥用。

第三, 经费预算的编制、评估与评审是课题经费事前控制的关键环节。在立项评审时, 各学科专家主要对课题的学术价值、特色和创新点等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 根据其实用性、适用性等确定是否批准立项。课题结题时, 科研部门要发挥财务专家的作用, 对经费预算方案以及决算运用定量分析法进行严格审核, 保证课题经费的使用合理、合规、合法。

总之, 课题经费是保证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科学、有效地运行预算管理体制, 能够节省资金, 控制支出, 提高课题经费的使用效率。要做好课题经费预算管理工作, 必须做到预算管理上的“四个严格”, 精心筹划经费使用方案, 合理编制经费支出预算, 促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才能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兰世宽, 张平.农业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管理机制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7 (1) :33.

[2]姚震, 金云美, 等.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8 (4) :56.

[3]张思强.课题经费预算可信度偏低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财政, 2008 (4) :43.

[4]李华东.完善科研经费预算制管理[J].商业时代, 2005 (20) :15-16.

篇4:严格的等级制度

意大利的分级系统从1963年开始成立,一共分为4个等级。最低等级的葡萄酒成为Vino da Tavola(日常餐酒),通常都是简单清淡、没有太多个性的葡萄酒,对于生产的规定最不严格;在标签上只能标示酒的颜色和商标,其他的像品种、年份和产地等都不允许标示。意大利曾经有一些高品质的葡萄酒,因不符合法定产区的要求,只能以日常餐酒出售,但新的规定实施后大多改为IGT等级的葡萄酒。IGT(地区餐酒)是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的缩写,约略等同于法国的Vin de Pays等级,来自一个大范围的产区,以产区为名,有时也会标上葡萄品种等细节。在意大利,这一等级的葡萄酒越来越重要,目前已经有100多个IGT产区,虽然规定并不是特别严格,但是有许多非传统风味的顶级葡萄酒也都属于IGT等级。不同于法国较保守的酿酒风格,意大利有较多带国际风味或使用外来品种的顶级葡萄酒。DOC(法定产区)是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的缩写,约略等同于法国的AOC等级。自创立以来,目前意大利已经有超过330个DOC法定产区,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意大利葡萄酒属于这个等级。不过,DOC的扩张太快,甚至出现7个DOC产区完全不生产葡萄酒的情况。不同于前两个等级的葡萄酒,DOC等级的产区都有一个依据自然条件划定的产区范围,生产特殊限定的葡萄品种。DOC等级大多是传统产区,依据传统制定生产条件,规定也较严格。

DOCG(保证法定产区)是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 的缩写,理论上,这是意大利等级最高的葡萄酒,生产的条件与规定最严格,而且除了DOC规定的科学检验,每一个新年份的DOCG葡萄酒都必须通过委员会的品尝认可才能上市。依规定,要成为DOCG等级的产区必须先成为DOC5年以上才有可能升级,所以目前全意大利只有30多个产区列级,但未来将会继续增加。这一等级的每一瓶葡萄酒的瓶口,都必须贴上产区公会的编号封签,以防假冒。

在意大利的法定产区之间常会出现加上Classico的产区,例如一般的Chianti和Chianti Classico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定产区,加了Classico的通常是传统产区,有比较好的生产条件。另外,许多意大利的法定产区生产属于Riserva等级的葡萄酒,这一等级的酒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橡木桶培养与窖藏才能上市。Superiore这个词在某些意大利产区代表较高的酒精度,甚至较高的等级,现在只有在北部常被采用。

篇5: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国土资厅发[2013]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矿产资源规划是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勘查开发活动、维护矿产开发利用秩序的重要依据。为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国土资源部制定颁发了《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以下简称《办法》)。为了贯彻落实《办法》,严格规划管理,更好地适应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科学发展的需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制度,主动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矿产资源管理

