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2024-04-29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共9篇)

篇1: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老调新“谈”

——浅说科学实验探究学习中学生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永康市实验学校吕阳春

摘要:学生的学习好差是客观存在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同样会有。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禀赋的不同,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甚至可能是教育因素造成。在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学习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动手操作的能力来促使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避免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学习中两极分化的情况发生,并为儿童终身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关 键 词:科学课实验探究两极分化有效教学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已成为科学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堂互动、主动参与是科学课堂主要形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科学课堂学习的主要学习方法。然而随新课改不断深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验探究学习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同学在实验探究学习中是认真而主动的,对实验探究的热情是相当的高,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是非常的仔细;相反的有一小部分同学基本上就是配角或陪衬,甚至是没有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这在“探究既是科学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的科学课堂发展下去,不只影响科学课教学的实效,更严重的是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既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不是新课改的产物,只是新课改下的“两极分化”更具危害性。究其原因有:

(一)积极主动好求上进者发展提升的空间更加广阔

在新课改之前,学生主要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学习方法、思维方式都受到了限制,所以学生表现在学习上的差距不是太大,可以说是有潜力的学生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实施了新课程改革,由于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教学

方式的改变,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学生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等把课堂推向了一种全新的境界。科学探究活动形式多样而且富有挑战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大部分学生,他们无论是合作讨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新课改的课堂成了这些学生的舞台,也为提供这部分学生向上分化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二)基础薄弱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等于压缩自己的发展空间

和上面同学相比,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上课不发言,讨论当听众,实验操作当观众,甚至不做观察记录。《科学》的学习是以经历探究过程为学习的目标和方法的,这与其他课的探究学习是有很大区别的,没有了机械模仿,没有了强制手段,没有了学习压力,一部分自觉性差的同学就出现懒于动手实践、不积极参与观察发现,使原本已有的差距拉得更大。过去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对这类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新课程条件下,由于教学方式、学习方法发生了根本变化,所以情况很不一样了,学习困难生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参与,实际收效不大,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探究的机会越多、时间长,这些学生失去的也就越多,固而也就成了化分的另一级。.教师创设问题、设计实验往往都从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综合性的特点出发,而这恰恰又是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所最缺乏的,自然也就成了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课的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和过程中,虽然显示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氛围的热烈,但是由于小组成员往往是好、中、差搭配,容易形成一个依赖的主从的关系,既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就成了小组的主帅,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违背了以好带差的初衷。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属,甚至是受排斥的对象,而讨论、汇报小组成果时就更没有他们的发言席位了。这样这部分学生向另一级分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科学实验探究学习中学生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并不复杂,但是容易被科学课堂这种特殊的探究学习形式所掩盖,影响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在实验探究学习中学生产生两极分化与新课改的宗旨是不相符的,作为科学教师应该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多角度、不同方位为这些学生着想,以避免学生两极分化的发生。

(一)面向全体,改变观念,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

聪明、好学的孩子固然人见人爱的,但是社会需要和职业操守告诉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只要付诸爱心、和风细雨、对症下药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里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发展,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针对学困生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参与探究学习,多用鼓励性评价,建立学生的成功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从而实现转变并不是不可能。各学科有关差生转变的案例、经验并不少见,在我们科学课里同样可以借鉴。同时,在设计实验时把操作难度降低一些,让实现现象明显些,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多关注、多激励,充分调动让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从简单的开始,帮助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平时,给学生布置一些信息收集、准备实验材料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去完成,养成主动参与、自觉完成的学习习惯。

