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2024-04-29

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精选11篇)

篇1: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乌苏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为进一步推动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精神,结合我市及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方针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针对医院实际、三个文明一起抓,力求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突出中医药特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层层推进。

二、总体目标

在仁、和、精、诚核心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宣传、贯彻、教育将赋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精神融汇于各项工作中,渗透于职工言行中,根植于头脑中,逐步形成严谨务实的管理氛围,以德取人的人才氛围,钻研奋发的学习氛围,和谐愉悦的人际氛围,视野开阔的创新氛围,中医药特色突出的氛围,在致力于实现职工对医院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再创造”服务达到病员、市民、行业同仁及社会的认可。

三、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实行法人责任制,院领导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各分管院长为所辖范围责任人,党政联系会议、院科联系会议是协调机构,办公室为日常办事部门,成立以法人为首的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含有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中医特色科室学术带头人、老中青中医药骨干,工青妇负责人。重大事项由领导小组决策,在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经费组织上予以保证。

—3—

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办院方针、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全体职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概括为仁、和、精、诚。

1、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结合当地的人文、地域环境、医院实际,弘杨中医院精神,继承传统,超越历史,创新品牌。

2、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并通过一系列具体建设活动使之成为无形资产,进而转化为医院的资本。

1)医院远景:创建名院,特色优势突呈,文化建设领先。

2)医院发展思路:直抓实干,振兴中医,中医属一流,西医也优秀,挖掘祖国医学宝库,施精湛医术,待八方患者,用我们仁爱之心构筑健康家园。

3)办院方针:服务要优,技术要精,环境要好,价格要廉。

3、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结合本地本院实际,医疗资源配置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富有中医特色的医院发展战略,制定医院办院宗旨,医院精神。

4、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编写院训,院歌。

5、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制定出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从语言、举止、礼仪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的行为规范体系。

五、环境形象建设

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体现中医医院基本特征,把特征与医院宗旨、服务理念、办院方针有机结合,坚持大众原则,实用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协调性原则,审美原则。

在拟建的新综合楼的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及标志性建筑物,内部装修中根据设计构造情况在门诊部、病房、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工作站、中药房、候诊区,通过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色彩等营造一个中医药文化特色浓厚的氛围。

六、医院标识性建设

在目前现有的院微基础上,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力争更加完善,中医特色理加彰显,富含中医药文化理念和色彩,应用于医院的办公用品、宣传品、指示牌、药袋、报告单袋、救护车、服装等,加强中医院的宣传。

篇2: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文化建设、中医药特色建设和村卫生所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达到建设标准,使六月份的现场观摩会,看有特色、学有样板、品有内涵。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特色建设,建立起适应先进文化发展方向、遵循卫生事业发展规律、满足广大群众健康需求,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医院文化体系和传承创新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医院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不断提升卫生行业的优质服务力和社会亲和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软件基础,加强内在约束力。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机制体制,完善规章制度,把医院文化和中医药建设融入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规范约束行为,不断夯实软件基础,提升内在约束力,认真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健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严格诊疗操作,规范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记录制度,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制度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中医药三个三分之一和疾病谱排序、健康咨询等相关规章制度,2

形成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对行为规范的主导作用,大力提升各项卫生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二)强化硬件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院容院貌、医疗技术设备和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使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达到“四化”要求,即布局规范化、环境温馨化、设施配套化、服务人性化。要改善中医诊疗环境,完善中医药服务设施设备,设置标准中医科和中药房,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员,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要按照设计要求,全力加快村卫生所建设进程,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所有建设村卫生所必须在6月底投入使用。

(三)凸显文化内涵,提升优质服务力。通过建设高端先进的物质文化,完善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落实以人为本的行为文化,塑造情操高尚的精神文化,传承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定位医院服务宗旨,界定发展战略,升华核心价值,转变服务模式,全面彰显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要突出建设主题,狠抓质量管理,增强技术实力,讲求服务艺术,将无形的医院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融合于有形的医疗服务之中,形成和谐统一、蓬勃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凝聚团结协作、共事共心的团队精神;锤炼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职工队伍;塑造救死扶伤、诚信服务的医院形象;增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竞争能力,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四)建立长效机制,深化社会亲和力。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是一项多维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医院文化建设、中医药建设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将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作为全局性、统领性工作来抓实抓好,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和谐医院为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医院有名科、技术有名人、服务有名手的医院品牌,全面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社会亲和力。