(一)统筹协调规划编制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据《办法》规定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职责,统筹安排规划期内本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重视和加强市级、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重点矿种、重点区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对于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大型规模以上矿产地和对国家或者本地区有重要价值的矿种,相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编制专项规划,作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保护的管理依据。大型规模以上矿产地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加强规划的统一归口管理,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报批和发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储量、地质环境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可结合地质找矿等需要,组织编制相关专项规划,服务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增强各级各类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下级服从上级,专项服从总体,功能各有侧重,相互协调衔接”的要求,编制各级各类矿产资源规划。省级总体规划要着力强化宏观管理和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公益性、商业性、地勘基金勘查工作布局,统筹协调勘查、开发与保护,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明确矿业权设置的原则要求和准入条件。市级、县级总体规划要细化落实上级规划的部署安排,强化对本级审批矿产资源的科学布局,为资源合理开发、监督管理、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和保障。单矿种规划要重点明确发展思路、工作布局、重要举措和政策导向。大型盆地等重点区域规划要着力协调不同资源的开发布局和时序,促进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各级各类规划内容都要体现特色、突出重点、避免上下一般粗、防止简单重复,确保空间落地、时序清晰、准入条件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三)强化规划编制工作基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着力加强资源供需形势、地质资源条件、勘查开发现状、技术经济评价、相关产业政策和管理政策等基础研究工作,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坚持开门编规划,发挥专家作用,扩大公众参与,广泛征求意见,加强论证,凝聚共识,科学决策;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统一规范规划编制工作。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办法》规定,加强对规划编制单位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委托矿产资源相关行业协会,开展规划编制单位推荐工作,强化规划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规划编制队伍素质和水平。

二、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制度,确保规划实施成效

(一)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分工和目标考核制度。各级各类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按照管理职责将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和考核指标,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体系,统一考核;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指标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

(二)建立矿产资源规划年度实施制度。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办法》规定,制定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并切实做好与相关管理工作的衔接协调。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应对本级规划确定的总量控制指标、规模结构调整、开发利用效率、环境恢复治理等约束性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并与规划实施责任分工和目标考核衔接一致。要根据地质找矿新进展、经济社会形势变化和管理实际需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要求,对矿产勘查开发布局结构、矿业权投放、财政投资项目的重点方向和区域进行统筹安排和调整优化,服务找矿突破和矿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项目规划审核。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健全完善会审制度,依据规划严格审核勘查开发保护项目。严格执行规划禁止、限制开采矿种的规定,对限制勘查开采矿种,要按照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和准入条件加强审核,达到准入条件的,方可投放矿业权。严格落实规划分区管理制度,限制勘查开采区内,要严格论证,达到准入条件后方可投放矿业权。加强勘查开采规划区块管理,一个规划区块原则上只设置一个主体,确保整装勘查、规模开发。严格执行最低开采规模、开发利用效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规划准入条件,对不符合规划准入条件的,不予通过规划审查。

(四)健全规划评估调整机制。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划调整的有关规定,涉及总量控制等约束性指标调整、勘查开发重大布局结构调整、禁止和限制规划区边界调整的,必须按照《办法》规定程序办理。其中,对依据其他管理部门规定划定的禁止和限制区,其边界范围可按相关主管部门意见进行调整,并报原审批机关备案。根据地质找矿新发现、新成果,确需新增勘查开采规划区块,或需对已有勘查开采规划区块范围进行调整的,可由原规划编制机关对其必要性组织论证,审定调整方案,报原审批机关备案。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部署,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评估报告。

(五)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制度,加强对规划编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规划制度建设、执行情况和经费保障等落实到位。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包括开采总量是否按规划得到控制、矿业权设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布局结构是否按规划优化调整,以及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是否如期完成等。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规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结果。

三、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办法》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完善规划运行机制,将规划管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保障规划编制实施机构、人员、经费到位,严格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目标考核制度。

