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2024-04-25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精选8篇)

篇1: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十年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与会代表认为,在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要颁布的时候,总结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语文课程改革重视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能动的个体,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与个性,这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以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着促进作用。和过去的思想教育不同,语文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将会影响我国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2.语文课程的先进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十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如,以生为本、三维目标达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本多元解读等等,都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闪光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点燃学生学习热忱、探索语文奥秘的引路人。

3.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有所拓展。

语文作为母语,课程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发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大家的共识。教科书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师由教科书的讲授者变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语文的领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十年来,师生主动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学语文用语文相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

4.校本教研受到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十年来,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制度得到了重视。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资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注入了活力。

总之,课程改革无论是在理论的创新,还是在实践的改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代表们主要谈到以下几点。

1.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把握不准,语文课程内容比较模糊,语文知识和能力缺乏序列。

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是什么?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该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更符合循序渐进的道路,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几十年前,叶老提出的这些问题,语文教学至今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答。代表们呼吁,语文教学目标、内容的盲目性、随意性,在教学实践中带来的危害很大。语文教学应该向科学化的路子迈进,语文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确定性,语文知识的安排和能力的培养也要有比较明了的序列,这样会使广大老师少走一些弯路。

2.教学理念还没能自觉转化为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不足。“内容分析+大量操练”之风不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课改以来,老师们接受了许多新理念、新认识,但是这些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学中过多强调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忽视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关注,“内容分析+大量操练”之风不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代表们认为,虽然历来很重视考试,重视评价,但长期缺乏对语文教学评价的系统研究,对“考什么”“怎么考”还很模糊,缺少可操作性的评价办法。教学评价不能与课程改革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反而存在相互掣肘的现象。为应付各种考试,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

十年课改,有喜有忧,有得有失。总结和回顾课改以来我们所走过的历程,将会为今后语文教学的发展积累更加宝贵的经验。

语文教学教什么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研究大多指向教学过程和方法,当我们的注意力走向“怎么教”的时候,却忽略了“教什么”这个逻辑起点。教学内容不明确,是近年来语文教学的一种病象。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我反思。对于这个话题,代表们给予高度关注。

首先,要从整体观上思考语文教学的内容。

从整体观上思考教学内容,就是不能孤立地讲选取哪个教学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是有层次结构的,一是课程内容,二是教材内容,三是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决定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决定教学内容。一线教师考虑教材内容比较多,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我们要凭借教材,同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整体观上思考教学内容。

其次,要从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上明晰语文教学的内容。

代表们认为,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为什么教”。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有自己的“独当之任”,这个“独当之任”就是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问自己,这篇课文在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方面有什么价值,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理解和运用是一个整体,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语文教学迷失方向,往往是忽视了语文学科独有的任务。

第三,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选择教学内容。

很多代表都强调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从各学段目标、各单元目标入手,依据三维目标确定每篇课文、每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如果每个老师对每个年段的语文学习目标、要求都了然于心,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不至于发生偏离。

第四,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一些因素。

1.课文。课文不同,教学重点、难点就会不同,要选择对学生来说最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有的侧重在语言积累和运用,有的侧重在阅读能力培养,也有的重在情感熏陶,不能千课一面。此外,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时,“教什么”的问题都值得去研究。

2.学生。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他们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积累,有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储备与背景,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谁知水平来设计语文教学,如,学生已知点有哪些、未知点是什么;基础薄弱的学生教什么,基础好的学生教什么。

3.教师。语文可以多元解读,同样的文本,不同的老师选择的内容会不同这是正常的事情。关键的是教师要知道自己想教什么、在教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教师要过文本解读关。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将直接影响“教什么”的问题。没有这个基础,不可能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五,要厘清的一些问题。

1.关于语文知识。语文教学离不开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究竟哪些知识是必教的,哪些知识是不用教的,大家还很困惑。这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否则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语文自独立设科以来,其课程内容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需要加强研究。课程目标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和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需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阅读与阅读教学。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对象不同,“阅读”个人可以完成,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次目标不同,“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本的学习体验情感,习得方法与习惯。教师如果是以“阅读”的姿态引导学生学习,那就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方向。代表们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还必须在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创新。只有理论研究更深入了,“教什么”的问题才会更清晰。在理论创新的同时,需要对语文课程的研制、语文教材的编写、语文教学的模式等进行新的探索。高水平的课程研制既能回答为什么教,又能清晰回答教什么;高水平的语文教材要能科学地实现教什么;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研究如何教。有代表提议,要建设一门新的语文学,给语文学科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综上所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确实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语文教学改革展望

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展望,代表们畅所欲言,谈了以下几点愿景。

第一,语文教育要守正出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守正出新”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历史上看,语文课程改革容易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主观上是想矫正,但结果常常是矫枉过正,语文教学总是在非此即彼中举步维艰,我们要汲取这些教训。课改中,一些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好的做法,我们应该继承;反过来,如果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就要加以改正。社会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学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未来的语文教学改革,这个传统不能丢掉。

第二,对语文教学未来发展的期盼。

1.从“教课文”走向“教课程”。

要从传统的“教课文”的思想转变到“教课程”的观念上来。教一篇课文,把课文作为例子,根据课程目标,思考选择什么内容,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怎么通过这些内容有效地组织教学实现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

2.从“教师的舞台”走向“学生的舞台”。

语文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总体来看,“以生为本”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在语文课堂中体现。越是水平高的,越是功底深的老师,课堂就越容易成为“教师的舞台”。课堂应成为“学生的舞台”,“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跟社会民主化、政治民主化同时推进的。教育是充满理想的事业,我们无力改变社会上的不正常现象,但希望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从课堂民主化开始,影响社会的民主化。