(二)缩少小组成员的层次差距,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科学课是最适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学科,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分组方法——好、中、差搭配,这种搭配固然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但这往往成了学优生展控的舞台,造成一部分学生成为观众、听众的主要原因。“《科学》这门课是需要实验、需要动手操作、需要人人参与体验过程的”,其实“分层次教学”在小学科学的小组探究学习中是很适用的,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操作能力的实际情况把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同一小组。可以避免被他人包办一切、代替一切的结果,而老师也可以有更多机会、时间给予这些学生的关注、帮助和辅导,很好地阻止了他们的分化发生。例如在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的教学时,我就有意识把几个平时懒于动手、不参与小组实验操作的学生分在一个组,这样他们就不能再当观众、做听众,只有自己动

手完成水、洗洁精、食用油三种物体的流速的比较实验。虽然他们完成的探究任务要比其他同学化费更多的时间,既便如此,他们至少经历了自己动手实验探究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成果,其实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部分学生不仅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实验的能力,而且还会缺少自我感悟体验的过程,甚至会流于形式。

(三)、变换分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参与探究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同一组织形式使用的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学生也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生兴趣的。科学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采用各种不同的分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教学,避免长时间采用一种分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学习。在分组探究学习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在不同的实验活动中小组的成员要经常进行调整,在实验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小组分得小些,甚至是个人独立完成。例如在教学《温度和温度计》时,要求学生对温度计进行观察、探究,并对发现作具体的记录,原本安排四人组成一个探究小组,在教学中就发现有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探究学习,后来我改变初衷,让学生每人一支温度计,独立完成对温度计的观察探究,之后同桌间交流讨论,避免了部分学生陪衬附属的角色,而在科学课可以这样安排的内容还有很多。

(四)发挥探究记录本的作用。

实验记录是科学探究学习成果体现方式,是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依据,老师可以从记录的结果上了解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情况。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我就要求学生有专用的实验记录本,记录科学探究学习中的观察发现、原始数据、实验过程,甚至是存在的问题、失败的原因等,每次探究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记录,并且及时检查学生记录的情况,以便了解学生参与的程度,了解探究成果、学习的轨迹,以便修正及时教学策略。对记录结果做得好的或有代表性记录进行表扬和展示,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寻找差距及时补上。

学生两极分化并非只发生在《科学》里,只要科学教师在科学实验探究教学过程加以关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主动承担学习中的责任,积极培养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在实验探究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在实验探究学习中是可以避免向低级分化的。

参考书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傅圣瑾《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 靳玉乐《合作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韦 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篇2: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一、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两节展示课的启示。共性的地方:1,学生素养高,学习过程上的学习参与度高,这就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能够保持较高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评价方式的灵活高效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灵活的评价同样起到激励学习主动性、保持学习兴趣的作用。3,高效课堂应是长期进行的工作,最终形成一种常态的模式。它的预习、展示、反馈都应是高效进行的。4,高效课堂重视各学科基本素养的落实和训练。在物理课上对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课上对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无不突出了这一点。

篇3: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

通过在CNKI镜像站点检索2001-2013年3月有关数学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 以“数学文化”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 主要对《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国内一些主要的学术期刊、各级师范大学学报中所发表的文章及国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考察.通过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 发现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国数学文化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数学文化内涵的研究

不同的研究者对数学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 数学文化指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2].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看法.有研究者认为“从系统的观点看, 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 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3]另一些研究者认为“数学文化是由知识性成分 (数学知识) 和观念性成分 (数学观念系统) 组成的.”[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中, 把数学文化定义为:“一般说来, 数学文化表现为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于人的思维的训练功能和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功能, 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等.”[5]对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研究者存在着较多的分歧, 国内的研究者主要从人类文化学、数学活动、数学发展史这三个角度, 概述数学文化的内涵.四种观点虽各有侧重, 但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2 数学文化特征的研究