(二)加强学习宣传和培训。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把学习宣传《办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机关、规划编制单位、矿山企业等人员的培训,充分认识矿产资源规划的重要意义,强化规划意识,自觉遵守规划、维护规划、执行规划,自觉抵制违反规划的行为。

(三)加快各级规划管理制度“立、改、废”工作。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照《办法》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对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认真分析,没有制度的要尽快建立,已有制度与《办法》规定不一致的,要及时修改完善;尽快制订完善本级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细则,并与现行矿政管理制度体系有机融合,推进《办法》有效落实。

(四)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快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确保总体规划数据库全面完成,专项规划数据随编随入。加强规划数据库与其他矿政管理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做好规划信息与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及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矿产资源管理提供规划信息支撑。

(五)开展《办法》贯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为贯彻落实《办法》,严格规划管理,国土资源部将于今年四季度对《办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市级、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本通知的要求,搞好《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自查,并将自查报告逐级上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组织抽查,并形成本省(区、市)《办法》贯彻落实情况报告,于2013年9月底前报国土资源部。

《办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与国土资源部联系。

联 系 人:胡友成 吴登定

联系电话:010-66558144 66558137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篇6:严格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

(郑政办[2004]4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了有效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城镇房屋拆迁中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4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拆迁管理的紧急通知》(豫政办〔2004〕6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的重要性

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对于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大,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和系统工程,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拆迁工作的出发点,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城镇房屋拆迁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端正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城镇建设与保护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财力、物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拆迁规模,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拆迁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严禁不顾经济实力盲目拆迁,以牺牲被拆迁人的利益求得所谓的城市发展,特别要防止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切实维护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正确引导群众支持依法进行的拆迁工作,促进城市建设,防止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保持社会稳定。

二、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合理安排拆迁计划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居民的收入状况等,合理确定拆迁计划和建设规模。城镇房屋拆迁计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保护规划。市发展改革(计划)、规划、房管、国土资源、拆迁等部门和县(市)、上街区要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联合编制我市和县(市)、上街区房屋拆迁中长期计划和计划。计划制订后,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要报省建设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审批,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各地要严格控制房屋拆迁面积,特别是城镇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每年年初必须向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城市建设拆迁管理部门报送拆迁改造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确保今年我市房屋拆迁总量比去年有所减少。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房屋拆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对拆迁规模总量的调控,防止和纠正大拆大建。不得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以政府会议纪要或文件代替法规确定的拆迁许可要件及规划变更,擅自扩大拆迁规模,坚决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行为。凡拆迁矛盾和纠纷比较集中的地方,除保证能源、交通、水利、城市

重大公共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危房改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之外,一律停止拆迁,集中力量解决拆迁遗留问题。

三、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针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05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拆迁工作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我市房屋拆迁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配套性文件。对与国务院《城市城市拆迁管理条例》不符的,要迅速组织修订,对政策不明确,但确属合理要求的,要抓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把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各级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严格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发放,对违反城市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没有拆迁计划、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以及拆迁补偿资金不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不合理的拆迁项目,不得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责,严禁将拆迁许可审批权下放。所有的拆迁项目,无论是公益性项目或经营性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或自拆自建项目,凡涉及补偿安置的,一律办理拆迁许可证。拆迁补偿资金必须足额按时到位,拆迁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账户,专款专用,保证能够按时足额补偿给被拆迁人。任何单位不得以项目未来收益,机构资金承诺或其他不落实的资金作为拆迁资金来源,拆迁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对拆迁补偿资金的监管。要规范管理程序,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省、市拆迁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建住房〔2003〕234号)的规定,以当事人协商或房地产评估价格确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干预或强行确定拆迁补偿标准,不得直接参与和干预应由拆迁人承担的活动。房屋拆迁不得因建设项目工程性质及被拆迁人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安置补偿标准。拆迁补助费要依照我市规定的标准执行。强制拆迁必须依法进行,对拆迁纠纷较多、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户数比例较大的项目,严禁强制拆迁。