三、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明确分工,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出实招、想办法,精心谋划确定本单位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做到面貌有改观、服务有特色、技术有创新。乡镇卫生院在做好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的同时,还要精心准备1个新建村卫生所。

二要注重质量。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既定的目标任务,要切实加快工作进度,更要注重质量与效能。从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设备配置、专科建设、院容院貌、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等方面着力,加大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出实招,解决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量。要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形成人人参与,群策群

力,凝聚共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切实使医院文化建设和中医药建设成为推动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助力器。

篇3: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充分继承中医药发展史中的实践精神和人文精神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同疾病作斗争所进行的实践尝试。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 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和“伏义氏……画八卦……万物之理, 得以类推, 炎黄因斯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 以拯夭枉焉” (《帝王世纪》) , 到中医发展史上的三次高峰, 直至现代中医在抗击“非典”、艾滋病和癌症中所取得的突出效果, 无不说明实践创造了中医药的科学体系, 中医药的价值也被实践中卓越的疗效所证实。实践精神既是中医发展的重要特点, 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思路。德育的目标就在于通过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灌输使受教育者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在德育中坚持实践精神, 在实践中继承、弘扬、创新中医药文化, 是提高中医药院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 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 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一方面, 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 非常重视弘扬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精神, “以天复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 。唐代孙思邈也说:“人命至贵, 有贵千金, 一方济之, 德逾于此。”“医乃仁术”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最高凝练。“术”乃方术, 即医家治病救人的技术, 而“仁”指的是“爱人”, 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 以生命为世间最可贵的东西。另一方面, 现代医学正向“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转变, 再次呼唤医德与医术的统一。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把人与自然界、社会及精神因素看做一个统一体来观察和治疗, 这种思想更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更加契合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因此, 中医药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充分继承中医药发展史中的人文精神。

二、充分发掘中医文献中的医德资源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文化双重内涵的医学体系, 素来重视医家的道德修养, 流传下来卷帙浩繁的文献书籍。我们应当借鉴这些文献中的有益成分, 并将它们应用于学生德育工作之中。

例如:《黄帝内经》为后人树立了“以人为本、博闻强识、孜孜以求”的医者形象。它从医生个人修养、行医规范和医患关系等方面对医生的道德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学医者的选择上, 《素问·五脏别论》云:“拘于鬼神者, 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 不可与言至巧。”在学习中, “旦暮勤服之”, 持之以恒, 反复体悟, 方能有所成。行医时应具备“诊有大方, 坐起有常, 出入有行” (《素问·方盛衰论》) 的道德风范。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态度严肃、品行端正、详查细诊。人之生命一失不可复得, 因此对待生命要一丝不苟, 不可敷衍了事。

被称为“中医之魂”的《伤寒论》, 将人的生命尊为“至贵之重器”, 提出“细心诊断、用药精炼”的行医要求。书中对“证候、症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分类, 所用处方也多为寻常药物, 并对用药及治疗做精细观察, 语言质朴, 无不展现出对苍生百姓的关切, 为后世树立了医德典范, 标志着古代医德发展的最高峰。

《备急千金要方》首次系统阐述了医德准则和规范, 开创了较为完整的医德体系, 提出了精诚合一的医德修养观点, 即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相结合, 它用整篇文章独立论述了精诚的医德思想, 并放在全书之首, 这在我国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其中《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学强调学医要“以活人为本”“视病犹亲”“术德兼备”等, 以仁爱精神为准则的中医道德观世代相传。中医药院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医药文献中的德育资源, 从诸多医学典籍中凝练精华, 为医学生的道德培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充分弘扬历代医家的道德典范作用

从古至今, 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医家都不乏其人, 他们所诠释出的道德品质如温谦恭谨、重义廉洁、精勤不倦等都应作为中医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历代医家为道德楷模, 用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为医学生在理论学习和身体力行中间架设一座桥梁, 无疑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德育方法。

1. 温谦恭谨, 尊敬同道

唐代孙思邈指出, 医者勿要“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炫耀声名, 訾毁诸医, 自矜己德”。明代陈实功说:“凡乡井同道之士, 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 切要谦和谨慎, 年尊者恭敬之, 有学者师事之, 骄傲者逊让之, 不及者荐拔之, 如此自无谤怨, 信和为贵也。”《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也说明了为医者应尊重同道, 谦虚好学。叶天士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 哪怕是“名未著”的医生的意见, 他也虚心采纳。

