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2024-04-27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精选9篇)

篇1: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大庆建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末,全市工业实现总产值3077.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54.1%;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433户,比1978年全市工业企业数多369户;并形成了以石油、石化、食品、建材、机械、电子、纺织、电力生产和供应和医药等九大重点行业。地方工业增加值由1997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85.4亿元,十年增长了近8倍。目前,大庆市经济总量,65%来自石油,35%来自非油产业,这个数字在十年前应该是85%和15%。在“十一五”末期,努力把石油与非油产业的比例调整到55:45。

大庆市从2003年起实施地方工业项目“百项工程”建设。5年来累计新建地方工业项目791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3个,已有599个项目建成投产。

2000年之前,大庆市的工业园区只有高新区的“一区三园”。2000年万宝工业园区启动建设,2003年大同玉米、纸业园区、龙凤向阳园区、杜蒙德里格尔、肇源皮革城开始规划建设,2004年红岗区的玻璃、橡胶、铁人生态园区破土动工。2005年5月,根据黑龙江省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要求,全市规划了东城、宏伟、兴化、向阳、喇嘛甸、红岗、林源、让胡路八个项目区,并当年开展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市园区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建设工业园区20个(其中市级以上工业园区14个),规划面积560平方公里。

自1998年以来,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截止2007年末,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08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6个。共引进到位资金242.9亿元。先后引进了金锣、伊利、日月、哈啤、皮革城、华嘉公司年产36万片6英寸集成电路芯片、港荣铝业2200套/年模具加工、天泰生化年产1.4万吨复合薯片、150套/年油田洗井水循环利用节水装置等一大批牵动作用较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促进了我市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先后有黑鸟公司、大丰公司、三维公司等9家企业先后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境外成功上市,累计融资34亿人民币。全市有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了办事处或子公司。力神泵业等8家企业开展了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外合作区域已扩展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蒙古,中东的伊朗、阿曼,南美的委内瑞拉等区域和国家。全市有华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纳奇网络开发有限公司等服务外包企业46家,从业人员3100人,实现营业收入近10亿元。

到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12.3亿元,增长20.7%,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7.1%,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5.1亿元、149.4亿元、147.8亿元,占同行业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7.3%、9.6%、67.6%。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2.4和13.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持平。

大庆油田在43年的开发建设中,把爱国情怀、创业意识、求实态度和奉献精神,凝结成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铸就了享誉中外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创造了世界同类型油田开发的奇迹;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为国家上缴各种资金和承担原油差价累计达8000多亿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间,喇萨杏油田在不断提高采收率工作中形成的发展思路及开发方针,是与时俱进思想的集中体现。喇萨杏油田在提高采收率工作中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丰硕科技成果,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最好诠释。

总结、推广大庆喇萨杏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经验,是中国石油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符合中油股份公司开发现状的举措。油气勘探与生产,是中油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重组上市3年来,上游业务创造的利润占中油股份公司总利润的95%。因此,集团公司一直将油气生产放在各项工作之首,提出在加快勘探、力争寻找更大新发现的同时,油气开发生产要合理配置减产油田、稳产油田和增产油田的生产指标,做到减产有序、稳产有方、增产有效。要求东部老油田进一步搞好以资源挖潜为重点的综合调整,努力控制含水,提高采收率,减缓递减,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资源,是采掘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拥有可供开发的资源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源采掘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发展前景。目前,中油股份公司后备资源紧张的矛盾已经显现出来,实现原油产量稳中有升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量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油股份公司新一届管理层提出一手抓油气勘探,一手抓老油田相对稳产的工作思路,以求实现资源接替的良性循环。

