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以来的教学总结

2024-04-30

任职以来的教学总结(精选8篇)

篇1:任职以来的教学总结

本学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本人积极参与小继教各种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一德三新”的相关内容,做好各类学习和培训笔记,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效果虽谈不上是立竿见影,但是也收获了不少。现将本期学习及收获总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方面

通过对《校本研修面对面》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当一名现代的好老师,尤其是当前课改下的好老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论没法教;没有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广博无私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勤学理论,不断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陈出新,敢于丢弃我们以前长期积累下来认为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再创造再探索。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促使我们老师具备更全面更扎实的基本功。伴随课改的进程,我感到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会被学生胜出,一不留神在课堂上就会捉襟见肘。越是开放式的教学就越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就越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调控能力和教育机智,因为开放式不是放羊式,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的,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机智,教学很容易失控、走样,就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最难的是在课堂教学行进中,如何发挥即时即地的教学资源,调控教学策略,去实现教学中的生成目标。

二、师德修养方面

通过对《新时期师德修养》的学习,使我明白: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传统教育中,把学生仅视为“塑造”的对象,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这显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因此重新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是能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待教育信息是有选择的,他们有正常的心理需要,希望别人尊重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动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完善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爱岗敬业,自觉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知识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促使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塑造,一切本着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原则,这是对学生对事业高度负责的表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今的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师要有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方面

本学期,我参加了信息技术网络培训和考试,让我收获甚大:

1、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2、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结对共享是通过电脑派位、扑克抽签、自由组合或其他一些方法,随机或者按一定规则、标准的两两组合,学员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等进行交流、切磋、帮助。教法研讨是让学员讨论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将要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等。每个学员都按严格的要求创设规范的文件夹,且设置共享,并在每一模块完成后按要求上传到教师机指定位置。每个学员都可以根据需要参考其他学员的学习成果,使用其他学员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寻到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信息技术进课堂的一些思考:如不滥用课件、不要依赖课件等。

总之,继续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离不开继续教育,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工作中,我将投入更大精力去学习和完成。

篇2:任职以来的教学总结

我叫XXX,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1997年8月陆良体育学校毕业,2000年7月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具有小学体育学科教师资格证。于2000年9月参加工作,累计教龄18年。2004年7月被评为二级教师职务,履职14年。继续教育成绩合格。现将自己任职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为人师表,坚定教育信念。

思想决定行动。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实践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以校为家,团结同事,服从分工,言行一致,以自己的品德和人格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注重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学习。认真对待每周四全镇的规定政治学习的时间和课余时间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把集体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注重方法,学习有记录,及时写下心得体会。

二、以身作则,抓好质量促发展。

无论我走到哪里,牢记教书育人是教师起码的本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上,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检测,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自身素质养成,做到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坚持鼓励为主、赏识为主的工作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善于捕捉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情中找出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学困生和后进生,我更是特别关爱,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多找闪光点,我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通过师生的关爱,奋发上进,融入到集体之中,由于自己的努力,我所带过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班级和谐、有生气,整体素质提高的快,深受学生、家长、学校信赖。

三、正确引领,让师生健康成长。

篇3:实施新课标以来的一些教学体会

1.以 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下等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强调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进行了理性思考

强调不能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论,更要关注实验目的,实验的设计(很关键),以及实验的拓展和应用。关注实验的完整性,要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能够严密进行设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的拓展应用应考虑具体情境,如在《燃烧与灭火》中,我们不能用吹灭蜡烛灭火的方法处理其他类的灭火是不切合实际的,油井着火我们不能喷水,油锅着火不用沙去盖灭等要思考实际生活中实际情景认真领悟的知识的拓展应用。

3.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题在高考中经常被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和“失分率最高的最熟悉题型”。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高考实验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因此复习实验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科学规划, 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 把化学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安全操作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性。在进行实验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实验知识的归纳与复习,尤其是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主要分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基本化学实验操作;二是化学实验的设计,特别是在化学实验设计方面。

一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即这题实验题价值何在? 二是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题解题方法, 弄清目的—找准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装置—规范操作—准确描述现象。从提高复习效益的结果来看,有效的实验复习方法之一是在老师指导下, 将新课程下的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学生定会大有所获。否则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过程的完整性、实验观察的全面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都只能是空谈。

4.创 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设疑,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造成悬念,从而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时机素材。当我们能够灵活选择具体情况下的提问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目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学习的动机就能被激发,思维就能被激活,当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机的效能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重点处创设问题情境。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这节课为例,从原子结构特点分析镁原子和氧原子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材中通过讨论与交流的形式说明反应的实质和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于是我设置了五个小问题作为讨论与交流的契机,让学生主动探究。1将Mg2+和O2-的校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进行比较,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镁原子和氧原子反应时,是原子核在变化还是核外电子在变化? 3镁原子在反应中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 4氧原子在反应中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5氧化铁中氧和镁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目之间有何关系?

