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赏春天

2024-04-16

小学生赏春天(通用17篇)

篇1:小学生赏春天

我喜欢听夏天的声音,喜欢闻秋天的清香,喜欢摸冬天的冰凉,但我最喜欢赏春天的美丽。

沿着一条颠簸的小路向前走,一堆随风飘荡的白色小花出现在路上,遮住了小路。那是蒲公英,是春天最多的花,那雪一样的小花,虽然小,却不显单薄,许多朵花形成一簇,开满了一路,给春天增加了不少生机。

越过蒲公英,继续沿着小路向前走,就能看见一片树林,一条小路隐藏其中。树林中本只有四五棵大树,但是几年未见,曾经那只冒出小芽的小树早已变成了参天大树,小鸟站在树枝上,“叽叽--叽叽--”地叫个不停。放眼望去,一片碧绿,仿佛一张巨大的绿毯,踩在上面,沙沙的声音格外好听。

“来啊,来抓我啊……”欢笑声荡漾在春风中。幼儿园的小朋友渐渐地长大,变成了小学生,小学生又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不管是快点儿,慢点儿,该来都是一样要来的。妈妈和老师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又说“春天是生长,学习最好的时候”,春天里,要是花儿不长,树木不长,一切自然景物都不长,春天不可能会那么生机勃勃,那么美丽。人也是一样的,如果到了该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那么长大了也只能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像万物生长一样,在春天里努力学习,努力成长。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属于我们的春天里好好学习吧!

篇2:小学生赏春天

妈妈和阿姨正在烧火,烤东西给我们吃,张子健和叔叔狼吞虎咽地吃东西,我搞不懂他们像没吃早饭似的。果真如我所料他们真没吃早饭就来了。”你们来的这么积极呀!“妈妈问阿姨。爸爸和叔叔没事干就在那边吃东西。两位家庭妇女发话了说:”你们俩个去搭帐篷去。“帐篷搭好了,我刚进帐篷就发现春姐姐的步伐,是什么呢?哈!是小虫子出动啦!张子健胆小如鼠,连蜘蛛都怕还配当男子汉吗?大家说是不是?

下面该说说我们玩了些什么了,请仔细阅读。我们先在帐篷里打牌,我赢了一局,我们打了3局,我们下去玩真人CF,不是真的打,打的非常好激烈。下面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了,那就是荡秋千,不是坐而是站着,非常惊险。在回家的路上我找到了春天,我们迎着春风快乐的的度过了一天。

篇3:小学低年级古诗赏读方法初探

1、重视诵读。诵读在古诗欣赏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有人说, 学习古诗如果不用嘴, 只用眼睛, 就会将诗的美丢失一大半。诵读, 可以说是进入诗歌内核的一把钥匙。

指导学生诵读古诗, 当然先得使他们弄懂文字、句意, 然后再引导他们用心揣摩, 通过运用声音的高低长短, 气息的轻重缓急, 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课堂上, 给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 个别读、领读、齐读、小组读, 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在课外, 鼓励学生养成诵读古诗的学习习惯, 不拘形式、随时随地地进行。如:在学习《静夜思》时, 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 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问问学生:读了这首诗, 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冷清) 对于“冷清”老师可以进一步描述:今晚, 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 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 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 就更感到冷清了。学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反复诵读。在学生对诗意有所了解后, 让学生在《思乡曲》的音乐声中边做动作边朗诵, 最后达到能够背诵。

除了课本上的古诗教学之外, 推行“每周一诗”时, 以感受为主, 理解为辅。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 增强语感, 提高文学素养。所以, 课外赏读古诗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诗词大意, 然后去美读、背诵、感悟。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有滋有味, 也就达到目的了。

2、通过图画, 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低段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占主导地位, 同时, 低年级学生阅历浅, 阅读量少, 要让他们从精练、跳跃的诗句中体会到诗中之情更是难点。因此, 借助直观的材料、多媒体手段或学生的生活资源, 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 从而在古诗学习中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如:学习杜甫的《绝句》, 让学生在明确诗意的基础上, 找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一边读一边想象, 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好一幅美丽的景象!给画涂上颜色, 眼前出现的不正是古诗所要表现的意境吗?

