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4-04-17

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共12篇)

篇1: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中心临床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心辖区共包括7个居委会(**、工农兵、**、越河、立新、新村、清淮),共39258人。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灸法等。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治疗门诊4503余人次,中医诊疗1123余人次,占门诊诊疗人次的24%。住院治疗958人次,中医诊疗67余人次,占住院人次的6%;业务总收入140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20%,中草药及中成药收入占5%。

三、创建了中医科

按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室:

(一)分别设立了中医诊疗室、皮肤科、肛肠科、中医妇科、内病外治科,中医针灸室、中医理疗室、中医推拿室、中医热熨室、中医敷贴室、中医刮痧室、中药房等综合中医治疗室。设备配备有:颈、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器、诊断床、治疗床、推拿治疗凳、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电针治疗仪、火罐、刮痧板、针灸器具、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艾灸架、超短波治疗仪、康复器材、中药雾化吸入设备、中药打粉机、中药饮片厨、治疗推车、TDp神灯(单头、双头)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39种和中药饮片4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等。

四、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中心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设备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建立中医会诊制度,住院病人可根据需要请中医医师及专家进行现场中医查房。制作了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五、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健康教育

(一)至目前创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8期。中医药

健康养生保健4期。

(二)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3期。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9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3次。

(四)按季度下社区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及免费体检3次。

六、严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业务能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江苏省卫生厅将中医药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要求为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中心十分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季度对中心员工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七、今后的打算

(一)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扩大业务用房建设。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挖掘聘请知名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驾护航。

篇2: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11年10月

茶埠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卫生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茶埠镇位于岷县北部距县城7.5公里212国道旁,全乡总人口24313人,辖19个行政村,6670户,以种植粮食,洋芋,中药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元。茶埠卫生院位于茶埠镇沟门村临街,面积96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职工总数14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内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1人,中医保健按摩技师1人,共卫助理医师1人,口腔助理医师1人,执业护士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人7,中专学历5人。开设床位12张。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康复、理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口腔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温针、电针、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牵引、磁疗、敷贴、手指

收入必须达到总收入的5%,否则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二)选派中西医结合人员1名到中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班3次。

(三)于中医院协商联系,争取了中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苟学理对我院中医药工作进行帮扶,每月坐诊3个工作日,举办一次中医药知识讲座。

(四)今年9月份招聘了一名中级保健按摩技师,9月份中医药收入大幅增长,中医药收入已达到总收入的1/3。

五、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煎药室规范、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理疗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陈列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建立中医师查房制度和中医会诊制度,住院病人进行现场中医查房和辨证施治,病例中无中医查房记录视为不合格病例,安绩效考核方案扣分。制作了中医养生格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六、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健康教育

(一)创办健康教育宣传栏9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期。

(二)举办居民健康知识讲座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期。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次。

(二)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中医护理和中医康复保健人员匮乏。

(三)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的打算

(一)主动克服困难,压缩职工宿舍,3-4人共住一间宿舍,举办职工大灶,做饭形成住宿拥挤。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扩大业务用房建设。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争取中医药专业新分配大学生;挖掘聘请知名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虽然,我院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3: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据资料显示, 全国2012年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78.6%设有中医临床科室, 拥有4.6万中医类别医师。2012年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门诊人次8827万, 出院人数131万人, 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29.8%和68.1%。在此背景下, 王国强指出, 加强各类医院中医药工作, 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 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是各类医院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王国强要求, 不断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条件建设和业务建设, 抓好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在学科建设、专科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三部门将共同开展专项督导, 督促落实各项中医药政策措施。同步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和传染病医院中医药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即将出台指导意见, 要求省级和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妇科和儿科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各级传染病医院注重培育中西医共同参加的专家队伍, 制定实施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 建立中西医共同参与的应急机制。国家中医药局将建设一批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研究基地。加强中西医相互学习。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各类专科医院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领军人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马晓伟在会上提出, 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 将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纳入建设发展规划, 同时要加强清理整顿, 为综合医院中医药发展创造规范的市场环境。

篇4: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关键词] 脾胃科;中医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26-02

1 中医护理工作现状

1.1 中医护理编制不够,《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评估细则》要求:病区实有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脾胃病区实际床位45张,护理人员12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给农民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住院人数大大超过了实际床位,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脾胃病人疗效慢,病情易反复,住院周期长,护士群体又具有特殊性,生育假长,县级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来自农村,季节性患者增多,医院没有机动护理人员补充,造成某一时期,科室护士严重不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在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内容,如电脑处理医嘱、计费、打印、发放一日清单、取药、催款、陪同患者完成各种检查等大量非专业护理工。护理人员时常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使她们体力下降,情绪不满,造成护理质量的下降。加上社会对护理人员的不尊重,使一些已成为护理骨干的护士调出和调离护理岗位,挫伤了临床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极坏的影响。

