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特色专科汇报

2023-05-29

汇报材料是进行汇报的书面内容。然而,不同阶段的汇报重点有所不同,如何才能写出一份有效的,同时还可促进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妇科特色专科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中医妇科特色专科汇报

2012年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工作总结

2013-2014年重点专科工作总结

2013-2014年我院继续按照《关于下达2013年农村医疗机构中医优势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通知》(苏中医【2013】88号)的要求,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项建设工作。将项目建设工作列入医院重点工作,现将项目建设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院领导高度重视专科建设工作,成立专科建设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医务科科长担任,负责项目的督查工作,脾胃病科主任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保证项目工作有序开展。

二、按照项目建设的五个方面逐项落实:

(一)、基本条件建设:

病区床位达到50张,设置一间中医特色治疗室,开展中医特色治疗、灌肠治疗、熏洗、耳穴埋籽、中药足浴、艾灸、穴位按摩、理疗等治疗项目,改造了病房治疗室,设置脾胃病科门诊,安排高年资医师坐诊,门诊设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比较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能满足脾胃病科疾病诊疗工作的开展。2014年1~11月脾胃病科门诊量41257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17.14%。

(二)、人员队伍建设

2013-2014年招聘1名中医执业医师,现有7名医师,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副高以上职称3名,本科学历7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43%,主治以上职称比率70%,本科学历比率100%,继续强化脾胃病科知识的培训,科室医师参加培训的比例100%,主要培训中医基本知识、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诊断,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脾胃病优势病种诊疗的适应症和操作常规,脾胃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脾胃病科常用方剂,科主任带头接受培训,今年共派出2名医护人员到省中医院进修。通过学习,大部分医师能熟练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常用方剂,促进中医临床工作的开展。

(三)服务技术建设:

对重点病种吐酸、痞满、胃痛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对实施情况及疗效进行总结,三个病种的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100%,中成药辨证使用率100%,中医治疗率100%,治愈好转率100%,2014年1~11月脾胃病科住院病人1176人次,使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100%,开展中医特色治疗项目8项:灌肠、熏洗、足浴、耳穴埋籽、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艾灸、药熨,将国内古今名中医的学术经验纳入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在临床中实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推广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中医适宜技术。

(四)环境形象建设:

在门诊、病区走廓制作宣传板块,介绍科室防治脾胃病科病的特点及优势,中医防治脾胃病的知识,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同时,对病区走廓进行初步装修,安装有中医特色的灯具及病房标识。

(五)设备配置建设:

购置艾灸仪10台、空气消毒机1台、无创呼吸机一台、除颤仪一台、心电监护仪两台、神灯2台。设备配置能满足脾胃病科临床需求。

三、取得的成绩:

1、门诊、病房环境明显改善,能满足脾胃病科临床需要;

2、中医服务能力较大提升,中医特色逐步显现。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广泛应用,取得良好临床效果,辨证论治优良率达90%以上,治愈好转率达100%,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的比例达31%,门诊人次、出院人次均较上一年增加15%以上;

3、环境形象建设逐步体现中医特色,中医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四、存在问题:

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未达项目建设要求。今年我院加大了中医执业医师招聘力度,安排2位中医执业医师到脾胃病科工作。

3、科研能力不足,无论文发表及科研项目。

4、经费不足,限制了科室硬件设备的增添。。

响水县中医院医务科

2014年11月23日

第二篇:中医特色专科汇报

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汇报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卫生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院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我院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工作,加快了中医临床专科建设步伐,促进了中医药服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了辖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下面我就我院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卫生院基本情况

卫生院地处区西北部,全镇面积42平方公里,辖21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人口约4.5万,流动人口约8千余人,全镇有卫生院1家,4个社区服务站,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6家,常年开展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和中医药健康宣教等服务。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落实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前后出台了相关的关于扶持中医药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区掀起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按照上级要求,我院积极参与创建中医特色专科,及时成立了“卫生院创建中医药特色专科”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每年都以红头文件下发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做到项目分解到科、责任落实到人。

