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2024-04-16

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共16篇)

篇1: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诗词大全

南园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幽林讵知暑,环舟似不穷。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

篇2: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南园四首,南园四首陆游,南园四首的意思,南园四首赏析 -诗词大全

南园四首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

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篇3:南园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一弯残月,低映檐前,像是当帘挂着的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你看辽海上年年战火纷飞),

文章何处哭秋风 (你那吟风悲 秋的作品 又将用于何处)?

[作者]

李贺 (790—816), 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 “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背囊, 出外寻找灵感。 他的诗作想象力极为丰富, 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 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 ”,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 的抑郁感 伤 , 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 贫寒家境的困扰, 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 闪着奇光 异彩的新 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

[品诗]

这首绝句旨在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 诗写得比较含蓄深沉,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 首句和次句叙事兼言情,满腹牢骚通过一个“老” 字倾吐出来, 练字的功夫极深。 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非常精巧。

[故事]

李贺在朋 友的怂恿 (sǒnɡ yǒnɡ) 下 , 也想在政 治上做出一点成绩, 于是他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来到长安,他报了名,并且准备在考试的时候一展身手。 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位主考官看了看他的材料,通知他说,他不能参加 考试 , 否则就犯 了 “讳”。

原来, 当时有一种可笑的规定,凡是高贵的、尊长的人,他们的名字里有的字,做臣下、 做儿女的人就不可以使用,这叫作“讳”。

如果实在要用, 就换个同义字。 比方说汉高祖名叫刘邦,为了避讳,该说“邦”的时候就说“国”;唐太宗叫李 世民,该说“民”的时候就说 “人 ”。 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朝。

那李贺犯 了什么讳 呢 ? 原来, 他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 “晋” 字,“晋” 与进士的 “ 进 ” 同音 , 所以如果他考中了进士,就犯了他父亲的“名讳”。 就是这条可笑的规矩葬送了李贺的官宦之路, 他只好怀着满腔怨愤,退出考试。

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 他曾经写诗说道:“我当二十不得意, 一心愁谢如枯兰。 ”这个挫折,使得他心灰意冷。

后来, 在他好友韩愈的极力帮助下,他做了一个“奉礼郎”。 这是一个闲官,李贺虽然不乐意,可是为了生计, 他还是做了三年, 可是越干越无聊。

元和十一年(816年),他忽然生了一场病, 他本来身体就很 差 , 再加上心 情抑郁,便一病不起。 他死时才27岁 , 在我国有名的词人 当中, 他大概是寿命最短的一个。

篇4:客家村落 南园古村

地理位置: 仙塘镇红光村

推荐理由: 南园古村有着六百年的历史,因古而闻名,是典型的客家风水古村落。

徜徉古老的街道间,感受到的是客家文化与中国悠久历史在无声无息的时间流淌间相互交融的无限魅力,有“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好,并可开百世不迁之族”之称。

南园古村又名南园第一村,位于中国河源仙塘镇红光村,是一个客家风水古村落,村里1800多人都是潘氏家族的后代,从古至今家族中,共有12位七品以上的官员。无论经商或从政,一直欣欣向荣,富甲一方。据潘氏族谱记载,自明宏治十年,即1497年建村,至今已有600年历史。“南园位于河源市区东北方向,居禾溪约中枢之地;东江水傍南园而过,甘泉滋润,仙气缭绕;其龙脉发源于碣砑山,绕行向西复自西而南,盘旋起伏,气势雄伟,绵垣不绝。”数平方公里福地神龙环抱有情,是一个典型的“纳四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的风水宝地,整个村落尤似聚宝盆。

到今年,南园古村仍流传着众多地方掌故和民间传说。奇榕、六曲桥、横岭公庙、抗土匪、笑榕、聚贤桥传说等等广为流传。到南园古村,除了能听到这些古老而又有趣的民间传说,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据村落老人说,清末民国初年,在面积只有约1.5平方公里的村落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绅豪宅有100多座。现保存较好的有老楼、新楼、老衙门、新衙门、大夫第、下地塘等。

这些古建筑多以府第式结构为主,讲究风水布局、主次对称、外型堂皇美观,多采用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所体现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楼体坚固牢靠、规模大、结构封闭一体,同时还体现了阴阳思想和儒道治家思想。具有代表性的就有“大夫第”、“新衙门”、“老衙门”、“古炮楼遗址”、“柳溪书院”等。

“大夫第”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据传因得财神托梦此处风水特别好“纳上水于村中,聚水如聚财”。经历仙塘潘氏十三世潘树球,十四世潘思灏和十五世潘郁文祖孙三代的精心建造,历时二十二年才建成。均获得当朝皇帝赐“奉直大夫”的大夫门第,遂称“大夫第”。大夫第的木雕和壁画都保存完好,金碧辉煌,光泽犹存。里面保存传世的木雕和壁画在整个东江沿岸中是最完好的,2007年大夫第潘国集兄弟重建横巷,使得这座古老建筑涣发新的面貌。

老衙门建于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面积达2000平方米,它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温台盐运使副使,乾隆年间带职还乡,老衙门就是他当年回乡之后建的。大堂正中屏风上绘有山水朝阳图,官阁上方所悬匾额“明镜高悬”两样可谓异曲同工,即告诉百姓本官办案廉明。“帝”字窗及木雕刻图案与普通民居有身份地位的区别。