数学文化不同于一般文化, 有其自身的一些独特的特征.有研究者把数学文化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高级形式, 数学语言是一种世界语言; (2) 是自然、社会、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 (3) 是一个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科学生物; (4) 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因而数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 是一个包含着自然真理在内的具有多重真理性的真理系统; (6) 是一个以理性认识为主体的具有强烈认识功能的思想结构; (7) 是一个由各个分支的基本观点、思想方法交叉组合构成的具有丰富内容和强烈应用价值的技术系统; (8) 是一门具有自身独特美学特征、功能与结构的美学分支.[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认为“数学的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点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的严密性也是数学具有很强文化性的重要特征;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5]也有研究者认为作为课程形态的数学文化,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具有课程化的特征; (2) 具有直接反映数学本质的特征; (3) 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4) 具有便于学习者体验的特征.[6]综上所述, 我国研究者分别从文化学的、数学的、课程的角度分析了数学文化的特征.笔者认为对数学文化特征的考查, 应从数学文化的构成要素入手, 挖掘数学文化要素的本质特征.

1.3 数学文化观念的研究

对数学文化观念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以下三方面:第一, 以数学文化观念透视数学教育的研究;第二, 师生数学文化观念调查研究;第三, 教师数学文化认同感的研究.对这一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者都在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在实际的调查中, 却发现师生的数学文化知识匮乏, 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 对数学文化的教学信心不足, 新课程数学文化的校内外支持也不充分.[7]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中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令人堪忧, 需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视.

1.4 数学文化内容设置的研究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内容标准、教材编写的建议中, 都对数学文化的内容作了要求.对这一内容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两个问题上.第一, 数学文化是否要融入数学课程?多数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肯定.第二, 就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的设置状况进行讨论.一些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 《标准》关于“数学文化”的部分前后设置所体现的理念有不一致之嫌, 所反映的“数学文化”内涵存在模棱两可的境地.[8]也有研究者认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的内容都是数学史中相关的数学史料及其数学应用的问题, 并没有跳出科学应用的范畴.设计这个数学文化课程内容的学者们本身对数学文化包括什么、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 要达到什么目的并不清楚.[9]由此可见, 研究者虽肯定数学文化在数学课程中地位, 但是对它在数学课程中的设置状况的质疑也是不断的.

1.5 数学文化的教学研究

数学文化具有高度渗透性, 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数学文化的教学研究,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进行探讨, 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10]第二, 对数学文化教学模式探讨, 提出经验触动———数学化理解———多领域渗透———回顾反思等的教学模式.[11]第三, 对数学文化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从教师对数学文化的整体认识;对数学文化资料的利用情况;对数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相互作用和数学科学价值的认识及教学情况;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及教学情况;教师对数学人文价值的认识及教学情况;对数学的美学价值的认识及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12]第四, 对具体数学文化教学案例设计研究.第五, 对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内涵缺失的表现和对策的探析研究.对数学文化的教学讨论, 多是理论层面的价值分析, 缺乏可操作性的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1.6 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研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国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编写者们都在积极的响应课标的要求, 在教材中对数学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研究者主要从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运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 对国内外主流教材 (如法国Belin版、我国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教版、苏教版等中小学数学教材) 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还有研究者做了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认为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13]在有关数学文化的教材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多采用我国国内的一些数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 得出的结论差异不大.

2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数学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数学文化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是已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1 数学文化的内涵理解不清

由于数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及研究者理解水平的差异, 导致目前对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 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目前已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出现的对数学文化的定义, “大多都是站在文化学角度, 将‘数学’装在‘文化’这个什么都可装的‘框’里边.”[14]“许多有关数学文化的概念有被‘等同’或‘混用’的现象发生,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体考察, 看到不少文章在随意地、不加解释地使用着诸如‘数学文化’、‘数学史’、‘人文科学’、‘人文性’、‘人文精神’、‘美学’、‘数学美’等概念.[15]因此对内涵的理解不清, 就会出现运用混乱的现象.

2.2 数学文化内容设置的研究不深入

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育的核心, 对标准中数学文化的内容设置的研究, 也是数学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的研究只是从标准这一文本性资料的内容特征入手, 较为盲目的提出了标准在数学文化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对课程内容设置深层次的原因及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做深入的研究.