(二)、规范科室设置和合理配置设备

卫生院成立了中医管理科,设置了中医科、针灸科、中药房和中药库,中药房配置有中药饮片350种,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形成“院有中医专科,科有中医专病,人有中医专长”的发展格局,针灸科已形成特色专科治疗规模,配置有电针仪、TDP神灯、针灸治疗床、六合多功能治疗仪、颈椎牵引器、腰椎牵引床、电脑中频治疗仪等临床治疗仪,中医针灸治疗腰腿痛在当地影响日益扩大。

(三)、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专科特色

卫生院共有卫技人员61人,其中中医药卫技人员6人,院内有临床医师24人,其中中医类别医师5人,占总医师数的20.83%,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聘都配有能中会西人员,共同负责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工作。

中医科有中医类别医师4人,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中医执业医师3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人,其中中医科科长为中医针灸科学科带头人,具有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曾于2005年赴区中医院进修中医针灸,并多次参加绍兴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较强的医疗工作能力,充分了解人体穴位及经络走向,利用中医针灸技术,通过辨证施治,擅长颈肩、腰椎关节病、眩晕头痛、中风偏瘫的治疗。科内成员学习氛围浓烈,去年我们又派一名中医医师赴区中医院进修学习一年,院内中医学术活动频繁,开展中医针灸、火罐适宜技术知识培训、中医体质辨识、儿童哮喘火罐疗法防治技术培训等讲座。

(四)、发挥中医专科治疗特色,服务社区居民

我院中医针灸科以“古今贯通,精医济世”为办科理念,充分发挥中医专科专病优势,坚持“病人第

一、服务第一”的原则,严格科室管理,狠抓医疗质量,努力开创业务,2013年中医针灸科门诊33816人次,设立有中医专科床位6张,2013年专科床位使用率70.04%,年接受转诊率5%,专科主要收治病种以“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中风后遗症”为主,病患治愈好转率72.73%,2013年社区外病人数7055个,住院病人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医药疗效明显,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中医针灸科强化专科专病,创立特色优势明显的专科体系,在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基础上,以针灸专科建设为龙头,开辟专病专治特色,继承与创新,引进“冬病夏治法、中频疗法、中医熏蒸法”等特色疗法,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防治技术,急慢性腰扭伤针灸技术,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并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三、创建成效: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围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指导思想,开展中医药下乡咨询、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活动,广泛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将结果纳入考评,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并将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纳入“三好一满意”活动中,有效促进医德医风建设。通过创建活动,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创建以来,中医科科长连续3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中医科也多次被患者评为群众满意科室。2012年我院代表区接受全国中医药先进县市考评组考评,成绩优秀。

几年来经过开展“创建绍兴市农村(社区)中医特色专科”活动,使我院的专病专科特色较为明显,特别是具有中医药优势的专病专科在农村社区诊治慢、疑难疾病中的特殊疗效不容小觑,对突出中医药优势,促进卫生院经济合理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该专科整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逐年稳步发展,并在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专科质优价廉、便捷显效的特色疗法,赢得患者满意和信任,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对我们的创建工作多做指导,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真诚接受,认真总结,保持优势和成绩、整改问题和不足,力争取得更好成绩,为我区中医药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7日

第三篇:中医妇科总结

气虚证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肾气虚证:——固阴煎或归肾丸。治法: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月经先期阳盛血热证:——清经散。治法:清热凉血调经。

血热证阴虚血热证:——两地汤。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治法:疏肝清热,凉血调经。 肾虚证:——当归地黄饮。 治法:补肾养血调经。 血虚证:——大补元煎。 治法:补血益气调经。 月经后期血寒证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或艾附暖宫丸。治法:扶阳祛寒调经。 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气滞证:——乌药汤。治法:理气行滞调经。

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逍遥散。 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肾虚证:——固阴煎。 治法:补肾调经。

肝郁肾虚证:——定经汤。治法:补肾疏肝调经。 气虚证:——举元煎或安冲汤。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月经过多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肾虚证:——归肾丸或当归地黄饮。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月经过少血虚证:——滋血汤或小营煎。 治法:养血益气调经。 血瘀证:——桃红四物汤或通瘀煎。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痰湿证:——苍附导痰丸或二陈加芎归汤。 治法:化痰燥湿调经。