2. 重义廉洁, 精诚一赴

《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借身命, 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 勿避险恶, 昼夜寒暑, 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谈到:“欺则良知日以蔽塞, 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 而医道日昌。”晋代名医葛洪看到“诸家各作备急, 既不能穷诸病状, 兼多珍贵之药, 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的情况, 决心“率多易得之药, 其不获已, 须买之者, 亦皆贱价, 草石所在皆有”, 不辞劳苦编著《肘后备急方》, 里面的药方物美价廉, 文字朴实易懂, 完全从贫苦百姓的利益出发, 可谓大医风范。

3. 精勤不倦, 博采众长

《黄帝内经》指出, 医生应该“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中知人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要求行医者“医学贵精, 不精则害人匪细”, 要德术兼修、至精至微, “医道精深, 不可浅尝辄止, 而医者责任重大, 临证不可不慎”。皇甫谧经穷搜博采, 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编纂起来, 加以综合比较, “删其浮辞, 除其重复, 论其精要”, 又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 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

4. 医乃仁术, 大医精诚

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 即天之理、生之源, 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 视人之病, 犹己之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即是学术造诣精湛, 博极医源, 精求医理;“诚”指“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一心一意为穷苦百姓服务, 对于没钱看病的人, 他不但不收诊费、药钱, 还腾出房子让病人住, 并亲自熬药给病人喝。

纵观历代名医大家, 无一不是德艺双馨、垂范千古。他们流传下来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 是中医药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 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具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医文化循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发展而来, 蕴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其深刻的哲理性、科学性和伦理观横跨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以她为底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各家学说和诊断技术无不闪耀着智慧和东方思维的熠熠光辉。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掘中医药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本着“大医精诚”的培养方向, 培养医学生“心存仁术”的道德追求、“精勤不倦”的求学态度, 如此才能不断优化医学院校德育工作, 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秋.中国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之考释[J].中医药学刊, 2005, (2) .

篇4: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关键词: 中医院校 档案工作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和反映高校发展历程和各种活动的载体,具有承载历史和文化的功能。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更是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事业的重任。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与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它是全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用来反映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念、学习形态、思想意识形态、行为、信念上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种文化。中医院校更是如此,它们坚持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强化中医的传承,突出中医药文化元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凸显中医药特色,使我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代代相传,成为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中医院校档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众所周知,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制度文化,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制度是纽带。中医院校的档案工作多年来累积保存的各类档案资源和档案资料,无论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存在还是以影像、声音等形式呈现,其实质上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形式的体现。因此可以说中医院校档案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其丰富的内容、真实的历史记录、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档案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精神建设又引领者档案工作者去探索、去开发隐藏在日常校园活动中的档案资源。因此,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2中医院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

2.1 记载并传承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石记载着几代中医药人的集体智慧和成果的结晶,凝聚了中医药文化。文化传承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的传接和不断的发展。从档案本身来说,它的物质形态包括纸质资料、实物、照片媒体资料等,都是最真实的原始材料。校园的物质文化包括了学校的硬件环境、学风、教育管理风格等,均可从档案中找到相关信息,从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徽,标语、教室建筑等,处处体现出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发展历史。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一所学校进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反映出学校整体的精神境界、世界观、价值观、理想追求等,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形象。对于中医院校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在大国医精神的发扬、医德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尊师重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等。中医院校的档案馆承担了传播学校文化、大国医精神的重任,因此开发利用好医学院校的档案资源是传承和发扬校园文化建设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2.2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详尽史料依据的作用

档案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档案就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以给现在的人以启示。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过去的经验,离不开过去先辈们的努力。档案是真实的,客观的,可靠的,具有凭证价值的资料。而中医院校的档案则详细记录了过去该校教学、管理、文化等各项活动的记录,这些档案可以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和保障材料。高校管理者们在设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从过去的老照片、活动录像、录音和视频中寻找思路。

2.3传播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功能

众所周知,在《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馆(室)不仅仅是收集、整理、存放、保管档案文献资料的地方,也是开展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利用档案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也是对他们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熏陶。同时更要利用档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由于学校档案所记载的信息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既真实又具有极强的代表性。通过编写校史、大事记、人物档案、名医档案,树立学校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宣传我校的烈士、革命先烈,以教育内料、实物展览等各种形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总而言之学校档案所蕴含的文化内容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积极的,更是有教育意义的。