古炮楼遗址由主楼、地道、典当行遗址和古井组成。高七屋,墙身用糯米粉、红糖、石灰、黄泥、沙、石作建筑材料,结实坚固、韧性更大,本地称为“锺墙”。

新衙门建于清朝光绪初年,距今有130年的历史。由仙塘潘氏十五世潘保忠建成。他擅长经商,在河源、惠州等地开设典当行,积累庞大家族财富,建造了这座戒备森严的城堡。光绪皇帝赐“通奉大夫”等表彰其乐善好施,助朝廷抗击匪患有功;新衙门前的“关公刀剑湖”属易经建筑风水布局上的一绝。三进式府第建筑,面积达4300平方米, 3个厅,4条巷子、4列厢房、15个厅、26个天井、64间房。

南园古村博物馆是本地客家人发展和繁衍的缩影。里面展览有近600件客家人以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古董、古玩等,大部分为清朝时期的文物。在这里能了解以前客家地区的社会状况,感慨南园潘氏家族昔日的富庶与大气。

柳溪书院始建于清朝道光元年(即1824年)。仙塘潘姓人邀请到外邑及本乡德高望重的先生授课。学生遍布全国。科举、入仕人才辈出。书院的“开笔礼”是东源县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其中一项。保存有孔子讲堂、状元井、“五蝠纳财”图、朱子家训照墙、鱼池、书房等。

“百年果园”处于古村南面的东江边,有一码头,旧时潘氏家族私家果园。栽种近两百年历史的荔枝树,树杆的苍伤和弯曲的造型,渗透出悠悠的岁月。

篇5: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游南园,偶,游南园,偶刘长卿,游南园,偶的意思,游南园,偶赏析 -诗词大全

游南园,偶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篇6: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南园题(一

作者:罗隐  朝代:唐 搏击路终迷,南园且灌畦。敢言逃俗态,自是乐幽栖。

叶长春松阔,科圆早薤齐。雨沾虚槛冷,雪压远山低。

竹好还成径,桃夭亦有蹊。小窗奔野马,闲瓮养醯鸡。

水石心逾切,烟霄分已暌。病怜王猛畚,愚笑隗嚣泥。

篇7:李贺《南园》原文赏析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

为什么不腰带吴钩,

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

关塞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

凌烟阁去看,

又有哪一个书生

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赏析

中唐奇才李贺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

如此身世,反应在其艺术作品中,李贺的诗词集奇峭、诡怪、雄浑、神秘为一体,高出平谷,不拘一格。毛泽东也十分喜爱李长吉的诗,“天若有情有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句,几乎就是完全地直接“拿来”,可见长吉在润之先生心目中的位置。本文开头四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在此诗中,诗人羡慕初唐那些能被在凌烟阁上图像的功臣们,羡慕他们都生活于一个伟大的时代,皆能以武功奇策博取功名。在《南园十三首》中的第六首,李贺还怨怪自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并幻想有朝一日“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南园十三诗》第七)。试想,一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书生,由于生不逢时,仕途蹭蹬,竟悲哀地幻想自己能像侠客一样手提宝剑,归事猿飞捷走的高人成为武臣,看来穷途末路之中,物极必反,千载一人的鬼才也想效仿浑身武功的.奇侠,可悲,可叹!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只是家道早已衰落,沦入寻常百姓之列。他七岁能诗文,声名远播。但因其父名李晋肃,当时嫉贤妒能的人就说“晋肃”与“进士”音近,他应该避其父讳,不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著《讳辨》一文为李贺辩护,但他仍没能参加科举考试,终生抑郁不得志,而且体弱多病,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这样,抒发个人愤闷就成了李贺诗歌的一个主题。他写出了“世上英雄本无主”(《浩歌》),“雄鸡一唱天下白”(《致酒行》)等豪言壮语。李贺家住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县)昌谷,依山傍水,有南北二园,南园是李贺读书的地方。他以“南园”为题写了十三首诗,除了最后一首是五律,其余都是七绝。

这首绝句是《南园》的第五首,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更多的流露了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诗的开头起笔突兀,如天马行空,无端而来。一个病瘦不堪的文弱书生为什么突发奇想,唱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高调来呢?固然,中晚唐以后,藩镇割据,唐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个皇室后裔,有这样的报国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再读下去,读到诗的后两句,就会发现理由没有这么冠冕堂皇。诗人还是在抒发个人情志上的苦闷,重弹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老调。虽然他除了大醉和吊丧,每天都骑着瘦马(一说是驴)到荒郊野外去寻诗意,但又对世事有什么用呢?凌烟阁上二十四位功臣,可曾有一个半个是书生?这样想,诗人就愤愤不平,就跃跃欲试,就想全副武装,去征战沙场。但永远只是想想而已,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践行。

篇8:燕南园51号庭院绿化设计与施工

1.1 地理位置

燕南园历史悠久, 是北京大学二三十年代老教授居住的别墅区。燕南园51号庭院面积300 m2, 建筑物为二层独栋别墅, 现归北京大学所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有使用权, 用于办公。主要工程项目为通过设计施工, 使原本黄土朝天, 荒废多时的庭院得以绿化, 把燕南园51号建设成为人见人爱, 优美、舒适的办公环境。