3.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模式”。

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鼓励创新,鼓励个性化的教学,鼓励不同的老师形成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鼓励不同的教学流派、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改革实践。语文教学要向多元模式迈进,一些地区的代表谈到了自己带领当地老师进行的一些实践探索,如,浙江温州进行的“构建以学为主的课堂”改革实验,山东青岛南京路小学进行的“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给大家不少启发。

4.从“内容分析”走向“策略指导”。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离不开语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从知识到能力转化的过程中,方法和策略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语文教学要向科学化的道路迈进,不仅要“得意”、“得言”,还要“得法”。加强“策略指导”,这是未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5.从“非语文”走向“本色语文”。

曾几何,为了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大量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语文课承载了太多非语文的东西。代表们呼吁,要让语文课体现语文味,就要在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以“语”为本、以“文”为色,不断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和运用母语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在借鉴中寻找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语文教学要在继承中发展,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母语教育经验。不少代表谈到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如将阅读能力划分不同的层次;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的能力;重视对学生持续阅读的能力的训练。还有代表从写作要求、评价、命题范围、指导模式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比较了中外习作教学的差异,对未来我国习作教学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也有代表从国外起始阶段习作训练的做法,谈到国内低段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不是学了一定数量的字词才能学习写作,字词句的学习可以和习作同步。从低段开始就可以让学生进入习作训练,让学生觉得只要自己有想法,就能表达出来,习作并不是什么难的事情。

与会代表还对未来的语文教材建设提出了期望。大家希望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性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此外,无论是10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1.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多复杂的呀!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学好语文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说得最为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里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的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课标”里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只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画,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的上好语文。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头绪简化,目标单纯;课堂情境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

2.语文教学应求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问。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使人文性突显出来。我们讲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有人说,不能过于看重文本,毕竟文本不能解决学生发展的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把文本看得太重了,而是对文本的重视与钻研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师必先钻研文本.如果教师没有把文本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有的教研组备课,一人备一个单元,然后互相交换,还没其名曰“资源共享”。钻研文本是自己与作者对话,怎么可以由别人来代劳呢?现在大家谈预设与生成很多。

“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好比烧开水,只有到达了沸点,才有气泡冒出来。如果预设就不怎么充分,课上得像温吞水哪里会有“气泡”跑出来 所以我认为,老师吃透了文本,由了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射出来的学习“场”。

3.语文应真实,朴实,扎实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中都有课本,却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有何收获呢?

4.语文教学应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应当把主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平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务的发展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要实现重大变革,就得打破原有平衡,从而出现新的平衡,事物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语文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通过学习“课标”,认识提高了,观念更新了,便试图打破课堂旧模式,建立课堂新秩序。当此破旧立新之时,难免会有一些失衡,失度乃至失控之处.这就需要文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学习文本,适当的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但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我们在听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拓展的情况。有个老师教《秦兵马俑》,让学生收集秦始皇的有关资料,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可是老师却用了大半堂课的时间让学生各自展示资料,并节外生枝的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这就远离了文本,拓展的有些过了头。

比如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有的老师赏《蘑菇应该奖给谁》,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这不就是剥夺了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机会。什么是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学生看多媒体虽然也摸弄了故事,但是它是看多媒体“看懂”的,却不是读课文读懂的。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慎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篇2: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何俊

一年新课改教学工作已结束,回顾一年的教学历程,从刚开始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渐露初日”,切实地感受到新课程给老师,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变化,因此,进行反思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下面就谈谈一年来新课改的得与失。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发生了变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们的观念在不断的变化,体现在上课中,过去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新课程,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们理解课堂教师是权威,学生只能服从,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亦步亦趋,不仅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即使有,学生也不敢提,在课堂上,教师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那“一桶水”的知识倒入学生的杯子中,希望能给学生“一杯水”,新课程实施后,课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不再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和知识的收购站,而是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大海的能力,学生得到的不再是“一杯水”,他们每一个都可以拥有一片海洋。课堂上不再是老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教师的作业方式上的发生了变化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往的作业,都是老师“一刀切”,而且形式单一,时间久了,学生难免感到厌烦。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经常布置一些要求走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题目,上网搜集资料的探究题,每当有这样的作业,学生都会欢呼,可见他们对这种作业的喜受,对书上记忆的东西,原则上只要求他们记住就行。选择多元化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自主精神。

四、教师考查学生成绩上发生了变化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不能一样齐”。一个班级,总有一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都比别的学生差一些的孩子。我们一直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我们一直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是国家的栋梁,因此,我们不承认差异,不承认不同,我们往往认为考得好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走进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认定,对学生的长处和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我们都给以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不再恨铁不成钢,因为我们知道,有时候,铁和钢是等值的,学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考查学生,当然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方面的东西。

当然,在一年的课改中,我们也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从教师本身而言,要真正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乃至颠覆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走上讲台到今天,已经根深蒂固在头脑中形成的观念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走回头路的现象,当然,现在处于改革的探索中,失误也是难免的。

(2)从时间上来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相当困难,要准备一节课的内容和材料,往往需要花好几课的时间,学生时间上的冲突对新课改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有时难免顾此失彼,上好了一堂课却砸掉了另一堂课。

(3)从最终的检查来说,学生还是要参加考试,平时的表现再好,平时的考核全部是优,最后高考依然压在那儿,即使高一学生现在不高考,但毕竟还有统考,平时的实践中也不只一次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气氛活跃的课堂往往在考试中考砸了,因此,考试模式不变,评价的最终标准不变,新课改的前景还是堪忧的。