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用简笔画给诗配画, 寥寥几笔表现出古诗的意境。如赏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读“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荫”———画稀稀疏疏的篱笆、一条通向远山曲曲折折的小路、叶子稀少的树;读“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画一片金黄色油菜花、在花里飞的黄蝶、追赶黄蝶的小孩。配画过程中能让学生形象地欣赏到暮春景色和儿童追黄蝶的欢乐情景。

在课堂中还可以尝试一个游戏:赏画吟诗。让孩子们像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 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国画, 有些是写实的照片。看到几只引吭高歌的白鹅, 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看到含苞欲放的荷花, 学生会说:“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看到月亮, 学生想到:“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3、身临其境走入古诗。古诗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间, 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释就能体会诗的意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让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 把诗景、诗情统一起来, 让作者当时的情感得以回归, 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 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不就是孩子们的写照吗?那么, 何不在阳春三月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校园, 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美景相信生长在西湖边的孩子们绝不陌生, 趁着双休日, 去湖边观察荷叶初生, 蜻蜓飞舞, 对于古诗美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总之, 低年级学生的古诗学习要基于学生理解能力平面化、形象化的特点, 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身临其境, 从生活中直观欣赏, 感受古诗的优美。同时, 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喜欢古诗, 成为学习古诗的内行。

参考文献

[1]、《关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刘章利

[2]、《诗情画意学古诗——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蹊径》张幼琴

[3]、《设法读好古诗, 充实生命元气》庹先德

篇4:春天 到鼋头渚赏樱去

鼋头渚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郊的太湖之滨,离市区18公里,它三面临水,是突入湖中的一个半岛,因状如鼋头,故称为鼋头渚。这里秀雅辽阔,景色宜人,是天然组成的真山、真水、真景。向南望太湖,宛如青岛海滨的浩瀚飘渺;朝北观蠡湖,犹若杭州西湖般秀美明丽。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风霜,它都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幻化成一幅幅奇妙的山水图轴,难怪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畅游了太湖之后,都能留下一篇篇豪情满怀的诗词墨宝,让后人吟赏不已。然而,真正让人流连忘返的季节,莫过于“盛开时如大团祥云从天而降,凋谢时却似隆冬瑞雪缤纷落地”的樱花季节。

当你一跨进鼋头渚大门,漫步十里芳径,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不经意间便来到了充山隐秀景区。这有粉红的“椿栅”、粉白的“果樱”,偏于绯红的“福建山樱”,它们是最早绽开笑脸,迎接游客的“樱花使者”;而江南兰苑的“福建山樱”,也是涨红了满脸绯色,迎风展枝,向游人早早报春的“樱花仙子”之一。

出充山隐秀至湖山真意景区,必先路过湖山路,在这里,依山傍湖,80多年前种下的樱花树,更是老树春深,姹紫嫣红,景色绝佳,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早在上世纪30年代,原园主无锡人杨翰西,便在此围湖筑堤,并仿照北京颐和园玉带桥,构建了一座高耸湖面的拱型石桥——长春桥。在光影变幻中,此湖似若天然浑圆,堤岸二边,遍植枝干粗大、造型幽雅的野生大山樱,将外湖景区遮挡,使水面分割成二大块面,令浩瀚的湖面,内外空间比例恰当、虚实相间、动静结合,在波光潋滟中,叠现出丰富的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的山坡,有机地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长春花漪”景观。每当春天四月,长春桥畔,堤上堤下,花开如潮,游人如织,堤内风情如画,堤外帆影点点,在粼粼波光中,自成一派壮观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鼋头渚的樱花,经过80余年三代园艺师的精心培育,已从单一的品种,开发培育出40余个新品,加之改革开放后,与东邻日本的民间友好往来,每年来无锡的樱花访华团,总要在此广植名种樱花。随着品种的增多,特性的不同,气候温差条件等影响,致使樱花的开放时间亦就先后有序,络绎不绝。

当然,你想一下子把园内40余个品种全部看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如果你想补偿这个缺憾,一次赏尽各种不同樱花的美姿美态,那你不妨到中日樱花友谊林去走一走。这里共培植了20余个品种,约上万枝樱花,淡红粉白紫,相间成一片,是鼋头渚内樱花最多最全的地方,想逐样看完,非得花半天一天时间不可,且常常看得人眼花缭乱,遐想联翩,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好地方。

篇5:春天赏梅抒情散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光福“香雪海”赏梅。一进光福马路上车水马龙,交通很是拥挤,沿马路两旁栽着很多梅花。

我们到了香雪海门口只见门口挂着“香雪海梅花节”的大幅标语,门口两旁各栽着两棵“红绿双色梅”。这种树很奇怪,一棵树上开着红梅和绿梅,妈妈说这是人工嫁接的。香雪海是一座山,进了景区大门一株株梅树展现在眼前。近看梅花好美,五个花瓣,花蒂略带红色,点点淡黄的花蕊,一株株一簇簇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竞相开放。我们顺着石道往山上走,来到半山腰往下一看,山脚下整片梅花形成了花的海洋,阵阵梅香传来,怪不得叫“香雪海”,我们照了好几张照。顺着石道再往上有一个梅花亭,外看亭子顶上有一只仙鹤,里面看亭子顶是梅花状的,窗是梅花状的,柱子是梅花状的。再往上我们一直爬到山顶,山顶也有一个亭子,上面也有一只仙鹤,但里面是不同的。从山上往下看,整个光福尽收眼底。我们休息了一下赶紧去山脚下的梅海。梅海真是太漂亮了,一整片的白梅夹着几株红梅,绿梅,给整个梅海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们和许多游人穿梭在梅丛中赏梅观景心情特别舒畅。

离开香雪海时我依依不舍,希望每年都能去赏梅。

篇6:春天赏梅抒情散文

踏雪寻梅,是与梅花有关的最美意境,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下,在雪堆积的树枝上,梅花格外冰清玉洁,只是南方很少下雪,这种场景只能在自己的想像中,或者,从古人留下的诗词里去想像,“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好一幅风清气雅的“踏雪寻梅图”!