1.2 环境条件

北京大学地处北纬39°58′, 东经106°26′, 海拔50 m, 属温带半湿润过渡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1℃。最冷月 (1月) 平均气温为-8~4℃, 绝对最低气温为-22℃;最热月 (7月) 平均气温为23~26℃, 绝对最高气温为42.2℃。全年无霜期160~180 d。年均降水量为600 mm左右。大于0℃年积温4 100~5 500℃, 大于10℃年积温3 600~4 800℃。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1]。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年降水的75%集中于6~8月份下降[2]。土壤质地为壤土。

2 设计思路和内容

2.1 总体构思

优美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其间的人们起着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作用, 还可舒缓工作压力, 启迪思维, 激发灵感。该办公区的工作性质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 环境的宜人与其激发的创作灵感更加突显价值。为此, 我们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体现各单元群落间的个性和特色, 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3]。设计原则如下:以人为本的原则;经济适用性原则;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合理配置植物原则[4]。

2.2 庭院布局

通过考察 (见图1) , 绿化工程以建筑物为核心主要分三个部分:北侧建坪区, 西侧建坪区和南侧庭院主体建坪区。绿化以铺设草坪为主, 各部分皆有特色。

2.2.1 北侧建坪区

保留原有二月兰组成的圆弧形花圃, 在与草坪接壤部分用种子直播法播种白三叶约1 m2。白三叶是近年来由国外引进的草坪品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绿色期可达以上。白三叶草坪草繁殖快, 容易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 建植成本低, 易管理。利用白三叶豆科植物叶片大, 植株低矮的特点, 达到花圃与草坪自然过渡的效果。

草坪草种大面积选择草地早熟禾。考虑到北侧整体荫蔽率较高, 达到80%以上。试验性地设计了狗牙根, 后补播草地早熟禾。

2.2.2 西侧建坪区

西侧建坪区的特点是以园路为分界线出现了与南侧相连的小叶黄杨树篱。但与北侧花圃相接的地段有长约3 m的空缺。此处考虑到经济适用性原则和生物多样性原则设计为北京市市花—月季。月季为灌木, 观花植物, 花期长, 生长速度快, 可较理想地起到隔离作用。

由于小叶黄杨树篱间植槐树, 西侧荫蔽率也很高, 达到70%以上。草坪草种仍选择草地早熟禾。

2.2.3南侧主体建坪区

此区为草坪建植主体, 设计亮点表现为对小叶黄杨篱补植的处理:一是用长3.5 m, 地上部分35 cm的栅栏代替树篱, 栅栏为木质纯手工制品, 黄色涂漆, 防止栅栏腐烂和变形。此处创意避免了四周皆为75 cm树篱的单调遮挡效果, 开创了庭院的绿意和景色能为外界服务的双赢局面。二是将西侧原有生长良好的玉簪移植到墙角做为绿篱的一部分, 充分利用了玉簪的耐阴特性, 降低成本。三是其余缺失部分较规则地补植了小叶黄杨, 小叶黄杨适应性强, 叶光亮油绿, 四季常青, 萌芽率高、耐修剪、造型容易。可根据所布置环境的地形、地貌、空间大小等, 依据人们欣赏习惯不同, 创造出各种奇特风格的造型。实现了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原则。

由于小叶黄杨树篱间植槐树, 南侧四周有槐树遮挡, 荫蔽率仅为40%。草坪草种选用草地早熟禾保留草坪中间原有植物连翘一株春天开黄花实现了合理配置植物原则。疏密适当, 由乔、灌、草、地被植物组成。外来植物与当地植物和谐发展, 长期共存。

3 绿化施工

3.1 工程进展

2007年4月21日将试验地翻耕一遍后, 去除草根、石块等杂物, 再将土壤整平待播种用。草坪播种于2007年4月22日进行, 草种为草地早熟禾 (Poa pratensis) , 品种为Park, 播种量[5]20 g·m-2。草坪出苗时期为4月30日。

3.2 养护管理

养护是保证绿化效果的有力措施。其内容包括松土、施肥、除杂草、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补播等。前期养护以浇水为主 (见表1) 。

注:6月6日工程交工, 养护期为一个月。

4 成果分析

4.1 整体效果

绿化主体部分草坪草出芽率达80%以上, 5月份养护期过后, 草坪盖度达到70%, 草坪质地良好, 叶宽3~5 mm, 杂草率30%, 颜色深绿。草坪高度 (修剪后高度) 5 cm。根据NTEP草坪外观质量评分标准, 已达到二级绿化草坪等级。

4.2 局部效果

补植的小叶黄杨生长良好, 月季半数已开花, 玉簪生长良好。但由于季节原因杂草多, 人工拔草, 不易防除。

5 问题与讨论

5.1 预算的重要性

预算是工程最重要的环节。预算过高, 发包方无力承担, 工程无从谈起;预算过低, 恶意竞标, 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导致信誉度降低。所以做好工程预算是一切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

5.2 以客户为主体

北侧建坪区原根据业主需求设计方案为30 m2的两个停车位。由于造价过高, 最终以建植草坪告终。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缩小客户要求与实际施工间的差距, 以便让客户达到最满意的程度。