(4)从评价老师的机制来说,历来评价老师都是学生的成绩,即使课上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你,最后如果没有成绩,原本喜欢你的学生也会背叛你。因此,面对新课改和成绩评定这对矛盾,老师如履薄冰,陷入两难。

尽管如此,一年的课改实践下来,我觉得还是得比失多。尽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毕竟我们是在探索着,前行着,希望在以后的课改实践中克服更多的不足,获得更多的成绩。

篇3: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一、新课改的 “春风”吹到了小镇上: 理念的拓新

杜郎口中学地处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在实施课程改革之前, 学校教学工作很不景气, 濒临倒闭边缘。据调查,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教师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教育教学水平也很一般, 学生上课不愿听老师讲课, 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没有丝毫热情, 于是纷纷寻找各种理由请假旷班, 学校管理严重失威。根据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并结合杜郎口中学自身的具体实情, 在不断的尝试、经历、反思、成长中形成了现今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宗旨, “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 “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享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的特色课堂模式,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学习和生活的氛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中关于各地方、各学校的课程实施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在传授知识方面,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杜郎口中学基于此理念, 大力倡导学生内省力的发现和引导, 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 “自主”为核心的课堂模式应运而生, 且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变革与发展。

二、人人是主人: 成为自主的管理者

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生命体验、感悟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 从某种程度上讲, 对学生的性格塑造起着重要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学生在学校的角色定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杜郎口中学非常注重学生角色的引导, 在校学生, 并不只是教师教育和管理的对象, 同时, 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实施者。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下, 杜郎口中学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内省力, 放手将一些权力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体验管理的过程中收获个人成长。

( 一) 校级管理方面, 学生自治委员会的设立。学生是学校活动的主要载体, 每个同学都是学校的主人, 每个同学都明确自己的角色, 承担自己的责任。它使学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 使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对自己提高标准和要求, 真正以 “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参与校园生活。学校以年级为单位, 设立了七个学生活动部门, 分别是生活部、学习部、纪检部、体育部、劳动部、文娱部、宿舍部。其中, 每个部门设置一名部长, 五个委员, 一个顾问, 各部门分别履行相应的职责。[2]确保这种机制正常运行的规则也是必不可少的。

( 二) 班级管理方面, 除了通常的班干部管理班级之外, 杜郎口中学以其独特的小组管理模式, 维持着整个班级的日常行为秩序。具体来看, 整个班级成员被分为六个小组, 其中, 每个小组是一个合作单位。合作的任务主要包括上课过程中小组学习内容展示、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探讨学习问题、小组课堂纪律维持与规范、小组卫生值周等。从管理形式上看, 学生有了小组意识、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

三、释放生命的活力: 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 一) 班级文化的建设、氛围的营造是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古有 “昔孟母, 择邻处”之说, 杜郎口中学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教育, 使学生受文化氛围的熏陶, 这是教育实践中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内外墙壁上都张贴了许多文字条幅。教室内主要张贴班级的三好学生照片、进步之星, 除此之外, 还有学生自己动脑写的长幅标语, 都是有关激励自己和他人的励志言语。教室外墙上更是丰富多彩, 每周学生休假到校后, 班主任则组织学生动手, 根据一个星期所学的各科目内容, 将一些重点知识点用彩笔工整地绘制在外墙上, 可以是文字、图画等形式, 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参与度, 使学生的各种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样, 一周学习的重要知识点抬头即见,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日常生活中 “如影随形”的复习。生活在学习中, 学习便也生活着。

( 二)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 坚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本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异组同学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以互相讨论。这样开放的课堂形成了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这种立体式的课堂下, 教师要想把课堂组织好, 就必须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让小组长成为小老师、小先生, 去帮助学困生, 管理学困生, 确保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这样, 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 在活动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针对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主动问小组长、或者其他优秀的同学, 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主动权。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发问问题、主动解决不懂的知识点的习惯, 将对学生个人, 甚至整个班级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三) 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 主要以三种方式进行, 即板书、展示、巩固强化。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充当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的实施完全交给学生。教师是课堂的导演, 而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教师要导演好课堂, 就必须尽可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尽可能地表述教师想讲的知识内容, 这样, 在体现教师价值的同时, 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进程的伊始, 一般是学生的板书环节。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板面, 板书内容为课堂上老师要求的重点知识点。由于板面完全公开, 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板面上经营自己所学的知识, 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因此, 板书不仅大大锻炼了学生写字的能力, 更是对每个学生所学内容的检验。学生板书完后, 由学习对子之间进行批阅, 每个人都成为小老师, 帮他人批阅板面, 找出他人的问题和错误, 抑或学习他人的长处, 找出自己与对手之间的差距, 达到学生对子之间共同进步和提升的目的。

课堂进行最热烈、也是同学们最活跃的环节就是展示环节。在立体学习环节中, 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主要针对教师划分的任务进行集体研究, 筹划展示方式, 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围绕易错点、生发点、拔高点, 饶有兴趣地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其中, 展示不仅仅是为了展示, 其最终目的是强化和提升。因此, 教师对展示的要求也有明确地说明。展示小组成员必须富有激情, 可以通过讲解、画图、小品、表演、采访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个人和班级其他同学的思考, 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整个班级的活跃思维, 实现个人心得、小组交流成果在与全体学生分享过程中进一步探讨、交流、互动、升华。