目前,中油股份公司原油产量的80%来自老油田,老油田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坐稳老油田,进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不仅能够为老油区拓展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而且能为中油股份公司实现原油产量箭头向上提供保证。大庆喇萨杏油田挑战采收率极限的经验,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从开发角度看,喇萨杏油田有着整装、储量丰富、埋藏浅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油层多,层间矛盾复杂、油层非均质性强、产量压力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为了给国家多产油,这个油田坚持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科学过程,紧紧跟踪油田开发的形势变化,认真研究地下油水变化规律,适时提出符合油藏开发规律、满足国家供给要求的开发方针,使喇萨杏油田的开发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创造了可采储量采出程度50%以后继续稳产8年,综合含水60%后又稳产17年的奇迹。大庆喇萨杏油田在不断提高采收率的前进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与时俱进的坚实脚印,在让老油田剩余油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东部老油田曾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依然是中油股份公司产量的主体部分,也是下步挖潜的主力地区。截至2002年,中油股份公司已开发油田的标定采收率为34.67%,其中喇萨杏油田的采收率为50.4%,而其他油田的平均采收率只有25%左右,与国际先进开发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据分析,中国石油老油田已投入开发的地质储量中,剩余油的挖潜余地还较大,只要大力依靠技术进步,工作做精做细,把采收率再提高4至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是一项包括地质研究、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在内的系统工程。尽管各个油田面对的油藏类型不尽相同,但是扎实、严谨的研究态度,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却是每个油田应对日益复杂的开发工作不能缺少的。喇萨杏油田在提高采收率的实践中,坚持认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东部老油田实现相对稳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篇2: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共和国60华诞已至,万方乐奏,举国欢腾。在北京加紧准备阅兵、联欢的忙碌里,在人们透着喜气的眼神里,在“歌唱祖国”的旋律里„„到处是国庆的欢乐、热烈的气氛。

恢复中国的伟大所必需的全国统一是所有爱国的中国人衷心渴望的目标。60年来,一个伟大的中国、富强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成就辉煌。我们的党中央,每临大事有静气,总是能够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中国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基础已奠定,道路已开通。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与时俱进、顽强奋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更加旺盛的活力。

2003年早春,一场灾难突然袭来。非典疫情肆虐,给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在抗击非典的紧要关头,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疫情严重的广东,出现在人民群众中。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夺取了防治非典的重大胜利。尽管受到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了10%。

抗击非典的斗争,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错综复杂的世情、深刻变化的国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面对一个时期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见微知著,果断作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质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人们注意到,2006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以往提法相比,“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

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加强,国民经济连续4年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5.5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量突破2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000多美元。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过去的5年,党中央、国务院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投资重点向农村转移,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大地发生了新的巨变。2004年至2006年,粮食产量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111元。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由2002年的39.1%提高到2006年的43.9%,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 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人民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无论条件怎么变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追求。

辛苦劳碌在城市中的数千万农民工,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媒体舆论,都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他们。给农民工讨工资、找工作,帮农民工子女解决上学难题,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奔走呼号„„

教育公平,是极为重要的公平。党中央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权威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增长量的70%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161.08亿元,增长7倍多。

从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到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从对高校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到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使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相应的是,自去年来,仅西部地区和中部部分地区,已有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此外,随着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实施,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名大学生和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

看病难、看病贵,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

人民的喜忧,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根据中央的要求,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08年全国所有县市区将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截至2007年初,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8000个。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城市乡村、千家万户。

人们忘不了:胡锦涛总书记佩戴着爱心红丝带,来到艾滋病患者病房,微笑着主动伸出手,和患者亲切握手、交谈;人们忘不了:每年农历除夕,总书记总是和革命老区、困难地区的群众一起辞旧迎新、共贺新春;人们同样忘不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中央领导同志,一次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忧„„

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第三步战略作出更具体的规划,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艰苦奋斗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日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 2 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值得骄傲的巨大成就: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提前实现了在本世纪头一个10年翻一番的预期。

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二元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迅速增长, 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9年的GDP是1978年的18.62倍, 年均增长9.89%;人均GDP是1978年的13.38倍, 年均增长8.72%。我国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伴随着迅速的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结构呈现出了逐步升级的趋势。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经济结构是不同的, 发达的经济体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钱”。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需求或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 人们的主要经济活动是解决衣、食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因此, 农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们可以用更好的东西去改善住和行的生活条件, 此时, 工业生产成为最重要的部门;在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阶段, 当物质生产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以后, 人们就有可能实现更多精神领域的需要, 例如看电影、欣赏文艺表演、旅游等等, 在这个阶段, 服务, 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从供给或生产的角度来看, 经济发展意味着人们能够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加拿大, 一个农民用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可以耕种上千亩土地。在我国一些落后的乡村, 主要以手工作业, 一个农业劳动力只能耕种不到5亩地。所以,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离开农业, 先是进入工业、再从物质产品的生产转向精神的生产, 由此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在经济结构表现上就会显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起初是农业、接着是工业、最后是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表1所示。在发达国家, 自产业革命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下降, 服务业的地位稳步上升, 工业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农业的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in the20th Century, O ECD, 1989, Page 20