5.3 出苗延迟

草地早熟禾直播法建坪, 出苗慢, 可能由于天气或灌溉不及时等原因, 播种后第9天出苗, 但仍属正常范围。草坪养护工作要注意草坪建坪出芽和苗期不可缺水。

另北侧建坪区狗牙根发芽不理想, 仅仅考虑到其耐践踏没有考虑其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的特性, 导致其不出苗, 最终采取草地早熟禾补播的方法得以弥补。今后在草种选择问题上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因地制宜, 少做二次功。

5.4 杂草防除

本工程是在原有荒废的庭院基础上建植施工的, 加之北京5月份天气已趋炎热, 适合杂草生长。本工程施工面积小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建议大面积的草坪采用除草剂来进行养护, 科研工作者要在有效除草剂的开发方面多做工作, 有科技力量的支撑才能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

摘要:庭院绿化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文化效益。以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为例介绍了庭院绿化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包括设计思路, 草坪草种与绿植植物的选择, 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的基本措施等。以期为庭院绿化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庭院绿化,种植设计,草坪建植,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MA Jie, HAN Lie-bao, JIANG Tao.Assessment of ecologicalbenefit for the in troduction of drought resistance and wild her-baceous ground cover species in Bijing area[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6, 28 (Supp.1) :51-54.

[2]CHEN Chang-du, LIN Wen-qi.A Precious natural heritage of Beijing:plant diversity[J].Ecologica Sinica, 2006, 26 (4) :969-979.

[3]Larraine Roulston.Greening The Golf Course Greens[J].Bio-Cycle, 2006, 47 (7) :38-40.

[4]陈振声, 邓颖新.安居工程沙河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实施[C]//陈佐忠, 王代军, 周乐.新世纪新草坪.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253-254.

篇9:钱南园书法艺术与精神初探

钱沣,字东注,一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湖南学政、通政司副使、江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工楷书,学颜真卿,又参以欧阳询、褚遂良,笔力雄强,气格宏大,行书参米南宫笔意,峻拔多恣(图一)。后之学颜者,往往以他为宗,如清末翁同稣、近代谭延闿、谭泽闿兄弟等都是学钱南园而卓然成家者。钱南园又擅画马,神俊形肖,世争宝之。其诗文苍郁劲厚,正气盈然,著有《南园先生遗集》。

一般以为,钱南园的楷书从颜真卿出。清代书家杨守敬《学书迩言》称:“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独有南园学颜真卿,形神皆至,此由于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李瑞清说:“南园先生学鲁公而能自运,又无一笔无来历,能令君谟却步,东坡失色,鲁公后一人而已。”“能以阳刚学鲁公,千古一人而已。岂以其气同耶。”(张诚:《论钱南园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何宣:《钱南园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马宗霍说:“南园学颜得其骨,学欧得其势,学褚得其姿,故其临写虽各肖其体,而自运者遂融为一家。行书犹雄浑不可及。”(赵海若:《钱南园书法的足迹及影响》,何宣《钱南园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袁嘉谷说:“以滇人书论,南园为三迤一人。以清代书论,南园与石庵齐名,三百年二人而已。以平原书论,则颜钱并称。千余年仅此二人,非徒书也,人亦并美。”(周文林:《钱南园书画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并见余嘉华《钱南园诗文集校注》,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除袁嘉谷提出“颜钱并提”的论调之外,清季书论还相继出现了诸如“学颜当学钱”“学颜津梁”的定评。后世论及缘何钱南园会以平原为宗,多将原因归于性情与经历的相似。如当代著名画家姚仲华先生说:“颜是开宗立派的泰斗,而钱是继承者,是‘隔代遗传’的晚辈,在书法史上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他最后钟情于颜,得颜之神髓,从根本上讲,是精神气质、审美情趣的灵犀相通。”(姚钟华:《读钱南园先生书画随想》;何宣《钱南园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

毋庸讳言,钱南园与颜鲁公,无论性格之平正端肃,临事之劲节慷慨,才情之意气跌宕都给后人以一种难得的暗合之感。而当这种人格投射到艺术中,也形成了两个人几乎一致的美学选择,虽然,一者是创造,一者是因袭与发展。如前所述,中国书法在其发展中出现了几个高峰,这些高峰的表征之一就是出现了几位引领当时审美风格、形成新的规范并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学范式的奠定者:晋人尚韵,于是出现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中和之美;宋人尚意,于是出现了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逸气之美;而在此之间,唐人尚法,颜真卿以其气格之美成为其中圭臬。钱南园学颜鲁公,之所以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形成了一家风貌,还深刻的影响了当时以及后世的书风,除个人禀赋之外,他的这种审美取向的延播还有着更深的历史渊源,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钱南园出现之前的书坛潮流(图二)。

清代初期书法作品,基本上是继承明代余绪的产物。在书坛上有影响的书法家仍是明代遗民,其中以王铎、傅山、朱耷、归庄、宋曹、冒襄等为代表。他们均擅长行草,尤以王铎、傅山的影响最大。王铎行草浑雄恣肆,独步一时。傅山的行草劲健虽不及王铎,但由于他拒不降清,以书法抒发其思想感情,所以有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意趣。朱耷的行草藏头护尾,其点画及其转折中蕴涵着一种国破家亡的惨痛心情,和他的画相辅相成,皆为妙品。

但时代毕竟不同,书风也在悄然改变。明末狂放不羁的狂草书风,在清代并没有得到发展,这是由于清代在文化领域采取禁锢和高压的残酷手法,使得书家谨小慎微,性格拘谨,而狂放的草书则有要求书家怀放荡不羁之心境,所以入清以后,书家中擅写草书者便鲜见于域中。