2.3 数学文化的教学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

新课程实施以来, 数学文化的教学研究成果很多, 由于研究者基本上都是教育理论研究者, 研究成果要么是基于理论层面的价值分析, 要么是基于个人经验层面的教学策略的总结, 造成研究成果应用性降低.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缺少教学实践, 且缺少与一线教师的互动交流.未来需增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对话, 研究应用性强的数学文化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 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实施, 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2.4 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比较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教材是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数学教材的评价研究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热点.关于教材中数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研究中表现出的问题, 主要在于研究方法上.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都较为单一, 而且缺乏科学性.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也相应的有所减低, 研究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3 数学文化研究前瞻

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 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及一线教师对数学文化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笔者认为未来数学文化的研究应向着以下四个方面:

3.1 厘清数学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尽管研究者都开始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但对“数学文化是什么?数学文化有哪些构成要素?”都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数学文化的内涵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明确数学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需结合人类文化学、数学哲学、数学史、数学教育的理论, 更新数学教育者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3.2 开展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研究

数学文化融入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 虽然得到了众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充分肯定,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了诸多的质疑.有学者认为数学文化的板块有些生硬、唐突甚至呆板, 将其与数学课程融合, 感觉有点生硬.因此, 值得注意的是, 数学文化是否有必要像信息技术那样与数学课程整合, 并且更加融洽, 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3.3 准确把握我国数学文化的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前, 数学文化在中小学受欢迎的程度如何?教师对数学文化的重视程度如何?数学文化的教学该如何展开?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影响数学文化实施的因素有哪些?这些相关研究都相对较少.“需要进行实证研究, 进而确定数学文化对于促进数学教学的总体效果以及对数学素质教育的长远影响.”[15]通过这样的研究将推动我国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

3.4 建立数学文化的评价机制

篇4: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关键词】更新理念;新课程;教学

一、这些影响课程改革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

很多老师觉得,和原来的教材相比,新课改的教材不好把握,又担心自己掌握不好新课程标准而耽误了学生,心里没底。因此,面对新课改,不是主动参与,积极研究,迎接挑战,而是被动应付,没有紧迫感。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2.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教学手段。若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了“主教”,成了场景观摩课,把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挤掉,就事与愿违了。

3.把教学当成了教教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传授课本内容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应来自于课程标准。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师常常抱怨课时不够,教材讲不完,其原因就在于把教学当成了教教材,因此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4.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标准》对我们教师提出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诚心接受,热情投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进《标准》呢?

二、教师要适应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活动教学观。其一,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其二,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三,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四,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过程。

2.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从而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文化理解,体验学习的价值等。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杜绝死记硬背等机械的学习方式。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及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大胆突破。

4.利用现代技术,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5.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再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标准》要求我们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6.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三、结语

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并承担德育渗透、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不懈的自我提高意识,勤奋的学习钻研精神,不断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在教育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承担起创新发展的育人重任。教师应该从困惑中竭力地走出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丰厚自身的学养能力,这样,面对困惑,我们不会再无奈和茫然了,而将会有更多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不是万能的,课改也不是万能的,课改只是一次变革和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反思,开阔视野,为孩子们提供更良好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 面向教学的取向(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

本人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热爱教育事业,勤勤恳恳,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如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教学成果较好,所任教的班级参加期末统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及师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因而本人也多次获得了县、镇政府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减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支持鼓励我将教学工作搞得更好,同意我们的请求,将我的工作调动到离家较近的学校。

篇6:实施新课标以来的一些教学体会

1.以 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下等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强调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进行了理性思考

强调不能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论,更要关注实验目的,实验的设计(很关键),以及实验的拓展和应用。关注实验的完整性,要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能够严密进行设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的拓展应用应考虑具体情境,如在《燃烧与灭火》中,我们不能用吹灭蜡烛灭火的方法处理其他类的灭火是不切合实际的,油井着火我们不能喷水,油锅着火不用沙去盖灭等要思考实际生活中实际情景认真领悟的知识的拓展应用。