元旦的时候,梅花已经盛开,庭前屋后,香气馥郁,在这万木皆凋的冬季,梅花临寒开放,吐露着芬芳,带给冬季一抹靓丽的风景,宋代词人李清照《渔家傲》里写道:“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装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享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把梅花在雪的娇媚、清新刻画得栩栩如生。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更是讴歌了梅花的不惧严寒高贵品格:“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立。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的冰清玉洁、临寒独放,引得文人骚客纷纷赋诗讴歌它,诗人借梅花抒发情怀。民族英雄史可法在扬州抗击清兵,英勇牺牲,他的义子把他的衣冠埋葬,用运河的淤泥堆成岭,种下梅花,次年梅花盛开,故称“梅花岭”。“点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梅花歌颂民族英雄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李清照在《清平乐.咏梅》里,借梅花抒发晚年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落寞伤怀:“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授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而苏东坡的《定**》词云: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高度赞赏梅花的不惧严寒独自盛开的不屈品格。

篇7:在春天里赏景观花散文

春节过后,一切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了无生趣的日子,变得干干巴巴,空空洞洞。于是乎,慵懒成了生活的常态。散漫不羁性格,或多或少滋生出了恣恣意意的骄狂。

九快尽了,花快开了。春来的有点突然,来的有点急切。以致我毫无恭迎的心理准备。温煦驱走了乍寒,暖阳唤醒了百草。不经意间,一幅早春的勃勃生机画卷,展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办公楼前的绿坪上,两颗修剪成球状的迎春花,已绽放了一些时日,其惊艳,也维持了几个礼拜。不少花瓣,在完成各自使命后,悄无声息殒落满地了。富贵一旦下架了,金黄也就成了枉然。堂皇遽衰了,华丽也就难以为继。球下横七竖八坠落卧地的瓣瓣败花,灰黑出一种生命的凄怆与悲凉。

我向东,径直锅炉房西侧的几株腊梅旁。花开久了,不可百日争妍。黄色的花朵,已萎靡颓废出暗灰的惨淡色调。花凋零了,瓣瓣如是。脱水了,涩涩巴巴出无精打采的沮丧与悲悯的神情来。我揪住枝桠,拽至鼻腔,很劲嗅闻,尚余淡淡清香。

一花一世界。腊梅之馨香,曾给过我幽香,给过我馈赠,给过我精神力量。我至今还保存着雪压腊梅的照片,还清晰记得沁人心脾的浓郁之香。我会珍惜,也会珍藏。我将把那一组照片,存放在我的灵魂里,让他恒久绽放。

因为,它凌寒了,傲雪了,顶风了,冒雨了,它在严冬中盛开,在飞雪中绽放。它完成了它的生命光鲜之季,绽放了它的美丽。更可贵的是,它幽香益远,不惧三九之寒,不屈不挠出一种纯美高洁的高雅品质。

我又跑到那株尚且生存下来的干枝梅树旁。前几年,绿化环境时,园艺师特意购置了两株。一株栽在西侧靠近修竹的地方。那儿位置显赫,占尽地利之便。再加上那儿往来人多,贵宾络绎,因此,栽种时,花工就将须根浓的,带土球大的,树径粗的,树型好的那株,栽于此了。

须根少的,带土球小的,树身弯弯扭扭品像不好的那棵,就栽到人不常去的偏僻之处。每次浇水,总是先满足人前的那株。至于旮旯窝里的,顾上了浇,顾不上就??管了。连施肥修剪,也是三般两样,让人前的占尽风光。花工的所作所为,让人感觉到:显赫位置的,是亲生的。偏僻之地的.,是后娘养的。

第一春,两株都活了。经过夏,两株的蓬勃之态,却大相径庭。上位的,一半茁壮,一半蔫苶。下位的,却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又过了月余,亲生的那株,半边叶落,枝桠干瘪皲裂。园艺师蹲在地上,琢磨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枯萎死亡的原因。挽救不活了,就只能将枯死的半边树身锯掉。这和割掉美女的一侧乳房一样大煞风景,其残缺之躯,映射出一种活不旺,死不能的病殃殃神态。