必须强调,康熙时,圣祖酷爱董其昌书法,至乾隆朝,高宗又推崇赵孟頫书法,因此赵、董书体身价大增,一般书法家只奉赵、董为典范,而二人书法又以规整柔弱为特点。上有好,下必甚焉。不知不觉间,书风为之一变。清代科举考试比明代更重馆阁体,要求的乌、方、光,使得这一时期的书法,出现靡弱妍媚之风气。与举国上下阴郁弥漫的肃杀形成合力,荡涤着书坛的凛凛雄风。

清初,帖学仍占主导。当时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为沈荃。就家学渊源而论,沈荃为明代馆阁体(即台阁体)创始人沈度的十世孙,乃正宗馆阁体传人。而沈荃书体又效法董其昌,康熙深爱董体,所以御制碑文多出自沈荃手书。高士奇书法亦学董其昌,因工书受荐入内廷,得到康熙的宠幸。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皆为帖学人师。四人书法虽远追晋、唐,但实际上是受赵孟頫、董其昌的影响较大,除汪士鋐外,诸人作品未能脱离帖学带来的软弱气质。其后,有张照以及梁同书、王文治等,均以书法名于时。虽功力不输,但无甚建树,尤其因科举书法讲究“乌、方、光”,“馆阁体”之正统地位更获加强。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钱南园的出现就显得极为重要,且意味深长。他也成为在乾隆后期书法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至乾隆朝,帖学久盛而衰,碑学悄然兴起,从而形成了两种风格并存的局面。书法史称乾隆以前为“帖学期”,其后为“碑学期”。因康熙乾隆好董、赵,上行下效,帖学之风炽热矣。但同时,于帖学之外,碑学亦悄然兴起,另辟蹊径,乃是中国书法史上至为重要的事件。碑学之出现及其最终兴盛,与时代风气之浸染息息相关。考其原由,大抵与碑版的批量出土和金石文字学、考古学的兴起有关,更与书家学者的极力推崇有关。

nlc202309040317

钱南园所处时代,正值满朝上下皆学董体之时。而惟钱南园对颜鲁公情有独钟。他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清代学颜第一人。大楷临摹《颜氏家庙碑》《告身墨》《中兴颂》《麻姑仙坛记》《东方画像赞》;行草从颜真卿《争座位稿》《祭蛭文》《十二意》人手,晚年以颜为本,参以欧、褚笔法,行笔颇为沉着痛快,亦有八面出锋之势,苍劲雄健,耐人寻味;小楷则博采众家之长,习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等历代书家精品。晚年还得益于褚遂良、米芾书法精髓。钱书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道劲,力透纸背;行书、草书风神独绝。他学习古人而迈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在清代,学颜书之人,必先从习钱南园人手(图三)。誉满全国的另一大书法家何绍基即刻苦研习钱字而卓然成家,而何绍基正是碑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描述清代尤其是清代后期的书法发展史时,“碑学”“帖学”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概念。但是,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中却经常处于混乱状态。近来,不少书史研究者对此以多有阐发。概而言之,是由于“碑”“帖”概念在使用中出现了材质载体、文物收藏、书派源流特指、书法审美风格等几方面定义交叉混用的状况。使得“碑”“帖”的内涵和外延都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另外,还有“碑学”“帖学”,“碑派”“帖派”等使用不严谨的状况。由于材质定义的混乱,就会出现如沙孟海所说的:“就碑帖二字本义说,那末《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等是碑,《裴将军》《争座位》等等是帖”,“本篇三、四两章所列的碑学、帖学,又是狭义的”。(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颜体书法在清代“碑派”“帖派”二分中的矛盾处境,表现在它在传统划分中归属帖学,在审美风格方面又属于“碑学典型”,这导致在清代碑帖之争中,颜体书法几乎被碑学阵营“忽略”。

颜体书法虽然在传统意义上被归入帖学一系,但由于它未被收入《淳化阁帖》,所以从根源上不会产生阁帖流弊,也会在碑学攻击阁帖流弊时被排除在外。关于颜真卿未编入《淳化阁帖》,研究者考证,由于宋太宗赵光义出于赵颜家仇、安定政治以及崇尚复古等因素而排斥颜真卿。另外,清代尊碑抑帖,碑学所真正“深恶痛绝”者,主要集中在“翻刻过甚”“面目全非”的阁帖,以及僵化呆板、气息靡弱的馆阁体,而非整个帖学体系。对于帖学之祖“二王”,以及帖学主将颜真卿,则鲜见诋毁。总之,颜体书法在清代碑帖变革中的这种尴尬而又悠然的处境,为碑学书家汲取颜书精华和帖学书家沿着颜体脉络继续发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障碍。

当然,颜系书家顺利走向碑学阵营,颜体书法与碑体书法在清代书法实践中“合流”,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颜体书法与碑体书法在精神气格、审美特色、书法来源和形式技巧方面的共性渊源。

首先,颜真卿书法与碑学书法都具有强烈的变革气质,它们的产生一方面是受到激烈动荡的社会生活的刺激,另一方面是对书法演变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因循僵化的不满与反叛。在安史之乱中磨砺而成的颜书风格和气局与20世纪那种风云腾涌的时代特色有相通之处(图四)。