对比现在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 如表2可以看到人均收入水平越高、越发达的国家, 农业在GDP中的份额越低, 服务业的份额越高, 工业的份额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最高。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方法, 2008年高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37299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46%, 上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6.09%, 下中等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445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13.29%, 低收入国家中 (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13104美元) 农业的份额为25.69%。

二、1978年以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 1979年以后, 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增长最慢

1979年以后, 第一、二、三产业除了1980年农业有1.48%的负增长以外, 其余各年份所有产业都维持了正增长。如图1所示, 在1978-1989年间,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替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第二产业的波动幅度最大。在31年中, 第一产业只在1990年 (1989年北京发生六四事件以后第二年) 增长最快, 这一年是1978年以来GDP增长最慢的一年, 增长率只有3.84%;第二产业在17年里增长最快, 第三产业在13年增长最快。值得注意的是, 在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的年份里, 经济增长率较高, 17年GDP算数平均增长率为10.51;在第三产业增长率最高的13年里, 算数平均增长率只有9.567%, 这反映了我国在1978年以后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由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两个阶段1992-1997年、2003-2007年, 都是第二产业增长率最高。自1991年以后,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增长最慢的部门。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各产业在过去31年里增长的速度不同, 累积起来的效应非常可观。1978-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028亿元, 增加到35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745亿元增加到1576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由873亿元增加到147632亿元。剔除价格上涨因素, 1979年-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了2.961倍, 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了27倍, 年均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了20.6倍, 年均增长10.7%。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 第一产业比重自1984年以后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下降, 第三产业份额稳定提高。

从1978年到2008年, 由于各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同。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如图3所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略有上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0.3%, 下降了1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下降到46.3%, 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3.4%, 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结构升级的特征非常明显。但是, 将这一结果与目前发达国家 (高收入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 对比发现, 我国产业结构的落后依然一目了然。在美国和西欧, 第一产业在1%左右, 第二产业在25%左右, 第三产业占GDP的70%以上。这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发达经济差距甚远, 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最大。

各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有很大不同, 如表4所示, 在1991年以后的17年里, 除2001年以外, 第二产业一直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门, 贡献率都在50%以上。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里, 工业化驱动经济发展的特征非常明显。工业具有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的主导产业特征。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就业状况的变化

(一) 我国的人口红利 (Population bonus)

1978年-2009年, 30年间我国的总人口由96259万人增长到133474万人, 增长了38.66%, 年均增长1.06%;经济活动人口由40682万人增长到79812万人, 增长了94.8%, 年均增长2.25%;就业人口由40152万人增长到77480万人, 增长了96.19%, 年均增长2.20%。对比总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可以看到, 在此期间, 总人口中的经济活动人口由42.26增加到59.79%, 劳动参与率提高了41.5%, 年均提高1.13%。总人口中, 经济活动人口比例的提高, 称为人口红利。人口红利表明即使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 人均GDP将提高41.5%, 或者年均提高1.13%。在社会统计中, 一国的总人口中, 老人 (65周岁以上) 、孩子 (15周岁以下) 以及求学的学生 (大学生、研究生) 是不能够计入劳动力的, 除了这部分人口以外, 健康的人口构成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人口。由于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15岁以下人口的比重下降很快, 社会抚养率在1978年-2009年期间下降很快。这是我国能够收获人口红利的原因。但是, 一国的劳动参与率是不可能无限提高的, 总有一部分人口是无法参与生产劳动的, 从世界发达国家 (OECD国家) 的情况来看, 经济活动人口大体上占总人口的50%左右。由此, 我们估计, 如果我国能够顺利过渡到发达国家目前的状况, 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由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 这一转变, 未来将会使我国的人均GDP下降大约20%左右 ( (60-50) /50=20%) 。

(二) 各产业劳动力的增长状况

1978年我国总就业人口40152万人, 2009年增加到77995万人, 增加了3784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28138万人增加到29708万人, 增加了1570万人, 增长了5.57%。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在1978年到1991年, 第一产业人口由28138万人增加到39098万人, 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000万人, 在这段时间里, 农业吸纳了全国新增就业的40%, 是吸纳劳动力最强的部门。从1992年开始, 在第一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处于一个逐渐减少的趋势, 从1991年到2009年, 第一产业向外转移了9390万人, 平均每年有500万人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或第三产业。31年间,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由6945万人增加到21684万人, 增长了2.060倍, 年均增长2.4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由4890万人增加到26603万人, 增长了4.559倍, 年均增长4.95%, 是所有部门中增长最快的。在31年间全部新增的37843万个就业机会中, 第一产业吸纳了1570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74%;第二产业吸纳了14164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38.94%;第三产业吸纳了20827万人, 占全部新增就业机会的57.8%, 是最有吸纳能力的部门。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1991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了, 进入了工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虽然依旧是就业最多的部门, 但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8年的39.6%, 下降了30.9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7.3%上升至27.2%, 上升了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12.2%上升至33.2%, 上升了21.0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上升0.67个百分点, 从1992年起,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超过第二产业, 并且差距逐步拉大, 成为吸纳农业劳动力最重要的部门。