课堂的收尾环节一般是巩固抑或小对子之间互相提问检查, 以达到强化知识点的目的。在此过程中, 每个学生既充当老师, 又充当学生, 体验不同的角色。

四、刻板印象: 进展中的误区

杜郎口中学的管理使得学生有了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认识, 但在具体的课堂进程中, 也存在不少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 主体作用发挥的表面化。学生在展示知识点的过程中, 大部分展示的同学 “有口无心”, 只是为了暂时记住要展示的内容而产生短时记忆, 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研究、发现, 可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尽管杜郎口中学在课堂评价量表上有相关要求的渗入, 但由于受课堂时间的控制, 展示标准的要求, 学生来不及过多的思考知识结构中的来龙去脉, 只要能够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演出来即可。表面看来, 学生确实非常积极踊跃地展示了, 但大都是为了完成小组任务, 为了展示而展示, 除了巩固知识点之外, 达不到真正启迪心灵、学以致用的目的。

笔者在语文课堂上观察发现, 学生们的展示大多是识记黑板上的知识点。在文言文教学中, 教师会将一些重要知识点罗列在黑板上, 作者简介、重点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语句翻译等知识点一一呈现。比如,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中有许多词类活用现象,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 “先”与 “后”, 是名词作状语, “在. . . 之前; 在…之后”。学生如果不理解状语的内涵, 展示得再精彩, 记忆得再牢固, 也只是应对考试和平时的检测, 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甚至, 感悟不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 二) 主体作用发挥的盲目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 “有名无实”。任务分配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没有分配好任务, 课堂完全没办法展开。学生在展示之前会有小部分时间讨论, 可谓热火朝天, 看上去学生的投入度真的挺高, 学习氛围也不错, 其实, 仔细来看, 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在小组范围内, 为了学校和老师的展示高标准而与队友之间抑或个人不断地磨合, 以至于学生展示只是对知识结果的个人陈述与阐释, 真正的合作交流与知识的生成体现的太少。这样一味盲目地强调展示标准, 忽视同学之间真正的合作交流, 不能算是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况且, 日积月累地盲目从事, 可能使学生大大降低学习欲望和热情, 降低学习效率, 长远来看, 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交流合作学习。

另外, 课堂的展示环节中展示的同学为了任务的完成, 必须对某一部分知识点内容牢记于心, 而其他知识点内容可能没有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学习和吸收, 如果要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 不得不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没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又会走向无所事事的极端。

( 三) 主体作用发挥的片面性。主要体现在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杜郎口中学领导的执行力非常强, 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讲解重要知识点, 必须完全放手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保证, 但这种教学过程完全由学生去完成, 教师甚至在课堂上不说一句话, 板书教师板面知识点内容、检查学生板面错误。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双向结合, 互相依赖、互相补充, 才能够真正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五、总结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 新课程标准密切联系当今教育中的问题和缺陷, 针对亟待改善的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理论说明和要求; 在实践方面, 又凸显了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新课程改革先锋模范基地。但我们必须明确, 中国的教育是不断发展的, 也是与时俱进的, 教育培养一代代中国人才的需求也是日趋增上的。因此, 不断地发现问题, 在实践中尝试着解决问题, 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守得云开见日出”, 坚持新课程改革纲要的真理, 不断地促使具体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相信中国的课程改革定会拥有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M].北京, 2001 (8) .

篇4:歌唱教学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歌唱教学;音乐表现;熏陶;训练;合唱

一、立足学生基础,完善课程体系

歌唱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歌唱。歌唱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它是音乐艺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歌唱是人的本能创造最能直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使人的情感得到自由而畅快的抒发,歌唱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激励人们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向上。目前我区的教学还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体,高中音乐课还是以音乐欣赏为主,高中学生的思想已近成熟,由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单純的让学生欣赏,已经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

歌唱学习是一种审美活动过程,人们在对自身优美声音的追求中,在歌唱给人带来的温馨,愉快的精神享受中,逐渐培养起自己健康的审美观,高雅的审美情趣,活泼的个性和审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歌唱艺术的学习,可以使人直接感受和领悟到音乐艺术内在的美,使人的情感,心灵受到净化,塑造和培养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态度。

二、激发歌唱兴趣,培养音乐鉴赏力

高中音乐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机的把歌唱艺术融进教学中达到审美的目的,歌唱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放在整体实践中实现。 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必须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推动其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积极动员,组织班级演唱会

传统的“一曲定优劣”的考试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同唱一首歌”的形式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而“班级的演唱会”通过班级演唱调动人人参与,全面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在“演唱会”的组织过程式中,学生自己编排、主持、评定、总结,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可以充分挥高中学生自主能力较强的特点。

首先教师要提前对学生作好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班级演唱会”的意义,激发学生举办班级演唱会的激情,并选出负责的骨干份子,布置筹备各项工作;其次演唱曲目和演唱形式既要学生根据特长自选,又要全班统筹安排,教师还可以适当推荐;另外动用多煤体技术为演唱会增辉添色,记学生自己下载伴奏,编配伴奏,全部节目伴奏存在一起,方便操作。

四、感受歌唱乐趣,变被动为主动

1、课前表演唱。设计课前五分钟表演唱形式,给学生自主演唱空间,每节课都由一个或多个同学重唱、合唱、表演唱等形式表演四周轮一次,表演完后师生适当评价。每一轮评出“最受欢迎的歌”、“最适合我们唱的歌”、“优秀歌手。

2、欣赏名家名曲,感受歌唱魅力。美国温塞尔说:“听,再听,不断听伟大歌唱家的录音带是非常重要的。”是的,学生经常欣赏优秀声乐作品,不但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歌唱的愿望和激情,而且还会在声乐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方面获得启示。

3、教师言传身教,保护学生歌唱积极性。苏霍姆林斯林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要调动全体学生身心活跃,积极参与歌唱,必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切忌嘲笑打击。应先肯定情感态度,再就技能技巧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放宽心胸以平和大方的心态对待歌唱,认识到音乐课上唱歌如同基础课朗读、问答问题一般,对错好坏都很正常,只要积极参与学习就会有进步。

