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

2024-05-04

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精选7篇)

篇1: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

吕紫薇

星期六,老师带我们去观赏南园的春天。

迎着蒙蒙细雨,踏着水泥小路,走进西大门,迎着扑来的香气,是我在风中陶醉。闻着香味我们来到了茶树旁,含笑欲出的花朵像一个个“小矮人”,戴着一顶顶梅红色的帽子。笑脸迎面的面对着我们!像是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仔细的观察着,有的花已经开满了花瓣,有的还是含笑欲出的花蕾。旁边就是一个绿色的大凉蓬,绿色的凉蓬,上点缀着几朵黄色的迎春花,好看极了!像生机勃勃的小姑娘!

我们钻过凉蓬,展现出一个绿色的世界。一棵棵柏树像一个个草原上的士兵。旁边还有几颗竹子青青的,好看极了!地上一片片草地,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张绿毯子!在草坪上立着的一个个蘑菇亭,一个大蘑菇亭像是一个在沉思的老人,还有一个像一位妈妈在给小宝宝讲故事,这是母子亭。离开母子亭。

我们来到了九曲桥,九曲桥弯弯曲曲的像一条蛇在弯曲着。九曲桥旁,有许多房子,鳞次栉比,房子旁有一条河,小河的水清晰可见河底的沙石,河里水草绿绿的,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小河的微波轻轻的飘动着。

我们随着小路向前走,看见一棵棵柳树。柳树的枝条像少女的秀发,美丽极了!

走了一转,南园的春天真美丽啊!可老师说:“我们该回去了”。我沉浸在南园里,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作者邮箱:

[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网友来稿)]

篇2: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

春,打破了世间的沉寂,融化了厚厚的积雪,唤醒了沉睡的万物。一时间,到处都生机勃勃:听,不知哪只淘气的鸟儿,已经放开歌喉大声欢唱,宣告春天的到来。看,鸭子们迫不及待地在湖面上快活地游来游去,高亢地“嘎嘎”地欢唱,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景里,清凉的山泉流淌在山间,”叮咚叮咚地吟诵着春天,清澈的小溪哗哗地为春天奏起乐来。

小朋友们也全都到外边来了,跑啊,跳啊。穿梭在林间、山谷里,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篇3:习作的春天

【摘要】提起作文,我就会想起儿时的一首儿歌“前怕狼,后怕虎,小孩最怕星期五,星期五做作文,一个星期做一回。”如今我已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与作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再次审视今天的作文教学,它仍被认为是教学中的老大难,不但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写起来就更难上加难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爱上习作?

【关键词】积累素材;倡导合作;勤于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百法齐用寻找写作素材

(一)观察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首先来自眼睛,要想让学生具体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必须教会学生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记得在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家乡的风景》这篇作文时,我引导着学生把家乡比较著名的景点一一回顾了一遍,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把它写下来。本来我认为学生应该很容易写这篇文章,但当我走下去之后,发现学生正不知从何下笔。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从未仔细留心观察过这些身边的景物。于是,我把作文题目改成了《学校的风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去校园里观察自己喜欢的景物,并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记下来。就这样,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当他们再次回到教室时,写起作文来相当得心应手。所以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也是积累生活素材的法宝。

(二)用好教材 积累素材

能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深思熟虑、细致挑选出来的一些文质兼美、典范性强的美文,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首先教会学生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可以分门别类进行。比如四字词语,我让学生一个星期积累一种类型;对于好的语言,我不仅让学生背下来,还要让学生记在积累本上,必要时随时可以拿出来用,相当方便。当然光积累还是不行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把积累的内容能恰到好处地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习作的道路上,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读百家书 扩充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充分说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素材、拓展视野、扩大学习知识面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利用一切可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二、倡导合作,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包括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所谓写作前的合作就是学生写不太熟悉的题材时,教师可增加学生同伴交流的时间、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的帮助。有些文题或故事需要搜集较大量的材料,教师可组织小组完成。我是从三年级下学期接手的,第一次让学生写作文,让我大跌眼镜,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句不通,意不顺。怎么办?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过几次实验,我决定发挥优等生的力量,分组写作文。我每组分八位同学,让他们在写作时一起找素材,一起谋篇布局,一起写作。就这样我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让我们班的孩子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我说的写作中的合作。写作后的合作体现在学生习作完成后,学生间可以互批对方的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改,大到谋篇布局,小到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可以直接在习作上修改或写出修改意见。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写、乐写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三、勤于练笔 感受写作乐趣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任何技巧的形成必须靠多练才能形成。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