颜真卿主要活动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朝,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及衰又走向中兴的历史阶段,始终处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他的书法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唐代审美风尚与颜真卿主体精神相为融合的结晶。同时,自唐太宗崇尚王羲之书法以来,经历了唐初的发展已现软媚之弊,而模拟《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的唐代“院体”书风也尽失活力,王书气格渐与盛唐气象出现抵牾,因此,颜真卿书法的出现正是乘王书之衰,是书法发展规律使然。

关于碑学的萌芽和兴起,以及所受种种影响,马宗霍之论可作概括:“先是雍正、乾隆间,文字之狱甚严,通入学士,含毫结舌,无所摅其志意,因究心于考古。小学既昌,谈者群藉金石以为证经订史之具。金石之出土日多,摹拓之流传亦日广。初所资以考古者,后遂资以学书。故碑学之兴,又金石学有以成之也。而在碑学期内,复可寻其嬗异之迹。……重以帖括道穷,卷摺途滥,学术政制,已萌维新之机。翰苑墨林,自饶开生之象。又值新碑层出,变态无方,顿豁陈目,引人人胜。小则造像,大则摩崖,人习家临,遂成风气,故咸同之际,可谓北碑期。迄于光宣,其势方张而未艾也。”(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二,文物出版社)

其二,颜体书法与碑派书法“合流”也是由于二者在审美风格上追求一致。

从特点上论,颜体形质簇新、法度严峻、气势磅礴。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颜真卿书法既不同于六朝那种超逸优游、风行雨散的行书,也不同于其师张旭的惊电飞流、龙奔蛇突的狂草。关于碑学的审美风格,就我们今天所见资料而言,可谓诸体杂陈、南北殊异、方圆并举、面目繁多,书风灿烂至极,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风格类型。而清人对碑学审美的理解与选择则相对狭窄得多,由中期至康有为愈加偏激,基本以金石气与雄强浑厚为宗,以至形成了清人眼中的“碑学典型”,并且影响至今。清人写北魏之书一般都抓住了用笔的刚劲和字势的雄强这个主要特点。可以说,作为与王羲之书法审美范式双峰并峙的颜真卿书法,和反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而树立审美范式的碑学书法,二者在审美风格取向上几乎完全一致(图五)。

其三,颜真卿书法从取法来源上与碑派书法关系密切。

关于颜真卿书法来源,说法颇多,但主要观点有三项,一是“二王”一系新法,二是碑派一系古法,三是民间书法。康有为、阮元提倡碑学,认为颜书主要来源于北碑,吸取了北碑刚健雄浑的气质。有的书家把颜书之源追溯到魏晋以前。朱长文说:“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唯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朱长文:《续书断》)

沙孟海在他的论著中曾阐述:从南北朝至隋,真书面貌可分为“斜划紧结”“平划宽结”两个类型,一直影响到唐、宋以后。褚遂良、颜真卿属后一类型,此一类型继承隶法,保留隶意。颜真卿真书的主要精神渊源于北齐以来的《泰山金刚经》《文殊般著经》《隽敬碑阴》《曹植庙碑》等。颜氏是齐鲁旧族,接连几代研究古文字学与书法,颜字与保留汉隶的北齐、隋碑有密切关系。颜真卿“是无所不学的,他那副雄伟深厚的精神,全从汉碑得来,用笔方法,是把钟繇参入隶体中,换句话说,就是用隶书的方法来写真书。他是兼有帖学碑学之长的。”(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

nlc202309040317

由上可知,学碑有据的颜真卿书法本身就带有碑派书法的基因,如果以“二王”为帖学之源,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颜真卿书法是“碑帖融合”最早的实践者之一。

第四,颜体书法与碑体书法存在技法“合流”的可行性。

历来以“二王”为法的帖学书家每每遭遇书写大字的困扰,纯正的“二王”体是很难如王铎所说的“拓而大之”的,这也是碑体书法与帖学书法分庭抗礼并指摘帖学的一大依据。如阮元说:“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明清以来书法主要展示方式由“案上书”变革为“壁上书”之后,书家在创作大字作品时都要在风格中加入一些“雄强”的因素,这可能也是碑学书法迅速兴起的一个潜在原因。而颜体书法独特的雄浑大气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以榜书擅名的沙孟海在这一点上对颜真卿书法格外重视,他肯定地说:“要写大字,非用颜法不可!”相对于“二王”帖学,颜体书法与碑体书法在大字创作方面有着共同的优势(图六)。

从线条质感来说,颜体书法尤其是其行书线条特征表现为厚、涩。颜真卿吸收了篆、隶中锋用笔和藏锋逆入的特点,用笔沉实,笔在纸上奋力运行,书法线条集中体现了“折钗股”“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等笔法效果。而清代碑派所祟尚表现的金石气,主要是从风化、漶漫之金石拓片中获得,其特征表现为用笔追求厚重、苍茫、浑穆。颜书线质与碑书所倡导的金石线质可谓异曲同工。

从点划形式上看,颜真卿篆、隶中锋用笔和藏锋逆入导致了较明显的圆笔效果,因此被许多人奉为圆笔书法的开创者,而王羲之书法多用侧锋及露锋切入,则多近于方笔效果。在清代碑学实践中,表现出方笔北碑的刀刻效果,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笔法难题;而用颜真卿的篆、隶中锋用笔和藏锋逆入办法去表现圆笔魏碑的点划形态,就比较容易解决刀、笔之间的巨大矛盾(图七)。