气虚证:——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经期延长虚热证:——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蘆茹丸或固经丸。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血瘀证:——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味。 治法:活血祛瘀止血。

肾阴虚证:——两地汤合二至丸或加减一阴煎。 治法: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经间期出血湿热证:——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治法:清利湿热,固冲止血。

血瘀证:——逐瘀止血汤。治法:化瘀止血。 1.出血期辨证论治(塞流、澄源为主)

脾虚证:——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治法:补气摄血,固冲止崩。

肾气虚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肾虚证肾阳虚证:——右归丸加党参、黄芪、田七。 治法:温肾益气,固冲止血。 崩漏

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血热证虚热证:——上下相资汤。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实热证:——清热固经汤。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4)血瘀证:——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2.止血后治疗 崩漏止血后治疗是治愈崩漏的关键。但临证中个体化治疗要求较高。对青春期患者,有两

种治疗目标:一是调整月经周期,并建立排卵功能以防复发;二是调整月经周期,不强调有排卵。 气血虚弱证:——人参养荣汤。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

肾气亏损证:——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治法:补肾益气,调理冲任。 闭经阴虚血燥证:——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气滞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痰湿阻滞证:——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或痛经方。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寒凝血瘀证:——少腹逐瘀汤或温经散寒汤。

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痛经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苡仁、败酱草或银甲丸。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气血虚弱证:——圣愈汤或黄芪建中汤或养血和血汤。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肾气亏损证:——益肾调经汤或调肝汤。 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肝肾亏虚证:——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治法: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肝火证:——羚角钩藤汤。治法:清热平肝息风。 经行头痛血瘀证:——通窍活血汤。治法:化瘀通络。 血虚证:——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治法:养血益气。 风寒证:——荆穗四物汤。 治法: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经行感冒风热证:——桑菊饮。 治法:疏风清热,和血调经。 邪入少阳证:——小柴胡汤。

治法:和解表里。

经行身痛血虚证:——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治法: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血瘀证:——趁痛散。治法: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经行泄泻脾虚证:——参苓白术散。 治法:健脾渗湿,理气调经。 肾虚证:——健固汤合四神丸。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气滞血瘀证:——八物汤加泽泻、益母草。 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经行吐衄肝经郁火证:——清肝引经汤。 治法:清肝调经。

肺肾阴虚证:——顺经汤加牛膝或加味麦门冬汤。 治法:滋阴养肺。

肾阴虚证:——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证:——主方:右归丸加减。治法:温肾扶阳。

肾阴阳俱虚证:——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治法:阴阳双补。

脾虚肝郁证:——安老汤。 治法:健脾调肝,安冲止血。

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经断复来湿热下注证:——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凉血。

湿毒瘀结证:——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脾虚证:——完带汤。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肾阳虚证:——内补丸。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带下过多

阴虚夹湿证:——知柏地黄汤。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湿热下注证:——止带方。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治法:清热解毒。

带下过少肝肾亏损证:——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治法: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血枯瘀阻证:——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治法: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证:——香砂六君子汤。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肝胃不和证:——橘皮竹茹汤或苏叶黄连汤加姜半夏、枇杷叶、竹茹、乌梅。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血虚证:——当归芍药散。 治法:养血安胎止痛。 气滞证:——逍遥散。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妊娠腹痛虚寒证:——胶艾汤。 治法: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治法: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未破损期:——宫外孕Ⅱ号方加蜈蚣、全蝎、紫草。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休克型:——生脉散和宫外孕I号方。 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异位妊娠.