再过个春,就是这苟延残喘的半截树身,也保不住了。树根干了,霉了,黑黑的,黏黏的,整个树,不过二春光景,就在娇生惯养的呵护中死掉了。花工非常沮丧,刨根时自言自语道:心用过,蒸酸馍。用心经管你,呵护你,把你当神敬,当佛供,谁知,你怎么会这样不明不白死去呢。

不看好的那株,不惧歧视,不言冷落,河中脱鞋,山中打柴。随遇而安,很快适应了偏僻之地的贪脊土壤。并扎自己贫贱之根,发自己求生之芽,开自己的花。几年下来,它不仅树身长粗了,长直了,就连树冠也长浑圆饱满了。它成了偏僻之所的风景,更成了自强不息的高标。

前年早春,它绽放美丽时,我拍了照,并发空间。想不到的是,它的绚丽,惊动了一位姓柏的朋友。朋友是临潼石榴协会的会长,也喜园艺栽培。他驱车前来,由我导引,在这株干枝梅上,剪了不少枝条。

后来,听说他已培育出几十株这样的梅花了。这株被人轻视,被人冷落的梅花,虽根基肤浅,备受冷落,最终却茂密蓊郁,甚至繁植了更多的后生。它生命的延续之道,的确需要好好研读研读。两株干枝梅栽种的经历,印证了“好好不长命,瞎瞎命更长”乡间俗语。

我站在树旁,蹲下身子,仔仔细细观察干枝梅上缀满的花蕾。花蕾繁簇,密密麻麻。大的花蕾,已褪去了灰色,挣扎着露出了嫩嫩红红的蕾苞。向阳的一面,蕾苞大些;阴潮的一面,蕾苞小些。在密密匝匝的花蕾之中,稀稀啦啦零零星星开着几朵花儿。

我尽力蹲下,要么干脆跪于地面,总是想方设法选择最佳角度,去拍花的正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拍摄到了几个嫣红盛开的梅花。看来,自己心有点急了,缓上三五天再去,应是干枝梅花团紧簇,惊艳超俗的烂漫之期。赏到的景,应是惊世骇俗的;看到的花,应是卓尔出众的。

我走出厂区,又回到我们生活的院子。楼间绿化带里,百米长的连翘花墙,泛绿了,萌芽了,花蕾鼓了。其中几株,齐茬茬绽放了。展现出的,是特殊的个性品质。不知道是地底下埋着暖气管道,还是地温高些,居然独占先机,夺春于枝了。

贴梗海棠,也绿意缠身。满身的花苞,花蕾,隆起在梗枝的杆杆上。酷似枝干缀满了绿色的珍珠玛瑙。弯腰,躬身,下蹲,甚至坐在就近的石头上。为了赏花,我可以不顾脏衣。为了观景,我可以不惧劳顿。紧贴枝干的花蕾,已经撑破外皮,展露出嫩嫩黄黄的骨朵。我拿起手机,拉近,拍摄,特写了这个瞬间,记录了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篇8:小学生赏春天

一、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分析

1. 内向, 不想说。

有个别学生性格内向, 不爱说话, 只能当听众。这样的学生由于不敢说, 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 这样的学生一般语言表达缺乏技巧, 理清条理缺乏思辩的能力, 至于这样学生教师也感到头疼。

2. 畏惧, 不敢说。

上课时, 学生站起来面对众人时会出现两种担忧, 一种是怕自己说错会被人们当笑话;另一种是怕自己表现出与形象相反的形象来。因此, 学生当众作口头表达时, 往往会表现得心神不安。为此, 导致学生说话张口结巴, 零碎语、口头禅增多, 断断续续, 语序颠倒等现象发生, 这是主要是由于学生缺少语言表达实践, 没有自信心造成的。

3. 阅读量小, 数学语言积累少。

在教学中, 我们还发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远远不够, 缺乏丰富的数学语言积累。也就是:没有“进”也就没有“出”;没有积累, 也就没有倾吐;没有吸收, 也就没有表达。不善读书, 缺乏语言积累, 自然无话可说。

4. 缺少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 我们还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曾经我问一些同学, 数学书上的一些标记 (比如说:直尺上标出点表示的数字等) 是什么意思?, 多数同学竟然说不清楚。