2.4 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的功能

中医院校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事业。医学院校收藏档案一方面是为促进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校史、医史文化建设。中医院校丰富的档案资源为学校建设校史馆、医史馆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校史馆建设中,从建校以来至今的所有重大事件的照片,重大历史节点的实物档案都可以为校史馆增加一份有说服力的内容。中医院校不同于其他西医院校和综合院校,构建中医药博物馆是中医院校的发展使命。医史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是十分值得我们炎黄子孙研究的,医学院校档案馆(室)所存的古代医学书籍资料等内容,古代的制药技术,以及其他档案资料都将成为我们研究医史文化、建设医史博物馆的重要依据。

3小结

总之,中医院校的档案资源十分丰富,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人所用、为校所用,这样既发挥了档案的价值,也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提升了工作效率。将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作为中医院校,有效的利用档案资源,能够使学习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受到中医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医药大学的以后的发展建设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慧红,许洁.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史志,2008(5)

[2] 刘宁.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2)

[3] 韦晓青.发挥高校档案功能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J].攀登,2011(4)

[4] 杜玉兰.高校档案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常州大学学报,2012(4)

篇5: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医药工作,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我县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20XX]X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到十九大精神,以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内涵质量发展和创新智慧发展,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能力,到2023年,力争40%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中医药特色优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明显提升,达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的35%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落实政府主体办医责任,完善县中医医院建设,加强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建设,到2021年县医院设有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县妇幼保健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深入开展“国医堂”升级提标和中医药特色优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探索开展乡镇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建设。全面加强中医医联体建设,最大限度提高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利用效率。

(二)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薄弱专科、医技科室建设,推广实施至少30个以上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全面开展家庭医生中医药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广泛开展中医健康宣传活动,中医药内容占健康宣教内容不少于50%。在县中医医院和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治未病”指导室。创建一批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乡镇。鼓励县中医医院自建、托管养老机构,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三)着力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逐步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4-0.6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执业

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达到20%以上,9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县中医医院建设1-2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吸引鼓励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和基层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基层中医药骨干。加强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中医药培训,规范和提高其运用中医药诊疗知识、技术方法。

(四)加快推进基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强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与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开展智慧“国医堂”建设,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教育、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推进县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发展远程医疗,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应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

(五)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县级基地设在XX县中医医院,按要求配齐培训和推广设备。基地要利用五年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培训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每人掌握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实适宜技术推广责任制,基地要指定至少10名、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定至少1名适宜技术推广人员,负责区域和本机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六)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开展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创建活动,县中医医院要建立一个不少于100平方米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园地,大力倡导“大医精诚”核心价值理念。开展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依托现有公园设施建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中医药文化墙进乡村。发掘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创作一批中医药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有效融合。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阶段(2019年7月-2019年8月)。印发《XX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

(二)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2年6月)。对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细则,查漏补缺,巩固成果,完善提高,确保取得实效。

(三)评审阶段(2022年7月-9月)。按照市卫健委统一安排部署,迎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评审,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县卫生健康局要指定专门的科室和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督促工作开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落实。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抓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政府对中医药事业投入支持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予以倾斜。人社部门负责完善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激励政策,鼓励毕业生、在职在岗中医药人员到基层服务。医保部门负责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落实对中医医院的医保扶持政策,探索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做好中医医疗机构投资项目立项,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调剂使用政策,促进中药院内制剂在基层的应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监管。

篇6: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一、项目目标

通过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填平补齐”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项目建设,改善群众中医药服务环境和体验,开展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方便社区群众就近享受规范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项目范围与内容

(一)项目范围

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项目内容

1.改善中医诊疗环境。将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

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

2.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诊疗设备配备标准,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按程序接入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健康信息平台。

3.开展中医药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本机构中医药人员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区中医医院组织本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骨干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开展不少于2天的中医药服务培训。

4.开展中医药技术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确保能安全有效开展和规范化操作针刺类、灸类、刮痧类、拔罐类、中医微创类、推拿类、敷熨熏浴类、骨伤类、肛肠类以及中药饮片等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详见《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形式

区卫健局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我区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项目单位要制定项目工作实施计划,报区卫健局审核同意后开始实施。

(二)资金安排

2020年省财政下拨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专项经费共20万元,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其中15万元划拨入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

5万元划拨入市区中医医院,用于开展全区中医药人员培训。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21年12月底前全部执行完毕。