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如何更快、更正确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更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学生严格训练,具体地说,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下环节。

①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②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③培养正确的咬字吐字习惯;④培养分析和处理歌曲能力。

总之,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一门艺术,它是一门很讲究科学的即深奥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一门艺术,我们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歌唱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掌握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文化知识,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多了解国内外各民族的音乐演唱风格与各种演唱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在歌唱教学中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感情真挚,姿势大方,细腻的感情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艺术的真实,才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篇5:论改革开放的得与失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其他方面却出现严重问题,尤其是在环境、文化,可以说是严重的毁坏,民生方面近年来问题不断。权衡中国30年改革的得与失,探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字:改革开饭,经济,发展。

正文如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结束了百年屈辱史,得到翻身解放,但是限于各种原因,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政策被提出,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此后,改革开放的政策全面实施,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际,国内生产力发展缓慢,国人思想僵化,科技教育事业严重落后,全国上下百废待举;加之当时的国际大环境,和平和发展日渐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成为我过走向民主富强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我国的主要矛盾早已不是中华民族和列强的矛盾,也不是任何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时期我们当务之急就是不断推进改革,发展生产力。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进步。正因为这样,我国必须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继续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迫在眉睫。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长足的进步。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大进步,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

第二,社会生活方面取得很大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事业都取得一定成就。

第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发展。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开放程度逐渐加大,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加快。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发展带来了生机,逐步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使人民得到了切实的利益,是我国取得进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路线是先开放东部沿海的经济特区,再开放一系列港口城市,再逐渐向内地开放。这样的开放路线有利于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并逐渐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然而,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造成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以至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经济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二元制结构又导致了我国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并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除了地区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外,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过分注重发展制造业导致我国的第一产业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对外开放在让我国同世界加强联系的同时,也“引进”了很多不利于我国发展的物品和意识形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某些西方腐朽的思潮开始侵入中国,“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又开始抬头,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文化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利益的驱使,使得许多的人不择手段,破坏我国的文化和环境。典型的就是这两年,有些房地产开发商,为利益,强行拆迁,有些文物古迹遭到损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古运河畔的宋元粮仓遗址被破坏,安徽省泗县释迦寺,当地开发商为建商品房强行拆除,这仅仅是拆迁致文物破坏的冰山一角。民众自焚事件不断出现江西宜黄自焚事件等等。这是我们民族之殇。

四、对内改革的不彻底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很多人有了“金钱至上”的观念。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不尽如人意,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公权力大肆介入市场经济,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特权制度及由特权引发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行政性垄断问题、弱势群体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官员贪污腐败,滥用权力,知法犯法。“三农”问题,虽然国家提出了,但是现在仍然为得到解决,还有日益恶化的趋势,国务院制定的某些政策在地方俨然是一纸空文。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之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单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票证制度逐渐松动或瓦解,但是户籍制度依然故我,几乎没有进行过全局性的实质性的改革。由此,如今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城市人的特权、农村人的社会底层化。而且隔离型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割裂开来,按照特权、等级、排序进行治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和谐。

改革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给我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然而,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社会环境下,有其历史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所带来的成就十分重要,不可忽略,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重视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改革开放带来的和遗留的问题。我国在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在对外开放方面,学习引进世界各国的有益成果,对他们不好的方面加以判断,排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对内改革方面,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吸取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发展。还有关注民生,切实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报》

篇6:浅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得与失

高家堰小学数学研修组

小学数学课改在我县开展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回想这三年多我校数学教学中一点一滴,所有的数学老师,都在积极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认认真真的钻研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他们不再畏惧老师,不再畏惧考试,敢于直言。二是学生的想像力也丰富了,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现将我校数学教学开展情况作了一个小结,以蚀读者。

一、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

1.我校着力于培训师资,转变传统观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讨论、撰写论文、写学习笔记,加大力度、强化培训,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大容量、长时间、抓考核等措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解除了观念的束缚,增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信心,数学教师得教育教学的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2.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了专业引领、典型指导,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近几年,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校采用迎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例如:利用研训中心督导检查,请专家对老师们进行学科培训,带好课到我们学校示范。再就是请镇内有经验的教师、教学骨干、专家到我校上课示范。同时,我校也积极派出数学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研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

3.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为轴心,积极开展校级研训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完成《报告册》,完成率达100%,其中优秀率达20%以上(指标限制),其余全部合格。以《课堂优化的评价方案及细则》为指导,对老师课堂教学实行等级评估,我校教师上课达到A等水平的40%上,达到B等水平的50%,达到C等水平的10%。

4.以研究课题的实验为契机,转变教学方式。我校数学教学围绕镇中心教研组申报的数学课题的《数学内容开放式教学》开展研究,我们在加紧实验的同时,从小学改革的背景、现存问题到三维目标的确立,紧密结合教学实践,转变教学方式。由于研究课题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师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理念,进而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大胆实验新学习方式,使“走下讲台,深入学生,发现问题,互动解决,共同提高”的改革思路,逐渐清晰且逐渐变为现实。

5.我校对学生实施了评价改革,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用“星级”方式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课堂上有了教师热情的鼓励、宽容的态度、激励性的评价、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提出问题,改变了以单纯地评价、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的现象,体现出同学、家长、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同时班级也创设喜闻乐见的评价记录,如,一月一评,一周一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等。培养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对学习漫不经心,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学生的成绩不断下降。造成这样的不良后果鄙人认为有下列原因:

1.来自教育系统和来自社会家庭的客观原因:一是,学校教研评价制度的中心是常规检查(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查教案,查书面作业等)。教师们为了接受各级的常规检查不得不成天埋首于成堆的教案、作业中。现在提倡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原因是,学校规模小,没有平行班级,各年级教案不能通用,教师们只会越来越辛苦。同时,教师们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领会新理念,探索新教法以便使新课程得以顺利地实施。再加上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几乎每个教师都要担任好几门学科的课程教学,这又要求教师们在力求使自己的专业科转型的同时,还得努力的钻研技能科的课程。这么重的工作量只会使教师们疲于奔命,颇有“顾此失彼”之感。二是由于农村文化素质普遍低城镇,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不高,特别是现在受到一些社会现象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有所削弱。因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有限,部分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不大,且现在进中学也不再以成绩而定,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好,是坏都不重要了,因而就放任学生不管。亦有部分家长虽说也较为重视教育,但实行了素质教育之后,分数不再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家长们变得无所适从。少了家庭,社会的监督与配合,学生自是更加地放任自由了。

2.来自于教师们本身的原因。在接受了新理念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

施不到位。一是过多的使用外在的动力,徒劳无功。新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们随处可见教师们努力地创设各种情境(如:通过讲故事,游数学王国,闯关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确实收到了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发现过多的采用外在的动力刺激学生,反使学生只知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忽视数学本身的魅力且这种外在的刺激无法长久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过多的鼓励与赞扬,适得其反。“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诸如此类的词语,你在课堂上随时可听。不错,我们是要把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是要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地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但过多的滥用鼓励与赞扬,却只会使学生麻木、盲目,反而失去了激励作用。三是过急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讨论与交流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利于学生接收多方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学生“独立地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这就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常见的却是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学生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了。这样不加思索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思考

1.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现已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活起来了,透过这份热闹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度作一

番冷静思考。却发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还存在某些偏差。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期望达成的效果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2、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课程实施并不是要摒弃以往传统优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师要明确认识的重要观点。

篇7:教育教学的得与失

——校本培训有感

新桥初中化学组刘卫荣 通过这次开学前的校本培训活动,我认识到: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

新课标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充分认识到后两者的重要性,也尽量想方设法地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但对于如何更好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学过程的灵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二.沟通与合作的组织方面

成功的教学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的、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有时我的教学会停留在“花架子”的表面形式上而没有进行真正触动学生心灵和精神的沟通;合作形式太过单一,机械呆板,比如小组讨论、小组实验、小组竞赛,追求表面的热闹和对答如流,而无实质性的合作。

三.教材的使用方面

篇8: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一、抗战题材影片历史回顾

抗日战争发生的这段历史恰是中国电影由茁壮成长的历史, 1930年代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峰, 然而, 1930年代也恰逢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自“九·一八” 事变以来, 中国电影即以其灵活而迅速的媒介特性, 承担着宣传抗战, 救亡图存的使命。“一切有利于煽动民众, 组织民众, 教育民众抗战和暴露日寇暴行作为题材的影片, 我们都应该予以最高的评价与广大的宣传。”2在1931到1945年这段时期, 中国电影产生了《共赴国难》 (1932) 、《战地历险记》 (1933) 、《同仇》 (1934) 、《风云儿女》 (1935) 、《联华交响曲》 (1937) 、《十字街头》 (1937) 、《狼山喋血记》 (1937) 、《八百壮士》 (1938) 、《长空万里》 (1940) 、《塞上风云》 (1942) 、《血溅樱花》等优秀的影片, 这些影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既符合民众心理诉求, 又符合意识形态宣传需要。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 中国电影人共拍摄了数百部抗战题材的影片, 如“战后”出现的《天字第一号》 (1946) 、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47) 、《一江春水向东流》 (1947) ,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 出现了《新儿女英雄传》 (1950) 、 《平原游击队》 (1955) 、《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 、 《小兵张嘎》 (1963)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 《地道战》 (1965) 、《红灯记》 (1970) 、《沙家浜》 (1971) 、等, 改革开放以后到上世纪末, 出现了《一个和八个》 (1983) 、《血战台儿庄》 (1986) 、《屠城血证》 (1987) 、《红高粱》 (1987) 、《晚钟》 (1988) 、《烈火金刚》 (1991) 、《南京1937》 (1995) 、《黄河绝恋》 (1999) 、《鬼子来了》 (2000) 等, 这些影片随着创作环境、思想观念等的不断变化, 在表现形式、创作诉求、 主题意蕴等方面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展现。

新世纪以来, 尤其是中国加入世WTO以后,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的属性越来越被强调, 中国电影走向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对于电影商业价值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重要表征。而这一时期的抗战题材电影创作, 在商业化转型的大潮下, 与以往同类题材影片相比, 呈现出许多新的表现形态, 并且以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和表现技巧, 丰富了民族叙事的内涵。这一时期, 具有代表性的抗战题材影片有:《紫日》 (2001) 、《举起手来》 (2003) 、《太行山上》 (2005) 、《东京审判》 (2006) 、《夜袭》 (2007) 、《南京!南京!》 (2009) 、《风声》 (2009) 、《喋血孤城》 (2010) 、《东风雨》 (2010) 、 《金陵十三钗》等。这些影片在表现民族历史与情感, 书写民族精神方面, 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一些影片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影片的商业化趋势

新世纪以来的抗战题材影片在主题内涵、创作手法与叙事视角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拓展。尤其是以《英雄》 (2002年) 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的兴起, 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方面大步向前。抗战题材影片的创作也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 商业元素不断渗透其中, 使得抗战题材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然而也引起许多争议。