5. 表达不完整。

在课堂上, 有个别学生不能很完整的表述心中所思、所想、所悟。其原因与教师长期的设计问题方式不当有关。有的教师只是形成了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情形, 如:这道题要“怎么列式?”“下一步怎么算?”“计算结果对不对?”……这些问题设计不仅思维能力含量低, 还反而破坏了学生表达的整体性,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的教师想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采取简单、公式化的提问;再有的教师在数学课上的提问过多、过难或太过简单都会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完整性。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1. 培养兴趣, 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的前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尤其面对着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生, 必须从当前的实际出发, 采用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他们自己动起来, 引起丰富的想象和积极思维, 产生愉快体验, 提高学习效率。 (1) 整合教材, 设计以学生说为主的教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惯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认真挖掘教材, 设计以学生口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6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 为了激发小学生说的欲望, 我设计如下教学方法。即:请同学们闯第一关: (1) 教学“一六得六”。 (课件出示) 、 (呈现出6个五角星, 1个6) ,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五角星, 并数一数, 这里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表示1个几?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有6个五角星, 表示1个6。如何列乘法算式?生:乘法算式是1×6=6或6×1=6。你能把自己怎么想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师:根据前面学过的内容以及乘法算式, 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生:一六得六。嗯, 你真棒, 大家一起大声读一读。 (2) 教学“二六十二”。 (课件出示) 、 (呈现出12个五角星, 2个6) , 提问:这些五角星, 表示几个几?总共有多少个? (生:表示2个6, 一共有12个五角星) 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出来的?2个6相加, 如果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2×6=12或6×2=12。) 师:根据2×6=12或6×2=12乘法算式, 你会编一句什么口诀?生:二六十二。嗯, 你也不错, 大家也一起来大声读一读。 (3) 老师如果把它再加一排五角星, 这时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五角星吗?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有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 (三个6相加是18或2个6相加是12, 再加1个6, 12加6等于18) 好的, 根据你刚才说的, 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三六十八) 你真也很能干, 一下子编出了三句口诀, 现在大家一起来大声美美读一读这三句口诀。大家猜一猜, 6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 (4) 根据我们刚才所学的内容, 下面继续编写6的乘法口诀好吗?通过这样设计口表训练, 让小学生体会在数学课上说的乐趣。 (2) 摒弃传统, 展示自己。在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中, 我们老师首先不要摆架子, 要与学生打成一片, 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一起展示自己。例如在“教6的乘法口诀”这一课, 我设计的巩固练习具有拓展性, 层次分明清楚。本节课,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对口令, 通过男生与女生对、同桌之间互对、学生与老师对口令等形式对6的乘法口诀进行了巩固和掌握。老师这样不但摒弃传统, 而且还带头说的展示, 极大促进了学生敢说敢展示自我, 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传授方法, 是教给学生“说”的技巧的关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兴趣的培养是开头, 那么, 方法的指导则是关键。因此我采取如下传授方法: (1) 学生上课要会听。只有身临其境, 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 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上课时, 老师一定要要求学生认真听、要会听, 不但要教他们怎么听, 而且还教给他们怎样说, 既要给他们创造口表的展示机会, 又要给他们搭设成功的表演舞台, 展现自我, 养成听记的好习惯。这样对那些特别胆小的、没自信的学生更有帮助。 (2) 对学生的说要有要求。因为数学课的数学语言与其它语言不同, 所以数学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说一定要作要求。例如: (1) 根据已知条件口说提出问题; (2) 根据提出问题口说补充条件; (3) 看图或数字口说自编应用题。通过对学生这样说的要求训练, 做到语言简练, 干脆利落, 不拖泥带水, 大大有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 要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口头表达能力, 不是一时说说、做做就可以的, 这需要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努力, 只有这样, 学生说的热情才能得到激发, 说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摘要:通过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 有效提高学生口表能力, 让他们体会在数学课上说的乐趣, 达到智能并进, 全面育人的目的。本文“展示赏学”环节有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阐述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生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篇9: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欣赏自己

一、在欣赏中培养创作激情

在高一年级开学后的第一个作文单元中,我让学生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交流,以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奠定“为生活而写”“为人生而写”的高中作文教学基础。学生写到“我叫崔明艳,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像夏天一样充满生机活力。”“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善于改变自己,以前我太冲动,太浮躁,现在已多了几分沉稳。现在我渐渐明白,生活中只有更加接近完美,而没有真正的完美。”“我最喜欢的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次奏响国歌,我总是充满了满腔热血,好像要被那声音所震撼和掀起。”等等。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特别是鲜明的个性、善良美丽的品格,使人如坐春风般留连忘返。

作文讲评中,我将每一个同学作文中闪光的内容都作了介绍。这既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感受、自我教育活动。因为内容本身很亮丽精彩,且富有启迪意义,再加上我常常就某一问题进行三言两语的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同学的优点,指出改正的方面,同学们都沉浸在自我欣赏的喜悦之中。

二、在生活中培养创作灵感

长期以来,在语文和作文教学中,师生都习惯于用“公共套子”去阅读、去写作。禁止个性语言和多元解读的结果,是学生们不敢关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不敢大胆张扬个性、挥洒青春。因此,在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育中,注重感受生活和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便应把关注生命质量这一命题放在突出位置上。在高一年级,我安排了一个教学单元写班级情况调查报告。如: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老师、长辈、朋友是哪一位?哪一方面?2.在课外读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类或哪几类?3.你祟拜的偶像是哪一类人物?为什么?4.你最信任的是谁?有无与之无话不谈的朋友?5.你认为社会上所缺乏的东西中,最缺乏的是什么?6.期终考试进场前,你的亲友前来告知,你的母亲生病住院了。请问,你该怎么办?7.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你发现路上有一个迷路的学生在哭个不停。请问,此时你该怎么办?