5.发 挥学科优势 ,进行德育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造成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而我们的实验室恰恰能给学生提供这种情感体验: 他们在实验室里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探索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绝佳的教育时机,使其发挥最佳效能。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 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处处蕴藏德育时机,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将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捕捉和利用德育教育时机,将德育的价值追求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血肉中,使课堂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唯有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校德育的专业化水平, 为学校切实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作出贡献。

6.不要犯忽视细节的定势思维型错误

篇4:创新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066-02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途径。适应任职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还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推动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按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以创新教法为切入点,创新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学手段,探索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一、教学方法的内涵与本质特点

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使得中外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界说自然不尽相同。有时是广义的,可以将教学原则也包括进去,如将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等称为教学方法;或者将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进去,如将上课、小班教学、分组教学称为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教学论体系,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是狭义的,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学原则指导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具有三个本质特点:

1. 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

教学方法指向实现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求。一方面,教学方法受价值观的制约,旨在实现特定的目标。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方法具有目标的指向性。特定的教育价值观、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必须依靠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来达成。不能具体到教学方法的目标与价值,终究是一纸空文。

2. 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方法是“关于内容的内部的自我运动形式的意识”。即方法不是任意规定的,它受特定内容的内在逻辑制约,是特定内容的引申,即内容决定方法,方法受内容制约。我们并不否认“一般教学方法”的存在,从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和对人的心理过程的认识中,可以引申出教学方法的一般要素与规范。但是,这些要真正对教学过程起作用,还必须与特定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反映课程内容的内在要求。这就是一般教学方法的具体化过程,使之适用于特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3. 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方法是有规则的体系,它基于对目标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而确立的操作规范,有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说,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也是内在统一的。

二、任职教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

任职教育培训的学员成分多样,其知识结构、年龄、工作阅历、实践经验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对每个学员来说,都有自已独特的思想观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学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必须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从学员的实际需求和能力素质现状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区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教学,创新教法、学法、考核考试法,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1. 普及启发式教学

要尊重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着眼调动他们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互动时机方法,指引其思维方向,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员教育的主导作用,教员要从知识的灌输者和学员的支配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学习创新的推动者、学员素质发展的促进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坚持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引导学员发现和探究问题,强调个性发展与创新。教学中,教员主要起指导作用,组织、引导学员进行深入讨论,辅导学员作业。在讨论中,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员争论,进行思想碰撞,强调个性与创新。对研讨的问题,一般不提供标准答案。成绩评定,如是传统常规思维或与教官雷同的观点,不应得高分。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主要应包括授课、班组讨论(训练)、个人自学与体育活动,其中授课不宜超过总课时的40%,给学员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重视学员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员的自主创新精神,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逐步由重传授知识向传授学习的方法、由重知识灌输向技能实践转变,以提高岗位任职需要的能力。

2. 注重研究式教学

着眼学员的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思维启迪,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组织学员课堂讲座、案例分析,鼓励学员进行科学研究创新、学术创新、学习创新,浓厚创新氛围,指导学员获取知识、探求真理,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思维方式,为建设创新型军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教学中,坚持围绕学员岗位需求,把他们从部队训练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或就某一重大问题(专题)进行专项研究,就某一专题问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利用参观演习演练、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单独办班等形式,就某一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教员要注重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好学员的讲演讨论与任职指挥、完成作业与相互解答、装备操作与军事竞赛、科研与学术实践等活动,引导学员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参与部队的演习、科研活动,组织好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切实拓展学员的思路,活跃学员的思维,增强学员的分析判断能力、战场应变能力、指挥决策能力。

3. 拓展多元培养的教学方法

一是抓第一、二课堂教学衔接。把课外活动时间加入军事元素,不仅可以提高课外活动和训练的效益,还可以提高学员主动参与的意识。组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实验和课题研究,或者是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探索实践活动;举办学术报告会、讲座、论坛等活动,鼓励学员进行学术研究和发表论文;围绕学员学习的需要开展各类学习辅导、知识竞赛和技能培训等活动,在参加国家、军队、院校间以及学院组织的各种统考竞赛的基础上,鼓励各系(大队)组织一些小范围、小规模的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的特点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二是坚持开放式办学。着眼学员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创设课上课下紧密融合、校内校外紧密结合,院校部队紧密联系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院校、社会、部队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利用参观见学、实习代职、现地教学等时机,或邀请上级机关、领导和军内外专家学者开办讲座,或组织课题合作、轮班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此外,要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着眼培养学员的自学创新能力,大力加强网络课程、信息化图书馆、数字化校园等信息资源的建设,为教学提供“资源丰富、信息共享、通畅快捷、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开展虚拟教学、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篇5: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