(一)仿写

1.仿写片段。学生写作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片段仿写是学生写作的开始,也是学生感受写作乐趣的基石。在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仿写的片段,例如《燕子》一课对小燕子外形的描写,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其抓住动物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描写其他动物的外形。

2.仿写结构。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写起。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一把钥匙,帮助他们如何下笔。范文就是帮助学生下笔的钥匙。例如老舍笔下的《猫》就是采用总分的结构写出了猫的特点。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采用这种写法。

3.续写。续写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给小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例如《穷人》《中奖那天》等。

作文贵在积累,只有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作文贵在合作,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才能不断进步;作文贵在练笔,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最终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篇4:南园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最美的地方

一道绿色的瀑布从半空中垂下,碧波中滚动着黄色的珍珠,那是迎春花以它特有的仪式迎接我们踏入南园。高大的黄桷树撑开碧绿的打伞,巨大的绿荫撑起我们嬉戏的乐园。红叶李娇羞地低着头,轻轻抖落一片片雪白的花瓣,铺就一床飘香的地毯。轻风扶细柳,小草著文章。万年青修剪成的“和乐”二字,如同两个可爱的精灵,钻入你的眼,便有满身心的使命感。

南园,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最可爱的朋友

乐融融的六一班教室里,她正指挥着同学们打扫卫生。但见她高高挽起袖子,将用自己零花钱买的消毒液倒入水桶,再把抹布放在桶里使劲搓,然后拧干,开始选最难收拾的生活阳台去擦洗。去年冬天,她因为每天主动做清洁,手都生冻疮了,十根手指肿得像胡萝卜,我们都劝她歇一歇,她却笑着说:“没关系,天气暖和了就好了。”

她还每天负责帮同学们打饭菜,六年了,从不间断。

她就是我的同学――甘玲,我最可爱的朋友。

最幸福的味道

中午,我去办公室交作业本,刘老师正在吃午饭。“来,梦蝶,过来。”我走过去,正觉得莫名其妙。“来,张嘴,丫头。”刘老师夹起饭盒里的牛肉送到我嘴边。真香啊,我不好意思地嚼着。“好吃吗?”刘老师笑眯眯地问。我点点头,“来,再吃一块。”刘老师又夹起一块牛肉喂给我。

嚼着香喷喷的牛肉,我觉得这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味道。

篇5:触摸习作的“春天”

【关键词】习作;课堂练笔;阅读积累;课外拓展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具体表现形式为写作。而学生,最害怕上的课就是习作课,因为绞尽脑汁憋不出几句话;老师,最害怕上的课也是作文课,因为怕学生绞尽脑汁也只能憋出几句话。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爱上写作,让老师爱上教学写作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经验,认为应该创设条件,让学生 “多学”、“多读”、“多练”,这样才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以课堂练笔为平台,多学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等特点,学生容易习得。

(1)关注课堂小练笔,从课文中学。一节语文课堂上,听、说、读、写贯穿始终。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当堂进行小练笔,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帮助学生学到相应的写作方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里,随处都可以挖掘出小练笔的素材。只要我们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多多进行练笔,久而久之,他们的习作能力定会有所提升。

(2)关注课堂小练笔,从同伴中学。课堂小练笔有一个好处就是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当练笔规定的时间一到,教师就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往往会让优秀的学生先交流,而那些还处在“困难时期”的学生就充当了听众。在倾听了优秀学生的发言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开自己的思路,从而获得一些写作的灵感;对于那些“困难户”,他们即便把优秀学生的发言一字不漏地写下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收获,至少他们也动笔了。

二、以课外书籍为养分,多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可见,多读书必定会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人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面对浩瀚如烟的书籍,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1)精读书目,以一带多。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新书出版,每一本书都去细细地品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博览群书的方法。每一个学期,根据不同的年级段,可以推荐不同的阅读书目。很多名师,如蒋军晶、张祖庆、周益民等会在各个假期推荐孩子们看一些课外书籍。

我们也可以让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大家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同一系列的书籍,再扩展到其他类型书籍的阅读。这种以一本带多本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方向性地去阅读。大量阅读课外书,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仅仅靠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积累。