在结构上,颜真卿改变了王派书家“斜划紧结”姿态,而是吸收了篆、隶正面取势,浑圆庄重的特色,笔画端平,字中空间松阔,结体横向伸展,内松外紧,弧形笔画两侧裹束,造成“力涨”之势,属“平画宽结”体势。用颜体书法的结体办法去表现碑学书法所追求的宽博雄浑的阳刚境界,是一条最可行的捷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颜体书法与碑体书法在清代书法实践中的“合流”,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双方在精神追求和实践操作层面上都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在这一合流中,钱南园无疑是最关键的人物。他身处的乾隆朝正是清代有繁盛转向衰落的开端,繁华与奢靡的背后,已经播下了衰败的种子。作为一个汉族知识分子,钱南园本着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企图以一己之力挽回这种局面,不计个人得失,给陈腐的清代官场注入一股清新刚健的活力。同样,在他所钟情的另一个领域,钱南园借颜鲁公刚健宽博的书风,注入自己的在时代中的焦虑以及对这种焦虑反抗精神,其间激发出巨大的精神张力,涤荡着有清以来书坛柔靡的书写风格。由于历史的原因,钱南园没有真正参与到同光时期才到达顶峰的金石学对书法的改良运动中,但是他出于个人禀赋,以及汉族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超越历史的局限,暗合了这样的一种时代潮流。在一定程度上,钱南园是历史的先觉者和启示者。他对颜体书风的因袭,不仅出于个人的偏好,背后更是时代精神的召唤使然。对他的研究不能仅止于平面的作品分析,本文旨在尝试对其背后的理论矿脉进行初步的探索,因而我们对其书学思想的探究也还有着漫长的路途。

篇10:南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翻译/译文

我虽然三十不到,但已二十有余,常日受饥饿,靠吃蔬菜充肠肚。有一位桥头老人对我怜念,赠给我讲军家韬略的一卷兵书。

注释

未有:一作“未满”。吴正子云:今长吉言三十岁犹未有,但二十余岁耳,而饥困已如此。长吉此以三十为说,年仅二十七不满三十,岂非诗哉?

小甲蔬:原为莩甲尚小的蔬菜,此处指野菜。甲,新芽。

因遗戎韬一卷书:张良游下邳,桥上有老父使良取履,后出一编书授之,乃太公兵法。戎韬,即《太公六韬》,此处指兵书。

创作背景

李贺组诗《南园十三首》是作者辞官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的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至十一年(816年)之间。

李贺2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他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他的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在这段时间内,他的诗歌才华受到广泛的称誉,王孙公子们争相邀请他参加宴会,作诗助兴,但没有帮助他在仕途上升迁。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的生活。

该组诗前十二首全以七绝行篇,在“南园”的统一命题下,状物抒怀交替互摄,寄旨侧重略呈小异,即以上述几首入选诗作而言,或对景兴发容华易谢的嗟叹,或直言宣泄恃才不遇之愤闷,或展示自己闲居家园的慵懒心情,末篇则以五言律诗作结,以更广的视野展示当地一天自朝至暮物候景色的变化——那就是诗人可爱的故乡。组诗语言幽闲畅净又不乏赡丽之美,构成了一个具备相同写实风格和抒情特质的有机整体,其中萦绕着摆脱不开的落拓情思。

赏析/鉴赏

篇11: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

李贺少有诗名,才华出众,因其父李晋的“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当时的习俗,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从此失去仕进之路。尽管当时的大文豪韩愈专门写文章为他辩护,他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他的诗立意新奇,构思精巧,流露出较为浓厚的感伤情绪。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的<南园>便是一例。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诗的开头说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寻章摘句”,用现在的话说是专业作家或自由撰稿人,也是不错的。但在诗人当时的社会,吟诗作赋是雕虫小技,偶尔玩玩还可以。专门做这事就受人鄙视了。而诗人虽有M腹经纶,却无处可用,只好将自己的才华白白地消耗在这雕虫小技上。想到自己一生无望,将以雕虫小技而终老,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跃然纸上。

诗的第二句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加以刻画,弯月如弓,银辉透过窗户洒入房中,其意境是那样的清冷、凄凉。而时间已是拂晓,诗人并未能入睡,是一宿未眠?是恶梦惊醒?不论何种缘由,都是那颗不安的灵魂在悸动。

诗的三四句直抒胸臆,长期积压在心头的忧郁似火山喷发,一涌而出:国家不安,边境不宁,百姓受苦,整个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扶危匡正,国家正是用人之际。而当权者不以江山社稷为重,不替黎民百姓着想,满足于争权夺利,整日花天酒地,而自己虽有凌云壮志,亦有盖世才华,却报国无门! 一个“哭”字,诗人的感情如开闸的洪水,一泻千里,哭国,哭家,哭百姓,哭自己……这个生活在悲剧中的年轻人,不到二十七岁便已老气横秋

篇12:南园十三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南园十三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

原文: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代: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译文: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当破晓之月对着帘幕,如玉弓挂于天边时仍伏案疾书。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难道没有看见辽东辽海一带还战乱连年吗?此时像宋玉那样的悲秋文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它呢?