本人于2001年11月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现将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个人简历:

彭建国,男,1967年12月生,1986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师范学校,8月参加教育工作。1991年7月取得盐城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函授专科学历,2006年6月取得江苏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自考本科学历。现任芦沟镇裴刘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二、政治思想表现:

任现职以来,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一直把“献身教育事业,创造生命价值”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用坚定的政治立场,修身立教,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净化自己的灵魂,时刻用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的“八荣八耻”指导自己的工作,坚持把”科教兴国,实现民族复兴”视为己任,历年来,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学生家长的称赞成绩显著。二,继续教育情况:

积极参加培训,加强进修,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认真参加教育局主办的继续教育学习,成绩优良; 2,2000年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成绩合格; 3,2002年参加《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成绩合格; 4,2002年7,8月参加普通话培训和考核,成绩优良,获得二甲水平;

5,2004年9月参加《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成绩优良; 6,平时能积极参加镇和学校开设的各种学习活动。三,主要工作业绩:

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个性,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注重素质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主动地掌握知识经验,坚持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实绩突出,镇组织的教学质量调研中一直居前列,是学校语文教学骨干,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2006年获县教育局和人事局嘉奖,2001年被裴刘乡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政治上坚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注意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事想武装自己,不断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观念,同党中央保持一质性,思想上牢固树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敬业精神和愿做园丁洒汗水,默默无闻作人梯的奉献精神。执行教师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出满勤,满负荷,绝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服从领导分工,出色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积极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帮助扶持青年教师,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是我们的职责。任职以来,我培养了朱艳玉,刘海峰,刘德宏等几位青年教师,我首先为他们上示范课,再指导他们从备课入手,每天跟班听课,课后认真指导评析,探讨教学中的得失,使他们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多次在镇,校上公开课,示范课,效果很好。

四,论文:

竭力做好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本人胜任小学阶段的语数教学,平时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上始终把教书与育人联系在一起,做好班主任工作,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人所任教的学科在镇质量验收中名列前茅,多次在镇上和校内上公开课,示范课,深受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教学中加强教科研的研究,积极撰写教学经验文章,论文《数数的妙用》获2005年盐城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在反思中得到提升》获2006年全县教学论文二等奖。

五,申报理由:

本人1995年7月中师毕业,2006年7月大专毕业,2000年9月获小学教师资格,受聘小学一级教师已满七年,在任 小学一级教师以来,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六年,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符合《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的任职条件,没有破格,恳请批准。

周军

篇6:任职以来总结文档

涉县职教中心

张砚明

本人自1988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在一线工作25年。自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自身教育理念,扎实工作,勤奋学习,与时俱进,视教师为春蚕,无私奉献;视教师为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特别是自2003年被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以来,更是让青春流逝在三尺讲台,让粉笔染白自己的双鬓,让岁月写下自己奉献的足迹。在此,我将任职十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结如下:

一、思想态度履行职责方面

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 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关心、热爱学生,立足本职,敬业爱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继续教育。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不忘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踏实工作,并通过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担任语文教学。我努力学习有

关知识,按照“新理念”的要求,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三、教研教改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了多节优质课,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我校的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班主任工作

自任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6年,自觉履行班主任职责,努力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常采用主题班会形式在班里开展活动,教育他们爱祖国、爱集体,分清是非,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道理。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勤于家访,较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善于从点滴和细节方面入手,精心培养班干部,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都能成为各有所长的有用之人。另外,还注重情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严于律己、不断上进的良好习惯,对没有进步的

学生从不歧视、不放弃,给予更多帮助和关爱,通过个别谈心、家访沟通、参与活动的方法,让厌学情绪得到改变,由落后变为进步,因此,所带班级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总之,任职十年来的工作过程,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我不断进修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更新和充实,专业技术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科研成果和论文论著

2006年7月国家级课题《开展三结合教育,提高育人水平的研究》获得二等奖。2010年6月国家级课题《中华经典文化学习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子课题获得一等奖。2006年12月在邯郸市教育局论文评比中《如何抓好班集体德育工作》获得优秀奖。2006年12月在《管理观察》上发表《职高生远离语文课外阅读的原因》。2012年参与校本教材的编订并即将出版。