在2005年到2008年期间, 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就会551万个, 而第一产业平均每年转移劳动力1100个, 第二产业每年新接纳1000万个新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每年创造65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按照目前的趋势, 到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前 (2015年) 以前, 服务业将超过农业, 成为我国就业人数最多的部门。

为了更好的解读这种变化, 参考日本战后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如表2.2.4所示) 。我国2008年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 类似于日本在1955-1960年所发生的情况。从日本的经历来看,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Statistics Handbook of Japan, 2009, Chapter 3

四、二元化的经济结构特征依旧

二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 在传统部门存在大量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力。经济发展, 意味着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差距缩小, 传统部门中边际产出很低的劳动能够转移到现代部门中去。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各年份不同产业的名义增加值与劳动力, 用各产业的增加值除以就业人数得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名义) 。

如图6所示,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直最高,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始终最低。从总体趋势上看,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显著缩小。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8倍,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3-5倍。1978年,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6.92倍, 2008年变为6.24倍;1978年,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4.92倍, 2008年变为4.22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变化总体上也非常小。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各产业就业人口、各产业产出计算整理得到

但是, 各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可以将产业间劳均产出的差距变化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84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取得了快速增长, 缩小了与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工业、服务业比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由1978年的6.92倍和4.91倍下降为4.32倍和3.08倍。1985-1990年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 这个阶段是改革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最高的时期”。1991-2003年, 各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逐步拉大,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2003年达到农业的8倍。从2004年开始, 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开始逐步缩小。由于第一产业主要决定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 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主要决定了城镇人均收入水平, 所以1978年以后, 城乡收入水平未能缩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的人均GDP远远低于工业与服务业。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图7, 可以看到, 各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基本相同。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63、2513、1784元/人年, 2008年分别变为11092、69252、46851元/人年。第一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9.6倍, 年均增长12.1%;第二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6.6倍, 年均增长11.7%;第三产业名义劳动生产率增长25.3倍, 年均增长11.5%。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最快, 但与工业、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基本一致。

1978年以后, 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依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工资主要由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决定, 因此从目前的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来看, 中国经济中的二元化问题依然严重。其中工业与服务业可以看做是现代部门, 现代部门虽然与发达国家也有差距, 但是差距相对较小;农业可以看作是传统部门。根据Lewis对于二元经济理论的分析,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 农业人均耕地少。但是, 城市中的工业与服务业由于资本积累有限, 目前尚不能完全提供农业劳动力转移所要求的全部就业机会, 因此经济发展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首要任务依然是第二、第三产业中必须要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吸纳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或者说收入差异, 说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依然存在巨大的障碍, 使得劳动力在边际产出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更高的工业、服务业转移很困难。因此, 限制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障碍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参考文献

[1]蔡昉, 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2]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0[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

[4]H.Chenery, S.Robinson (1986) , M.Syrquin, Industrialization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G.Rains (1973) , Industrial Sector Labor Absorp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6]Arthur Lewis (1954) ,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of Labor

篇4:改革开放以来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

根据程晓堂的观点,1978年版的试用高中英语教材有以下特点:

1、比较好地处理了思想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明确认识了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好英语。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遵循了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主要选取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质的材料。

2、在语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这套教材相对重视能力的培养。如各册教材自始至终特别注意拼读规则的教学,并辅之以国际音标和构词法知识,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能力。

3、在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方面,这套教材采用综合训练、阶段侧重的方法。中学低年级以句型教学为主,侧重培养初步的听说能力;高年级以课文为主,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4、从适用性程度来看,这套试用教材在程度上偏深,内容上偏难,分量上偏重。当然,这是针对当时规定的总课时而言。根据1978年的教学计划,五年中学只有656个英语课时。

总的来看,七十年代中学英语教材的格局比较单一。除了以上介绍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种教材以外,基本上没有出版其他英语教材。