五、项目监督与管理

(一)项目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同时加快项目执行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完成后做好自评工作。

(二)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将根据项目实施情况适时开展评估,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区卫健局将把项目建设工作纳入项目单位考核,项目执行实际效果将作为今后安排相关中医项目资金的依据。

篇7: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四)长远规划,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书法、绘画等)展现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长期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五)加强考核,注重实效。

篇8: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思想政治工作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例, 说明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在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同时, 以开放心态, 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文化的精华, 把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应用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之中, 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素质, 开阔精神境界, 提升医院文化品位, 唤起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追求先进的医学技术、文明高雅的现代工作方式和树立乐观豁达、廉洁行医的人生态度, 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 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选择地运用优秀传统的中医文化, 对做好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中医药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资源

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几千年来, 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与现代思想相互补充, 逐渐形成了悠久而深厚的思想文化传统,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文化, 充分挖掘和借鉴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政治思想资源, 使其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医药文化、开阔境界, 提升中医药品位、增强广大医务人员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唤起其继承传统文化的神圣责任。

1.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想内涵

传统的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 身心协调的动态平衡观, 上工治未病的健康理念, 因时、因地、因人的个体化辨证治疗理论, 以及正气为本, 用“精气神”高度概括人体生命现象的生命理念等, 不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工作重点的专业要求, 同时也适应现代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转变。

2.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进取思想

传统中医药文化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秉承推陈出新、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独特优势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十分重视这种思想和精神的培养, 具体表现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上;这些都是历代医者自强不息精神的光辉写照。正是由于传统中医药文化这种以人为本, 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的积极进取思想, 因此, 在世界已经进入现代化的21世纪, 传统中医药文化仍然可以发展创新且源远流长, 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接轨。

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 我们要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积极进取、推陈出新的内容, 激发广大医务人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从思想上树立廉洁行医、爱岗敬业的意识, 在专业知识上努力提高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广泛吸收国际医学新知识、新技术,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为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3. 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价值取向

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始终秉承道法自然的生命观, 形神兼顾的健康观, 整体平衡的思维观, 辨证论治的诊疗观和大医精诚的道德观等核心价值观念。历代中医药人遵循着共同的经典和理论、信守着相同的规则和思想, 在医学实践的推动下, 形成了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构建了以人为本,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框架体系。这种道德观以及价值体系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既尚义, 又求利, 在不损害社会、公众、集体利益的前提下, 追求个人的合法权益, 做到利己不损人, 这正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应当提倡的正确义利人生观。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发展同样始终围绕着人, 人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 天地之间人为先。关注百姓的健康生活, 追求一种道德伦理的人本关怀等。这一点与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 即“以人为本”, 是一脉相承的。

二、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指导和促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中医药文化, 必须深入挖掘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内涵, 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必须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精华, 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对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 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 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必须坚持从本地区、本医院的实际出发, 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讲求兼收并蓄, 在不断汲取各种中医药养分中与时俱进, 促进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1. 借鉴传统中医药文化, 解决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继承与批判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 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人为本, 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 有目的地转变人们的思想, 启发人们的觉悟, 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观和改造世界观的能力。因此,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其发展过程中, 不能脱离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如果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医药文化相割裂, 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木之本, 无水之源”。儒家学说有句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要想成才, 首要的是修身养性。修身就是要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境努力学习, 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 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纯洁;养性就是使自己的本性不受损害, 通过自我反省体察, 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我们继承的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精髓, 在继承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糟粕。因此, 我们在吸取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同时, 要警惕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比如:有人说中医理论是伪科学、中医误国, 要废弃中医;以点带面, 全盘否定, 肆意地践踏中医药科学等, 这些言论, 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阻碍作用, 无形之中也在影响着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政治思想;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也将不利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而现代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因此, 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时应当取其精华、剔除糟粕, 在吸收的过程中合理地加以改造、创新, 找出对我们工作有益的方面, 批判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为思想政治工作减少阻力和障碍, 以推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地有力开展。

2. 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 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医德医风问题