25个春秋,见证了自己的默默工作与辛勤耕耘,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见证了自己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总之,在工作中,我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讲质量,求效益,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用自己显著的成果与业绩,不断诠释着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着自己事业的壮丽篇章。

一、思想态度履行职责方面

政治思想,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高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拉 下工作,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也没有迟到早退现象。在教育教学 工作中工作量饱满,出勤满,准时到校上班。积极参加各种会议,认真听课。此外,还协助有关领导做好各种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能认真参加每一次的业务学习、教研学习,并做详尽的记录。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尤其近些年专门从事数学教学,所以做为数学教师,我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试讲,请同年组的教师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理想的教案。在教学中还注重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善于 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 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通过学生了 解熟悉的社会环境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 2011 年调入八桂绿城小学,接手二年级五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当时本班成绩与同年级平行班有一定的差距,针对此情我没有气馁,认真研读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还由最初的陌生抵触到如今的喜爱无话不谈,虽然这期间包含了许多的辛酸苦辣,但是看到

如今的孩子 们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同时也赢得了家长、同学们的好评以及学校的认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继续积极努力,不断进取。

三、教研教改方面

我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各项校本教研活动,观摩了多节优质课,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经常和我校的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教学中我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班主任工作

自任职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6年,自觉履行班主任职责,努力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常采用主题班会形式在班里开展活动,教育他们爱祖国、爱集体,分清是非,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道理。积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勤于家访,较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善于从点滴和细节方面入手,精心培养班干部,综合评价学生,让学生都能成为各有所长的有用之人。另外,还注重情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养成严于律己、不断上进的良好习惯,对没有进步的学生从不歧视、不放弃,给予更多帮助和关爱,通过个别谈心、家访沟通、参与活动的方法,让厌学情绪得到改变,由落后变为进步,因此,所带班级都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任职十年来的工作过程,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我不断进修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了更新和充实,专业技术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科研成果和论文论著

2006年7月国家级课题《开展三结合教育,提高育人水平的研究》获得二等奖。2010年6月国家级课题《中华经典文化学习对青少年道德的影响》子课题获得一等奖。2006年12月在邯郸市教育局论文评比中《如何抓好班集体德育工作》获得优秀奖。2006年12月在《管理观察》上发表《职高生远离语文课外阅读的原因》。2012年参与校本教材的编订并即将出版。

教师任职以来工作总结

语文教师任职期内工作总结

本人xxx,女,1972年2月出生,新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自2001年10月被州职称改革办公室评定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已有5年时间,现将两年来工作情况总结:

一、德

任职期间,本人热爱祖国,对党无限忠诚,献身教育事业,我在各方面都从严从高要求自己,品德言行甚堪为学生表率,热爱每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有在艰苦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和创建不不朽功业的追求和志向。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敢于打破教育陈规,以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讲究工作中的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敢挑能挑重担,完成工作成绩显著。

有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本人认为:教育必须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国民素质服务,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是根本,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展自我。

二、能

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决定了语文教师应有“专”与“博”的知识结构,从教14年,我一直在继续学习语文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以广博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以传神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先进的理论促进实践。本人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再学习,经常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网络资源了解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教育方式,广采与语文有关的知识,使自己跟上21世纪改革步伐前进。平时,涉猪赞科夫的“科学的发展”、布鲁诺的“知识结构”,苏霍姆林斯基的“发展智力”,研究构想,切实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本人能正确理解运用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正确传授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析透彻,讲究情感教学,经常让学生走出教室,从生活中撷取素材,借助音乐、电影、电视录像创造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能投入的、感兴趣的去学,去听,去写。还收集许多有趣味、有延展性的题目,让学生网络资源料辅助学习,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和道德的审美教育。

总之,在工作中,我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讲质量,求效率,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每堂课都要求自己达到既定效果,学生语文能力强,所教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当优秀。

我原在xxx中学从教10年,一直进行循环三年初中语文教学,并兼任班主任,所带班一直是校先进班集体。

2002年10月,调入xxx县第二中学,我的教学态度仍保持着一贯的认真性,责任感相当强,班主任工作讲究“勤”,注意言传身教,“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严格要求自己讲求班主任工作艺术,热爱关心学生,有很强的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和经验,注意因材施教,对好、中、差学生分类推进,实行“做人、知

识”双方面教育,经常找学生个别谈心,进行良好引导,重视专题比赛、文艺活动等各种方法增强学生纪律意识、竞赛意识、集体意识,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所教班一直是校优秀班集体,有很好的学风班风,班上同学思想进步,学习勤奋,后进生转变成效好,成绩居年级前列。