已破损期不稳定型:——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包块型:——宫外孕Ⅱ号方。 治法:活血祛瘀消癥。

肾虚证:——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胎漏、胎动不安血热证:——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 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 气血虚弱证:——胎元饮。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 治法:活血消癥,补肾安胎。 堕胎、小产

凡妊娠l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l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小产”,亦称“半产”。 怀孕一月不知其已受孕而殒堕者,称为“暗产”。

二、治疗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益母下胎为主。

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天汤。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肾虚证肾阳亏虚:——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滑胎肾精亏虚:——育阴汤治法:补肾填精,固肾安胎。 气血虚弱证:——泰山磐石散。治法: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血瘀证:——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治法: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脾虚证:——白术散加砂仁或健脾利水汤。 治法:健脾利水。 子肿 肾虚证:——真武汤或肾气丸。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气滞证:——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治法: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阴虚津亏证:——知柏地黄丸。 治法: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妊娠小便淋痛

.心火偏亢证:——导赤散加玄参、麦冬。 治法:清心泻火,润燥通淋。

湿热下注证:——加味五苓散。 治法:清热利湿,润燥通淋。 妊娠小便不通(定义)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妊娠小便不通”,古称“转胞”或“胞转”。

感染邪毒证:——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或解毒活血汤加减。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外感证:——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或参苏饮。 治法:养血祛风,疏解表邪。 产后发热血瘀证:——生化汤加味或桃红消瘀汤。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血虚证:——补中益气汤加地骨皮。治法:补血益气,和营退热。

气血两虚证:——肠宁汤或内补当归建中汤或当归生姜羊肉汤。 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产后腹痛瘀滞子宫证:——生化汤加益母草或散结定疼汤或补血定痛汤。 治法: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血虚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风寒证:——独活寄生汤或趁痛散、防风汤。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产后身痛血瘀证:——身痛逐瘀汤或生化汤加味。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肾虚证:——养荣壮肾汤加秦艽、熟地。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

产后恶露不绝血瘀证:——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血热证:——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气血虚弱证:——通乳丹。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缺乳肝郁气滞证:——下乳涌泉散。治法: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痰浊阻滞证:——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治法:健脾化痰通乳。

气滞血瘀证:——主方:香棱丸或大黄虫丸。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癥。

痰湿瘀结证:——主方: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癥。 癥瘕湿热瘀阻证:——主方: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癥。 肾虚血瘀证:——主方: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治法:补肾活血,消癥散结。

急性盆腔炎热毒炽盛证:——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湿热瘀结证:——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盆腔炎湿热瘀结证:——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寒湿凝滞证:——少腹逐瘀汤。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气虚血瘀证:——理冲汤。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肾气虚证:——毓麟珠。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肾虚证肾阳虚证:——温胞饮或右归丸。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肾阴虚证:——养精种玉汤。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不孕症 肝气郁结证:——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瘀滞胞宫证:——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治法:逐瘀荡胞,调经助孕。

痰湿内阻证:——苍附导痰丸。 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经。 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阴痒 肝肾阴虚证:——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治法: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外治法盆浴 蛇床子30g,百部30g,苦参30g,徐长卿l5g,黄柏20g,荆芥(或薄荷)20g(后下)。亦

可选用市售洁尔阴、洁身纯等中药制剂。

热毒证:——龙胆泻肝汤。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阴疮寒湿证:——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消疮。 子宫脱垂

Ⅰ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

Ⅱ度:轻者,宫颈已脱出阴道口;重者,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气虚证:——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肾虚证:——大补元煎加黄芪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第四篇:中医妇科考试总结

妇科

月经病: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为主症,或伴有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病机:寒热时邪侵袭、情志因素、房事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诊断:多以四诊收集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以主要症状而命名。

辩证:着重月经的量、色、期、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明显不适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症候,运用四诊八纲辩其脏腑、气血、经络的寒热虚实。 治疗原则:

1.重在治本2.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月经先期

定义:月经周期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 病因病机:1.气虚 a脾气虚b肾气虚

2.血热a 阳盛血热b阴虚血热c肝郁血热 辨证论治:1.气虚证

脾气虚---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血热证

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疏肝清热,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预防与调摄:1.节饮食2.调情志3.适劳逸4.节房事和节制生育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 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血寒(虚寒、实寒)、气滞 辨证论治:1.肾虚证---补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证---补血益气调经---大补元煎

3.血寒证

虚寒证---扶阳祛寒调经---温经汤《金匮要略》 实寒证---温经散寒调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4.气滞证---理气行滞调经---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