调查结果和学生的作文内容使我深深體会到: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生活感受能力和生命情感的培养。比如:根据调查,在课外阅读方面,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不再热门,校园文学已居主导地位,科普小说有很看好的市场。喜爱者分别占75%,而喜欢武打小说的只有21%,言情小说的是4%。这种变化应该是良性和可喜的。学生们认为,校园文学贴近我们的生活,讲的是我们的事,是我们生活的艺术再现。这不仅仅是一种求知的选择和阅读的走向,更说明年轻一代对自我、对校园生活、对青春时光、对生存和生命质量的关注。再如:关于偶像崇拜的调查,有61%的同学选的是体育明星,而且都表现出深受现代体育精神影响的青春和生命的进取活力。

篇10:赏烟花小学生作文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赏烟花。来到奶奶家门前,我就看见大人们已经摆好了各式各样的烟花。

晚上七点半左右,人们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的赶来赏烟花。点烟花时,都是烟花公司专业培训过的。开始点烟花了,有的烟花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七色环,还有的像一串串美丽的珍珠。

今天我终于见识到了烟花的美丽,还懂得了一个小知识,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要快。

篇11:小学生赏樱花作文

上个星期六,我和姑妈还有姑妈的同事姐姐们一起去赏樱花。坐在主任的车上我仰制内心的那说不出的激动,看着窗外的风景。

到了目的地,我一抬头,看到的是让人感觉是走进了仙境一般的桃花林。那樱花如霏雪般,婉转而下,黛粉的花瓣遍布着整片天,花虽落,香犹在,逸逸地被我们嗅入沁人心脾。花,与色彩的蝶儿们一起,窈舞青春。

我们向前走去。远处,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那高大的樱花树,一团团,一簇簇,粉红的樱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脸红的像五月的水蜜桃一般。那雪白的樱花树,好似天上那一缕缕洁白的云朵儿,也仿佛冬天落下的雪花一样晶莹,一样纯净,一尘不染。我看得入了迷,仿佛我也是一朵樱花,蜜蜂向我飞来,为我唱着动听的歌曲,蝴蝶向我飞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来我不是樱花我是在赏樱花呢!

篇12:小学作文赏樱花

昨天我和妈妈的同事去了北京的玉渊潭公园,最近的季节正是看樱花的好季节,因此我们去了那里。

等到了那里,眼前的情景令我大开眼界,到处都是樱花,有白的,粉的樱花,白樱花极受群众的欢迎,我老娘想给我照相,可是在白樱花前面挤都挤不进去。

所以我就在粉樱花的地方多照了几张,我认为那里的樱花比日本的樱花还漂亮,虽然我没去过日本,但还是很漂亮。

玉渊潭有一个湖,那里面有许多人在划船,导游不让我们划,因此我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我和老娘就快走到公园门那边去了,可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走错了,我们还得原路返回,唉,真倒霉。

当人累的时候,都失去了理智,连道儿都会走错,当我筋疲力尽的时候,老娘给我买了一个十块钱的冰淇淋,我精神上的支柱来了,我立刻精神了起来。

篇13:小学生赏春天

关键词:古诗,教学,有效

古诗是我们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 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 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 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 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 体会诗人的情感。然而, 纵观古诗教学, 方法单调枯燥,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兴趣淡薄。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有义务认真上好古诗课, 让祖国这一文化精髓得到最良好的传承。那么, 如何让古诗教学达到有效呢?本人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故事激趣

日常教学中, 我们经常运用导语拉开新课题和教学内容的序幕, 而各种导语艺术不乏有故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对听故事很感兴趣。巧用讲故事的方法做导语, 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应该运用故事来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学习《七步诗》, 只单纯地讲, 以豆子、豆萁比喻曹植自己和曹丕, “煮豆燃豆萁”象征手足相残, 学生会充满不解:兄弟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这样一来, 难免会一头雾水, 影响整首诗的理解。而如果课前先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的故事:曹操在时, 对曹植极为宠爱, 几欲立为太子。曹操死后, 曹丕却当了皇帝, 他就要对付兄弟曹植, 而对付他要事出有因, 因此逼曹植在七步之内作首诗, 不然就杀了他。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首诗。由此, 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的含义, 也不难体会到, 这首《七步诗》浸透着曹植满腔的悲愤与无奈, 是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和呐喊, 这样不仅理解了诗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入意境悟情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 亦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只有“入境”, 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