三、绩

2001年度至2002年度,我教初二语文共2个班,每周12节课,任班主任。

2002年度至2003年度,教初三语文,共2个班,周12节课,任班主任。

2003年度至2004年度,教初一语文,共2个班,周12节课,任班主任。

2004年度至2005年度,教初二语文,共2个班,周12节课,任班主任。

2005年度至2006年度,教初三语文,共2个班,周12节课,任班主任。

本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专业水平要高,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另一方面,就是要勤快,我是一个严格勤快的老师,我对所教的学生一个都不放弃,耐心细心地教导他们,我所教的班成绩高,差生转化明显,担任14年班主任,所带的班均是校先进班集体。

我的作文教案荣获2003年区级“初中作文优秀教案”评比三等奖;

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一点体会》2005年7月被评为区级优秀论文;

2003年获本县当堂作文指导教师一等奖;

2004年10月获第二届“西部之星”作文大赛优秀辅导一等奖;

2005年10月获首届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二等奖。

四、勤

除生病做手术请假,其余均为全勤。

师范学院教师任职以来的个人工作总结

任现职以来,本人在思想政治表现、教学科研工作及履行职责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思想政治表现方面,自80年代以来,本人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到1994年,终于看到了机会,如愿以尝加入了中国***。在举手宣誓的时候我暗下决心:做一个好党员。于是我一直按照以下三个方向去努力:好党员首先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者。为此,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理论以及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在积极完成有组织的学习研讨活动以外,自觉通读了《***选集》,积极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好党员其次是党和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为此,我

首先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其次积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第三个方面来说,好党员应该是党的事业的积极推进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党员,我一向勇于同丑恶现象作斗争,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我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党应该越来越纯洁,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本着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华考范文网业论文的撰写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任现职以来,本人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师范教育研究会、浙江省中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继续作好金华市陶行知研究会的副秘书长工作。

任现职以来,同时负责金华师范学校的图书馆工作,凭良心认认真真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

重所开课程与新知识新学科以及金华实际、金师实际的有机结合,得到学生的肯定欢迎。

作为一个师范学院的教师,光知道教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当一个教书匠。要想教有所长,有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进行科学研究。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教学,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这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自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计十余万字,主编出版书籍两部,另参编中师选修教材《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绪论、三、四、五、六、八、九章并统稿,受金华市教委、金华市陶研会的委托,主持编发不定期内部出版物《陶行知研究》和学习陶行知宣传册《爱满天下》,受金华师范学校委托,编印师范生导读书目《书海导航》。获全国级一等奖两项,省级及以下奖多项。最近三年以来,开始认识到:科学研究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应该更专注于专题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确定了三个专题作为以后研究的基本方向:一是“生命教育理论”的理论框架、基本依据及现实意义的

研究;二是师范教育如何与小学教育结合寻求更好的发展方向的研究;三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与师范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的研究。其中,第一、三两个方向已各有两篇论文发表,第二个方向写有《金华师范学校“五个一”工程及其实施方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文章。有了这三个研究方向,就可以明显感受到个人科研的加速发展,也可以明显感受到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另外,配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认真作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任现职以来,本人加入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师范教育研究会、浙江省中等师范教育研究会、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继续作好金华市陶行知研究会的副秘书长工作。

篇7:栗瑾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想想自己自7月毕业至今已在村官的岗位上工作近四个月了。下面把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坚持每天浏览学习大学生村官博客

通过阅读同事们撰写的工作日志,充分汲取工作方法并总结工作经验;坚持每日撰写一篇工作日志,每周撰写一篇周总结,每月撰写一篇月总结,来总结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得失;每月精选8篇工作日志、4篇周工作总结、一篇月工作总结发表到大学生村官博客。

二、积极参加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于担任村主任助理的我来说是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件大事,因此对于人口普查工作我没有掉以轻心,在人口普查工作准备动员阶段。我认真听好关于人口普查知识、流程以及各种表格的填写的课程,掌握正确的普查流程和表格的填写方法。同时加强《普查员手册》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入户普查摸底的.阶段,我们在社区书记和村主任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的进行普查登记。通过这次人口普查使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村情和村貌,加强了同村民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三、积极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和村级组织建设工作

对于远程教育工作,结合肖屯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尽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首先做到切实加强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提高广大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最后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技术。

对于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主要做到首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和学习教育;其次加强组织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发展工作;最后加强作风建设,深入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

四、按照上级指示,全力搞好“农家书屋”文化工程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我们肖屯村于今年建成了拥有各类藏书1000多册,占地2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农家书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篇8:任职以来的教学总结