(2)好词佳句,积累为主。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写话废话特别多?其原因在于,孩子的词汇量很少,他表达的时候不可能有那么丰富的词语。如果他积累的词语多了,并在写话中学以致用,语句自然就更为流畅和生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平时遇到一篇好文章,应该多读几遍,把文章的美读出来;哪些词汇用得好,句子写得妙,就把这些好词佳句摘录到自己的“采蜜本”里,进行反复品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运用,语言更生动,写的文章更有感染力。

三、以课外拓展为实践,多练

有阅读为养分,有积累作保障,还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1)以生活日记为载体,积累习作素材。都说“我手写我心”,虽说学生还是小孩子,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拥有自己的生活体验,那么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手段。我们不必硬性规定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可以灵活机动一些。

(2)以交流互评为契机,提高鉴赏能力。不少老师拿起学生的作文,总是改了又改,似乎改的越多作文就越精彩。事实上,老师改的作文早就失去了学生作文的童真童趣,既不是学生作文,也不是教师下水文,成了“四”不像。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并自觉地修改。作文写完后,首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找几个同学再来评价。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议、评改中,感悟写作的奥秘——原来这样写更恰当,这样写更生动。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地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耐心地等待他们的进步,集腋成裘,一起触摸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篇6:鼓励个性习作,走进作文的春天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适合他们的各种书籍。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看方能博采众长,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阅读积累中,我让学生把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段落收集记录下来后,还定期召开阅读演讲会,让他们说说自己近日来积累了哪些材料。例如,一个学生习作题目是《课堂之外》,他写道:“我的课外生活是读书,读书使我认识了黄世仁的凶残,王熙凤的刁钻泼辣,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确有利于学生积累材料。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自实践。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从而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平时,我常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向大自然、向社会实践活动要素材。如:同家长到野外游玩、欣赏公园美景;参加家务劳动;参观校外商店;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两个人的对话等。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增强了学生发现、捕捉生活的能力,把学生锻炼成为一个小小观察员,及时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习作的材料就能源源不断。

三、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教师要使学生在习作中敞开心扉,做到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写‘从心里掏出来的’真心话。”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心灵,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从种种禁锢中解脱出来,在作文时无所顾忌,真正做到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无所不言。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心中想到的,说真话、吐真情,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想写的。有这么一个教例:老師让学生写一篇《我的爸爸》的作文。在写作中,学生大多写爸爸是某一方面的工作能手,这样写当然好。但有一个学生却写他不喜欢爸爸,他觉得爸爸脾气粗暴,不是个好爸爸。结果,老师觉得这样的作文不好,我却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有独创性,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心话,写出了自己的真感觉。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追求的答案的唯一性,思维的同一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思维发展。翻开一份份作文总有种“千人一面”的感觉,无论是形式上、内容上,甚至遣词造句都有相似之处。似乎是同一种思想,同一种感情,同一种声音,比如,写同学的几乎是帮助解决难题或下雨天送“我”回家等。其中很少有自己的真感觉。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真正给予学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让初学写作的学生敢想敢说,能大胆地把生活的体验反映在自己的作文中务必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有的放矢、脚踏实地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写出真正有自己个性的习作。

当然,我们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是要指导学生写出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真实自然而又有个性的文章。另外,也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不能主观地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方式和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的作文。要找到学生作文中最富个性的那一点,予以肯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提倡大胆作文,鼓励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灵语言,才能迎来万紫千红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

篇7:让“写困生”也享受习作的春天

我的语文老师,看着瘦瘦的,像一根竹竿。但是,瘦弱的她总是精神饱满地给我们上课。在她的课上,她就像一个农家妇女从盆里倒出知识的食物,我们这些小猪撒着欢儿地奔向猪食槽子,连拱带掀,抢得食物四下飞溅。

——孙宝(化名)《我的老师》

作文片段二:

就在这时,一位巡警大踏步走在路边。鸭妈妈摇摇摆摆走向巡警,叼着巡警的裤腿,把他拉到下水道前。巡警低头一看,恍然大悟,俯下身子,用帽子把小鸭子捞了出来。

鸭妈妈为了报答巡警叔叔,每天都下一个蛋送给他。

——黄涛(化名)《聪明的鸭妈妈》

反思一:珍视生活感受

读孙宝的作文,捧腹大笑之后,又有些许的感动。读惯了城里孩子文雅美丽的言辞,他的比喻带着乡村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不雅,但是可爱;笨拙,但是形象。季羡林说,好的文章第一在真实,其次是文采。为了作文得高分,无论是否亲历过,学生总能编造出美丽的“谎言”,小学如此,成人了,也不会有多大改变。所以季老说,现在很多出版的专著,读来味同嚼蜡,一是因为缺乏文采,更重要的是因为假话太多。真实,才是作文的生命!他刚从一个乡村小学转来,喂猪,是他常见,也许还是他常做的事。走进了一个新的集体,获得知识的幸福和欢喜,对新老师的尊敬和赞美,他用自己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最质朴的生活语言表达了!更可贵的在于,这是他来自生活的原创作。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东施,是滥调,在西施便是创作。克罗齐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就在于此。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便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语言风采。孙宝,一个乡村来的小男孩,这样的比喻,是“西施颦眉”!是“自然成纹”!是一种别样的“风采”!

反思二:呵护美好心灵

在黄涛《聪明的鸭妈妈》平淡如水的文字里平静地穿行,不时改写一个错字,修正一个病句,甚至一个标点——我已经习惯了他的作文。及至末尾——“鸭妈妈为了报答巡警叔叔,每天都下一个蛋送给他。”突然惊鸿一瞥般的美艳,摄住了我的灵魂!不禁把目光投向黄涛,正在写字的他,神情祥和而宁静。他一抬头,和我的目光相遇赶紧要移到别处,我给了他一个微笑,他回了一个微笑,又低头写字了。其他学生的结尾几乎都是“鸭妈妈带着得救的小鸭子们又上路了。”而他却赋于鸭妈妈以人的情感。更震撼我的,不是简单地“谢谢”,而是“每天都下一个蛋送给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巡警救了鸭妈妈所有的孩子,是多么大的恩惠,他让鸭妈妈用自己的一生来报答。这是根据《参考消息》上的一个新闻报道,“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几只小鸭失足掉进路旁的下水道。鸭妈妈向巡警求救,巡警捞出了小鸭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写实作文。但他却来了个童话的结尾。对我,是否符合作文的要求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的“鸭妈妈”都带着得救的小鸭子们又上路了。而他的“鸭妈妈”为了报答巡警叔叔,每天都下一个蛋送给他!

反思三:赞赏点滴进步

偶尔在五年级的科学课本上看到一幅图,把人的大脑划分成好多个区域,区域或大或小,有的区域,学生在唱歌;有的区域,学生在跑步;有的区域,学生在演讲……无疑,区域大的,说明那方面大脑发达,也就是那方面的能力更超强。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对小学阶段作文水平暂时落后的孩子多了一分宽容和呵护。

上面的两个孩子,都是小男生,平时若问他们一件事,往往同桌等不及,就替他们表达了。考试时,常常别人交卷了,他们还歪着头,咬着笔,走到跟前一看,几欲晕倒——他们的作文才写了个题目!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总垂着眼帘不吱声,一个总会无辜地笑说:“我不会。”不会写不等于可以不写!不能这样放弃,我带着一沓试卷和两个小男生回到办公室,一般半小时左右,他们都能写出一篇“短小精悍”的作文,就这,也算是艰难地笔行,真难为他们了!“玩儿去吧!”眨眼,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读孙宝的这篇作文时,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我刚读完,一个学生就大叫:“孙宝,亏你想得出来!我们什么地方得罪你了,要把我们都比成小猪啊!”孙宝也笑,但他的镜片后面闪烁的是喜悦,是快乐。

读孙宝的这篇作文时,开始同学们都不解,这样的文章也能当范文来读,而且是老师亲自读,及至末尾一句,全班哄堂大笑,大笑之后,又不约而同地投以他敬佩和羡慕的目光。

我们更习惯于在课堂上读优秀学生的佳作,让更多的学生揣摩人家是如何立意,如何布局谋篇,如何遣词造句的,让他们努力从别人的佳作中汲取营养。而忽略了这些表达能力暂时落后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在肯定中得到信心,在赞赏中爆发力量!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孙宝、黄涛已经能按时上交日记,按时上交试卷,尽管有时文章还是“短小精悍”型的,但不时有惊人之语!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文教学,不是只对几个语言表达有天赋的学生所进行的活动,它是关注全体,特别是表达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的活动。相信,只要我们用希望去播撒希望,用感动去点燃感动,用热情去唤起热情,用美丽去描绘美丽,一定会让“写困生”的笔端开出灿烂的花朵,让他们也能享受习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齐薇.小学生作文“支架问题”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04).

上一篇:村晋位升级方案下一篇:“异地高考”三大关键词解读:不会一步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