1.2 护理人员中医药基础知识缺乏 中医护理是以整体护理观念和辩证施护为特色,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素养,護理人员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的时间大于等于100学时,由于本科护士大多毕业于西医护理学校,使中医护理管理体系西化,培训学时虽然达标,但大多流于形式,脾胃科低年资护士调整较快,缺乏专科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实施中医护理特色尚有一定的难度。

1.3 中医特色护理实施较差 ①科内有些疾病还未制定中医护理常规,已制定的疾病护理常规无中医内容,有些疾病仍为西医名称,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等。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未认真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术考核层面,未与临床结合,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使用率低。③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尚未形成氛围,医院虽然有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和考核制度,科内奖金与科室收入挂钩,却无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的鼓励措施。加上中医药人员对辩证使用中医护理技术项目的中医药知识缺乏,致使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医嘱较少或无医嘱,很大程度的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2 对 策

2.1 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训 加强科内护士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杜绝中医护理西化,另一方面落实好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制度,结合临床系统的进行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我科护士除了参加全院组织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护理学学习外,护士长每月进行中医理论培训两次,每次两学时,主要采用在干中学,边干边学的方法。如经常请本科医生结合具体病例讲辨证论治,护士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辩证施护,祖国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启示我们通过全面观察病人的表情、语言、气息、神态、舌苔脉象的变化,了解病人肺腑的虚实和机体气血的盛衰,确定疾病属何种病症然后确定施护原则。请高年质、高学历的中医讲课,传授中医理论知识及诊治经验。有计划的选派科室骨干到省中医院脾胃科轮流进修学习,派护士长到柳州中医院脾胃专科考察,不断的提高中医护理管理,理论和操作水平。定期进行中医理论和技术操作的考核,并与科室的考核挂钩。多途径多方位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如通过电视广播、电子显示、黑板报、科普宣教,邀请上级医院知名教授坐诊等方式,来开展脾胃病的冬病夏治,开具中医护理相关医嘱,为临床中医护理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2.2 从病房设施方面突出中医特点

2.2.1 设有中医专柜。备有临床常用的丸、散、膏、丹、中药针剂、粉剂等,还有数种汤剂,以供急需。

2.2.2 设有中医治疗室。备有针灸用品,梅花花针、火罐、中药药物导入仪,推拿按摩仪,超生红外线等。针灸、火罐、按摩、耳针应用较多,针刺或指针按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能调理脾胃,改善腹胀,不思饮食等症状。艾灸、火罐用于腹部上、下、中脘、神阙、背部肝、胆、脾、肾、三焦等穴能改善脾胃患者的饮食状况。

2.2.3 备有煎药,热药的用物。

2.2.4 病区设有脾胃病宣传栏,讲解脾胃病预防、治疗、饮食调养,情志护理,中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2.3 加大中医护理项目在临床的开展

2.3.1 不但完善和落实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我们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本病房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内容有病人的一般情况,发病节气、简要病情,辩证分析,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气象护理,护理技术预防措施。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后48小时完成中医护理病历的书写。

2.3.2 对脾胃病人进行症型分析,开展辩证施护,脾胃病人需三分治,七分养,防重于治,为此我科实现责任制护理,从病人入院望、闻、问、切开始到续写,修改护理措施,直至出院,由同一名护士完成。

2.3.3 脾胃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语言、气息、神态、舌苔脉象的变化进行辩证施护,病人常因中阳不振,出现纳差、脘胀、嗳气、吞酸、乏力等症状,产生悲观情绪,多疑善虑,护士应多与患者谈心,告知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热、软、烂、香、辛、甘为主,少食多餐,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听音乐,下棋、打扑克、唱歌、做气功等,保持心情舒畅,对病人进行中药护理指导,情志护理指导,饮食调养指导,康复护理指导,运动保健护理指导,增强病人治愈疾病的信心。

2.3.4 开展一些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包括:中药灌肠、中药汤饮、中药熏蒸、中药热敷、中药外敷、中药喷雾、穴位注射、放血疗法、艾灸、推拿按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褥疮护理等。

3 体 会

要在脾胃病房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只有深入学习脾胃病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严格遵守脾胃病饮食护理原则,结合病情进行辩证施护,将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落实到位,才能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不断地总结经验,推动中医护理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5: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院在xx区卫生局及其创中办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卫生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辖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目前我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xx乡位于xx市东北部,距城区17公里,全乡幅员面积24.6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78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12654人,是全乡唯一一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成立于1952年。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医院房屋财产全部垮塌和损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医院灾后恢复重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下,医院由中国红十字会整体援建,目前,医院已是一所完全新建的现代化乡镇卫生院,固定总资产300万元,建筑面积1719.78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0台(件):包括300mAX、200 mAX、100 mAX光机各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麻醉机、黑白高清数字B超、心电监护仪、电刀、电子胃镜、母婴监护仪等高端高价值设备。医院职工总数24人,其中妇产科执业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2人、中药师1人、中医保健按摩技师1人、执业助