二、8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1982年修订的高中英语教材,从编写指导思想来看,基本上是吸收了结构法、听说法和情境法三种教学法的特点。教材以语法结构体系来设计总体框架和内容的编排顺序;以句型操练(Drills)为主的新知识呈现方法和练习方法;以情境对话和短文为主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对这套教材的主要批评意见是:

1、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知识的讲解和以巩固语法知识为目的的操练活动和书面练习活动在教学中占很大的分量。

2、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总的来说,80年代是中学英语教材恢复和调整的重要时期。不管是初中英语教材还是高中英语教材都经过了反复修订或重新编写的工作。这为90年代英语教材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

90年代的高中英语教材实际上已是3种教材(即统编、自编、引进)同时并存。除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外,同时其他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也相继出现。真正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1995年,上海市教育局着手编写适合上海地区高中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后来又引进香港的Oxford English,出版了上海版的《牛津英语》。另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朗文出版公司合作,引进香港的New Integrat,ed English,出版了适合高中使用的《新综合英语》(改编版)。这套教材适合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学校、外语特色学校的高中生。这套教材的确反映了英语教学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符合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发展的趋势。(程晓堂,2002)。

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社公司合编的高中英语教材(SeniorEnglish for China,简称SEFC)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不再仅根据语法结构来安排。这套教材不仅突出了交际的需要,还考虑到功能、意念、话题范围及语音、词汇和语法项目,并尽量将其合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真实的情景中提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这使在课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更容易。例如:分角色表演、游戏、调查及解决问题等。这些活动给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因为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

四、21世纪的高中英语教材

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的特点:

1、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注意了重点语言现象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并在语言运用中发现语言规律。本套教材采用了按单元划分的办法,设置了若干个板块。以某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和安排了听、说、读、写活动。该教材中的学生用书中共包括十一个板块,练习册中共包括六个板块,其每个单元的具体安排如下:

这些板块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提示,这样的安排旨在给教师较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根据教学实际安排教学计划。这有利于教师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本套教材在内容上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4个话题,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环境保护、道德与法制、行为规范、文化教育、风俗习惯、文体活动、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语言学习、职业名人、旅游、幽默、新闻出版、广告和发明创造等。教材的话题,特别是教学活动、任务及各种练习的设计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的兴趣、年龄特征以及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

3、本套教材所选的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所涉及的语言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综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篇5: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 徐明霞

改革开放的30年,我的家乡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窝棚”到环境优美的小区,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10多平方米的斗室,到如今一家人享受着近百平方米的居室„„百姓住房,已经成为科左后旗改革开放30周年辉煌历程的最好见证。30年来,科左后旗百姓历经“忧其屋”到“有其屋”、“优其屋”的变迁,在改革春潮的推动下,人们走出了“忧居”的窘境,实现了“有居”生活,并正在开创一个崭新的“优居”时代。

农村:从茅草房到大瓦房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科左后旗城镇居民住房中很少有砖房,而农村牧区的住房基本就是茅草房和土坯房。家住双胜镇的刘军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家就住茅草房,一家5口人,都挤在一铺炕上。后来,收入逐渐多了起来,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盖起了土坯房。十年前,我到广州去打工,每年都能挣个几万元,现在家里盖起了四间大瓦房,一起还建起了两间仓房,修上了砖院套,房前屋后的地面全都硬化了,窗户都是城里流行的塑钢窗,屋子装修请的是城里的装修师傅。虽然是住在农村,可我家条件一点都不比城里差,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改革开放30年,科左后旗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7年的67元增加到2007年3661元,增长了53.64倍;贫困人口由18.2万人减少到7.8万人,年均递减2.88%;农村住房砖瓦率达到85%以上。

城镇:从家属房到楼房

今年58岁的退休工人段淑芬提起房子来总有说不完的话:“30年前,我们一家4口人就挤在一间半的家属房里,开门都能碰到床。到了80年代末,我们自己攒钱盖了两间正房、两间门房,住起来宽敞多了。现在,我们家也是4口人,不仅有一栋80多平米的大瓦房,还有一所90平米的楼房,愿意住哪儿就住哪儿。”

改革开放以来,科左后旗积极采取政府组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商品房建设,开发了一批高级住宅小区,使城市品位得以快速提升。为了让所有的低收入家庭都能圆上住房梦,科左后旗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今年,新建了85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使全旗经济适用房面积达到了25500平方米。同时,为了保障低保无房户能够有房可居,今年,该旗还对390户租住房屋的低保户发放了廉租住房补贴,每个家庭一次性可领取到一年的补贴。