3.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题在高考中经常被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和“失分率最高的最熟悉题型”。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高考实验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因此复习实验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科学规划, 正确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 把化学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安全操作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掌握化学实验的规律性。在进行实验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实验知识的归纳与复习,尤其是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主要分两个方面考察,一是基本化学实验操作;二是化学实验的设计,特别是在化学实验设计方面。

一要学生明白高考实验考什么、怎样考、只有学生对实验题的功能,考查范围、考查特点弄清楚、才能理顺解答实验题的思路,即这题实验题价值何在? 二是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题解题方法, 弄清目的—找准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装置—规范操作—准确描述现象。从提高复习效益的结果来看,有效的实验复习方法之一是在老师指导下, 将新课程下的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学生定会大有所获。否则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过程的完整性、实验观察的全面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都只能是空谈。

4.创 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设疑,可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造成悬念,从而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时机素材。当我们能够灵活选择具体情况下的提问时机,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目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学习的动机就能被激发,思维就能被激活,当问题解决之后,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机的效能得到发挥。例如,在教学重点处创设问题情境。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这节课为例,从原子结构特点分析镁原子和氧原子的反应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材中通过讨论与交流的形式说明反应的实质和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于是我设置了五个小问题作为讨论与交流的契机,让学生主动探究。1将Mg2+和O2-的校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进行比较,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2镁原子和氧原子反应时,是原子核在变化还是核外电子在变化? 3镁原子在反应中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 4氧原子在反应中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5氧化铁中氧和镁的化合价与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目之间有何关系?

5.发 挥学科优势 ,进行德育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缺乏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造成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而我们的实验室恰恰能给学生提供这种情感体验: 他们在实验室里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探索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绝佳的教育时机,使其发挥最佳效能。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 理应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处处蕴藏德育时机,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将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捕捉和利用德育教育时机,将德育的价值追求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血肉中,使课堂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唯有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校德育的专业化水平, 为学校切实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作出贡献。

6.不要犯忽视细节的定势思维型错误

篇7: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更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命,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改变以往“教得辛苦,学得痛苦,结果还是不满意”的现状。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有待于点燃的火炬。”因此,课堂改变教师的“话语霸权”,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检阅》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的:先让学生回忆检阅时盛大的场面,再让学生找出观众的议论,“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我话峰一转,问学生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放手让学生去检阅的台前和幕后去一一寻找答案。当他们自主学习后,我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感悟,而我就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点拨,结果一节课下来,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在不知不觉间竟然把重点难点突破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妙处,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方式,由“教师讲解”向“自我感悟”深化,尽量做到形式开放。

原来的语文教学似有“满堂灌”走向“问答式”的倾向,包括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有的实际上走进了“问答式”的“胡同”,只是略变了一点花样,由教师讲变成了学生讲。从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教学明显存在着不足。这种隋感是语言难以表达的,教师和学生的感受也只是一家之言,难以引起共鸣。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课堂还是尽量地还给孩子们,让我们的教学形式充满开放性。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我们学校教导处组织了一次校内教学研讨与观摩活动,当时听了一位老师讲的《田忌赛马》,她在课始导入时,让一个孩子们以“讲评书”的形式把同学们带到那次激烈的比赛现场。只见那个孩子轻击讲桌,说起评书来:“上回书说到孙膑受到庞涓的陷害,采用装疯卖傻之计出逃齐国。齐威王那可是个贤德的明君,他把受了苦刑的孙膑接回了朝中,让他与田忌共论国事。一日闲来无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皆输。正在这时,好友孙膑过来献计,使田忌转败为胜,这就是流芳百世的田忌赛马。“当时,学生听完这段评书后,读书的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没等老师说什么,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去读了。