理医师4人、执业护士4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8人,开设床位30张。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康复、理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温针、电针、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牵引手法复位等。

二、创建了中医科

我院目前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

(一)设立了1个中医诊室、1个中医针灸室和1个康复理疗室。设备配备有: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六合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器、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00种和中药饮片3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等。

(三)设置了煎药室,配备有煎药机、高压消毒锅和冷藏箱。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我院制定了乡村医生培训制度,指派了专人负责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的打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进展顺利。同时将中医药收入纳入职工年底考核。

四、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八、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我院业务用房紧缺,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中医护理和中医康复保健人员匮乏,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我院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篇6: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我院在竹溪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卫生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辖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目前我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蒋家堰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于1954年,位于集镇中心,全镇有3.4万人,31个行政村,1个茶场,有村卫生室29个。卫生院占地面积8667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0余万元。卫生院住院部设内科、儿科、妇产科、普外科、骨科、中医理疗科、五官科七个病区,现有在职职工95人,其中:医药人员40人。中医药工作人员11人,占27.5%,其中药师2人,医师9人。主要开展的中医药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康复、理疗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温针、电针、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牵引、手法复位、单验方等。2012年全院门急诊人次36297人,其中中医药门诊人次11467人,占31.6%。

二、创建了中医科

我院目前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

(一)设立了2个中医诊室、1个中医针灸室和1个康复理疗室。设备配备有: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六合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器、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00种和中药饮片3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等。

(三)设置了中药库房、煎药室和炮制室,配备有煎药机、中药制丸机、粉碎机等。

三、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我院制定了乡村医生培训制度,指派了专人负责村卫生室中医药工作的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进展顺利。同时将中医药收入纳入职工年底考核。

四、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煎药室规范、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理疗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陈列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在中医科走廊制作了中医养生格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五、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教育

今年已创办健康教育宣传栏5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2期。举办居民健康知识讲座3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1期。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2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1次。同时利用赶集日,举办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1次,共有25人接受了咨询,并免费测量了血压,发现高血压病人4人,分别进行了高血压病中医药健康保健指导和干预。

六、积极落实中医药新农合报销优惠政策

严格执行新农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落实中医药在新农合报销的各项优惠政策。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虽然我镇医疗机构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一是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卫生事业及中医药发展;二是中医药人才队伍相对匮乏,年龄老化,边远地区村卫生室无专业的中医技术人才;三是还有个别村卫生室条件简陋,中医药适宜技术设备配置不足;四是村级人员相对单一,村级培训尚须完善;五是因收费太少,部分村卫生室不原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筹建国医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蒋家堰镇中心卫生院

篇7: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开展“三治三促”工作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以正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主题的整治奢侈浪费之风、慵懒散软之风、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促进党风、政风、行风转变的“三治三促”活动,根据卫生局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我院开展“三治三促”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三治三促”活动紧紧围绕“干部清正、企业清廉”的目标,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主线,以突出教育引导、群众参与、强化督查、严肃问责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成效,推动“工作上水平、质量上台阶”。为确保“三治三促”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院制定了五项具体措施:

一是抓宣传动员,促认识提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卫生局“三治三促”活动动员会之后,我院迅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谋划部署,转发了活动实施方案,就我院如何贯彻落实“三治三促”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各科室主任还利用晨会进行“三治三促”活动相关内容的宣传,使全院“三治三促”活动的开展形成浓厚氛

围。二是抓自查自纠,促问题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有新提高。在查找问题阶段,我院以开展征求意见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大张旗鼓的征求意见,实事求是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识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有力的促进了医院干部作风转变。三是抓监督检查,促作风转变,杜绝各类违规违纪发生。各科室立足医院工作实际,结合岗位职责,以十佳医生、十佳护士为榜样,按照先进性、可比性、针对性原则,瞄准先进典型,确定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内容,领会先进精神,强化成果转化。各科室还以“对照先进学什么,建设小康做什么”为主题,重点围绕如何解放思想,如何转变作风,如何推进工作,如何服务发展等进行大讨论。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层讨论、形式多样、注重效果。通过深入广泛的讨论,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差距,明确职责,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把“学先进、找差距、做贡献、建小康”活动与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以学习促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检验学习成果,真正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四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我们要以开展“学先进、找差距、做贡献、建小康”活动为契机,有机结合我院当前的重点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责任心,使之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把工作干好、干实,从而取得工作实效。五是抓问责追究,促工作落实。要对社会反映强烈,当前干部职工队伍中存在的正气不足,落实不力,作风不实,服务不优,创新不够,缺乏沟通等突出问题,采取管得深、管得久、管得细,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认真解决。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谋划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实事、运作好一批转变方式的要事、破解一批服务提升的难事、办好一批惠及民生的实事。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三治三促”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并将“三治三促”活动纳入各部门季度绩效考核,实行严格奖惩,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进而成为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渑池县中医院