除了住房,衣、食、行、卫也都得到了保障,而且精神生活方面的进步更是巨大。

30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更加关注身心健康,参加各种健身、文娱等活动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电脑、手机成数学教育 徐明霞 2011073123

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品。网络聊天、卡拉OK已扩展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当中去,人们对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

篇6: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家乡父辈人的讲述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对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巨大改观,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鼓励个体户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事商业活动,同时国家还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由于处在这样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快国内的经济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场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在生活方面,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电视机、电脑、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三十多年年前,一台小小黑白电视机已是奢侈品,但如今液晶电视以不足为奇,通过屏幕人们大开眼界,人们纷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家。过去那种屋漏偏遭连夜雨的现象再也不见了,多雨季节,坑坑洼洼、泥泞、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消失的无影无踪!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在住房方面,以前一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房子里只有几件可怜的旧家具,要是能够宽松的睡一觉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连做梦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如今,家家都实现了!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了出来,学生呢,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破烂校舍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电脑室,实验室、电教室........再也不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的空壳了。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而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在交通方面也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甚至

户与户之间连接了起来。我们在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首次太空漫步对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太空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足迹;而08年的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的瞩目下圆满结束,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的历史地位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是我们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2011年神八的成功的发射更是为祖国锦上添花!以更加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已经真正的繁荣富强了!今天,我们迎来繁荣富强的好日子。我们的祖国,正日益庞大,我们的祖国,将迎来大好时光!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们的祖国,未来将会更强

大!

上述的种种情况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也就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肩负起祖国的大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

篇7: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在衣食住行中,我想说说“行”。听太婆说60年代人民生活都很贫穷,买脚踏车简直就是奢望,尽管去上班的路很长,个性是下雨天,人走在泥路上,粘土粘满了双脚,十分困难。

但也舍不得买辆车。

奶奶说:“70年代爷爷化了100多元钱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拥有一辆车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他像对待宝贝一样对待自己的车子,下雨天还不舍得骑,有人借也不想借给别人。”

随着家里条件的不断改善,妈妈6岁时就很幸运地拥有了一辆童车。在当时村里是轰动的事。妈妈可威风了,她骑着车在前面,一大群小孩跟在她后面跑,这辆车承载着妈妈完美的回忆,所以至今她都舍不得扔。20世纪90年代初,脚踏车进入了普通人家,那时摩托车已经悄然兴起,由于工作的需要,爸爸化了2万8买了一辆红色的踏板摩托车,神气地开着弛来奔去,那时正好爸爸妈妈还在恋爱中,爸爸骑着摩托车经常带妈妈去兜风,引来许多人羡慕的眼光。这一骑就骑了10年,直到2005年它才“光荣退休”。于是爸爸又买了一辆小轿车福特福克斯,有了小汽车就是方便,我上学不怕风吹雨淋,放假一家三口去自驾游……

篇8: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及特点

(一) 总体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 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 个别年份甚至达到了70%;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加。综合分析可以发现, 第二产业尤其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 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当有限。当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 近3/4来自制造业,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 产业化水平低, 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 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如图1所示)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 但内部结构的调整比较缓慢, 农业基础仍显落后;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 这期间有政策调整的原因, 内部结构得到了升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4.2%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42.6%。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8-2009) 及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并经过整理得到。

(二)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个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 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7.9%, 但是到2009年已经下降到10.6%, 降幅非常明显。从图1显示的曲线来看,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到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之后, 整个曲线比较平缓, 2008年和2009年的差距只有0.1个百分点。可见, 第一产业的比重比较稳定, 未来的变动趋势将会很小。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 但总体上看, 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 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下降到1990年的41.3%, 到2007年达到峰值50.3%。在这期间曲线呈波浪形, 虽有波动, 但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起由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回落。从整体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 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但2002年以来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到2007年达到波谷。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仅为3.1个百分点, 但是自2002年以后由于第二产业过快增长, 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起, 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速放缓并且呈下降的趋势, 第三产业迎来拐点, 反弹的力度比较强。从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看, 第三产业还将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二、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978-2009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线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现代化进程;同时, 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也相当突出。根据国际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分析, 我国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 产业结构仍需改善。