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仅是治病的医术, 而且还是治人的医道。《大医精诚》有言:“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蚩,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惜身命。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 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这里强调了医德的重要性,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 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大医精诚》体现了儒家伦理的道德要求, 最核心的就是要怀有仁心, 要行忠恕之道。“夫治身与治国, 一理之术也”。传统文化称儒术为仁术, 同样亦称医术为仁术, 二者同具“仁爱之心”。“仁爱之心”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这与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一致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营造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支持与和谐环境。其直接影响着人一个时期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观条件, 包括人的自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尤其是文化素质。没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就不会有良好的行为教养, 更不会自觉地去加强品德修养。附庸风雅不难做到, 但要真正具有深沉的气质、丰厚的涵养, 没有一以贯之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知识熏陶积淀是绝对不行的。比如, 我们开展的“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廉政文化进医院”示范点创建等活动, 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和约束广大医务工作者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 树立廉洁行医、礼貌待人、文明服务的崇高宗旨, 而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中医药文化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

3. 传承传统中医药文化, 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态度问题

传统中医药文化理论融合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 形成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的根本, 如果丢了, 那么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因此, 我们传承中医药文化知识, 为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所用, 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面对的是人, 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 其根本落脚点是促进人的思想引领上, 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 有目的地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转变他们的思想, 启发大家的觉悟, 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动员医务人员为实现医院当前和长远的工作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

因此, 必须从表情上给对方一种和蔼可亲的态度, 以一颗真诚、谦虚的心让其感受到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可亲和诚意, 避免一言堂、个人崇拜、领导者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行为, 增强其信任和信赖感。思想政治工作虽然被称为大政工体系, 是一项人人都要做的工作, 但它不同于行政管理, 不能单单地靠严管严罚来解决问题, 要靠教育、培训、引导来实现, 来提升职工的思想认识, 从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偏差。只要思想变化了, 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 要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态度问题至关重要, 解决态度问题, 是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篇9: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院文化

关键词:中医药特色医院文化中医医院

中医是以哲学、宇宙观、生命观为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望、闻、问、切”,重视“脉象”的变化。[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注重中医药文化建设,打造了一个中医药特色文化浓厚的中医医院。

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关键在内涵建设,即是要在医院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从医院员工的行文规范及文化娱乐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着手。龙川县中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全省建院最早的33间中医院之一,广东省首批“中医名院创建单位”,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近年来,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吸收各方面的优势文化,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团体形象等。医院建立了以德术兼修、大医精诚的医院精神;弘扬国粹、惠福于民的医院宗旨;仁爱、精诚、求知、致和的院训;铸就名医、打造名科、创建名院的医院发展战略。

二、作为中医医院,要深刻认识到中医医院在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医院按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1、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普及力度,加强中医药传播能力建设,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2]医院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了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等区域,广泛宣传了中医药文化。同时结合科室业务特色,以科室开展的中医药优势病种为主题,制作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文化知识宣传栏,以及中医药护理手册,在科室走廊悬挂、张贴,积极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2、医院规范管理上,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中。医院制作具有中医药特色文化的院徽、院歌、院训、员工手册,对中医文化的价值观、行为观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全院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广泛倡导、大力弘扬大医精诚的中医文化和医院文化精神,在广大的员工心目中建立起导航系统,让员工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

3、科室制作传画册和健康教育处方,介绍科室中医特色服务、宣传中医药相关知识,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医药文化,推介中医药特色优势,让人们在中医院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同时主动接受中医药服务,加深对中医院、对中医药的认知、认可。通过诊疗环境和流程、行为规范的改进,彰显医院特有的中医药文化特征,提高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门人才,培养一批中医药文化管理工作者,建立一支适应中医药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探索建立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才激励机制。[3]我们坚持一条:“重视人才、爱护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人才”的人才理念。“要想县中医院这艘船在医海中不落伍、不沉没,中医药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至关重要。”基于这种认识,我院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从不含糊也舍得投入。根据医院实际,先后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用好、管好、提升好中醫院人才。近年来,通过引进了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聘本科学历以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共30余名。在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上,医院始终保持每年选送10余人到上级中医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对中医药人才的的培养,有效地促进我院中医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展中医药科研课题20余项。

四、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中医医院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4]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

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全面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是中医院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医院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通过不断加强中医院文化的内涵和实践建设,提升中医院新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院持续和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魅力中医药》2010年第4期.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篇10: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和《指南》的文化精神,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方针,把握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十二五”中医药发展项目及省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坚持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中医特色年”活动,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我院的综合能力,为和谐卫生和谐天柱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结合我院实际环境建设及软件条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协调。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1、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是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2、发扬“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知道无论多么平凡的工作岗位,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关心集体,关心中医医院的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反馈医疗质量、医院服务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塑造优秀的中医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不仅是展现于社会公众面前的外部形象特征,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对中医医院各方面的了解和综合认识而形成的总体印象。医院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要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宣传栏等区域,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四、具体内容