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诗中逼真地写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 曲折地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屈而又孤独的心态, 意境高远清丽。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诗的意境或空旷、凄凉, 或散逸潇洒, 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 或幽静清愁, 令读者如临其境, 美不可言。

三、多读品诗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 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 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 以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诗的语言美, 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的语言美, 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 因而诗人非常讲究用词的精确、凝练、含蓄, 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 不同的作品, 不同的诗人, 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的豪放, 杜甫诗的现实, 白居易诗的通俗等, 显示出古代诗人不同的语言风格。

古诗文具有完美的内涵, 只有通过吟诵, 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精心设计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吟诵古诗文的热情, 因此在活动组织上,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赛, 小组赛, 表演赛, 使得竞争的气氛贯穿活动的始终;在活动形式上, 可以设计诵诗、对诗、唱诗、游戏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热情高涨。

四、创情境赏诗意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 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 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 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 丰富具体的知识, 激发真的情思, 学到活的语言,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在进行古诗中的情境教学中, 教师情真, 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 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 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 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觉, 听觉这些感官接触客观事物, 通过感性认识而获得表象。

五、多媒体展画意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那么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诗人对六月西湖的景致作了极力渲染描写, 表达了内心抑制不住的赞叹之情。学生诵读有声有色, 但如何方能入境入情?教学中, 一位老师就在课堂上给学生用投影展示了一幅大写意的国画:十里荷香, 画面色彩淡雅渲染, 虚实相衬, 学生在诗画的对照中, 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可见, 在古诗教学中, 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 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 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的教学效果。

总之, 古诗教学要靠教师加强自身文学修养, 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 带领学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 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 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浅谈怎样上好小学古诗课》.黄纪刚, 《教苑荟萃》.2010年第14期

篇14:赏樱花小学作文

清明假期,爸爸驾车带我们全家去鼋头渚公园踏青、赏樱。

我走进樱花谷,就被漫山遍野的樱花吸引了。远远看去,粉色的樱花就像一团团、一簇簇的绣球,还像一团一团的棉花糖,真让人嘴馋!樱花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刚吐出花蕾。走近樱花,我把樱花支垂下来,闻了闻,啊!真香!近看,樱花一朵朵地挤在一起,就像亲密地朋友在商量什么事情一样。这时我才看清楚,樱花一根茎上开了四、五朵花,每朵樱花有五、六片花瓣,花蕊是粉红色的,白里透红,花的里面,还点缀了几根黑色的小竖点。再加上几根“鹿角”,多么像一个美丽的花仙子呀!走在友谊林,这里的樱花是中日友好时,日本赠给鼋头渚公园的。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因为它一团团、一簇簇地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团结。愿这片樱花也能给世界人民带来和平。

一路上,处处可见笑脸相迎的花儿。金光闪闪的迎春花,黄澄澄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硕大的玉兰花。眼前这美丽的花海,怎能不让游客“沾花惹草“呢?

篇15:赏桃花小学作文

阳春三月,微风里夹着丝丝冷意,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到郊外赏桃花。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老师点过名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寻找桃花去了。

我和好朋友曾红燕穿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阵风吹来,送来了一股淡淡的桃花的馨香,吸引着我们奔向前去。映人眼帘的,果然是一个粉雕玉砌的桃花的世界。我们慢慢的欣赏着。只见粉红的桃花一朵贴着一朵,一簇挨着一簇,你拥我挤,吵吵嚷嚷。有的已经盛开,就象调皮的孩子张开了笑脸;有的含苞欲放,头顶晶莹透亮的露珠,显得特别迷人;有的刚刚探出花蕾,小小的,象婴儿眨着好奇的眼睛。身在桃林,花香扑鼻,我们沉醉在桃花的海洋。不知什么时候,老师和同学都来了。大家笑着,闹着,那张红扑扑的脸蛋衬在桃林中,正是“人面桃花相应红”。

篇16:赏荷花小学作文

半小时后,我们下了地铁,到达玄武湖。我兴奋地往前冲,爸爸妈妈一直追着我,累得气喘吁吁。哇!一大片绿色的荷叶展现在我眼前,荷叶之间偶尔会有一些红色的——莲花。我们一家三口惊奇地看着湖面,拍了无数张照片。耶稣基督!荷花美得无法形容:有的含苞待放,只露出淡淡的粉红色,有的盛开着,露出小黄莲,有的像害羞的小女孩,躲在荷叶下,用相机静静地看着游客。

继续向荷塘深处走去,突然,我发现一只红色的小蜻蜓落在一片尚未展开的小荷叶上。哦!“小和只露出尖角,蜻蜓立在上面”。忍不住脱口而出。还有“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鱼戏荷叶南,鱼戏荷叶北”。古代中国人真的很神奇,仅仅几首诗就把荷塘之美描写得如此生动。