二O一三年七月十五日

工 作 信 息

近日,我院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学先进、找差距、做贡献、建小康”活动和“三治三促”活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主任、护士长为成员的“三治三促”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做好活动衔接。我院与卫生局“三治三促”活动统一要求相结合,坚持与医院中心工作、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相结合。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我院要求,突出抓宣传,再动员,促认识提高;突出抓巡查,重自纠,促问题整改;突出抓监督,重检查,促作风转变;突出抓评议,看成效,促效能提升;突出抓问责,严追究,促工作落实五个方面。四是强化监督检查。我院采取集中检查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渑池县中医院

篇8: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冬季除特殊科室工作需要,我们不会使用空调;夏天气温达到35度以上,我们才使用空调,要求空调的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并且严格要求关闭门窗;下班离开时及时关闭所有电源,以减少电能的损耗。”该院总务科科长钟雷说。

自2014年7月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确定为创建节约型示范单位以来,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始终以节能降耗为重点,按照“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专业创新,重点突破”的思路,加大节能工作整改力度,减少能源浪费,努力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如今,‘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资源现象鲜有发生。”对此,钟雷感到十分欣喜。

该院领导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该项工作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列为医院的重要议事日程。以节电节水为重点,制定了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及用电、用水、用气的相关规章制度,把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纳入到制度范畴;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制、细化节能标准、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使用节能灯具,加强用水、用电、公务用车的管理;提倡绿色消费,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节水、节电工作的落实,坚持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专项整治与控制源头相结合,大力推行节能型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电梯、电脑、打印机、水龙头等的使用,都有一套节能制度可循。

该院及时传达上级部门有关节能减排文件精神,树立“时时节约、人人有责”的节能意识,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的发生。除患者、医疗器械运送及手术等特殊要求,尽量减少电梯使用次数。为了进一步节约能源,该院还在公共区域安装照明声光感应控制智能开关55个,更换LED高效节能灯管6293个,更换节能水龙头和分项计量水表。

白天在办公室、会议室、大厅及走廊尽量使用自然光,照明灯尽量不开。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对停用1小时以上的办公设备关闭电源,下班时关闭办公设备电源总开关。在购置医疗设备时,选择低能耗、高效率的产品。在公务用车管理上,严格控制公车使用率,每次用车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油卡由专人管理,杜绝浪费。节约纸张,提高纸张利用率,减少纸质文件,推行“无纸化”办公,利用电子邮件、飞信、布谷鸟等方式传送传阅文件;尽量在电脑上撰写和修改文稿,提倡双面打印,减少重复打印次数和不必要的纸张浪费;单面使用后的纸张,可用作草稿或便条再次利用。

该院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各科室的绩效考核内容中,以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布置相关工作。各科室以整治能源消耗为重点开展工作,并跟踪了解执行落实情况,加强日常监管。长此以往,在全院职工中形成了节约意识,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在节约能源,控制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15年12月30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布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的通知》(国管节能[2015]578号),确定国务院办公厅等1171个单位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该院位列其中。

篇9: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增点扩面。

从中央看,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已基本覆盖全部中央一级预算部门,并逐步向二、三级预算单位延伸;从地方看,绝大部分省份预算绩效管理试点范围都已从省本级逐步扩大到市、县层面。在此基础上,预算绩效管理的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初步统计,2013年,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约10.9万个,涉及资金约1.34万亿元;开展绩效监控的项目约5.3万个,涉及资金约0.8万亿元;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约4.7万个,涉及资金约1.35万亿元,都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开展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绩效评价。

一是开展重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财政部选择了2012年度的“就业补助专项资金”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试点,涉及资金约1000亿元;地方财政部门开展的重点民生绩效评价项目7000多个,涉及金额约6000亿元。二是开展重点领域绩效评价试点情况。除财政部对全国1985个县的财政支出管理绩效开展了综合评价,并对中央部门支出管理综合绩效进行了试评价外,河北等17个省开展本地区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试点,四川等18个省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还有的省开展了财政政策绩效评价试点,如广东省的“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绩效评价等,促进各项民生政策落实。

三、探索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财政部的评价结果应用不断突破,一是实施结果公开,首次将县级财政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财政部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二是开展绩效约谈,首次对部分县级财政综合评价平均得分相对靠后的省(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工作约谈;三是实施绩效奖惩,如,对县级综合评价排名靠前的县和省份,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奖励;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价结果,相应扣减了评价结果较差地区下一年度的转移支付资金等。从地方看,也不断建立并完善了评价结果的反馈整改机制、与预算编制结合机制、向政府人大报告机制、向社会公开机制、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绩效问责机制等,取得了积极效果。