3.“兴趣是学习之母。变化是激趣的要素”。

的确,一段韵味十足的评书使学生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也为后面的学习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这样的语文学习,不仅学生喜欢,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已远远超越了语文学习的本身。

还记得我在二年级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正当孩子们对青蛙坐在井底看天空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不能理解时,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每人拿一张白纸走到教室外面,卷成纸筒用一只眼睛观察天空,然后告诉我看到了什么;再什么也不拿仰望天空,也告诉我看到了什么。这样一对比,这个难点自然不攻自破了。

4.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其实,在一路走来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也听到了一种来自老师队伍质疑的声音:“到底是要课改,还是要教学质量?”我想说的是,难道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借助于题海战术吗?就必须借助于死记硬背吗?这种机械式的训练真的管用吗?我想说这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一个教师要明白你应该让你的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而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所要解决的不是操作,而是观念。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课改将是一句空话。现实中,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会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磨”,所以才会抱着如履薄冰的无奈的心态压制学生,训练他们取得高分数的考试技巧。静下来想一想,那种没有生机没有活力的课堂,学生喜欢吗?那种受压制的课堂又怎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呢?所以,我认为只有解放学生,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

新的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是令人鼓舞的,但在不断的实践研究中,也不断地出现新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比如,怎样实现由大班向小班的转变?怎样才能做到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怎样才能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潜心读书等等。

课改为我们提供的是机遇,更是挑战,不管路上多少荆棘,我们都要摸索前行!

篇8: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习题研究回顾

关键词:数学习题,成果,不足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习题是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 数学习题是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 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窗口. 关于数学习题本身水平的高低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本文旨在考察新课程改革以来, 数学习题的研究状况, 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回顾已有研究, 分析已取得的成果, 以期对后续研究能有所借鉴.

二、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习题研究现状

( 一) 数学习题的功能

戴再平在其《数学习题理论》中提出了数学习题的三个功能: 知识功能即通过习题引入新知识, 巩固并运用知识;教育功能即数学习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陶冶学生的美感; 评价功能即数学习题能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 此三种功能就提出以后得到了学者的一致认同, 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有不少学者在其论述中有所引用.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了编排在数学课程内容前面的导学类型习题的功能, 指出导学习题能加强学生实践, 形成感知; 为学生学习铺垫引路, 了解新知; 导学习题能分散难点, 为学生学习排除障碍; 拓宽视野, 让学生获取新知; 指导学生多解, 激发创新; 让学生横向联系知识, 激发求知. 也有学者把小学数学习题分为了基础性知识习题、发展性知识习题、综合性知识习题并且对三类知识习题的功能分别进行了论述, 其中基础性知识习题的功能主要是能同化学生的新知;发展性知识习题的功能旨在训练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合性知识习题的功能主要是促使新知在原有概念中同化, 形成技能.

( 二) 数学习题的分类

研究者指出, 按知识的内容可把数学习题分为: 算术题、代数题、平面几何题、立体几何题、解析几何题和三角题. 按形式分类数学习题可分为: 证明题、计算题、作图题、求轨迹题. 按要素可分为: 标准性题、训练性题、探索性题、问题性题. 按习题的开发程度可分为封闭题和开发题. 按评分的客观性可分为主观性题和客观性题. 从教材的习题配置角度, 有研究者指出, 从功能上习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铺垫型、基本型、沟通型、辨析型、综合型、思考型、探究型. 从习题的形式分类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客观型、信息型、开发型、操作型、应用型、探究型.

( 三) 数学习题的设计

研究者指出, 设计布置练习题要遵循: 目的性原则、顺序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也有研究者认为数学习题设计除了遵循目的性原则外还应该遵循科学性、和谐美、有利发展、多起点、体现创新等原则, 并指出数学习题设计的方法主要有: 演绎法、基本量法、倒推法、变换条件法、类比与推广法、演变法、模型法与利用制题系统法. 针对我国数学习题设计的问题, 有研究者提出了数学习题的多样化设计方法. 指出习题立意应该多元化即习题设计应该做到多层次的概念理解, 全方位的思维空间, 多角度的联系性, 习题形式应该多样化即要注重开发题、研究题、阅读与写作题的作用.