各县(市)、区要按照已确定的拆迁规模,提供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户型合适的拆迁安置房、周转房。要把拆迁工作中涉及的困难家庭纳入城镇住房保障的总体安排中,妥善处理好“双困”家庭的居住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政策,给予优惠照顾,保障其基本住房条件。要严格拆迁程序,确保拆迁公开、公正、公平。所有的拆迁项目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严格执行房屋拆迁许可、公示、评估、听证、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等程序,对达不成协议的,必须按照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住房〔2003〕252号)的规定,严格执行调解、行政裁决、听证、强制拆迁等程序。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也必须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四、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拆迁行为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到政事、政企分开,凡政府及政府部门所属的拆迁单位,必须与政府及政府部门脱钩,不得以政府名义设立拆迁单位。政府及政府部门要从过去直接组织房屋拆迁中解脱出来,严格依法行政,实行“拆管分离”,实现拆迁管理方式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市拆迁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拆迁单位的资质管理,严格按资质管理标准审批拆迁单位资格,把好市场准入关,规范拆迁委托行为。未取得城市房屋拆迁单位资格证书的,不得承担

拆迁业务。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向被委托的拆迁单位出具委托书,并签订拆迁委托合同,房屋拆迁单位不得将受委托的拆迁业务转让给其他单位。禁止采取拆迁费用“大包干”的方式进行拆迁。所有的拆除项目工程,要通过招投标方式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拆除。要加强拆除工程的安全检查,确保拆除施工安全。

市、县(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拆迁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不断增强其依法拆迁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拆迁人及拆迁单位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禁野蛮拆迁、违规拆迁,严禁采取停水、停电、停气、停暖、阻断交通等手段,强迫被拆迁居民搬迁。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拆迁工作责任制

各县(市)、上街区要建立健全房屋拆迁管理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纳入行政序列,经费由同级财政全供,以保证其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的合法性。

各地要明确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职责,理顺拆迁管理体制,把拆迁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市发展的大事要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发展改革(计划)、规划、国土资源、房管、建设、信访、物价、司法、公安、工商、拆迁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建立健全拆迁工作部门协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相关工作。对拆迁问题较多的地区,要制定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依法妥善处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凡由于工作原因造成大量群体性上访或发生恶性事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案例的督查和通报制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六、做好拆迁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各县(市)、区要建立拆迁信访工作责任制,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初信初访责任制以及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要求,积极化解拆迁矛盾和纠纷。拆迁上访较多的县(市)、区,要对拆迁上访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对投诉的重点问题、普遍性问题要认真摸底。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研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制订具体解决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对被拆迁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不要做不符合规定的许愿和乱开“口子”,防止造成“以闹取胜”的不良影响。要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信访秩序的通告》(郑政通〔2004〕24号),做好集体上访的疏导工作,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并做好处理预案。对少数要价过高、无理取闹、阻挠合法拆的,要坚持原则,不能迁就;对少数公开聚众闹事或上街堵塞交通、围堵或冲击政府机关的被拆迁人,要依法及时进行严肃处理。

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要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支持依法进行的城市拆迁工作。对我市合理推进城市建设、落实房屋拆迁政策以及规范拆迁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全面了解拆迁政策,改善依法拆迁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同时,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件,要继续曝光,但要注意宣传方式,防止诱发和激化矛盾。

八、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市监察、建设等部门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对违反城市规划及审批程序、盲目扩大拆迁规模以及滥用职权强制拆迁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对在拆迁中连续发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恶性事件的部门和地方,要追究领导者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拆迁的,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责任单位的领导责任。对滥用强制手段,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法违规的拆迁单位和评估机构,要依法严厉查处。对故意拖欠、挤占、挪用拆迁补偿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直接领导人的责任。对野蛮拆迁,严重侵犯居民权益的行为,要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要取消拆迁单位相应资格,依法严肃处理。

上一篇:自然之道读后感怎么写下一篇:考核计划生育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