四、强化绩效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规章制度渐成体系。财政部印发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地方的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不断加强指导和规范;有的地方如青岛市,还启动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以提高工作权威性。二是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初步统计,已有工信部等12家中央部门和22个省级财政部门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小组,19个省级财政部门、近一半的市级财政部门和近3成的县级财政部门设立或批准设立独立的预算绩效管理处室,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三是智库建设逐步完善。初步统计,已有21省建立省级专家学者库,在库专家学者近10万人;23个省建立省级中介机构库,在库中介机构1200多家;7个省建立省级监督指导库,在库人员近300人。四是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加大。财政部由《中国财政》出版了一期“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增刊,通过《中国财经报》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行与思”有奖征文;地方财政也通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和媒体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宣传。同时,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财政部在开展中央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培训的基础上,又开展了针对市、县级财政部门的培训,并编印了《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与实践》等辅助教材等。省级财政部门开展的培训达175次,培训人数达到23467人次。

篇10: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及落实2011工作部署情况汇报

近两年来,我县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对医改工作的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按照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扎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努力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基本做到病有所医,有效保障了全县人民健康,向着改革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按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开展卫生部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桂卫规财„2011‟30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工作方案‣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期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要求,对医改重点改革任务的进展、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现将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和落实2011年医改工作部署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凤山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南麓,东与东兰县毗邻,南连巴马瑶族自治县,北倚天峨县,西与百色市的凌云、乐业两县接壤,是个内陆县份。全县辖8乡1镇,96个行政村,2个街道社区,1337个村民小组,2234个自然屯,行政区域面积1738平方公里。到 2010年底总人口21.27万人,系国家级贫困县。“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9年实施医改工作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 的指导和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凤山县卫生工作立足县情,抓住机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扬老区传统,发展农村卫生,使农村卫生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为凤山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重要的贡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至2010年底,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数127个,其中政府办医疗机构县级4个,乡镇级11个,村级96个(其中标准卫生室23个),个体医疗机构13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床位467张,其中县级医疗单位238张,占50.96%,乡镇卫生院229张,占49.04%,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2.2张。全县已形成了以县级医疗单位为中心,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所)为网底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我县实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县,覆盖率为100%。2010年,参合农民达169336人,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540.5万元,参合率93.94%。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加大对非典、手足中病、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和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网”建设。全县以乡为单位“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以实施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强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和人员培训,加强中心卫生院产、儿科建设,确保乡镇卫生院具备处理孕产妇顺产、难产应急处理能力。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县陆续实施完成了国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项目,国债和扩大内需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标准卫生室建设 项目,共11个,总投资5500多万元。五年来,还陆续更新添臵了一大批诊疗设备。目前,全县已拥有万元以上诊疗设备1000多台,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已有10多台,CT、全自动分析仪、彩超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已在县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医疗设施的投入,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提升了诊疗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一五”卫生计划指标基本实现。“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综合反映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指标:全面实现平均期望寿命由2005年的71.2岁,到2010年提高到近74.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的76.6/10万下降到2010年为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由2005年的2.13‰下降到2010年为0,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的23.01‰下降到2010的5.9‰。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140.26/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20.89/10万。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稳定城镇职工参保率。2008-2010年各全县城镇职工参保人均为8222人,参保率100%,均稳定在国家要求的95%以上。城镇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2008年为64.9 %,2009年为64.2 %,2010年为90.6 %,报销比例超过国家要求的60 %以上。

2、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高。2008-2010年,凤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151556人,参合率85.33%;2009年159996人,参合率90.08%;2010年169366人,参合率93.94%,2009年和2010年均稳定在国家要求的90 %以上。

3.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 例2008年为62.7 %,2009年为62.8%,2010年为66.47 %,报销比例超过国家要求的60%以上。

4.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稳步推进。2010年实行新农合普通门诊统筹的卫生院11个,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比例54.55 %,达到2010年预计完成50%的目标。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截止 2010年12月,全县所有11家乡镇卫生院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

2.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截止2010年12月,配备基本药物的基层医疗机构数11家,配备品种比例高于50%的2家,占18.2 %,比例高于66.67%(三分之二)的9 家,占81.8%;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100 %。基药销售额比例高于50%的基层医疗机构数11家,占100%;比例高于66.67%(三分之二)的 11 家,占100%;中药饮片销售额比例高于20%的基层医疗机构数3家,占27.3 %。按合同要求及时配送金额占全年申购药品金额比例高于50%的基层医疗机构数11家,占100%。比例高于66.67%(三分之二)的10家,占90.91%。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达标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县仅拥有一所相当于二级规模的县级综合性医院。拥有1所及以上达标卫生院的乡镇6个,卫生院达标率54.5 %。拥有达标村卫生室的行政村23个,占行政村数的23.96%。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583人,卫生技术人员数494人,占84.7%;卫生院卫生人员数272人,卫生技术人员数234人,占比例86 %;村卫生人员数21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人,占3.8%。