注释: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雕虫: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晓月:指拂晓的月亮。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其中隐隐地流露出怨艾之情。首句说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此句诗意,好像有点自卑自贱,颇耐人寻绎。

次句用白描手法显现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一弯残月,低映檐前,抬头望去,象是当帘挂着的玉弓;天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这里,诗人惨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只有残月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强。

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三、四句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

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首句叙事兼言情,满腹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炼字的功夫极深。次句写景,亦即叙事、言情,它与首句相照应,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生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伏线,牵丝带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得非常精巧;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南园十三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2

原文:

南园十三首

唐代: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译文: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枝头上,草蔓中,眼前百花盛开,有大有小,有白有红,恰如美女的香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可惜到了黄昏,娇艳芳香的花儿凋零,随着春风乱飞,像草草嫁出的`女儿连媒人也不用。(其一)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我虽然三十不到,但已二十有余,常日受饥饿,靠吃蔬菜充肠肚。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有一位桥头老人对我怜念,赠给我讲军家韬略的一卷兵书。(其四)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在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来写诗文,老于雕虫小技之中。往往当破晓的残月对着帘幕、状如弯弓挂在天边时,还在伏案疾书。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难道没有看见辽东一带还战乱连年吗?国家正当用武之际,即使写出像宋玉那样的悲秋文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它呢?(其六)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司马长卿不得志,住在空房子里悲吟。东方朔侍奉汉武帝,靠幽默滑稽换取宽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看来应该买把若耶溪所出的宝剑,明日回去拜个猿公那样的师傅练习武功。(其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我这今日的边让想起奖进贤能的蔡邕,无心制曲吟诗,只好闲卧春风中。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舍南有片竹林,削成青简倒可以写字,到老年时,索性在溪边做个钓鱼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树丛里的小路在晨光中渐渐开朗,细嫩的杂草夜来被烟雾湿染。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柳絮落满河边,令人惊奇,以为是雪,一场春雨,使水涨满了溪边的麦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古庙里远远传来缓慢的钟声,山头云气中一弯缺月高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到了晚上,渔人们在岸边敲石取火,点燃竹子,火光映照着渔船。(其十三)

注释: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小白长红:指花有小有大,颜色各种各样。越女:习称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泛指美女。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其一)

嫣香:娇艳芳香,指花。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其二)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其三)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未有:一作“未满”。小甲蔬:原为莩甲尚小的蔬菜,此处指野菜。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其四)

戎韬:即《太公六韬》,此处指兵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一作“横刀”。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其五)

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寻章摘句:指创作时谋篇琢句。老雕虫:老死于雕虫的生活之中。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其六)

哭秋风:即悲秋的意思。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长卿: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的字。曼倩:汉代滑稽家东方朔的字。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其七)

事猿公:据《吴越春秋》所载,越王勾践曾请一位善剑法的女子到王都去。她在途中遇到一老翁,自称袁公,与此女以竹竿比剑术,后来老翁飞上树梢,化作白猿。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其八)

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

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其九)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

边让:后汉人,有才能文。蔡邕荐之于朝廷,但没被重用。此句以边让、蔡邕的关系比喻作者与韩愈的关系。裁曲:指制曲吟诗。

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其十)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其十一)

松溪黑水新龙卵,桂洞生硝旧马牙。

谁遣虞卿裁道帔,轻绡一匹染朝霞。(其十二)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古刹:古寺。岚:山头云气。破月:农历月半以后的月亮。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其十三)

赏析:

这是一首描摹南园景色、慨叹春暮花落的小诗。前两句写花开。春回大地,南园百花竞放,艳丽多姿。首句的“花枝”指木本花卉,“草蔓”指草本花卉,“花枝草蔓”概括了园内所有的花。其中“花枝”高昂,“草蔓”低垂,一者刚劲,一者柔婉,参差错落,姿态万千。李贺写诗构思精巧,包孕密致,于此可见一斑。次句“小白长红”写花的颜色,意思是红的多,白的少。“越女腮”是由此产生的联想,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美女的面颊,赋予物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显得格外精神。

篇13: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南园地上堆满飘落的柳絮,忽然听得一阵清明时节的急雨骤然而来。急雨过后夕阳斜挂天边,飘落泥中的杏花仍带着芳香。

被雨惊醒的女子容颜显出几分匀和秀美,起身将那枕后的屏山轻掩,窗外已是日暮苍茫的黄昏时分,无聊地靠在门楣上望着那黄昏风景。

篇14: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样大小,细嫩的柳叶,像眉毛一般秀灵。春日渐长,蝴蝶飞得多么轻盈。

花上露珠晶莹,春草茂密如烟,这户人家已放下窗帘。她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

篇15: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作者:孟浩然朝代:唐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②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③

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④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⑤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篇16:南园的春作文

小学生作文大全

累了,便落下来,感受着春天温暖的气息,注视着小经上来往人们,包含着灵性的小眼睛一眨一眨的,有趣极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南园,南园韦应物,南园的意思,南园赏析】相关文章:

南园翻译及赏析04-17

南园的春作文04-17

南园的春天[学生习作]05-04

南园小学保护环境05-03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 南园,和文与可洋川园池 南园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04-23

姚鼐《南园诗存》序阅读答案及译文04-24

上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下一篇:哲理美文:从容对待不惊不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