病因病机:肝郁肾虚

辨证论治:肝郁证---疏肝理气调经---逍遥散 肾虚证---补肾调经---固阴煎

月经过多:月经量较正常明显增多,而周期基本正常者。 病因病机:气虚血虚血瘀

辩证论治: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举元煎

血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 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益母草、三

七、茜草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径时间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 病因病机: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辩证论治:肾虚证---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归肾丸 血虚证---养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 痰湿证---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月经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径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漓半月方净者。 病因病机:气虚血热血瘀

辨证论治:气虚证---补气摄血,固冲调经---举元煎 血热证

虚热证---养阴清热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湿热证---清热祛湿,化瘀止血---固经丸

血瘀证---活血祛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者。 病因病机:肾阴虚湿热血瘀

辨证论治:肾阴虚---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两地汤合二至丸

湿热证---清利湿热,固冲止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血瘀证---化瘀止血---逐淤止血汤

崩漏: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症,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 病因病机:脾虚肾虚血热血瘀 辩证论治:

1)出血期辩证论治

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

脾虚证---补气摄血,固冲止崩---固本止崩 肾虚证

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止血---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肾阳虚证---温肾益气,固冲止血---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阴虚证---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 血热证

虚热证---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上下相滋汤 实热证---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清热固经汤

血瘀证---活血化瘀,固冲止血---逐淤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 止血后治疗

止血后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闭经: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或月经停闭超过了3个月经周期者,称闭经。

病因病机:气血虚弱肾气亏虚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 辩证论治:

气血虚弱---益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肾气亏损---补肾益气,调经冲任---加减苁蓉菟丝子加淫羊藿、紫河车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附子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血府逐淤汤

痰湿阻滞---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

痛经: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或剧痛晕厥者,成为痛经,有称“经行腹痛”。 病因病机:不通则痛,不容则痛 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肾气亏虚

辩证论治: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辩证求因而治本 气滞血瘀证---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寒凝血瘀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汤

湿热瘀阻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 气血虚弱证---益气养血,调经止血---圣愈汤

肾气亏损证---补肾益精,养血止痛---益肾调经汤/调肝汤

月经前后诸症: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者,以经前2-7天和经期多见。

1)经行乳房胀痛:没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作涨,或乳头涨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

病因病机:根据部位时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肝气郁结肝肾亏虚

辩证论治:肝气郁结证---疏肝理气,和胃通络---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肝肾亏虚证---滋肾养肝,和胃通络---一贯煎加麦芽、鸡内金

2)经行头痛:每遇经期或行径前后,出现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辄止者。 病因病机:肝火血瘀血虚

辩证论治:治法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为主 肝火证---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 血瘀证---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

血虚证---养血益气---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3)经行感冒: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感冒症状,经后逐渐缓解者。 病因病机:风寒风热邪入少阳

辩证论治:风寒证---解表散寒,和血调经---荆穗四物汤 风热证---疏风清热,和血调经---桑菊饮加当归、川芎

邪入少阳---和解表里---小柴胡汤

4)经行发热: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发热为主症者。 病因病机:肝肾阴虚血气虚弱瘀热壅阻 辩证论治:调气血,和营卫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育阴清热---蒿芩地丹四物汤 血气虚弱---补益血气,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瘀热壅阻---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加丹皮

经行身痛: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身体疼痛为主证者。 病因病机:血虚血瘀

辩证论治:血虚---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血瘀---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趁痛散

6)经行口糜: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口唇糜烂,如期反复发作,经后渐愈者。 病因病机:阴虚火旺胃热薰蒸

辩证论治:阴虚火旺---滋阴降火、佐以活血化瘀---知柏地黄汤加蒲黄、田七 胃热薰蒸---清胃泄热---凉膈散

经行泄泻: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次,经静自止者。 病因病机:脾虚肾虚

辩证论治:脾虚---健脾渗湿,理气调经---参苓白术散 肾虚---温阳补肾,健脾止泻---健固汤合四神丸

8)经行浮肿: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 病因病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