一、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本质研究的纵向回顾

(一) 第一高峰期:开拓借鉴、多维思考阶段。

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说, 对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 从1978年开始复苏, 到1982年达到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 教学理论界在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中, 重新提出还教学以本来面目,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认识过程的特点组织学校教学 (李卓宝等, 1978, (12) ;华中师院教育系, 1979, (3) ) , 并广泛开展了传递知识与培养能力问题的研究 (胡克英, 1979, (3) ;张定璋, 1979, (3) ;陈基伟, 1979, (1) ;黄明皖, 1980, (3) ;罗明基, 1980, (5) ) , 继而大量引进介绍国外教学理论和思想, 如赞可夫、巴班斯基、布鲁纳等的教学理论, 以为研究、探讨之借鉴。这两方面的学术背景, 对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起到了引导、支持乃至推动的作用[1]。这一时期前后主要围绕蒲心文对“特殊认识说”的质疑和所提出的被称之为“多本质说”的教学过程本质观点 (蒲心文, 1981, (1) , 1982, (6) ) , 对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进行一系列驳辩, 或维护并进一步联系实际论证“特殊认识说” (如邹有华, 1982, (1) ;陈觐熊, 1981, (9) ;孙晋, 1981, (1) ) 等, 或提出“传递说” (杨鸿昌, 1981) , 或对所谓的“多本质说”加以解释、完善和整理 (周起岳, 1982, (6) ;梁春涛, 1984, (2) ) , 或在“特殊认识说”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形式的“发展说”等 (花永泰, 1982, (6) ;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 1982;江山野, 1983, (9) , 1983, (10) ) 。

(二) 第二高峰期:继承发展、创新反思阶段。

此后几年有关讨论相对平寂但仍在进行, 从1986年起又逐渐增多, 至1991年达到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此间除原有诸说各自的细化、发展及相互的质疑外, 一方面, 出现几种新的本质观, 如雏型初见于1987年并于1990年前后成型的“认识—实践说” (陈列, 1987, (1) ;郝森林, 1988, (9) ;李秉德, 1991;吴也显, 1991) 、教与学“统一说” (吴杰等, 1986) 、“学习说” (路冠英等, 1987) 、“交往说” (洪梅, 1990, (3) ;叶澜, 1991) 及“价值增殖说” (马兆掌, 1991, (4) ) 等。另一方面, 较多地进行了研究方法论上的反思, 多位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学本质研究, 或从不同学科哲学方法论的层面 (唐文中等, 1988) , 或从不同理论分析的层次的角度 (董远骞, 1988) 或从不同的理论分析层次 (周浩波, 1990, (1) , 1993) 。并且这一时期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在对已往相关研究进行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展开, 因而表现出较明显的反思痕迹[2]。

(三) 第三高峰期:整体反思、综合批判阶段。

1994年至2008年, 在继续探讨新的本质理解的同时, 形成了对教学本质问题研究更多反思、综合、创新的第三个高峰期。自1992年以来, 对教学本质问题进行的研究在数量上大不如前, 但也有些学者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上另辟蹊径:交往活动说 (李政涛, 1995) 、“教学交往实践说” (田汉族, 2000) 、“特殊社会交往说” (靳玉乐, 2001) 、“知识交往说” (黄光荣, 2003) 、规律说 (燕国材, 1995) 、教育说 (董大明, 1998;和学新, 2001) 、综合说 (许耀刚, 1995;周建平, 2002) 、反映说 (柳士彬, 2003) 、生命说 (柳士彬, 2001;迟艳杰, 2004) 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许多有关教学本质的研究是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展开, 因而表现出较明显的整体反思和综合批判的特征。尤其是近几年,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 对教学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教学本质研究的基本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 (2) 对教学本质诸说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 (3) 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 (4) 对教学本质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反思; (5) 对教学本质研究发展的展望[3], 但更加凸显出整体反思、综合批判和系统创新的特征 (张武升, 1994;吴文侃, 1996;李定仁等, 1997, (3) ;张广君, 1997, 1998, (3) , 1998, (6) , 1998, (10) , 1998, (11) , 2000, (3) , 2000, (4) ;和学新, 1998, 2001, (1) ;孙国友, 1998, (1) ;董大明, 1998, (1) ;兰英, 1999;高天明、李定仁, 2000, (5) ;潘洪建, 2001, (1) ;和学新, 2001, (1) ;熊和平, 2001, (3) ;张广君, 2002;徐继存, 2002, (11) , 何善亮, 2008, 等等) , 展现出世纪之交教学本质研究的时代特点。