(一) 消费国难, 追逐商业

自1994年中国开始引进“分帐式”大片开始, 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道路。2002年以《英雄》为代表的中国式“大片”, 掀起了中国电影商业化的浪潮。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以来, 中国电影产业开始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其主要转变方式表现为生产、发行、放映各环节主体的市场化, 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 中国电影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假象, 电影产量节节攀升, 由2006年的330部, 到2009年的456部。自2005年, 由胡戈恶搞陈凯歌的电影《无极》而制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始, 加之2006年《疯狂的石头》的一炮而红, 国产低成本喜剧一发不可收拾, 《大电影之数百亿》、 《熊猫大侠》、《十全九美》、《大内密探零零狗》、《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 将山寨恶搞文化推向高潮。电影的商品属性得到空间强化, 艺术性则一落千丈, 电影彻底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

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 抗战题材电影也难于幸免。《举起手来2:追击阿多丸》便是其中的代表, 影片沾染了当下山寨文化的流毒, 并延续导演冯小宁在《举起手来》 中夸张的表演风格, 渗入时下流行的谍战元素, 将这部抗战题材电影制作成了一部一味迎合民族主义情结的, 毫无内涵的快餐式影片。

影片普遍缺乏反思, 其价值取向仍然停留在《小兵张嘎》 (1963) 时期, 对侵略者的肆无忌惮丑化和对反侵略者的想象式的美化之中, 缺乏对历史问题和民族悲剧的反思。尽管里面提到钓鱼的问题, 以及以追回/ 偷运文物为双方行动的目的, 减少了战场上的死亡和杀戮, 但是这些元素只是对民族主义情绪的无节制的满足, 增加观众的消费快感。

与此类似的还有反映少年抗日的喜剧片《小鬼特种兵》 (2007) , 影片讲述抗日战争期间, 由阿福等少年组成的特种兵队伍, 在新四军女战士春梅的带领下, 利用弹弓、鸡蛋、石灰、鞭炮等武器袭击鬼子、汉奸, 并协助山区游击队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然而, 这种展现未成年人参与战争的影片, 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反人道主义的。在主流价值判断里,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 女人和孩子也应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种价值取向, 通过电影这种媒介, 传播给观众时, 则必然要考虑到电影作为媒介所固有的道德底线, 否则, 影片的主旨便会偏离到宣扬战争, 甚至宣扬儿童投入战争的反人类、反人道的法西斯立场上去。而同样反映少年抗战的影片《小英雄雨来》 (2009) , 则在这方面有所考虑, 其故事主线为小英雄雨来作为“孩子王”带领一群孩子救人的故事, 而非直接拿起武器杀敌。然而这样的影片, 近年来不常出现。

而另一种消费抗战的方式, 则是以《风声》 (2009) 、《南京!南京!》 (2009) 为代表的, 利用商业元素, 吸引眼球。影片《风声》以对酷刑的奇观式展现, 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 让观众看到的更多的是, 对酷刑本身的视觉冲击, 而非对战争本身的残酷性的揭示。虽然影片在叙事上借用时下流行的多人游戏“杀人游戏”的机制, 讲述了一个结构相对完整的故事, 但是扎堆的明星, 豪华的场景, 及展现酷刑的视觉奇观, 虽然给影片增添了卖点, 攫取了巨额的票房, 但从价值判断上来讲, 《风声》遵循的依旧是带有强烈意识形态的, 提倡为组织而牺牲个体的, 非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仍然十分肤浅。

另一部号称以“上帝的视角”来看待“南京大屠杀” 的影片《南京!南京!》, 其传达出则是对这段震惊中外的人类悲剧的漠然, 影片展现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威武强大, 和中国军民的卑微与可怜, 但丝毫感受不到创作者对这场灾难下的无辜亡灵的同情。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有显示出导演审美趣味的低俗。如影片中搬运慰安妇女尸体的一场戏中, 镜头从平板车上裸体女人尸体的脚的特写开始, 拉到全身, 镜头中是随着平板车的前进而摇摇晃晃的裸体, 而镜头的景别是近景, 这种镜头近乎是一种情色的展示, 除此之外, 对于历史的反思和人性的挣扎也缺乏更深一步的挖掘。

(二) 类型叙事多样呈现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转型, 使得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形态的类型电影时期。而新世纪以来 “大片”狂潮的洗礼, 使得中国电影在类型化的道路上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抗战题材喜剧片

抗战题材喜剧片在新世纪以来出现一批较有影响的作品, 主要代表作品有《举起手来》 (2004) 、《小鬼特种兵》 (2007) 、《斗牛》 (2009) 、《举起手来2》 (2010) , 这些影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类型化的标准进行制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类探索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虽然对抗战题材影片进行喜剧化探索无可厚非, 但由于抗战题材承载了太多的民族历史的重担, 因而并非简单地加入一些喜剧元素就可以将其喜剧化, 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人民的历史情感, 对战争本质的揭示以及战争中个体存在的荒诞性, 才能真正抓住抗战题材的精髓, 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反思性的作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影片《斗牛》的喜剧化处理是值得赞赏的。影片《斗牛》讲述了农民牛二和他的奶牛在抗日战争中生存状态。相比而言, 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 (1, 2) 则在格调上落于低俗, 只是简单地堆砌一些笑料, 脱离了对于战争的反思, 为了搞笑而搞笑, 使得影片的意义得到了消解。与其他国家优秀的战争喜剧如《美丽人生》 (意大利, 2001) 相比, 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实际上, 早在十七年时期, 《小兵张嘎》 (1963) 等影片, 就开始运用喜剧的手法表现抗战题材, 只是当时革命乐观主义与英雄主义叙事倾向, 使得影片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精神风貌。到1990年代, 张建亚执导的《三毛从军记》也从喜剧的角度对抗战题材影片进行了探索, 影片改编自张乐平的同名漫画, 讲述了主人公三毛在战争中的荒诞经历, 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2. 抗日谍战片