辩证论治:脾肾阳虚---温肾化气,健脾利水---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养血调经---八珍汤加泽泻、益母草

经行风疹块: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周身皮肤突起红疹,或起风团,瘙痒异常,经净渐退着。

病因病机:血虚风热

辩证论治:血虚---养血祛风---当归饮子 风热---疏风清热---消风散

经行吐衄: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吐血或衄血者。 病因病机:肝经郁火肺肾阴虚

辩证论治:肝经郁火---清肝调经---清肝引经汤 肺肾阴虚---滋阴养肺---顺经汤加牛膝

经行情志异常:每值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或彻夜不眠,甚或狂躁不安,经后复如常人者。 病因病机:肝气郁结痰火上扰

辩证论治:肝气郁结---疏肝解郁,养血调经---逍遥散

痰火上扰---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生铁落饮加郁金、川连翘

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明显不适症候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痛、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 病因病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

辩证论治:肾阴虚---滋养肾阴,佐以潜阳---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制首乌、龟甲 肾阳虚---温肾扶阳---右归丸加减

肾阴阳俱虚---阴阳双补---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 经断复来:绝经期妇女月经停止1年或1年以上,又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病因病机:脾虚肝郁肾阴虚湿热下注湿毒瘀结 脾虚肝郁---健脾调肝,安冲止血---安老汤

肾阴虚---滋阴清热,安冲止血---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叶、大小蓟 湿毒瘀结---利湿解毒,化瘀散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绝经后短期内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吸收亢进,全身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与绝经有关的代谢性骨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受累者多为绝经后3-4年,可延至70岁妇女。 病因病机:肾精亏虚阴虚内热阴阳两虚脾肾两虚 辩证论治;肾精亏虚---补肾填精益髓---左归丸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补肾强筋---知柏地黄丸

阴阳两虚---补肾壮阳,益髓健骨---二仙汤加菟丝子、五味子、肉苁蓉、杜仲、茯苓 脾肾两虚---益肾健脾---大补元煎

第五篇:中医妇科学教案

月经后期(共1课时)

主讲人:沈波

教学目标: 应知:1.月经后期的症状;

2. 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3. 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及治疗;

运用:1. 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 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教学重难点:1. 月经后期肾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2. 月经后期血虚证的辨证要点及治疗;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课本知识

教学流程:教师讲解,问题诱导,学生理解掌握

一、 组织教学:学生静息准备上课

二、 复习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 新课讲授:

(一)月经后期的症状:月经周期推后7天以上,甚至3—5月一行,可伴有经量或经期的异常。

(二)肾虚证

主要症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气短;

腰膝酸软,性欲淡漠;

小腹隐痛,喜温喜按;

大便溏泄,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症候分析:1.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主症。

2. 头晕气短:肾虚导致气血不足,不能上行头面。

3. 腰膝酸软,性欲淡漠:肾虚的辩证要点。

4. 小腹隐痛,喜温喜按:中阳不足,寒主收引。

5. 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肾司二便。

6. 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均为肾虚的表现。

治法:温肾助阳,养血调经。

方药:当归地黄饮

方解:1. 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 杜仲 怀牛膝 :补肾;

3. 当归:补血活血;

4. 炙甘草:调和诸药。

(三)血虚证

血虚症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

经行小腹绵绵作痛;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

爪甲不荣;

舌淡,苔薄,脉细弱。

症候分析:1.经行错后,量少,色淡,质稀无块:主症;

2.经行小腹绵绵作痛:气血不足以滋养;

3.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血虚不能上行;

4.心悸失眠:血不养心;

5.爪甲不荣:血虚不能濡养筋及爪甲。

6.舌淡,苔薄,脉细弱:血虚之征。

治法:补血填精,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

方解:1. 山药 熟地 茱萸 :六味地黄丸之三补;

2. 杜仲

枸杞:补肾;

3. 当归:补血活血;

5. 人参:大补元气;

6. 炙甘草:调和诸药。

四、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所讲内容。

五、思考大补无煎与当归地黄饮的区别?

上一篇:最新中考满分作文精选下一篇: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