特别指出的是,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也逐渐开始对教学本质的研究产生影响, 有学者认为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教学本质的研究进行了批判, 并提出不妨借鉴后现代哲学思潮消解这场“本质”问题的学术究问, 以使教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真正走向多元化[4]。因为他们认为教学本质研究长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主要是受现代主义哲学的束缚, 具体表现为本质主义倾向、二元论的认识论倾向及学术权威的话语倾向。

二、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本质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教学本质研究的脚步, 在崎岖的道路上踟躇前行, 时至今日已愈益坚定而富有特色。尽管很难说已达成共识, 有关的探索却也呈现出某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阶段特征和发展倾向, 因此需要理论界继续反思和展望。

(一) 批判继承, 动静结合。

教学本质是教学整体得以存在和发展运行的根据, 它体现于教学活动的每个方面和阶段。因此, 教学本质研究既要关注教学各个方面和发展阶段的特点, 又要关注教学动态发展的始终, 看到流动的教学运行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不变本质。近年来, 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 届世纪之交, 人们纷纷回顾、剖析已有的研究, 梳理成果, 清理思路, 以待前行。但是由于人类认识以及语言表达的局限, 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各种认识不可能一次穷尽。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亦如此, 如何更有效地分析、评价所取得的成就, 所存在的不足, 以便能够在已有成就基础上, 借鉴经验, 汲取教训, 高效改善相关的研究, 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教学本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近期较为明显的一个研究动向。这类研究通过对现有成果的整理、评价, 可望在方法论的层次上提供更加合理的研究视角、思维方式乃至总体的研究取向。

(二) 回归原点, 回归本体。

首先, 教学是人为的、为人的活动, 对教学本质的探寻必须回到人本身, 回到教学本身。只有从人、从人对教学的需求、从教学内部特有的矛盾出发, 转换教学本质研究的视角, 变外在研究为内在研究, 变现象描述为实质揭示, 才能触及教学的本真, 发现教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键特征。其次, 研究对象的属性客观上内在地制约着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研究客体对于研究主体的客观规定会在主体能动自觉的主观探究中悄然而至, 并逐渐通过最高层次的研究方法论的适应性调整而表现出来。教学本质研究在其方法论方面, 正在具体地呈显上述一般关系:随着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各个层次、各个角度、各个学科多元化的研究尽管表面上异向发展, 在实质上却发生着共同的深层变化, 正在并将继续从各自所侧重的方面朝着教学本体存在所客观规定的方向前进, 表现为越来越多地对有关教学生成、存在和演化的本体问题展开各自的探讨, 从而呈现出一幅回归本体的整体图景。可以预计,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交叉渗透的深入, 研究对象愈益回归教学本体, 研究方法论日益本体论化, 以教学的发生、存在与演化问题为研究范围, 以教学存在的本质为核心对象, 以教学世界观或教学观为主要内容的对于教学论来说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分支学科———教学本体论, 将会逐步形成, 并将在对教学实践的高层次的服务与指导中, 在与教学论其它理论分支的相互作用中得以不断发展[5]。

(三) 多维开放, 整体融合。

基于对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伴随着各种相关学科、理论原理和方法的介绍和引进, 教学本质问题研究中已经并将继续进行多层次、多学科、多角度的探索。除认识论的层次外, 价值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的探讨, 将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提供关于教学存在的各种知识, 从而丰富对教学本质的认识, 为进一步深刻把握教学的本质奠定基础。这种开放的研究态势, 一方面使得有关的探索愈益多元、开放、发散, 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扩展, 另一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 教学自在的整体性日益彰显, 各种研究之间已经不可能不考虑、不参考其它研究的成果[6]。这种发展的意向, 实在是鲜明而迫切, 并具有典型性。在对教学实存的整体观照中, 教学本质研究正在教学实践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等种种张力之中进行合理的定位。一个总的趋向是, 如果说过去有关的研究曾经出现过较多关注教学的普遍性、理想性、科学性的侧面这样的倾向性的话, 那么目前已在扭转和纠正这种偏向, 在追求普遍性、理想性和科学性的同时, 更多地从教学存在的发生、演化与存在的终极目的入手, 试图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教学本体观, 可谓这种趋势的最新体现[7]。