1、办院宗旨:诚信为民、厚德载物、传承创新、和谐发展。

2、院训:仁爱、精诚、传承、创新。

3、人文精神: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谦和礼让、自强不息。

4、核心价值:仁、和、精、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中医理念。

5、服务理念:妙手回春、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医患和谐。

6、质量方针:依法执业、安全高效、精益求精,患者满意。

7、发展战略: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培养名医、打造名 科、建设名院。

8、口号:传承中医、弘扬国粹;院衰我耻,院兴我荣。

9、医德誓言:“我志愿献身中医事业,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爱岗敬业,恪守医德,请求古训,博采新知,继承发展,精益求精,尊重同行,团结奋进,一切以病人为中心,除疾病之痛苦,助身心之完美,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奋斗终身。”

五、组织保障

天柱县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孙根胜

成员:王佳凯伍宏图龙廷平杨佐培 李宏钊

篇11: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09-11-07 09:22:18浏览数:119

2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求制定蒲城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清林

副组长:赵养田 李全信 郭晓明

成员:种应征 李亚玲 赵艳莉 党艳艳

具体工作由种应征负责执行。

二、工作任务:

1、医院宗旨:仁爱、精诚、科学、和谐(暂定,广泛征求意见中)。要求:医院宗旨,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办院目的和任务,是指导医院制定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制度的依据。

医院宗旨的确定应深刻阐明中医医院存在的价值和目的,找准医院自身的定位;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行为规范:(附行为规范、文明规范用语)。

3、环境建设:医院门前悬挂院旗、门诊楼前设立华佗铜像、住院楼前设立孙思邈雕像。

4、医院标示:确定医院院徽、院旗(附院徽、院旗图案)以及医院主色调为淡绿色,广泛应用在医院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指示标牌包括分布图、引导牌、方位牌、科室牌等,办公用品包括处方、病历、信封、信笺、药袋等,宣传用品包括宣传栏、文化设施、员工名片等,服饰包括医院员工工作服、病员服、病床卧具等。);

5、门诊部:

1)门诊楼设置医院院徽;门诊大厅设置导医台,闭路电视宣传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科普、孕产妇保健等健康教育知识;

2)门诊走廊(兼候诊区):科室简介、医疗范围、科普宣传等宣传牌,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的具体内容应与所在区域的科室特色相结合。

3)中药房候药区:宣传内容应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方法为主,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药品真伪鉴别等,营造氛围应注重采用常用或名贵中药的标本、煎煮中药的器具等。

6、住院部:

1)住院部大厅:设置孙思邈“大医精诚”宣传牌;

2)住院部走廊:设置“中医药文化宣传廊”,内容为与科室相关的常用中药知识、方剂知识、中医药名人图片等;

3)医办室与护士工作站:悬挂相应的工作制度及操作规范,突现医院主色调为淡绿色;

4)标示牌:住院部各种标识牌如病区牌、病室牌、护士工作站等标示牌均为绿色。

7、办公区域:大厅、走廊等设置中药、方剂、中医药名人图片。

8、医院科室内部装修古朴、典雅突现中医药特色。

9、院训、院歌正在征集中。

要求:

1)院训: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是医院全体员工奉行的准则。

确立医院院训,要紧紧围绕中医医院宗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独特气质和历史文化底蕴;要立意高远、催人奋进,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院歌:是医院宗旨的艺术表达形式。

院歌的歌词,要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医院的追求和精神,要言简意赅、具有韵味。

院歌的谱曲,应注重民族性、地域性,便于合唱,易于传唱。

10、网络建设:

2008年10月份医院建立医院网站(pczyyy.com),设置栏目:首页、医院概况、医院管理、医院规章、医院文化、医院新闻、科室简介、特色专科、特色中药、主要设备、护理园党建园地、中医学会、健康教育、蒲城旅游、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等18各栏目,将医院的发展动态、医院的管理情况、医院的服务等向社会公布,充分利用医院网站宣传中医药文化。

11、升旗仪式:

每月1日早8时在门诊楼前举行升旗仪式,全体职工参加,以增强广大职工爱院、敬院思想、提高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扬蒲城中医人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再创蒲城中医人的辉煌。蒲城县中医医院

上一篇: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月主持词下一篇:奖学金自荐信 英文