(一) 农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产品总量供给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 同时, 农业结构特别是品种、品质结构尚待优化, 农产品优质率较低。当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是:受土地、水资源的约束, 农产品生产从总量上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化提出的需要, 这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在资源空间上受到极大限制;受技术进步滞后的影响, 中国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大, 但品种不优、质量不高, 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后对农产品提出的优质化需要。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加工比例低, 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只有0.43:1, 而发达国家大都在2:1以上, 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中, 中国初级加工比重大, 深加工不足;农产品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 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快速工业化并不能及时为农业提供足够的现代物质装备,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现代公共服务严重不足。

(二) 第二产业结构重型化

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来看,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后半阶段。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工业化加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以2008年的数据来看, 工业实现增加值12.9万亿元人民币,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 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 对国家税收的贡献达到50%。钢、氧化铝、水泥、原煤、化肥、微型计算机等产量均居世界第1。但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更多资源投入偏向重工业。

以钢材为例, 2003年中国钢产量虽高达2.2亿吨, 居世界第1, 但同年进口钢材仍超过3000万吨;2004年钢产量增加到2.7亿吨, 仍然进口了2931万吨。国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了钢铁工业投资, 2007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了5.65亿吨。由此可见我国重工业发展速度之迅猛, 工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如图2) 。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年鉴 (2008-2009) 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并经过整理得到, 其中轻重工业的百分比为所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1978-1992年间, 轻重工业的比重基本相当, 变动不大, 但是从1992年起, 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工业改革向广度、深度发展,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市场机制作用增强, 加上投资需求的迅速回升, 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因此我们以1992年的数据为起始数据。

从统计数据曲线不难发现, 1997年以前轻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呈波浪形, 1997年开始两者之间的比重差距逐步拉大, 到2004年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了最大值, 其中, 重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当年的工业增加总值中占了75.9%之巨, 而轻工业仅仅只有24.1%。从2005年开始重工业增加值较大幅度回落, 而轻工业也相应上升, 两者之间的曲线趋于平缓。2005-2009年的变动都不是很大, 基本维持在三七开。但从整体上来看, 轻工业由1992年的49.9%下降到2009年的29.4%, 而重工业则由1992年的50.1%上升到2009年的70.6%, 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 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显著。

重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 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步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模式, 导致了资源价格的上涨。2010年三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所展开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沸沸扬扬地进行, 但由于我国的刚性需求大, 在谈判中处于劣势, 这种情形还将长期持续下去。如图3所示, 2000年起铁矿石的价格翻了将近5倍。这种因资源暴涨而带来的影响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 国内许多的大型钢厂苦不堪言。据调查研究显示, 去年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只有2.43%, 大大低于国内5.47%的工业平均销售利润, 微利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行业举步维艰。

(三)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状况。如今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 平均达到65%左右, 而在我国这一数字在30%-40%之间徘徊。我国的第三产业十分落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及世界相关国家相比,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尚显不足, 其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偏低, 远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现状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及所处的阶段很不相称, 对GDP的贡献也远远低于其应有的贡献, 其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导致其中不少行业的服务产品供不应求, 服务价格上扬, 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服务需求。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过程, 需尽快解决以避免造成恶性循环。

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未达到现代化标准 (即45%以上) , 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 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发展还很不成熟。

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 但劳动力配置质量有待提高。

从从业结构看, 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技术含量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兴部门吸收劳动力能力较弱, 传统部门如餐饮业、零售业沉淀太多低素质的劳动力, 这两个行业的就业比重上升较快, 仍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部门;而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产业 (通常是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的行业) 就业人数却不足, 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非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如科教文卫, 就业比重下降得较快。

三、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 经济下行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在国际后金融危机背景下, 既要立足当前, 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更要从战略和长远出发, 选择恰当的路径,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

推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 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 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 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二)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注重优化服务业结构

鉴于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 今后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以此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会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 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 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

(三) 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战略产业发展

抓好国家相关重大科技专项, 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 在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 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 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 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攻关体, 力争局部突破, 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节能型经济, 享受低碳生活为2010上海世博会最受关注的焦点。同时,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可通过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切实加强用能管理,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法规标准, 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等途径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经济的碳强度, 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产业结构历经了多次变革, 但还很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看, 各次产业间比例偏差较显著;从内部看, 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等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2009.

[2]李淑华.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投资, 2002 (6) .

[3]穆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及产业结构变化[J].现代经济, 2009 (7) .