我们沿着河边走,上了一座桥,到达了划船的地方。我们租了一艘船,开始欣赏湖里的荷花。原来在湖里欣赏荷花有一个独特的场景:荷叶和荷花随风翩翩起舞。夏天,娃娃的脸刚刚还阳光明媚,很快乌云密布,下起了小雨。雨里的荷叶上覆盖着晶莹的水珠,远远看去像是闪烁的dia,飘逸迷人。

篇17:小学生赏春天

一、创设情境, 营造故事氛围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供的最大便利之处就是情境的完美展现, 教师再也不需要只依靠课本上仅有的插图进行讲解, 而是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绚丽的图案、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画、动听的音乐等轻松融为一体, 创设出丰富多彩、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 这对低段小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对于童话故事的教学更要注意应用情境, 在学习开始之初, 教师就要用情景揭示故事的童趣, 帮助学生燃起兴趣, 带领他们从情境轻松进入到故事的氛围中, 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选段一:

师:同学们, 你们见过会走路的树吗?

生:没见过!

师:老师悄悄告诉你们哦,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 不仅有很多小鸟, 很多漂亮的花, 还有一棵树会走路的树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个美好的春天早上, 大森林里鸟语花香, 一只漂亮的小鸟整站在一只金色的树上, 和它开心的聊天, 金色的树带着它在森林里逛来逛去, 它们玩得非常开心。)

生:树怎么会走路呢?

师:你们想知道这棵会走路的树到底是谁吗?那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二、认真品读, 赏析故事情节

品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对于童话而言, 品读不等同于朗读或者默读, 不仅要求学生理顺文本思路, 弄明白最基本的词义, 更要进入故事, 进入角色, 读出韵味, 这是感受童趣最重要的过程。教师的科学引导是帮助学生品读课文的关键, 首先, 笔者建议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准文本线索, 解决基本问题, 把握故事梗概;其次, 教师要采用饱含童趣的语言,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用词, 理解作者的用意, 理解故事的关键点;最后, 还要采用配乐朗读、配图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将自己的理解与文本全面融合, 读出情感来。

教学选段二:

师:会走路的树是真的树吗?到底是谁把它当成了树?

生1:不是, 是一只驯鹿。

生2:小鸟和它玩, 以为它是一棵树呢。

师:说的真好,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多媒体出示驯鹿图片) 看, 它的角多长, 还分出那么多叉来, 怪不得小鸟要把它当成一棵树了。两位老朋友分开后, 它们彼此想念吗?

生3:想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4:小驯鹿说, ‘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既然爸爸常常提起来, 肯定想念小鸟。

生5:小鸟问, ‘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从“也是”就能看出来小鸟也想念驯鹿。

师:说得太好了。小鸟跟驯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离开之后互相想念, 咱们再来读一读, 看看谁能读出这种深深的想念。

三、激发想象, 丰富文本内涵

在传统教学中, 很多教师总习惯通过理性的分析来讲解课文, 生硬地灌输知识, 如此一来, 生动的童话形象就会变得支离破碎, 童话的学习也完全失去了意义。其实, 童话给儿童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在正确的引导下, 他们能从短短的几行字里想象出更多、更丰富的情节和画面, 满满地填充到故事的细枝末节中去, 正是这种活跃的想象让作品有了更广阔的内涵。

教学选段三:

师:我们从小驯鹿的口中得知, 爸爸常常提起小鸟, 老师很好奇, 老驯鹿会跟小驯鹿说些什么呢?

生6:我跟小鸟在春天认识了, 很快成为了朋友, 它喜欢停在我的角上唱歌, 我会给它讲自己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日子真美好。

生7:小鸟带着我去了很多我没有去过的地方, 还把它从天空中看到的风景都告诉我, 让我知道了还有那么多美丽的地方。

四、改编结尾, 思想自由驰骋

在全面品读、赏析童话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故事之中, 美好的童话带着他们自由驰骋, 感受了满满的童趣, 同时他们对故事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尽管每个故事都有个既定的结尾, 但是学生有权利对这个结尾进行改写或续写, 用自己的想法来扩充故事原有的结尾。这是学生表达想法、锻炼写话能力最好的方法, 每一个不同的结尾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表达, 久而久之, 学生会树立起学习主人公的意识, 这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 独立写话还具有很大的困难, 因而笔者建议发展同伴合作, 请学生与周围的同伴结成合作小组, 共同探讨故事的结局,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集思广益,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每个孩子都爱童话故事, 在进行童话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讲解, 通过境、品、想、写这四个环节, 由表及里, 带领孩子逐步领略童话的魅力, 不仅传授知识, 更要充分展现童趣, 带领学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顾雅芳.寓言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刊) , 2008

[2]余明山.领悟童话魅力, 提高语文素养, 好家长新教育, 2007

上一篇:口腔科医生述职报告下一篇:岗亭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