( 四) 数学习题的编制

首先, 有研究者指出数学习题的编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数学习题的科学性; 选题、编题要有针对性, 目的要明确; 选题、编题要有层次性; 题目最好具有多种解法或者思路; 题目要蕴含好的思想, 具有可探究性和开发性, 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也有研究者对数学习题编制的原则进行了分析, 包括: 目的性原则即数学习题的编制应以数学大纲为依据, 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 科学性原则即编制数学习题要求必须准确无误, 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和谐美原则主要表现为数学习题条件的和谐性和独创性.

( 五) 数学习题的教学

关于数学习题的教学, 有研究者从习题课上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教师干预、学生收获四个维度对高中数学习题课的综合学习水平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习题课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课堂交流少、效果差等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精选习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课堂交流等策略. 也有研究者提出改进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策略必须要做到: 实现选题的最优化; 引导学生审题, 寻找突破口; 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概括解题规律; 反思回顾, 总结升华. 李军生指出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应该要遵循: 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示范性和典型性相结合、启发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新颖性和常规性相结合、全面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等原则.

三、小 结

篇9:更新教学理念,走进教学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观念:教法:更新

数学课堂教学要适应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更新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教材转变为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内容上分为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运用”:具体目标增加了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等内容。新教材中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节生动,积极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转变为新理念

《标准》提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有别于传统意义上老师的内涵,具体地说,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组织者与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圣人转化为平等的合作者。这就是老师角色的转换,意味着教师教育学行为与教学方式要发生彻底的变化。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1)把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怎样让学生学知识:

(2)把集体教学转变为个体教学:

(3)管理与控制转变为引导与促进:

(4)把批评与谴责转变为表扬与赞美:

(5)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科学的教学方式:

(6)自身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的对话者。

三、教学方法变为新教法

《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采取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与研究学习等主动学习方式,是新课程观下学生的内涵。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是教学中要考虑的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就是把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而不是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我们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是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使发现式学习、探索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1.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课程改革并非只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对新生事物的挑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与学校日常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以新的视觉在教学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和感受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2.改革传统的教训方式,走进新课程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散失了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立的品格,遏制了学生的兴趣和力量,新课标不仅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也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将《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落实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教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我们过去强调比较多的是课堂环境的整齐性、权威性与规范性,忽视了建立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观下的课程教学环境讲究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环境。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建构知识有帮助者。而一些设置过多的铺垫性提问或练习,把学生的思维圈定在一个小范围内,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以往的复习提问,大多数是无效的,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应该抛弃。

(2)以活动为主,实施教学过程。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应及时提供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应用中更深刻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并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建构主义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个活的、动态的、开放的数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以此为出发点,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所学的数学是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争辩质疑,标新立异,才能生动活泼,大胆探索。

(3)走进生活,创设情境。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或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兴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只要我们教师留心,就可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出很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开放性练习题。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生活中的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4)利用磨具、设备,辅助教学。新课程中,数学教材不是唯一的数学工具,这一观念是课程观的重要内容。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把教科书奉为圣旨,要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由原来的“控制”和“规范”功能转向为“为教学服务”的功能。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只要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都可利用。充分发掘数学教学资源以济教材之不足,是当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凡是同教学内容相关的数据、图表、图形、现象,都要尽可能地运用到教学中,以丰富课堂教学。

总之,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对教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彻底的更新观念,不断“洗脑”和“充电”,不断地超越。

参考文献:

[1]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2]吕世虎,石永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江兴代.中学数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M].中学数学编委会出版.

上一篇:怀旧影片《岁月神偷》观后感下一篇:觉得活着心累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