全县拥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83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1.8人。

全县拥有注册全科医师7人,每千人口全科医师数0.03人。3.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情况。截止2010年12月,全县拥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11家,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11家,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比例100%。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截止2010年12月,在全县范围内全部开展9类1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国家项目之外省级增加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项(免费婚检)。全县城镇居民累计建档数0.91万人,建档率47.4%,达到40%的国家要求目标,其中:计算机管理率43.9%;农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数3.78万人,建档率20.29 %,达到20%的国家要求目标,其中:计算机管理率7.6%;35岁以上高血压病人数1.84万人,登记管理 0.14万人,登记管理率7.6%,规范管理0.13万人,规范管理率90.27 %,超过国家要求达到60%的目标;35岁以上糖尿病病人数 0.22万人,登记管理0.04万人,登记管理率18%,规范管理0.03万人,规范管理率75%,超过国家要求达到60%的目标。

(2)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截止2010年12月,全县累计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数5项。一是地中海贫血防治项目。二是艾滋病攻坚工程项目。三是2009-2010年15岁以下 人群应补种乙肝疫苗累计人次数2.82万人次数,实际完成40596人次,完成率 44%。四是2008-2010年住院分娩补助累计任务数0.52万人,实际补助人数0.48万人,完成率92.3%。五是2009-2010年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任务数0.28万人,实际补助1101人,完成率39.3%。

三、改革成就

(一)老百姓得实惠

1.医药费用即时结算率逐年上升。2009-2010年,实行新农合医药费用即时结算。

2.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下降。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 21.66元,比试点前的2009年下降 6.32元,平均下降幅度为22.59%。

3.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下降。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486.57元,比试点前的2009年下降22.34 元,平均下降幅度为4.4%。

4.门诊病人次均药品费用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病人次均药品费用2009年为22.34元,2010年为16.53元,实施试点后下降了5.81元,下降26%。

5.住院病人人均药品费用下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病人人均药品费用2009年为312.74元,2010年为270.8元,实施试点后下降了41.94元,下降13.4%。

(二)体制机构建设明显加强

1.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上升。2009年、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分别为171945人次、173210人次,试点后比试点前增加了1265人次,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增长率为 0.74%。

2.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比例下降。2009年、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使用比例分别为32.12%、32.58%,试点前后基本持平。

3.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收入比例提高。2009年、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比例分别为34.6%、52.75%,试点后比试点前增加了18个百分点。

4.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下降。2009年、2010年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比例分别为42.96%、26.44%,试点后比试点前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四、2011年医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一)强化领导,周密部署。2011年2月24日全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医改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医改工作,并结合县情实际,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安排,确保重点任务得到落实。

(二)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围绕2011年医改重点工作目标,我县对今年医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量化,逐条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明确责任部门,确保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一是大力实施公共卫生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认真抓好应对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和处臵工作,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臵能力。二是抓好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乡镇卫生院长公开竞聘制,制定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案,积极稳妥推进卫生管理县乡村一体试点工作。三是不断完 善基层疗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管理机制和财政综合补偿机制,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四是积极争取和实施卫生民生项目,不断加大卫生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县医院住院综合楼和妇保院门诊综合楼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按要求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巩固提高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水平,抓好在职人员教育培训,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基础,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五是扎实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工作,强化项目规范管理和资金运行。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落实,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儿童保健队伍的服务能力,提高儿童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六是继续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扩大医保政策覆盖面和医保政策对象覆盖率,完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实施方案,提高报销补偿水平,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试点,加强医保基金管理,强化督查。积极推进医疗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五、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医改工作运行两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自治区、市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投入,及时抽调人员,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探索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城乡发展还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乡村卫生服务半径大,村卫生室尚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村医疗设备陈旧短缺,卫技人员匮乏,影响卫生管理县乡村一体化改革整体推进。乡村医 生队伍老化,卫生服务能力的水平不高,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人才卫生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配臵不合理。三是实施药品“三统一”工作,自治区上招标确定生产厂家、市上招标确定配送企业,部分常用药品配送价格比“三统一”前批发价高出几倍,群众意见很大。四是村卫生室的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主要集中在乡村医生身份待遇、养老保障、后继乏人等方面,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由于乡镇卫生院药品价格下降,原来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部分分流到乡镇卫生院,不仅使乡村医生的实际收入受到影响,而且也增加农村居民就诊费用负担。建议上级相关部门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加大卫生服体系建设投资力度,及时调整更换不合理的基本药物品种,完善相关卫生经济政策,结合各县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卫生管理一体化等涉及重大体制机制变革的改革试点,为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硬性政策支持。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现在医改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加大四项重点改革推进力度,积极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创造性,提高工作实效性,全力完成各项医改任务。