(四) 提升理论, 走向实践。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对具有确定性的教学本质或规律的探求, 认为要摆脱概念、理论和规范的任意性, 不能依据毫无根据的偏见、传统与外在权威, 只能诉诸理性自身的权威, 诉诸终极的基础, 它所遵循的是先在地设定事物的本质, 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由于这种思维模式把教学视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 采用的是自然科学的“主客二分”的认知模式, 这就容易导致对现实教学活动的遮蔽和遗忘, 从而使教学本质研究陷入纯粹形而上的思辨。事实上, 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诞生以来, 人们认识世界一般存在两种哲学形态:从现象和具体活动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下”的现象哲学, 从理性和抽象属性方面来认识世界的“形而上”的理念哲学。在教学论研究中, 教学本质不能仅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所谓探寻“本质”的“研究”层面上, 形而上的思考只有与形而下的关怀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使教学研究从抽象走向具体, 走向现实的教学存在, 也只有从现实的教学存在中, 我们才能找到对“教学是什么”的确切解答。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应将教学本质视为各种具体教学研究的形而上学基础, 进而确立教学的合理性观念, 以此审视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五) 范式变革, 走向理解。

理解的研究范式以解释学为哲学基础。如果说认识论指导下的教学本质的探讨, 旨在追逐并占有真理, 那么, 在解释学的方法下研究教学本质则是通过语言的中介来理解或诠释教学。“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方法。理解不是对客观知识的说明, 而是人生经验的表达方式, 它卷入了人的情感、态度和体验, 是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其研究不再仅仅是为了寻找某些本质、规律并为这些本质、规律做出证明, 而是要面对教学现象, 摒弃具有排他性的“理论”概念, 尝试着去解释而不是去“界定”教学现象。解释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 即对任何现象的解释不能是一元的、单向度的, 而是多元的、多维度的、歧义的和多视角的。但由于现代解释学过于注重这种“多元”和“差异”而往往缺乏对“一致”、“共识”和“一元”理论的论证和重视, 因此容易导致相对主义。为此, 哈贝马斯的“共识理论”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即提倡对教学现象进行多元的解释, 但是我们也要寻求在更大范围内, 特别是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研究范式与研究范式之间的视界融合, 通过对话与交流达成共识, 从而走向对教学的整体理解, 为未来的教学及其研究提供具有深度的方向。事实上, 教学本质的研究只有立足于教学实践, 在教学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等种种张力之间进行合理的定位, 并借助于“共识理论, 才能通过辩证的综合达到对教学实质的合理逼近, 使得教学本质论能够更具质感和实践理性一, 从而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8]。

(六) 思维转向, 执著追求。

人们一直习惯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 认为一旦揭示了教学现象中存在着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统一的本质, 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控制教学, 没有人对问题本身的价值与研究的方法论提出过质疑。但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一种事物确实有许多的特征, 但是事物本身却不能区分并告诉人类哪些是本质的、哪些是非本质的, 能够区分的只有人类, 但是人类却找不到一种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区分是不是符合原样的, 更找不到一种标准来判断自己区分时所使用的标准是不是合理的。在他们看来, 在教学活动中根本没有什么真理性的教学的本质、规律, 即使存在, 在教学研究中试图再现教学的本质或规律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任何研究者都是以某种“先入之见”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研究的。确实, 承认本质的存在, 就可能沾染“本质主义”的色彩, 陷入“本质主义”的危险;如果认为没有, 也就意味着可能陷入“不可知论”。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然而“教学之所以为教学, 恰恰由于有这‘本质’的存在, 否则肯定已成它物了, 我们也就无法确定所研究的是教学或是别的什么了”[9]。因此, 对待教学本质的正确态度, 也许我们应像一些“温和的反本质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一方面拯救本质范畴和保存本质信念, 另一方面反对本质主义。也就是说, 我们应通过思维方式的变革, 来重建教学本质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而不能彻底抛弃本质信仰、放弃本质追求。

摘要: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本质的研究, 主要经历了三个高峰阶段:开拓借鉴、多维思考阶段, 继承发展、创新反思阶段, 整体反思、综合批判阶段。在不断反思和研究中, 我国教学本质研究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批判继承、动静结合, 回归原点、回归本体, 多维开放、整体融合, 提升理论、走向实践, 范式变革、走向理解, 思维转向、执著追求。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教学本质研究,纵向回顾,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1][3][8]李祎.近十年我国教学本质研究之审视[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2) :39-40.

[2]张广君.教学本质研究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J].克山师专学报, 2002, (1) :72-77.

[4]熊和平.赵鹤龄.后现代批判视角:我国近20年的教学过程本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2) :46-50.

[5]张广君.论教学本体论[J].宁夏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1, (1) .

[6]王本陆.教学认识论:被取代还是发展[J].教育研究, 1999, (1) .

[7]张广君.当代教学理论问题研究[M].兰州:文化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

上一篇:三升四数学暑假作业下一篇:最精彩的儿童节演讲稿与最经典的毕业典礼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