近年来, 以《暗算》、《潜伏》、《梅花档案》等为代表的电视剧在电视荧屏大放异彩, 也促进了谍战影片的流行。新世纪以来, 谍战题材影片的代表作品有: 《紫蝴蝶》 (2003) 、《色戒》 (2007) 、《盘尼西林1944》 (2008) 、《风声》 (2009) 、《东风雨》 (2010) 等, 这些影片不同程度上继承了十七年电影中反特片的传统。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是《风声》, 它讲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誓死如归, 与日军及日伪政府斗智斗勇的故事。在视觉造型和科技手段的运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尽管其中对于酷刑的过度展示, 有“消费酷刑”之嫌, 对于抗战的反思并没有逃出既有的价值观。但无论在叙事还是在视听层面, 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并在影片在类型化的探索方面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 提到技术手段, 与好莱坞战争大片相比,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乃至于所有战争题材的电影, 在拍摄技术、影像质量和视觉冲击力上远远不及。这一方面受制于电影工业的发展程度和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 在于观念上对于技术美学的重视还不够。因此在拍摄许多战争场面的时候, 所谓的“战壕真实”和“司令部真实” 往往显示出某种断裂感。这些问题在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大举轰炸的情况下, 中国电影人也渐渐意识到重视技术美学的重要性。

2005年由沈东执导的影片《太行山上》, 在技术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 运用后期合成技术, 增加了许多特技镜头。战争场面较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 有了较大的改观, 然而与国外同类题材影片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阿凡达》引来的全球性的3D技术风潮, 中国电影人在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南京大屠杀”影片

“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随着历史的迷雾不断地被揭开以及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重新认识, 电影在表现这一题材时, 也渐渐趋向于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去面对那段惨痛的记忆。

新世纪以来的国内“南京大屠杀”影片主要有:《五月八月》 (2002) 、《南京!南京!》 (2009) 、《拉贝日记》 (2009) 、《金陵十三钗》 (2011) 等。《五月八月》以一个家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遭遇为线索, 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保护孩子自我牺牲的故事, 对母爱的主题呈现甚至超过了对战争的反思。2009年, 几乎在同一时段上映的影片《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则产生了巨大的话题效应,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 这正是制片商希望看到的局面。从影片内容来看, 恰似两个不同的讲述者针对同一段历史的一场对话。从结果来看, 双方似乎都没有能够赢得多数的支持者, 《南京!南京!》 由于挑战了中国观众原有的历史期待, 而遭到一部分观众的拒绝。

《拉贝日记》则以一个外国人的故事来呈现中国人的遭遇, 试图以《辛德勒的名单》为榜样, 讲述一个悲天悯人的救赎故事, 从结果来看, 也没有得到多数中国观众的认同。由此可见, “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问题, 虽然争议不断, 正因为这样, 这一题材仍然存在较大的可供挖掘的空间。

而张艺谋颇具野心的作品《金陵十三钗》 (2011) 更是请来了好莱坞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担纲男主角, 意图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 并在奥斯卡电影奖上有所收获, 然而均未能得偿所愿。影片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后, 在一座教堂避难的一群风尘女子挺身而出, 代替一群女学生赴日军的死亡之约的故事。然而虽然《金陵十三钗》取得了2011年票房冠军, 但6.1亿的国内票房收入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并且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评论与普通观众的评论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反差。有批评家论为, 张艺谋故意弱化了南京大屠杀的野蛮和残酷, 只是以灾难为背景贩卖情色和炫耀电影场面的肥皂剧。而许多普通民众则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高度评价了《金陵十三钗》的艺术水准。然而从总体上来看, 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失败大于成功, 根据近期的观察, 由于《金陵十三钗》的不尽人意, 最终引发了与张伟平的决裂。

比较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 如《屠城血证》 (1987) 、《黑太阳731》 (1988) 、《南京1937》 (1998) 等影片, 新世纪以来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 更趋向于表现战争中的个体命运和选择。

三、结语

在电影体制日益市场化的今天, 抗战题材电影需要面对的处境十分复杂, 一方面, 过度的商业化追求, 可能削弱抗战题材影片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而言, 过度的历史负担又极容易会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潭。 由于抗战题材本质上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 如何使这类战争影片既能容易为观众接受, 又不至于快餐化和媚俗化, 需要电影创作者对于民族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 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 既要拿捏好分寸, 还需要有自己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的人性灾难, 抗战题材还会在银幕上不断地被重新书写。

摘要:战争电影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影类型, 在电影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战争电影中, 抗战题材电影作为战争中的一种亚类型, 在政治与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脉络。新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不断推进, 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也逐渐拓宽思路, 并加入许多商业元素, 这些商业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中给抗战题材电影增添了新的活力, 然而作为民叙历史叙事的一部分, 抗战题材电影的创作也因此市场化的追求而偏离了历史的观照。本文将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电影的商业元素分析来思考其市场化背后的得失。

关键词:抗战电影,商业化,市场化

参考文献

[1]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67.

[2]钱庆国.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故事片形态演变[M].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N]2002-03.

[3]王利丽.民族记忆与影像抒写.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M]文艺理论与批评[M].2005 (04) .

[4]陈林侠.南京!南京[J]和拉贝日记[J].文艺研究[M]2010 (01) .

上一篇:操作系统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2023-2024年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