(一)认真做好医改中期评估迎检工作,针对自治区督导组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以基层为重点统筹推进四项重点改革 一是巩固和扩大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成果。进一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力度,全面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在巩固覆盖面和参保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医保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2011年三项基本医保(合)率稳定在90%以上,力争达到95%以上。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重点减轻群众门诊大额医疗费用负担。在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内全面实行“就医一卡通”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整合医保经办管理资源,逐步解决重复参保问题。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切实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的控制作用。

三是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适宜人才培养和培训。完善和落实基层卫生人才吸引和使用政策。

四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监督考评机制,确保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三)加强督导

一是采取内部考核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对医改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系统、全面、客观了解医改进展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医改工作方案。二是结合近期医改任务,继续加大医改工作培训力度,确保改革不变形、不走样。三是加强对医改工作的调研,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予以解决,落实好医改各项任务。

(四)健全医改组织实施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责任机制。完善医改考核制度,将医改考核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安排挂钩,并通过媒体宣传、简报信息等方式进行通报。三是加强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四是健全监测机制。建立医改组织实施的动态跟踪和监测体系,完善医改信息月报制度,对改革的实施进度进行实时监控。

(五)营造推进医改的良好氛围

篇11: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整改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纠风办、市卫生局《关于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咸纠办发[2012]3号)、以提高医务人员服务素质,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巩固促进我镇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本院积极安排部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扎实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全组织。为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相关科部主任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导、检查、整改等各项工作。4月17日组织召开了全院职工动员大会,使职工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教育、严肃行业纪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严格执行纪律,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设立专项整治意见箱、在门诊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设举报电话0715-6718058、开展自查等多种方式接受社会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格追究相关科室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全面促进了医德医风建设根本好转。

二、自查的问题

通过本次自查,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在医疗服务中,有个别医生用药不合理,存在开“大处方”的现象。

(二)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对待病人态度生硬,影响了本院整体形象。

(三)针对本院的药品、医疗设备、医用材料、化验试剂等采购,全面进行了清理核查,没有发现以各种名义收受回扣、提成、红包和其他不正当利益;有医疗行为服务的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没有接受患者及家属的红包、吃请或馈赠等现象发生。

三、整改措施

针对自查出来的问题,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服务理念。结合“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治庸问责和“三抓一促”活动开展法律法规、纪律警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干部职工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意识,筑牢思想道德和法纪防线。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每周例会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引导医务人员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经常性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于不合格处方,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及改正措施。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工作纪律。针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核实调查情况属实的,严格按照医院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与考核、评先、评优、聘用相联系,情节严重的,影响较大的,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

(四)坚持严格国家物价政策,规范收费项目、标准,杜绝在医疗服务中自立项目、分解收费项目、重复计费等问题。

嘉鱼县官桥镇镇卫生院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篇12: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 组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XX市委、人民政府和XX市88万人民,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XX,复审验收我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给予XX卫生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XX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总人口88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35万,辖40个乡镇、2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87所。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454所,其中:综合医院11所、中医医院1所、专科医院3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40所、村卫生站393所,社会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112所。全市中医编制床位786张,开放中医床位812张,每千人口拥有中医床位数0.92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6800余人,其中中医药人员1413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77%。自2012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

作先进单位”以来,历经5年时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组织领导,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及中医药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医药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现将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确保五个到位,中医药地位更加突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坚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强化支持保障力度。

一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成立有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市 中药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卫生计生局主要负责全市中医药工作具体事宜,协调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等相关工作。市卫生计生局内设中医药股,配备有中医药专职干部,形成中医药工作组织机构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稳步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是确保工作部署到位。我市把中医药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中医药工作和中医药产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先后出台了《XX市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XX市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XX市全国基层中医药— 2 —

工先进单位复审工作方案》等中长期规划和指导意见,各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配置专(兼)职工作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动态督察督办,确保任务落实。

三是确保经费投入到位。市委、市政府在经费上给予政策倾斜,市财政落实了中医药发展补助经费,将我市中医药事业费实行财政预算单列,并逐年增加。近3年共投入2398.27万元,占政府卫生投入10%以上,主要用于中医药基础条件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确保政策保障到位。在新农合报销政策中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引导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在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中,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小病到基层就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按照政策规定执行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

五是确保舆论宣传到位。组织开展了以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为主题的中医药知识宣传活动,承办中国中西医

结合学会 “一带一路”创新助力驱动工程公益诊疗活动,成功举办 “XX市首届膏方节”、“中医经典诵读”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传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保健方面的科普知识以及中医药在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提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为我市中医药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在90%以上。