篇9:改革开放以来大庆的变化

一社会经济环境

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也为青年一代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多种途径。经济领域的变革导致大学生政治观的变革,而政治观的演变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领域变革的方向。从1979年到1989年,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总趋势是政治观取向功利化和政治观主体自主化。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这种政治观念演变的基本方向是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的方向一致的。在80年代,我们比较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方面的教育,但是却忽略了国内经济领域的变革所引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这种情况对大学生政治观所造成的影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市场竞争给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打下了深刻烙印。[1]因此,如果不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观方面的教育与导向,那么政治方向的教育就有可能失去思想基础。这正是80年代大学德育实践中的教训。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我国经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产力获得解放。在社会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对经济高速发展感到振奋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大的生存竞争压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引起社会形势的变化,对此许多大学生都有不适应的感觉。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导致了90年代中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趋同论”的认识问题。

党的十六大确定到2010年左右我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市场经济是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体制,要求整个社会环境公开、公正,这对于人们树立平等观念、竞争意识有积极作用。市场经济同时又是契约经济,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秩序,讲究诚信,遵守承诺。这些对于人们养成诚信的品格有重要作用。市场经济还要求市场主体必须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因此它对于社会上每个人树立法治意识、法制观念有基础性作用。而这些品格对于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又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

二社会政治环境

在80年代初期,由于“文革”的消极影响,使许多大学生对政治感到厌倦甚至恐惧,因此对政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冷漠。80年代中期,由于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给予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导向,精神文化领域的开放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不少学生从丰富的中外思想文化成果中获得了认识人生的武器,找到了实现自我与社会政治生活最佳结合点,人生价值观念得到了升华。到了80年代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锐减,社会主义发展遭受严重的挫折。在国内,由于腐败现象蔓延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1988年至1989年发生了波及全国的“厌学风”和“经商热”。[3]在新旧价值体系的矛盾、整合与斗争中,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虽然有过彷徨与痛苦,但他们在与旧的社会体系决裂、对新的社会体系认同等方面,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要敏感而迅速得多。

1989年的政治风波以后,大学生的政治观问题成为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9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中立现象相当普遍。在90年代初期,全社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主导性政治观念的真空,使长期以来带有权威成分和偶像色彩的政治教育失去了现实支撑点,从而为大学生政治观的转变提供了契机。9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出宽容态度。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感有所增强。这是因为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身边环境的变化直观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90年代末的大学生整体上政治情绪比较稳定,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一系列的工作认同度比较高。这最主要的原因是来自他们对现实的感受。由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不同,国际政治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政治现象的多层面性表现为政治主体的多层性、政治内容的多样性、政治措施的多重性、政治文化的丰富性,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形态下经济利益不同的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复杂状况也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大学生的政治观。

到了21世纪,我国进入改革创新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别是在汶川地震这一事件中,遇大灾害,攻坚克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一切使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但是也应看到,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观也受到世界多元政治格局的影响。[4]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其政治观与社会上的成年人相比会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反复性和盲从性。

三社会文化环境

90年代以来,大学生政治观的变化轨迹一直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西方国家的民主和政治制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与舆论和文化传媒的正向引导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于1994年获准接入国际互联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7年1月的第19次调查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互联网文化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深刻地作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对高等学校来说影响尤为深远。网络文化是人类以网络设施、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为支点,以现实社会为原型创造的以网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文化形态。[5]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给大学生的政治观取向带来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对现实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变革了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换、重组、优化,促进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公民权利至上是现代行政法律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6]网络技术最大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进一步提供现实的技术条件。网络对建设回应性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都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和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给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带来不利影响。在互联网上,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使用者发表信息是完全自由的,这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忽视现实世界的约束力量,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活动。这其中既有谣言和不健康的信息,又不乏反政府、反社会、反人类的言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的滥用。网络文化的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它是一个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场域。因此对于上网者来说,自己就是中心,这就很容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观念意识,造成部分大学生行为取向上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有时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网络上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容易使大学生对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最终走向认同和依赖,从而出现政治价值观的倾斜。

四结语

影响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外因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综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观变化的走向,可以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经历了“由热转冷,由冷变热,再由热转温”的变化。90年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比较坚定,在多元化的政治背景影响下政治观中立现象比较普遍。21世纪大学生基本的政治观点正确,政治认知判断比较理性,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成长成才愿望迫切。

参 考 文 献

[1]许冬玲.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与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2004(3).

[2]黄小维.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6(2).

[3]潘松文.政治情感与政治观教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2(7).

[4]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错别字走开!下一篇:锐利的意思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