二、夯实基础,强化三项建设,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强龙头、壮枢纽、固网底”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了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涵盖县级综合医院、县级专科医院和私立诊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一是强化市中医医院龙头建设。我市中医医院在近5年内快速稳步发展,全新打造中医名医馆,建成四川省、绵阳市级重点中医专科7个,规范设置中医基层指导科,建有标准院内制剂室,生产独具特色的院内制剂22种,以及袋泡茶、足浴散、中药香囊、蜜丸等临方制剂,是我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中医药医、教、研中心。目前,该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达65种,中医康复服务每年约10万人次,治未病服务每— 4 —

年约6000余人,中药药品收入占药品收入≥50%,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20%,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自主研发了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并投入使用。近五年来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承担省级科研项目6项,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2项。

二是强化乡镇卫生院枢纽建设。全市40所乡镇卫生院,6所建成中医馆并通过了国家验收,一所中医馆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规范设置了中医集中诊疗区;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中医科,均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和煎药服务,中药饮片均达300种以上,中医药服务量均达40%以上。

三是强化村卫生室网底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5%以上村卫生站能够提供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中医药服务量达30%以上;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100种以上中药饮片;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50种以上中成药。同时,市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指导覆盖率达100%;乡镇卫生院专人负责对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培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将中医药工作纳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对口帮扶重要内容;基本形成了“龙头领先,— 5 —

枢纽中联,基础扎实”的格局。

三、注重培养,建立三个机制,中医药队伍更加壮大 大力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采取“一引、二送、三培”的办法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训工作,保持中医药人才梯队合理,不断壮大中医药队伍。

一是建立中医药人才规划和管理机制。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科技兴医”战略,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针对中青年骨干医师开展分级进修培训。截止2017年底,我市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骨干人才”7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名、“四川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1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75%以上村卫生室有1名中医类别或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

二是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机制。建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师资队伍,每年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不少于两次,培训率达到100%,实现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乡镇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均能规范开展不少于6类的中医药适宜技术,75%以上的村卫生站能规范开展不少于4类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是建立“名医”评选机制。制定并实施了《XX市名中医评选管理办法》,每五年开展XX市“名中医”评选工作,现已成功— 6 —

举办三届名中医评选活动,目前我市共有省、市、县级名中医共计23人。

四、提升能力,狠抓三个重点,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大力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65%以上;在孕产妇、高血压、2型糖尿病人中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试点工作;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和乡村医生。

二是大力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采用中药内服、刮痧拔罐外治、针灸运通经络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脾胃病、咳喘症、疲劳综合症等系列亚健康疾病和颈肩综合征、脂肪肝等杂病,开展中医药健康指导与调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三是提高群众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通过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公众健康教育中医药咨询活动、播放中医药知识影像资料、发放中医药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引导城乡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居民群众的中医药预防保健能力。

五、深入挖掘,通过三个措施,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XX中药材资源丰富,闻名中外的道地药材“附子”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独特的地质地貌、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中药材数百种,有附子、百合、石斛、黄栀子、辛夷、黄柏、杜仲、厚朴等重点中药材59种和其他中药材128种。我们充分发挥挖掘这一优势,切实让我市中医药产业“腰板”挺起来,“本领”强起来。

一是打造一流中药材品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加大重点中药材种植力度。有附子GAP基地5000余亩、百合2035亩、其他中药材26000余亩,年总产量11000余吨,年产值近2.2亿;在政府大力推动下,中坝附子科技药业等10余个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建成投产,仅神农中药饮片厂生产中药饮片500余种,年产值3000余万元,中坝附子建成全国最大毒性饮片生产单体车间,壹原草生物科技建成全省最大的石斛产业发展基地。获得附子规范化生产技术专利6项,中药炮制关键技术与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是转化中药材成果。利用中药材优势,鼓励和支持市中医医院根据安全有效的传统精典方、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开发为院内制剂,研发中药膏、丹、丸、散等中医药健康产品。

三是探索医养结合、药食同源、健康旅游模式。在我市建设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单位,建设以“百合花基地”、“吴家后— 8 —

山辛夷花基地”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点。申报百合花基地为省科技厅“药食用百合全产业链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并立项,获立项资金100万元;对战旗石斛、XX附子等中医药企业进行市本级项目支持,以发展中医药产业带动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市的中医药工作在省、市卫计委及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专家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的需求和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检查评审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添举措、再鼓干劲,努力改进、积极创新。

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中医政策,认真研究并制定中医药经费的投入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为中医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充分发挥好中医专科专病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多方位的中医医疗的保健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市内中医三级网络的作用,加强市中医医院对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业务技术的指导培训,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药品质量的监管,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整体不断提高。

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中医骨干,专科专病、学

科学术带头人的培训,为保障群众健康,推进健康XX建设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放心,我们坚信:XX的中医药事业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定能够促进中医药事业新跨越。为建设“创新XX、开放XX、幸福XX、大美XX”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为实现健康中国梦,构建“健康XX”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五大鬼才下一篇:中国宗教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